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evelopment of 3D geological models involves the integra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geological data,as well as additional accessible proprietary lithological, structural,geochemical,geophysical,and borehole data.Luan...The development of 3D geological models involves the integra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geological data,as well as additional accessible proprietary lithological, structural,geochemical,geophysical,and borehole data.Luanchuan,the case study area,southwestern Henan Province,is an important molybdenum-tungsten -lead-zinc polymetallic belt in China.展开更多
随着定位技术和传感器的高速发展,用户移动轨迹数据日渐丰富,但大多分散在不同平台上。为了全面利用这些数据并准确反映用户的真实行为,对轨迹用户匹配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该任务旨在从海量签到轨迹数据中精准关联用户身份。近年来,研...随着定位技术和传感器的高速发展,用户移动轨迹数据日渐丰富,但大多分散在不同平台上。为了全面利用这些数据并准确反映用户的真实行为,对轨迹用户匹配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该任务旨在从海量签到轨迹数据中精准关联用户身份。近年来,研究者们尝试运用循环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等方法深入挖掘轨迹数据。然而,当前方法在处理用户签到轨迹时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签到数据中有限的时空特征不足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全面地建模签到点信息,二是用户的签到轨迹往往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针对这两点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增强的轨迹用户匹配模型(Natural Language Augmented Trajectory User Link,NLATUL)。首先,设计了一套自然语言模板与软提示令牌来描述签到轨迹,并使用语言模型来理解签到点中的主观意图,融合用户的时空状态,提供了一种充分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建模签到点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提示学习的方法推理签到轨迹的主题,并对建模的签到点表示的轨迹进行双向编码,通过签到轨迹主题与签到轨迹编码的结合实现对用户签到轨迹的准确理解。在两个真实世界签到数据集上验证的实验结果表明,NLATUL能够更准确地匹配签到轨迹与其对应的用户。展开更多
目的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了解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数据管理平台的可用性,为其推广奠定基础。方法 2024年9-1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上海、山东、四川、南通等地共7所三级医院的11名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目的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了解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数据管理平台的可用性,为其推广奠定基础。方法 2024年9-1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上海、山东、四川、南通等地共7所三级医院的11名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临床护士和6名ICU护士长参加平台用户测试并进行使用体验访谈。2024年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164名使用过平台的ICU护士填写研究后系统可用性问卷(post-study system usability questionnaire, PSSUQ),以评估用户对平台的满意度。结果 17名平台用户完成了7项测试任务并接受访谈后反馈平台使用的整体感觉较好,各项功能完善,该平台的应用对于临床护理及医疗决策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平台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意见。接受问卷调查的164名ICU护士PSSUQ得分为(2.02±1.12)分。结论 平台整体可用性良好,值得推广,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展开更多
文摘The development of 3D geological models involves the integra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geological data,as well as additional accessible proprietary lithological, structural,geochemical,geophysical,and borehole data.Luanchuan,the case study area,southwestern Henan Province,is an important molybdenum-tungsten -lead-zinc polymetallic belt in China.
文摘随着定位技术和传感器的高速发展,用户移动轨迹数据日渐丰富,但大多分散在不同平台上。为了全面利用这些数据并准确反映用户的真实行为,对轨迹用户匹配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该任务旨在从海量签到轨迹数据中精准关联用户身份。近年来,研究者们尝试运用循环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等方法深入挖掘轨迹数据。然而,当前方法在处理用户签到轨迹时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签到数据中有限的时空特征不足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全面地建模签到点信息,二是用户的签到轨迹往往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针对这两点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增强的轨迹用户匹配模型(Natural Language Augmented Trajectory User Link,NLATUL)。首先,设计了一套自然语言模板与软提示令牌来描述签到轨迹,并使用语言模型来理解签到点中的主观意图,融合用户的时空状态,提供了一种充分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建模签到点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提示学习的方法推理签到轨迹的主题,并对建模的签到点表示的轨迹进行双向编码,通过签到轨迹主题与签到轨迹编码的结合实现对用户签到轨迹的准确理解。在两个真实世界签到数据集上验证的实验结果表明,NLATUL能够更准确地匹配签到轨迹与其对应的用户。
文摘目的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了解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数据管理平台的可用性,为其推广奠定基础。方法 2024年9-1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上海、山东、四川、南通等地共7所三级医院的11名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临床护士和6名ICU护士长参加平台用户测试并进行使用体验访谈。2024年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164名使用过平台的ICU护士填写研究后系统可用性问卷(post-study system usability questionnaire, PSSUQ),以评估用户对平台的满意度。结果 17名平台用户完成了7项测试任务并接受访谈后反馈平台使用的整体感觉较好,各项功能完善,该平台的应用对于临床护理及医疗决策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平台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意见。接受问卷调查的164名ICU护士PSSUQ得分为(2.02±1.12)分。结论 平台整体可用性良好,值得推广,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
文摘5G超密集网络(ultra-dense network,UDN)的引入是为了提升吞吐量,特别是针对静态和低速场景,因此,无法同时满足高吞吐量和高移动速度的需求。对于未来需要同时支持高容量和高速移动的6G新场景,提出一种同心圆模型(homocentric sphere model,HSM)的网络架构,采用控制面/用户面数据分离、多发送接收节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 TRP)协同传输的方法来处理密集部署网络中多普勒效应影响大和TRP频繁切换的问题,使得该模型成为密集部署网络下提升网络容量、应对高速移动的有效方法。数据结果证明,所提的HSM有效减小了密集组网高速移动场景下多普勒频移效应,同时能够提供更高的网络遍历频谱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