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yout configuration and joint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of green-grey-blue integrated system for urban stormwater management: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1
作者 DUAN Tingting LI Pengfeng +4 位作者 KHU Soonthiam HUANG Peng TIAN Tengfei LIU Qian ZHANG Yuting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108,共32页
[Objective]Under the combined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nd urbanization,urban rainstorm flood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seriously restricting urban safe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lying on traditional grey infra... [Objective]Under the combined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nd urbanization,urban rainstorm flood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seriously restricting urban safe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lying on traditional grey infrastructure such as pipe networks for urban stormwater management is not enough to deal with urban rainstorm flood disasters under extreme rainfall events.The integration of green,grey and blue systems(GGB-integrated system)is gradually gaining recognition in the field of global flood prevention.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clarify the connotation,technical and 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the GGB-integrated system,to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resilient city construction.[Methods]Through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analysis,the relevant research and progress related to the layout optimization and joint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of the GGBintegrated system wer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In response to existing limitations and futur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key supporting technologies including the utilization of overground emergency storage spaces,safety protection of underground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and multi-departmental collaboration,were proposed.A layout optimization framework and a joint scheduling framework for the GGB-integrated system were also developed.[Results]Current research on layout optimization predominantly focus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green system and grey system,with relatively fewer studies incorporating blue system infrastructure into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Moreover,these studies tend to be on a smaller scale with simpler scenarios,which do not fully capture the complexity of real-world systems.Additionally,optimization objective tend to prioritiz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goals,while social and ecological factors are less frequently considered.Current research on joint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is often limited to small-scale plots,with insufficient attention paid to the entire system.There is a deficiency in method for real-time,automated determination of optimal control strategies for combinations of multiple system facilities based on actual rainfall-runoff processes.Additionally,the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facilities during extreme conditions is not sufficiently addressed.Furthermore,both layout optimization and joint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lack consideration of the mute feed effect of flood and waterlogging in urban,watershed and regional scales.[Conclusion]Future research needs to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layout optimization and joint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of GGB-integrated system.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artificial intelligence,coupling model development,multi-scale analysis,multi-scenario simulation,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multi-departmental collaboration mechanisms,it can enhance the flood resilience of urban areas in response to rainfall events of varying intensities,particularly extreme rainfall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cessive rainfall runoff green-grey-blue integrated system emergency response intelligent control optimization framework multi-departmental collaboration climate change flo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ed fire/flight control of armed helicopters based on C-BFGS and distributionally robust optimization
2
作者 ZHOU Zeyu WANG Yuhui WU Qingxi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CSCD 2024年第6期1604-1620,共17页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air combat,an integrated fire/flight control(IFFC)system is designed to achieve automatic precision tracking and aiming for armed helicopters and release the pilot from heavy target ...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air combat,an integrated fire/flight control(IFFC)system is designed to achieve automatic precision tracking and aiming for armed helicopters and release the pilot from heavy target burden.Considering the complex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uplings of armed helicopters,an improved automatic attack system is con-structed to integrate the fire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flight con-trol system into a unit.To obtain the optimal command signals,the algorithm is investigated to solve noncon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by the contracting Broyden Fletcher Goldfarb Shanno(C-BFGS)algorithm combined with the trust region method.To address the uncertainties in the automatic attack system,the memory nominal distribution and Wasserstein distance are introduced to accurately characterize the uncertainties,and the dual solvable problem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duality the-ory,conjugate function,and dual norm.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practica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n solving the IFFC problem on the premise of satisfactory aiming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fire/flight control(IFFC) armed helicopter improved contracting Broyden Fletcher Goldfarb Shanno(C-BFGS)algorithm memory nominal distribution Wasserstein dis-tance distributionally robust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ngitudinal optimal analytical midcourse guidance for cruise-glide integrated hypersonic vehicles
3
作者 Xin Li Guangbin Cai +2 位作者 Hui Xu Jianwen Zhu Chaoxu M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8期288-303,共16页
For the longitudinal midcourse guidance problem of a cruise-glide integrated hypersonic vehicle(CGHV),an analytical method based on optimal control theory is proposed.This method constructs a guidance dynamics model f... For the longitudinal midcourse guidance problem of a cruise-glide integrated hypersonic vehicle(CGHV),an analytical method based on optimal control theory is proposed.This method constructs a guidance dynamics model for such vehicles,using aerodynamic load as the control variable,and introduces a framework for solving the guidance laws.This framework unifies the design process of guidance laws for both the glide and cruise phases.By decomposing the longitudinal guidance task into position control and velocity control,and minimizing energy consumption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the method provides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velocity control load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costate variables.This approach requires only the current state and terminal state parameters to determine the guidance law solution.Furthermore,by transforming path constraints into aerodynamic load constraints and solving backwards to obtain the angle of attack,bank angle,and throttle setting,this method ensures a smooth transition from the glide phase to the cruise phase,guaranteeing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guidance task.Finally,the effectiveness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validated through case simulations and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ise-glide integrated hypersonic vehicle optimal guidance Velocity control Costate variable Longitudinal analytical s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终端受限且含多个非线性时滞的非光滑Volterra积分系统之最优控制和Near-Optimal控制
4
作者 朱如飞 潘立平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1-718,共28页
研究了含有多个非线性时滞的非光滑Volterra积分系统附有状态终端约束的最优控制问题,分别在一定前提下导出了最优控制的必要条件、最优控制的充分条件、near-optimal控制的必要条件和near-optimal控制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 含非线性时滞的非光滑Volterra积分系统 状态终端约束 最优控制 Near-optimal控制 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滞Volterra积分系统的最优控制和Near-Optimal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桂经醒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7-622,共26页
给出并证明了非光滑非线性多时滞Volterra积分系统最优控制和光滑非线性多时滞Volterra积分系统near-optimal控制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关键词 多时滞Volterra积分系统 非光滑 最优控制 光滑 Near-optimal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um Design of Fractional Order PID Controller for an AVR System Using an Improved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 被引量:15
6
作者 ZHANG Dong-Li TANG Ying-Gan GUAN Xin-Pi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3-980,共8页
关键词 PID控制器 优化设计 VR系统 群算法 分数阶 工蜂 自动电压调节器 搜索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角回归的稀疏辨识与优化PID控制
7
作者 刘艳君 武禹辰 +1 位作者 陈晶 丁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06-2714,共9页
针对过程复杂且结构未知的对象,在保证模型有效性的前提下,根据数据信息构建简单模型来简化控制器的求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受控自回归模型为例,提出一种基于修正最小角回归算法的稀疏辨识方法。首先将系统模型转化为过参数化的高维... 针对过程复杂且结构未知的对象,在保证模型有效性的前提下,根据数据信息构建简单模型来简化控制器的求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受控自回归模型为例,提出一种基于修正最小角回归算法的稀疏辨识方法。首先将系统模型转化为过参数化的高维稀疏模型,然后将最小角回归算法用于稀疏系统辨识,并提出绝对角度停止准则,使算法经过少量的迭代即可获得模型的稀疏参数估计,并同时获得有效的时滞和阶次估计。结合辨识得到的受控自回归模型,引入一种基于指定相位点频率和增益的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器。数值仿真和平衡机器人的姿态控制仿真表明,该稀疏辨识算法在低数据量下具有较高的辨识精度,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角回归 稀疏系统辨识 时滞阶次联合估计 停止准则 优化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布式最优调度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夏晓荣 杨宇 +2 位作者 刘勇 刘森 文福拴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66,74,共8页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并支撑可持续能源转型。电力网络和天然气网络通常隶属于不同的运营主体,这制约了IES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多能互济协同。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各能源子系统独立优...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并支撑可持续能源转型。电力网络和天然气网络通常隶属于不同的运营主体,这制约了IES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多能互济协同。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各能源子系统独立优化的分布式最优调度方法。建立了电力网络潮流约束、天然气网络管网约束、电-气耦合约束下的IES集中式控制模型,并利用凸松弛技术和大M法对非凸约束进行了转化;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对集中式控制模型进行解耦,使其转化为电力网络和天然气网络独立优化的分布式协同控制模型,并给出了电-气IES分布式控制方法的实施流程;用算例系统对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做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集成 综合能源系统 最优调度 集中式控制 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 分布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被引量:1
9
作者 夏文豪 蒋媛 +3 位作者 王旭峰 郑炫 胡灿 邢剑飞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4,共10页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减少面源污染,是实现绿色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剖析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种植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创新与推广应用,通过阐述国内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介绍水...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减少面源污染,是实现绿色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剖析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种植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创新与推广应用,通过阐述国内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介绍水肥一体化系统中水源工程、首部枢纽、施肥装置、田间管网及灌水器的功能及特点,对比不同施肥器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着重分析当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优化装置结构、改进控制算法、建立指导模型、提升装备智能水平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总结当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存在的配套设施、灌溉施肥制度不完善,模型构建困难且难以应用于实际生产,施肥器性能还有待优化等问题。提出后续应加强水肥混合规律研究,通过优化施肥器结构以提高施肥性能,结合地域特点完善灌溉施肥制度与指导模型,提升农业专用传感器的综合性能,加强新技术的融合与应用,促进水肥一体化装备的智能化升级,实现水肥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技术 施肥器 发展动态 结构优化 控制算法 施肥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例积分调节的严格反馈多智能体系统最优一致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武文强 王庆领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7-589,共13页
本文研究了严格反馈多智能体系统的最优一致性问题,旨在局部信息交互的条件下,使所有智能体收敛至全局代价函数的最优解.首先,针对权重非平衡有向图,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变量,将最优一致性问题转化为P... 本文研究了严格反馈多智能体系统的最优一致性问题,旨在局部信息交互的条件下,使所有智能体收敛至全局代价函数的最优解.首先,针对权重非平衡有向图,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变量,将最优一致性问题转化为PI调节问题,使得经典的控制技术能够通过调节PI变量的方式来处理更加复杂的多智能体系统.然后,结合所提出的分布式PI变量和预设性能控制,设计一类基于PI调节的分布式控制算法,使得带有死区输入非线性和有界扰动的严格反馈多智能体系统实现近似最优一致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积分调节 最优一致性 严格反馈系统 多智能体系统 预设性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优化的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及其污水处理过程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志峰 熊伟丽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9-347,共9页
由于复杂多变的生化反应、进水流量和浓度的不断变化,污水处理过程表现出强非线性和时变性等特征,从而导致其过程变量难以精确控制。设计一种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的变论域模糊比例、积分和微分(PID)控制器,对溶解氧和硝态氮浓度进行... 由于复杂多变的生化反应、进水流量和浓度的不断变化,污水处理过程表现出强非线性和时变性等特征,从而导致其过程变量难以精确控制。设计一种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的变论域模糊比例、积分和微分(PID)控制器,对溶解氧和硝态氮浓度进行跟踪控制。首先利用SSA优化第5单元和第2单元的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的PID初始参数值;然后进行二次寻优,即对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进行优化,并设计基于模糊规则的论域自适应调整策略在线整定控制器参数,以提高控制器的跟踪精度;最后应用污水处理过程国际基准仿真平台进行恒值和动态变值跟踪控制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自适应伸缩因子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常规PID控制器相比,所设计控制器的绝对误差积分指标明显降低,在有效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了出水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过程 麻雀搜索算法 变论域模糊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能压裂开发技术理论及实践
12
作者 朱庆忠 熊伟 +6 位作者 翁定为 李帅 郭为 张学英 肖宇航 骆雨田 范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5-676,共12页
针对目前非常规储层单井储量控制程度低、初期产量高但产量递减快等问题,梳理分段多簇压裂出现的能量分散、主缝长度和高度受限等问题,提出“聚能压裂开发”理念,并对其技术内涵、理论模型、核心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明确聚能压裂开发技术... 针对目前非常规储层单井储量控制程度低、初期产量高但产量递减快等问题,梳理分段多簇压裂出现的能量分散、主缝长度和高度受限等问题,提出“聚能压裂开发”理念,并对其技术内涵、理论模型、核心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明确聚能压裂开发技术的实现路径。聚能压裂开发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设计、射孔优化设计、压裂工艺设计和排采工程控制等技术来实现,将人工裂缝从“多、短、密”变为“少、长、疏”,聚焦压裂能量,提高缝长、缝高、裂缝侧向发育宽度和支撑剂远距离输送能力,提升单井控制储量及开发效果。聚能压裂开发技术在潜山碳酸盐岩储层、浅层煤层气以及煤岩气等领域成功应用,证实聚能压裂开发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可大幅提升单井产量和单井预测最终可采储量,推动中国低渗透及非常规等低品位资源的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储层 聚能压裂开发 射孔优化 井控储量 地质工程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多列车运行态势推演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荣笙 袁志明 +2 位作者 闫璐 吕宜生 丁舒忻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7-1079,共13页
多列车运行态势是列车调度员和司机分别调整运行图和列车驾驶策略的关键信息和重要依据,表征各列车在未来运行各位置处的速度、加速度、通过时刻等信息.然而,由于高铁信号系统的交互信息利用率较低,列车调度员和司机只能凭经验推演多列... 多列车运行态势是列车调度员和司机分别调整运行图和列车驾驶策略的关键信息和重要依据,表征各列车在未来运行各位置处的速度、加速度、通过时刻等信息.然而,由于高铁信号系统的交互信息利用率较低,列车调度员和司机只能凭经验推演多列车运行态势,基于此给出的运行图和列车驾驶策略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影响铁路运营效率.为此,针对多列车运行态势推演问题,构建多列车运行态势推演系统架构及模型.以单列车运行态势的离线推演和在线推演方法为基础,提出多列车运行态势微观推演方法,以及基于虚拟编队模式的多列车运行态势宏观实时推演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微观推演方法能在420 s内计算多列车超速防护曲线和运行图调整的安全下界.宏观推演方法针对任意临时限速场景,都能在7 s内为列车调度员和司机分别实时提供列车运行调整方案和辅助驾驶策略,有效降低铁路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高铁运营效率和应急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多列车运行态势 列车运行调整 列车速度曲线优化 高速铁路调度控制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能特性差异的综合能源系统异步优化预测控制
14
作者 章哲玮 蔺琪蒙 +1 位作者 熊鑫 吴啸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7-314,324,共9页
以典型热电综合能源系统为对象,提出了考虑多能特性差异的异步优化预测控制策略,其兼顾热、电两侧不同控制需求,通过预测模型重构和控制目标切换,在减轻系统实时优化计算负担的同时,保证了系统协调控制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以电侧小步长... 以典型热电综合能源系统为对象,提出了考虑多能特性差异的异步优化预测控制策略,其兼顾热、电两侧不同控制需求,通过预测模型重构和控制目标切换,在减轻系统实时优化计算负担的同时,保证了系统协调控制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以电侧小步长优化和以热侧宽步长优化的同步控制,本文所提异步优化控制策略降低了前者控制器54%的计算时间平均值,剩余发电功率和供热水温度的控制偏差较后者分别减小了77.1%和8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热电协调控制 预测控制 异步优化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氢集成系统的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15
作者 王翰林 赵建立 +1 位作者 张沛超 孙烨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3,126,共9页
光储氢集成系统是提升光伏消纳率、降低电解制氢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电解槽复杂的非线性模型以及光伏出力的高随机性给系统运行优化带来了困难。提出电解槽的高精度凸拟合模型,该模型能计及电解槽功率和温度对效率的影响,且便于优化... 光储氢集成系统是提升光伏消纳率、降低电解制氢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电解槽复杂的非线性模型以及光伏出力的高随机性给系统运行优化带来了困难。提出电解槽的高精度凸拟合模型,该模型能计及电解槽功率和温度对效率的影响,且便于优化问题的建模与求解。将模型预测控制(MPC)与随机优化相结合,提出光储氢集成系统的二阶段随机MPC方法。建立双层求解框架,其中上层用于处理电解槽的非线性模型,下层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实现大规模场景的解耦计算。光储氢集成系统的仿真算例结果表明,配置电池、储氢罐等储能单元显著提升了制氢的经济性和光伏消纳率;相较于常规MPC,考虑光伏和氢负荷分布信息的二阶段随机MPC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槽 光储氢集成系统 最优调度 凸拟合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随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远程驾控卫星-岸基集成网络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16
作者 胡欣珏 李麒 +3 位作者 刘佳仑 周云龙 林楠 李诗杰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4,共10页
旨在优化现有远程驾控船舶的通信架构,以应对不同环境(如港口、深海和极地区域)下的网络连通性挑战,解决覆盖范围、网络带宽及通信延迟需求无法完全满足的问题。首先,系统梳理岸基通信网络技术和卫星通信网络技术的适用性和技术特点,深... 旨在优化现有远程驾控船舶的通信架构,以应对不同环境(如港口、深海和极地区域)下的网络连通性挑战,解决覆盖范围、网络带宽及通信延迟需求无法完全满足的问题。首先,系统梳理岸基通信网络技术和卫星通信网络技术的适用性和技术特点,深入分析远程驾控船舶在不同水域环境下的无线通信需求。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融合多种无线系统的卫星-岸基集成网络架构的设计思路,将卫星与岸基网络深度融合,以期构建智能化、稳定的船舶通信系统。通过揭示具备经济性与服务质量优势的卫星-岸基集成网络架构在复杂通航环境船舶远程驾控场景中的应用潜力,以及梳理相关关键技术及现存瓶颈问题,期望所提出的集成通信网络架构可为远程驾控船舶在多样化通航网络条件下的通信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通信网络 卫星-岸基集成网络 远程驾控通信 通信和数据链 网络接入管理 通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研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艳波 刘镇湘 +4 位作者 田昊欣 司杨 陈晓弢 李春来 陈晓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16-3030,I0014,共16页
发展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对于探索新能源与交通融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推进能源交通一体化系统发展具有先导意义和引领作用。构建高效能、高弹性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已成为践行“双碳”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发展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对于探索新能源与交通融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推进能源交通一体化系统发展具有先导意义和引领作用。构建高效能、高弹性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已成为践行“双碳”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介绍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的典型构成,并构建这一领域的研究框架;进而从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的优化规划、能量管理及运行控制3个层面分析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接着,对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组网方案进行探索;最后,对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研究面临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问题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 能源交通一体化 优化规划 能量管理 运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比例积分微分优化算法的风机变桨控制参数优化研究
18
作者 兰杰 林淑 +2 位作者 张严 王剑宇 苗强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5-345,共11页
变桨控制系统的高效运行是确保风机稳定功率输出、优化运行条件以及减少机械负荷疲劳的重要基础。在风机投运前,需离线完成变桨控制系统参数的精细化设计与整定。工程中,这些参数的优化与设计主要依靠风电工程师通过经验知识和仿真软件... 变桨控制系统的高效运行是确保风机稳定功率输出、优化运行条件以及减少机械负荷疲劳的重要基础。在风机投运前,需离线完成变桨控制系统参数的精细化设计与整定。工程中,这些参数的优化与设计主要依靠风电工程师通过经验知识和仿真软件进行人工整定,该方式存在人员培训和优化时间成本高,且面临整定结果精确度低和一致性差等问题。而传统的比例积分微分优化算法在变桨控制参数智能整定过程中也存在着开发探索能力有限以及易于陷入局部最优等不足。因此,基于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思想,设定收敛且随机的控制器参数,引入新的控制目标、控制误差和Levy飞行策略,提出了改进的比例积分微分优化算法。将IPIDOA与PIDOA、哈里斯鹰优化算法、鲸鱼优化算法、灰狼优化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遗传优化算法在4个单峰基准函数、4个多峰基准函数和风机变桨控制参数优化实例上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IPIDOA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佳的参数寻优能力,同时在多类优化实例中具有更强的寻优稳定性。同时,通过计算IPIDOA的时间复杂度、对比上述各算法在风机变桨控制系统参数优化研究的收敛曲线,证明了IPIDOA具有优秀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变桨控制 参数优化 智能整定 改进比例积分微分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PC的含电动汽车综合能源系统分层优化调度
19
作者 马苗苗 龙紫娟 +1 位作者 任智伟 成永强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6-1128,共13页
要:针对含电动汽车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需要考虑可再生能源和需求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conom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EMPC)的分层实时优化调度策略(hierarchical... 要:针对含电动汽车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需要考虑可再生能源和需求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conom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EMPC)的分层实时优化调度策略(hierarchical real-time optimization strategy,HRTO),将整个系统的运行优化问题分为日前滚动优化,实时滚动优化和跟踪控制三个子问题。建立基于经济模型预测控制的日前优化策略,在保证经济性的同时确保启动的运行单元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通过实时优化层优化整个IES的最优稳态操作点,设计跟踪模型预测控制器,跟踪上层传递的最优参考值。同时该策略通过引入电动汽车参与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充分发挥电动汽车的储能特性和灵活性,实现了电动汽车和各能源系统的协同优化。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HRTO可以实现对电力负荷和建筑物温度设定点的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关键键词词:综合能源系统 分层实时优化 经济模型预测控制 电动汽车 滚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限流背景下的协作疏解研究
20
作者 王豹 罗霞 +1 位作者 乔璇 苏启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9,共9页
针对现阶段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限流场景下的被限制客流转运关注不足等问题,对特定限流条件下转运车辆线路布设和运力配置进行研究。首先,分析量化不同转运线路条件下,乘客选择乘坐转运车辆的效用和选择概率。在此基础上,以最小化总期望... 针对现阶段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限流场景下的被限制客流转运关注不足等问题,对特定限流条件下转运车辆线路布设和运力配置进行研究。首先,分析量化不同转运线路条件下,乘客选择乘坐转运车辆的效用和选择概率。在此基础上,以最小化总期望旅行时间、最小化转运车辆开行成本、最大化轨道交通网络拥堵区间客流疏解量为目标,构建了限流场景下转运车辆线路设计和运力规划模型。为提高模型求解效率,将模型拆解为开行路径优化和开行方案优化两个子问题,把第1个子问题转换为旅行商问题,将获得的备选线路路径作为第2个子问题的输入进行模型求解。依托成都市轨道交通网络和早高峰时段的客流数据,验证不同限流强度下所提模型的有效性,讨论了转运线路对停站点数量和停靠站点选取的偏好。结果表明:目标值表现良好的线路多为停站点为2-3个的路径,在停靠站点的选取上高度集中,对3-4个特定路径的偏好显著;随着限流强度的逐步加强,偏好于选择停站数量较少、走行距离较短的线路以达到快速转运的需求,在开行班次的选取上,整体上呈现线性增长趋势,但当限流强度大于0.8时,单一线路难以满足转运需求,不再保持线性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 客流转运 协同优化 地铁客流 客流控制 旅行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