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直径钻孔钻进多参量的煤体应力钻测方法
1
作者 赵同彬 赵志刚 +3 位作者 齐炎山 尹延春 牛旭 李淇凡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煤体高应力是冲击地压发生的必要条件,及时准确测量评估煤体应力是冲击地压预警工作的关键环节。大直径钻孔是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最常用的预卸压、卸压解危和应力调控方法,研发和应用基于大直径卸压钻孔的煤体应力随钻测量技术方法,可以... 煤体高应力是冲击地压发生的必要条件,及时准确测量评估煤体应力是冲击地压预警工作的关键环节。大直径钻孔是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最常用的预卸压、卸压解危和应力调控方法,研发和应用基于大直径卸压钻孔的煤体应力随钻测量技术方法,可以得到煤矿井下大量煤体应力数据。本文根据煤体钻削破坏特征,对钻头破煤进行了力学分析,以钻头钻削力为纽带,研究了钻头受力与煤体应力关系,建立了煤体钻削力学模型,给出了包含钻进多参量的煤体应力反演方程;开展不同强度和煤体应力的原煤室内钻进实验,验证了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自主研制了大直径卸压钻机配套的随钻测量装置,开展煤矿井下实测实验,获取钻头位移、转速、转矩随时间变化数据,计算得到不同钻孔深度的煤体应力,给出了卸压孔区应力场分布形态,并与钻进能量和钻进时间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室内钻进实验加载应力与钻削力学模型计算应力平均误差为4.9%、最大误差为15.7%;现场实测煤体应力随孔深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煤壁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一致,同一钻孔的煤体应力、钻进时间和钻进能量随孔深变化曲线基本一致,表明高应力区钻孔消耗能量较多,所需钻进时间也较长;对比相邻钻孔应力发现,先施工钻孔的应力峰值较高,后施工钻孔应力峰值较低,且峰值位置向深部转移,表明先施工钻孔起到明显的卸压作用。通过建立钻进多参量和煤体应力的定量关系,进行基于大直径卸压钻孔钻进多参量的煤体应力原位测量,将大直径卸压钻孔从卸压工程孔拓展为应力测量孔,实现钻孔卸压与应力测量评估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卸压钻孔 钻削力学模型 煤体应力 钻进多参量 钻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心墙堆石坝蓄水初期裂缝成因反演分析研究
2
作者 黄晓洪 焦修明 +2 位作者 王良 魏匡民 邓曌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5,共7页
坝体裂缝是现代土石坝工程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基于某心墙堆石坝坝体变形监测数据,采用有效应力法有限元反馈了坝体变形过程,采用倾度法预测了坝体裂缝范围和发展趋势.数值方法与实测资料相结合对坝体初期蓄水裂缝原因进行了研究分... 坝体裂缝是现代土石坝工程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基于某心墙堆石坝坝体变形监测数据,采用有效应力法有限元反馈了坝体变形过程,采用倾度法预测了坝体裂缝范围和发展趋势.数值方法与实测资料相结合对坝体初期蓄水裂缝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蓄水初期上游坝壳料的湿化、流变效应是引起坝体裂缝的主要因素,随着坝体后期变形发展,坝体裂缝有向心墙发展的趋势,并于运行3年后趋于稳定.为了保证大坝安全运行,建议加强监测并采取一定的裂缝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墙堆石坝 结构裂缝 有效应力法 工程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增材制造残余应力与变形调控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璇 陈勇 +1 位作者 陈辉 熊俊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45,共11页
电弧增材制造(wire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WAAM)以电弧为载能束逐层熔化金属丝材,适合中大尺寸复杂金属构件的快速制造,因其成形效率高、制造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等优势,在航空航天、国防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残余应力与变... 电弧增材制造(wire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WAAM)以电弧为载能束逐层熔化金属丝材,适合中大尺寸复杂金属构件的快速制造,因其成形效率高、制造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等优势,在航空航天、国防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残余应力与变形调控是推进金属构件WAAM高效、高质量发展与应用必须解决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难题。本文探讨了WAAM残余应力与变形的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对比了残余应力与变形的实验测量与数值模拟方法,并对WAAM沉积前、中、后不同阶段控制残余应力与变形的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最后指出数值模拟、机器学习、现场诊断及控制是未来WAAM残余应力与变形调控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残余应力 变形 测量技术 数值模拟 调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time-dependent stress and strain of in-plane shear(ModeⅡ) fracture process of rock
4
作者 王志 饶秋华 谢海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496-499,共4页
Shear-box test with strain measurement was used to study time-dependent stress and strain of in-plane shear(Mode Ⅱ) fracture process of rock and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Mode Ⅱ fracture.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Shear-box test with strain measurement was used to study time-dependent stress and strain of in-plane shear(Mode Ⅱ) fracture process of rock and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Mode Ⅱ fracture.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shear stress τmax at the crack tip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ss σ1 and the ratio of τmax/σ1 is about 5,which favors Mode Ⅱ fracture of rock.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train-time curve comprises three stages:the linear deformation stage,the micro-cracking stage and the macroscopic crack propagation.The strain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original notch plane is negative,due to restraining effect of compressive loading applied to the original notch plane.Both σ1 and τmax are increased as the load increases,but the slope of τmax is larger than that of σ1 and the value of τmax is always larger than that of σ1.Therefore,τmax reaches its limited value at peak load before σ1 and results in Mode Ⅱ fracture of rock.Shear-box(i.e.compression-shear) test becomes a potential standard method for achieving the true Mode Ⅱ fracture and determining Mode Ⅱ fracture toughness of r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DEPENDENT stress and STRAIN MODE FRACTURE STRAIN measurement FRACTURE mechanism FINITE element method RO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0 m级特高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面板顺坡向应力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芳 李国英 +1 位作者 米占宽 魏匡民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4,共7页
面板应力变形控制是建设250 m级特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关键难题.大量工程实测案例和研究计算表明,特高面板坝压应力常处于较高水平,对于坝轴向应力来说,采用柔性缝降低压应力措施已被工程界普遍接受,然而,目前对于如何降低面板顺坡向... 面板应力变形控制是建设250 m级特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关键难题.大量工程实测案例和研究计算表明,特高面板坝压应力常处于较高水平,对于坝轴向应力来说,采用柔性缝降低压应力措施已被工程界普遍接受,然而,目前对于如何降低面板顺坡向压应力尚缺少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以拟建的240 m级GS面板坝为研究对象,从特殊增模区布置、面板施工顺序、面板低高程柔性横缝、高压力区高强度混凝土材料等4个方面提出改善面板顺坡向应力的工程措施.文中通过三维有限元精细模拟方法分析了提出的顺坡向应力改善措施的效果,文中提出的措施可为250 m面板堆石坝面板应力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面板堆石坝 结构应力 工程措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山一矿深部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6
作者 郭德勇 揣筱升 +1 位作者 张铁岗 郭明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60-2375,共16页
为探讨平顶山首山一矿深部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矿井实测地应力数据,运用构造物理学、岩石力学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测点地应力类型、大小和方向分布规律,反演了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分析了埋深、岩性和地质构造对地应力的影响... 为探讨平顶山首山一矿深部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矿井实测地应力数据,运用构造物理学、岩石力学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测点地应力类型、大小和方向分布规律,反演了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分析了埋深、岩性和地质构造对地应力的影响,确定了影响地应力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多元回归反演分析法获得的地应力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相对误差小于20%,结果可靠。矿井煤岩体处于三维压应力状态,煤层主应力关系为S_(H)>S_(V)>S_(h),地应力由矿井北部向南部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地应力为28~44 MPa,属于高应力水平,地应力方向为NEE向。埋深影响地应力大小和类型,随埋深增加主应力增大,应力场类型向准静水压力场过渡;岩性与地应力密切相关,从泥岩到砂岩或灰岩,地应力增大,弹性模量越大地应力越大,地层岩性的差异造成地应力大小离散分布、应力方向偏转角不超过10°;矿井地应力与埋深、弹性模量的关系可表示为σ_(H)=0.0350H+0.4681E−8.5513。地质构造是影响首山一矿地应力分布的主控因素,褶皱形态控制地应力的水平应力分布,向斜内弧应力值大于背斜内弧,且褶皱弯曲程度越大,其内弧地应力越大,应力梯度越大;断层带内应力降低、断层尖灭端应力集中,地应力方向沿着断层走向偏转,与断层走向夹角越大,应力方向偏转角越大;断层切割复式褶皱时,断层与向斜构造组合区应力值大于断层与背斜构造组合区,且断褶构造组合造成地应力方向分布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测量 应力解除法 构造物理 首山一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勘察钻孔ASR法地应力测试技术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小林 应黎 赵冬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8-207,共10页
宝灵山隧道是某铁路先开段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其中宝灵山DZ-06勘察钻孔深2118.00 m,是该段深度最大的控制性勘察钻孔。在钻孔的2072.53、2084.27 m深度选取合适岩心,采用ASR法(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开展了地应力测试,并与该钻孔采用水压... 宝灵山隧道是某铁路先开段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其中宝灵山DZ-06勘察钻孔深2118.00 m,是该段深度最大的控制性勘察钻孔。在钻孔的2072.53、2084.27 m深度选取合适岩心,采用ASR法(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开展了地应力测试,并与该钻孔采用水压致裂法获取的地应力结果进行对比,同时验证了ASR法对于估测超深钻孔的三维地应力大小和方向的实用价值。结果表明:在钻孔2072.53~2084.27 m深度范围,ASR法2个测点获取的最大主应力、中间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平均值分别为59.70、54.03、30.74 MPa,最大主应力近水平,方向近SN向,说明该区域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ASR法的最大主应力测试结果均值与水压致裂法测试结果回归值一致性很好,最小主应力测试结果均值与水压致裂法测试结果回归值的一致性处于合理范围,两种方法的水平主应力方向测试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勘察钻孔 地应力 ASR法 水压致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施工阶段π型混凝土梁翼缘板裂缝成因分析与防裂措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吉新 石旷 喻桥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8,共8页
为了解斜拉桥施工阶段π型混凝土梁翼缘板斜向裂缝成因并制定合理的防裂措施,以某主跨120 m的π型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为背景,针对其悬臂施工阶段主梁翼缘板下表面出现斜向裂缝的现象进行分析。采用ANSYS软件建立该桥施工阶段杆系模型... 为了解斜拉桥施工阶段π型混凝土梁翼缘板斜向裂缝成因并制定合理的防裂措施,以某主跨120 m的π型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为背景,针对其悬臂施工阶段主梁翼缘板下表面出现斜向裂缝的现象进行分析。采用ANSYS软件建立该桥施工阶段杆系模型与混凝土梁实体模型,分析梁体自重、斜拉索张拉、预应力张拉、混凝土收缩、混凝土水化热作用下主梁翼缘板下表面应力情况。结果表明:梁体自重及斜拉索张拉作用下,翼缘板下表面未出现拉应力;横向及纵向预应力张拉作用下,翼缘板下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但未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混凝土收缩作用下,翼缘板下表面产生极小的拉应力,不会引起裂缝;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水化热作用下,翼缘板下表面混凝土与周边混凝土存在一定温差,部分测点第一主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是开裂的主要原因。针对混凝土水化热作用影响,提出主肋布置冷却水管与翼缘板下方火炉加热并用的防裂措施,建立热流耦合模型分析防裂效果。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措施能够改善主梁养护过程中水化热温度场分布,各测点第一主应力均未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π型混凝土梁 裂缝 施工阶段 水化热 应力 有限元法 防裂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与瓦斯突出局部防突措施失效判定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成武 乔朕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924-933,共10页
打排放孔是局部防突的主要措施,但近年来发生过多起打完防突钻孔、采取局部防突措施后仍然发生突出的事故案例。究其原因,在于防突措施未实现其预期目标,处于失效状态。而如何有效判定措施是否起到防突效果是防治事故的关键一环。因此,... 打排放孔是局部防突的主要措施,但近年来发生过多起打完防突钻孔、采取局部防突措施后仍然发生突出的事故案例。究其原因,在于防突措施未实现其预期目标,处于失效状态。而如何有效判定措施是否起到防突效果是防治事故的关键一环。因此,针对此情形,以突出灾害核心要素中的地应力为着力点,提出了适用于掘进工作面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失效判定方法并进行应用效果分析。其主要结论如下:基于工作面应力分布特征推演了局部防突措施的失效判定方法。该方法分为2部分:其一,措施的采取未注意避免对破碎区煤体的破坏,致使其强度降低进而诱发突出;其二,应力集中带内的高应力与高瓦斯并未有效卸放,且打破了原有的动态平衡状态致使灾害的发生。利用应变软化与煤体扩容概念更精确地解算了破碎区、塑性区以及弹性区的应力、应变和宽度范围,并结合失效判定方法的内容确定了它的定量表征形式。以局部防突措施的技术要求为基础,应用失效判定方法确定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中规定的超前钻孔、松动爆破以及水力疏松措施的钻孔最佳长度。基于失效判据列举出了典型钻孔失效类型,并针对其失效机制进行了定性定量的阐述。该研究成果有助于合理布置与优化掘进工作面防突措施,增强措施防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局部防突措施 失效判定方法 应力分布特征 钻孔最佳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洛仿真的航空用测控装置可靠性预计
10
作者 张龙 刘耀宗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8-193,217,共7页
文章研究了某面向航空应用的高可靠性测控装置的可靠性预计问题。根据测控装置设计原理图建立了可靠性框图,基于GJB/Z299C手册和应力分析法得到了元器件可靠性数据,建立了基于蒙特卡洛仿真方法的系统可靠性预计数学模型,预计了测控装置... 文章研究了某面向航空应用的高可靠性测控装置的可靠性预计问题。根据测控装置设计原理图建立了可靠性框图,基于GJB/Z299C手册和应力分析法得到了元器件可靠性数据,建立了基于蒙特卡洛仿真方法的系统可靠性预计数学模型,预计了测控装置的可靠性指标,并通过分析查找可靠性薄弱环节,改进了设计方案,提高了可靠性,最终达到设计要求。文章研究表明,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对于混连复杂电子系统的可靠性预计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预计 测控装置 应力分析法 蒙特卡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电磁场应力测量法在管道应力内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金尧 钟婷 +3 位作者 赵一桦 王亚楠 李睿 富宽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为解决管道本体应力集中区域的内检测问题,以交流电磁场应力测量法(ACSM)为依据,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仿真建立石油管道电磁场二维仿真模型,分析管道表面磁场分布规律,研究ACSM法应力测量传感器结构和工艺参数对测量结果的影... 为解决管道本体应力集中区域的内检测问题,以交流电磁场应力测量法(ACSM)为依据,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仿真建立石油管道电磁场二维仿真模型,分析管道表面磁场分布规律,研究ACSM法应力测量传感器结构和工艺参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研制基于ACSM法的应力测量传感器,设计开发管道应力内检测系统,开展了静载拉伸应力测量试验研究以及现场牵拉试验。仿真模拟结果与应力测量传感器的实际测量结果相吻合,在被测试件弹性限度内,随着施加应力的增加,传感器的测量幅值呈正比增长态势;现场牵拉试验过程中,传感器幅值大小与施加应力大小存在较好的映射关系,对被检管道施加105 MPa应力时,传感器的差值电压幅值可达259 mV,整套系统在应力测量试验中运行良好,可有效识别应力集中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应力测量 交流电磁场应力测量法 电磁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应力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晓东 黄照文 +3 位作者 高建波 吴桂毅 张瑞尧 张书彦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54,共14页
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不断提升,残余应力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准确测试和控制残余应力可以实现改善材料性能、提升尺寸精度、延长寿命等目的,进而提升关键工程构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残余应力检测技术在航空航天、核电、船舶等领域发... 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不断提升,残余应力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准确测试和控制残余应力可以实现改善材料性能、提升尺寸精度、延长寿命等目的,进而提升关键工程构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残余应力检测技术在航空航天、核电、船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工程构件力学性能研究和安全评估提供关键数据支持。总结了目前常用的残余应力检测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优缺点等,讨论了选择残余应力检测技术时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指出了残余应力检测技术在科研和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检测 中子衍射 轮廓法 X射线衍射 同步辐射 深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传动系统均载与动载系数试验测量改进设计
13
作者 胡升阳 沈刚 +2 位作者 方宗德 关亚彬 侯祥颖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9-366,共8页
试验测量行星传动系统均载与动载系数的精准度是评价系统动态性能的基础。针对现有行星传动系统均载与动载系数测量方法存在灵敏度与精度欠佳、系数测试算法缺失、测试应力点存误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方便、实用且具有高精度的行星传... 试验测量行星传动系统均载与动载系数的精准度是评价系统动态性能的基础。针对现有行星传动系统均载与动载系数测量方法存在灵敏度与精度欠佳、系数测试算法缺失、测试应力点存误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方便、实用且具有高精度的行星传动系统均载与动载系数测试方法,定义了系统系数的测试算法与概念,明确了精确应力测试位置点及不同位置间差异性,采用应变片电桥传感器串并联设计,实现了拉压应力叠加、温度补偿以及繁琐标定免除等优点,为精准测取行星传动系统均载与动载性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轮系 齿根应力 测试算法 贴片方式 试验测量 信号分析 均载系数 动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多龙矿集区某金铜矿地应力特征及断裂稳定性分析
14
作者 李洪超 刘轩泽 +3 位作者 付俊 李社 吴灿萍 梁瑞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59-4668,共10页
为研究藏北多龙矿集区某金铜矿现今地应力状态及断裂稳定性,采用水压致裂法对研究区域内三个钻孔深度171.90~751.40 m范围进行地应力测量,基于地应力实测数据,得出地应力及侧压系数随深度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区域断裂稳定性。结果表明:研... 为研究藏北多龙矿集区某金铜矿现今地应力状态及断裂稳定性,采用水压致裂法对研究区域内三个钻孔深度171.90~751.40 m范围进行地应力测量,基于地应力实测数据,得出地应力及侧压系数随深度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区域断裂稳定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应力场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最大水平主应力(S_(H))和最小水平主应力(S_(h))分别为7.55~31.94 MPa和6.61~20.36 MPa,垂直主应力(S_(v))为4.56~20.29 MPa,且均随深度增加呈线性增大趋势;研究区域最大水平主应力优势方位为N-E向,应力结构主要为S_(H)>S_(h)>S_(v),表现为逆断型应力状态;侧压系数K、水平应力系数KHh及水平剪应力强度指标μ_(m)拟合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平构造应力的主导作用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弱,水平剪应力强度较低,但研究区域内A区水平剪应力强度明显高于B区;应用库仑摩擦滑动准则,分析区域断裂稳定性,研究区域应力积累水平较低,现今地应力状态未达到引起断裂失稳滑动的极限状态,当摩擦系数μ弱化到0.2时,断裂带才有发生失稳滑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地应力测量 水压致裂法 地应力状态 断裂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应力测量方法综述 被引量:67
15
作者 张重远 吴满路 +2 位作者 陈群策 廖椿庭 丰成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5-310,共6页
通过回顾地应力测量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对地应力测量方法进行了归类分析,明确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同时,对地应力测量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目前我国在地应力测量方面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剖析.研究成果对于采用较好... 通过回顾地应力测量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对地应力测量方法进行了归类分析,明确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同时,对地应力测量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目前我国在地应力测量方面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剖析.研究成果对于采用较好的地应力测量方法以提高地应力测量精度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测量 绝对应力 相对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法测量多晶材料残余应力 被引量:12
16
作者 罗玉梅 任凤章 +4 位作者 张伟 张旦闻 田保红 魏世忠 苏娟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2-114,127,共4页
简要介绍了机械工件(或构件)的残余应力的来源及其对机械工件使用寿命的影响。概述了晶体残余应力测量中的有损检测和无损测量各自所包括的具体测量方法以及各测量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重点阐述了X射线法测量残余应力的基本原理、特... 简要介绍了机械工件(或构件)的残余应力的来源及其对机械工件使用寿命的影响。概述了晶体残余应力测量中的有损检测和无损测量各自所包括的具体测量方法以及各测量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重点阐述了X射线法测量残余应力的基本原理、特点和测量时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法 残余应力 测量原理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屏深部地下实验室初始地应力测量实践 被引量:31
17
作者 钟山 江权 +4 位作者 冯夏庭 刘继光 李邵军 邱士利 吴世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6-366,共11页
地应力条件是大型地下洞室稳定性分析与工程设计的必要信息之一,对于深部高应力地下工程的安全评价与灾害防治尤为重要。以埋深2 400 m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为例,首先重点阐述了高应力下条件下应力解除法测量地应力的原理与方法,并提出... 地应力条件是大型地下洞室稳定性分析与工程设计的必要信息之一,对于深部高应力地下工程的安全评价与灾害防治尤为重要。以埋深2 400 m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为例,首先重点阐述了高应力下条件下应力解除法测量地应力的原理与方法,并提出了针对在高应力条件下使用36-2型钻孔变形计地应力测量的改进技术:(1)采用新式阶梯状钻头,分级逐步解除,减小岩芯根部应力集中区域的范围和应力大小;(2)使用大直径解除钻头来增加套孔空心圆柱状岩芯的厚度,即增大裂隙贯通整个岩芯的时间;(3)在测点附近钻取勘探孔以获知测点岩体完整性条件,对是否适合开展测试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通过现场岩体地应力测试获得每个测孔不同深度垂直钻孔轴线平面上的平面应力状态以及三孔交汇处的三维应力状态(3个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分析开挖扰动导致的围岩应力重分布规律与原始应力场分布。依据洞室围岩重分布应力特征与现场实际破坏的空间位置对应关系,结合现场破坏情况和工程区域地质条件,多角度验证了三维应力结果是可靠的,可为进一步的工程稳定性评价以及围岩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测量 套孔应力解除法 地下实验室 高应力 岩芯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车车身强度与刚度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1
18
作者 曹文钢 李辉 +2 位作者 陈维 张代胜 陈无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43,共5页
利用全承载式客车车身骨架结构的梁体混合有限元模型,计算和分析了位移场、应力场和低阶模态,找到结构的薄弱处。并通过电测试验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 客车 车身 应力 有限元法 电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方向差应变地应力测量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沈海超 程远方 +2 位作者 王京印 赵益忠 张建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0-252,共3页
常规差应变法测量地应力的实验难度较大。针对这一难题,在常规差应变分析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岩石波速各向异性特征与地应力方向相关原理引入到差应变分析实验中,提出了一套简易可行的室内地应力测量新方法——主方向差应变分析法。该方... 常规差应变法测量地应力的实验难度较大。针对这一难题,在常规差应变分析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岩石波速各向异性特征与地应力方向相关原理引入到差应变分析实验中,提出了一套简易可行的室内地应力测量新方法——主方向差应变分析法。该方法利用岩心波速各向异性特性确定水平主应力的方向,按照该方向来制备差应变实验岩样并进行实验。将该方法的测量结果与目前广泛使用的精度较高的水压致裂法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二者吻合较好。实践证明:主方向差应变分析法测量精度较高,并较之常规差应变分析法降低了实验难度及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测量 各向异性 应变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山岛金矿地应力场测量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双红 蔡美峰 +1 位作者 苗胜军 欧阳振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5-47,共3页
三山岛金矿位于山东省莱州市 ,是我国的一座大型金矿山。为了研究矿区的围岩稳定性 ,需要对矿区的地应力场进行测量。作者使用改进型的空心包体应变计应力解除法在该矿的三个水平进行了地应力的现场实测 ,获得了测点的三维地应力状态。... 三山岛金矿位于山东省莱州市 ,是我国的一座大型金矿山。为了研究矿区的围岩稳定性 ,需要对矿区的地应力场进行测量。作者使用改进型的空心包体应变计应力解除法在该矿的三个水平进行了地应力的现场实测 ,获得了测点的三维地应力状态。本文介绍了地应力测量所使用的测量方法、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根据实测结果 ,建立了矿区的地应力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山岛金矿 地应力场 测量 应力解除曲线 空心包体应变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