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ly maneuvering target tracking using multi-parameter fusion Singer model 被引量:6
1
作者 Shuyi Jia Yun Zhang Guohong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5期841-850,共10页
An algorithm of highly maneuvering target tracking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rge tracking error caused by strong maneuver. In this algorithm, a new estimator, named as multi-parameter fusion Singer (MF-Sin... An algorithm of highly maneuvering target tracking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rge tracking error caused by strong maneuver. In this algorithm, a new estimator, named as multi-parameter fusion Singer (MF-Singer) model is derived based on the Singer model and the fuzzy reasoning method by using radial acceleration and velocity of the target, and applied to the problem of maneuvering target tracking in strong maneuvering environment and operating environment. The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the MF-Singer model i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other manuevering tracking models. It is shown that the MF-Singer model outperforms these algorithms in several ex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euvering target multi-parameter fusion Singer (MF-Singer) fuzzy reasoning Singer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割图像辅助的自监督医学图像配准
2
作者 李宗民 王群 +1 位作者 李泫廷 杨超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7-863,共7页
为解决可形变医学图像配准工作更关注于像素/体素层级的配准,忽略了扫描图像中的结构信息的问题,采用多结构特征提取模块(multi-structure feature extraction,MSFE)。以形变图像的分割图像和固定图像的分割图像作为输入,提取结构信息... 为解决可形变医学图像配准工作更关注于像素/体素层级的配准,忽略了扫描图像中的结构信息的问题,采用多结构特征提取模块(multi-structure feature extraction,MSFE)。以形变图像的分割图像和固定图像的分割图像作为输入,提取结构信息并反馈给配准神经网络。在此基础上,在配准任务常用的损失函数中加入与MSFE模块搭配的损失函数与分割任务中常用的损失函数以辅助配准。所提方法只参与配准网络的训练阶段,不参与测试阶段,不会增加实际配准时所需的时间。在OASIS Sample Data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自监督 单模态 可形变配准 医学图像 医学图像配准 分割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模型的机载武器运动参数精确测量方法
3
作者 胡丙华 晏晖 何红丽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3-669,共7页
针对飞行试验中机载武器投射试验测试需求、测试条件与现有弹体运动参数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弹体运动参数精确测量方法。首先,简要论述了基于三维模型的弹体运动参数精确测量的方法原理和系统构成。其次,详细论述... 针对飞行试验中机载武器投射试验测试需求、测试条件与现有弹体运动参数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弹体运动参数精确测量方法。首先,简要论述了基于三维模型的弹体运动参数精确测量的方法原理和系统构成。其次,详细论述了弹体高精度几何与纹理建模、弹体三维模型与动态序列影像的自动配准,以及自动寻点、转点跟踪与高精度位姿解算等方法。最后,构建了地面试验验证系统,进行了静态测量数据准确性和动态测量数据有效可靠性的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升了测量精度与可靠性,实现了基于弹体模型运动过程的三维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武器 飞行试验 三维模型 几何与纹理建模 模型与影像配准 位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密度差异引导的图像特征匹配算法
4
作者 肖剑 武亮亮 +1 位作者 何昕泽 胡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95,共8页
为解决预定义参数化模型的特征匹配方法通用性较低且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根据正确匹配和误匹配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差异的现象,提出一种局部密度差异引导的特征匹配(RFM-LoDD)算法。首先,将假定特征匹配转换为能够表征特征匹配性质的空间... 为解决预定义参数化模型的特征匹配方法通用性较低且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根据正确匹配和误匹配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差异的现象,提出一种局部密度差异引导的特征匹配(RFM-LoDD)算法。首先,将假定特征匹配转换为能够表征特征匹配性质的空间样本点,并引入概率距离计算样本点的局部密度。其次,在随机选取的40幅涉及不同变换模型的图像对上测试算法的最优参数设置,确定了具有全局最优的密度阈值和其他参数。最后,将样本点的局部密度与密度阈值进行比较,当样本点的局部密度大于密度阈值,则认为该样本点代表的假定匹配为正确匹配,否则,就认为其代表的假定匹配为误匹配。在代表图像对和公开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表明,RFM-LoDD算法在各种匹配场景下都能够保持良好的鲁棒性,特别是在内点率较低的Retina数据集和AdelaideRMF数据集上相比于先进的算法均取得了领先的F分数。此外,RFM-LoDD算法具有准线性的时间复杂度,在4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平均运行时间约为40 ms,时间成本相比于经典的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AC)算法降低了两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匹配 局部密度 误匹配剔除 图像配准 变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权制度改革的农民增收效应:来自水权试点的证据
5
作者 章恒全 周钦 +2 位作者 张陈俊 方舟 程常高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8,共13页
水权制度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保障农村居民收入提高是完善和推进水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前提。该研究基于2007—2021年中国省份数据和农户微观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模型和倍差法检... 水权制度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保障农村居民收入提高是完善和推进水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前提。该研究基于2007—2021年中国省份数据和农户微观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模型和倍差法检验水权试点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从水权确权登记和水权交易流转两大工作重点分析了结果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①基于水权确权登记的水权改革地区,相比未改革地区,在5%的水平上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边际效应约为2.2%;以水权交易流转为工作重点的试点地区对农民收入的积极效应不显著。②从作用机制来看,水权确权主要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灌溉技术、增加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水权交易则主要促进了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③进一步对水权交易未呈现显著农民增收效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这是由于水资源的准公共物品属性造成对制度设计的依赖。在水权交易推行过程中,提高农民水权交易倾向、增加交易经济激励、增强农村组织支持、改善市场经济环境,才能发挥水权市场化交易对农民收入的积极效应。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建议:中国应进一步以水权确权登记为基础推进水权改革,明确农村地区水权归属;加大对水权改革扶持力度,降低农户交易成本,逐步解决水权交易中存在的障碍;完善制度设计和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水权管理在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中协调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权改革 合成控制法 农村居民收入 水权确权登记 水权交易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识别与参数化建模的残缺物体重建方法
6
作者 陈天宸 刘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5-110,共6页
激光扫描点云技术虽已广泛应用于三维建模领域,但也普遍存在部位缺失的问题,导致难以重建高精度实体模型;同时现有的建模方法成本高昂,且面对实际工业场景中大批量同类型模型时人力资源消耗过大。虽然模型库替换方案能提升效率,但其生... 激光扫描点云技术虽已广泛应用于三维建模领域,但也普遍存在部位缺失的问题,导致难以重建高精度实体模型;同时现有的建模方法成本高昂,且面对实际工业场景中大批量同类型模型时人力资源消耗过大。虽然模型库替换方案能提升效率,但其生成的模型往往与原始点云比例失配,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物体类别识别的参数化逆向建模方法,可有效解决部位缺失问题,且能动态调整尺寸,满足不同场景需求。该方法首先采用深度学习网络对残缺点云进行分割与分类,获取残缺物体的类别与型号;然后通过包围盒计算获取物体的尺寸及位置信息,再利用3D建模软件对物体不同部件进行参数化驱动并组装,实现对实体模型的高精度逆向建模;最后利用ICP配准算法进行相似度检测,确保重建模型与原始点云的几何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点云 参数化建模 逆向建模 深度学习 残缺点云 ICP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KRNet:高实时性点云配准轻量化框架
7
作者 王志航 杨华实 +4 位作者 杨维 庞明喜 陈治中 巩昊杨 王鼎衡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629-4637,共9页
为解决LIO-SAM (tightly-coupled lidar inertial odometry via smoothing and mapping)等基于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方法的传统点云配准策略和HRegNet(hierarchical registration network)等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方法的新型点云配... 为解决LIO-SAM (tightly-coupled lidar inertial odometry via smoothing and mapping)等基于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方法的传统点云配准策略和HRegNet(hierarchical registration network)等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方法的新型点云配准模型均存在的算力消耗高、配准时间长等问题,通过深入研究HRegNet神经网络点云配准模型框架,提出具有轻量化、实时性特点的HKRNet(hierarchical kcpstack registration network)网络模型。首先,使用点云体素化和高斯阈值降采样联用的滤波方法,去除雷达扫描地面的大量无用点,将点的数量从13万左右降至约7万。其次,对HRegNet模型内部耗时大的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s, KNN)点云聚类算法改进为KD树(K-dimensional tree, KD-Tree)算法,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升25%的处理速度。最后,针对模型内部卷积模块内存消耗高、计算效率低的问题,使用张量分解的轻量卷积模块并提出分层奇异值分解算法,将模型压缩至原来的86.1%并节约61.2%的计算量。结果表明,HKRNet网络相对于HRegNet网络可以在微小的精度损失下,减少40%的配准时间,单次配准时间不超过84 ms,满足实时配准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配准 深度学习 模型轻量 点云下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SURF-ORB的改进图像配准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尚明姝 王克朝 高玉宝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328,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SURF-ORB的改进图像配准算法。建立SURF图像金字塔,在其上检测ORB特征点,用256位二进制字符作为特征描述向量,用最近邻法匹配特征点。利用正确匹配点间的邻域平均灰度差、欧式距离、匹配点连线与x轴夹角应近似相等的性质,... 提出一种基于SURF-ORB的改进图像配准算法。建立SURF图像金字塔,在其上检测ORB特征点,用256位二进制字符作为特征描述向量,用最近邻法匹配特征点。利用正确匹配点间的邻域平均灰度差、欧式距离、匹配点连线与x轴夹角应近似相等的性质,筛选匹配点。改进了k-means算法,以密度大于阈值的点为类中心点,聚类,删除误差平方和大于阈值的类,将剩余特征点重新分入保留的类中。改进了RANSAC算法,将所有变换模型对应的内点合并为集合,将集合中与候选最优变换模型满足误差距离阈值的匹配点归入其内点。利用最小二乘法用其所有内点计算更精确变换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SURF算法、ORB算法提取的特征点减少了约32%,匹配正确率提高了约16%,运算时间减少了约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视觉 图像配准 尺度空间 SURF算法 ORB算法 特征点分组 变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域特征的3D打印网格结构差异测量
9
作者 杨国政 吴泱序 陈平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3,127,共9页
金属3D打印技术在制造复杂几何结构中展现出极高的自由度和设计灵活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建筑等领域。打印过程中容易出现缺陷和尺寸误差,影响结构性能和完整性,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点云配准和自动提取重复结构... 金属3D打印技术在制造复杂几何结构中展现出极高的自由度和设计灵活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建筑等领域。打印过程中容易出现缺陷和尺寸误差,影响结构性能和完整性,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点云配准和自动提取重复结构遍历对比的模型差异检测方法。首先通过CT扫描获取三维数据,结合体素直方图和阈值分割提取模型;其次提出复合域特征分析法,结合标准差表征空间域特征变化,并引入傅立叶变换进行频域特征分析,实现模型基本单元的自动提取;最后改进传统点云配准算法,使用FPFH特征和ICP算法进行全局和精细配准,计算模型误差,进行差异分析与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高效准确地检测出模型差异和缺陷,显著提升三维网格结构的检测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3D打印 镂空网格 模型差异检测 复合域特征 点云配准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P算法和Bursa模型改进的点云配准算法
10
作者 张明敏 胡秋宝 +2 位作者 黄团冲 柳义成 郑金鑫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72,共5页
针对Bursa模型仅适用于小角度点云配准的问题,本文结合ICP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点云配准算法。首先通过ICP算法对点云进行粗配准,迭代旋转、平移源点集直至收敛结果满足Bursa模型的使用要求;然后基于间接平差原理,使用Bursa模型完成源... 针对Bursa模型仅适用于小角度点云配准的问题,本文结合ICP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点云配准算法。首先通过ICP算法对点云进行粗配准,迭代旋转、平移源点集直至收敛结果满足Bursa模型的使用要求;然后基于间接平差原理,使用Bursa模型完成源点集精确配准。试验表明,该算法配准结果的RMSE均小于0.010 m,不仅弥补了Bursa模型适用范围的局限性,而且相对于传统ICP算法,配准精度在X、Y及Z方向分别提高了97.8%、95.8%、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 BURSA模型 点云配准 RM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耳廓模板修复光学扫描缺损模型的方法研究
11
作者 林智源 王业维 +2 位作者 余光正 李哲林 张鑫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898,共10页
人体耳廓的三维模型在人体工程学和数值模拟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可通过光学扫描成像等方法快速建模,但耳甲腔等局部凹陷结构无法将反射光线反馈给扫描设备,从而形成扫描盲区。传统方法是通过逆向工程软件依据盲区周围三角网格的曲率信... 人体耳廓的三维模型在人体工程学和数值模拟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可通过光学扫描成像等方法快速建模,但耳甲腔等局部凹陷结构无法将反射光线反馈给扫描设备,从而形成扫描盲区。传统方法是通过逆向工程软件依据盲区周围三角网格的曲率信息进行修补,但精度较低且效率不高。为提升耳廓模型精度,将耳印材料注入耳甲腔,然后扫描耳印模型以获得精确的耳甲腔凹陷结构,并将其与耳廓扫描模型的重合部位进行手动对齐和全局对齐,从而拼接得到较为精确且完整模型,该方法获得的耳廓模型精确但整个过程相对复杂耗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耳廓模板修复光学扫描缺损模型的方法。首先基于精确扫描和拼接建立的35名成年受试者的耳廓模型构建统计形状模型库,根据其相关性特征生成三维耳廓模板;然后采用改进后的MeshMonk程序,通过刚性配准和非刚性配准至5位新受试者的缺损模型,从而生成完整模型;最后采用偏差距离均方根值,对比分析5位受试者的修补完整模型、生成完整模型和精确完整模型之间的图形偏差。结果表明,生成完整模型与精确完整模型的均方根均值为(0.37±0.01) mm,在可接受阈值0.50 mm范围内。而在点云距离大于0.50 mm之外,生成完整模型与精确完整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均值为(0.93±0.12) mm,明显小于修补完整模型与精确完整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均值(2.87±0.49) mm (提高约68%)。可见,该方法相较于逆向工程软件修补法具有明显的精度优势,且方法简洁、高效,可用于完整耳廓甚至头部的三维扫描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扫描 缺损模型 三维耳廓模板 模型配准 精度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地磁三分量数据的非同步误差及其校正
12
作者 樊新志 高金耀 +2 位作者 贺惠忠 郭一栋 周普志 《海洋测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5,共5页
为提高船载地磁三分量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嘉庚”号科考船的实测实验,从理论和实践上详细分析了地磁三分量对船姿态变化的响应特性,揭示了它们之间波形同步起伏的规律性,从而证明实测记录数据存在... 为提高船载地磁三分量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嘉庚”号科考船的实测实验,从理论和实践上详细分析了地磁三分量对船姿态变化的响应特性,揭示了它们之间波形同步起伏的规律性,从而证明实测记录数据存在地磁三分量与船姿态之间的非同步误差。通过对实测数据波形选取波峰波谷控制点进行同步配准和综合误差校正,处理后校正环的地磁北向、东向、垂向分量和总场的外符合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2.89 nT、23.81 nT、145.03 nT和19.07 nT,处理后测网的地磁三分量合成总场内、外符合均方根误差达12.91 nT和18.85 nT。本文提出的同步配准和综合误差校正算法,有效提高了低成本海上船载地磁三分量测量数据的处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磁力测量 船载地磁三分量 惯导姿态 非同步误差 综合误差模型 同步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模型匹配的飞机位姿参数测量技术
13
作者 马晓东 景慧莹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8-176,共9页
针对近场及起飞着陆过程飞机位姿参数的动态测量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先验三维模型匹配的飞机位姿参数视觉测量方法。利用搭载多波段可变焦成像基元的智能光电跟踪测量系统,实现全天时复杂气候条件下目标大范围跟踪与成像,采用基于空间参... 针对近场及起飞着陆过程飞机位姿参数的动态测量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先验三维模型匹配的飞机位姿参数视觉测量方法。利用搭载多波段可变焦成像基元的智能光电跟踪测量系统,实现全天时复杂气候条件下目标大范围跟踪与成像,采用基于空间参考点不确定性的相对位姿求解算法获取目标的初始位姿参数;之后,结合目标飞机先验三维CAD模型进行空间在线投影配准,以最小化分割损失和稠密特征匹配损失为条件进行迭代优化,获取目标飞机位姿的最优测量值。以实际C919飞行数据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位置测量RMS误差优于1.2 m,姿态测量RMS误差优于0.3°,满足实际试飞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位姿参数 三维模型匹配 投影配准 分割损失 稠密特征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B-D双目视觉的苗期玉米三维模型重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志艳 万海迪 +2 位作者 陈学海 申阳 周明刚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8-153,共6页
以玉米幼苗为对象,研究基于RGB-D双目视觉的苗期玉米三维模型重构方法,实现了部分重构参数的优化。首先,针对目标进行固定步距角环绕图像采集,依据RGB图像中目标区域分割结果,对深度图像进行目标区域深度数据分割,并采用改进后的均值滤... 以玉米幼苗为对象,研究基于RGB-D双目视觉的苗期玉米三维模型重构方法,实现了部分重构参数的优化。首先,针对目标进行固定步距角环绕图像采集,依据RGB图像中目标区域分割结果,对深度图像进行目标区域深度数据分割,并采用改进后的均值滤波对苗期玉米区域内深度数据孔洞进行自适应填充;其次,针对苗期玉米各角度的深度点云数据,采用先粗后精完成多角度点云配准与融合;最后,对比两种体素精简方法对点云的精简平滑效果,实现苗期玉米三维模型的重构。通过试验对比步距角对苗期玉米模型的重构效率与精度,结果表明:采用八叉树滤波精简效果较好,60°步距角建模误差最小,重构的模型与苗期玉米株高精度误差为4.4 mm,茎粗平均精度误差为0.62 mm,能满足苗期玉米的三维重构形态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双目视觉 苗期玉米模型 三维重构 孔洞填充 点云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点配准的真伪卷烟商标纸鉴别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伟华 王锐 +5 位作者 宗国浩 赵志成 罗泽 周明珠 李晓辉 邢军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4-201,共8页
为提高真伪卷烟商标纸鉴别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鉴别的经验要求和主观性,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配准的真伪卷烟商标纸鉴别方法。使用一致的标准扫描采集卷烟样品图像,基于尺度不变特征转换算法提取图像特征点,通过特征匹配和基于单应性变换... 为提高真伪卷烟商标纸鉴别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鉴别的经验要求和主观性,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配准的真伪卷烟商标纸鉴别方法。使用一致的标准扫描采集卷烟样品图像,基于尺度不变特征转换算法提取图像特征点,通过特征匹配和基于单应性变换的图像配准获取判别预测变量。采用逻辑回归、梯度提升分类决策树算法构建二元分类模型对图像样本进行训练和评估。在64个卷烟规格、2 918个样本数据集上进行实验,该方法准确率高于95%。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商标纸 真伪鉴别 特征点 图像配准 模型算法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合金大型管件自适应加工工艺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子彦 秦现生 +2 位作者 王战玺 刘维伟 李树禄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1-808,共8页
航天发动机中许多大型管路构件由高温合金制成,对高温合金曲面构件进行精密机械加工是实现航天发动机燃气管路系统减质的重要途径。然而,这类零件常采用热锻工艺加工毛坯,该工艺加工后的构件具有变形大、难切削的特点,二者共同作用加剧... 航天发动机中许多大型管路构件由高温合金制成,对高温合金曲面构件进行精密机械加工是实现航天发动机燃气管路系统减质的重要途径。然而,这类零件常采用热锻工艺加工毛坯,该工艺加工后的构件具有变形大、难切削的特点,二者共同作用加剧了机械加工的复杂度。国内外学者在自适应加工理论、曲面路径规划算法、模型重构方法等方面开展了理论与试验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目前,对于高温合金自适应加工变形分析与误差补偿理论解析方法尚不明确,精确物理模型重构技术尚不成熟,工程应用尚未普及。为此,针对锻压成形后的高温合金管件毛坯机械加工领域,提出一种基于模型设计基准的快速配准方法和基于内曲面的精确配准算法、结合曲面数字化测量技术,完成大型管路构件自适应加工工艺模型重构,并通过加工试验验证技术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加工 有限元分析 模型重构 模型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机械零件三角网格模型自动配准中增强特征的分割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巫志辉 王立忠 +4 位作者 梁晋 龚春园 朱峰 常志文 徐建宁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2-1124,共13页
三角网格模型配准是工业自动化检测软件中的重要一环,其配准精度对检测机械零件的形位公差有重要影响。针对三角网格模型的自动配准精度低、鲁棒性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机械零件三角网格模型自动配准中增强特征的分割方法。首先,... 三角网格模型配准是工业自动化检测软件中的重要一环,其配准精度对检测机械零件的形位公差有重要影响。针对三角网格模型的自动配准精度低、鲁棒性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机械零件三角网格模型自动配准中增强特征的分割方法。首先,确定三角网格模型特征分割的K值,通过拉普拉斯矩阵确定种子点进行迭代初始化。其次,本文采用合适的区域形状代理和代价函数以加速该过程,并通过多源迭代聚类得到特征分割结果。最终,在三角网格模型特征分割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奇异值分解法的粗配准,之后再根据EM-ICP进行精配准。与传统的特征描述子粗配准结合ICP精配准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配准误差下降了25.2%,自动配准时间缩短了62.6%,有效地提高了三角网格模型自动配准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网格模型 特征分割 种子点选取 分割后处理 自动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点云技术的机床夹具设计与改进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兆亮 杜龙龙 +1 位作者 王荣扬 赵文超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7-602,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机床夹具通用性不高、多次对刀和装夹带来误差和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逆向建模技术的机床夹具改进方案。通过在夹具两侧加装激光扫描仪以获取工件和夹具的3维点云信息,分别采用曲率判别算法和基于粒子群搜索... 为了解决传统机床夹具通用性不高、多次对刀和装夹带来误差和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逆向建模技术的机床夹具改进方案。通过在夹具两侧加装激光扫描仪以获取工件和夹具的3维点云信息,分别采用曲率判别算法和基于粒子群搜索的迭代最近点算法对其进行去噪处理和坐标配准,建立工件与机床一体的3维空间坐标;最后根据参考点的点云坐标计算空间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的偏移量,将获得的偏移值录入数控系统进行加工。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夹具在加工工序较为复杂的零件时,可以有效减少对刀和装夹次数,总体工效提升约30%。该研究对于提升加工面较多、工序较为复杂零件的加工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机床夹具 点云逆向建模 迭代最近点配准算法 工效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模型的不动产登记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召泽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154,159,共5页
三维不动产登记可以有效减少登记错误,提高不动产登记准确性,增强不动产登记信息的直观性,解决了不动产登记空间信息混乱等问题。本文对三维不动产登记中涉及的实景三维模型和BIM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属性数据和模型数据进行... 三维不动产登记可以有效减少登记错误,提高不动产登记准确性,增强不动产登记信息的直观性,解决了不动产登记空间信息混乱等问题。本文对三维不动产登记中涉及的实景三维模型和BIM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属性数据和模型数据进行空间匹配和数据关联,实现了三维不动产单元的快速查询和准确定位,为三维不动产登记提供了更加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持,且为将来三维不动产登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行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 BIM 实景三维 不动产登记 空间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综述 被引量:4
20
作者 梅益文 回丙伟 郭鹏程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2-249,共8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之间存在大量互补特性,二者的综合利用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由于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之间存在多种差异,作为信息融合的基础,两种图像的配准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对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之间存在大量互补特性,二者的综合利用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由于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之间存在多种差异,作为信息融合的基础,两种图像的配准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对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配准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根据配准过程对专家先验信息的依赖程度及是否具有训练、学习过程这两个角度,将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分为基于特征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两大类,并对两类方法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基于几何特征的配准和深度学习的配准,然后介绍配准结果的通用评价指标以及常用的成对的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数据集,最后总结目前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配准 特征提取 深度学习 生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