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北灌区优质高产小麦品种鉴选及其生理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毕新铜 葛子菲 +5 位作者 杨洋 冯健超 马冬云 谢迎新 王晨阳 贺利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11,共13页
【目的】筛选出适宜豫北地区的优质高产类小麦品种,为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37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和15个加工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从15个加... 【目的】筛选出适宜豫北地区的优质高产类小麦品种,为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37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和15个加工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从15个加工品质指标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4.88%。其中,第1主成分为面团揉混特性因子,主要为拉伸面积、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沉降值和粉质质量指数;第2主成分为蛋白特性因子,主要为干、湿面筋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第3主成分为籽粒性状因子,主要为容积质量。通过隶属函数得到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值(integrated assessment value,D),其中,排名前5的分别为新麦58、新麦45、科兴3302、中麦578和福穗3号。通过对产量和品质综合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所有参试品种分为5大类,产量和品质均表现较优的品种有10个,其中,郑麦139、国阳537和中麦578为一类高产优质类品种。【结论】通过产量和品质综合评价筛选出一类高产优质品种3个;不同类型品种的生理特征表现为高产类品种灌浆期具有较高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而优质类品种灌浆期反映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专用小麦 品种筛选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朱砂根品种苗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综合评价
2
作者 王睿昕 朱云君 +3 位作者 唐若楠 王菲 章杨婷 彭东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7,共9页
为研明不同朱砂根品种苗期的抗旱性并筛选出适用于朱砂根抗旱性评价或鉴定的指标,本试验以10个朱砂根品种二年生实生苗为材料,设置正常供水和停止供水模拟干旱胁迫2个处理,测定干旱处理30 d时22个抗旱相关指标,计算各指标的抗旱系数,继... 为研明不同朱砂根品种苗期的抗旱性并筛选出适用于朱砂根抗旱性评价或鉴定的指标,本试验以10个朱砂根品种二年生实生苗为材料,设置正常供水和停止供水模拟干旱胁迫2个处理,测定干旱处理30 d时22个抗旱相关指标,计算各指标的抗旱系数,继而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筛选出适用于朱砂根的抗旱性鉴定指标,综合评价朱砂根各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CK)相比,干旱处理30 d时10个朱砂根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相对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和植株总生物量(干重)均下降且大多差异显著,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增高。(2)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根干重、植株总生物量、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作为鉴定评价朱砂根品种幼苗期抗旱性的参考指标。(3)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初步判定10个朱砂根品种的抗旱能力为‘霞珠’>‘福株’>‘赤玲珑’>‘金玉满堂’>‘福满堂’>‘碧珠’>‘珠塔’>‘碧霞珠’>‘大富贵’>‘苹果子’。该研究结果可为朱砂根抗旱品种的选育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根 干旱胁迫 抗旱性 生理指标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肥料与有机肥配施提升咖啡土壤肥力质量的综合评价
3
作者 饶蔚蓝 杨彬 汤利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2-71,共10页
咖啡是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产业。为准确评价新型矿物肥料(主要成分K_(2)SO_(4)·MgSO_(4)·2CaSO_(4)·2H_(2)O)及其配施有机肥对咖啡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探究咖啡土壤质量提升与优质咖啡增产增效的绿色施肥技术。... 咖啡是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产业。为准确评价新型矿物肥料(主要成分K_(2)SO_(4)·MgSO_(4)·2CaSO_(4)·2H_(2)O)及其配施有机肥对咖啡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探究咖啡土壤质量提升与优质咖啡增产增效的绿色施肥技术。以连续6年的田间小区定位试验为基础,采用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不施肥(CK)、2种当地常规施肥(硫酸钾型SOP、氯化钾型MOP)、矿物钾型(POLY)、矿物肥料配施有机肥(POF)共5个处理的咖啡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探讨矿物肥料及其配施有机肥对咖啡土壤肥力质量和咖啡提质增效的作用。结果表明,矿物肥料配施有机肥显著提高咖啡鲜果经济性状、产量可持续性与产量稳定性,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和土壤肥力质量。与常规施肥SOP和MOP处理相比,POLY和POF处理咖啡鲜果产量平均分别提高14.2%和38.22%,而POF处理较POLY处理显著提高17.98%。相较SOP处理,POLY和POF处理的咖啡产量可持续性分别显著提高5.28%和4.80%,产量稳定性分别显著提高52.55%和46.08%。在3种评价方法下,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IFI)均表现为POF>POLY>MOP>SOP>CK,POLY和POF处理较SOP和MOP处理分别提高13.57%~32.15%和34.09%~54.03%。POF处理的内样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的IFI较POLY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5.50%、18.04%、259.17%。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表明,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机质及碱解氮含量是影响咖啡鲜果产量的主要决定因素,其解释率分别为9.14%、9.06%、7.98%及7.55%。矿物肥料配施有机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磷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及土壤pH,显著提高土壤肥力质量,且在提高咖啡鲜果产量的同时维持较高的产量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矿物肥料 有机肥 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 内梅罗指数法 模糊评价法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港市善港设施菜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的评价结果比较
4
作者 赵文慧 胡锐 +6 位作者 丁峰 马静静 曾晓萍 夏冬健 王娟娟 毛伟 钱晓晴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3-182,共10页
为了明确张家港善港地区设施蔬菜基地的土壤肥力质量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采集的60份土壤样品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养分指标的含量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均衡;依据主成分分析法明确了土壤养分... 为了明确张家港善港地区设施蔬菜基地的土壤肥力质量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采集的60份土壤样品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养分指标的含量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均衡;依据主成分分析法明确了土壤养分指标权重系数的排序: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有效钼<有效铁<有效硼<有效锰<有效铜<有效磷<有效锌<pH;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得知研究区土壤整体肥力处于二级及以上水平,但养分状况不堪理想,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铁含量极为缺乏;速效钾、有效铜、有效磷则处于极高水平;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间具有极显著的正向关联性,互相印证了评价结果的正确。研究结果明确了张家港善港设施蔬菜基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丰缺状况,为未来的土壤管理工作与均衡施肥策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土壤 养分水平 土壤肥力综合指数 主成分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安徽段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5
作者 冯家成 曹学康 +2 位作者 陶理 华飞 吴康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76,共8页
长江安徽段作为长江下游的初始河段,其水质变化状况一直备受关注。基于2021—2023年长江安徽29个国考断面逐日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水质指数法结合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多种方法探究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长... 长江安徽段作为长江下游的初始河段,其水质变化状况一直备受关注。基于2021—2023年长江安徽29个国考断面逐日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水质指数法结合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多种方法探究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长江安徽段水质指数整体平均值为71.65,水质状况较好。其中,COD_(Mn)、NH_(3)-N和TN为影响地区河流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②从空间上看,上游流域断面(除XK断面外)水质较下游流域更优,造成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上下游湖泊水系连通程度、矿产资源利用开发程度以及农业种植规模等有所差异。③从时间上看,受温度以及降水等气象因素影响,水质指数在4个季度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冬春季节水质优于夏秋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指数 综合水质评价法 主成分分析 时空变化 长江安徽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水北调工程输水干流水质的时空变化
6
作者 滕姣 郭志阳 +1 位作者 陈盛 谭茜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1,共10页
为了解淮水北调工程水源及调水干流水质变化,基于2011-2019年淮水北调工程沿线4个监测断面的逐月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水质综合污染指数(WQI)法、主成分分析法、Daniel趋势检验法及Ward聚类分析法分析各断面水质时空变化特... 为了解淮水北调工程水源及调水干流水质变化,基于2011-2019年淮水北调工程沿线4个监测断面的逐月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水质综合污染指数(WQI)法、主成分分析法、Daniel趋势检验法及Ward聚类分析法分析各断面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蚌埠闸中监测断面连续9年的5项监测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何巷闸下监测断面化学需氧量(COD Cr)在2011年、2012年、2016年及2019年超地表水Ⅲ类标准;整体来看,宿州闸上、四铺闸上监测断面近九年的COD Cr、高锰酸钾指数(COD Mn)、氨氮(NH_(3)^(-)N)及总磷(TP)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溶解氧(DO)随时间呈升高趋势;汛期DO、NH_(3)^(-)N下降,其余指标在汛期均升高;②4个监测断面的WQI整体平均值为59.40,表明水质属于“良”等级;WQI值以2014年为拐点先降后增;汛期WQI值变小,水质变差;主成分分析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OD Cr、COD Mn、TP是影响水质的关键污染指标;③Daniel趋势检验表明,监测断面WQI值均呈上升趋势,表明9年来监测断面水质有变好的趋势。监测断面空间上表现为水质从南到北逐渐变差,而水质污染以入河支流沟渠输入和人类活动带来的污染为主。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淮水北调工程输水水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水北调工程 水质评价 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 主成分分析 Daneil趋势检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顺市西秀区邢江河断面水质特征分析
7
作者 陈彦霖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4期101-107,共7页
基于2016-2023年邢江河大西桥断面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修正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及多元统计分析,系统解析水质动态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0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显... 基于2016-2023年邢江河大西桥断面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修正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及多元统计分析,系统解析水质动态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0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显示,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化学需氧量(COD)为主要污染因子,反映该断面主要的污染为有机污染;综合污染指数介于0.360~0.637,水质始终保持优良,其中2020年和2023年综合污染指数最低,水质最佳。相关性分析得出CODMn与BOD5、COD、总磷(TP)和氨氮(NH_(3)-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镉(Cd)与总铅(Pb)也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P<0.01);氨氮与总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氟化物与溶解氧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氨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揭示有机污染与营养盐输入的协同作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三大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8.79%。其中,主成分PC1(49.14%)反映“有机物-重金属”复合污染,PC2(24.03%)反映氧化性有机物与氮磷污染,PC3(15.63%)表征氟化物污染。基于研究结果,建议优化水质治理策略,包括精准管控农业面源污染、推动重污企业清洁生产升级、强化废水深度处理,以提升喀斯特流域水环境韧性,为流域水质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邢江河 单因子指数法 综合污染指数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耐密性综合评价及其鉴定指标筛选 被引量:2
8
作者 熊洁 丁戈 +2 位作者 陈伦林 李书宇 宋来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以从江西省油菜主产区收集到的109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密度条件下根茎粗、株高、角果层厚度、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角果数、结角密度、单株角果数、角果粒数、千粒重、角粒重、单位角果皮面积、单株生物量、经济... 以从江西省油菜主产区收集到的109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密度条件下根茎粗、株高、角果层厚度、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角果数、结角密度、单株角果数、角果粒数、千粒重、角粒重、单位角果皮面积、单株生物量、经济系数、产量等性状的基因型差异,以各性状的耐密系数作为衡量耐密性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对不同基因型油菜进行了耐密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油菜品种(系)各性状对密度的反应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5个单项指标综合成7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可代表油菜耐密性86.62%的原始数据信息量。通过隶属函数法得到了各品种的耐密性综合评价值(D),并对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109个油菜品种划分为4种耐密类型。通过建立耐密性评价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耐密性预测,筛选出角果层厚度、主花序角果数、角果粒数、单位角果皮面积、经济系数、产量等6个对耐密性有显著影响的指标,可作为油菜耐密性的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耐密性 鉴定指标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秦 赵玮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2,共7页
基于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地质环境3个维度,选择工业万元GDP废水排放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平均地下水埋深度等26个三级评价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定量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筛选,构建涵盖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空气质量综合... 基于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地质环境3个维度,选择工业万元GDP废水排放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平均地下水埋深度等26个三级评价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定量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筛选,构建涵盖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地面沉降速率等11个三级评级指标的雄安新区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14-2020年新区的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4-2020年,雄安新区的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分别为0.219 7、0.211 8、0.216 0、0.240 7、0.266 7、0.340 4、0.428 4,年均增长率为11.77%,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2017年后新区持续加大白洋淀水环境的治理力度,区域环境状况明显改善,环境承载力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 评价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法 雄安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个传统秋菊品种扦插生根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浩杰 江婷蕊 +5 位作者 张雪峰 苏江硕 房伟民 管志勇 陈发棣 张飞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8,105,共9页
为了筛选出扦插生根能力较强的传统秋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品种,对39个传统秋菊品种扦插12 d的8个根系形态指标进行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对这些传统秋菊品种的扦插生根能力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和分级。结果... 为了筛选出扦插生根能力较强的传统秋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品种,对39个传统秋菊品种扦插12 d的8个根系形态指标进行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对这些传统秋菊品种的扦插生根能力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和分级。结果显示:供试传统秋菊品种的总根数为3.3~44.0,总根长、平均根长和最长根长分别为2.463~129.174、0.632~4.470和1.610~7.964 cm,根直径为0.200~0.405 mm,根投影面积和根表面积分别为0.102~3.062和0.319~9.619 cm 2,总根体积为0.002~0.079 cm 3,且多数指标以‘火凤凰’(‘Huofenghuang’)最小。这些根系形态指标的变异系数为15.789%~51.605%,其中,总根长的变异系数最大,根直径的变异系数最小,其余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大于32%。供试传统秋菊品种的多数根系形态指标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7.976%。隶属函数分析和分级结果表明:供试传统秋菊品种的扦插生根能力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和偏差4个等级,‘龙都春丽’(‘Longdu Chunli’)、‘玉楼人醉’(‘Yulou Renzui’)、‘龙都月华’(‘Longdu Yuehua’)、‘圣光华宝’(‘Shengguang Huabao’)、‘龙都秋枫’(‘Longdu Qiufeng’)、‘龙都春晓’(‘Longdu Chunxiao’)的扦插生根能力优秀,综合得分均大于0.70。根投影面积、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在不同等级间差异显著。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传统秋菊品种间扦插苗的根系形态指标变异较大,其中,‘龙都春丽’等6个品种的扦插生根能力较强,可作为传统秋菊品种遗传改良的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扦插生根能力 根系形态指标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丘陵恢复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娟 杨满元 杨宁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75-2883,共9页
在紫色土丘陵恢复区,研究了撂荒地(AL)、紫穗槐-白花草木樨地(AML)、沙地柏+马桑地(SCL)、坡耕地(SFL)和马尾松林地(PFL)5种土地利用方式对0~20 cm土层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AML与SFL的土壤pH和土壤体积质量显著低于其他土地利用方... 在紫色土丘陵恢复区,研究了撂荒地(AL)、紫穗槐-白花草木樨地(AML)、沙地柏+马桑地(SCL)、坡耕地(SFL)和马尾松林地(PFL)5种土地利用方式对0~20 cm土层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AML与SFL的土壤pH和土壤体积质量显著低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而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PLFA总量、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大小为AML(或SFL)>SCL(或PFL)>AL(P<0.05),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大小为AML>SFL>SCL(或PFL)>AL(P<0.05)。除速效钾外,土壤各因子间存在密切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评价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大小为AML(0.212)>SFL(0.209)>SCL(0.162)>PFL(0.147)>AL(-0.480)。研究表明AML和SFL(坡改梯+植物篱)最有利于恢复区土壤质量恢复,研究结果可为紫色土丘陵恢复区及相似条件地区的生态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质量 主成分分析 综合肥力指数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状牡丹耐热性评价及耐热指标筛选
12
作者 黄则月 高家俊 +1 位作者 郭锦慧 孟家松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3期35-41,共7页
为综合评价树状牡丹品种耐热性,本研究以24个引种树状牡丹品种为材料,在夏季高温胁迫下对其热害指数、相对电导率等19个指标进行测定,发现不同指标间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8.25%~69.32%)。进一步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 为综合评价树状牡丹品种耐热性,本研究以24个引种树状牡丹品种为材料,在夏季高温胁迫下对其热害指数、相对电导率等19个指标进行测定,发现不同指标间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8.25%~69.32%)。进一步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树状牡丹的耐热性进行评价,将24个树状牡丹耐热性分为4个等级,其中耐热性优秀品种2个(天鹅娇子、乌云集盛),耐热性良好品种4个(气壮山河、新世纪、黑妞和黑夫人),这些品种可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种植;筛选出热害指数、SPAD值和相对含水量等9个指标作为树状牡丹耐热性评价指标。研究结果为树状牡丹品种选育及引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状牡丹 主成分分析 耐热性 综合评价 热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淀浦河水质评价及成因分析
13
作者 余磊 刘壮 +2 位作者 杨婷 贾文飞 刘黎明 《绿色科技》 2024年第6期169-173,共5页
采用单因子评价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上海市淀浦河枯丰水期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淀浦河枯水期七莘路断面未达到水质目标,南港大桥和七莘路断面在丰水期未达到水质目标。枯水期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大于枯水期,总体上枯水期的水... 采用单因子评价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上海市淀浦河枯丰水期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淀浦河枯水期七莘路断面未达到水质目标,南港大桥和七莘路断面在丰水期未达到水质目标。枯水期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大于枯水期,总体上枯水期的水质较差于丰水期。河道沿程水质依次变差,其中下游七莘路断面的水质最差,与水质功能区目标相差较大。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初步识别出淀浦河的水质污染源为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产生活的综合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贡献因子为TP、NH_(3)-N、EC和浊度,城市生产生活污染源的主要贡献因子为EC、COD_(Mn)和D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浦河 单因子评价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方法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形态与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番茄壮苗指数筛选 被引量:31
14
作者 宫彬彬 王宁 +4 位作者 章铁军 吴晓蕾 吕桂云 褚新培 高洪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37-244,共8页
为建立最佳的番茄秧苗壮苗指数,提高秧苗评判的准确度,该文以四叶一心番茄秧苗为研究对象,在测定11项秧苗指标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番茄秧苗综合评价指数,使用主成分分析进行指标筛选并组合构成多个番茄壮苗指数,通过综合评... 为建立最佳的番茄秧苗壮苗指数,提高秧苗评判的准确度,该文以四叶一心番茄秧苗为研究对象,在测定11项秧苗指标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番茄秧苗综合评价指数,使用主成分分析进行指标筛选并组合构成多个番茄壮苗指数,通过综合评价指数与壮苗指数的相关分析筛选出适宜的壮苗指数并验证。结果表明:对300株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番茄秧苗综合评价指数为0.26~0.79,可全面概括秧苗的整体素质,能客观、准确地评价秧苗健壮程度;通过秧苗单一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将各指标划分为形态指标、色素指标和株高3个主成分,表明秧苗的质量必须从形态、叶绿素含量和株高这3方面进行评价。从主成分中各选一种指标进行完全随机排列组合成25种壮苗指数,并筛选出与综合评价指数相关性较高且具有代表性的4种壮苗指数;并用3种不同品种番茄秧苗对其进行稳定性验证,其中壮苗指数"(总叶绿素/株高)?全株干质量"与综合评价指数相关性最大为0.797且极显著(P<0.01),稳定性好、代表性强,可作为衡量番茄秧苗素质的推荐壮苗指数。以番茄秧苗的综合评价指数为分级依据,根据推荐壮苗指数将秧苗质量分为3个等级(等级Ⅰ(壮苗指数≥0.065)为优质苗,等级Ⅱ(壮苗指数:0.030~0.065)为合格苗,等级Ⅲ(壮苗指数≤0.030)为弱苗(幼苗或老苗)),各等级间差异显著,可以作为较好的判别指标。该研究表明可为番茄育苗生产提供参考,也可为其他蔬菜秧苗评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 形态 番茄 壮苗指数 模糊综合评判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计算方法比选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帅 潘本锋 +3 位作者 张建辉 解淑艳 宫正宇 李亮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52,共7页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是进行逐月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比较和排序的重要方法,提出了4种涵盖SO2、NO2、PM10、PM2.5、CO、O3等6项污染物的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基于2013年74个城市逐月污染物浓度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是进行逐月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比较和排序的重要方法,提出了4种涵盖SO2、NO2、PM10、PM2.5、CO、O3等6项污染物的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基于2013年74个城市逐月污染物浓度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指数计算方法中污染物统计指标和标准化方法不同对于主要污染物的判定有重要影响,各种计算方法中PM2.5、PM10、O3是出现频率最多的主要污染物;除O3外其他5项污染物逐月统计指标间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冬季O3统计指标与SO2、NO2、PM10、PM2.5呈显著负相关,夏季则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去除冗余信息后,PM2.5、PM10的权重被相对削弱,SO2、NO2、CO的权重得到相对强化,O3的权重夏季得到强化、冬季被削弱;综合考虑不同方案下主要污染物频率分布情况和PM2.5、PM10、O3权重变化特征,建议计算逐月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时,SO2、NO2、PM10、PM2.5宜以月均值除以年均值标准进行标准化,CO、O3宜以特定百分位数浓度除以日均值标准(或8 h均值标准)进行标准化;该方法可延伸到季、半年和年度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综合指数 主成分分析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主成分分析的绿色超级稻品种综合评价 被引量:22
16
作者 纪龙 申红芳 +2 位作者 徐春春 陈中督 方福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82-992,共11页
应用绿色超级稻被认为是推动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已成为全球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目前关于绿色超级稻品种综合评价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围绕“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理念,从技术性、经济性、生态性... 应用绿色超级稻被认为是推动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已成为全球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目前关于绿色超级稻品种综合评价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围绕“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理念,从技术性、经济性、生态性和社会性 4 个维度构建了绿色超级稻品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水稻及其他作物品种的综合评价、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了有益的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引入一种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法对数主成分分析,利用大田试验数据及不同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表明,对数主成分分析法符合绿色超级稻的育种理念,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水稻品种综合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超级稻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非线性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个冬小麦品种灌浆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军 鲁敏 +3 位作者 孙树贵 庞玉辉 敬樊 陈新宏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8-157,共10页
采用7个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部分生理指标和部分农艺性状变化,以各单项指标的抗旱系数作为抗旱性衡量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其抗旱性进行评价,同时将综合评价值(D值)与抗旱指数(DRI)进行相关性分析... 采用7个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部分生理指标和部分农艺性状变化,以各单项指标的抗旱系数作为抗旱性衡量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其抗旱性进行评价,同时将综合评价值(D值)与抗旱指数(DR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后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胞间CO2浓度(Ci)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株高、穗下节长度、叶面积、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均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各品种间变化趋势不尽一致。(2)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值(D值),供试品种可分为3类:‘晋麦47’和‘小偃22’属于强抗旱型;‘矮抗58’、‘西农979’和‘西农509’属于中等抗旱型;‘郑麦366’和‘郑麦9023’属于弱抗旱型。(3)两种不同干旱胁迫下综合评价值(D值)与抗旱指数均显著相关(r分别为0.768和0.808,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浆期 生理指标 农艺性状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小型喷灌机组技术评价主成分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朱兴业 袁寿其 +1 位作者 刘建瑞 汤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8-102,共5页
为解决轻小型喷灌机组喷洒运行、效果检测和能耗分析中涉及到的技术指标综合评价问题,提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喷灌机组进行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总结了喷灌机组喷灌面积、喷灌强度、组合均匀度和能耗等多种单技术评价指标,增加了综合评... 为解决轻小型喷灌机组喷洒运行、效果检测和能耗分析中涉及到的技术指标综合评价问题,提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喷灌机组进行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总结了喷灌机组喷灌面积、喷灌强度、组合均匀度和能耗等多种单技术评价指标,增加了综合评价的过程。选取评价其技术特性的5个单重要指标,应用所建的评价模型对4套喷灌机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前2个主成分包含了5个指标全部信息的98.75%,最终利用综合主成分公式得到4套喷灌机组综合技术评价指标的排名。该模型可对喷灌机组技术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也可为喷灌机组的设计优劣提供评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灌机组 主成分分析 数学模型 评价指标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姜玉梅 郭怀成 +2 位作者 黄凯 郁亚娟 刘永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8-163,共6页
基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DPSIR)模型确定综合评价初始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和离差最大化方法(MDM)分别对指标进行精选及赋权,引入生态综合指数(ECI)对系统进行综合量化评价,利用各方法解决不同... 基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DPSIR)模型确定综合评价初始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和离差最大化方法(MDM)分别对指标进行精选及赋权,引入生态综合指数(ECI)对系统进行综合量化评价,利用各方法解决不同阶段问题的优势,重新组合,构建城市生态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算法.运用该模型对2000─2005年北京城市交通生态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市交通生态化水平逐年提高,但总体水平不高,ECI维持在0.8以下,处于生态化建设时期;区域经济状况、道路通达性、烟尘控制及城市绿化建设方面生态化水平较高,而大气环境综合控制、绿化带整合、道路建设及物流发展方面生态化水平较低,是制约北京城市交通生态建设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交通 DPSIR模型 主成分分析法 离差最大化方法 生态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Copula函数的干旱影响评估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鹏新 冯明悦 +3 位作者 孙辉涛 李俐 张树誉 景毅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34-340,共7页
干旱是关中平原主要的农业灾害之一,准确地评估干旱的影响,对抗旱减灾及作物稳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关中平原2008—2013年冬小麦主要生育期旬尺度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干旱监测结果,将Copula函数用于评估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干旱对... 干旱是关中平原主要的农业灾害之一,准确地评估干旱的影响,对抗旱减灾及作物稳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关中平原2008—2013年冬小麦主要生育期旬尺度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干旱监测结果,将Copula函数用于评估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干旱对其产量的影响。针对多元变量导致Copula函数参数求解困难的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主要生育时期的VTCI的主成分因子,形成新的相互独立的指标,进而结合Copula函数建立PCACopula法,确定关中平原主要生育时期的综合VTCI,并构建其与冬小麦单产间的线性回归模型,评估干旱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PCA-Copula法得到的综合VTCI与单产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所建回归模型的拟合度与熵值法的结果相比有所提高,决定系数由0.39提高到0.49,且对应模型的估测单产与实测单产间的均方根误差较熵值法的结果降低了30.2 kg/hm2,平均相对误差降低了0.66%,表明PCA-Copula法能较好地应用于评估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干旱对其产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COPULA函数 干旱影响评估 综合VT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