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2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ensus tracking protocol and formation control of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switching topology 被引量:13
1
作者 年晓红 苏赛军 潘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178-1183,共6页
Consensus tracking control problems for single-integrator dynamics of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switching topology ar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design effective consensus tracking protocols for a more general class of... Consensus tracking control problems for single-integrator dynamics of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switching topology ar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design effective consensus tracking protocols for a more general class of networks, which are aimed at ensuring that the concerned states of agents converge to a constant or time-varying reference state, new consensus tracking protocols with a constant and time-varying reference state are proposed, respectively. Particularly, by contrast with spanning tree, an improved condition of switching interaction topology is presented. And then, convergence analysis of two consensus tracking protocols is provided by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 Moreover, consensus tracking protocol with a time-varying reference state is extended to achieve the fbrmation control. By introducing formation structure set, each agent can gain its individual desired trajectory. Finally, several simulations are worked out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oretical results.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tes of agents can converge to a desired constant or time-varying reference state. In addition, by selecting appropriate structure set, agents can maintain the expected formation under random switching interaction top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agent system consensus protocols formation control switching top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erarchical hybrid control network design based on LON and master-slave RS-422/485 protocol
2
作者 彭可 陈际达 陈岚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2年第3期202-207,共6页
Aiming at the weaknesses of LON bus, combining the coexistence of fieldbus and DCS (Distribu ted Control Systems) in control networks, the authors introduce a hierarchical hybrid control network design based on LON an... Aiming at the weaknesses of LON bus, combining the coexistence of fieldbus and DCS (Distribu ted Control Systems) in control networks, the authors introduce a hierarchical hybrid control network design based on LON and master slave RS 422/485 protocol. This design adopts LON as the trunk, master slave RS 422/485 control networks are connected to LON as special subnets by dedicated gateways. It is an implementation method for isomerous control network integration. Data management is ranked according to real time requirements for different network data. The core components, such as control network nodes, router and gateway, are detailed in the paper. The design utilizes both communication advantage of LonWorks technology and the more powerful control ability of universal MCUs or PLCs, thus it greatly increases system response speed and performance cost 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 fieldbus MASTER-SLAVE RS-422/485 protocol HIERARCHICAL hybrid control NETWORKS router gateway NETWORKS integ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ributed multichannel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without common control channel for single-hop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3
作者 徐贵森 谭学治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532-1544,共13页
A novel distributed cognitive radio multichannel medium access protocol without common control channel was proposed.The protocol divided a transmission interval into two parts for exchang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a... A novel distributed cognitive radio multichannel medium access protocol without common control channel was proposed.The protocol divided a transmission interval into two parts for exchang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ata,respectively.In addition to evaluating system saturation throughput of the proposed protocol,a three-dimensional multi channel Markov chain model to describe the sate of the cognitive users (CUs) in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was presented.The proposed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the packet transmission schemes employed by the basic,RTS/CTS access mechanism adopted in the normal IEEE 802.11.Analyzing the advantage of the two methods,a hybrid access mechanism wa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ystem throughput.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eriment results are close to the value computed by the model (less than 5%),and the proposed protocol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throughput by borrowing the licensed spectrum.By analyzing the dependence of throughput on system parameters,hybrid mechanism dynamically selecting access mechanism can maintain high throughp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multichannel cognitive radio 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aturation throughpu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ud control for IIoT in a cloud-edge environment 被引量:1
4
作者 YAN Ce XIA Yuanqing +1 位作者 YANG Hongjiu ZHAN Yuf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4期1013-1027,共15页
The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IIoT)is a new indus-trial idea that combines the lates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with the industrial economy.In this paper,a cloud control structure is designed for... The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IIoT)is a new indus-trial idea that combines the lates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with the industrial economy.In this paper,a cloud control structure is designed for IIoT in cloud-edge envi-ronment with three modes of 5G.For 5G based IIoT,the time sensitive network(TSN)service is introduced in transmission network.A 5G logical TSN bridge is designed to transport TSN streams over 5G framework to achieve end-to-end configuration.For a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model with nonlinear disturbance,time delay and uncertainties,a robust adaptive fuzzy sliding mode controller(AFSMC)is given with control rule parameters.IIoT workflows are made up of a series of subtasks that are linked by the dependencies between sensor datasets and task flows.IIoT workflow scheduling is a 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NP)-hard problem in cloud-edge environment.An adaptive and non-local-convergent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NCPSO)is designed with nonlinear inertia weight to avoid falling into local optimum,which can reduce the makespan and cost dramatically.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ANCPSO has better performances than other classical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and time sensitive network(TSN)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IIoT)workflow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flows control cloud edge collaboration multi-objective optimal schedu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机器人底盘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艳兵 徐鹏跃 +1 位作者 李卓 张洪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8-213,共6页
农用机器人可以执行农业种植、收割、施肥、喷洒农药、除草和土壤分析等生产活动,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农用机器人的底盘可以保证在不平坦的地形和复杂的障碍物中自由移动,其稳定性、灵活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机器人的导航能力和... 农用机器人可以执行农业种植、收割、施肥、喷洒农药、除草和土壤分析等生产活动,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农用机器人的底盘可以保证在不平坦的地形和复杂的障碍物中自由移动,其稳定性、灵活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机器人的导航能力和任务执行效率。为了进一步促进农用机器人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基于CANopen通讯协议与伺服电机驱动通信,设计了一套完整、高效的运动控制算法,保证农业机器人底盘可以在田间灵活、高效地移动,实现了多种运动方式,并保证底盘能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灵活移动。田间测试表明:在不同的农田环境中,底盘能够灵活地适应地形和避开障碍物,实现了多种运动方式的转换,并高效地完成农业生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机器人 底盘控制系统 CANopen通讯协议 伺服电机驱动通信 运动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有源配电网的多分布式电源协同控制策略
6
作者 刘芳 廖锦涛 +1 位作者 刘乾易 蔡俊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56,共7页
随着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装机容量增加,配电网公共耦合点功率不确定和节点电压越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提高有源配电网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提出了基于外部一致性协议的分布式电源协同控制策略。通过不同控制目标将分布式电源分为... 随着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装机容量增加,配电网公共耦合点功率不确定和节点电压越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提高有源配电网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提出了基于外部一致性协议的分布式电源协同控制策略。通过不同控制目标将分布式电源分为电压控制组和功率控制组;设计了一致性控制律对有源配电网节点电压以及公共耦合点的功率进行调节和协调控制;采用极限理论证明了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控制系统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在IEEE 33节点标称模型中,验证了所提策略具有更快的收敛性和鲁棒性,并在含有多个台区的实际中低压配电网模型中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外部一致性协议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拒绝服务攻击下的智能微网协同自适应弹性控制
7
作者 冯宜伟 贾文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7,共7页
随着分布式微网的广泛应用,其各单元间的信息传输容易受到恶意攻击,且攻击手段趋于智能化与多样化,攻击能力不断提升,造成微网空间安全事故,危害极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拒绝服务攻击存在时的分布式协同自适应弹性控制方法.首先,... 随着分布式微网的广泛应用,其各单元间的信息传输容易受到恶意攻击,且攻击手段趋于智能化与多样化,攻击能力不断提升,造成微网空间安全事故,危害极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拒绝服务攻击存在时的分布式协同自适应弹性控制方法.首先,以分布式微网为对象,根据它的状态空间模型,得到攻击存在时的动力学方程;其次,根据动力学方程,设计攻击存在时的协同控制器,让它在一定程度上同步于所给的参考值,除此之外,设计自适应弹性协议,让它一致最终有界,能实现全局电压调节;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控制方法的合理性,并与常见的模糊PID控制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微网 拒绝服务攻击 协同控制 自适应弹性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的多永磁同步电机转速协同控制方法
8
作者 侯利民 赵世杰 +3 位作者 兰骁儒 李政龙 任一夫 张品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034-4045,I0039,共13页
针对当前多电机转速协同控制采用耦合结构存在灵活性差、可靠性低和结构复杂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的多永磁同步电机转速协同控制方法。首先,将单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视作智能体,并利用无向通信网络与邻居智能体实现... 针对当前多电机转速协同控制采用耦合结构存在灵活性差、可靠性低和结构复杂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的多永磁同步电机转速协同控制方法。首先,将单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视作智能体,并利用无向通信网络与邻居智能体实现信息交互,故可以将多电机转速协同控制问题转化为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问题。通过设计一致性协议保证一致性误差在固定时间内收敛,利用设计的自适应扰动观测器估计系统中的未知扰动并前馈补偿到一致性协议中,从而得到期望的q轴电流。然后,基于超螺旋算法设计固定时间终端滑模电流控制器。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与偏差耦合控制进行对比可知,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协同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永磁同步电机 耦合控制 多智能体系统 一致性协议 终端滑模电流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行业图像数据高效安全传输方法
9
作者 汤明 邹露 +3 位作者 何世明 谢玉森 周越淼 陈春钱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82,I0004-I0006,共14页
为解决石油行业大数据高效安全传输难题,将图像转化为三通道矩阵数据并对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综合考虑Laplace算子、灰度方差函数、离散余弦变换系数、图像相关系数、熵函数、图像结构相似度和图像信噪比等7个评价因素,利用熵权逼近理... 为解决石油行业大数据高效安全传输难题,将图像转化为三通道矩阵数据并对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综合考虑Laplace算子、灰度方差函数、离散余弦变换系数、图像相关系数、熵函数、图像结构相似度和图像信噪比等7个评价因素,利用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法对分解后的奇异值进行优选,在确保数据真实性的前提下用少量奇异值表征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压缩,降低数据大小,提高传输效率;提出多通道猫脸分割加密方法,分别对每个颜色通道的图像进行随机分割、随机加密和随机排序,解决了传统猫脸加密算法颜色通道线性相关度高,整体置乱度低的问题.结果表明:改进奇异值压缩技术在保证图像清晰的情况下仅利用15%的奇异值数据完成对图像的压缩,最大图像压缩比可达4.43,平均压缩后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仅为原空间的26.29%,数据传输控制协议通信平均传输效率提高86.39%.在加密图像达到0相关的前提下,多通道猫脸分割加密算法加密图像在像素点处三通道颜色值完全不同,新方法颜色通道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22和0.25,对比传统猫脸加密方法,分别降低0.78、0.75和0.71.新方法加密效果好、难破解,可为石油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工业 图像数据 改进奇异值压缩 猫脸变换 熵权TOPSIS法 传输控制协议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增旺 江令洋 +3 位作者 丁俊怡 张慧翔 赵波 方鹏飞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1-363,共23页
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性成为关键问题。工业控制协议作为工业控制系统的核心通信机制,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保护。然而,许多工业控制协议在设计时缺乏充分的网络安全考虑,导致系统容易... 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性成为关键问题。工业控制协议作为工业控制系统的核心通信机制,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保护。然而,许多工业控制协议在设计时缺乏充分的网络安全考虑,导致系统容易受到恶意软件、拒绝服务等攻击,可能危及企业利益甚至国家安全。当前,研究者们正积极探索工业控制协议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文章综述了工业控制协议的安全现状、主要挑战和发展趋势。首先,介绍了工业控制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分析了其安全特性及脆弱性。然后,重点讨论了符号执行、逆向分析和模糊测试在漏洞挖掘中的应用,这些技术在应对复杂工业协议时尤为有效。而且还探讨了加密认证、入侵检测及深度防御等安全防护措施。最后,文章探索了生成式大语言模型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中的应用,涉及代码生成、网络防护及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助力工业控制系统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防护转变。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提升对工业控制协议安全性的认识,为工业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实用的解决方案,以有效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免受潜在威胁和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控制协议安全 深度学习 模糊测试 入侵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NS协议的Controller Link网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21
11
作者 徐世许 郑健 孙卫国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5-97,共3页
Controller Link(CLK)网是OMRON开发的一种应用广泛的工厂自动化(FA)网络,其节点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和计算机,FINS是OMRON FA网络的通信协议。CLK网可以实现节点间的数据链接及信息通信功能。在工程应用中,要求在计算机节点上监控网... Controller Link(CLK)网是OMRON开发的一种应用广泛的工厂自动化(FA)网络,其节点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和计算机,FINS是OMRON FA网络的通信协议。CLK网可以实现节点间的数据链接及信息通信功能。在工程应用中,要求在计算机节点上监控网络中的各个PLC节点。该文利用Visual C++6.0设计了基于FINS协议的CLK网监控系统,并成功地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实时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链接 FINS协议 信息通信 controlLER LINK FinsGatew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bus UDP协议与FPGA的多设备测控系统
12
作者 黄战华 胡朝政 +1 位作者 王康年 龙子洋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0,84,共6页
为了满足多设备测控系统日益增长的数据吞吐率和系统高集成度、高灵活性的要求,设计了一套基于Modbus UDP协议与FPGA的系统。系统包含上位机、下位机2个子系统,通过Modbus UDP协议通讯。下位机子系统以FPGA为核心,总线架构和模块化的程... 为了满足多设备测控系统日益增长的数据吞吐率和系统高集成度、高灵活性的要求,设计了一套基于Modbus UDP协议与FPGA的系统。系统包含上位机、下位机2个子系统,通过Modbus UDP协议通讯。下位机子系统以FPGA为核心,总线架构和模块化的程序设计保证系统升级灵活性和通讯可靠性;上位机子系统软件基于PC平台,集成自动化测控功能,对采集数据进行建模展示和数据管理。实验结果表明系统通信稳定可靠。系统具有集成度高、维护便利、易升级且通信速率高的特点,为多设备测控系统提供了一套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Modbus UDP协议 测控系统 多设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构平台的声呐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13
作者 邹佳运 孙嘉瑞 +2 位作者 师英杰 吴永清 王东辉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6-385,共10页
针对水下无人航行器(underwater unmanned vehicle, UUV)数据采集及程序更新需求,采用模块化软硬件协同开发的思想,设计实现了一种UUV主动声呐数据采集更新系统。系统由具有异构架构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Zynq7020为核心的主动声呐硬... 针对水下无人航行器(underwater unmanned vehicle, UUV)数据采集及程序更新需求,采用模块化软硬件协同开发的思想,设计实现了一种UUV主动声呐数据采集更新系统。系统由具有异构架构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Zynq7020为核心的主动声呐硬件平台与上位机软件组成,实现了主动声呐数据的采集、存储、回读与固件在线更新功能。采用轻量级网络协议栈(light weight IP, LwIP)实现传输控制协议,通过基于应答机制的应用层帧协议,解决了传统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TCP/IP)字节流传输过程中数据包粘连的问题,可充分发挥TCP/IP协议可靠性高的优点。经过试验测试,该系统可正常稳定地完成水声数据的采集、存储与回传,同时在保持水密条件下实现程序在线更新功能,证明系统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人航行器(UUV) 主动声呐 轻量级网络协议栈 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升HaLow网络吞吐的分组机制
14
作者 肖永钦 许力 谢峥嵘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131,147,共7页
如何在大连接的应用场景解决隐藏节点数量,减少竞争碰撞来提升各节点吞吐,是推动Halow在物联网应用的关键技术要求。结合802.11ah关键技术特点,采用信道衰落、吞吐量模型,提出一种新颖的E-RAW(Enhance-RAW)分组方法,基于RAW分组机制通... 如何在大连接的应用场景解决隐藏节点数量,减少竞争碰撞来提升各节点吞吐,是推动Halow在物联网应用的关键技术要求。结合802.11ah关键技术特点,采用信道衰落、吞吐量模型,提出一种新颖的E-RAW(Enhance-RAW)分组方法,基于RAW分组机制通过各节点SNR(Signal Noise Ratio)进行分组,再二次校验消除组内隐藏节点。通过性能对比仿真分析,该分组机制实现了系统网络总吞吐约40%的提升,隐藏终端数量减少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W IEEE 802.11ah协议 媒质接入访问 限制接入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树的路由协议控制层解耦结构设计
15
作者 董鲁佳 冯涛 +1 位作者 黄姣蕊 杨春刚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7-1009,共13页
为了克服传统路由协议基于有限状态机架构的扩展局限性问题,引入行为树技术重构路由协议控制层。首先,提出一种路由协议控制层解耦结构,借助行为树将控制平面分解为两个层面,实现控制平面的灵活编程。接着,设计一种基于行为树的路由协... 为了克服传统路由协议基于有限状态机架构的扩展局限性问题,引入行为树技术重构路由协议控制层。首先,提出一种路由协议控制层解耦结构,借助行为树将控制平面分解为两个层面,实现控制平面的灵活编程。接着,设计一种基于行为树的路由协议状态模型,为协议行为提供标准化的描述方法。同时,提出一种基于动作模板的逻辑处理规则重构机制,增强路由协议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最后,使用一种路由协议进行概念验证,对比分析显示,行为树在扩展复杂度和框架执行效率上均优于传统有限状态机,证明其在网络协议设计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状态机 行为树 路由协议控制层解耦 灵活性 可扩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支持快速流控的SAS-SATA传输设计方法
16
作者 昂扬 黄正峰 +3 位作者 王芳慧 郭二辉 田伟 鲁迎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2-486,494,共6页
针对在服务器领域中使用串行连接SCSI接口(serial attached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SAS)硬盘存储冷数据面临的高成本问题,文章设计一种基于串行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SATA)协议与SAS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S... 针对在服务器领域中使用串行连接SCSI接口(serial attached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SAS)硬盘存储冷数据面临的高成本问题,文章设计一种基于串行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SATA)协议与SAS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SATA Bridge,动态地实现SAS与SATA之间的数据传输。该方法通过一种快速响应的流控机制,可在4个时钟周期后完成数据传输的响应,大幅度缓解数据帧接收端的数据容纳压力,并支持在12.0 Gib/s与1.5 Gib/s的最大速率差下实现数据传输。在VCS、Verdi上通过通用验证方法学(univers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UVM)和SystemVerilog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同时进行逻辑综合和形式验证,结果表明SATA Bridge方法可行,最后通过布局布线得到SATA Bridge方法的整体布局。文章提出的数据传输方法对SAS-SATA桥接芯片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A 3.0协议 SAS 3.0协议 桥接芯片 流控 速率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数据网关设计
17
作者 王宁 张华明 +3 位作者 刘发炳 韩则胤 肖逵 田元兴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53,61,共6页
为有效提升新能源领域工业现场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设计了一种基于国产设备的自主可控智能数据网关设备。该设备通过多数据采集协议转换和配置信息层级结构模型构建,实现了采集数据接口的标准化处理;利用划分不同安全数据操作区和部... 为有效提升新能源领域工业现场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设计了一种基于国产设备的自主可控智能数据网关设备。该设备通过多数据采集协议转换和配置信息层级结构模型构建,实现了采集数据接口的标准化处理;利用划分不同安全数据操作区和部署网络隔离设备,实现采集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共享交换;采用边缘计算技术和分布式部署方式实现采集数据的预处理分析,解决了传输通信带宽需求大、后端计算处理负载大等问题。现场测试表明:该设备系统性能稳定,实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数据网关 边缘计算 协议解析 自主可控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分布式深度学习工控协议的识别方法
18
作者 王璇政 徐志鹏 +3 位作者 李晓秋 王海琛 甘子奇 沙哲一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678-7685,共8页
为解决工控行业中大量非标准协议带来的传统协议识别方法不适用性问题,通过基于边缘分布式深度学习的方法研究了工控协议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技术的工控协议识别方法:获取网络中真实工控协议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根据协... 为解决工控行业中大量非标准协议带来的传统协议识别方法不适用性问题,通过基于边缘分布式深度学习的方法研究了工控协议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技术的工控协议识别方法:获取网络中真实工控协议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根据协议特性选择合适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隐式提取协议本质特征,实现对7种工控协议的识别分类,准确率可达99.92%。此外,将工控协议识别模型部署至网络边缘,采用数据并行分布式策略,在边缘服务器计算集群中开展协同训练,模型训练效率提高1.87~2.81倍,同时保持高准确率。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工控协议识别准确率;显著提升了模型训练效率;适合部署于边缘计算环境。可见,该方法在工控协议识别性能优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控协议识别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边缘智能 分布式训练 工业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潜在特征表示的工业控制协议模糊测试方法
19
作者 连莲 孙世明 +4 位作者 王国刚 宁博伟 何戡 孙逸菲 宗学军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5-554,共10页
工业控制协议(ICP)由于缺乏认证、授权和加密等安全措施,存在大量漏洞,对工业控制系统(ICS)的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模糊测试作为一种主流的漏洞挖掘技术,在ICP中的应用存在测试用例接收率低和多样性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ICP... 工业控制协议(ICP)由于缺乏认证、授权和加密等安全措施,存在大量漏洞,对工业控制系统(ICS)的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模糊测试作为一种主流的漏洞挖掘技术,在ICP中的应用存在测试用例接收率低和多样性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ICP漏洞挖掘效率,提出了基于多尺度潜在特征表示(multi-scale latent feature representation)的工业控制协议模糊测试方法。该方法将Transformer与生成对抗网络(GAN)在潜在空间中相结合,使用Transformer获取协议报文潜在特征的向量表示,并通过一个动态的多尺度判别器捕捉潜在表示序列中ICP不同尺度的语义信息,融合局部字段特征和全局语义特征,提升测试用例的接收率。此外,引入自对抗学习策略对生成对抗网络进行训练,降低潜在特征表示的冗余,增加测试用例的多样性。基于上述方法,设计了一个通用的ICP模糊测试框架MLFRFuzzer,采用S7comm、Ethernet/IP和Modbus/TCP三种ICP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MLFRFuzzer生成的测试用例接收率更高并且更具多样性,异常触发率相较于DCGANFuzzer、WGANFuzzer和PeachFuzzer分别提高23.76%、44.07%和71.96%,验证了MLFRFuzzer的有效性与普适性,与传统的ICP模糊测试方法相比,具有更强的漏洞挖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控制协议 潜在特征表示 动态多尺度判别器 TRANSFORMER 自对抗学习 模糊测试 漏洞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商用密码算法的水利工控协议安全加固技术
20
作者 葛创杰 荆芳 +1 位作者 王戈飞 袁世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0-215,共6页
针对水利工控系统面临的数据监听、数据篡改、数据伪造等安全风险,基于商用密码算法,开展数据安全传输技术研究,确保水利系统中工业以太网数据和现场总线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在分析当前水利工控系统面临的数据传输风险... 针对水利工控系统面临的数据监听、数据篡改、数据伪造等安全风险,基于商用密码算法,开展数据安全传输技术研究,确保水利系统中工业以太网数据和现场总线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在分析当前水利工控系统面临的数据传输风险的基础上,针对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2类通信协议进行安全加固设计,完成了密码模块设计,开展了多场景安全性测试与分析。经某水务基地水利一体化闸门现场测试,2类协议下各通讯主体间分别收发数据10000次,其中工业以太网层共计成功收发数据10000次,失败0次,加密前后平均延时0.25 ms;现场总线层共计成功收发数据9977次,失败23次,加密前后平均延时269.28 ms。另外,开展了身份仿冒、数据窃取、数据篡改攻击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加解密成功率高,时延低,运行稳定,能够抵御外部攻击,在不影响业务运转前提下,可有效保障水利工控场景下的数据通信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控系统 数据传输风险 数据加解密 协议加固 商用密码算法 通信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