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卫星资料的湖南林火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碧 闫如柳 +4 位作者 陈磊士 罗伯良 隋兵 高霞霞 杜东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3-720,共8页
为深入研究林火时空分布规律,减少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利用中外8颗气象卫星资料,基于经典的上下文方法,建立了多源卫星火点判识关键参数和动态阈值。采用卫星监测缓冲区半径核查法,对多源卫星反演的林地热点进行真... 为深入研究林火时空分布规律,减少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利用中外8颗气象卫星资料,基于经典的上下文方法,建立了多源卫星火点判识关键参数和动态阈值。采用卫星监测缓冲区半径核查法,对多源卫星反演的林地热点进行真实性检验,并利用2021—2022年防火期真实林地热点数据进行林火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卫星火点监测准确率为84.42%,火点分类准确性为89.90%,建立的反演方法合理可靠。湖南林火空间分布“西南多,东北少”,高发区主要分布于湘南,次高发区为湘西区域;秋防期林火风险远大于春防期。2022年极端高温干旱过程,林火主要分布在湘南地区、衡邵盆地;从过程分布看,林火分布可分为4个阶段,前3个阶段林火数量呈显著增加趋势,第3阶段森林火险风险最严重。第4阶段受降水和全省禁火令的双重影响,林地热点数目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卫星遥感 真实性检验 火点判识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配电合环校验的分区数据驱动参数辨识方法
2
作者 段天泽 韩璟琳 +3 位作者 胡平 李洪涛 赵子珩 郭力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3-61,共9页
中压馈线层的物理参数不精确使带电合环电流计算误差较大。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配电网合环校验的数据驱动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通过配变和线路开关的运行数据实现潮流线路阻抗参数的精准辨识。针对配电网量测数据不能覆盖所有节点的问题... 中压馈线层的物理参数不精确使带电合环电流计算误差较大。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配电网合环校验的数据驱动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通过配变和线路开关的运行数据实现潮流线路阻抗参数的精准辨识。针对配电网量测数据不能覆盖所有节点的问题,采用状态空间压缩得到有限量测数据与待定参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利用最小化分区组合的分布式参数回归方法,提高了量测数据在参数回归中的利用率,进而降低参数回归误差。最后,利用数据驱动的阻抗参数的辨识结果校验合环冲击电流大小与解环转供后的线路电压是否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基于实际10 kV线路的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参数辨识精度,并可以精确计算合环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参数辨识 合环校验 合环电流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性时不变的自动化检定流水线上标准表的计量异常识别方法
3
作者 邢宇 瞿泽民 +3 位作者 孙艳玲 董贤光 邹璐 陈勉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09,共8页
自动化检定模式下,标准电能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计量性能的退化、甚至超差,而现行的定期离线人工核查方法无法实时识别标准电能表的计量异常,存在智能电能表误差试验结果失去可信度的风险。因此,文章在探明定期核查与误差试验结... 自动化检定模式下,标准电能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计量性能的退化、甚至超差,而现行的定期离线人工核查方法无法实时识别标准电能表的计量异常,存在智能电能表误差试验结果失去可信度的风险。因此,文章在探明定期核查与误差试验结果相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性时不变的标准表计量异常识别方法,以实时判断标准表计量性能是否异常。依据误差试验结果的群体性特征,构建标准电能表误差状态的特征参量;借助皮尔逊相关系数量化特征参量值与定期核查结果的相关性;利用改进箱型图异常值检测算法定位异常标准表;开展现场应用,对比定期核查结果,验证判定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流水线 标准电能表 检定数据 相关性分析 异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灾害风险精细化识别、核查及防控模式探讨
4
作者 薛强 董英 +4 位作者 张茂省 李林 高波 孟晓捷 郭小鹏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9,共14页
地质灾害精准识别是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的关键,地质灾害精准防控是实现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的关键。笔者以陕西榆林地区黄土崩滑灾害隐患为例,通过地表形变识别、高陡易发坡段识别、危险坡段核查、野外... 地质灾害精准识别是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的关键,地质灾害精准防控是实现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的关键。笔者以陕西榆林地区黄土崩滑灾害隐患为例,通过地表形变识别、高陡易发坡段识别、危险坡段核查、野外实地核查验证、风险防控措施实施等方式,建立了一套地质灾害精细识别和风险防控技术方法体系。结果表明:(1)基于DEM数据共识别榆林地区高陡易发坡段493380处,基于InSAR技术识别地表变形区段635处;在此基础上,基于光学遥感数据,叠加承灾体信息,共识别和核查危险坡段(有威胁对象的易发坡段或地表变形区段)31988处,危险坡段数量占易发坡段和地表变形区段数量的6.48%,提高了识别精准性,实现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精准到坡”。(2)对遥感识别危险坡段、现场群众报险报灾点、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逐一开展进村入户实地核查,以“村组+户主姓名”命名隐患点,根据坡体结构、变形迹象、威胁对象等进行风险分级,榆林地区共实地核查地质灾害隐患点37523处,精准摸清了地质灾害隐患风险底数,实现地质灾害隐患核查“精准到户”。(3)制定了不同风险级别地质灾害隐患预警响应方案和风险防控措施,形成市、县、乡镇、村组分级防控格局,实现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精准管控”。风险识别、核查和防控模式得到及时、成功应用,有效控制了榆林地区地质灾害隐患风险,为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和核查提供了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早期识别 遥感解译 野外核查 风险防控 榆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林调查核实关键技术研究
5
作者 赵书学 汤明华 卢永亚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5期63-67,共5页
科学开展天然林调查核实是摸清天然林底数,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保障林权权利人和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在云南省天然林调查核实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天然林认定标准、技术路线、调查核实范围、调查核实对象、调查核实内容... 科学开展天然林调查核实是摸清天然林底数,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保障林权权利人和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在云南省天然林调查核实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天然林认定标准、技术路线、调查核实范围、调查核实对象、调查核实内容等关键环节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尽快研究出台天然林鉴定技术规范及天然林修复技术规程,对天然林实行年度动态监测和每10年全面普查1次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调查核实 认定标准 技术路线 技术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车架衬套分数阶粘弹动力学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6
作者 陈宝 周凤 +2 位作者 陈伦洋 田裕枫 曹亮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0,共6页
通过某车后副车架衬套动刚度试验数据分别辨识了分数阶Kelvin-Voigt模型和高阶分数阶导数FVMP模型,通过对比辨识拟合误差最终选择高阶分数导数三单元并联的衬套数学模型。基于Fortran语言和Adams中的用户子程序Gfosub文件,完成了橡胶衬... 通过某车后副车架衬套动刚度试验数据分别辨识了分数阶Kelvin-Voigt模型和高阶分数阶导数FVMP模型,通过对比辨识拟合误差最终选择高阶分数导数三单元并联的衬套数学模型。基于Fortran语言和Adams中的用户子程序Gfosub文件,完成了橡胶衬套力学模型编写和编译,搭建了整车平顺性仿真平台,对提出的建模方法进行随机输入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线性模型的后座椅导轨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与试验值之间的误差大约为14.1%,新建模型的误差大约为9.2%,更接近实车平顺性评价指标,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动力学 黏弹特性 参数辨识 用户子程序 整车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时序InSAR技术的滑坡隐患早期识别 被引量:5
7
作者 林明明 赵勇 +3 位作者 王坤 张帆 刘晓蕾 李金鑫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8-277,共10页
中国山区滑坡灾害频发且分布广泛,尤其是地处高位的隐蔽型灾害及隐患,传统的技术对其识别监测效果较差。InSAR技术作为一种基于广域面范围的对地观测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地表大范围的微小缓慢形变,相对于点监测技术来说,具有先天的优势,... 中国山区滑坡灾害频发且分布广泛,尤其是地处高位的隐蔽型灾害及隐患,传统的技术对其识别监测效果较差。InSAR技术作为一种基于广域面范围的对地观测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地表大范围的微小缓慢形变,相对于点监测技术来说,具有先天的优势,在滑坡隐患识别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笔者以新疆叶城为研究区,收集10景ALOS-2数据和98景Sentinel-1数据,基于SBAS-InSAR技术对滑坡地质灾害及隐患进行识别与监测。基于形变结果,结合光学遥感影像,建立遥感解译标准,共解译出22处有形变特征的滑坡隐患,进行了野外验证,确定滑坡隐患点20处,识别准确率达91%。基于形变特征和野外验证结果对两处典型隐患点的时间序列形变情况及形变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两处滑坡整体呈现缓慢蠕变的状态,但遇降雨或融雪可能会发生加速变形。研究表明,多源InSAR技术可以有效的识别叶城地区的滑坡隐患,为后续的滑坡灾害防治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SBAS-InSAR 早期识别 野外验证 新疆叶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系统低压穿越期间的参数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方欣 姚骏 +3 位作者 刘育明 陈朝阳 李小菊 李登峰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增加,风电机组并网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日益显著。为了实现低电压穿越(LVRT)期间双馈风电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计算,需要建立能准确描述实际输出外特性的双馈风电系统模型。然而由于变流器控制系统是黑箱结构...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增加,风电机组并网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日益显著。为了实现低电压穿越(LVRT)期间双馈风电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计算,需要建立能准确描述实际输出外特性的双馈风电系统模型。然而由于变流器控制系统是黑箱结构,其控制模型和控制参数通常难以获取,因此仿真模型与实际系统的外特性响应往往存在显著偏差。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型的准确度,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双馈风电机组低压穿越序贯控制的全局参数辨识方法。首先计及低电压期间的序贯控制特性,建立双馈风电系统的精细化数学模型,其次基于轨迹灵敏度法选取最佳观测量,提出了多工况-分步辨识策略,利用多组实测数据对双馈风电系统的全局控制参数进行辨识。最后在不同电压跌落程度情况下进行波形对比和模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辨识方案可准确模拟实际双馈风电系统的输出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 低电压穿越 轨迹灵敏度 全局参数辨识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FAX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GhFAX1的功能分析
9
作者 杨伟成 孙岩 +4 位作者 杨倩 王壮琳 马菊花 薛金爱 李润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69,共15页
【目的】脂肪酸转运蛋白(FAX)可介导植物细胞内脂肪酸从质体向外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及响应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陆地棉FAX家族基因及功能分析,为明确陆地棉油脂积累的分子机制和油脂代谢工程提供新思路。【方法】从全基... 【目的】脂肪酸转运蛋白(FAX)可介导植物细胞内脂肪酸从质体向外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及响应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陆地棉FAX家族基因及功能分析,为明确陆地棉油脂积累的分子机制和油脂代谢工程提供新思路。【方法】从全基因组水平对GhFAX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对GhFAX1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通过酵母与烟草遗传转化对GhFAX1进行功能验证。【结果】在陆地棉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2个GhFAXs基因,家族各成员间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及蛋白理化性质。序列比对分析发现,GhFAX蛋白仅有少数氨基酸在进化中高度保守,暗示其对功能的重要性;进化树分析表明,GhFAXs基因与亚洲棉、雷蒙德氏棉的亲缘关系较近。转录组数据表明,GhFAXs可能参与陆地棉响应逆境胁迫的调控过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GhFAX4在花中表达较高,说明其参与花粉发育过程;GhFAX9在茎中表达较高,GhFAX1在陆地棉各个组织表达量均较高。选择GhFAX1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证实GhFAX1定位在质体中。构建GhFAX1载体,使GhFAX1在酿酒酵母中过表达,结果显示,GhFAX1过表达酵母总脂提高了3.53%。底物偏好性试验显示,GhFAX1对C16:0具有选择性。通过烟草遗传转化,培育GhFAX1过表达烟草。结果显示,过表达烟草叶绿素提升了13.24%,荧光参数NPQ提高14.17%,Fm提高34.94%,F0降低35.28%;叶片总脂肪酸提高了5.2%,种子总脂肪酸提高了6.52%;种子的千粒重增加了近19.1%;同时蛋白含量显著下降。【结论】GhFAXs提高了酵母与烟草的含油量,参与质体中棕榈酸的转出,使蛋白合成途径上的碳源流向油脂合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脂肪酸转运蛋白 基因组鉴定 表达分析 功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动力电池逆向仿真建模与参数辨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陶正德 张志超 郭昌梁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2-2029,共8页
为了便于终端用户更容易获取到电芯内部相关的电化学参数数据,本文通过逆向拆解的方法结合电化学-热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和电化学参数优化试验的方式,验证了所获取参数的精确性,并通过参数辨识的方式考虑了Bruggman系数,反应速... 为了便于终端用户更容易获取到电芯内部相关的电化学参数数据,本文通过逆向拆解的方法结合电化学-热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和电化学参数优化试验的方式,验证了所获取参数的精确性,并通过参数辨识的方式考虑了Bruggman系数,反应速率常数和固相扩散系数对动力电池充放电性能和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逆向拆解法可以精确地获取电池的动力学参数和热力学参数,对标锂电池的电压、温度误差范围在3%左右;Bruggman系数影响放电中后期的电压,增大数值增加极化,随着Bruggman系数的不断增大电池温度呈现减小趋势;反应速率常数影响全范围内的电压变化,温度随着反应速率常数的增大出现减小的状况,增大反应速率常数减小极化;固相扩散系数影响低SOC范围内的电压,增大数值减小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热耦合模型 逆向拆解 精度验证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默克尔树与区块链的电网调度自动控制软件版本一致性管控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卫泽晨 李立新 +6 位作者 刘金波 於益军 宋旭日 李宇佳 狄方春 崔灿 潘鹏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3-1280,共8页
调度自动控制软件是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核心。近年来,发生了一些运维人员在工程现场随意变更调度自动控制软件版本,导致现场运行版本与测试通过版本不一致,进而造成软件运行异常的不良后果,严重影响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针对软件版本一致... 调度自动控制软件是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核心。近年来,发生了一些运维人员在工程现场随意变更调度自动控制软件版本,导致现场运行版本与测试通过版本不一致,进而造成软件运行异常的不良后果,严重影响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针对软件版本一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默克尔树与区块链的电网调度自动控制软件版本一致性管控方法。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调度自动控制软件版本管控流程,结合调度自动控制软件特点,提出改进默克尔树对软件版本标注算法,提高了软件版本标识的安全可靠性;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软件版本信息上链存储,确保版本信息可核查、可追溯;设计了软件版本切片一致性校验方法,解决了调度自动控制软件测试和现场运行环境不一致导致无法校验的问题。最后,以自动电压控制软件为例,验证了所提出的软件版本一致性管控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自动控制软件 版本信息标识 数字摘要 改进默克尔树 区块链 一致性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FT算法在钳剪痕迹中的同一认定研究
12
作者 蒋小龙 王震 李德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2-66,共5页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钳剪痕迹的同一认定成为了一个关键的研究领域。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的方法对钳剪痕迹进行同一认定。首先,利用SIFT算法从钢丝钳剪切的断头痕迹图像中提取关键点,将已知剪切痕迹检材与...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钳剪痕迹的同一认定成为了一个关键的研究领域。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的方法对钳剪痕迹进行同一认定。首先,利用SIFT算法从钢丝钳剪切的断头痕迹图像中提取关键点,将已知剪切痕迹检材与待识别痕迹样本进行匹配;然后,根据匹配点的数量和距离信息,评估痕迹图像之间的相似性和一致性;最后,通过RANSAC算法进行一致性验证和错误匹配剔除,得到最终的匹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较多的实验样本中进行初步的同一认定,为钳剪痕迹的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RANSAC算法 钳剪痕迹 特征匹配 同一认定 一致性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TOPSIS方法的金融数据安全基线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聪 侯建 +1 位作者 张艳君 王逸君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4-641,共8页
清晰准确地识别和验证数据安全基线是开展金融数据安全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后续有序开展数据安全建设、数据价值利用的基准参照.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TOPSIS方法的金融数据安全基线评价模型.首先,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及行... 清晰准确地识别和验证数据安全基线是开展金融数据安全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后续有序开展数据安全建设、数据价值利用的基准参照.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TOPSIS方法的金融数据安全基线评价模型.首先,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分析并识别影响金融数据安全的主要因素和关键指标,建立数据安全基线体系;其次,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客观赋权法(CRITIC),计算出各项指标的主客观综合权重;最后,利用理想解逼近方法(TOPSIS),实现对金融数据安全基线应用效果的综合分析和合理验证.实例验证证明,该指标体系构建合理,且多维指标体系下基于组合赋权-TOPSIS方法的金融数据安全基线识别与验证模型更加科学有效,更易适配行业应用的实际情况.同时,通过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实验,进一步证明该指标体系与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安全保护 金融数据 数据安全基线 安全基线识别与验证 AHP法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综述 被引量:144
14
作者 孙冬梅 裘正定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744-1748,共5页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作为一种身份识别的手段 ,具有独特的优势 ,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本文综述了各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关键技术 ,对每种生物特征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身份识别 身份认证 人脸识别 指纹识别 虹膜识别 手形识别 掌纹识别 签名识别 说话人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建模 被引量:54
15
作者 熊璐 陈晨 冯源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43-1148,1155,共7页
基于操纵稳定性研究,建立了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整车模型。阐述了分布式电驱动系统与整车的接口设置方法以及建模所需关键参数的辨识方法,包括车辆横摆转动惯量、滚动阻力与空气阻力特性、转向系统传动比、轮... 基于操纵稳定性研究,建立了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整车模型。阐述了分布式电驱动系统与整车的接口设置方法以及建模所需关键参数的辨识方法,包括车辆横摆转动惯量、滚动阻力与空气阻力特性、转向系统传动比、轮胎非线性侧偏特性等参数,并通过方向盘转角阶跃输入实验与蛇形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提供了精确可靠的仿真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CARSIM 参数辨识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定量降水预报误差检验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51
16
作者 符娇兰 宗志平 +2 位作者 代刊 张芳华 高栋斌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96-805,共10页
面向对象检验技术是定量降水预报误差分析方法之一,通过对某一降水过程进行分离,实现对其落区、量级等预报误差的定量化分析。基于面向对象的检验方法和天气系统识别技术,本文利用实况观测资料、ECMWF全球数值模式产品,以2012年汛期西... 面向对象检验技术是定量降水预报误差分析方法之一,通过对某一降水过程进行分离,实现对其落区、量级等预报误差的定量化分析。基于面向对象的检验方法和天气系统识别技术,本文利用实况观测资料、ECMWF全球数值模式产品,以2012年汛期西南地区5个典型强降水天气过程作为检验对象,对其降水及天气尺度影响系统1~10 d模式预报误差进行了定量化分析。分析表明:在中短期时效内,模式均对西南地区雨带位置预报偏北、偏西,中期时效内偏差更显著,雨带主轴上70%以上的点预报较实况偏北在2°以内,偏西约3°以内;预报的大雨及以上量级降水量较实况偏弱;模式1~2 d预报的极值分布与实况较为接近,随着预报时效延长,预报的极值较实况明显偏小;模式预报的小雨及以下量级的降水范围较实况偏大,对大雨以上量级的降水范围较实况明显偏小。对于四川盆地而言,预报的切变线较零场偏西0.5°~3°。低空急流预报偏西0.5°~1.5°;低空急流强度预报偏差具有季节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定量降水预报检验 系统识别 西南地区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细网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网络中关联实体识别模型及增量式验证算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寇月 申德荣 +3 位作者 刘恒 王泰明 聂铁铮 于戈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96-2108,共13页
利用关联实体识别技术可以对异构网络中主题相关的实体进行检测并整合,更好地帮助用户理解搜索目标.然而,目前关联实体识别技术考虑的因素较为单一、对识别结果缺乏验证而影响识别准确性.文中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的关联实体识别模型,充分... 利用关联实体识别技术可以对异构网络中主题相关的实体进行检测并整合,更好地帮助用户理解搜索目标.然而,目前关联实体识别技术考虑的因素较为单一、对识别结果缺乏验证而影响识别准确性.文中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的关联实体识别模型,充分考虑了实体的模式特征与属性特征.此外,提出了一种增量式验证算法,基于迭代对识别结果进行增量式的验证并修正,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实验验证了文中所提出的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网络 关联实体识别 迭代 增量式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视频真实性和来源的被动取证 被引量:21
18
作者 陈威兵 杨高波 +1 位作者 陈日超 朱宁波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7-183,共7页
分析了多种视频篡改伪造行为的特点以及它们对视频被动取证的影响,然后从真实性和来源取证2个方面,归纳了基于视频伪造过程遗留的痕迹和基于视频捕获成像设备特性等被动取证的典型方法,并详细地探讨了本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数字媒体取证 被动取证 视频对象 真实性鉴别 来源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可栽培种类野生种质的评价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金霞 黄晨阳 +2 位作者 陈强 高巍 郑素月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31,共5页
我国是食用菌野生种质资源丰富的国家,目前已查明自然分布可栽培野生种类93种,分布于担子菌的33个属。我国人工栽培种类近70种(变种),不同规模栽培有50种,商业规模栽培33种,分布于5目,12科,18属。与绿色植物的自养型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我国是食用菌野生种质资源丰富的国家,目前已查明自然分布可栽培野生种类93种,分布于担子菌的33个属。我国人工栽培种类近70种(变种),不同规模栽培有50种,商业规模栽培33种,分布于5目,12科,18属。与绿色植物的自养型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相反,食用菌将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分解,以体壁吸收方式摄取营养建造自身。这种生理特点的不同,导致其种质资源评价要求的不同。由于子实体形态相对于绿色植物简单,且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常常导致以形态特征为主要依据进行分类鉴定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形态相似的多个可栽培近缘种在侧耳(Pleurotus)、木耳(Auricularia)、蜜环菌(Armillaria)等中广泛存在,完全靠形态特征进行分类鉴定就更加困难。因此,在食用菌可栽培种类野生种质评价中,ITS测序等成为获得菌种生物学种的常用鉴定技术。菌种的分离培养中常受到菌落形态相似真菌的污染,RAPD、ISSR或ITS测序等常用来进行菌种符合性鉴定。食用菌孢子传播的特点,使其分布地理区域广泛,地理区域的隔离产生种内的个体或群体间的差异,形成种群的多样性,常用拮抗反应进行营养亲和群(个体、菌株)的鉴定。不同区域气候和生态条件下的个体,长期的进化和对环境条件适应性的形成,导致可栽培利用的特点不同。栽培性状要通过栽培试验进行评价。栽培性状主要包括菌丝长速、温度反应、结实性、丰产性、抗性、商品形态和耐贮运性等。为了充分利用远缘优势,对于具可利用栽培性状的种质还需要与栽培菌株间的遗传距离分析,通常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食用菌 野生种质 物种鉴定 符合性鉴定 栽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生物特征识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志勇 蔡莲红 +1 位作者 马磊 贾珈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5-379,共5页
针对目前生物特征识别研究大多基于特定特征而难以集成其它特征的现状,提出了整合多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通用解决方案.通过对生物特征识别研究的需求进行分析,抽取了生物特征识别平台的基本逻辑模型,建立了易于扩展、可复用的生物特征... 针对目前生物特征识别研究大多基于特定特征而难以集成其它特征的现状,提出了整合多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通用解决方案.通过对生物特征识别研究的需求进行分析,抽取了生物特征识别平台的基本逻辑模型,建立了易于扩展、可复用的生物特征识别平台框架THBio,同时在平台中进一步整合了生物特征识别评测及多生物特征融合的功能,为提高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研究水平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身份鉴别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