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ive stress analysis method of seismic response for high tailings dam 被引量:3
1
作者 柳厚祥 李宁 +2 位作者 廖雪 吴从师 潘旭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1期129-134,共6页
Based on the analysis method for tailings dam in upstream raising method presently used in metallurgy and nonferrous metals tailings depository in the world, an effective stress analysis method of seismic response for... Based on the analysis method for tailings dam in upstream raising method presently used in metallurgy and nonferrous metals tailings depository in the world, an effective stress analysis method of seismic response for high tailings dam wa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static and dynamic test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n Baizhishan tailing dam 113.5 m high. The law of generation, diffusion and dissipation of seismic pore water pressure during and after earthquake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results of tailings dam’s acceleration, seismic dynamic stress and pore water pressure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ismic stability and liquefaction resistance of high tailings dam are strengthened remarkably, and the scope and depth of liquefaction area at the top of dam are reduced greatly. The interior stress is compressive stress, the stress level of every element is less than 1.0 and the safety coefficient of every element is greater than 1.0. The safety coefficient against liquefaction of every element of tailing dam is greater than 1.5 according to the effective stress analysis of seismic response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prove that liquefaction is the main reason of seismic failure of high tailing dams, and the effect of seismic inertia forces on high tailing dams’ stability during earthquake is secondary rea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ilings dam seismic response effective stress nonlinear analysis against liquefaction upstream raising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is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pile-supported structure
2
作者 孔德森 李纯洁 +1 位作者 张伟伟 孟庆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6期1370-1375,共6页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seis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pile-supported structure,a computational model considering pile-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effect was establish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Then,numerical imp...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seis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pile-supported structure,a computational model considering pile-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effect was establish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Then,numerical implementation was made in time domain.At the same time,a simplified approximation for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pile-soil-structure system was briefly presented.Furthermore,compara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for an engineering example.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it is shown that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simplified method well agree with those achiev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These results show that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nsity of input earthquakes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that can notablely influence the seis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structure.When the input ground motion acceleration amplitude gradually increases from 1 to 4 m/s2,the acceleration of pier top will increase,but it will not be simply proportional to the increase of input acceleration amplitu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e-supported structure pile-soil interaction 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finite eleme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柱面网壳结构节点加速度反应谱研究
3
作者 王多智 金友明 +1 位作者 李奉泽 张荣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40,共15页
大量震害调查表明非结构构件所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同时随着反应谱方法的日渐成熟,其已成为非结构构件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的重要方法。然而,目前反应谱的生成方法多针对于多高层结构,对于大跨空间结构的反应谱生成方法仍尚未明确。因此,... 大量震害调查表明非结构构件所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同时随着反应谱方法的日渐成熟,其已成为非结构构件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的重要方法。然而,目前反应谱的生成方法多针对于多高层结构,对于大跨空间结构的反应谱生成方法仍尚未明确。因此,该文基于ABAQUS与Python建立了九类单层柱面网壳结构模型。通过数值分析,比选确定了柱壳的代表性节点,研究分析了其三向加速度反应谱的谱形特征,确立了节点反应谱的拟合形式,并提出了单层柱面网壳节点三向加速度反应谱的拟合公式。此外,该文通过拟合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各特征参数的计算公式,并基于代表性节点研究探讨了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谱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与节点有效距离、结构矢跨比及屋面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可用于单层柱面网壳结构非结构构件的地震响应近似计算,同时可为其他大跨空间结构反应谱生成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柱面网壳结构 节点加速度反应谱 地震作用 数值模拟 拟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模态推覆法的高层建筑地震动有限元模拟分析
4
作者 钱芳芳 孙文彬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2-850,共9页
由于地震动的随机性,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也变得复杂多样。不同楼层、不同方向的结构构件可能会受到不同的地震力作用,导致结构产生复杂的内力和变形。为更加准确地评估高层住宅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性能,以某实际工程为例,利... 由于地震动的随机性,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也变得复杂多样。不同楼层、不同方向的结构构件可能会受到不同的地震力作用,导致结构产生复杂的内力和变形。为更加准确地评估高层住宅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性能,以某实际工程为例,利用组合模态推覆法进行地震响应的有限元模拟分析。运用ABAQUS软件建立高层住宅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选取El-Centro、Northridge、Taft、Kobe地震波及人工地震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利用组合模态推覆法模拟和评价高层建筑结构的非线性行为;根据结构动力学平衡理论获取静态荷载作用下的结构位移和基底剪力,计算动态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延性系数、抵抗水平力。结果表明,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得到的高层住宅建筑层间最大位移为56.2 mm,多发生在结构中部和上部;基底剪力最大值为10540 kN。通过动力弹塑性分析得到该建筑的残余变形多发生在结构中部和上部。通过滞回性能分析可知,随着荷载和循环次数的增加,底部楼层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刚度退化;中部楼层结构变形逐渐增大,但抵抗变形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减弱;上部楼层结构刚度发生明显退化,影响了整体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模态推覆法 静力弹塑性 动力弹塑性 钢筋混凝土框架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联Ⅱ型惯容耗能减震结构响应及减震性能研究
5
作者 李创第 柴一格 +2 位作者 樊新宇 王瑞勃 葛新广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22,共15页
针对多自由度混联Ⅱ型惯容对结构减震效果和可靠度的影响较为复杂的问题,运用功率谱二次分解法对该耗能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复模态法将重构后的运动方程进行解耦,获得了结构位移及速度、结构层间位移及速度、层间剪力、层间... 针对多自由度混联Ⅱ型惯容对结构减震效果和可靠度的影响较为复杂的问题,运用功率谱二次分解法对该耗能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复模态法将重构后的运动方程进行解耦,获得了结构位移及速度、结构层间位移及速度、层间剪力、层间位移角和惯容力等响应的频域统一解表达式.运用功率谱二次分解法,获得了上述响应量的功率谱及谱矩的解析解.以一栋16层的实际结构为例,验证了功率谱及谱矩的正确性.最后,基于位移标准差和谱矩解析解探究了惯容系统参数对减震效果的影响,并对动力可靠度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布置混联Ⅱ型惯容耗能结构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及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联Ⅱ型惯容系统 随机地震响应 复模态法 0~2阶谱矩 Clough-Penzien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城市交通上盖厚板转换全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晓飞 李英民 +4 位作者 潘维浩 姜宝龙 杨宏武 黄永安 雷帅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38,共9页
某城市交通上盖建筑的结构高度为119.1m,具有刚度突变、构件中断等不规则项,为满足功能需求,采用厚板转换全框支剪力墙结构。通过5个算例模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分析了转换板厚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确定了板厚。在PERFO... 某城市交通上盖建筑的结构高度为119.1m,具有刚度突变、构件中断等不规则项,为满足功能需求,采用厚板转换全框支剪力墙结构。通过5个算例模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分析了转换板厚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确定了板厚。在PERFORM-3D中采用深梁划分转换板,用深梁非线性行为来模拟板厚的受力状态,对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找到该结构的薄弱部位,检验结构是否满足设计时既定的性能目标,综合评价该类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转换板厚度的增加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影响效率降低;在罕遇地震下,该结构的破坏次序为连梁-剪力墙-柱,符合预期破坏模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框支剪力墙结构 厚板转换 抗震性能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动力时程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柜安装对核级电气柜抗震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潘兴特 阮善发 +1 位作者 李吉生 初文婷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8-316,共9页
核电厂储能系统升级改造后,充放电设备改为并柜安装,其抗震性能需重新认证.并柜后的组合体结构复杂,有限元抗震分析相对困难,为减少有限元建模的单元数,采用等效质量法对电气柜进行简化,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原机柜的动态特性与力学性能.模... 核电厂储能系统升级改造后,充放电设备改为并柜安装,其抗震性能需重新认证.并柜后的组合体结构复杂,有限元抗震分析相对困难,为减少有限元建模的单元数,采用等效质量法对电气柜进行简化,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原机柜的动态特性与力学性能.模态分析结果显示,并柜前与并柜后的前6阶自振频率变化不大.采用响应谱法分析动力响应,对结构上各阶振型产生的地震响应值求和,得到电气柜的地震响应,用Block Lanczos法对计算结果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电气柜典型部位的动力特性参数,并柜后刚度相对较弱的电气柜其柜顶的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大幅下降,立柱根部的应力也有同样的变化规律.拉应力最大的螺栓处于直流配电柜与楼板连接位置,所受拉应力不到并柜前的1/3,对连接片的应力进行校核,满足设计要求.结合原类似设备抗震试验成果,借助于有限元计算结果提取电气柜柜顶三向加速度值,通过类推法判定并柜设备抗震性能满足要求.并柜后结构整体刚度得到改善,动态响应有不同程度下降,组合体结构抗震性能得到提高.在重力荷载与地震荷载作用下,通过对并柜前后充电器柜与配电器柜动态响应值的比较,验证了并柜安装有利于降低地震响应值,为电气柜安装方式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工程及核技术 核安全 核电站 有限元分析 响应谱分析 抗震性能 电气柜 并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局部场地效应的深水多跨连续梁桥纵桥向地震响应分析
8
作者 吴堃 马杰 +4 位作者 苏俊省 陈宇 黄信 齐麟 李长辉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1,共8页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时应考虑桥墩处局部场地条件对其地震响应的影响。多点激励反应谱法是进行空间地震动作用下桥梁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的常用方法。对于深水桥梁结构,现有的多点激励反应谱法未考虑水体的作用。本文基于辐射波浪理论,在桥梁...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时应考虑桥墩处局部场地条件对其地震响应的影响。多点激励反应谱法是进行空间地震动作用下桥梁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的常用方法。对于深水桥梁结构,现有的多点激励反应谱法未考虑水体的作用。本文基于辐射波浪理论,在桥梁结构振动方程中引入动水压力,建立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多点激励反应谱法,并验证其正确性。以某深水5跨连续梁桥为例,通过改变桥墩所处场地类型、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等参数,研究了不同场地条件下桥梁的纵向地震响应,揭示了局部场地效应对多跨连续梁桥纵向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桥墩3场地逐渐变软,其墩顶相对位移最多减小93.0%,场地类型对墩顶相对位移的影响大于对主梁轴力和墩底弯矩的影响;随着抗震设防烈度的增大,桥墩墩顶相对位移、主梁轴力和墩底弯矩增大7倍;随着震中距的增大,桥墩墩顶相对位移最多增大41.0%,主梁轴力增大18.0%左右,墩底弯矩增大3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场地效应 深水桥梁 纵向地震响应 反应谱法 多点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架式海上换流站地震响应分析
9
作者 石强 姜聪聪 +3 位作者 潘帅 王宏海 徐科 孙栩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1-86,共6页
本文介绍了导管架式平台地震响应分析的反应谱法基本原理以及采用反应谱法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的工况和流程,以此为基础对一型导管架式海上换流站开展地震响应分析。根据地质参数计算土壤特性曲线,定义出桩-土之间的非线性边界条件。通过... 本文介绍了导管架式平台地震响应分析的反应谱法基本原理以及采用反应谱法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的工况和流程,以此为基础对一型导管架式海上换流站开展地震响应分析。根据地质参数计算土壤特性曲线,定义出桩-土之间的非线性边界条件。通过迭代将非线性桩-土边界条件线性化为等效弹簧单元,各阶振型与地震加速度谱结合得出地震动力载荷,与静水浮力和重力形成组合载荷,进行有限元分析,校核杆件结构强度和节点冲剪强度。计算结果表明,地震工况有可能是比操作工况和极端风暴工况更危险的主要控制工况,因此对导管架式平台必须开展地震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换流站 导管架平台 地震响应分析 反应谱 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与陆域地震动作用下跨海斜拉桥地震反应特性
10
作者 王宗豪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2,共9页
海域与陆域场地条件差异显著,研究表明两者的地震动特性差异明显,尤其是海域地震动水平分量反应谱的长周期谱值更大。因此,分析复杂结构的跨海斜拉桥在海域与陆域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整理了日本K... 海域与陆域场地条件差异显著,研究表明两者的地震动特性差异明显,尤其是海域地震动水平分量反应谱的长周期谱值更大。因此,分析复杂结构的跨海斜拉桥在海域与陆域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整理了日本K-NET采集的海域与陆域强震记录,对比了两者的反应谱特性。其次,以一座典型双塔斜拉桥为研究对象,输入7组同次地震中采集的海域与陆域强震记录,对比了不同类型地震动作用下桥梁的地震反应差异。研究发现:海域地震动的竖向与水平峰值加速度较小,但其长周期段水平反应谱值高于陆域地震动。斜拉桥在海域与陆域地震动作用下的最易损位置相同,但在海域地震动作用下,主梁曲率增幅高达46.3%,桥塔位移反应也显著大于陆域地震动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地震动 跨海斜拉桥 数值模拟 地震反应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区域多混合谱选波的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
11
作者 汤浩男 于德恩 易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3,共8页
针对一致危险谱过于保守和条件均值谱偏于不保守的弊端,将一致危险谱和条件均值谱结合形成混合谱,根据场地的设定地震信息(包括震级、震中距等)确定条件周期,构建区域地震动特征相关的多混合谱。一条混合谱为某设定地震下所有条件均值... 针对一致危险谱过于保守和条件均值谱偏于不保守的弊端,将一致危险谱和条件均值谱结合形成混合谱,根据场地的设定地震信息(包括震级、震中距等)确定条件周期,构建区域地震动特征相关的多混合谱。一条混合谱为某设定地震下所有条件均值谱的包络值,具有“适度”保守的特征;多混合谱为区域混合谱的集合,可分别基于混合谱选择地震波。以某一区域为例,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获得一致危险谱、设定地震参数和条件周期,计算得到多混合谱。将多混合谱、规范反应谱及其选择的地震波作为地震输入,对一座典型斜拉桥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分别对结构纵桥向和横桥向地震响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高阶阵型贡献的影响,不同类别地震波作用下斜拉桥各构件受激励程度差异较大,塔柱受力(包括弯矩和剪力)受短周期地震波的影响显著;规范反应谱下斜拉桥纵向地震反应较大,其中梁体位移、塔顶位移、塔底弯矩和塔底剪力分别高于多混合谱约50%、23%、38%、19%;建议采用各混合谱所选地震波引起结构地震反应均值的包络值作为斜拉桥地震响应设计值,其“适度”保守估计了斜拉桥的地震需求,有助于降低斜拉桥造价和提升其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多混合谱 设定地震 斜拉桥 地震反应分析 地震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荷载下高层垂直循环立体车库结构响应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祖织 郭阳阳 +1 位作者 谭立远 卫振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9-286,共8页
为了探究高层垂直循环立体车库抗震薄弱区域,进一步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开展了地震荷载下的高层垂直循环立体车库结构响应特性研究,基于模态分析结果,分别进行了地震荷载下的立体车库结构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响应谱分析结果表明,车库... 为了探究高层垂直循环立体车库抗震薄弱区域,进一步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开展了地震荷载下的高层垂直循环立体车库结构响应特性研究,基于模态分析结果,分别进行了地震荷载下的立体车库结构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响应谱分析结果表明,车库整体结构最大位变形发生在顶部,局部最大变形发生在斜拉杆处;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车库最大应力都集中在张紧装置固定板与钢架结构横梁连接处。在三种地震波作用下:车库结构X方向最大变形量分别为0.308 0 mm、1.364 9 mm和0.999 8 mm;车库结构Y向最大变形量分别为15.167 0 mm、10.011 0 mm和9.716 2 mm。研究结果对高层立体停车结构设计及高层立体车库推广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荷载 立体车库 响应谱分析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空泡水洞试验设施结构有限元分析
13
作者 姜河蓉 崔健 +1 位作者 刘珏 陈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34-3441,共8页
大型空泡水洞试验设施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水洞系统,为评估其整体结构强度和抗震设计安全性,对空泡水洞结构进行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考虑正常工作工况和地震载荷作用极限工况下的结构刚强度,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了地震惯性加速度... 大型空泡水洞试验设施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水洞系统,为评估其整体结构强度和抗震设计安全性,对空泡水洞结构进行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考虑正常工作工况和地震载荷作用极限工况下的结构刚强度,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了地震惯性加速度载荷,并对结构地震位移响应进行校核。结果表明:空泡水洞的结构变形在正常工作工况主要表现为水洞内壁的膨胀变形,在极限工况下主要表现为由地震载荷引起的水洞顶部水平位移;空泡水洞高应力区域主要位于结构角隅处的筒壁和加强筋。这对中国自主研发大型空泡水洞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泡水洞 结构强度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地震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高阶振型效应的大跨度钢桁拱桥瑞利阻尼参数取值研究
14
作者 张永亮 朱光增 刘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0,共7页
为了解高阶振型效应对大跨度钢桁拱桥地震反应的影响机制,以及在采用直接积分法时构建合适的瑞利阻尼矩阵,以某490 m跨径钢桁拱桥为背景,采用SAP 2000软件建立全桥弹性动力计算模型。针对主拱圈上(下)弦杆轴力、弯矩,研究振型参与质量... 为了解高阶振型效应对大跨度钢桁拱桥地震反应的影响机制,以及在采用直接积分法时构建合适的瑞利阻尼矩阵,以某490 m跨径钢桁拱桥为背景,采用SAP 2000软件建立全桥弹性动力计算模型。针对主拱圈上(下)弦杆轴力、弯矩,研究振型参与质量最大的7阶(第1、4、8、11、13、23、49阶)振型反应与总反应的占比关系,并对构建瑞利阻尼矩阵的特征频率选取方法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主拱圈上、下弦杆拱脚区域的轴力主要由1阶振型(第1阶)控制,由拱脚向拱顶过渡,逐渐转变为由2~4阶振型控制,高阶振型效应显著;同一阶振型对主拱圈上、下弦杆轴力贡献率及分布规律的影响不同;对于复杂钢桁拱桥,采用振动方向上振型参与质量较大的2阶振型特征频率构建瑞利阻尼矩阵可能因高估了高阶振型阻尼比,导致除拱脚区域以外的拱圈弦杆杆件轴力计算结果偏小,结构偏于不安全;采用直接积分法对复杂钢桁拱桥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时,建议选取多阶控制振型构建相应的瑞利阻尼工况,并对其计算结果取包络用于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拱桥 地震反应 高阶振型 瑞利阻尼 振型叠加法 直接积分法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周期折减的结构弹性时程分析调整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克川 陶忠 +3 位作者 潘文 兰香 余文正 张龙飞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8-556,583,共10页
针对结构弹性时程分析时无法考虑周期折减的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比结构时程分析的过程中,地震波的选取是否考虑周期折减的差异,提出采用增大系数放大时程分析法输入地震波有效峰值加速度以及地震响应;考虑弹性时程分析过程中,周期折减... 针对结构弹性时程分析时无法考虑周期折减的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比结构时程分析的过程中,地震波的选取是否考虑周期折减的差异,提出采用增大系数放大时程分析法输入地震波有效峰值加速度以及地震响应;考虑弹性时程分析过程中,周期折减对结构地震作用的增大效应。理论分析增大系数取值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单自由度体系对比两种调整方法的效果及差异,采用实际算例以验证所提出弹性时程分析中考虑周期折减调整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增大系数的取值与周期折减系数、结构自振周期及场地特征周期等因素有关;对于单自由度体系,两种调整方法具有完全相同的调整效果;按文章提出方法考虑周期折减的算例结构,弹性时程分析所得各楼层地震剪力及层间位移角与考虑周期折减的反应谱(CQC)计算结果均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时程分析 周期折减 增大系数 反应谱 地震波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字及十字交叉管廊纵向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东桥 严晓威 +1 位作者 梁建文 赵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提出了丁字及十字交叉管廊纵向地震响应分析的一个改进广义反应位移法.该方法采用壳单元模拟管廊结构,以体现管廊横断面非对称形式的影响和地震作用下管廊交叉节点处的局部变形;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预制企口接头,可反映管廊接头断面... 提出了丁字及十字交叉管廊纵向地震响应分析的一个改进广义反应位移法.该方法采用壳单元模拟管廊结构,以体现管廊横断面非对称形式的影响和地震作用下管廊交叉节点处的局部变形;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预制企口接头,可反映管廊接头断面的非对称形式以及预制接头的力学行为.在ABAQUS有限元平台构建了典型交叉管廊的三维壳-弹簧计算模型,采用直接刚度法求解场地地震动响应,研究了在设计地震动幅值和地震波入射角度等因素影响下,丁字及十字交叉管廊的内力及变形响应特征,并以直线形管廊的地震响应为基准,给出了两类交叉节点的影响范围及内力放大情况.结果表明,相较于直线形管廊,管廊交叉节点处的内力及变形响应均出现明显的增高,其中丁字交叉管廊的地震响应略大于十字交叉管廊.安评波小震作用下,丁字及十字交叉管廊的接头基本处于功能完好状态,中震和大震作用下超出规范限值,其中大震下达到8 mm左右,约为直线形管廊的8~9倍;两类交叉管廊的内力放大系数范围约为2~6.工程抗震设计中,可根据该结果对交叉管廊的地震响应进行初步评估.不同设计地震动幅值和地震波入射角度下,两类交叉节点对管廊地震响应的影响范围约为20~35倍预制管节段长度,在实际工程中应引起重视.相关研究结果可为交叉管廊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管廊 预制管廊 纵向地震响应分析 改进广义反应位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多目标布谷鸟算法的拦沙重力坝结构抗震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家傲 沈振中 +3 位作者 李乐晨 孙一清 疏永康 于世发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47,共11页
混凝土重力坝在强震作用下易出现结构安全问题,因而需采用合理经济的工程措施加以防护。将西北地区某拦沙重力坝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大坝自振特性与动力响应,并综合考虑坝踵拉应力和抗震措施可变造价,采用改进多目标... 混凝土重力坝在强震作用下易出现结构安全问题,因而需采用合理经济的工程措施加以防护。将西北地区某拦沙重力坝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大坝自振特性与动力响应,并综合考虑坝踵拉应力和抗震措施可变造价,采用改进多目标布谷鸟算法(MOCS)进行抗震设计方案的优化。此外,为提高算法性能,通过调整拥挤度距离计算公式、引进多项式变异算子以及动态步长和发现概率等方式进行改进。通过与其他多目标算法在不同测试函数上的对比试验,证明改进MOCS算法具备计算高效和解集均匀等优点。最后,根据Pareto最优解集,对重力坝的设计方案进行合理性评价,并提出工程建议。相关方法与结论对高烈度地震区混凝土重力坝的结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沙重力坝 改进MOCS算法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地震响应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楼层阻尼比修正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卢萍 周佩 +1 位作者 王海峰 王玉山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2,206,共8页
附加有效阻尼比的确定是消能减震结构设计的关键。为探究布置消能器楼层数的不同对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影响,以新疆地区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和等效结构模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方法,基于各楼层剪... 附加有效阻尼比的确定是消能减震结构设计的关键。为探究布置消能器楼层数的不同对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影响,以新疆地区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和等效结构模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方法,基于各楼层剪力计算结果,引入楼层阻尼比修正系数k mn,对等效结构模型的附加有效阻尼比进行迭代修正。结果表明:采用小震时程分析阻尼比的等效结构模型,其楼层阻尼比修正系数随着阻尼器布置楼层数的逐渐增加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当阻尼器布置层数为楼层总数的3/5时折减率最低;采用中震时程分析阻尼比的等效结构模型,当阻尼器布置楼层数不少于2/5时,可满足设防要求;对于多层框架结构,考虑综合成本,黏滞阻尼器的布置楼层数可不采用满布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加有效阻尼比 时程分析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楼层剪力 楼层阻尼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震区超长大跨度公铁两用悬索桥地震响应及安全性评估
19
作者 杨仕力 熊梓言 +4 位作者 陈小平 杨华平 施洲 夏正春 令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12,共7页
采用反应谱分析法和线性时程分析法对巽他海峡大桥在多遇地震及设计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并探究行波效应、阻尼器与柔性中央扣对该桥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巽他海峡大桥基本周期为19.88 s,长周期特性较为明显,且横向刚度小于... 采用反应谱分析法和线性时程分析法对巽他海峡大桥在多遇地震及设计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并探究行波效应、阻尼器与柔性中央扣对该桥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巽他海峡大桥基本周期为19.88 s,长周期特性较为明显,且横向刚度小于竖向刚度和纵桥向刚度。时程分析结果不小于反应谱分析结果的80%,满足规范要求。多遇地震水准下,混凝土与钢结构最大组合应力分别为-11.7、-189.1 MPa,各构件仍处于弹性工作阶段。设计地震水准下,除应力集中区域外,各连接部位最大应力仍小于设计强度,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非一致激励时间差为0.6 s或0.8 s时地震响应比时间差为1.0 s时更不利。阻尼器对主梁最大应力、梁端纵向位移及塔梁相对位移有明显影响,柔性中央扣对桥梁自振特性和主梁纵桥向变形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桥梁 抗震性能 时程分析 悬索桥 安全性评估 反应谱分析 巽他海峡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合楼层反应谱的三向地震动时程生成方法研究
20
作者 杨兰兰 陈杰 +2 位作者 徐明悦 付晨 吉锋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2-431,共10页
为获得满足规范要求的拟合楼层反应谱的三向地震动时程,采用六阶常微分方程的本征函数为基函数,分解并重构天然地震动时程;通过构建影响矩阵,迭代计算逐步调整本征函数的幅值系数,最终实现预设拟合精度;引入正交化方法保证三向地震动时... 为获得满足规范要求的拟合楼层反应谱的三向地震动时程,采用六阶常微分方程的本征函数为基函数,分解并重构天然地震动时程;通过构建影响矩阵,迭代计算逐步调整本征函数的幅值系数,最终实现预设拟合精度;引入正交化方法保证三向地震动时程两两之间的统计独立性,并通过两组算例提供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迭代所得时程反应谱与目标楼层反应谱的拟合精度较高,迭代过程中时程反应谱均匀一致地向目标谱逼近,迭代过程收敛,所得三向地震动时程均无零飘现象,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与分析 楼层反应谱 地震动时程拟合 互相关系数 本征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