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钴铜冶炼渣预浸—氧压浸出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硕夫 朱景和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38,共5页
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冶炼渣含有较多的铜、钴等有价金属,从冶炼渣中回收这些有价金属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环保意义。以Cu含量8.26%、Co含量1.52%的富钴铜冶炼渣为原料,采用预浸——氧压浸出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系统考察了酸矿比、反应温度... 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冶炼渣含有较多的铜、钴等有价金属,从冶炼渣中回收这些有价金属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环保意义。以Cu含量8.26%、Co含量1.52%的富钴铜冶炼渣为原料,采用预浸——氧压浸出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系统考察了酸矿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分压、液固比对Co、Cu、Fe浸出率浸出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3、反应温度230℃、反应时间1.5 h、酸矿比350 kg t、磨矿细度—0.074 mm占75%、氧分压0.2 MPa,在该条件下,Co、Cu、Fe浸出率分别达到98.38%、95.34%和2.07%。相较于常压浸出,该工艺能有效降低酸耗和浸液中铁离子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钴铜冶炼渣 预浸 氧压酸浸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硫化渣加压浸出回收有价金属
2
作者 聂思怡 李田玉 +4 位作者 全温灿 徐志峰 王瑞祥 张忠堂 严康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57,共9页
采用加压浸出工艺处理含铜硫化渣,通过试验探究了初始硫酸浓度、浸出温度、液固比、氧分压和浸出时间等对渣中Co、Ni、Mn、Li、Al及Cu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初始酸浓度120 g/L、浸出温度140℃、液固比5 mL/g、氧分压1.1 MP... 采用加压浸出工艺处理含铜硫化渣,通过试验探究了初始硫酸浓度、浸出温度、液固比、氧分压和浸出时间等对渣中Co、Ni、Mn、Li、Al及Cu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初始酸浓度120 g/L、浸出温度140℃、液固比5 mL/g、氧分压1.1 MPa、浸出时间3 h。在最优条件下,含铜硫化渣中主要金属Co、Ni、Mn、Li、Al及Cu的一次浸出率分别为99.80%、99.10%、98.42%、98.49%、93.89%和96.91%。表明含铜硫化渣基本完全消解,实现有价金属的综合浸出。此外,通过将一次浸出液经过3次循环加压浸出,实现了Al和Cu的水解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浸出 硫化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硫化法从镍转炉渣中富集钴镍铜 被引量:12
3
作者 喻正军 冯其明 +2 位作者 欧乐明 卢毅屏 张国范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1,55,共4页
考察了转炉渣还原硫化生产钴冰铜过程中还原剂焦炭与转炉渣质量比、硫化剂黄铁矿与转炉渣的质量比、熔炼温度及保温时间对钴镍铜的回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还原剂焦炭用量对金属钴镍收率影响最大,用量过大或过少都不利于钴镍的回收... 考察了转炉渣还原硫化生产钴冰铜过程中还原剂焦炭与转炉渣质量比、硫化剂黄铁矿与转炉渣的质量比、熔炼温度及保温时间对钴镍铜的回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还原剂焦炭用量对金属钴镍收率影响最大,用量过大或过少都不利于钴镍的回收,而对铜的回收率影响不明显;增大硫化剂黄铁矿用量及提高贫化温度、延长保温时间都有利于钴镍铜的回收。当还原剂、硫化剂与炉渣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3.5%、25%,熔炼温度为1 360℃,保温时间为3 h时,钴镍铜在钴冰铜中的回收率分别达到了91.50%9、6.08%、9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渣 还原 硫化 回收率 钴冰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湿法炼锌除钴渣的浸出液中分离钴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林波 洪涛 +1 位作者 贾青 王成刚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4年第3期13-15,共3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用氧化剂将湿法炼锌除钴渣浸出溶液中的Co(Ⅱ)氧化成Co(Ⅲ),使钴以Co(OH)3的形式沉淀出的可能性,考察了温度、pH、凝聚剂对钴氧化沉淀的影响,初步确定出溶液中钴氧化沉淀的较优条件,并对沉淀的颗粒进行了X 射线衍射分析...  从理论上分析了用氧化剂将湿法炼锌除钴渣浸出溶液中的Co(Ⅱ)氧化成Co(Ⅲ),使钴以Co(OH)3的形式沉淀出的可能性,考察了温度、pH、凝聚剂对钴氧化沉淀的影响,初步确定出溶液中钴氧化沉淀的较优条件,并对沉淀的颗粒进行了X 射线衍射分析,拍摄了颗粒的SEM照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钴渣 氧化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钴冶炼渣还原造锍熔炼回收铜和钴 被引量:12
5
作者 唐朝波 李云 +3 位作者 杨声海 陈永明 叶龙刚 张文海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从试验上验证了铜钴硫化矿冶炼新工艺的可行性,并着重研究了新工艺中铜钴冶炼渣还原造锍熔炼阶段还原剂焦炭用量、硫化剂黄铁矿用量、熔炼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铜钴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铜钴冶炼渣质量分数6%的焦炭和20%的黄铁矿,在1... 从试验上验证了铜钴硫化矿冶炼新工艺的可行性,并着重研究了新工艺中铜钴冶炼渣还原造锍熔炼阶段还原剂焦炭用量、硫化剂黄铁矿用量、熔炼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铜钴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铜钴冶炼渣质量分数6%的焦炭和20%的黄铁矿,在1 350℃熔炼3h,弃渣含铜、钴可分别降至0.12%和0.074%,产品铜钴锍中铜、钴回收率分别达到92.95%和89.95%。贫化渣主要物相为铁橄榄石(Fe2SiO4)和磁铁矿(Fe3O4),铜钴锍主要物相为硫化亚铁(FeS)、钴铁硫化物(Fe0.92Co0.08S)、吉硫铜矿(Cu8S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钴硫化矿 还原造锍熔炼 铜钴锍 贫化渣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钴铜转炉渣的工艺矿物学 被引量:26
6
作者 邓彤 凌云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81-885,共5页
研究了铜转炉渣的化学与矿物学特征。用光学显微镜查明了炉渣各主要渣相为铁橄榄石、磁铁矿和无定形玻璃体 ,铜主要以冰铜相裹夹于渣相中 ,铜滴的尺度与渣的冷却历史有关。用X射线衍射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和X射线波谱及化学... 研究了铜转炉渣的化学与矿物学特征。用光学显微镜查明了炉渣各主要渣相为铁橄榄石、磁铁矿和无定形玻璃体 ,铜主要以冰铜相裹夹于渣相中 ,铜滴的尺度与渣的冷却历史有关。用X射线衍射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和X射线波谱及化学物相分析 ,对铜和钴的赋存状态及在各相中的分布进行了表征和量化。结果表明 ,钴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取代铁橄榄石和磁铁矿晶格中部分Fe2 + ,作为氧化物富集其中 ,二者约占钴总量的95 %。渣中钴的提取需要以铁橄榄石和磁铁矿的分解为前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渣 工艺矿物学 炼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铜钴矿电炉还原熔炼渣型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陈永强 王成彦 王忠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3年第4期23-25,8,共4页
对某高SiO2 低CaO铜钴氧化矿电炉还原熔炼的渣型进行了研究。加入 4 0 %的CaO后 ,所得炉渣不仅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导电性 ,有利于渣与合金的分离和电炉熔炼的顺利进行。结果表明 :配入 30 %~ 4 0 %的CaO和 8%的焦粉 ,... 对某高SiO2 低CaO铜钴氧化矿电炉还原熔炼的渣型进行了研究。加入 4 0 %的CaO后 ,所得炉渣不仅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导电性 ,有利于渣与合金的分离和电炉熔炼的顺利进行。结果表明 :配入 30 %~ 4 0 %的CaO和 8%的焦粉 ,在 15 5 0℃下进行还原熔炼 ,铜钴矿中的有价金属均可以得到很好的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炉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钴结壳的还原熔炼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沈裕军 陈文如 +3 位作者 郭锋 郭伟强 王东 黄元琼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6,共3页
采用还原熔炼方法处理DY10 5 -11富钴结壳得到富锰渣和熔炼合金 ,在还原剂焦粉配比为 9.5 % ,炉渣碱度 0 .2 9,熔分温度 13 60℃的优化条件下 ,Co、Ni等有价金属入合金率接近 10 0 % ,富集倍数达 5以上 ;Mn入渣率达 97.85 % ,渣含Mn3 2 ... 采用还原熔炼方法处理DY10 5 -11富钴结壳得到富锰渣和熔炼合金 ,在还原剂焦粉配比为 9.5 % ,炉渣碱度 0 .2 9,熔分温度 13 60℃的优化条件下 ,Co、Ni等有价金属入合金率接近 10 0 % ,富集倍数达 5以上 ;Mn入渣率达 97.85 % ,渣含Mn3 2 .89% ,实现了Mn与Co、Ni等有价金属间的有效分离及富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钴结壳 还原熔炼 熔炼合金 富锰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渣基陶粒脱除曝气生物滤池废水中氮磷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靖青秀 游威 +3 位作者 黄晓东 王魏 张泽辉 张呈熙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8-32,共5页
以自制钴渣基陶粒作为曝气生物滤池(BAF)的滤料,利用该种滤料的BAF对含氮磷模拟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BAF的挂膜与启动,BAF工艺参数变化对废水中NH4+-N、TN、TP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微生物复合接种21 d后,BAF可成功挂膜;在曝... 以自制钴渣基陶粒作为曝气生物滤池(BAF)的滤料,利用该种滤料的BAF对含氮磷模拟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BAF的挂膜与启动,BAF工艺参数变化对废水中NH4+-N、TN、TP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微生物复合接种21 d后,BAF可成功挂膜;在曝气量为1.25 L/min、气水体积比3/1的条件下,处理NH4+-N、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0、5 mg/L的模拟废水时,BAF的优化HRT为3.22 h、COD/ρ(TN)为4/1,反冲洗周期12 d。在此条件下,BAF对NH4+-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8.0%、62.2%和97.6%。以该钴渣为原料制备的陶粒可用作BAF滤料,该滤料BAF可有效处理废水中氮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渣基陶粒 曝气生物滤池 含氮磷废水 以废治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铝废槽衬还原提取铜转炉渣中铜钴的试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洪亮 洪爽 +2 位作者 刘伟 吕晗 刘风琴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3-57,共5页
研究了用铝电解槽废槽衬(包括废阴极炭块和废碳化硅侧块)替代工业煤作还原剂,提取含钴转炉渣中铜、钴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在相同条件下,采用废阴极炭块和废碳化硅侧块均可实现对含钴转炉渣的还原熔炼。工业煤还原剂铜和钴回收率分别达到... 研究了用铝电解槽废槽衬(包括废阴极炭块和废碳化硅侧块)替代工业煤作还原剂,提取含钴转炉渣中铜、钴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在相同条件下,采用废阴极炭块和废碳化硅侧块均可实现对含钴转炉渣的还原熔炼。工业煤还原剂铜和钴回收率分别达到了91.4%和94.8%;废阴极炭块作还原剂,其中含有的氟可改善渣型,促进渣与冰铜分离,铜和钴回收率分别达到97.3%和99.3%;废碳化硅作还原剂,铜和钴回收率分别为95.4%和90.0%。碳化硅比炭质还原剂密度大,更容易进入渣相参与熔池反应,更有利于应用在工业电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槽衬 铜转炉渣 回收 还原熔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净化镍钴渣综合利用生产实践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德磊 张昱琛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3-55,共3页
净化渣综合回收一直是湿法炼锌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湿法炼锌净化镍钴渣浓硫酸全浸及钴分离技术,其有可效回收锌、钴、铅、镉及镍等有价金属,实现镍钴渣高价值综合利用。
关键词 湿法炼锌 镍钴渣 浓硫酸浸出 高钴渣 铅渣 镉渣 镍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转炉渣中钴的载体矿物在酸解中的行为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彤 凌云汉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3-376,共4页
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和X射线波谱并辅以化学物相分析进行了铜转炉渣及其加工产物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铜转炉渣主要由铁橄榄石和铁酸盐 (磁铁矿 )以及少量玻璃相组成 ,铜呈冰铜相主要嵌布于铁酸... 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和X射线波谱并辅以化学物相分析进行了铜转炉渣及其加工产物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铜转炉渣主要由铁橄榄石和铁酸盐 (磁铁矿 )以及少量玻璃相组成 ,铜呈冰铜相主要嵌布于铁酸盐之间 ,钴则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取代铁橄榄石和磁铁矿晶格中部分Fe2 +,作为氧化物富集其中。在酸解中铁橄榄石和铁酸盐均发生分解 ,使冰铜相得以解离 ,铁和钴则转化为可溶性硫酸盐 ,随后被浸出。铁酸盐分解不完全是影响钴浸出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转炉渣 酸解 工艺矿物学 化学组成 矿物组成 载体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橘子皮对废水中钴镍离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姜灵彦 刘蕾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8期4675-4678,共4页
采用冰醋酸-Ca(OH)2制备了新型活化橘子皮生物吸附剂HCOP,借助扫描电镜从微观组织形态上对比了未改性橘子皮(OP)、冰醋酸-Ca(OH)2活化橘子皮(HCOP)2种不同的生物吸附剂;研究了HCOP用量、p H、吸附时间和温度对HCOP吸附Co2+、Ni2+的影响... 采用冰醋酸-Ca(OH)2制备了新型活化橘子皮生物吸附剂HCOP,借助扫描电镜从微观组织形态上对比了未改性橘子皮(OP)、冰醋酸-Ca(OH)2活化橘子皮(HCOP)2种不同的生物吸附剂;研究了HCOP用量、p H、吸附时间和温度对HCOP吸附Co2+、Ni2+的影响,并讨论了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式。结果表明,当HCOP用量为5 g/L、p H 6.0的条件下,HCOP对2种离子的吸附速率均较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HCOP对Co2+、Ni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4.58、52.47 mg/g,均符合Langmuir模型。在钴、镍二元混合体系中,HCOP对Ni2+的吸附选择性大于Co2+,HCOP可通过用HCl洗涤再生后循环使用6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橘子皮 吸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化钴渣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菲菲 杨斌 窦强民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6-100,116,共6页
针对新型试剂除钴工艺产生的有机钴渣存在锌高、钴低及回收难度大等问题,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钴渣水洗—转化—氧化浸出工艺回收锌、钴等有价金属的方法,并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转化工序:硫化钠为转化剂,按照理论量添加,液固比5:1,转化温... 针对新型试剂除钴工艺产生的有机钴渣存在锌高、钴低及回收难度大等问题,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钴渣水洗—转化—氧化浸出工艺回收锌、钴等有价金属的方法,并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转化工序:硫化钠为转化剂,按照理论量添加,液固比5:1,转化温度65℃,反应时间120 min,pH=6~7。氧化浸出工序: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分两段氧化浸出,一段浸出过硫酸铵按照理论量0.6倍添加,液固比3: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 h,终点pH=2.5;二段氧化浸出过硫酸铵按照理论量0.6倍添加,液固比5: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 h。钴元素富集到10%以上,锌回收率达到81.8%,除钴试剂再生的可重复利用,工艺操作简单,可与湿法炼锌系统无缝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钴渣 螯合物 转化 氧化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渣的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卢国俭 雒焕翠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4年第1期9-12,共4页
 对西北铅锌冶炼厂二段净化渣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钴渣进行综合利用研究,通过酸浸、除铁、沉钴等工艺过程,成功分离了Zn、Co、Cd等有价金属,并制成了硫酸锌、碱式碳酸钴和海绵镉等产品,钴、锌、镉的总回收率分别达到了99 3%、77 0%、96 5%。
关键词 钴渣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废弃炉渣中分离回收钴、镍 被引量:13
16
作者 梁妹 《湿法冶金》 CAS 2007年第3期157-162,共6页
用酸(硫酸+少量硝酸)浸出废弃炉渣,其中的Cu、Ni浸出率达99%以上,Co浸出率为87%。浸出液用铁粉置换法分离铜、黄钠铁矾法除铁、NaF法除钙镁、P204深度除杂、P507分离镍钴,杂质去除率达99.5%以上,Ni、Co回收率均超过94%。
关键词 废渣 溶剂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高钛型钒渣中铬、钴、镍、镓、钪、锆的含量 被引量:10
17
作者 成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54,共6页
高钛型钒渣样品1.000 0 g置于250 mL烧杯中,用水5 mL冲洗杯壁并分散样品,加入氢氟酸2.5 mL、盐酸15 mL和硝酸5 mL,加热煮沸反应至溶液产生均匀大气泡。加入硫酸(1+1)溶液5 mL,高温加热至产生三氧化硫浓白烟雾并保持3~5 min。冷却后,加入... 高钛型钒渣样品1.000 0 g置于250 mL烧杯中,用水5 mL冲洗杯壁并分散样品,加入氢氟酸2.5 mL、盐酸15 mL和硝酸5 mL,加热煮沸反应至溶液产生均匀大气泡。加入硫酸(1+1)溶液5 mL,高温加热至产生三氧化硫浓白烟雾并保持3~5 min。冷却后,加入水15 mL煮沸,冷却至室温,用水定容至100 mL。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所得溶液中0.001%~3.0%(质量分数)的铬和0.001%~0.300%(质量分数)的钴、镍、镓、钪、锆的含量。采用基体匹配和同步背景校正相结合方式消除基体组分影响,并且选择了待测元素的分析谱线、背景校正区域以及光谱仪工作参数等检测条件。各元素检出限(3s)为0.000 1%~0.000 2%,相对标准偏差(n=8)均小于25%。样品的本法测定结果与ICP-MS的测定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高钛型钒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钒钛高炉渣中钪、镓、铬、镍、钴 被引量:7
18
作者 梅毅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8年第6期58-63,共6页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同时测定钒钛高炉渣中0.000 5%~0.3%的钪、镓、钴元素和0.000 5%~0.6%铬、镍的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氢氟酸、盐酸、硝酸和硫酸消解钒钛高炉渣,高温加热至硫酸分解产生三氧化硫浓白烟。为...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同时测定钒钛高炉渣中0.000 5%~0.3%的钪、镓、钴元素和0.000 5%~0.6%铬、镍的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氢氟酸、盐酸、硝酸和硫酸消解钒钛高炉渣,高温加热至硫酸分解产生三氧化硫浓白烟。为此,直接以水稀释定容制备样品溶液,不仅快速完全消解高钛基样品,而且通过挥发除去高含量二氧化硅基体和反应残余的氢氟酸,减少溶液共存组分,有效降低基体效应影响以及避免腐蚀检测仪器;而且依靠残余硫酸根与高钛基体络合生成硫酸氧钛离子,解决了高浓度钛基体在低酸度介质中易水解问题,无需补充加入大剂量酸以限制钛水解,直接以水稀释制备样品溶液,从而降低溶液酸度减少酸度效应影响。重点考察了钒钛高炉渣中钒、钛、铁、钙、镁、铝等共存元素存在下的基体效应、光谱干扰等影响因素,优选了元素的分析谱线、背景校正区域以及光谱仪工作参数等检测条件,采用基体匹配和同步背景校正法消除基体效应影响。实验表明方法的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背景等效浓度0.0001%~0.0002%,元素检出限0.0001%~0.0002%,检测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5%,加标回收率为90%~114%。方法具有操作简捷、流程短、干扰少、精度高和检测范围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 钒钛高炉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剂使用量对湿法炼锌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昱琛 窦小征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1,共3页
阐述了絮凝剂在湿法炼锌过程中的作用及对生产的影响,通过分析及相关试验研究,提出了絮凝剂科学合理使用的方法。
关键词 湿法炼锌 絮凝剂 浸出 液固分离 净化除钴镍 铅银渣 铁矾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法分离回收镍钴渣中锌钴试验研究
20
作者 刘鹏飞 汤建伟 +3 位作者 王保明 刘咏 化全县 张亦飞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5-418,共4页
研究了用氢氧化钠从湿法炼锌镍钴渣中回收锌、钴。基于单因素试验,揭示了锌、钴浸出行为,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氢氧化钠质量浓度和液固质量比对锌、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氢氧化钠浸出,在温度70℃、液固质量比10/1条件下,用质... 研究了用氢氧化钠从湿法炼锌镍钴渣中回收锌、钴。基于单因素试验,揭示了锌、钴浸出行为,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氢氧化钠质量浓度和液固质量比对锌、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氢氧化钠浸出,在温度70℃、液固质量比10/1条件下,用质量浓度398 g/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出镍钴渣0.5 h,锌、钴浸出率分别为93.5%和5.11%;浸出渣中锌、钴质量分数分别为4.80%和32.70%,锌、钴得到有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渣 氢氧化钠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