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粒体材料间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单剪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丙印 付建 李全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522-1526,共5页
在清华大学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加载剪切试验机的基础上, 研制了可进行两种散粒体间接触面试验的叠环式单剪试验系统,并对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坝料的接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散粒体材料间接触面的强度包线为其单相材... 在清华大学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加载剪切试验机的基础上, 研制了可进行两种散粒体间接触面试验的叠环式单剪试验系统,并对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坝料的接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散粒体材料间接触面的强度包线为其单相材料强度下的包线。当达到破坏强度后,在接触界面附近会产生集中的“刚塑性”接触面剪切变形,其位置发生在强度最薄弱处。两种散粒体间的接触变形特性可通过刚塑性模型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粒体 接触面 单剪试验 刚塑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土与掺砾黏土接触面动单剪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平 刘汉龙 杨贵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8-103,共6页
掺砾心墙作为土石坝的重要防渗体,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与反滤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对分析防渗体的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改进的动态单剪仪,开展粗粒土与掺砾黏土接触面的动力单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剪切位移沿试样高度从下至上逐渐减小... 掺砾心墙作为土石坝的重要防渗体,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与反滤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对分析防渗体的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改进的动态单剪仪,开展粗粒土与掺砾黏土接触面的动力单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剪切位移沿试样高度从下至上逐渐减小,其数值在剪切循环第一周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小直至稳定;初始剪应力加载方向对接触面处相对剪切位移有较大影响,对剪切环内试样相对剪切位移影响不大;接触面破坏时剪切环内试样发生了较大的剪切变形,越接近接触面剪切变形和相对剪切变形越大,土石坝防渗设计中应考虑充分考虑接触面附近粗粒土的变形;剪切循环第一周对应的接触面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破坏时接触面处剪应变小于单调加载破坏的剪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粗粒土 循环单剪 力学特性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粗粒料与掺砾粘土接触面单剪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平 杨贵 +1 位作者 高德清 李国英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1年第1期91-95,共5页
土石坝内部存在较多的接触面,在静、动力荷载作用下,接触面的力学特性对坝体的稳定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基于动态单剪仪,开展了粗粒料与掺砾粘土接触面循环单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剪应力加载方向对相对位移有较大影响:相对位移总是... 土石坝内部存在较多的接触面,在静、动力荷载作用下,接触面的力学特性对坝体的稳定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基于动态单剪仪,开展了粗粒料与掺砾粘土接触面循环单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剪应力加载方向对相对位移有较大影响:相对位移总是在沿初始剪应力加载方向一侧较大;在一个剪切循环内,正、反向加载时,若剪应力较小,发生剪缩变形,若剪应力较大,则发生剪胀变形;卸载时试样发生剪缩变形;整个剪切循环过程中,试样总体上处于剪缩状态;循环单剪过程中,接触面抗剪强度提高;接触面抗剪强度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循环剪切 粗粒料 抗剪强度 剪缩剪胀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级粒度的可集成构件重用性提升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靳国杰 尹宝林 赵启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5-432,共8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提高软件构件重用能力的构件构造方法。与当前研究中主要以软件实现逻辑表达一项应用用例的功能封装单元相比,该方法以应用功能层面的一类需求范畴为构件的表达目标,将业务用例以可配置的描述内容交由构件进行解释执行。... 提出了一种用于提高软件构件重用能力的构件构造方法。与当前研究中主要以软件实现逻辑表达一项应用用例的功能封装单元相比,该方法以应用功能层面的一类需求范畴为构件的表达目标,将业务用例以可配置的描述内容交由构件进行解释执行。通过提升构件粒度,应用级构件单元以更高的重用能力支持更为广泛的用例集合。基于这一原理设计了构件模型以及相应的构件库扩展和组装机制。通过所建立的构件集合原型,在实际开发案例中的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重用性的度量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将软件构件的重用性在特定领域中提高到96.6%~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件集成 构件粒度 应用级构件 重用率 用户界面模式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体材料在压缩位移控制加载条件下的力学行为及界面参数对它的影响
5
作者 王学滨 伍小林 潘一山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4-280,共7页
采用连续介质快速拉格朗日分析程序(FLAC),模拟了颗粒体材料在压缩位移控制加载条件下的力学行为及破坏过程。颗粒及它们之间的界面被离散为尺寸相同的单元。颗粒被视为各向同性的弹性材料,而界面被视为弹性-应变软化-理想塑性材料。界... 采用连续介质快速拉格朗日分析程序(FLAC),模拟了颗粒体材料在压缩位移控制加载条件下的力学行为及破坏过程。颗粒及它们之间的界面被离散为尺寸相同的单元。颗粒被视为各向同性的弹性材料,而界面被视为弹性-应变软化-理想塑性材料。界面完全破坏之后,其内聚力为零而内摩擦角不为零,因而适于模拟颗粒之间的摩擦行为。在双轴压缩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表明,压应力通过颗粒之间的接触,以应力线的方式在试样的垂直方向上传递,最终形成了清晰、有序的图案,而剪切应变增量的高值区主要位于一些界面上。从剪切应变增量的高值区中能发现试样中的最薄弱环节。此外,还研究了试样两侧的压应力、界面的初始内聚力及内摩擦角对试样的应力—时步曲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体材料 围压 力学行为 压应力线 界面 剪切应变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量级服务化仿真中间件SSM的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范林军 凌云翔 燕厚仪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014-3021,共8页
为提高分布仿真应用的互操作性、可重用性、数据传输时效和系统开发效率,以满足不同粒度的仿真应用需求,借鉴对象管理组织的数据分布式服务(data distributed service,DDS)规范中以数据为中心的公布/订购思想和SOA中服务设计理念,提出基... 为提高分布仿真应用的互操作性、可重用性、数据传输时效和系统开发效率,以满足不同粒度的仿真应用需求,借鉴对象管理组织的数据分布式服务(data distributed service,DDS)规范中以数据为中心的公布/订购思想和SOA中服务设计理念,提出基于SOA架构的服务化仿真中间件(service-oriented simulation middleware,SSM),研究其全服务化方法和采用的关键技术,据此进行服务化SSM原型设计与实现。重点阐述了SSM采用的关键技术,即全局服务空间、三级粒度API接口、服务为中心的公布订购机制及时钟同步方案、动态服务链接库等。实例研究表明,服务化仿真中间件SSM适合广域网下大规模的粗粒度分布仿真应用,有效提高了系统开发的可伸缩性和服务开发与重用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交互仿真 服务化仿真中间件 服务为中心的公布订购 多级粒度接口 面向服务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核CPU下的K-means遥感影像分类并行方法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洁璇 陈振杰 +2 位作者 张云倩 骈宇哲 周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96-1301,共6页
针对海量遥感影像快速分类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K-means算法的遥感影像并行分类方法。该方法结合CPU下进程级与线程级模式的并行特征,设计融合进程级与线程级并行的两阶段数据粒度划分方法和任务调度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实现并... 针对海量遥感影像快速分类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K-means算法的遥感影像并行分类方法。该方法结合CPU下进程级与线程级模式的并行特征,设计融合进程级与线程级并行的两阶段数据粒度划分方法和任务调度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实现并行加速。利用大数据量的多尺度遥感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并行方法可大大减少遥感影像的分类时间,取得了良好的加速比(13.83),并可达到负载均衡,从而解决了大区域遥感影像快速分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算法 并行计算 负载均衡 数据粒度划分 消息传递接口 Open 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振动下散粒体-结构界面临界状态强度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姜海波 付龙龙 +2 位作者 周顺华 郭培军 叶伟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0-820,共11页
高铁桥梁、路基工程中的桩基础持续承受列车运行引发的振动荷载,当前350 km/h车速下的车致振动已高达近40 Hz。随着车速的进一步提升,可能给桩基础承载性能带来不利影响。桩-土界面是桩和地基土之间力和变形传递的重要媒介,很大程度上... 高铁桥梁、路基工程中的桩基础持续承受列车运行引发的振动荷载,当前350 km/h车速下的车致振动已高达近40 Hz。随着车速的进一步提升,可能给桩基础承载性能带来不利影响。桩-土界面是桩和地基土之间力和变形传递的重要媒介,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桩基础的长期服役性能。但目前对于高频振动荷载下桩-土界面相互作用行为的认识和研究均不足。基于自主研制的可实现土-结构界面高频振动耦合静力剪切的试验装置,研究了散粒体-结构界面在振动下的临界状态强度特征,探讨了振动加速度、法向应力、结构面粗糙度、颗粒形状和振动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会导致界面强度衰减,部分振动条件下的界面强度甚至低于静力条件下的0.5倍;振动下的界面强度随振动加速度、频率的增大而下降,随法向应力的增大而提高。最后,基于摩尔-库仑强度理论,建立了振动下的散粒体-结构界面强度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粒体-结构界面 高频振动 剪切强度 振动弱化 振动-静力耦合直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载荷对颗粒润滑界面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孟凡净 刘焜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9-385,共7页
本文利用离散单元法建立了颗粒流润滑的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压力载荷对颗粒流润滑的宏观流动、配位数和力链演变以及接触承载等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颗粒润滑介质的平均速度沿间隙y向自下而上逐渐减小,而颗粒润滑介质的... 本文利用离散单元法建立了颗粒流润滑的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压力载荷对颗粒流润滑的宏观流动、配位数和力链演变以及接触承载等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颗粒润滑介质的平均速度沿间隙y向自下而上逐渐减小,而颗粒润滑介质的波动速度沿间隙y向的变化趋势则与此相反;颗粒介质间的微观接触结构和动力学特性具有瞬态性和易变性,且颗粒介质间的接触紧密程度和接触强度会随着压力载荷P的增大而变强;颗粒润滑系统的承载能力与系统内部的力链变化息息相关,且颗粒润滑系统的承载能力随着压力载荷P的增大而变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润滑 压力载荷 速度 承载能力 力链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电磁覆盖范围并行算法
10
作者 周鋆 朱承 +2 位作者 张维明 黄金才 刘忠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1-263,266,共4页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电磁覆盖范围的仿真计算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作为支撑,搭建基于消息传递接口的机群实行并行计算能够解决该问题。基于此,建立复杂地形环境下电磁覆盖范围的并行算法模型,设计并行过程中任务粒度选择和并行性能实验。在...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电磁覆盖范围的仿真计算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作为支撑,搭建基于消息传递接口的机群实行并行计算能够解决该问题。基于此,建立复杂地形环境下电磁覆盖范围的并行算法模型,设计并行过程中任务粒度选择和并行性能实验。在实验室多机环境下,仿真计算速度得到提高,为类似并行计算问题的任务粒度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电磁覆盖范围 消息传递接口 加速比 任务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