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燕矶长江大桥猫道设计方案研究
1
作者 赵全成 张栋 蒋本俊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7,共8页
湖北燕矶长江大桥为主跨1860 m的内外缆不同垂度四主缆体系双层钢桁梁悬索桥,具有高低四缆、双缆窄距、小垂跨比、超大跨度、并联索鞍等特点,该桥猫道横向布置困难、索力大、布索空间小、过塔困难、抗风复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三... 湖北燕矶长江大桥为主跨1860 m的内外缆不同垂度四主缆体系双层钢桁梁悬索桥,具有高低四缆、双缆窄距、小垂跨比、超大跨度、并联索鞍等特点,该桥猫道横向布置困难、索力大、布索空间小、过塔困难、抗风复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三跨连续式非对称猫道设计方案。猫道采用等宽非对称断面布置,保证猫道面层、天桥施工效率的同时解决了双缆窄距带来的猫道横向布置难题;猫道承重索采用Φ60 mm标准抗拉强度2160 MPa高强度钢丝绳,减少承重索数量,结合双层承重索受力体系,有效解决了索力大及布索空间小的难题;猫道承重索采用穿塔方案,消除了并联索鞍带来的过塔难题;内、外缆猫道之间设置横向阻尼抗风装置及制振索,大幅降低了内、外缆猫道之间碰撞风险,提升了猫道使用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不同垂度四主缆 猫道 等宽非对称断面 双层承重索 穿塔方案 抗风措施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渗流边界小净距隧道渗流场特征及结构安全分析
2
作者 喻炳鑫 陈子全 +3 位作者 何川 李铮 蔡鹏麟 张航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8-627,共10页
为探究非对称渗流边界条件下小净距隧道渗流-应力场特征及衬砌结构的安全性,以深圳莲塘隧道为工程背景,开展小净距隧道渗流模型实验,并结合模型试验与相似模拟的方法,分析单侧水源条件下小净距隧道围岩渗流水压力分布规律,并揭示不同补... 为探究非对称渗流边界条件下小净距隧道渗流-应力场特征及衬砌结构的安全性,以深圳莲塘隧道为工程背景,开展小净距隧道渗流模型实验,并结合模型试验与相似模拟的方法,分析单侧水源条件下小净距隧道围岩渗流水压力分布规律,并揭示不同补水距离条件下渗流场的演化规律和衬砌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单侧水源条件下,小净距隧道围岩渗流场呈现出显著的非对称分布,从补水边界到另一侧水位面呈非线性降低,在隧道附近的围岩中水压力在水平方向呈非对称的“W”形分布;围岩渗流场的非对称分布导致了左右洞水压力、排水量和安全系数的非对称;与远离水源的隧道相比,靠近水源的隧道平均水压力和排水量分别增大10.4%和5.5%,安全系数减小3.0%,并且水压力的非对称性更显著;从施工期到运营期,围岩和衬砌水压力分布的非对称性有小幅度增大;随着补水距离的增大,衬砌水压力线性减小,安全系数增大,水压力非对称系数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富水地区非对称渗流边界隧道的施工和运营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非对称渗流边界 水源距离 渗流 结构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最大化释放新型研发机构的要素潜在贡献率——基于股权-控制权优化配置视角
3
作者 赵荧梅 王文平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56,共12页
新型研发机构的股权与控制权动态优化配置,是激励政府、科研团队、市场主体间协同交互,释放财政资金、人才技术、社会化资本等要素深层创新潜能(即要素潜在贡献率),破解研发成果转化“死亡峡谷”的关键。为此,面向协同提升各主体要素潜... 新型研发机构的股权与控制权动态优化配置,是激励政府、科研团队、市场主体间协同交互,释放财政资金、人才技术、社会化资本等要素深层创新潜能(即要素潜在贡献率),破解研发成果转化“死亡峡谷”的关键。为此,面向协同提升各主体要素潜在贡献率的优化目标,利用合作博弈建模及数值仿真方法,选取股权-控制权为激励工具,分析其对各主体要素潜在贡献率的作用规律,以及股权-控制权动态优化配置结构特征。研究发现,“科研团队占大股和市场主体掌多权”是最优的新型研发机构股权-控制权结构配置;股权-控制权在科研团队与市场主体间的反向调节具有正向耦合叠加效应;单一调整控制权易产生资源及价值挤占效应,而悬殊型股权结构可放大控制权对各类要素潜在贡献率的调节作用。此外,政府股权转让与有序退出有助于增大对科研团队与市场主体的要素潜在贡献率的激励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研发机构 要素潜在贡献率 股权-控制权 非对称配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因素下热轧机工作辊耦合振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明 丁子洪 +1 位作者 杨彦博 牛国伟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2-254,共13页
针对实际热轧机振动现象,对热轧机轧制振动机理进行研究分析。考虑轧制变形区的动态特性,分别建立上下工作辊的轧制力模型与摩擦因数模型,体现实际轧制过程中上下工作辊不同的动态特性。结合上下工作辊不同的等效水平刚度和等效水平阻尼... 针对实际热轧机振动现象,对热轧机轧制振动机理进行研究分析。考虑轧制变形区的动态特性,分别建立上下工作辊的轧制力模型与摩擦因数模型,体现实际轧制过程中上下工作辊不同的动态特性。结合上下工作辊不同的等效水平刚度和等效水平阻尼,建立热轧机结构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热轧机振动形式表现为上下工作辊在水平和扭转振动时均为反向振动,模拟振动频率与实际振动频率在一定误差范围内,模拟振动幅值与实际振动幅值相符。最后分析了热轧机结构和轧制工艺参数对热轧机振动的影响,并对其进行热轧机振动抑振分析,结果表明增大工作辊的最大静摩擦因数、适当增大下工作辊的半径可以有效控制热轧机振动的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力模型 摩擦因数模型 非对称因素 热轧机结构模型 振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具有非对称结构和多行程工况的摇臂焊接机精度对称优化
5
作者 谢一鸣 林晓亮 +3 位作者 季晨 周笛洋 颜超 潘晓芳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8-58,67,共12页
针对多规格结构对称性工件加工所产生的结构对称性和对称精密性提升问题,提出了面向具有非对称结构和多行程工况的机床精度对称优化方法,以摇臂焊接机为对象,通过构建工件定位面变形和对应定位面变形差值的优化目标进行多目标优化,实现... 针对多规格结构对称性工件加工所产生的结构对称性和对称精密性提升问题,提出了面向具有非对称结构和多行程工况的机床精度对称优化方法,以摇臂焊接机为对象,通过构建工件定位面变形和对应定位面变形差值的优化目标进行多目标优化,实现整机的精度对称性优化和精度等级提升。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摇臂焊接机各行程的定位面变形量均减少26.2%以上,定位面变形差值均减少47.9%以上;各定位面的形位误差均得到改善,垂直度公差提升2个等级,倾斜度公差提升1个等级,同心度公差提升1个等级,这表明所提出的面向具有非对称结构和多行程工况的机床精度对称优化方法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为机床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非对称结构 多行程 精度对称性 形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暹芭”登陆后北折路径成因及诊断分析
6
作者 周云霞 翟丽萍 +2 位作者 覃皓 黄晴 祁丽燕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6,共10页
2022年第4号台风“暹芭”在7月2日夜间进入广西后出现突然北折路径,导致风雨预报出现显著偏差,对台风防御工作造成重大影响。本文利用高空、地面、卫星等多源气象观测资料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 2022年第4号台风“暹芭”在7月2日夜间进入广西后出现突然北折路径,导致风雨预报出现显著偏差,对台风防御工作造成重大影响。本文利用高空、地面、卫星等多源气象观测资料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提供的第5代再分析资料(ECMWF re-analysis 5,ERA5),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台风路径北折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运用位涡倾向方程进行定量诊断。结果表明:(1)“暹芭”台风路径北折是大尺度环流形势变化导致的深层引导气流改变与台风内部非对称结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2)深层引导气流在路径转折中起主导作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加强、高空西风槽前和南亚高压单体西北侧的西南气流与台风北向出流的相互作用是引导气流改变的关键驱动因素;同时正涡度平流的变化对“暹芭”台风路径北折具有指示性意义;(3)“暹芭”台风呈现非对称结构特征,其内部垂直运动所引发的积云对流对台风北折有重要影响,台风云系形态变化也为台风移向的转折提供指示;(4)位涡倾向方程定量诊断进一步表明,台风在南海移动期间主要受外部大尺度环流形成的引导气流影响,而台风进入内陆后突然北折则是引导气流和台风非对称结构引发垂直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暹芭”台风具有趋向于位势倾向正值中心移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路径北折 引导气流 台风非对称结构 位涡倾向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磁阻电机非对称转子结构优化设计与分析
7
作者 柴晓艺 董砚 刘荣哲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3-1071,共9页
针对同步磁阻电机(SynRM)转矩脉动大和输出转矩低的问题,提出非对称贝塞尔(Bezier)形转子结构.利用等价二次Bezier曲线确定磁障边界并建立初始模型,通过改变磁障偏移量进行转子非对称设计.分析磁障厚度、磁障张角和磁障偏移量对转矩性... 针对同步磁阻电机(SynRM)转矩脉动大和输出转矩低的问题,提出非对称贝塞尔(Bezier)形转子结构.利用等价二次Bezier曲线确定磁障边界并建立初始模型,通过改变磁障偏移量进行转子非对称设计.分析磁障厚度、磁障张角和磁障偏移量对转矩性能的灵敏度,筛选出显著参数.以提高输出转矩和降低转矩脉动为优化目标,采用多目标蛇算法(MOSO)对显著参数进行优化,根据帕累托(Pareto)前沿解确定目标电机.对比分析非对称Bezier形、圆弧形、双曲线形转子结构的SynRM转矩性能.结果表明,在额定电流下,非对称Bezier形较圆弧形转子结构的SynRM转矩提升了2.7 N·m,转矩脉动降低了8.53%,较双曲线形转子结构的SynRM转矩脉动降低了15.49%.样机实验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优化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磁阻电机 Bezier形转子结构 非对称磁障 平均输出转矩 低转矩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材非对称性弯曲行为对弯曲构件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李喆喆 施江靖 +3 位作者 陈红 吴智慧 季加贵 胡永茂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8-176,共9页
【目的】竹材因其自身结构差异(如非对称性弯曲行为),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弯曲构件品质不稳定。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部位竹条在不同弯曲模式下的成型规律,以提高竹条弯曲构件制备的可控性,并为其工艺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 【目的】竹材因其自身结构差异(如非对称性弯曲行为),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弯曲构件品质不稳定。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部位竹条在不同弯曲模式下的成型规律,以提高竹条弯曲构件制备的可控性,并为其工艺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体式弯曲成型工艺,研究竹青侧受压(TypeⅠ)和竹黄侧受压(TypeⅡ)两种弯曲模式下,竹秆不同部位(基部、中部、梢部)竹条的弯曲性能以及弯曲构件的弯曲合格率、最小弯曲半径范围和弯曲稳定性。【结果】竹秆中部竹条的纤维体积分数最高,基部次之,梢部最低,且竹条的弯曲性能与纤维体积分数呈正相关。在相同部位,TypeⅠ模式下竹条的弯曲强度和模量高于TypeⅡ模式,但TypeⅡ模式下竹条的弯曲韧性更高。TypeⅡ模式更易于成功制备弯曲构件,并可实现更小的弯曲半径。相比基部与梢部,中部竹条制备的弯曲构件的弯曲合格率更高,中部竹条在TypeⅡ模式下的最小弯曲半径(R)范围为30 mm<R≤60 mm。弯曲构件的弯曲稳定性与竹条的纤维体积分数呈负相关,具有最高纤维体积分数的中部竹条弯曲构件回弹角最大。【结论】竹秆不同部位的竹条在径向弯曲载荷作用下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弯曲行为。在制备竹条弯曲构件时,可根据所需弯曲程度选择合适的竹秆部位和弯曲模式。使用中部竹条并采用TypeⅡ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弯曲构件的合格率和性能稳定性,尤其适用于制备弯曲程度较高的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弯曲构件 非对称性弯曲行为 弯曲成型 纤维体积分数 弯曲稳定性 力学性能 结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惯容系统的非对称大跨悬挂结构风振响应分析
9
作者 田翀 谭志强 +3 位作者 卢兴龙 庞迎波 覃媛媛 葛新广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0-323,共14页
针对非对称大跨悬挂结构双向随机风振响应显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惯容系统来抑制结构振动的策略,并针对减振体系随机风振响应分析方法复杂的现状,提出了一种简明分析法.首先,建立了顺风向脉动激励下结构水平和竖向耦合振动的动力学方... 针对非对称大跨悬挂结构双向随机风振响应显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惯容系统来抑制结构振动的策略,并针对减振体系随机风振响应分析方法复杂的现状,提出了一种简明分析法.首先,建立了顺风向脉动激励下结构水平和竖向耦合振动的动力学方程,借助有限元分析技术获得了大跨度悬挂结构的实模态动力参数,并基于实模态理论重构了减振体系的动力方程.其次,基于复模态法和虚拟激励法,获得了大跨度悬挂结构的位移、层间位移和惯容系统出力等响应量频域统一解,并基于功率谱的二次式分解法获得了上述响应量0阶、2阶和4阶谱矩和方差简明封闭解.最后,利用算例验证了所提封闭解的正确性,并基于此研究了惯容系统参数对抑制悬挂结构双向风振动的特征.研究表明,大跨悬挂结构的悬挂部分水平和竖向振动加速度均显著影响舒适度,工程设计时需要考虑双向振动,设置惯容系统可有效降低双向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大跨度悬挂结构 惯容系统 Davenport风速谱 功率谱二次式分解法 封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交通荷载下非对称一体化地下结构的动力响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钱劲松 陈正 +2 位作者 欧阳韦 刘海洋 周毅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8-185,212,共9页
地下结构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对其运营期的安全稳定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大断面非对称一体化地下结构在多层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依据工程典型断面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施加路表、市政、轨道三层交通荷载,分析了非对称... 地下结构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对其运营期的安全稳定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大断面非对称一体化地下结构在多层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依据工程典型断面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施加路表、市政、轨道三层交通荷载,分析了非对称一体化地下结构的振动响应和应力分布特征,探究了多层交通荷载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构动力响应叠加规律。结果表明:非对称一体化结构的振动响应在市政交通层的左幅顶板中部最大,达0.5~0.7 m/s^(2),动应力在轨道交通层底角处最大,达0.08~0.10 MPa;地铁列车荷载是结构动应力的主要影响源,但土钉支护与桩基支撑能够有效降低动应力的影响;作用于地面的车辆荷载会对一体化结构的振动响应产生较显著影响,运营期应重点关注位于地面车辆行驶密集路段的结构。研究结果可为地下非对称一体化结构的优化设计、运营期养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地下结构 多层交通荷载 振动响应 动应力 结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结构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一项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懿 张婧怡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8-97,共20页
收入结构是影响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收入结构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收入结构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方向与程度具有非对称性。第二,当收入增加时,收入结构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 收入结构是影响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收入结构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收入结构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方向与程度具有非对称性。第二,当收入增加时,收入结构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程度为: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当收入减少时,影响程度为: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第三,当收入增加时,大部分分布在较高分位数水平的边际旅游消费倾向要高于分布在较低分位数水平的边际旅游消费倾向;当收入减少时,大部分分布在较高分位数水平的边际旅游消费倾向要低于分布在较低分位数水平的边际旅游消费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家庭 收入结构 旅游消费 非对称影响 边际旅游消费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调频范围的不对称多模式宽输出LLC变换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杰 杨淋 +1 位作者 肖辞 邹晨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56,共8页
频率控制的传统LLC谐振变换器往往受限于开关频率的有效调节范围,难以实现宽输出电压范围,为此,研究了一种限制调频范围的不对称多模式宽输出LLC谐振变换器。采用双谐振腔且对应两变压器变比不同的不对称结构,能够根据原边开关组合的不... 频率控制的传统LLC谐振变换器往往受限于开关频率的有效调节范围,难以实现宽输出电压范围,为此,研究了一种限制调频范围的不对称多模式宽输出LLC谐振变换器。采用双谐振腔且对应两变压器变比不同的不对称结构,能够根据原边开关组合的不同,使得双谐振腔分别工作在单半桥、双半桥和半桥+全桥3种不同的模式,从而获得3种不同的电压增益,并且保证每种模式之间归一化增益调节范围不超过1.5,可以在窄开关频率范围内实现宽输出电压范围。建立300 W的实验样机,验证了所提变换器可实现1~3倍的宽输出电压范围,并且实现了原边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和副边二极管的零电流关断,具有良好的软开关性能,验证了变换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谐振变换器 宽电压输出 不对称结构 多模式 零电压开通 零电流关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多孔抗菌nZnO/P34HB复合引导骨再生膜的制备及性能初步研究
13
作者 刘畅 刘为 +3 位作者 罗婧美 韩莉 张超 唐婉容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745-2754,共10页
目的制备不对称多孔抗菌纳米氧化锌(zinc oxide nanoparticle,nZnO)/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oly(3-hydroxybutyrate-co-4-hydroxy butyrate)copolymer,P34HB]复合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膜,并检测其成骨性能。... 目的制备不对称多孔抗菌纳米氧化锌(zinc oxide nanoparticle,nZnO)/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oly(3-hydroxybutyrate-co-4-hydroxy butyrate)copolymer,P34HB]复合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膜,并检测其成骨性能。方法本研究采用超声分散技术、溶剂置换法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负载nZnO的P34HB复合GBR膜(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0%、0.5%、1.0%、1.5%nZnO/P34HB材料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等明确nZnO的负载并观察其结构;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蛋白吸附实验检测GBR膜的蛋白吸附能力;酶解实验检测GBR膜的体外降解;成骨实验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钙化结节;体外抑菌实验检测GBR膜的抑菌能力。结果本研究成功制备了负载0%、0.5%、1.0%、1.5%nZnO的4组nZnO/P34HB复合GBR膜,SEM结果显示,该复合膜一面疏松多孔,另一面致密;EDS表明复合膜上出现锌元素的掺入。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0.5%、1.0%nZnO/P34HB组促进MC3T3-E1增殖且增殖数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0%、1.5%nZnO/P34HB组(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在含有0.5%nZnO/P34HB组的浸提液培养基中MC3T3-E1明显越过划痕边缘进行迁移,且48 h时的0.5%nZnO/P34HB组细胞迁移率高于其他3个实验材料组(P<0.05);蛋白吸附实验结果显示,4组实验材料组光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nZnO的加入不会降低材料本身的蛋白吸附能力;酶解实验结果显示,4组实验材料组的质量均随着酶解时间增加而持续降低,28 d后仍保持较低的降解率;ALP活性检测结果显示,0.5%nZnO/P34HB组ALP染色更深且活性高于其他3个实验材料组(P<0.01)。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0.5%nZnO/P34HB组与其他3个实验材料组比较,观察到较多的典型红色深染钙化结节,0%、0.5%nZnO/P34HB组的细胞矿化程度在4组中更高(P<0.01)。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显示,0.5%nZnO/P34HB组平板上的菌落数量显著少于空白对照组和0%nZnO/P34HB组(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负载nZnO的P34HB复合GBR膜,筛选出的0.5%nZnO/P34HB组具有不对称多孔结构,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利于细胞成骨,同时具有抑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多孔结构 径向排列纤维 纳米氧化锌 生物可降解材料 引导性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创新链治理:“五龙治水”视角
14
作者 俞荣建 张丁予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59,共9页
在全球创新格局加速演化、全球创新链正在形成的背景下,积极融入并深度参与全球创新链治理是我国必然选择。基于企业间治理的全球价值链治理范式,需要向全球创新链“五龙治水”的范式转型: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单边创新制度聚合及其四维度... 在全球创新格局加速演化、全球创新链正在形成的背景下,积极融入并深度参与全球创新链治理是我国必然选择。基于企业间治理的全球价值链治理范式,需要向全球创新链“五龙治水”的范式转型: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单边创新制度聚合及其四维度效应,双边非对称创新制度结构的竞合博弈。积极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深度参与全球创新链治理、构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全球创新链,以及审视和优化国内创新制度,成为推动中国产业在全球创新链中向中高端攀升的战略思路和具体举措。从这一全新战略视角出发,识别中国在全球创新链中的定位,提出构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全球创新链的战略思路。优化国内创新制度,中国产业和企业更有效地参与全球创新链,实现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协同发展,同时也为中国在全球创新中的积极角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创新链治理 “五龙治水” 创新制度聚合效应 非对称制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醋酸乙烯酯基光固化核壳乳液的合成及其在水性木器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聂金秋 李欢欢 +1 位作者 范晓慧 李志国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28,共7页
为解决水性木器涂料涂装效率低的问题,首先构建了双键功能化PVAc基核壳乳胶粒,然后通过预乳化将多活性单体(TMPTA)在乳胶粒合成后期加入乳液,制备了PVAc基光固化复合乳液,并对其稳定性、光固化性能和漆膜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 为解决水性木器涂料涂装效率低的问题,首先构建了双键功能化PVAc基核壳乳胶粒,然后通过预乳化将多活性单体(TMPTA)在乳胶粒合成后期加入乳液,制备了PVAc基光固化复合乳液,并对其稳定性、光固化性能和漆膜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VAc基核壳乳胶粒壳层含有活性双键,且粒径远小于紫外光波长,可实现UV固化;通过调控活性单体的加入量,可显著加快PVAc基光固化复合乳液的成膜速度,应用于木器漆涂饰时,最快可在20 s内完成固化;同时乳胶膜性能可调控,在活性单体TMPTA与壳层双键的物质的量比为3∶1时,光固化乳胶膜的力学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为0.91 MPa,断裂伸长率为1.29%,弹性模量为70.54 MPa;此外,木器涂料漆膜硬度、附着力、光泽和粗糙度分别为4H、0级、23.7、1.15μm。所制备的PVAc基光固化复合乳液将在水性木器涂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木器涂料 核壳结构乳液 聚醋酸乙烯酯 不对称双键 紫外光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结构纤维膜的制备及其热调控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博阳 王向泽 +1 位作者 杨湙雯 吴晶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0,共10页
为获得在寒冷环境下可通过零能耗的方式使人体保持合适体温的织物,将浸渍法和静电纺丝法相结合,以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MXene)、聚多巴胺(PDA)、聚氨基甲酸酯(PU)为原料,棉织物(Fc)为基底,制备了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黏附聚多巴胺... 为获得在寒冷环境下可通过零能耗的方式使人体保持合适体温的织物,将浸渍法和静电纺丝法相结合,以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MXene)、聚多巴胺(PDA)、聚氨基甲酸酯(PU)为原料,棉织物(Fc)为基底,制备了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黏附聚多巴胺-棉织物(MXene/PDA-C)为亲水层,PU纤维膜为疏水层的非对称结构(PU/MXene/PDA-C)纤维膜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液态水分管理仪、接触角测试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对所制备的PU/MXene/PDA-C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当疏水层静电纺丝时间为15 min时,非对称结构纤维复合膜的单向液体运输能力最好,具有优异的水蒸气透过率,可将人体皮肤的汗液快速导出;此外,MXene赋予非对称结构纤维复合膜出色的光热转化性能,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与普通棉织物相比,能够升温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纤维膜 非对称结构 热调控 单向液体运输 功能棉织物 聚氨基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围护结构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及其对既有狭长基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雄 汪磊 +4 位作者 张自强 刘书斌 侯森祥 黄金坤 张红日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2-119,共8页
为研究非对称围护结构基坑施工时,其开挖过程对周围土体和围护结构的影响范围和深度、不同开挖阶段对相邻既有狭长基坑产生叠加影响的范围和具体程度,以上海某交通枢纽基坑工程为案例,对基坑开挖过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借助有限元方法... 为研究非对称围护结构基坑施工时,其开挖过程对周围土体和围护结构的影响范围和深度、不同开挖阶段对相邻既有狭长基坑产生叠加影响的范围和具体程度,以上海某交通枢纽基坑工程为案例,对基坑开挖过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借助有限元方法对新建基坑施工过程及其对既有狭长基坑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对周围土体的主要影响范围约为2.2倍基坑开挖深度;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呈现上、中部大,下部小的“勺”形,基坑开挖对围护结构的影响深度为1.6倍开挖深度;新建基坑开挖对既有基坑变形产生叠加影响,且在2坑交界处最大,使得该处变形扩大至原来的3.9倍;第1层土体开挖对既有基坑的影响范围达到既有基坑开挖面积的100%,第2~5层土体开挖的影响范围仅为既有基坑开挖面积的23.4%。研究结果可为非对称围护结构基坑工程开挖影响范围及类似围护结构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监测 非对称围护结构 影响范围 数值模拟 狭长基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_(2)促进传输的抗凝血非对称PMP膜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懿 朱怡学 +4 位作者 童霄 王敏洁 贾桂玲 陈大竞 黄小军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8,共11页
新冠疫情期间,为重症患者的心肺功能提供短暂支持的ECMO仪器对人类尤为重要,但其核心组件氧合膜材料被3M公司全球垄断.PMP(聚-4-甲基-1-戊烯)由于具有较为优异的气体渗透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在氧合器膜材料中有着巨大的潜力.本文通过TIPs... 新冠疫情期间,为重症患者的心肺功能提供短暂支持的ECMO仪器对人类尤为重要,但其核心组件氧合膜材料被3M公司全球垄断.PMP(聚-4-甲基-1-戊烯)由于具有较为优异的气体渗透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在氧合器膜材料中有着巨大的潜力.本文通过TIPs法制备PMP中空纤维膜,并以此作为基材通过静电作用力驱动的层层自组装在表面引入PEI和肝素组成的正负电荷改性层,制备了具有非对称结构的PMP复合膜并研究了改性条件对复合膜表面结构组成和气体传输、血液相容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层层自组装引入的PEI-肝素改性层极大地提高了PMP中空纤维复合膜的气体传输性能和血液相容性,使其在气体分离、膜式氧合等领域具有了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4-甲基-1-戊烯(PMP) 层层自组装 抗凝血非对称 CO_(2)气体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织构对YT15硬质合金刀具切削性能及其衍生切削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宇 杨发展 +2 位作者 刘朝伟 赵烁 隋潇斌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5,共10页
为研究非对称织构对刀具的切削性能及其对衍生切削的影响,基于Johnson-Cook模型,利用有限元分别进行无织构刀具(NT)、正向非对称织构刀具(FT)和反向非对称织构刀具(RT)切削45钢的仿真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切削实验,对比分析了NT、FT和RT的... 为研究非对称织构对刀具的切削性能及其对衍生切削的影响,基于Johnson-Cook模型,利用有限元分别进行无织构刀具(NT)、正向非对称织构刀具(FT)和反向非对称织构刀具(RT)切削45钢的仿真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切削实验,对比分析了NT、FT和RT的切削力、切削温度、切屑形态、衍生切削和刀具磨损等。研究发现非对称织构刀具的切削性能要优于无织构刀具,但织构的存在同时会诱发衍生切削现象,对切削性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加剧刀具磨损。NT、RT和FT的平均主切削力分别为601.9、196.4和419.1 N,织构刀具的切削力较无织构刀具减少了约30.4%~67.4%。结果表明,引入织构后有利于增大剪切角、降低切削力、改善刀尖温度分布和减少切屑的黏附,提高切削稳定性;但织构诱发的衍生切削会加剧织构在切屑流出端的刀面磨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切削温度、增大切削力,织构与衍生切削的耦合作用使得RT的切削性能优于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织构刀具 正反向微织构刀具 衍生切削 切屑形态 刀具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基于非对称性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葛永波 陈琦 马永凡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7,共13页
在当前提出保持杠杆率稳中有降的背景下,文章以200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视角,使用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模型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助力企业“去杠杆”的作用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促进了资... 在当前提出保持杠杆率稳中有降的背景下,文章以200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视角,使用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模型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助力企业“去杠杆”的作用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促进了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但向上调整时促进作用更强,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存在非对称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促进作用来源于持股机构的治理效应,并通过实地调研和委派董事两条路径发挥作用;在排除机构大股东合谋管理层的替代性解释、明晰机构持股影响下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债务融资方式调整资本结构的前提下,上述非对称影响可由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资源效应解释。文章结论丰富和拓展了资本结构调整因素的相关研究,并从微观层面为“十四五”期间如何“稳杠杆、促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非对称调整 治理效应 资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