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itial support distance of a non-circular tunnel based on convergence constraint method and integral failure criteria of rock 被引量:14
1
作者 AN Xue-xu HU Zhi-ping +3 位作者 SU Yan CAO Shuang-li TAO Lei ZHANG Yong-h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3732-3744,共13页
For deep tunnel projects,selecting an appropriate initial support distance is critical to improving the self-supporting capacity of surrounding rock.In this work,an intuitiv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tunnel’s initi... For deep tunnel projects,selecting an appropriate initial support distance is critical to improving the self-supporting capacity of surrounding rock.In this work,an intuitiv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tunnel’s initial support distance was proposed.First,based on the convergence-confinement method,a three-dimensional analytical model was constructed by combining an analytical solution of a non-circular tunnel with the Tecplot software.Then,according to the integral failure criteria of rock,the failure tendency coefficients of hard surrounding rock were computed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lots of that were constructed.On this basis,the tunnel’s key failure positions were identified,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ilure tendency coefficient at key failure positions and their distances from the working face was established.Finally,the distance from the working face that corresponds to the critical failure tendency coefficient was taken as the optimal support distance.A practical project was used as an example,and a reasonable initial support distance was successfully determined by applying the developed method.Moreover,it is found that the stability of hard surrounding rock decreases rapidly within the range of 1.0D(D is the tunnel diameter)from the working face,and tends to be stable outside the range of 1.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engineering convergence confinement method integral failure criteria of rock non-circular tunnel initial supporting d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programming methodology for multi-criteria group decision-making under ordinal preferences 被引量:3
2
作者 Wu Li Guanqi Guo +1 位作者 Chaoyuan Yue Yong Zh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6期975-980,共6页
A method of minimizing rankings inconsistency is proposed for a decision-making problem with rankings of alternatives given by multiple decision makers according to multiple criteria. For each criteria, at first, the ... A method of minimizing rankings inconsistency is proposed for a decision-making problem with rankings of alternatives given by multiple decision makers according to multiple criteria. For each criteria, at first, the total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rankings of all alternatives for the group and the ones for every decision maker is defined after the decision maker weights in respect to the criteria are considered. Similarly, the total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ir final rankings for the group and the ones under every criteria is determined after the criteria weight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n two nonlinear integer programming models minimizing respectively the two total inconsistencies above are developed and then transformed to two dynamic programming models to obtain separately the rankings of all alternatives for the group with respect to each criteria and their final rankings. A supplier selection case illustrated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some discussions on the results verified its effectiveness. This work develops a new measurement of ordinal preferences’ inconsistency in multi-criteria group decision-making (MCGDM) and extends the cook-seiford social selection function to MCGDM considering weights of criteria and decision makers and can obtain unique ranking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criteria group decision-making (MCGDM) ordinal preference minimum deviation method dynamic programming Cook-Seiford social selection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中短距离游泳运动员基础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标准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廖婷 师建伟 +1 位作者 王明波 闫琪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8,共10页
目的:构建游泳项目基础体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分标准,为我国游泳运动员开展基础体能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我国中短距离游泳运动员基础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测试法收集我国国家游泳队运动员相关指标数... 目的:构建游泳项目基础体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分标准,为我国游泳运动员开展基础体能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我国中短距离游泳运动员基础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测试法收集我国国家游泳队运动员相关指标数据,应用百分位数法与累进计分法建立我国优秀中短距离游泳运动员的基础体能测试评价标准;并绘制ROC曲线探究基础体能评价标准总评分与运动员效率状态的关联性。结果:(1)基于国家游泳队现实基础及相关专家意见,构建了符合我国优秀中短距离游泳运动员现状的基础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2)根据对47名国家游泳队运动员进行为期近一年的体能测试,结合不同专项,制定了各单项指标评分标准及综合等级评分标准,评价标准经回代检验结果客观有效。(3)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95%CI 0.609~0.916,P=0.001),表明该评价标准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结论:我国优秀中短距离游泳运动员的基础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评价标准为我国优秀中短距离游泳运动员基础体能训练提供了重要的导向和参考价值。同时,评价标准模型对于优秀中短距离游泳运动员的竞技表现,显示出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运动员 体能测试 评价指标体系 评分标准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的再审视与完善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海嵩 张新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9,共13页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对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美丽中国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履行判决作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主流判决,占据着最为主要的地位。目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的实践中存在“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断标准...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对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美丽中国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履行判决作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主流判决,占据着最为主要的地位。目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的实践中存在“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断标准不统一,判决方式运用不适当以及判决内容限度不明确等问题。“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断标准关涉到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何方败诉的问题,判决方式和判决内容则会影响后续执行和司法权威,因此这些问题亟待解析。法院对行政机关是否履行法定职责的判断,主要存在行为标准和结果标准的分界。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应排除绝对的结果标准,部分案件法院可以直接根据行为标准判断行政机关是否履行法定职责,较为复杂的案件则需综合考量结果标准和因果关系。法院应充分认识到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才是法院作出履行判决的前提,履行判决不能与确认违法判决组合作出,但可以根据案情伴随驳回部分诉讼判决和撤销判决。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中有必要区分责令履行和责令继续履行法定职责。法院在恪守被动性的前提下仍要发挥一定的能动性作出具体性履行判决,不再适用概括性履行判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履行判决 判决标准 判决方式 判决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环境基准与标准研究五十年: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
5
作者 马瑾 骆永明 +30 位作者 胡清 林玉锁 马义兵 马奇英 姜林 李发生 仇荣亮 赵方杰 杨忠芳 李芳柏 吴龙华 赵晓丽 刘承帅 侯德义 王玉军 龙涛 侯红 林春野 程红光 胡献刚 陈世宝 汪鹏 苏婧 宋静 师华定 郭观林 颜增光 姜锦林 袁勇 王贝贝 吴丰昌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49-1667,共19页
土壤环境基准是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科学依据,在土壤环境管理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本文系统梳理回顾了我国土壤环境基准与标准研究50年来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萌芽起步(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步应用(20世纪90年代)、先行... 土壤环境基准是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科学依据,在土壤环境管理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本文系统梳理回顾了我国土壤环境基准与标准研究50年来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萌芽起步(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步应用(20世纪90年代)、先行先试(2000-2010年)、系统研究(2011-2019年)和规范发展(2020年至今)五个发展阶段,详细阐述了各阶段的历史背景及国家需求、重要事件及其影响、代表性学者及其学术贡献、重要科研项目及标志性成果、存在问题与不足以及相关成果对国家土壤环境管理的支撑作用等。基于上述分析,形成了我国土壤环境基准与标准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土壤环境基准与标准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最后,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战略需求,特别是针对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净土保卫战,从顶层设计、技术体系、数据平台、暴露场景和暴露参数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未来中国土壤环境基准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土壤环境基准体系,更好地支撑我国土壤环境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国家土壤环境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基准 发展历程 理论方法 研究体系 未来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韧性匹配准则的膨胀式尾管悬挂器支撑筒爆裂压力预测
6
作者 邓宽海 姚明远 +3 位作者 周念涛 王一佶 杨浩 林元华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134,共13页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向深井、超深井、大位移井及高温高压井等复杂井况发展,膨胀式尾管悬挂器(ELH)凭借高悬挂可靠性和强密封性,在复杂井况下应用广泛,但其核心部件支撑筒在膨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塑性变形会导致几何与力学参数的复杂变化,...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向深井、超深井、大位移井及高温高压井等复杂井况发展,膨胀式尾管悬挂器(ELH)凭借高悬挂可靠性和强密封性,在复杂井况下应用广泛,但其核心部件支撑筒在膨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塑性变形会导致几何与力学参数的复杂变化,使得爆裂压力预测极为困难。现有经典模型未考虑膨胀及断裂韧性劣化影响,且现场数据获取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应用。为此,结合强度理论与断裂力学理论,充分纳入径向膨胀与塑性变形对几何参数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同时考虑材料强度不足引发的爆破失效和韧性不足导致的环境断裂失效的爆裂压力模型,最后形成了支撑筒膨胀后力学参数机器学习预测方法,并通过相关支撑筒的全尺寸爆裂试验数据验证了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在低膨胀率(≤3%)下,堵口工况下基于屈服准则的延性爆破压力预测误差仅为3.2%,而环境断裂压力模型误差达10.8%;高膨胀率(>3%)时,环境断裂压力预测误差降至2.5%,但延性爆破压力误差升至10.2%。②基于强度—韧性匹配准则的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高度吻合,最大误差仅3.2%,适用于不同膨胀率及工况。③径厚比、材料性能(屈服强度、断裂韧性)及服役工况(堵口/开口)显著影响爆裂压力,需在设计中统筹考虑。结论认为,该方法为膨胀式尾管悬挂器设计、支撑筒爆裂压力预测、诊断故障模式、评估潜在风险、及时调整生产参数和选择修井措施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保障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式尾管悬挂器 支撑筒 强度—韧性匹配准则 爆裂压力 机器学习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衔接换乘评价
7
作者 杜光远 谭桂菲 +1 位作者 夏齐 赵向宇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1,共9页
为了识别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线路衔接换乘存在的换乘效率低等问题,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以及响应公众需求和监督,需要对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衔接换乘进行全面系统评价.基于便利性、可靠性... 为了识别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线路衔接换乘存在的换乘效率低等问题,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以及响应公众需求和监督,需要对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衔接换乘进行全面系统评价.基于便利性、可靠性、可达性、通畅性及舒适度等5个维度15个指标,建立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的衔接换乘评价指标体系;选取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方法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采用云模型生成基于基本算法的评价标准云和结果云,评价结果通过云的数字特征和云图直观展现,进而对识别出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以中国青岛市主城区45个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衔接换乘为案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衔接换乘综合评价等级为“中等”,准则层(便利性、可靠性、可达性、通畅性和舒适度)的衔接换乘评价等级均为“中等”以上,基本符合青岛市主城区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衔接换乘的特点,验证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评价结果有助于优化公共交通资源配置,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衔接换乘 评价指标体系 CRITIC法 云模型 交通运行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DM的中国海岛县地震韧性评价
8
作者 贾婧 尤瑞妍 +1 位作者 王叶 邓赛琳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43,共12页
我国有一万多个海岛,多处地震活跃带,目前针对海岛区域的地震韧性研究较为薄弱。聚焦中国海岛县这一代表性海岛区域,以地震韧性为主题开展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海岛及地震特征,归纳得出海岛县对地震灾害的应对能力、抵抗能... 我国有一万多个海岛,多处地震活跃带,目前针对海岛区域的地震韧性研究较为薄弱。聚焦中国海岛县这一代表性海岛区域,以地震韧性为主题开展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海岛及地震特征,归纳得出海岛县对地震灾害的应对能力、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为海岛县地震韧性的具体构成,进而构建了一种包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的海岛县地震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结合多准则决策方法形成海岛县地震韧性综合评价模型,对中国11个海岛县进行地震韧性评价,探究我国海岛地震韧性现状。该研究可为我国海岛区域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岛县 地震灾害 地震韧性 评价指标体系 多准则决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和多准则妥协解排序算法的机位分配策略
9
作者 李明捷 苗容瑜 +1 位作者 王涛 何奕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3-1731,共9页
为应对航空客流的迅速恢复和快速增长以及旅客群体结构和消费行为的不确定性,充分发挥机位资源对非航空性收入的促进作用,建立基于航线商业价值最大化的机位优化分配模型。首先,运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修正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然后... 为应对航空客流的迅速恢复和快速增长以及旅客群体结构和消费行为的不确定性,充分发挥机位资源对非航空性收入的促进作用,建立基于航线商业价值最大化的机位优化分配模型。首先,运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修正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然后,通过多准则妥协解排序算法多准则妥协解排序算法(VlseKriterijumska optimizacija I kompromisno resenje, VIKOR)对机位与航线商业价值进行量化排序,消除多指标间的相互影响。最后,以华北地区某干线机场为实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航线商业价值评价指标中,与登机口客单价和商业集中区客单价呈现显著相关的有起飞时刻、停留时间和日均承运人数;根据商业价值对机位与航线进行合理匹配,可以将登机口和商业集中区的商业价值分别提高9.4%和6.2%。因此,在传统的机位分配模型中引入航线商业价值,对于提升机场非航收入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位与航线商业价值 机位分配 重要性通过准则间关系确定法 熵权法 多准则妥协解排序算法(VIK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的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优化
10
作者 鲍学英 申中帅 +1 位作者 李子龙 吕向茹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373,共10页
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关系施工工期,会直接产生施工成本,对生态环境造成重要影响,进而产生较高碳排放量。首先,考虑铁路路基施工工期、施工成本、施工绿色指数及碳排放等目标,建立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优化模型。其中,将施工机群配置优... 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关系施工工期,会直接产生施工成本,对生态环境造成重要影响,进而产生较高碳排放量。首先,考虑铁路路基施工工期、施工成本、施工绿色指数及碳排放等目标,建立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优化模型。其中,将施工机群配置优化模型中各优化目标作为一级指标建立机群配置多目标决策偏好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组合数有序加权算子(Combination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C-OWA)法与基于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的权重确定(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CRITIC)法结合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其次,采用基于莱维飞行机制的量子粒子群优化(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算法求解该施工机群配置优化模型。最后,以某铁路路基工程某标段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多目标优化方案较原方案工期提前75 d,成本降低203.257万元,绿色指数提升5.250%,碳排放量降低1.305 t。研究结果可为铁路路基施工机群配置优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铁路路基机群配置 碳排放 组合数有序加权算子法 基于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的权重确定法 基于莱维飞行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一阶逻辑子句选择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国艳 徐扬 +1 位作者 陈树伟 姜世攀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3,共9页
基于一阶逻辑的自动定理证明器(ATP)在知识表达和自动推理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启发式策略则是提升ATP性能的关键研究方向.主流的启发式策略通常通过描述子句属性来确定属性优先级,从而选择子句,但属性优先级受人为因素影响,且评估子... 基于一阶逻辑的自动定理证明器(ATP)在知识表达和自动推理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启发式策略则是提升ATP性能的关键研究方向.主流的启发式策略通常通过描述子句属性来确定属性优先级,从而选择子句,但属性优先级受人为因素影响,且评估子句耗时较长.为此,本文基于矛盾体分离(S-CS)规则,提出一种新的多属性决策(MCDM)子句评估方法.首先,利用熵权法对子句属性进行客观赋权;其次,结合偏好顺序结构评估法(PROMETHEEⅡ)对子句进行评估,得到子句的完全排序;最后,将提出的MCDM方法加入自动定理证明器CSE 1.5(contradiction separation extension 1.5)、Vampire 4.7和Eprover(E 2.6)中,分别形成新的证明器MCDM_CSE、MCDM_V和MCDM_E.对MCDM_CSE测试了国际定理证明器问题库TPTP(Thousands of Problems for Theorem Provers)中一阶逻辑格式的定理,并对MCDM_V和MCDM_E测试了2022年CADE(Conference on Automated Deduction)竞赛例(一阶逻辑组).实验表明:MCDM_CSE比CSE 1.5多证明了151个定理(来自TPTP),并且能够证明Vampire 4.7无法证明的5个定理、E 2.6无法证明的41个定理以及Prover9无法证明的293个定理;在更短的平均时间内,MCDM_V比Vampire 4.7多证明了6个定理(来自CADE 2022),MCDM_E比E 2.6多证明了8个定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阶逻辑 矛盾体分离规则 启发式策略 多属性决策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霉素淡水生物水质基准与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翱月 刘萌硕 +1 位作者 董素涵 王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0-280,共11页
克拉霉素(CLA)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抑菌作用,环境中CLA的残留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潜在危害,而我国尚缺乏CLA的淡水生物水质基准值。该研究搜集筛选了CLA对淡水生物的急慢性毒性数据,共获得5门8科15条急性毒性数据和5门6科16条慢... 克拉霉素(CLA)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抑菌作用,环境中CLA的残留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潜在危害,而我国尚缺乏CLA的淡水生物水质基准值。该研究搜集筛选了CLA对淡水生物的急慢性毒性数据,共获得5门8科15条急性毒性数据和5门6科16条慢性毒性数据。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SD)、物种敏感度排序法(SSR)对CLA的水质基准进行推导,经SSD方法推导出短期水质基准(SWQC)和长期水质基准(LWQC)分别为0.581和0.071μg·L^(-1),通过SSR方法推导出的基准最大浓度(CMC)和基准连续浓度(CCC)分别为3.741和0.919μg·L^(-1),最终采用SSD方法的结果作为保护我国淡水生物的水质基准。分别使用慢性毒作用带分析、熵值法和安全阈值法对我国部分水域进行生态风险评估。基于慢性毒作用带分析发现,CLA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较大,危险性等级为高度危险;基于熵值法发现,CLA在我国部分水域中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基于安全阈值法发现,CLA在我国典型水体中几乎无风险。由于安全阈值法评估时数据量有限,未能充分考虑水生生态环境的诸多因素对CLA分布的影响,熵值法与慢性毒作用带分析结果相近,且熵值法评估结果显示研究水体呈现一定的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更能引起对CLA在淡水环境中生态风险的关注,故以熵值法的生态风险评估结果作为最终结果。CLA在我国渭河关中段、北运河、珠江流域深圳河、珠江广州段、南明河、洪湖的风险评估等级为中等风险,其余水域皆呈现低等风险。该研究可为CLA水质标准制定和流域水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 水质基准 生态风险评估 物种敏感度分布法 物种敏感度排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三维重建和多准则决策的城市社区绿色生产性更新方法
13
作者 丁潇颖 李玮轲 +2 位作者 岳晓鹏 张玉坤 韩勇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293-7302,共10页
为改善社区内部单向线性的资源代谢模式,优化城市资源循环代谢系统,借助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选用Agisoft PhotoScan、Cloud Compare、Yaahp软件,提出一种基于图像三维重建和多准则决策的城市社区绿色生产性更新方法;通过构建社区建... 为改善社区内部单向线性的资源代谢模式,优化城市资源循环代谢系统,借助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选用Agisoft PhotoScan、Cloud Compare、Yaahp软件,提出一种基于图像三维重建和多准则决策的城市社区绿色生产性更新方法;通过构建社区建成环境三维点云模型和社区空间生产潜力评价模型,量化分析社区不同空间生产适宜性,并进行更新设计。结果表明:利用所提出方法更新后的社区能够满足自身43.8%的蔬菜供给需求;处理社区87.28%的有机废弃物;补充灌溉用水23.46%;并有效减少食物里程碳排放和建筑能耗。可见社区绿色生产性更新能够明显降低社区的资源外部依赖性,进而转变社区的资源代谢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生产性 图像三维重建 多准则决策 更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多准则评价研究
14
作者 孙淼军 陈玉静 +3 位作者 杨风艳 占辰龄 袁文永 张敏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6-414,共9页
从功能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出发,构建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的多准则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基于熵权-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建立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多准则评... 从功能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出发,构建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的多准则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基于熵权-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建立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多准则评价模型。通过案例分析,证明该评价模型可从客观角度进行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的评价,基于评价模型提出的优化方案具有合理性,能达到改善方案综合表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熵权-TOPSIS法 优化决策 多准则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audin18.2蛋白的病理学检测方法、结果判读及其在恶性实体肿瘤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沁璐 周宇 +1 位作者 卢子剑 江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6-781,共6页
紧密连接蛋白18.2(Claudin18.2)为紧密连接蛋白家族成员,可在包括胃癌在内的多种恶性实体肿瘤中异常表达。靶向Claudin18.2的药物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使得Claudin18.2蛋白检测成为筛选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该文旨在概述Claudin18.2... 紧密连接蛋白18.2(Claudin18.2)为紧密连接蛋白家族成员,可在包括胃癌在内的多种恶性实体肿瘤中异常表达。靶向Claudin18.2的药物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使得Claudin18.2蛋白检测成为筛选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该文旨在概述Claudin18.2蛋白的临床病理检测方法、判读标准及其在多种恶性实体肿瘤中表达研究的现状,以期为基于Claudin18.2蛋白的肿瘤检测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实体肿瘤 Claudin18.2 检测方法 判读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T液化判别方法对比及基于机器学习的液化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李程程 崔怡怡 +3 位作者 刘中宪 袁晓铭 徐蓝 魏庆宾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7,共12页
国内外现有多种基于经验测试数据的液化判别方法,其中静力触探法(cone penetration test,CPT)由于其自身优势成为液化评价中的常用方法。该文介绍了国内外4种常用的CPT液化判别方法:NCEER法、《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方法(简称“岩规法”)... 国内外现有多种基于经验测试数据的液化判别方法,其中静力触探法(cone penetration test,CPT)由于其自身优势成为液化评价中的常用方法。该文介绍了国内外4种常用的CPT液化判别方法:NCEER法、《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方法(简称“岩规法”)、《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方法(简称“软土规程法”)和《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方法,对比分析了4种方法的判别结果,并采用基于数据驱动的分类与回归决策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算法以及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对液化影响因素对液化触发的重要程度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耦合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一套液化发生与否的判别新标准。结果表明:袁晓铭等提出的通则法具有均衡性,液化判别准确率最高,在7度、8度、9度区的准确率均在94%以上,均高于NCEER法,且远高于岩规法和软土规程法;NCEER法次之,但是在9度区的深层,会将大量非液化数据误判为液化数据,不符合实际;岩规法和软土规程法判别效果最差。2种机器学习方法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7.6%和97.5%,且预测变量的重要性程度排名基本一致,其中相对密实度D r、土壤类型行为指数I c、细粒土含量(fines content,FC)、上覆盖层厚度(cover thickness,CT)对液化触发影响较大,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地下水位(groundwater table,GWT)和可液化层厚度(critical thickness of the liquefiable layer,CTL)影响较小。提出新的液化触发判别标准符合各影响因素对液化触发的影响趋势,为液化触发的预测和判别提供了参考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 液化判别方法 CART决策树 随机森林 液化触发判别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乘性偏好环境下的多准则模块划分综合评价方法
17
作者 谌炎辉 陈剑涛 +1 位作者 班华电 郑富元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58,281,共6页
为了应对模块划分评价方案中评价准则单一、权重分配过于主观等问题,提出了产品模块划分方案的模块度、模块可替换性、模块结构完整性的评价准则及其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多个二级模块划分评价指标,用以确定评价准则间的权重分配;... 为了应对模块划分评价方案中评价准则单一、权重分配过于主观等问题,提出了产品模块划分方案的模块度、模块可替换性、模块结构完整性的评价准则及其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多个二级模块划分评价指标,用以确定评价准则间的权重分配;应用了在分布式乘性偏好环境下的最优-最劣多准则决策模型,用于确定该方法中相关参数的权重分配问题;综合考虑了所有决策者的意愿,使最终模块划分方案更具客观性。最后,以挖掘机工作臂的模块划分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划分评价 多准则决策方法 挖掘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反无人机蜂群系统作战效能评估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润泽 彭维仕 马医选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2,共10页
无人机蜂群攻防战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能够改变战争态势的作战样式,但目前研究反无人机蜂群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文章较少,且常见的评估方法存在较强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将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指标相关性指标权重确定法(CRITIC)组合赋... 无人机蜂群攻防战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能够改变战争态势的作战样式,但目前研究反无人机蜂群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文章较少,且常见的评估方法存在较强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将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指标相关性指标权重确定法(CRITIC)组合赋权,运用改进TOPSIS法评估的反无人机蜂群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利用“感知-判断-决策-打击”(OODA)环构建反无人机蜂群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使用FAHP-CRITIC法计算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权重。利用改进TOPSIS法对不同方案效能值进行排序优选。通过对照实验数据验证了使用改进TOPSIS法的反无人机蜂群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正确合理性。研究工作为反无人机蜂群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效能评估 反无人机蜂群 FAHP法 CRITIC法 权重计算方法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F-FUCOM-MARCOS的航空行李码放特性评估及排序优化
19
作者 邢志伟 王叶宸 +2 位作者 罗谦 秦坤 张涛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76-185,共10页
目的针对航空行李码放过程中存在的强异构性和时间序列差异,提出一种优化行李码放顺序的方法,以提升行李自动化处理效率和空间利用率。方法构建包含尺寸、重量、形状、硬度、平整度等5项指标的评估体系,引入梯形模糊数和完全一致性方法... 目的针对航空行李码放过程中存在的强异构性和时间序列差异,提出一种优化行李码放顺序的方法,以提升行李自动化处理效率和空间利用率。方法构建包含尺寸、重量、形状、硬度、平整度等5项指标的评估体系,引入梯形模糊数和完全一致性方法,降低决策中的主观偏差,并结合折中正负理想解排序法,生成行李的最佳码放序列。结果在仿真测试中,经优化后的行李码放序列的行李车空间利用率达到98.37%,相较于未优化序列提高了7.26%,相较于其他排序方法分别提高了3.15%、2.10%。结论该方法能够准确评估行李码放特性,减少主观因素对排序结果的影响,显著提升码放填充率和抗压稳定性,为航空行李自动化处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案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多准则决策 行李码放 特征评估 模糊完全一致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惩罚法接触模型的Cu/Al复合板轧制界面动态复合过程数值模拟
20
作者 孙其美 覃志伟 +2 位作者 赵辰辰 孙亚波 王涛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4,共13页
数值模拟是金属复合板轧制过程分析的有力工具,然而目前模拟异种金属层状板冷轧复合的数值模型大多采用界面绑定或摩擦约束。难以对界面动态复合进行判定和模拟,较难反映复合板真实的应力应变场以及实现宏观翘曲、厚度比的高精度预测,... 数值模拟是金属复合板轧制过程分析的有力工具,然而目前模拟异种金属层状板冷轧复合的数值模型大多采用界面绑定或摩擦约束。难以对界面动态复合进行判定和模拟,较难反映复合板真实的应力应变场以及实现宏观翘曲、厚度比的高精度预测,并且在单道次大压下率下易出现网格畸变严重、计算不收敛等问题,从而制约了轧制复合仿真领域的融合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值模型,其中的Cu/Al板有限元建模部分采用一种长宽比大于等于2的细长形网格,并且改进先前复合判据在力学行为上只考虑法线方向的不足,引入了切向力限制条件,更好地描述了法向力和切向力综合作用的实际轧制复合过程。该模型可实现对40%~60%压下率区间内,2∶4、3∶3、4∶2厚度比Cu/Al板的轧制复合模拟和宏观样貌表征,同时实现对复合板翘曲度板形和轧后厚度比的高精度模拟,翘曲度的误差均小于7.40%,轧后厚度比误差一般小于10%。模型初步解决了单道次大压下率下的严重网格畸变和计算不收敛问题,此外,在评估层状金属板复合质量和进一步探究轧制复合内在作用机制等方面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板轧制 数值模拟 惩罚接触算法 有限元法 轧制复合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