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9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Analysis on Shielding Effect of the Grounding Electrodes Under Impulse-current 被引量:7
1
作者 YANG Cai-wei SIMA Wen-xia YUAN Tao YANG Qing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609-2614,共6页
Generally,the flow of a lightning impulse current from a grounding electrode into ground is a very complicated process determined by many factors.In order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the impulse current dissipating in... Generally,the flow of a lightning impulse current from a grounding electrode into ground is a very complicated process determined by many factors.In order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the impulse current dissipating in the earth from grounding electrode,the experiments that had been carried out by other authors almost used a single horizontal grounding wire or vertical grounding rod for sake of simplicity.However,in practical conditions,most of the grounding systems are constructed of grounding electrodes with branche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In this study,basing on the principle of dimensional similarity,impuls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on the common ground electrodes with conductor branches.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impulse current dispersal regularity of different branches when injecting at one point.Comparing with the leakage current distribution of a single ground electrode,it is found that the leakage currents along the branches increase with the distance to the current feed point,and the more conductors near the injection point,the more uneven the leakage current distribution is.This work indicates that shielding effect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analyzing the im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ing electr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效应 接地电极 冲击电流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Transformer DC Bia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HVDC Grounding Current and Grounding Resistances 被引量:3
2
作者 JIANG Wei WU Guang-ning +3 位作者 XIAO Hua HUANG Zhen Saleh Yahya Muhammed GUAN Lan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30-2535,共6页
Recently years,U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i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n the field of China's power system.It takes key part in the China electrical power development stratagem.But,many problems are caused by UHVDC s... Recently years,U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i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n the field of China's power system.It takes key part in the China electrical power development stratagem.But,many problems are caused by UHVDC system,such as DC bias,corrosion of metal underground and so on.DC bias is harm to the transformers nearby UHVDC grounding polar.In this paper,the influences of DC grounding current on transformer are introduced and some suggestions of DC bias solution were provided.An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HVDC Grounding Current and grounding Resistance of Substation was analyzed.Firstly,two-part network circuit was used to equivalent the grounding circuit.Then,an analysis of rules was done between DC bias current and grounding resistance.Finally,the conclusion is given that DC bias current rises fast as DC grounding resistance or AC grounding resistance rises.It drops when resistance of AC transmission line or interaction resistance between DC grounding system and AC grounding system rises.Decreasing AC grounding resistance and DC grounding resistance is important to restrain DC bias current.Increasing resistance of AC transmission line such as adding resistance into transformer neutral-point grounding is a useful way to limit DC bias curr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VDC 变压器 直流偏磁 接地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网参数不平衡的灵活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波 张世乐 +3 位作者 谢剑锋 彭超红 刘栩鹏 梁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8,共10页
灵活接地系统采用的零序过电流保护存在耐过渡电阻能力低的问题,并且现有的选线方法对互感器精度要求较高,也未考虑电网参数不平衡对判据的影响,存在保护误判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在计及电网参数不平衡条件下,探究了并联小电阻投... 灵活接地系统采用的零序过电流保护存在耐过渡电阻能力低的问题,并且现有的选线方法对互感器精度要求较高,也未考虑电网参数不平衡对判据的影响,存在保护误判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在计及电网参数不平衡条件下,探究了并联小电阻投入前后各电气信号变化量与线路对地参数、不平衡电流的关系。研究发现健全线路零序电流变化量与零序电压变化量之比等于该线路对地导纳,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变化量与零序电压变化量之比则为线路对地导纳与接地导纳的总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灵活接地系统单相高阻接地故障的选线方法。该方法不受电网参数不平衡与零序CT极性反接影响,能够有效降低保护对互感器精度的要求。此外,该方法还可利用故障信息实现电网参数不平衡条件下对过渡电阻及单条线路对地导纳的测量。最后,在搭建的仿真电路中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接地系统 电网参数不平衡 零序电压变化量 零序电流变化量 高阻接地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地电压灵活调控的大型发电机定子接地故障降压消弧方法
4
作者 喻锟 李理 +3 位作者 曾祥君 尹项根 刘玉玲 王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1-922,I0009,共13页
为解决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消弧难题,提出基于对地电压灵活调控的大型发电机定子接地故障降压消弧方法。通过在发电机中性点对地支路并联可控电流源,搜索注入电流相量最优幅值及相角,将定子绕组故障点电压抑制为0,破坏故障... 为解决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消弧难题,提出基于对地电压灵活调控的大型发电机定子接地故障降压消弧方法。通过在发电机中性点对地支路并联可控电流源,搜索注入电流相量最优幅值及相角,将定子绕组故障点电压抑制为0,破坏故障电弧重燃条件,从而消除接地故障电流,实现定子接地故障消弧。利用PSCAD/EMTDC搭建大型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故障模型对所提降压消弧方法进行验证,同时,在动模试验室设置多种定子接地故障场景,进行降压消弧动模试验。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运行工况及故障条件下,该方法均能有效抑制定子故障点电压,可靠消除故障残流,实现接地故障消弧。该技术有望实现发电机定子绕组接地故障不停电消除,保障发电机长时间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发电机 定子 接地故障 注入电流 电压灵活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C/HVDC对地电流入侵接地变压器的多场耦合与状态识别
5
作者 潘超 石晓博 +3 位作者 刘春明 孙正龙 罗远翔 安景革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49-2362,I0010,I0011,共16页
地磁暴诱发的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inducedcurrent,GIC)和高压直流输电(highvoltagedirect current,HVDC)单极运行对地电流入侵电网接地变压器导致偏磁异常。针对该问题,对比分析GIC/HVDC两种场景下大地电流的时域波动特征,提... 地磁暴诱发的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inducedcurrent,GIC)和高压直流输电(highvoltagedirect current,HVDC)单极运行对地电流入侵电网接地变压器导致偏磁异常。针对该问题,对比分析GIC/HVDC两种场景下大地电流的时域波动特征,提出考虑大地电流入侵的变压器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提取电流、磁通、电磁力、振动及噪声作为各场域物理特征信息。仿真分析典型场景中GIC/HVDC对地电流对变压器多场传播特征的影响,归纳物理特征信息间的耦合关联,并对比两者造成的扰动差异。结果表明:HVDC对地电流入侵变压器的影响较平稳,GIC导致多场特征参数变化具有更加复杂的时序波动性。搭建动模实验平台,测量不同模式下变压器的电流、振动及噪声数据,并与仿真结果对比,验证该文模型与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基于虚实一致性构建多模-态特征信息域,以扰动水平作为关键判据划分运行风险状态;当扰动水平达到1.5时,扰动电流导致变压器内部电磁、机械环境失稳。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GIC/HVDC对地电流入侵场景下变压器的运行风险状态,为变压器故障辨识和设备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感应电流 高压直流输电 大地电流 变压器 多场耦合 状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序电流幅值比的灵活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6
作者 李晓波 张世乐 +4 位作者 刘栩鹏 刘硕 谢剑锋 袁璐健 彭超红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95-2604,I0136-I0141,共16页
零序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测量精度问题一直是限制配电网故障选线准确率的关键性问题,现有研究方法在理论层面已较为成熟,但在现场使用中受限于零序CT测量精度,耐过渡电阻能力往往不佳。灵活接地系统是一种新型接地方式,... 零序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测量精度问题一直是限制配电网故障选线准确率的关键性问题,现有研究方法在理论层面已较为成熟,但在现场使用中受限于零序CT测量精度,耐过渡电阻能力往往不佳。灵活接地系统是一种新型接地方式,系统感知永久性接地故障后,于中性点投入并联小电阻,使得配电网接地方式发生转变,从而导致同一电气信号量呈现两种完全不同的故障特征,故障信息量增加了一倍,综合利用两阶段故障特征有望突破现有故障选线装置性能极限,摆脱选线装置对零序CT测量精度的依赖。为此,该文首先分析了灵活接地系统不同阶段各电气量的故障特征,之后结合灵活接地系统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零序电流幅值比的高阻接地故障选线方法,最后通过合理设计选线算法,剔除误差较大数据,最大程度降低保护对零序CT测量精度的依赖。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ion system,RTDS)以及低压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零序CT极性反接与相位测量误差影响,且无需故障信息间的横向比较,具有耐过渡电阻能力强、可靠性高、对零序CT测量精度要求低、易实现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序电流互感器 灵活接地系统 零序电流幅值比 故障信息量 高阻接地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缆出线精细化建模及复杂工况接地电流计算
7
作者 李吉生 顾小龙 +4 位作者 余银辉 梁霄 郑智慧 邓冶强 王羽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190,共10页
核电站中压厂用电系统包含各种型式电缆,数量高达数百根,涉及范围广,运行环境复杂,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概率高,大量电缆的投入会使得系统电容电流超过标准,引起厂用电系统绝缘故障甚至是弧光接地。核电厂中压厂用电系统运行工况高达数... 核电站中压厂用电系统包含各种型式电缆,数量高达数百根,涉及范围广,运行环境复杂,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概率高,大量电缆的投入会使得系统电容电流超过标准,引起厂用电系统绝缘故障甚至是弧光接地。核电厂中压厂用电系统运行工况高达数百种,实际中并不能针对所有工况进行接地电流试验测试。首先,文中根据国内某核电站厂用电系统接线图,搭建电缆数量超过600条的多电缆出线的精细化接地电流仿真计算模型,电缆电容仿真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最大为5.5%,基于此模型计算中压厂用电系统数百种工况下的接地电流以及系统过电压,得到接地电流超过标准的运行工况,可用于指导实际核电站运行工作。其次,对接地电流超标的运行工况进行真型试验测量,并和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中金属性接地最大误差不超过4%,高阻接地最大误差不超过12%。最后,对接地电流超标的运行工况提出抑制措施,为核电站厂用电系统的电缆维护与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厂用电系统 接地电流 电缆绝缘故障 真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序电流非线性畸变特性的弧光高阻接地初期故障辨识方法
8
作者 袁涛 杨庆 +2 位作者 周桐 刘红文 李瑞桂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48-3259,I0032,共13页
弧光高阻接地故障是中低压配电网中最常见的故障,由于故障初期过渡电阻极大,故障信号微弱,亟需提出适应于该类故障的故障辨识方法以提高故障辨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文章提出一种基于零序电流非线性畸变特征的弧光高阻接地初期故障辨识... 弧光高阻接地故障是中低压配电网中最常见的故障,由于故障初期过渡电阻极大,故障信号微弱,亟需提出适应于该类故障的故障辨识方法以提高故障辨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文章提出一种基于零序电流非线性畸变特征的弧光高阻接地初期故障辨识方法。通过搭建10kV弧光高阻接地故障模拟试验平台获取故障零序电流,对试验数据进行滤波和分段处理,提出波形非线性畸变程度的定量表示方法,并基于波形非线性特性畸变提出3个故障特征量,通过设置故障判据实现弧光高阻接地初期故障辨识。与小波分析法、电流越限时间法、谐波法的对比结果表明,只有该方法能够识别过渡电阻高达80kΩ的故障,能够有效应用于故障初期、极高过渡电阻阶段的弧光高阻接地故障辨识。研究结果对于配电网初期故障的辨识和防护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弧光高阻接地故障 初期故障辨识 非线性畸变 零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和泛化特征优选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方向判别方法
9
作者 王江波 黑晓捷 +3 位作者 邱鹏玉 胡旭峰 罗晶晶 何啸扬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79,共9页
考虑配电网的复杂多变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和泛化特征优选的故障方向判别方法,以数量最少且能适应不同场景变化的最优泛化特征作为输入,提升故障方向判别模型的准确率和泛化能力。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电流信号的易获取... 考虑配电网的复杂多变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和泛化特征优选的故障方向判别方法,以数量最少且能适应不同场景变化的最优泛化特征作为输入,提升故障方向判别模型的准确率和泛化能力。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电流信号的易获取性,以归一化三相暂态电流突变量波形级联构造特征波形,提取6类26个特征量构建候选特征集;利用多场景精细化仿真数据集拟合各特征类间概率分布,基于Hellinger距离稳健引导和互补排序,以模型准确率达到稳定的最少特征数为准则确定最优泛化特征子集。与不同分类算法的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有效性,特征优选后仅需输入4个特征即可达到较高的判别准确率。同时,经高阻接地故障识别能力分析、噪声模拟测试和实测故障录波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率可达99%以上,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泛化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故障 故障方向 故障特征 故障分析 XGBoo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融合的GA-SVM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晓鹏 白洁 +3 位作者 孙乃君 李捷 郑帅 万庆祝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8,共9页
针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数据量较少时,选线方法精度不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genetic algorithm-support vector machine,GA-SVM)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有功功率法以及小波包变换对不... 针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数据量较少时,选线方法精度不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genetic algorithm-support vector machine,GA-SVM)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有功功率法以及小波包变换对不同故障工况下每一条线路的暂态零序电流进行分解,提取基波幅值、五次谐波幅值、平均有功功率分量及小波能量值四种特征,经主成分分析法对这四种特征进行融合,提取主成分分量,建立特征数据库,将特征数据库的80%作为训练集,20%作为测试集,通过GA-SVM对特征数据库中的样本进行训练,实现故障选线。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包含5条馈线的配电网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通过小样本数据实现故障选线,选线精度较高,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接地故障 特征融合 GA-SVM 暂态零序电流 小样本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特征频率电流相位相似度的配电网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江涵 张钧益 +5 位作者 熊庆 庄毅 唐逸杰 张其旺 王致文 汲胜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2,共12页
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存在特征微弱、选线效果易受接地过渡电阻影响等难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特征频率电流相位相似度的配电网接地故障选线方法。首先,采用信号注入法,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的零序电流分布和... 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存在特征微弱、选线效果易受接地过渡电阻影响等难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特征频率电流相位相似度的配电网接地故障选线方法。首先,采用信号注入法,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的零序电流分布和注入特征电流信号分布展开分析,获得了故障特征电流分布规律;其次,分析不同特征频率、线路长度和线路拓扑结构对注入电流信号传播特性的影响,选择220 Hz作为注入电流的特征频率。采用PSCAD/EMTDC平台,搭建了配电网仿真模型,当故障发生后注入特征频率电流,分析每条线路特征频率信号的幅值和相位特征,利用特征频率电流的相位,提出了采用特征频率电流相位相似度的选线方法,构建了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判据。对单相接地故障的不同接地过渡电阻工况进行仿真实例验证,并利用所提方法进行选线,结果表明:在高阻接地工况下,所提方法能够准确识别故障线路,具备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与传统选线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复杂度更低,且可将接地过渡电阻提升至10 kΩ。所提方法可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信号注入 故障选线 电流相位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动电流积分相关性的直流配电网单极接地故障保护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思强 崔双喜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4,共8页
针对小电流接地的直流配电网在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故障辨识困难,以及电流差动保护易受分布电容暂态电流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动电流积分相关性的直流配电网单极接地故障保护方法。研究通过分析直流配电网在发生故障后的故障电流特... 针对小电流接地的直流配电网在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故障辨识困难,以及电流差动保护易受分布电容暂态电流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动电流积分相关性的直流配电网单极接地故障保护方法。研究通过分析直流配电网在发生故障后的故障电流特征,验证了分布电容暂态电流为故障电流的主要成分。利用发生区内外故障时差动电流的极性差异并引入Pearson相关性系数,根据正负差动电流积分与其积分绝对值的相关性构造故障线路识别判据。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快速识别故障线路,具有一定的耐受噪声和同步误差的能力,且在高阻接地情况下依旧能准确识别故障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小电流接地 高阻接地故障 差动电流 Pearson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共地高压电缆线路护层电流特征与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根 周文俊 +3 位作者 喻莹 仇龙 杨斌 艾永恒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8-707,I0018,I0019,共12页
地下高压电缆已是城市电能传输的主要通道,1条隧道内近距离敷设有多条电缆线路,这些线路共用1个接地网。线路之间的电磁感应与共地后护层回路的相互连通导致了护层电流经常超过标准值,但运维人员排查后确认一些线路接地系统连接良好且... 地下高压电缆已是城市电能传输的主要通道,1条隧道内近距离敷设有多条电缆线路,这些线路共用1个接地网。线路之间的电磁感应与共地后护层回路的相互连通导致了护层电流经常超过标准值,但运维人员排查后确认一些线路接地系统连接良好且不存在故障。为此建立了邻近高压电缆线路各状态下护层电流的计算模型,分析了排列方式、共用接地与小段长度对电缆线路护层电流的影响,以护层回路电流平均值与偏差值为评价标准,分析了护层开路、护层间短路与护层对地短路状态下护层电流的分布特征,并构建了故障诊断判据。接地系统无故障状态下,护层回路电流均值接近,偏差值在电容电流范围内。护层开路故障造成回路电流均值减小,护层短路故障造成电流偏差值增大。该故障诊断方法不依赖负荷电流的测量与理论正常值的计算,在现场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泛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状态监测 接地系统 护层电流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桥型MMC直流侧故障限流设备设计研究
14
作者 李明 赵峥 +3 位作者 滕尚甫 孙家奇 王璁 屠幼萍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6,共9页
采用半桥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直系统发生直流侧故障时,直流母线电流的变化速率极快且暂态峰值较高。为有效减轻故障电流对系统运行稳定性的不利影响,设计了一种可直挂直流母线的故障清除模块拓... 采用半桥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直系统发生直流侧故障时,直流母线电流的变化速率极快且暂态峰值较高。为有效减轻故障电流对系统运行稳定性的不利影响,设计了一种可直挂直流母线的故障清除模块拓扑结构(fault clear module,FCM),并研究了其设备配置方案。与常规配置直流断路器相比,结果表明:在单极接地故障情况下,该模块对故障电流的峰值抑制效果提升了8.3%,对频率为680 Hz的谐波抑制效果可达90.3%;在双极故障情况下,该模块对故障电流的峰值抑制效果提升了57.4%,对频率为1400 Hz的谐波成分抑制效果可达85%;该模块能够有效降低故障电流的峰值及谐波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故障电流 限流设备配置 单极接地故障 双极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极注入地电流场接地阻抗特性研究
15
作者 孙振振 苏中 +1 位作者 赵辉 张志诚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79-87,共9页
针对多电极注入地电流场信息传输接地阻抗难以实时估计的问题,提出了多电极注入地电流场接地阻抗实时估计方法。首先构建出由圆柱面和半球面组合的电极周围大地等势面,根据等势面分布建立多电极注入地电流场大地导体几何模型,通过等效... 针对多电极注入地电流场信息传输接地阻抗难以实时估计的问题,提出了多电极注入地电流场接地阻抗实时估计方法。首先构建出由圆柱面和半球面组合的电极周围大地等势面,根据等势面分布建立多电极注入地电流场大地导体几何模型,通过等效导体长度积分对多电极注入地电流场接地阻抗进行估计。在山地、林地、田地、草地4种测试条件下,电极间距离分别设置为电极入地深度的0.14、0.57、1和1.4倍,进行4、6、8根电极和4、6、8、10、12根电极的电流注入实验,所提方法相对误差平均值为6.0%,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满足不同注入条件下接地阻抗实时估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极注入 接地阻抗 电势 地电流场 大地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NN的地电流场强区域指纹库构建方法
16
作者 张志诚 苏中 +2 位作者 赵辉 李霏 孙振振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6,共9页
基于场强为特征的地电流场广泛应用于物探、地震监测、透地通信等领域,由于区域地电流场强存在变异,难以建立地电流场强区域指纹库。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RBFNN的地电流场强区域指纹库构建方法。通过分时十字注入构建区域地电流场,在不同... 基于场强为特征的地电流场广泛应用于物探、地震监测、透地通信等领域,由于区域地电流场强存在变异,难以建立地电流场强区域指纹库。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RBFNN的地电流场强区域指纹库构建方法。通过分时十字注入构建区域地电流场,在不同检测点通过正交电极检测地电流场信号提取地电流场强指纹特征。采用RBFNN拟合Kriging插值中的场强变异函数模型,通过Kriging插值估计细粒度地电流场强区域指纹特征,根据估计结果构建出地电流场强区域指纹库。在150 m×50 m自然环境进行了地电流场强区域指纹库构建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0.1 m×0.1 m细粒度地电流场强区域指纹库,平均构建精度为89.84%,最高构建精度为95.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流场 指纹库构建 KRIGING插值 RBF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27.5 kV电缆护层感应电压与接地电流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泽辉 王凯金 +2 位作者 周学影 张俊博 王友彪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5,共8页
随着27.5 kV高压电缆在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监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分析高速铁路高压电缆的接地方式,并特别针对长度1 km以下的高压电缆,研发1种基于监测接地电流来反映绝缘状态的监测系统。该系统能... 随着27.5 kV高压电缆在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监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分析高速铁路高压电缆的接地方式,并特别针对长度1 km以下的高压电缆,研发1种基于监测接地电流来反映绝缘状态的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高压电缆的绝缘状态,为铁路运营单位提供有效的工具,以掌握电缆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保障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提高铁路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减少因电缆故障导致的运营中断,对于提升铁路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5kV高压电缆 铁路牵引供电 接地方式 在线监测 接地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 kV交流制式地铁牵引回流的分配比例实测分析
18
作者 桑国阳 刘力 +3 位作者 崖尚松 王凌霄 陈霞 曹晓斌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67,共7页
牵引回流系统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流不畅可能引起牵引供电系统一、二次设备损坏,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目前暂未有对25 kV交流供电制式地铁的牵引回流分配进行实时测量的研究,为了研究25 kV交流供电制式的牵引变电所的回流... 牵引回流系统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流不畅可能引起牵引供电系统一、二次设备损坏,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目前暂未有对25 kV交流供电制式地铁的牵引回流分配进行实时测量的研究,为了研究25 kV交流供电制式的牵引变电所的回流分配规律,验证SCADA系统对回流电流监测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同步测试方法,测量每一根回流电缆的电流,根据回流路径将其划分为车站回流、停车场回流、地回流三组,研究不同路径回流电流所占的比例与变化规律,并与SCADA回流数据比对。研究发现,尽管回流电流幅值随着时间波动幅度较大,但绝大部分时间内回流分配比例稳定,仅有少数时间有波动,各时间段回流分配比例平均值相差不到1%。而SCADA系统无法真实反映回流电流的变化情况。本项目通过实测得到该牵引变电所的回流比例关系,其测量与分析方法可为同类变电所的回流比例关系提供参考,也为SCADA系统的回流监测改进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牵引回流 地回流 电流监测 回流分配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H380BL动车组保护接地优化方案研究
19
作者 崔冬冬 张文轩 +2 位作者 王永翔 张晨阳 刘建强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5,共8页
CRH380BL动车组头车牵引电机发生多起轴承超温报警故障,主要集中在3、4轴轴位,轴电压是导致轴承超温报警故障的重要原因,过高的轴电压对动车组安全运营造成较大威胁。文中首先对动车组原有保护接地方案进行分析,基于CRH380BL型动车组提... CRH380BL动车组头车牵引电机发生多起轴承超温报警故障,主要集中在3、4轴轴位,轴电压是导致轴承超温报警故障的重要原因,过高的轴电压对动车组安全运营造成较大威胁。文中首先对动车组原有保护接地方案进行分析,基于CRH380BL型动车组提出了保护接地优化设计方案,并建立车辆阻抗网络模型,分析论证了保护接地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其次搭建了动车组接地回流仿真模型,对CRH380BL型动车组原有保护接地方案与保护接地优化方案开展了接地回流仿真分析,并在西安北—华山北区间开展了实车正线测试。最后仿真和实车正线测试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车正线测试结果相符,所提出的动车组保护接地优化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头车3、4轴牵引电机轴电压,为解决轴承故障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故障 动车组保护接地 接地回流 轴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导体制热地线融冰电流与融冰时间计算方法
20
作者 潘浩 周仿荣 +4 位作者 耿浩 马仪 何川 莫思特 吴蔚民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8,共7页
双导体制热地线是一种新型地线,其理论与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没有成熟的融冰电流与融冰时间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双导体制热地线覆冰后的组成结构建立传热方程,计算各层介质的稳态温度;然后基于水的相变吸热、对流换热等物理过程... 双导体制热地线是一种新型地线,其理论与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没有成熟的融冰电流与融冰时间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双导体制热地线覆冰后的组成结构建立传热方程,计算各层介质的稳态温度;然后基于水的相变吸热、对流换热等物理过程构建热量方程,再根据地线焦耳热功率与热平衡原理推导出双导体制热地线融冰电流与融冰时间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所推导的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推导的融冰时间比实验融冰时间稍长,但呈固定比列。用实验融冰时间与理论融冰时间之比作为修正系数计算得到的融冰时间与实验融冰时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导体制热地线 融冰电流 融冰时间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