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7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thermal Resources Potential Analyses of Tanggu Urban Area and the Vicinity,Tianjin
1
作者 Yongjiang Yang,Jiulong Liu,Baozhen Jin,Fei Liu Tianjin Geotherm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Designing Institute,Tianjin 300250,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9-10,共2页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newly developed green area, the Tanggu urban area as the core part of Binhai new area,needs more and more clean energy year by year. This area is abound in geothermal resources endowed by the g...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newly developed green area, the Tanggu urban area as the core part of Binhai new area,needs more and more clean energy year by year. This area is abound in geothermal resources endowed by the grand Nature.Based on the estimation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ngying Formation GEOTHERMAL RESOURCES potential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Tanggu urban area and VICINITY of TIANJ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吗?——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国高 何春黎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58,共18页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来源。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文章通过构建市场潜力指标反映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利用2007—2020年城市与企业层面的匹配数据,考察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来源。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文章通过构建市场潜力指标反映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利用2007—2020年城市与企业层面的匹配数据,考察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市场潜力提高了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国内市场潜力通过促进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和促进专业化分工来推动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大型企业以及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中,国内市场潜力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内市场潜力具有虹吸效应,邻接城市的国内市场潜力会降低本地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国内外市场协同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数字经济有效缓解了该不利影响。该研究不仅为市场潜力的生产率效应提供新的微观经验证据,而且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潜力 全要素生产率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对非出口贸易效率与潜力研究
3
作者 田泽 张莹 任阳军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5,共8页
基于中国对非洲40个国家贸易结合度指数的测算,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与潜力空间。研究发现:两国制度距离、文化距离、贸易国交通运输能力等均会影响中国对非出口贸易效率提升;贸易国的信息与通信能力... 基于中国对非洲40个国家贸易结合度指数的测算,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与潜力空间。研究发现:两国制度距离、文化距离、贸易国交通运输能力等均会影响中国对非出口贸易效率提升;贸易国的信息与通信能力、商业自由度均能促进中国对非出口贸易效率的提升。我国对非洲国家总体出口贸易效率不低,但区域异质性较为明显,南非区域出口贸易效率值最高,其次为北非、西非、东非,中非区域出口贸易效率值最低。贸易潜力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东非国家布隆迪、科摩罗,西非国家几内亚比绍、佛得角,中非国家中非共和国的出口潜力较大。基于此,在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背景下,稳定我国对非出口贸易的同时,挖掘非洲不同区域内国家的市场空间与贸易发展潜力,推动中非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贸易 经贸合作 出口贸易效率 贸易发展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沿线九省区“水-能-碳”系统耦合协调时空变化特征
4
作者 陈洁 张芸 +3 位作者 钱会 刘玥彤 杨雨晨 赵斌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426,共13页
“水-能-碳”系统的协调良性发展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水-能-碳”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均衡熵模型和Mantel检验,系统研究了2006~2021年黄河沿线九省区“水-能-碳”... “水-能-碳”系统的协调良性发展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水-能-碳”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均衡熵模型和Mantel检验,系统研究了2006~2021年黄河沿线九省区“水-能-碳”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21年黄河沿线九省区“水-能-碳”系统综合评价指数为0.29~0.48,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特征显著,时间维度上呈现向高水平耦合协调演进的趋势,空间维度上形成“西南部高、东北部次之、中部低”的分布格局;生态用水比重、污水日处理能力、发电总量、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单位GDP碳排放量和第二产业占比是影响研究区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提出上游省区强化“水-碳”协同补偿机制、中游省区推动“煤基能源+节水”技术融合、下游省份构建“产业低碳化+跨区生态补偿”模式的分区优化路径,以期提升区域“水-能-碳”系统耦合协调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碳”系统 耦合协调 均衡熵 发展潜力 Mantel检验 生态安全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面的儿童发展观:基于教育学视角
5
作者 朱旭东 郭绒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8,共16页
教育强国背景下,建构“全面的儿童发展观”不仅是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前提条件。教育学视角下“全面的儿童发展观”是指教育应促进儿童作为整全之人的全方位发展,既... 教育强国背景下,建构“全面的儿童发展观”不仅是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前提条件。教育学视角下“全面的儿童发展观”是指教育应促进儿童作为整全之人的全方位发展,既要促进儿童在生物、社会和民族国家三层属性上的全面发展,也要激发儿童的发展潜能、保障儿童的普遍权利,更要维护儿童价值和自由,提升儿童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儿童权利保障是儿童发展的法理基底,儿童三层属性的全面发展、生活质量及其幸福感的发展是儿童“此在”的发展,儿童潜能是儿童“彼在”的发展,儿童的价值和自由则是儿童的高层次发展,这些要素最终指向儿童完整、幸福而有意义地生长,构成了儿童存在与发展的永恒主题。这为从整全育人的思维来理解、尊重和支持儿童的全方位发展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的全面发展 儿童潜能 儿童权利 儿童价值与自由 儿童生活与幸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RCEP成员国主要热带农产品贸易竞合关系及优化对策
6
作者 张慧坚 刘顺星 黄浩伦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38-152,共15页
【目的】深入探讨热带农产品的竞争与互补关系,为加强中国与RCEP各成员国在热带农业贸易领域的深度合作提供科学依据和策略建议。通过系统分析,揭示各成员国在热带农产品领域的优势与不足,进而促进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贸易互利共赢... 【目的】深入探讨热带农产品的竞争与互补关系,为加强中国与RCEP各成员国在热带农业贸易领域的深度合作提供科学依据和策略建议。通过系统分析,揭示各成员国在热带农产品领域的优势与不足,进而促进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贸易互利共赢。【方法】基于2014—2023年的15个国家数据,对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在主要热带农产品方面的贸易现状进行细致梳理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结合度指数(TII)和贸易互补性指数(TCI)等分析指标,研究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结果】近年来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在热带农产品贸易方面呈现出明显的逆差扩大趋势,从2014年的86.84亿美元扩大至2023年的152.7亿美元,中国的RCA指数一直在0.1左右,反映出中国热带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相对不足。而且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结合度存在不平衡现象,中国与澳大利亚、泰国、韩国、越南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在2014—2023年间一直保持在1.0以上,与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TII指数小于1.0。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热带农产品贸易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互补性,TCI指数均在1.0以上。【结论】为有效促进中国与RCEP成员国在主要热带农产品贸易方面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建议优化热带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出口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积极调整热带农产品产业和贸易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贸易多元化;推进热带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效能和抗风险能力;加强热带农业技术合作与交流,通过技术引进和创新,提升中国热带农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国家 热带农产品贸易 贸易竞争与合作 贸易互补性 贸易发展潜力 贸易格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背景下的中国氮肥需求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婷玉 姚澜 +7 位作者 钟于秀 王怡 李伟芳 徐洋 李冬佳 刘蕊 李贝 张卫峰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8-321,共14页
氮肥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但过量施用会导致活性氮排放,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的新时期,明确我国氮肥合理需求与化学氮肥减量路径对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31种主要作物的产量潜力和氮素需... 氮肥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但过量施用会导致活性氮排放,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的新时期,明确我国氮肥合理需求与化学氮肥减量路径对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31种主要作物的产量潜力和氮素需求,并结合不同作物在优化管理下的氮素合理盈余水平,确定了我国在满足粮食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氮肥合理需求。绿色发展背景下我国氮素养分合理需求总量为3100万t,在不改变氮素投入结构的情况下,化学氮肥合理需求量为1904万t,占总需求的61%。未来我国氮肥合理化应用调整路径应考虑氮肥定额、提高有机养分投入及替代比例、增加豆科作物种植比例提高生物固氮潜力,以及优化氮肥产品结构等方面。在此路径下,化学氮肥减量潜力为26%~53%。如在合理的氮素投入情况下(氮肥定额),通过提高有机养分替代比例到适宜水平40%,可将化学氮肥需求量下调至1428万t,减量潜力为44%。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豆科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大豆-玉米轮作比例),化学氮肥合理需求量可下调至1360万t,减量潜力为47%。最后,进一步通过优化氮肥产品结构,我国化学氮肥合理需求可进一步降低至1213万t,减量潜力达53%。本文对氮肥合理需求的评估和氮肥绿色发展路径的探索将有助于实施更科学的管理体系,并为我国氮肥产业升级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定额 氮肥合理需求 绿色发展 发展路径 减量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合组织成员国油气资源现状与合作潜力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宇轩 吕鹏瑞 +5 位作者 唐金荣 李玉宏 周俊林 魏建设 洪俊 何子鑫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2-524,共13页
上合组织成员国位于“一带一路”沿线的核心位置,油气资源丰富,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区域。分析研究上合组织成员国油气资源现状和合作潜力,可为中国开展国际能源合作提供相关参考。本文全面梳理了上合组织成员... 上合组织成员国位于“一带一路”沿线的核心位置,油气资源丰富,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区域。分析研究上合组织成员国油气资源现状和合作潜力,可为中国开展国际能源合作提供相关参考。本文全面梳理了上合组织成员国油气资源禀赋、勘探开发进展和产消贸格局,通过对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油气勘探开发和贸易合作现状的梳理,从地缘优势、产业政策和资源优势等方面分析其合作机遇,研判政局、金融和市场等风险挑战,探讨相应的合作展望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上合组织国家地域上涉及中东、俄罗斯、中亚三大油气储产区和亚太、东欧两大油气消费区,在世界油气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在能源资源禀赋和能源消费需求上的差异,以及便利的地理区位优势为各成员国深化能源合作提供了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油气合作已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合作潜力巨大,挑战与机遇并存。亟需进一步深化油气产业国际合作,积极拓展新能源领域合作,构建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加强油气产业合作政策沟通,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应对全球能源市场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合组织成员国 油气资源 勘探开发 产消贸格局 合作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食物观背景下水产业的科技支撑:现状、潜力与趋势
9
作者 王璐瑶 鲁康乐 +7 位作者 何晓燕 赵婉莹 陈曦光 王立丽 卢兵友 孙康泰 邓小明 王振忠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4,共5页
水产品是大食物结构的重要组成,在当今陆地资源较为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深耕江河湖海、加大鱼虾贝藻的生产,是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格局、促进食物多元供应的重要战略措施。树立大食物观,根本出路在科技。因此,文章基于水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水产品是大食物结构的重要组成,在当今陆地资源较为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深耕江河湖海、加大鱼虾贝藻的生产,是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格局、促进食物多元供应的重要战略措施。树立大食物观,根本出路在科技。因此,文章基于水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科技支撑的现状、潜力与趋势,并提出科技支撑政策建议,对发挥科技支撑主力作用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发展 科技支撑 潜力与趋势 大食物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异化注采优化的水驱经济采收率快速预测方法——以胜利油田整装水驱油藏为例
10
作者 吕琦 曹伟东 +3 位作者 肖武 张海燕 徐永春 侯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矿场开发单元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的采收率是开发效果评价和提高采收率潜力分析的重要指标,也是科学编制中长远规划的重要依据。油藏的动静态非均质性对采收率影响较大,单井差异化注采优化能够实现非均质油藏的均衡注采,提高采收率。... 矿场开发单元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的采收率是开发效果评价和提高采收率潜力分析的重要指标,也是科学编制中长远规划的重要依据。油藏的动静态非均质性对采收率影响较大,单井差异化注采优化能够实现非均质油藏的均衡注采,提高采收率。目前现行采收率预测方法未充分考虑动静态非均质性影响,难以实现单井差异化注采条件下的采收率准确预测。以胜利油田整装水驱油藏为例,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以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明确水驱油藏采收率的主控因素。提出基于单井差异化注采优化的水驱增效技术,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融合动静态主控影响因素、经济政策界限等,设计多组实操性强的方案进行模拟;借助多因素非线性拟合手段,充分考虑油藏非均质性适配最佳技术政策,结合经济条件约束,构建基于差异化注采优化的水驱经济采收率快速预测模型。矿场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水驱非均质油藏差异化注采开发经济采收率的快速、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态非均质性 差异化注采优化 经济极限 采收率快速预测 开发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潜力的统计测度、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11
作者 孙宇豪 周洪美 +1 位作者 张耀峰 杜子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116,共6页
准确把握并有效挖掘区域内蕴含的经济发展潜力是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立足于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经济发展潜力的测度路径,探究经济发展潜力的内涵界定与测度逻辑,围绕民生、科教、交通和开放4个维... 准确把握并有效挖掘区域内蕴含的经济发展潜力是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立足于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经济发展潜力的测度路径,探究经济发展潜力的内涵界定与测度逻辑,围绕民生、科教、交通和开放4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深入挖掘微观数据的隐藏信息,运用组合赋权的方法,对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潜力进行系统性测度和分析,并利用核密度估计、空间相关性分析、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动态演进规律、空间分布特征和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经济发展潜力稳步提升,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空间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阶梯式发展格局;省域经济发展潜力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集聚效应,并对周边地区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潜力 测度体系 动态演进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加盆地Cardium组不同类型储层开发特征及潜力评价
12
作者 吴双 滕彬彬 +2 位作者 项云飞 陈桂菊 陈志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0-541,共12页
西加盆地Cardium组为浅海滨岸相沉积,沿岸泥质海底上沉积的砾岩和砂岩形成常规油气储层,砾岩周围的低渗透泥质砂岩形成非常规致密油储层。面对多资源类型伴生格局,为实现中石化海外区块的效益开发,首先根据岩心观测与实验测试,将Cardium... 西加盆地Cardium组为浅海滨岸相沉积,沿岸泥质海底上沉积的砾岩和砂岩形成常规油气储层,砾岩周围的低渗透泥质砂岩形成非常规致密油储层。面对多资源类型伴生格局,为实现中石化海外区块的效益开发,首先根据岩心观测与实验测试,将Cardium组A段储层划分为三类;基于生产动态数据对比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开发特征差异,并通过单井概念模型对地质认识进行了验证;最后评价了权益区块不同类型储层的开发潜力,并提出了相应的挖潜对策。结果表明:根据岩性差异可将Cardium组A段储层划分为Ⅰ类砾岩储层、Ⅱ类砾岩储层和Ⅲ类致密砂岩储层。从I类到Ⅲ类,储层物性逐渐变差,开发方式由直井开发向多级压裂水平井开发转变,产能主控因素逐渐复杂化。当前权益区内Ⅰ、Ⅱ类储层潜力濒临极限,可通过老井加密补孔进一步挖潜Ⅲ类储层具备一定潜力,可通过部署批量水平井实现有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um组 储层类型 砾岩 致密砂岩 开发特征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杨家坡区块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及开发地质单元划分
13
作者 张海锋 张兵 +2 位作者 魏超 杜丰丰 冯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7920-7929,共10页
为评价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杨家坡区块煤层气开发潜力,优化其开发地质单元划分方法,采用储层精细描述技术、类比法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区块4+5号与8+9号煤层地质、资源、储层、水文及合采地质条件进行描述,开展与北部保德区块地质条... 为评价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杨家坡区块煤层气开发潜力,优化其开发地质单元划分方法,采用储层精细描述技术、类比法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区块4+5号与8+9号煤层地质、资源、储层、水文及合采地质条件进行描述,开展与北部保德区块地质条件对比,剖析总结杨家坡区块煤层气开发难点,优化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与开发地质单元划分方法。结果表明:杨家坡区块单煤层资源条件较差,两煤层累计资源丰度为1.08×10^(8)m^(3)/km^(2)。储层渗透性较好,层间物性差异较小,具备合层开发潜力。断层对300 m范围内煤储层含气量、渗透率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增加沟通顶板含水层的风险。应用煤层气开发地质单元划分方法,评价了杨家坡区块煤层气开发潜力与合采兼容性,划分了3个级别潜力区6个开发地质单元,指出杨家坡区块中部适合合层开发,西北部的部分区域适合合层开发,东北部适合接替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开发潜力评价 开发地质单元 类比法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杨家坡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增长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超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4期73-75,共3页
农业经济发展是我国农村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如何进一步拉近农村与城市经济差距,解决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链条短、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是农业发... 农业经济发展是我国农村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如何进一步拉近农村与城市经济差距,解决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链条短、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是农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工作。该文旨在深入分析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挑战,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以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经济 增长路径 机遇 发展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天山地区林业生态旅游发展分析
15
作者 周佳瑶 向慧 周兴 《桉树科技》 202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与统计分析法,系统梳理新疆天山地区林业生态旅游的优劣势,探讨在开发过程中的基础设施、人才储备与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具体策略。研究发现:(1)天山地区林业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表现在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与统计分析法,系统梳理新疆天山地区林业生态旅游的优劣势,探讨在开发过程中的基础设施、人才储备与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具体策略。研究发现:(1)天山地区林业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表现在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深厚的民族底蕴文化、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旅游市场的需求等方面。(2)当前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旅游需求增长,产业同质化、协同效应差,高质量旅游人才缺失,部分景区存在过度开发导致生态承载力出现预警问题。(3)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优化策略,建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本土培养,外部引进”的人才培育机制、合理保护天山生态旅游资源并分区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林业生态旅游 发展潜力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锂矿资源勘查开发现况及国外典型锂矿床概述
16
作者 李庆哲 王京彬 +1 位作者 刘大文 贾长顺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6-654,共19页
为全面掌握全球锂矿资源分布与产业格局特征,助力海外锂矿资源勘探开发与战略并购,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全球锂矿地质勘查数据与学术研究成果,全面分析了锂矿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并重点剖析了具... 为全面掌握全球锂矿资源分布与产业格局特征,助力海外锂矿资源勘探开发与战略并购,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全球锂矿地质勘查数据与学术研究成果,全面分析了锂矿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并重点剖析了具有重要工业价值的伟晶岩型、盐湖卤水型和黏土型三类锂矿床。研究发现:(1)全球锂矿资源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一性,其中伟晶岩型锂矿分布广泛,盐湖卤水型锂矿集中分布于南美锂三角、青藏高原及北美西海岸,黏土型锂矿则主要赋存于北美科迪勒拉造山带;(2)典型矿床分析表明,澳大利亚Greenbushes、津巴布韦Bikita及刚果(金)Manono-Kitolo伟晶岩型锂矿,智利Atacama与玻利维亚Uyuni盐湖卤水型锂矿,以及墨西哥Sonora黏土型锂矿具有显著的矿床地质特征差异;(3)产业现状显示,2022年全球锂矿勘查投资达4.67亿美元,2021年澳大利亚以占全球49%的锂产量位居首位,主要锂业公司分布于玻利维亚、智利等资源国及中、美等技术领先国家。综合分析认为,伟晶岩型与盐湖卤水型锂矿仍具较大找矿潜力,其中中南部非洲及阿富汗地区是伟晶岩型锂矿的重要远景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矿床 伟晶岩型 盐湖卤水型 黏土型 资源概况 矿床类型 勘查开发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新疆喀什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17
作者 刘爽 陈伏龙 +2 位作者 姜波 高源 王统霞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201,共8页
为了分析新疆喀什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模型选取17项评价指标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能够较好揭示不确定性系... 为了分析新疆喀什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模型选取17项评价指标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能够较好揭示不确定性系统内在规律的集对分析法与偏联系数法建立切实适用于本区域的可持续评价模型,对新疆喀什地区2010—2019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结合三元半偏减法集对势诊断该区域发展态势,识别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脆弱性指标.结果表明:新疆喀什地区各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不一,其中,2010—2013年与2017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较好,区域内水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开发与利用,2014—2016年、2018—2019年区域内政策规划基本合理,水资源综合可持续能力一般;集对分析法对喀什地区水资源可持续评价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影响喀什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较为脆弱的指标包括人口密度、人均GDP、生活用水量与生态用水量.研究结果可为促进新疆喀什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地区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DPSIR模型 集对分析法 三元半偏减法集对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I-潜力-引力”模型的县域村庄分类方法——以新疆阿合奇县为例
18
作者 黄金亮 王志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247-256,F0003,共11页
利用多源数据测算各村发展潜力,并结合POI(兴趣点)核密度分析、引力模型构建村庄类型划分体系,以新疆阿合奇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阿合奇县村庄发展潜力整体不足,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均衡问题,呈现中东部强、西部弱的空间格局;阿合... 利用多源数据测算各村发展潜力,并结合POI(兴趣点)核密度分析、引力模型构建村庄类型划分体系,以新疆阿合奇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阿合奇县村庄发展潜力整体不足,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均衡问题,呈现中东部强、西部弱的空间格局;阿合奇县村庄可划分为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规模控制类、搬迁撤并类5种,占比分别为12%、16%、36%、24%、12%。最后根据阿合奇县现实情况,为各类村庄走向振兴提出精细化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分类 村庄发展潜力 POI数据 引力模型 新疆阿合奇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释放农村内需的潜力空间研究
19
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金文成 +4 位作者 炎天尧 翟雪玲 冷博峰 原瑞玲 李佳江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共21页
新发展格局下激活经济动力的关键在于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农村空间巨大、大有可为。当前正处于“十四五”与“十五五”交接的关键节点,靠前谋定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找准政策发力方向是当务之急。“十四五”阶段,我国农村消费依然持续... 新发展格局下激活经济动力的关键在于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农村空间巨大、大有可为。当前正处于“十四五”与“十五五”交接的关键节点,靠前谋定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找准政策发力方向是当务之急。“十四五”阶段,我国农村消费依然持续增长、农村投资整体稳定,但“十五五”期间进一步释放农村内需仍面临农民增收动能减弱、农业农村投资增长乏力、农村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滞后、农村新消费新投资场景建设迟缓等制约因素,新阶段持续扩大农村内需,应秉持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村居民获得感协同推进的原则,要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投入体制机制、发掘新增长点,应重点从宜居农房改造、新能源汽车下乡、高标准农田提升等10大领域发力,预计“十五五”期间累计财政投入3万亿~3.2万亿元,可释放农村内需范围约20万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内需潜力 “十五五”发展战略 消费与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型城市出租车油电转型过程中的清洁矿产循环利用潜力预测:以北京为例
20
作者 李欣萍 李华姣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7,共10页
在交通行业加快低碳化转变背景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战略,而公共交通电气化是其中重要环节。为描述特大型城市出租车系统的清洁矿产存量及其结构,本文以北京城市出租车为例,整合物... 在交通行业加快低碳化转变背景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战略,而公共交通电气化是其中重要环节。为描述特大型城市出租车系统的清洁矿产存量及其结构,本文以北京城市出租车为例,整合物质流分析方法和多元异构数据,量化城市出租车中锂、钴、镍、锰、铝、铂、钯、铑等8种清洁矿产的存量,并讨论在城市出租车加速电动化及锂电池正极技术进步情景下,清洁矿产存量的累积模式和报废回收潜力。研究结果发现:2011—2022年北京城市出租车系统中清洁矿产总存量达5000万t,十年内清洁矿产存量增长超57倍,金属锂、锰等约占总存量的65%。在基线情景下,清洁矿产总存量为2.5万t;在出租车系统加速电动化情景下,2023—2050年清洁矿产总存量仅为基线场景的70%;在锂电池正极技术进步情景下,清洁矿产总存量最低,不足基线情景的50%,由此可见,锂电池正极技术的发展对节约清洁矿产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在出租车系统及锂电池双加速情景下,清洁矿产总存量下降至1.5万t,锂存量占总存量的约3/4,电动化和锂电池技术的发展使锂供应面临重大挑战。本文研究估算了北京城市出租车系统的清洁矿产材料存量,对北京的案例研究不仅有助于与工业化国家的类似城市进行比较,也有助于为其他类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出租车系统 清洁矿产存量 锂电池技术发展 城市矿产 循环利用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