期刊文献+
共找到4,775篇文章
< 1 2 2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ndamental 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Paragenetic Fluorite in Bayan Obo deposit of Inner Mongolia,China
1
作者 Wenling Xuan,Jianyong Liu,Chengzhi Sun,Zengyu Zhao 1.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81,China. 2.Bayan Obo Iron Mining,Baotou Iron & Steel Co.Ltd,Baotou 014000,China 3.Institute of Reconnaissance & Survey,Baotou Iron & Steel Co.Ltd,Baotou 014000,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78-178,共1页
Bayan Obo deposit in Inner Mongolia,China is not only the largest Iron-LREE-niobium deposit known in the world but also a giant fluorite deposit.Banded and streaky fluorite-rich REE-iron ores,bastnasiteapatite -pyroxe... Bayan Obo deposit in Inner Mongolia,China is not only the largest Iron-LREE-niobium deposit known in the world but also a giant fluorite deposit.Banded and streaky fluorite-rich REE-iron ores,bastnasiteapatite -pyroxene-fluorite ores,high-Fe,REEs,and fluorite ores,monazite(bastnaesite)-fluorite(low-Fe, high REE) ores etc.are widely disseminated in the Main and the East ore bodies.In 1985,pro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an OBO DEPOSIT paragenetic FLUORITE COMPREHENSIV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location-quantity-quality model industrial ind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xploitation of volatile oil
2
作者 MENG Teng ZHANG Da TENG Xiangjin LI Ning HAO Zaib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7年第1期59-63,共5页
Rose is a kind of favorite ornamental plant.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d the cultivation and the use of rose around the world both in ancient time and nowadays. Today, volatile oil becomes the mainstream of the ro... Rose is a kind of favorite ornamental plant.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d the cultivation and the use of rose around the world both in ancient time and nowadays. Today, volatile oil becomes the mainstream of the rose industry.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 of volatile oil; meanwhile, they speed up their research on extracting volatile oil and the ingred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atile oil exploitation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Common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 Analysis of Renew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with Non-use Values
3
作者 XIAO Li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Hubei,P.R.China)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1年第2期139-151,共13页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non use values in the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with a model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By constucting a framework of duopolistic exploiters,the incorporation of non use v...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non use values in the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with a model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By constucting a framework of duopolistic exploiters,the incorporation of non use values based on self interest and altruistic motives appears to be significant for determining the degree of inefficiency caused by the problem of common property at the non cooperative Nash equilibrium.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non use value placed by the altruist exploiter is bounded by that placed by the pure self interest exploiter,the effect of market power is dominated by the effect of common exploitation.In this case,the exploiters' harvesting strategy will response in the same direction to the change of each other's harvesting at the non cooperative Nash equilibrium.In contrast,when the non use value placed by the altruist is substantially larger or smaller than that placed by the self interest exploiter,one exploiter's increase in harvesting will lead to a decrease in harvesting of the other exploiter at the non cooperative Nash equilibr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RUISM common resource exploitation imperfect competition non use valuse over explo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Current Status and Strategy on Exploitation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Resources in China
4
作者 ZHANG Ya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0年第3期82-87,共6页
This paper formulated the present characteristics, current status and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China. Measures of preservation and strategy about exploitation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resources were put for... This paper formulated the present characteristics, current status and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China. Measures of preservation and strategy about exploitation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resources were put forwar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government to make policie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E natural resource strategy of exploitation resources in which wou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功牌、功劄的演变与多元军制文化的交融
5
作者 乌兰巴根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2,共7页
清朝军功凭证有功牌和功劄之分,前者颁给八旗、蒙古军,后者则颁给绿营军和有功义士。功牌源于满洲旧制,功劄承自明朝旧制,而到清中后期二者逐渐走向合流。乾隆年间改木质功牌为纸质功牌,改功劄加衔为功劄授职。清后期,八旗和绿营的战斗... 清朝军功凭证有功牌和功劄之分,前者颁给八旗、蒙古军,后者则颁给绿营军和有功义士。功牌源于满洲旧制,功劄承自明朝旧制,而到清中后期二者逐渐走向合流。乾隆年间改木质功牌为纸质功牌,改功劄加衔为功劄授职。清后期,八旗和绿营的战斗力下降,团练、水师和新军兴起,清廷适时改革军功凭证,从而出现结合功牌与功劄为一体的顶戴功牌。这是满汉两种叙功制度不断融合的结果,体现了晚清不同军制文化元素的交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功牌 功劄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对疏松砂岩气藏开发技术的借鉴与创新
6
作者 李江涛 胡高伟 +5 位作者 王任一 项燚伟 纪云开 李润彤 张永年 冯大强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202,共10页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矿藏多为弱成岩泥质粉砂储层,地质及开采特征与疏松砂岩气藏类似,两者的开采技术关联性强,借鉴疏松砂岩气藏的成熟开发技术对于实现海域水合物商业化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分析了水合物藏储层...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矿藏多为弱成岩泥质粉砂储层,地质及开采特征与疏松砂岩气藏类似,两者的开采技术关联性强,借鉴疏松砂岩气藏的成熟开发技术对于实现海域水合物商业化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分析了水合物藏储层开采地质条件和试采生产特征,明确了制约此类矿藏开采的技术难题,进而借鉴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在近30年疏松砂岩气藏开发中形成的关键技术,创新性提出了解决水合物开采面临的地质工程问题的思路和方案。研究结果表明:①水合物藏开采方式的技术突破点在于“井网布控、稳上采下、地热焖层、间歇排采、降压换热、均衡动用”,而开采工艺技术的突破点在于“套管钻井、水下吊钻、造缝注介、转水热解、清砂助排、填料补强、井网锚固”;②水合物藏开采可遵循“温和注热、破立兼顾、缓慢降压、低速开采”“优化井网、循环加热、应力监测、挖潜差层”“智能支撑、钻井先行、材料为重、降本增效”3大开发技术路线。结论认为,疏松砂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对水合物开采技术的创新、提高、发展均具有实际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但目前对水合物开发机理的研究和新技术现场试验还不完备,下一步应进一步优选升级、创新完善相关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气藏 天然气水合物 弱成岩储层 开采方式 开采技术 开采技术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流化双射流开采天然气水合物颗粒回收
7
作者 钟林 张文超 +3 位作者 王国荣 张林锋 王党飞 余兴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78-1886,共9页
固体流态化开采作为一种创新性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新方法,其中水合物颗粒回收决定了该方法的开采效率,是其关键技术环节之一。现有工艺中均采用单射流破碎开采,但由于其水力吸力有限,导致水合物颗粒回收率低,因此为了提高颗粒的回收性能,... 固体流态化开采作为一种创新性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新方法,其中水合物颗粒回收决定了该方法的开采效率,是其关键技术环节之一。现有工艺中均采用单射流破碎开采,但由于其水力吸力有限,导致水合物颗粒回收率低,因此为了提高颗粒的回收性能,创新性地提出了双射流回收方案。探究了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固体颗粒回收效率,同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回收流场和颗粒回收率。结果表明:随着前端射流与回收孔距离(l_(1))和后端射流与回收孔的距离(l_(2))增加,双射流之间的流场效果减弱导致颗粒沉积现象愈发明显,砂堆的数量从2个转变为3个;当后端射流与回收孔的距离(l_(2))为300 mm时,随着前端射流与回收孔距离(l_(1))的增大导致颗粒回收率先增大后减小;当l_(1)=300 mm时,随着l_(2)的增大导致回收率先增大后减小。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水合物开采机理,有助于优化开采工具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固态流化 双射流 颗粒回收率 DDP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营杠杆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ESG表现的调节效应
8
作者 张新华 谭晖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5,F0002,共10页
基于我国完善公司治理及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现实背景,探讨企业内部治理能力——经营杠杆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研究经营杠杆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机理,同时引入企业ESG表现以... 基于我国完善公司治理及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现实背景,探讨企业内部治理能力——经营杠杆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研究经营杠杆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机理,同时引入企业ESG表现以观察其可能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显示,经营杠杆对企业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ESG表现在经营杠杆与利用式创新之间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在经营杠杆与探索式创新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但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经营杠杆通过利润激励、市场销售额促进双元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国有企业以及成立时间较长、规模较大企业的经营杠杆对双元创新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不仅提供了观察企业创新驱动的新维度,还丰富了企业创新与内部治理互动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杠杆 探索式创新 利用式创新 ESG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券卖空真的会促进企业双元创新吗?——基于融资融券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9
作者 徐经长 冷冰洁 +1 位作者 王朝晖 张雪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5-1171,共17页
基于融资融券的准自然实验,以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融券卖空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融券卖空对双元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从企业生命周期来看,融券卖空对成长期和成熟期企... 基于融资融券的准自然实验,以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融券卖空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融券卖空对双元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从企业生命周期来看,融券卖空对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双元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衰退期企业无显著影响;股票流动性和股票波动性在融券卖空的创新激励作用过程中产生负向调节效应。机制检验表明,融券卖空通过资本市场的信息虹吸效应提高市场定价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定价效率与分析师关注是融券卖空促进探索式创新的主要路径;而分析师关注是融券卖空促进利用式创新的关键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券卖空 探索式创新 利用式创新 股票基本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拆离系层状钙质硅酸岩岩石学特征、工艺性能及开发应用研究
10
作者 施光海 邓晴晴 +5 位作者 梅玉林 林伟 姜鹏飞 翟寒蕾 路雪扬 佟星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25-2538,共14页
产于藏南拆离系内的钙质硅酸岩,由于强烈的剪切变形作用,表现为颜色丰富、对比强烈、细密平直的面理,外观类似不同颜色堆叠的绒布,具有较高的工艺应用前景和科研价值。其矿物组成为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透辉石、绿帘石,还含有... 产于藏南拆离系内的钙质硅酸岩,由于强烈的剪切变形作用,表现为颜色丰富、对比强烈、细密平直的面理,外观类似不同颜色堆叠的绒布,具有较高的工艺应用前景和科研价值。其矿物组成为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透辉石、绿帘石,还含有少量磷灰石、榍石、方解石、绿泥石、黄铁矿、锆石等副矿物。矿物颗粒多呈半自形状并伴随不同程度的定向、拉长,偶见后期自形较好的粒状晶体与穿插的长石、石英、方解石细脉。综合本文研究及相关文献,推测钙质硅酸岩形成的温压条件为:变质变形温度可达~630℃,变形期间的围岩压力约为0.2~0.5GPa;变质作用发生于25Ma左右,结束时间可至17~15Ma。钙质硅酸岩的形成过程:沉积成岩后,在流体参与下发生交代蚀变作用形成了钙质硅酸盐为主的矿物;随后受动力变质作用矿物发生重结晶形成了颜色丰富、面理平直的钙质硅酸岩层。不同颜色的细层主要为矿物分层分带所致,这一现象是在强烈的变质变形及重结晶作用下形成的。相应地,其构成了藏南拆离系十分重要的表现方式。正是在这种特殊的构造地质背景和多种作用下才形成了这种独特外观的硅酸岩。该钙质硅酸岩质地细腻、平均摩氏硬度为6,具有较高的工艺应用潜力。通过设计与雕刻应用的研究,表明其在艺术创作中兼具广阔的表现空间和独特的工艺特性,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由于该岩石发现于珠峰麓下绒布寺附近的冰川冲沟,且具有绒布质感,故将其工艺名定为“绒布玉”,以期其能够助力促进藏区文化艺术品开发与旅游行业发展。此外,该研究还将有助于深入了解藏南拆离系,并从经济发展角度推动该钙质硅酸岩的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拆离系 钙质硅酸岩 “绒布玉” 岩石学特征 工艺性能 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致密砂岩气储层沉积模式与开发实践-以大宁-吉县区块山2^(3)亚段为例
11
作者 张雷 黄力 +7 位作者 赵龙梅 王峰 张艺馨 石石 张稳 赵浩阳 陈彤 童姜楠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129,共16页
【背景】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二叠系山西组山23亚段为区内致密气的主力开发目的层系,区块开发前期通过物源分析和沉积体系等基础研究,初步划定了开发有利区,并建成了年产10亿m^(3)的气田。然而,随着开发的深入,钻遇山2^(3)亚... 【背景】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二叠系山西组山23亚段为区内致密气的主力开发目的层系,区块开发前期通过物源分析和沉积体系等基础研究,初步划定了开发有利区,并建成了年产10亿m^(3)的气田。然而,随着开发的深入,钻遇山2^(3)亚段砂岩呈现厚度减薄、规模减小、不同物源方向砂体发育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等问题,现有研究成果难以有效指导砂体展布研究及井位部署,严重制约了下一步开发工作。【方法】利用区块内的露头、岩心、测录井、三维地震以及分析化验测试等资料,首次建立了山23亚段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开展了沉积微相精细研究、落实了山2^(3)亚段底砂岩的成因及展布特征。【结果】(1)山2^(3)亚段属于以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旋回,底砂岩主要发育在下部短期旋回中;沉积体系呈现独特的“北辫南曲”特征,北部发育规模较大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南部发育规模相对较小的曲流河三角洲体系,且南北部底砂岩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微相特征存在显著差异。(2)古地貌恢复表明山2^(3)亚段底砂岩展布受下伏太原组古沟槽控制,建立了“双物源和可容空间共同控制砂体规模、古地貌和沉积微相共同控制砂体富集区”沉积模式,揭示了该区发育5条水下主分流河道的格局。(3)基于河道展布特征开展了差异化的井位部署,北部以水平井开发为主,南部以直丛井开发为主。差异化井位部署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水平井和直丛井的砂岩钻遇率和产量均有大幅提高,其中水平井砂岩钻遇率提升15%,平均产量提高66.7%,最高日产量达20万m^(3);直丛井钻井成功率提高11%,平均产量提高45.4%,最高日产量达5万m^(3)。【结论】双物源控砂模式下河道砂体展布规律的精准预测,不仅为大宁-吉县区块山23亚段的高效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相似地质条件下的致密气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 致密砂岩 双物源 控砂模式 大宁-吉县区块 差异化开发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糙米处理方式及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汪洪涛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4,共6页
发芽糙米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食品原料,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样的活性成分,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并在多个领域如食品加工、医疗保健和日化行业中广泛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发芽糙米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 发芽糙米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食品原料,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样的活性成分,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并在多个领域如食品加工、医疗保健和日化行业中广泛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发芽糙米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本文综合探讨了不同处理方式对发芽糙米营养成分、品质特性及生理活性的影响,并系统回顾了发芽糙米在食品等领域的开发应用情况,以期为发芽糙米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发芽糙米 处理方式 营养成分 药理活性 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煤层气田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13
作者 何希鹏 肖翠 +3 位作者 高玉巧 李鑫 郭涛 蔡潇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71,共18页
【目的】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是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领域,近年来煤层气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层、薄层拓展,但整体上具有非均质性强、超低渗、地应力高、富集规律复杂等地质特点,面临地质理论不完善、关键技术适应性差、投资回报率低等... 【目的】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是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领域,近年来煤层气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层、薄层拓展,但整体上具有非均质性强、超低渗、地应力高、富集规律复杂等地质特点,面临地质理论不完善、关键技术适应性差、投资回报率低等挑战,制约了煤层气规模效益开发。【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中深部薄煤层勘探开发实践为例,系统分析气田地质特征,总结煤层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建立了地质工程一体化的中深部薄煤层高效勘探开发技术系列。【结果】(1)延川南气田发育谭坪、万宝山两个构造带,不同构造带沉积、煤岩煤质、储层、保存、地应力特征差异较大,但总体上为中深层、欠饱和、低温、低压的热成因优质煤层气藏,生产特征受控于压裂改造效果,常规疏导式压裂气井具有“见气上产慢、单井产能及可采储量低”的生产特征,有效支撑压裂气井具有“上产快、单井产能及可采储量高”的生产特征。(2)动静结合,形成了中深层煤层气“沉积控煤、保存控富、地应力控渗、有效改造控产”的四元耦合富集高产地质认识。(3)建立地质–工程“双甜点”定量化指标评价体系,指导有利区优选;形成了煤多尺度孔缝特征定量表征技术,实现储集空间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级多尺度定量表征。(4)基于煤层气建模数模一体化关键技术明确了剩余气类型及分布规律,指导剩余气富集区重构井网,提高气田储量动用率、采收率;强化井网与缝网的适配性,建立了不同地质条件下“井网–缝网–产能–效益”一体化开发技术政策。(5)针对煤层厚度薄、构造起伏大等问题,兼顾高效钻完井与压裂、排采需求,形成了薄层水平井导向–压裂–排采一体化成井技术;通过深化煤岩特性认识,开展多轮次攻关实践及迭代优化,形成了“高液量前置拓缝长,变排量稳压控缝高,变粒径支撑不同尺度裂缝”有效支撑压裂优化技术;基于压裂技术进步,排采理念由“缓慢长期”向“优快上产”转变,形成了基于有效支撑压裂的“四段两压三控”优快上产排采制度。(6)形成“节点–区域–中心”的“三级增压”模式,最大限度释放产能。【结论】在研究成果的指导下,气田产量稳中有升,单井产能大幅提升,定向井日产气量由0.1万m^(3)提升至1万m^(3),水平井日产气量由(0.5~0.6)万m^(3)提升至(2.5~6.0)万m^(3),取得较好开发效果,实现效益开发,对于国内同类型深、薄煤层气资源的效益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部煤层气 薄层煤层气 鄂尔多斯盆地 延川南 富集高产规律 高效勘探开发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热采灌井距快速确定方法
14
作者 杨艳涛 周莹 +3 位作者 王心雨 秦立涛 李振兴 韩暖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8-395,共8页
地热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丰富,但在开发利用中采灌井距的快速确定方法尚不成熟.本研究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单井开采权益保护半径法,探讨热储层厚度、单井产量... 地热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丰富,但在开发利用中采灌井距的快速确定方法尚不成熟.本研究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单井开采权益保护半径法,探讨热储层厚度、单井产量和孔隙度对采灌井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热储层厚度和单井产量是影响井距的主要因素,敏感度系数分别介于0.41~0.61和0.43~0.56,而孔隙度的影响较小,敏感度系数仅为0.01.基于此,建立以热储层厚度和单井产量为核心的地热井采灌井距快速查询表,并拟合简化计算公式,简化井距计算过程,为施工采灌井距的快速确定提供了便捷的途径.该方法可为地热采灌井距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推动地热资源科学规划、绿色开采和可持续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采灌井距 单井开采权益保护半径 热储层厚度 单井产量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气”概念的探讨与辨析
15
作者 傅雪海 张宝鑫 康俊强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3,共8页
深部煤层气中游离气占比高导致其产出特征与浅部煤层气呈现出差异,部分学者提出“煤岩气”概念来表征深部煤层气,但煤层气与“煤岩气”的赋存载体均为煤层,“煤岩气”是否具有独立于煤层气的特殊特征有待商榷。为此,通过对比分析煤层气... 深部煤层气中游离气占比高导致其产出特征与浅部煤层气呈现出差异,部分学者提出“煤岩气”概念来表征深部煤层气,但煤层气与“煤岩气”的赋存载体均为煤层,“煤岩气”是否具有独立于煤层气的特殊特征有待商榷。为此,通过对比分析煤层气与“煤岩气”的气源特征、赋存相态、资源量/储量计算参数等地质和开发特征,探讨了是否有必要提出“煤岩气”的概念。研究结果表明:(1)“煤岩气”存在外源气混入是其与煤层气的区分标志之一,但煤层气定义本身未强调气源,煤层气由生成至保存普遍经历了运移过程,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鄂尔多斯盆地黄陵矿区浅部的侏罗系煤层气亦有外源气混入;(2)深部温度对煤储层吸附负效应影响下,游离气比例增大已是煤层气领域研究的共识,吸附气临界深度等概念已得到业界认可;(3)煤层气研究对吸附态、游离态及水溶态含气量关注已久,含气量及地质储量计算已考虑了三相态含气量;(4)“煤岩气”排水期较短,开井较快产气等特征是因为深部游离气含量高占据水相空间,一方面导致深部煤储层含水量低,另一方面游离气产出后储层压力下降导致吸附气解吸,只是降压方式发生了变化,但仍遵循煤层气降压解吸机理,产出过程符合先游离气产出、稳产期依赖吸附气接替的规律,无水煤层、受次生生物气和气水分异影响的浅部煤储层压裂后也快速产气。结论认为,“煤岩气”地质与开发特征尚未脱离煤层气的范畴,提出“煤岩气”概念反而会导致语义重复、同一煤层浅、中、深部“煤岩气”与煤层气存在转换等问题,现阶段分析成果未体现定义“煤岩气”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煤岩气” 地质特征 开发特征 游离气 吸附气 水溶态含气量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标准体系建设思考及实施战略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新军 刘曾勤 +3 位作者 申宝剑 赵石虎 张嘉琪 叶金诚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5,共12页
【目的】我国深层煤层气(埋深>1 500 m)资源潜力巨大,作为战略性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价值日渐凸显,对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支撑“双碳”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近年来在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等盆地取得重大勘探突破,单井日产... 【目的】我国深层煤层气(埋深>1 500 m)资源潜力巨大,作为战略性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价值日渐凸显,对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支撑“双碳”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近年来在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等盆地取得重大勘探突破,单井日产气量突破10万m3,初步实现规模化开发。然而,现有煤层气标准体系主要针对浅层资源(埋深<1 000 m),难以适应深层储层高温、高压、高应力、强非均质性、高游离气占比等复杂及特殊地质条件,导致勘探开发技术适配性不足、安全环保风险突出。【方法】通过系统分析深层煤层气地质-工程特征差异,提出“三个维度–四项原则”的标准体系架构,并指出了标准体系建设的阶段目标:短期聚焦勘探精度提升与开发工艺优化,建立地质–工程一体化标准框架,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中期构建全产业链技术标准集群,推动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投资收益最大化;长期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合作,提升我国深层煤层气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深层煤层气标准体系建设应涵盖基础通用、地质勘探、地震测井、开发评价、工程建设和安全环保六大领域,采用“继承性改良+颠覆性创新”相结合的研制策略,重点关注储层评价、甜点评价、压裂改造等核心技术标准的建设。建议通过“标准体系框架构建、关键标准制修订、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结合、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政策支持与保障”等战略路径,加速形成标准化工作格局,为深层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煤层气 勘探开发 标准体系 实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深层地热供暖系统运行策略模拟研究
17
作者 赵永哲 赵宝锋 +3 位作者 胡振阳 苟立 杜丁山 刘成路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3-212,共10页
【背景】积极利用中深层地热能供暖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中深层地热供暖系统运行策略的优劣直接影响供暖效果,并对地热供暖系统运行能耗产生重要影响,在利用地热能的同时要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方法】依托陕西关中盆地... 【背景】积极利用中深层地热能供暖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中深层地热供暖系统运行策略的优劣直接影响供暖效果,并对地热供暖系统运行能耗产生重要影响,在利用地热能的同时要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方法】依托陕西关中盆地某中深层地热能实际供暖工程,基于TRNSYS瞬态模拟软件建立动态仿真模型,模拟5种运行策略的供暖效果及系统运行能耗,并对温度数据、能耗表现、运行机理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在供暖季初期及末期采用地热井直接换热供暖模式下的运行策略供暖效果最佳,用户侧房间温度最高32℃,COP峰值可达19;采用地热井加热泵机组梯级利用的供暖运行策略适用于供暖季中期地埋管出水温度逐渐下降时,在短期内可将用户侧房间温度保持在30℃左右,COP值最高为12.75、最低为9.06。(2)单井连续供暖运行后期可采用以热泵机组供热为主的运行策略,短期内可将用户侧房间温度保持在20~28℃,COP值最高为6.99、最低为5.22。(3)此外,在不同应用场景下需根据地埋管出水温度及用户侧房间温度对运行策略进行调整,从综合能耗表现可得出应优先采用地热井直接换热供暖的运行策略,尽量减少热泵机组开启次数及时间。(4)梯级利用应优先开启一台热泵机组、尽量减少热泵机组开启台数。对于单口井供暖的运行策略,在供暖季中后期依赖热泵机组会导致系统能耗增加,条件允许应尽量采取多井间歇运行。研究成果可应用于中深层地热同轴套管式地埋管换热系统运行策略的调整优化,同时可为运行策略的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开发利用 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 TRNSYS模拟 运行策略 梯级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资本的“生成性剥削”:现实表征、运作机理及解构路径 被引量:4
18
作者 汤瑭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3,共11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剥削模式发生深刻转型,数字资本通过技术手段构建起一种新的剥削形式——生成性剥削。生成性剥削超越传统物质生产的剥削边界,通过数据监控、算法优化和平台控制,实现剥削对象的持续扩展、剥削过程的动...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剥削模式发生深刻转型,数字资本通过技术手段构建起一种新的剥削形式——生成性剥削。生成性剥削超越传统物质生产的剥削边界,通过数据监控、算法优化和平台控制,实现剥削对象的持续扩展、剥削过程的动态优化以及剥削结果的循环增殖。其运作机理依赖于外在的他者剥削与内在的自我剥削双重维度:数字资本通过数据掌控、算法优化及平台扩展等方式强化其控制力,利用激励机制、内卷竞争与欲望操控,使劳动者内化并自愿服从剥削逻辑。生成性剥削的本质在于基于全时空的技术基础,动态塑造并泛化劳动关系,实现剩余价值的持续占有与增殖。为此,需要从技术透明化、主体觉醒及异质空间的构建来反抗生成性剥削,进而打破技术黑箱,摆脱欲望控制,重塑劳动者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 资本剥削 生成性剥削 自我剥削 数字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位、水量、产量联控的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区节水灌溉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井淼 张江江 +4 位作者 刘瑾 杨思敏 谢一凡 孙梦雅 鲁春辉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92,共9页
为探索地下水位、灌溉水量、作物产量联控下华北平原农作物节水灌溉方案,通过耦合基于FloPy的地下水数值模型、作物需水模型和NSGA-Ⅱ多目标优化模型,研发了水位、水量、产量联控的节水灌溉多目标优化模拟框架irrigmoo。以华北平原中东... 为探索地下水位、灌溉水量、作物产量联控下华北平原农作物节水灌溉方案,通过耦合基于FloPy的地下水数值模型、作物需水模型和NSGA-Ⅱ多目标优化模型,研发了水位、水量、产量联控的节水灌溉多目标优化模拟框架irrigmoo。以华北平原中东部的沧州市作为研究区,通过收集实地资料,进行了地下水数值模型校正、作物需水模型构建以及NSGA-Ⅱ多目标优化模型配置,获得了限水灌溉条件下灌溉方案的帕累托非劣解集,并优选了代表性的地下水压采和水源置换方案。结果表明:若将灌溉用水中地下水的比例压减42.13%,并将15.28%的地下水置换为替代水源,可实现深层地下水位回升2.36 m,灌溉水量减少26.86%,冬小麦产量下降3.94%;若禁止开采地下水用于灌溉,且将现状开采量的37%置换为替代水源,有望实现深层地下水位回升8.95 m,灌溉水量减少62.87%,冬小麦减产12.70%,且产量仍在约束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水灌溉 地下水超采 地下水位 地下水数值模型 多目标优化 粮食产量 华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动态QCA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佳怡 杨忠 宋孟璐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9,共12页
文章利用2018—2022年186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QCA方法,探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注意力焦点、注意力情境与注意力结构分配共同作用的结果,存在四种高质... 文章利用2018—2022年186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QCA方法,探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注意力焦点、注意力情境与注意力结构分配共同作用的结果,存在四种高质量发展路径以及四种非高质量发展路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存在“研发投入陷阱”,低研发投入是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核心特征,而在注意力错配或情境支持不足时,高研发投入反而会阻碍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政府支持是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条件;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的优先级并非固定,企业需要根据自身资源和外部环境调整注意力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高质量发展 动态QCA 注意力基础观 探索式创新 利用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