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国土”建设中的矿山高精度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夏林 蔡红云 +5 位作者 翁正平 李章林 张鸿昌 李夏亮 姜宇榕 吴冲龙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27,共5页
"玻璃国土"最终成果的表达应该是多分辨率的三维模型的集成。一般地区是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解译成果建立的小比例尺的地表和地下三维地质框架模型,而对于有丰富勘探资料的矿集区和正在开采的矿山,应该建立分辨率更高的高... "玻璃国土"最终成果的表达应该是多分辨率的三维模型的集成。一般地区是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解译成果建立的小比例尺的地表和地下三维地质框架模型,而对于有丰富勘探资料的矿集区和正在开采的矿山,应该建立分辨率更高的高精度三维模型。包括矿山三维地表模型、三维钻孔模型、三维矿体模型、三维岩层模型、三维构造模型和三维井巷模型等,建立这些高精度模型所需的数据、所需采用的方法、建模过程及模型结果各不相同。多分辨率模型的集成及应用涉及建模数据的一体化问题,包括坐标系统、边界对接和数据结构的一体化问题,需要在"玻璃国土"建设的统一框架下,事先制定分类标准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国土” 多分辨率地质模型 矿山建模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地质模型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17
2
作者 于金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51,共3页
根据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和实际经验,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一套基于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的地质模型评价方法。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的历史拟合精度来评价地质模型的可靠性,由动态模型验证静态模型。 首先由拟合误差入手,量化拟... 根据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和实际经验,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一套基于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的地质模型评价方法。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的历史拟合精度来评价地质模型的可靠性,由动态模型验证静态模型。 首先由拟合误差入手,量化拟合精度,然后根据单井拟合率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形成地质模型质量评价的定量化、 标准化、流程化。按照该方法,对胜坨油田一区沙二段1-3砂层组聚合物驱试验区的精细地质模型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研究 地质模型 质量评价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 油藏数值模拟 拟合精度 理论与方法 静态模型 模型验证 拟合误差 评价模型 聚合物驱 胜坨油田 可靠性 拟合率 定量化 标准化 试验区 砂层组 沙二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Mine的金属储量核算及富集分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陶志刚 耿强 +3 位作者 高毓山 赵东东 尹旭 刘晨康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21,26,共5页
为了解决某金矿矿体赋存环境和围岩软弱破碎等不利条件使矿石开采难度增大、成本增加等问题,首先利用3DMine程序构建金矿三维工程地质模型;然后,基于距离幂次反比理论,结合金矿西区29副地质勘探线剖面信息,对西区1#、2#、3#、4#、4A#、5... 为了解决某金矿矿体赋存环境和围岩软弱破碎等不利条件使矿石开采难度增大、成本增加等问题,首先利用3DMine程序构建金矿三维工程地质模型;然后,基于距离幂次反比理论,结合金矿西区29副地质勘探线剖面信息,对西区1#、2#、3#、4#、4A#、5#、6#、北矿脉、中间矿脉共9条矿脉进行了金属储量核算和富集分区;最后,根据实际操作能力,按品位值范围将矿体划分为4个富集分区(欠富集区、富集区、较富集区和极富集区);根据实际开采年限,按照品位t=7 g/t划分为2个富集分区(富集区和不富集区)。该研究可为后期矿山开发建设,布置相关开采巷道、溜井、运输平硐、通风井等设施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Mine 三维工程地质模型 距离幂次反比理论 金矿 金属储量 金属富集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白容-岗讲铜(钼)矿三维地质建模及储量估算 被引量:23
4
作者 坚润堂 杨帆 +1 位作者 王岩梅 韩艳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5-99,共5页
基于DIMINE软件,系统整理并数字化了白容—岗讲铜(钼)矿区大量的地质勘探资料,针对矿体簇型分布且矿脉纤细的特点,利用生成的钻孔数据库重新圈定了矿体,构建了白容—讲岗铜(钼)矿的地层模型、岩体模型及矿体模型,实现了矿区深部地质数... 基于DIMINE软件,系统整理并数字化了白容—岗讲铜(钼)矿区大量的地质勘探资料,针对矿体簇型分布且矿脉纤细的特点,利用生成的钻孔数据库重新圈定了矿体,构建了白容—讲岗铜(钼)矿的地层模型、岩体模型及矿体模型,实现了矿区深部地质数据的三维可视化。经过反复计算校验,选取距离幂次反比法对该矿床内Cu、Mo品位进行赋值,并通过赋值结果对矿床资源储量进行估算和统计。结果表明:白容—岗讲铜(钼)矿区三维地质模型可从三维角度揭示矿区成矿规律以及地质体在地下的空间关系,为估算矿山资源储量提供了便利;在矿山三维地质建模的基础上采用距离幂次反比法估算资源储量精度较高,对于实现矿山资源动态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储量估算 钻孔数据库 三维可视化 距离幂次反比法 成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地质模型的高分辨率处理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宋建国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33,共4页
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并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已知信息 ,对油田和探区的地震层序模型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有效的地震地质模型。将地震地质模型用于地震资料的联合反演 ,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这种基于地震地质模型的高分辨率处理方法能... 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并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已知信息 ,对油田和探区的地震层序模型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有效的地震地质模型。将地震地质模型用于地震资料的联合反演 ,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这种基于地震地质模型的高分辨率处理方法能补偿地震记录的高频成分并拓宽低频成分 ,有效地扩展了信号的有效频带。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 ,改善了资料的信噪比 ,从而提高了用地震时间剖面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质模型 高分辨率处理方法 地震资料处理 信噪比 层序地层学 联合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裂区深层地震资料成象技术——以大港油田千米桥地区为例
6
作者 张建伟 程庆 +1 位作者 强芳青 岳伏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4-46,共3页
通过对以大港油田为代表的东部深层地震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此类问题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叠前深度偏移与模型法提高信噪比处理,即在叠前深度偏移的深度域CRP道集(共反射点成象道集)上,利用模型的处理技术(模型法去噪、模型法静... 通过对以大港油田为代表的东部深层地震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此类问题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叠前深度偏移与模型法提高信噪比处理,即在叠前深度偏移的深度域CRP道集(共反射点成象道集)上,利用模型的处理技术(模型法去噪、模型法静校正),实现CRP道集无时差叠加。这项技术是把模型约束思想和地震解释思想紧密结合起来采用处理解释一体化的工作方法,使深层地震资料能够较好地成象,取得了较好的解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叠前偏移 深度域 信噪比 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更新比率恒定理论整合多学科信息建模
7
作者 尹艳树 赵磊 吴晓龙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4-168,共5页
介绍了更新比率恒定理论及其整合多学科信息建模方法。与传统的整合多学科信息方法相比,概率更新比率恒定理论其假设条件较弱,符合实际,数学推导严谨,且整合多学科信息方法简单,方便将不同来源、分辨率和可信度的信息整合到储层地质模... 介绍了更新比率恒定理论及其整合多学科信息建模方法。与传统的整合多学科信息方法相比,概率更新比率恒定理论其假设条件较弱,符合实际,数学推导严谨,且整合多学科信息方法简单,方便将不同来源、分辨率和可信度的信息整合到储层地质模型中。实际应用研究也表明,概率更新比率恒定理论在综合多学科信息方面更具备优势,所建立的模型与地质研究结果匹配程度高,抽稀检验结果表明其预测精度更高。为油田开发后期多学科信息综合建模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更新比率恒定理论 多学科信息 整合建模 储层地质模型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金属勘查发现和成功比率及定量评价模型
8
作者 刘石年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11-119,共9页
本文根据1940~1984年期间美国金属勘查的资料对其勘查活动特点(投资水平、勘查方向、主要发现、成功比率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建立了定量评价模型以模拟其勘查成功比率及累积发现比率与时间系列和勘查投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金... 本文根据1940~1984年期间美国金属勘查的资料对其勘查活动特点(投资水平、勘查方向、主要发现、成功比率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建立了定量评价模型以模拟其勘查成功比率及累积发现比率与时间系列和勘查投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金属勘查投资具总体递增和局部波动特点;主要发现价值具周期性波动规律,波峰间隔平均为5~6年;主要发现滞后投资峰值时间一般为1~2年;反映了美国金属勘查的周期性和快速性特点。作者用幂函数很好地拟合了美国金属勘查的成功比率和累积发现比率,两者差别在于前者为递减幂函数模型,参数-1<B<0,后者为递增幂函数模型,参数0<B<1。文章对美国勘查活动的这些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期望根据其定量评价模型对未来的勘查成功水平的趋势及波动进行预测。本文的目的还在于为我国的勘查活动提供参考和对比,以便进一步总结我国的勘查活动规律及定量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评价模型 勘查 投资 美国 成功 比率 周期性波动 发现 和局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rpac软件的归来庄金矿区矿化空间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董塬峰 司荣军 +3 位作者 向中林 冯超臣 张国权 张英梅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9年第2期163-171,共9页
归来庄金矿床位于中生代铜石杂岩体的东部边缘,是我国最大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金矿主矿体受控于F1断层。为揭示主矿体深部矿化空间特征,指导深部找矿,利用Surpac软件建立了归来庄金矿主矿体三维地质模型。在对样品数据进行样长统计分... 归来庄金矿床位于中生代铜石杂岩体的东部边缘,是我国最大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金矿主矿体受控于F1断层。为揭示主矿体深部矿化空间特征,指导深部找矿,利用Surpac软件建立了归来庄金矿主矿体三维地质模型。在对样品数据进行样长统计分析、处理特高品位等工作后建立块体模型,运用3次距离幂次反比法对金矿床资源量进行估算,并通过生成1-1号和1-2号矿体在不同方向和深度的品位变化趋势曲线,对三维模型金矿体估算结果进行验证与分析。通过建模实现了归来庄金矿体的三维可视化,通过分析建模结果,在深部发现了不整合面上还存在一层矿化体,为磨坊沟式金矿,可作为下一步深部找矿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来庄金矿 三维地质模型 SURPAC软件 模型验证 磨坊沟式金矿 距离幂次反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煤层气高效开发工程技术优选模式及其应用 被引量:41
10
作者 朱庆忠 杨延辉 +1 位作者 王玉婷 邵国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7-34,共8页
高阶煤层气井的平均单井产气量低已成为制约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直接导致了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低。为此,基于不同煤储层的地质条件,选择适用于煤层气高效开发的工程技术是提高当前高阶煤层气开发效益的关键。在剖析影响... 高阶煤层气井的平均单井产气量低已成为制约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直接导致了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低。为此,基于不同煤储层的地质条件,选择适用于煤层气高效开发的工程技术是提高当前高阶煤层气开发效益的关键。在剖析影响高阶煤层气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高阶煤层气开发的地质模式,并针对不同的地质模式优选出了相应的开发工程技术。结果表明:(1)影响高阶煤层气开发效果的主要地质因素按其影响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煤体结构、煤岩变质程度、地应力、临储比;(2)据此划分了直井压裂、裸眼多分支水平井、U型和顶板仿树形水平井、鱼骨状和单支型水平井等4种工程地质模式。结论认为:直井压裂和裸眼多分支水平井仅适用于煤体结构好、变质程度高的地区;而低成本、后期可维护、占地面积少的单支型水平井和鱼骨状水平井适用范围广,是适宜大力推广的井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高阶煤层气 煤体结构 煤岩变质程度 地应力 临储比 工程技术 地质模式 优选模式 开发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P三分量资料合成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基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68-375,共8页
利用VSP三分量资料向其偏掘方向投影,提出一种新的合成方法.此法有三个步骤构成:(1)用模型计算每一道、每一个采样点所对应的反射角;(2)用三分量中两个水平分量的直达波振幅比先求取下行P渡的偏振角,然后经过时不变角度旋转求... 利用VSP三分量资料向其偏掘方向投影,提出一种新的合成方法.此法有三个步骤构成:(1)用模型计算每一道、每一个采样点所对应的反射角;(2)用三分量中两个水平分量的直达波振幅比先求取下行P渡的偏振角,然后经过时不变角度旋转求取合成后的水平分量;(3)用三分量资料的直达P波垂直分量和合成后的水平分量振幅比先求出直达P波的入射角,然后把三分量资料向直达P波偏损方向投影求得最佳下行波能量的WD记录,向上行P波偏振方向投影求得最佳上行P波能量的记录WU。以该方法编制的模块已在CYBER系统和PE3284的GOS系统上运行。经对三口井的实际VSP资料试处理,计算利表和处理结果均是正确的,使非零井源距资料的处理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剖面 偏振角 振幅比 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铁矿老采空区赋存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郝杰 孙雅飞 +3 位作者 胡小辉 高隽 李海涛 王海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14154-14162,共9页
为准确探明废弃铁矿老采空区的赋存特征,科学评价采空区稳定性,有效防控地表塌陷灾害,以济南市顿丘铁矿老采空区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废弃铁矿老采空区赋存特征及稳定性。通过开展地球物理勘探和钻孔钻探,获得采空区的平面及层位分布,构建... 为准确探明废弃铁矿老采空区的赋存特征,科学评价采空区稳定性,有效防控地表塌陷灾害,以济南市顿丘铁矿老采空区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废弃铁矿老采空区赋存特征及稳定性。通过开展地球物理勘探和钻孔钻探,获得采空区的平面及层位分布,构建老采空区三维地质模型,实现采空区赋存特征的立体展现;采用采空区地表变形监测、临界载荷影响深度计算和采空区深厚比分析3种方法评价老采空区稳定性。结果表明:顿丘铁矿2#矿体群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平面面积为4992.5 m^(2);采空区分为采空纯空区和采空回填区2种形式,层数为2~4层,埋深为38~152 m,厚度为1.6~45.7 m,其中,纯空区最大厚度为10.8 m;2#矿体群开采形成的采空区整体稳定性较差,存在塌陷风险。可见研究方法和结果对铁矿老采空区探测和治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采空区 赋存特征 地质模型 地表变形 临界载荷 深厚比 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相似优先比的滑坡动态易发性评价
13
作者 谢小旭 李德营 +3 位作者 许方党 王明哲 苗发盛 孙一清 《工程地质学报》 2025年第4期1402-1414,共13页
针对现有滑坡易发性数据驱动模型可解释性弱和过度依赖滑坡数据的问题,本文将模糊相似优先比法(FPR)引入到滑坡易发性评价中,在短期内滑坡数据更新而环境因子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的动态更新;并定义了易发性分区稳定性系数(w... 针对现有滑坡易发性数据驱动模型可解释性弱和过度依赖滑坡数据的问题,本文将模糊相似优先比法(FPR)引入到滑坡易发性评价中,在短期内滑坡数据更新而环境因子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的动态更新;并定义了易发性分区稳定性系数(w)以表征在易发性评价动态更新中评价结果的稳定性。以三峡库区万州区3个乡镇为研究区,将区内113个滑坡按8︰1︰1分为3组以模拟滑坡数据动态更新,选用信息量和人工神经网络(ANN)作为对比模型,分别采用3组滑坡数据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以研究滑坡易发性评价的动态更新。结果显示,在两次滑坡数据更新后,信息量和ANN评价结果中均有超过50%的斜坡单元易发性等级发生了变化,而FPR只有12%发生了变化。ANN和FPR的AUC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较对比模型,FPR模型在易发性评价动态更新中表现最好(AUC=0.8859,w=1),该方法每一步都有严格的数学推导,可解释性强,且对样本数据的依赖性小,有效提高了滑坡空间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评价动态更新 模糊相似优先比 易发性分区稳定性 易发性数据驱动模型 工程地质类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