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1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brid pedestrian positioning system using wearable inertial sensors and ultrasonic ranging 被引量:1
1
作者 Lin Qi Yu Liu +2 位作者 Chuanshun Gao Tao Feng Yue Y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27-338,共12页
Pedestrian positioning system(PPS)using wearable inertial sensors has wide applications towards various emerging fields such as smart healthcare,emergency rescue,soldier positioning,etc.The performance of traditional ... Pedestrian positioning system(PPS)using wearable inertial sensors has wide applications towards various emerging fields such as smart healthcare,emergency rescue,soldier positioning,etc.The performance of traditional PPS is limited by the cumulative error of inertial sensors,complex motion modes of pedestrians,and the low robustness of the multi-sensor collaboration structure.This paper presents a hybrid pedestrian positioning system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wearable inertial sensors and ultrasonic ranging(H-PPS).A robust two nodes integration structure is developed to adaptively combine the motion data acquired from the single waist-mounted and foot-mounted node,and enhanced by a novel ellipsoid constraint model.In addition,a deep-learning-based walking speed estimator is proposed by considering all the motion features provided by different nodes,which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cumulative error originating from inertial sensors.Finally,a comprehensive data and model dual-driven model is presented to effectively combine the motion data provided by different sensor nodes and walking speed estimator,and multi-level constraints are extract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verall system.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H-PPS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ingle PPS and outperforms existing algorithms in accuracy index under complex indoor scenar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destrian positioning system Wearable inertial sensors Ultrasonic ranging Deep-learning data and model dual-driv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Geological Modeling with Multi-source Data Integration in Polymetallic Region:A Case Study of Luanchuan,Henan Province,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Gongwen Wang~(1,2),Shouting Zhang~(1,2),Changhai Yan~3,Yaowu Song~3,Limei Wang~1 1.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 3.Hen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Zhengzhou 450007,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66-167,共2页
The development of 3D geological models involves the integra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geological data,as well as additional accessible proprietary lithological, structural,geochemical,geophysical,and borehole data.Luan... The development of 3D geological models involves the integra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geological data,as well as additional accessible proprietary lithological, structural,geochemical,geophysical,and borehole data.Luanchuan,the case study area,southwestern Henan Province,is an important molybdenum-tungsten -lead-zinc polymetallic belt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GEOLOGICAL modeling multi-source data MINERAL exploration METALLOGENIC model virtual GEOLOGICAL section Luanchuan POLYMETALLIC REG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shing Effort Estimation of Trawlers Based on Vessel Monitoring System Data
3
作者 LI Dan LU Feng +8 位作者 XU Shuo WANG Yu XUE Muhan NI Hanchen FANG Hui ZHANG Man MA Zhenhua CHEN Zuozhi XU Jian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3-532,共10页
Estimating trawler fishing effort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characterizing marine fisheries activities,quantifying the ecological impact of trawling,and refining regulatory frameworks and policies.Understanding trawler... Estimating trawler fishing effort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characterizing marine fisheries activities,quantifying the ecological impact of trawling,and refining regulatory frameworks and policies.Understanding trawler fishing inputs offers crucial scientific data to support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offshore fishery resources in China.An XGBoost algorithm was introduced and optimized through Harris Hawks Optimization(HHO),to develop a model for identifying trawler fishing behaviour.The model demonstrated exceptional performance,achieving accuracy,sensitivity,specificity,and the Matthew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713,0.9806,0.9632,and 0.9425,respectively.Using this model to detect fishing activities,the fishing effort of trawlers from Shandong Province in the sea area between 119°E to 124°E and 32°N to 40°N in 2021 was quantified.A heatmap depicting fishing effort,generated with a spatial resolution of 1/8°,revealed that fishing activities were predominantly concentrated in two regions:121.1°E to 124°E,35.7°N to 38.7°N,and 119.8°E to 122.8°E,33.6°N to 35.4°N.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s of fishery resources,which can offer vital data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rine capture fish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WLER vessel position data machine learning fishing effo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ISODATA聚类的Wi-Fi室内定位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曹祥红 童硕 杜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147,共7页
为解决传统聚类算法在Wi-Fi室内定位中易陷入局部最优影响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聚类Wi-Fi室内定位算法。离线阶段通过计算指纹数据库中各点欧氏距离标准差,优化初始参数阈值,动态选择聚类中心,减少定位误差;... 为解决传统聚类算法在Wi-Fi室内定位中易陷入局部最优影响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聚类Wi-Fi室内定位算法。离线阶段通过计算指纹数据库中各点欧氏距离标准差,优化初始参数阈值,动态选择聚类中心,减少定位误差;在线阶段将自适应加权K近邻与聚类算法结合,避免固定K值对定位结果影响,有效提高定位精度;将改进算法用于工程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定位精度1 m范围内时概率为63.33%,定位精度2 m范围内时概率为90.00%,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 指纹数据库 自适应加权K近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VAE-CNN的多任务室内Wi-Fi指纹定位方法
5
作者 吴仕勋 曾鑫睿 +3 位作者 徐凯 蓝章礼 张淼 金悦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44-1851,共8页
室内Wi-F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指纹定位广泛应用于位置服务,但面临数据采集困难、环境动态变化的RSSI测量剧烈波动等挑战,难以实现高精度定位。为解决因数据稀缺和环境动态变化导致定位精度不佳问题,采用双编码器结构独立处理RSSI数... 室内Wi-F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指纹定位广泛应用于位置服务,但面临数据采集困难、环境动态变化的RSSI测量剧烈波动等挑战,难以实现高精度定位。为解决因数据稀缺和环境动态变化导致定位精度不佳问题,采用双编码器结构独立处理RSSI数据和位置坐标数据,引入地理信息损失函数,构建了位置条件变分自编码器(LCVAE)模型,生成具有地理准确性的指纹数据,以此增强定位模型的性能。进一步设计了共享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特征提取层,整合分类与回归功能,提出一种基于LCVAE-CNN的多任务室内Wi-Fi指纹定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LCVAE-CNN方法在UJIIndoorLoc数据集的楼层分类准确率和平均定位误差(MPE)分别达到98.80%和6.79 m,在Tampere数据集上分别达到97.22%和5.44 m。与现有五种方法相比,楼层分类准确率最少提升1.9百分点,MPE最少提高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位置条件变分自编码 卷积神经网络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数据驱动下无人船障碍物感知定位研究
6
作者 赵越 王仁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5-58,共4页
为提升无人船的海洋环境感知能力,助力路径规划、避障决策等工作顺利开展,研究激光雷达数据驱动下无人船障碍物感知定位方法。通过无人船搭载激光雷达采集航行环境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经坐标转换至无人船坐标后,结合姿态仪数据进行坐标... 为提升无人船的海洋环境感知能力,助力路径规划、避障决策等工作顺利开展,研究激光雷达数据驱动下无人船障碍物感知定位方法。通过无人船搭载激光雷达采集航行环境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经坐标转换至无人船坐标后,结合姿态仪数据进行坐标优化,并通过坐标映射构建变尺寸栅格地图,运用基于DBSCAN算法的数据挖掘方法去除海杂波干扰以精准感知障碍物,通过多假设跟踪模型和卡尔曼滤波器实现障碍物定位与动态跟踪。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利用激光雷达数据感知障碍物信息,并准确跟踪障碍物位置变化,具备良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数据 无人船 障碍物 感知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船位数据采集的舰船作业状态特征提取方法
7
作者 颜悦 游学军 吕太之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5-148,共4页
复杂的海洋环境给精准提取舰船作业状态特征造成了困难,也影响了对舰船作业状态的判断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船位数据采集的舰船作业状态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集舰船的经纬度、航速、航行方位角等船... 复杂的海洋环境给精准提取舰船作业状态特征造成了困难,也影响了对舰船作业状态的判断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船位数据采集的舰船作业状态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集舰船的经纬度、航速、航行方位角等船位数据;然后,从舰船的累计作业时长、位置、空间距离、平均作业速率4个方面,分析舰船的作业状态特征。根据船位点在不同速率区间出现的频数,确定舰船的平均速率阈值;最后,根构建包含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在内的深度神经网络,利用船位数据训练深度神经网络,输出舰船作业状态特征的提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取舰船的作业状态特征,帮助舰船作业人员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中做出更加明智和及时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位数据采集 舰船作业状态 特征提取 舰船位置 深度神经网络 空间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信息编码的地震数据分布式存储
8
作者 彭成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5-62,共8页
针对现有地震数据存取效率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地质信息编码的分布式存储方法,进行空间信息网格划分,将全球范围划分为多级网格,对于要进行分布式存储的数据,根据其所在的地理位置,生成相应的地质信息编码。将需要进行分布式存储... 针对现有地震数据存取效率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地质信息编码的分布式存储方法,进行空间信息网格划分,将全球范围划分为多级网格,对于要进行分布式存储的数据,根据其所在的地理位置,生成相应的地质信息编码。将需要进行分布式存储的数据根据其生成的地质信息编码,分布式存储到多个机器中。通过分布式服务器中所存储的空间信息网格定位到具体的分布式数据,实现数据获取。实现地质信息编码与地质数据的结合,对于相近区域的地质数据存放于相同机器中,更好地利用地质数据的地理信息同时更好地管理地质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地震数据 网格划分 空间定位 地质信息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网络地位对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何地 赵唱 庞铭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4,共10页
随着数据资产作为重要战略资源的价值日益凸显,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09~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网络地位对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网络... 随着数据资产作为重要战略资源的价值日益凸显,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09~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网络地位对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网络地位对其数据资产信息披露水平具有正向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客户集中度在企业网络地位对其数据资产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即客户集中度越低,企业网络地位对其数据资产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越强。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对于非国有企业、多阶(长链)结构和小规模企业而言,企业网络地位对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的影响效果尤为明显。本文揭示了企业网络地位影响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的微观机制,为我国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制度以及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网络地位 数字资产信息披露 客户集中度 文本分析法 信号传递理论 数字经济 数字化转型 企业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5G组合定位数据处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涂锐 李芳馨 +2 位作者 张睿 张鹏飞 卢晓春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能实现全天候的高精度实时定位,但在遮挡环境下,定位性能会受到严重影响的问题,研究分析GNSS/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组合定位数据处理关键技术:指出随着室内外连续无缝定位需求的增加,混合定位技术成为当前...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能实现全天候的高精度实时定位,但在遮挡环境下,定位性能会受到严重影响的问题,研究分析GNSS/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组合定位数据处理关键技术:指出随着室内外连续无缝定位需求的增加,混合定位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且GNSS/5G组合高精度定位是一种新的技术,在诸多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对GNSS/5G组合定位相关的研究和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给出GNSS/5G组合定位原理;然后对其数据处理涉及的观测模型进行归纳阐述,并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探讨;最后分析该领域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挑战,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组合定位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量数据超分辨重构接线错误漏电用户快速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洪吉 陈超强 +2 位作者 苏盛 邓乐 陈凤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101,共14页
低压配电台区中用户零线、地线接线错误漏电故障多发,易酿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目前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虽已应用在定位接线错误漏电故障用户,但受制于台区电流监测设备采样频率不足,存在定位时效性差的固有缺陷。于是提出基于计量... 低压配电台区中用户零线、地线接线错误漏电故障多发,易酿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目前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虽已应用在定位接线错误漏电故障用户,但受制于台区电流监测设备采样频率不足,存在定位时效性差的固有缺陷。于是提出基于计量数据超分辨重构的接线错误漏电用户快速定位方法,通过实现低分辨率数据的重构,突破传统方法在时间分辨率层面的技术瓶颈。首先分析接线错误漏电故障时台区剩余电流的构成,明确台区剩余电流与用户负荷电流的关联特性。继而系统评估传统多元线性回归,Lasso回归,岭回归以及弹性网络回归模型的泛化性能差异,揭示自变量共线性对参数估计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将时序电流数据映射为二维特征图像,采用增强型超分辨生成对抗网络(ESRGAN)模型进行超分辨重构,通过均方根误差、峰值信噪比与结构相似性指数多维度验证数据重构质量。最终使用重构的高分辨率数据建立弹性网络回归模型定位接线错误漏电用户。基于实验室仿真平台与现场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所提方法数据重构质量更高,模型拟合程度和接线错误漏电用户定位准确率更高,且故障定位时间与传统方法相比成倍数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线错误 多元回归分析 定位时效性 数据重构 生成对抗网络 弹性网络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X射线位置探测器前端采集电路的研制
12
作者 梁重阳 何俊 +10 位作者 随艳锋 徐江涛 张鸿 高国栋 许亮 杜垚垚 魏书军 周代全 李宜林 岳军会 曹建社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7-134,共8页
X射线位置探测器(XBPM)可用于光束线同步辐射光位置的测量,其中XBPM前端采集电路主要用于模拟信号采集与处理。为满足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光束线前端区对精确测量同步光位置信息的需求,研制了一款XBPM电子学模拟前端板卡(AFE),设计... X射线位置探测器(XBPM)可用于光束线同步辐射光位置的测量,其中XBPM前端采集电路主要用于模拟信号采集与处理。为满足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光束线前端区对精确测量同步光位置信息的需求,研制了一款XBPM电子学模拟前端板卡(AFE),设计并实现了XBPM信号的电流电压转换、量程切换、增益控制和ADC采样等功能,并搭建实验室测试平台对XBPM-AFE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I/V转换模块电流输入范围为10 nA至1 mA,输入电流在三个数量级变化时,各量程段跨阻增益线性误差均保持在较低水准;四个通道之间测量结果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46%;模数转换模块在慢采集和快采集两种模式下,分别可以准确地反映变化速度在0.1 s和1 ms以上的信号输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位置探测器 模拟信号处理 电流电压转换 数据采集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对流天气PPP数据处理策略优化分析
13
作者 周要宗 王洪 +2 位作者 楼益栋 张书毕 张卫星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3,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精密单点定位(PPP)的处理精度,研究优化强对流天气下同对流层状态强相关的PPP数据处理策略:给出数据处理采样率、对流层模型、天顶湿延迟(ZWD)分段估计时长及水平梯度分段估计时长等优化策略;然后...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精密单点定位(PPP)的处理精度,研究优化强对流天气下同对流层状态强相关的PPP数据处理策略:给出数据处理采样率、对流层模型、天顶湿延迟(ZWD)分段估计时长及水平梯度分段估计时长等优化策略;然后以2021年第9号台风“卢碧”为例分析数据处理策略优化对PPP坐标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数据处理采样率提高、对流层模型升级、ZWD高频估计、水平梯度高频估计可有效提升高程坐标分量重复性,其中数据处理采样率由300 s提高到30 s,水平梯度分段估计时长由24 h提高到1 h,可将高程坐标重复性由8.5 mm提升到5.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精密单点定位(PPP) 数据处理采样率 对流层模型 水平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手机辅助的森林激光点云配准
14
作者 李佶洋 陈茂霖 +1 位作者 姬翠翠 潘建平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2,共7页
地面激光扫描获取的精确林下3维信息通常需要将多站扫描点云数据进行配准。为了减少森林激光扫描数据采集时对额外设备或功能的需求,提出了一种使用智能手机定位定向数据的森林激光扫描数据配准方法。首先使用智能手机获取设站点定位信... 地面激光扫描获取的精确林下3维信息通常需要将多站扫描点云数据进行配准。为了减少森林激光扫描数据采集时对额外设备或功能的需求,提出了一种使用智能手机定位定向数据的森林激光扫描数据配准方法。首先使用智能手机获取设站点定位信息和起始扫描方向,计算测站间的初始坐标转换参数,然后在初始转换参数基础上构建搜索空间,分别使用树干位置点的水平均方根误差和对应点数目构建两级目标函数,进行转换参数的搜索和筛选,并使用测站间距对树干位置点进行筛选,得到最终配准结果。结果表明,在6对测站上进行的配准实验中,得到平均旋转角误差为4.3′、水平和竖直平移误差分别为8.3 mm和35 mm。本文中的方法可提高配准效率和精度,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冠层厚度不超过11.5 m下,智能手机可为森林点云配准提供有效的辅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点云配准 定位定向数据 林业 智能手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置切换判定行程的地铁智慧售检票系统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俊义 贾子治 高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02,308,共5页
[目的]发展智慧交通是践行“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智慧地铁建设是其中重点内容之一。为提升票务管理和乘客服务的便捷化、智能化水平,需建设地铁智慧售检票系统。[方法]根据目前石家庄地铁运营线路现状,依托现有站点基站分布数... [目的]发展智慧交通是践行“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智慧地铁建设是其中重点内容之一。为提升票务管理和乘客服务的便捷化、智能化水平,需建设地铁智慧售检票系统。[方法]根据目前石家庄地铁运营线路现状,依托现有站点基站分布数据、手机信令数据获取能力及系统数据处理水平,在分析手机信令数据及地铁系统基站分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位置切换判定地铁乘车行程的方法,对乘客进站行为、出站行为、换乘行为及乘客出行路径等进行识别与判定;设计了乘客无换乘行为和有换乘行为两种情况下的乘车行程识别试验,验证了地铁乘车行程判定及票务计费的技术可行性;以试验结果为基础,探讨了基于位置切换判定行程的地铁智慧售检票系统建设的可行性与不足之处。[结果及结论]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和位置切换原理,可以进行乘客行程判定及票务计费;建设智慧售检票系统,实现乘客无感过闸,具备其理论依据、试验基础及技术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智慧售检票系统 位置切换 手机信令 行程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达测量船位修正的雷达与AIS数据融合
16
作者 夏志超 朱金善 郑沛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13-119,共7页
雷达与AIS的船位点会因测量原理、设备特性、环境因素及船舶自身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偏差。由于雷达测量的是船舶的外沿边界点,而AIS通常获取的是GPS天线的位置,二者的物理位置并不重合,导致他船获取同一船舶的位置数据存在固有的几何偏差... 雷达与AIS的船位点会因测量原理、设备特性、环境因素及船舶自身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偏差。由于雷达测量的是船舶的外沿边界点,而AIS通常获取的是GPS天线的位置,二者的物理位置并不重合,导致他船获取同一船舶的位置数据存在固有的几何偏差。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将雷达测得的船舶外沿边界点拟合成椭圆曲线,并基于此椭圆曲线推算更接近GPS天线位置的拟合点进行融合计算,从而减少了船舶尺度、相对位置及船型对雷达测量数据造成的误差。对于所选VLCC船舶,采用该方法将平均距离误差从155.74 m减少至33.47 m,误差降低了78.51%。此方法提高了轨迹估计的精度,为船舶航行和海上交通管理提供了更精确的导航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法椭圆拟合 雷达位置修正 数据融合 船舶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缺失实验室指标多约束表征学习的卵巢癌鉴别方法
17
作者 卢梓涵 黄方俊 +2 位作者 蔡光瑶 刘继红 甄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78,共9页
目的探索基于多约束表征学习分类模型在面对缺失实验室指标的情况下鉴别卵巢癌的鉴别能力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了2344例患者(393例卵巢癌和1951例对照)的缺失实验室指标表格型数据,使用本研究提出的基于判别学习和互信息以及特征投影重... 目的探索基于多约束表征学习分类模型在面对缺失实验室指标的情况下鉴别卵巢癌的鉴别能力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了2344例患者(393例卵巢癌和1951例对照)的缺失实验室指标表格型数据,使用本研究提出的基于判别学习和互信息以及特征投影重要性得分一致性及缺失位置估算的表征学习分类模型对缺失的卵巢癌实验室指标特征进行投影到潜在空间得到分类模型。对提出的约束项进行消融实验,通过准确率、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性说明约束项的可行性和有效项。采用交叉验证方法和准确率、AUC、敏感度、特异性评价该分类模型的鉴别性能。将本研究与其他用于缺失数据的插补方法进行对缺失数据处理后鉴别分类能力的对比。结果消融实验结果显示约束项之间有很好的相容性,每项约束项都有较好的鲁棒性。交叉验证结果显示,本研究提出的基于多约束表征学习分类模型在面对缺失实验室指标的情况下对卵巢癌的鉴别中的AUC、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0.915、0.888、0.774、0.910,其中AUC和敏感度优于其它缺失数据插补方法。结论基于多约束表征学习模型在缺失实验室指标鉴别卵巢癌的应用中具有优秀的鉴别能力和较高的应用价值。与其他缺失插补方法相比,本研究提出的多约束表征学习模型在针对卵巢癌缺失实验室指标的鉴别分类任务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失数据 多约束表征学习模型 判别分析 特征投影重要性得分一致性 缺失位置估算 互信息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服务视角的科技智库分类及其数据体系建设研究
18
作者 温馨 武虹 +2 位作者 高文静 赵正国 郑浩峻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7,共8页
[目的/意义]在数字化时代,以数据体系为逻辑起点,反向驱动对科技智库的研究与探讨,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方法/过程]明确服务对象和服务主题既是从服务视角对科技智库进行分类的依据,也是分类数据体系的重要前提。基于此,本... [目的/意义]在数字化时代,以数据体系为逻辑起点,反向驱动对科技智库的研究与探讨,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方法/过程]明确服务对象和服务主题既是从服务视角对科技智库进行分类的依据,也是分类数据体系的重要前提。基于此,本文结合信息领域相关理论,将科技智库分为主体型科技智库、主题型科技智库和复合型科技智库,对可建设主体导向数据体系、主题导向数据体系和复合导向数据体系;并以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日本未来工学研究所和美国兰德公司为例,进一步探讨并总结对比三类数据体系的建设特点。[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复合导向数据体系融合了主体导向和主题导向两种数据体系的特点,助力科技智库解决满足多领域需求的“宽度”问题和针对研究主题开展专业化探索的“深度”问题,这极有可能是科技智库在数字化时代实现多领域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其提升决策支撑能力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智库 数据体系 主体导向 主题导向 复合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球邻域粗糙集的三支高斯混合聚类
19
作者 邵春梅 万仁霞 +1 位作者 苗夺谦 赵杰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3,共8页
为了解决高维数据集中冗余信息影响三支高斯混合模型聚类效果的问题,将粒球邻域粗糙集的理论融入三支高斯混合聚类模型中,提出一种基于粒球邻域粗糙集的三支高斯混合聚类模型。首先,使用k-means聚类生成满足纯度要求的粒球集,再在粒球... 为了解决高维数据集中冗余信息影响三支高斯混合模型聚类效果的问题,将粒球邻域粗糙集的理论融入三支高斯混合聚类模型中,提出一种基于粒球邻域粗糙集的三支高斯混合聚类模型。首先,使用k-means聚类生成满足纯度要求的粒球集,再在粒球生成正域不变约束下进行属性约简,提取关键属性。其次,使用三支高斯混合模型对约简后的数据进行聚类,将对象划分到类簇的核心域或边界域。在7个UCI公共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不仅继承了三支高斯混合聚类模型优越的聚类性能,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轮廓系数和更低的戴维森堡丁指数,其对类簇边界部分的刻画也更加准确。此外,由于所提模型对高维空间进行了属性约简处理,使得其具有更小的时间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维数据 三支高斯混合模型 聚类 粒球邻域粗糙集 正域 属性约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的站场作业安全防护系统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子健 朱攀峰 +3 位作者 李宗洋 潘佩芬 宾元岑 于洪晟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5,共9页
为保障铁路车站内作业人员及调车机车作业安全,应用北斗授时技术、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及地理信息技术,汇集车站内多源对象的时空数据,构建基于时空分析的“人-车-物”协同防护体系。通过卫星共视溯源时间,结合NTP时间同步技术组建三级... 为保障铁路车站内作业人员及调车机车作业安全,应用北斗授时技术、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及地理信息技术,汇集车站内多源对象的时空数据,构建基于时空分析的“人-车-物”协同防护体系。通过卫星共视溯源时间,结合NTP时间同步技术组建三级架构的时间同步网。在车站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构建覆盖全站的高精度位置服务网,结合站内定位误差建模及位置匹配算法,优化站内人员、机车定位效果。利用倾斜摄影采集车站空间信息,结合地图校正及生成方法,制定站内风险源标定方案。研发应用系统,接入车站铁路信号、现车分布、视频监控等业务数据,形成基于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的站场作业安全防护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授时 高精度定位 站场作业 作业安全 地理信息技术 时空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