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0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erarchical Search Motion Estimation Algorithms for Real-time Video Coding 被引量:2
1
作者 Zhang Yong Yu Lu Zhou Feng Yao Qingdo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3-68,共6页
HierarchicalSearchMotionEstimationAlgorithmsforRealtimeVideoCodingZhangYongYuLuZhouFengYaoQingdong(ZhejiangU... HierarchicalSearchMotionEstimationAlgorithmsforRealtimeVideoCodingZhangYongYuLuZhouFengYaoQingdong(ZhejiangUniversity,Hangz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编码 运动估计 分层搜索 视频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icient fast mode decision using mode complexity for multi-view video coding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凤随 沈庆宏 都思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1期4244-4253,共10页
The variable block-size motion estimation(ME) and disparity estimation(DE) are adopted in multi-view video coding(MVC) to achieve high coding efficiency. However, much highe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s also introduce... The variable block-size motion estimation(ME) and disparity estimation(DE) are adopted in multi-view video coding(MVC) to achieve high coding efficiency. However, much highe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s also introduced in coding system, which hinders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MVC. An efficient fast mode decision method using mode complexity 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n the proposed method, mode complexity is firstly computed by using the spatial, temporal and inter-view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urrent macroblock(MB) and its neighboring MBs.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that direct mode is highly possible to be the optimal mode, mode complexity is always checked in advance whether it is below a predefined threshold for providing an efficient early termination opportunity. If this early termination condition is not met, three mode types for the MB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value of mode complexity, i.e., simple mode, medium mode and complex mode, to speed up the encoding process b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the variable block modes required to be checked. Furthermore, for simple and medium mode region, the rate distortion(RD) cost of mode 16×16 in the temporal prediction direction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disparity prediction direction, to determine in advance whether the optimal prediction direction is in the temporal prediction direction or not, for skipping unnecessary disparity estim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ble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load by 78.79% and the total bit rate by 0.07% on average, while only incurring a negligible loss of PSNR(about 0.04 d B on average), compared with the full mode decision(FMD) in the reference software of M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view video coding mode decision mode complexity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Video Coding Algorithm Based on Intraframe and Interframe Joint Prediction of Wavelet Coefficients
3
作者 Zhang Xudong Wang Desheng Peng Yingn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1-17,共7页
AVideoCodingAlgorithmBasedonIntraframeandInterframeJointPredictionofWaveletCoeficientsZhangXudongWangDesheng... AVideoCodingAlgorithmBasedonIntraframeandInterframeJointPredictionofWaveletCoeficientsZhangXudongWangDeshengPengYingning(T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小波变换 运动估计 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ariablebitrateVideoCodingSchemeBasedonMorphologicalOperationsforATMNetworks
4
作者 ChenHuifang DaiWenqi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4-89,共6页
AVariablebitrateVideoCodingSchemeBasedonMorphologicalOperationsforATMNetworksChenHuifangDaiWenqiQiuPeiliang(... AVariablebitrateVideoCodingSchemeBasedonMorphologicalOperationsforATMNetworksChenHuifangDaiWenqiQiuPeiliang(InstituteofInf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ATM网络 异步传输网 多位率 数学形态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HEVC帧内预测模式决策的快速算法
5
作者 王爽 刘家良 +1 位作者 张海坤 胡越黎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1-570,共10页
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相较于上一代编码标准H.264降低了约50%的比特率,但为了提高帧内预测的准确性,HEVC提出的35种预测模式导致计算量大幅增加,对软件和硬件实现均构成了挑战.针对该问题,在HEVC的基础上提... 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相较于上一代编码标准H.264降低了约50%的比特率,但为了提高帧内预测的准确性,HEVC提出的35种预测模式导致计算量大幅增加,对软件和硬件实现均构成了挑战.针对该问题,在HEVC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依据图片纹理方向,结合预测模式之间的关联性来确定帧内预测模式的快速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与HEVC参考软件HM16.20相比,在BD-Rate损失仅为5.79%的情况下,节省46%以上的编码时间,显著降低了帧内预测模式决策的复杂度,便于在嵌入式系统等硬件资源有限的端侧实现算法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视频编码 帧内预测 角度模式 预测模式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AV1粗模式决策的高吞吐量硬件设计方法
6
作者 盛庆华 陶泽浩 +4 位作者 黄小芳 赖昌材 黄晓峰 殷海兵 董哲康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2-1214,共13页
随着视频编码标准的不断更新迭代,开放媒体联盟(AOM)发布最新视频编码标准开放媒体视频编码标准(AV1)。其中,帧内编码技术采用更加丰富的预测模式来提高预测效率,预测种类从VP9中的10种扩展至61种。为了应对预测种类增加的变化并提高硬... 随着视频编码标准的不断更新迭代,开放媒体联盟(AOM)发布最新视频编码标准开放媒体视频编码标准(AV1)。其中,帧内编码技术采用更加丰富的预测模式来提高预测效率,预测种类从VP9中的10种扩展至61种。为了应对预测种类增加的变化并提高硬件的处理吞吐能力,该文提出基于全流水线结构的AV1粗模式决策硬件架构设计。在算法层面,以4×4块为最小处理单元,按照Z顺序对64×64编码树单元(CTU)中不同尺寸的预测单元(PUs)进行粗模式决策,同时采用基于1:1 PU的代价累加近似方法来完成1:2,1:4,2:1和4:1 PU的代价计算,以减少计算复杂度;在硬件层面,设计兼容4×4至32×32等多尺寸PU的粗模式决策电路,取代为不同尺寸PU单独设计电路的方法,有效减少逻辑资源的闲置。实验结果表明,在全帧内(AI)配置下,提出的改进算法相较于AV1标准算法平均节省了45.78%的时间,提高了1.94%BD-Rate。同时,提出的硬件架构设计能够在1057个时钟周期内完成64×64 CTU的粗模式决策,使用Synopsys公司的Design Compiler 2016工具及UMC 28 nm工艺库对硬件设计综合得到,该设计能够在432.7 MHz工作频率下实时处理8k@50.6fps的视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媒体视频编码标准 帧内预测 粗模式决策 视频编码 流水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机器视觉的VVC帧内编码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熊皓萱 徐媛媛 朱琨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0-358,共9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在智能监控、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视频不仅用于人类观看,还可直接由机器视觉算法进行自动分析。如何高效地面向机器视觉存储和传输此类视频成为新的挑战。然而,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如最新的多功能...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在智能监控、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视频不仅用于人类观看,还可直接由机器视觉算法进行自动分析。如何高效地面向机器视觉存储和传输此类视频成为新的挑战。然而,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如最新的多功能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H.266),主要针对人眼视觉特性进行优化,未能充分考虑压缩对机器视觉任务的性能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多目标跟踪作为典型的机器视觉视频处理任务,提出一种面向机器视觉的VVC帧内编码算法。首先,使用神经网络可解释性方法,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ient-weighted Class Activation Mapping,GradCAM++),对视频内容进行显著性分析,定位出机器视觉任务所关注的区域,并以显著图的形式表示。随后,为了突出视频画面中的关键边缘轮廓信息,本文引入边缘检测并将其结果与显著性分析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机器视觉显著性图。最后,基于融合后的机器视觉显著性图改进VVC模式选择过程,优化VVC中的块划分和帧内预测的模式决策过程。通过引入机器视觉失真,代替原有的信号失真来调整率失真优化公式,使得编码器在压缩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对视觉任务更为相关的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与VVC基准相比,所提出方法在保持相同机器视觉检测精度的同时,可节约12.7%的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编码 显著性分析 帧内编码 多功能视频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残差双特征流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图帧内编码单元快速划分算法
8
作者 贾克斌 吴岳珩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9-551,共13页
针对三维高效视频编码(three-dimensional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3D-HEVC)深度图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划分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算法来实现快速深度图帧内编码。... 针对三维高效视频编码(three-dimensional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3D-HEVC)深度图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划分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算法来实现快速深度图帧内编码。首先,提出一种具有3个分支的注意力-残差双特征流卷积神经网络(attention-residual bi-feature stream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ARBS-CNN)模型,其中基于残差模块(residual module,RM)和特征蒸馏(feature distill,FD)模块的2个分支用于提取全局图像特征,基于动态模块(dynamic module,DM)和卷积-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onv-CBAM)的分支用于提取局部图像特征;然后,将提取到的特征进行整合并输出,得到对深度图CU划分结构的预测;最后,将ARBS-CNN嵌入到3D-HEVC测试平台中,利用预测结果加速深度图帧内编码。与原始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能在维持率失真性能几乎不受影响的条件下,平均减少74.2%的编码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保持率失真性能的条件下,有效降低3D-HEVC的编码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高效视频编码(three-dimensional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3D-HEVC) 深度图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 编码单元(coding unit CU)划分 帧内编码 双特征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265/HEVC的快速帧内编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振华 贾华宇 罗飚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55,共5页
随着视频应用和新兴业务的快速发展,对视频编码速度和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降低H.265/HEVC的帧内编码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最有可能模式(MPM)的模糊搜索算法,通过减少搜索候选模式的数量来降低计算复杂度;同时提出一种简化编码单... 随着视频应用和新兴业务的快速发展,对视频编码速度和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降低H.265/HEVC的帧内编码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最有可能模式(MPM)的模糊搜索算法,通过减少搜索候选模式的数量来降低计算复杂度;同时提出一种简化编码单元划分过程的方法,利用相邻编码单元率失真代价计算的阈值,提前终止编码单元划分,避免了传统算法的遍历划分,提高了编码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HEVC传统模型比较,能够平均降低39.38%的编码时间,而码率只增加了1.62%,峰值信噪比差值仅降低0.085 dB。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前提下,所提算法大幅降低了编码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VC 视频编码 帧内编码 最有可能模式 编码单元划分 率失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的H.266/通用视频编码跨分量预测
10
作者 邹承益 万帅 +1 位作者 朱志伟 尹宇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8,共9页
为提高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中色度帧内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了采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的跨分量预测方法。设计了亮度模块和边界模块,从亮度和色度参考样本中提取特征。设计了注意力模块,构建当前亮度参考样本和边界亮度参考... 为提高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中色度帧内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了采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的跨分量预测方法。设计了亮度模块和边界模块,从亮度和色度参考样本中提取特征。设计了注意力模块,构建当前亮度参考样本和边界亮度参考样本之间的空间关系,并应用于边界色度参考样本生成色度预测样本。为降低编解码复杂度,设计网络在二维完成特征融合和预测,优化了现有的同组参数处理不同块大小的训练策略。并且,引入宽度可变卷积,根据不同的块大小调整网络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与H.266/VVC测试模型VTM18.0相比,所提网络在Y(亮度分量)、Cb(蓝色色度分量)、Cr(红色色度分量)上分别实现了0.30%、2.46%、2.25%的码率节省。与其他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跨分量预测方法相比,有效地降低了网络参数和推理复杂度,分别节省了约10%的编码时间和19%的解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视频编码 跨分量预测 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宽度可变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到端智能视频压缩技术及其在无人机中的应用
11
作者 叶枫 董凡可 贾川民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319,共17页
多媒体视觉表示与传输领域正在面临深刻变革,端到端优化的智能视频编解码技术是激发这一变革的驱动力。以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视频为代表的新兴视频内容压缩编码技术进一步促进了核心技术发展和应用场景创新。聚焦于端... 多媒体视觉表示与传输领域正在面临深刻变革,端到端优化的智能视频编解码技术是激发这一变革的驱动力。以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视频为代表的新兴视频内容压缩编码技术进一步促进了核心技术发展和应用场景创新。聚焦于端到端智能视频编解码技术及其在无人机视频编码的初探,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双向参考结构的视频编码方法,解决模型在运动表示效率和预测编码精度方面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设计提出了参数共享的运动编解码器、双向缩放运动表示方法以及可信运动建模技术,显著提升无人机视频压缩的率失真压缩性能,优于传统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为智能视频编码关键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未来有望在无人机视觉感知等相关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到端视频编码 编码标准 分层双向预测 无人机视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编码块流水的可重构HEVC帧内环路设计
12
作者 夏馨缘 山蕊 +2 位作者 崔馨月 杨坤 廖望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3,165,共8页
高效视频编码标准(HEVC)硬件实现过程中,其高计算复杂度和高数据依赖性不仅阻碍了视频实时编码的性能,也带来了更高的资源消耗。通过分析帧内环路各个算法之间处理像素块时产生的数据/时序依赖关系,基于可变编码块流水的HEVC帧内环路可... 高效视频编码标准(HEVC)硬件实现过程中,其高计算复杂度和高数据依赖性不仅阻碍了视频实时编码的性能,也带来了更高的资源消耗。通过分析帧内环路各个算法之间处理像素块时产生的数据/时序依赖关系,基于可变编码块流水的HEVC帧内环路可重构阵列结构,各模块间采用邻接互连接口完成握手通信,实现整个帧内环路编码块之间流水处理,提高帧内环路的计算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满足计算速度与硬件资源要求的同时,与基于串行的帧内环路编码处理电路相比,执行时间减少了87%,时钟频率达125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编码块流水 可重构阵列处理器 高效视频编码 帧内环路 邻接互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idual Distributed Compressive Video Sensing Based on Double Side Information 被引量:2
13
作者 CHEN Jian SU Kai-Xiong WANG Wei-Xing LAN Cheng-Do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16-2323,共8页
关键词 压缩视频 附加信息 分布式 感知 双面 残留 奈奎斯特速率 补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万帅 霍俊彦 +1 位作者 马彦卓 杨付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共17页
相比于上一代标准,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在同等质量下能够节省大约50%的码率,且适用于多种多样的视频应用场景。论文从H.266/VVC的关键技术出发,对标准的现状、实现和应用发展进行深入探讨。H.266/VVC沿用既往标准中的双... 相比于上一代标准,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在同等质量下能够节省大约50%的码率,且适用于多种多样的视频应用场景。论文从H.266/VVC的关键技术出发,对标准的现状、实现和应用发展进行深入探讨。H.266/VVC沿用既往标准中的双层码流体系和混合编码框架,针对帧内预测、帧间预测、变换、量化、环路滤波等所有主要编码模块进行了技术革新,并为屏幕内容视频等应用提供了高效的专用编码工具。H.266/VVC标准目前已处于实用化阶段,官方参考软件VTM和开源编解码器VVenC/VVdeC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软件编解码实现。对H.266/VVC的性能分析可以看出:H.266/VVC针对高分辨率视频取得的编码增益更为突出;主要编码工具对性能的贡献通常以复杂度为代价,但也有部分编码工具在提升编码性能的同时可降低整体编码复杂度。H.266/VVC的硬件实现面临诸多挑战,发展明显滞后于软件实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具体编码模块的硬件加速方面。H.266/VVC标准发布之后,下一代视频编码标准的发展目前仍围绕混合编码框架进行探索,聚焦在两大方向:超越VVC的增强压缩关注更为先进的、非神经网络的编码工具,基于神经网络的视频编码则探索采用神经网络的编码工具。除此之外,部分或完全跳出现有混合编码框架的端到端视频编码也在飞速发展,未来视频编码标准与神经网络结合成为趋势,但面临着计算资源依赖和稳定结构两方面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6/VVC标准 视频编码标准 编码模块 编解码器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视频编码技术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焕强 孔庆玮 +3 位作者 陈婧 朱建清 施一帆 侯军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2-614,共13页
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沉浸式媒体技术的发展,沉浸式视频的表示、存储、传输和显示等各个环节都受到了科研及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沉浸式视频更复杂的视频特性和庞大的数据量,对传统视频编码技术提出了挑战,新的编码技术应运而生。该... 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沉浸式媒体技术的发展,沉浸式视频的表示、存储、传输和显示等各个环节都受到了科研及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沉浸式视频更复杂的视频特性和庞大的数据量,对传统视频编码技术提出了挑战,新的编码技术应运而生。该文从视频自由度(DoF)出发,分别从3DoF和6DoF两个方面介绍沉浸式视频编码技术的最新成果。3DoF视频相关编码技术包括投影模型、运动估计模型和3DoF视频编码标准。6DoF视频相关编码技术包括视频表示形式、虚拟视点合成技术、6DoF视频编码技术及运动图像专家组沉浸式视频(MPEG,MIV)编码标准。最后,对沉浸式视频及其编码技术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沉浸式视频 全景视频 自由视点视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基站无线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平滑视频流传输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志强 徐朝农 朱东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322,共10页
视频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对于视频流畅播放提出了巨大挑战,从用户体验角度分析,视频播放中的卡顿时间可能是最重要指标之一。随着5G网络技术的发展,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被重点关注,NOMA技术具有叠加编码和连续干扰消除2个特点,根据... 视频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对于视频流畅播放提出了巨大挑战,从用户体验角度分析,视频播放中的卡顿时间可能是最重要指标之一。随着5G网络技术的发展,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被重点关注,NOMA技术具有叠加编码和连续干扰消除2个特点,根据这2个特点实现数据的并行传输。利用NOMA技术的并行传输能力来提高基站为用户提供视频的实时性。在用户需求视频名称和视频分辨率给定的情况下,通过联合基站-用户配对方式和基站功率分配来降低视频播放时的卡顿时间。通过对问题进行建模,并提出1个两步启发式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第1步为确定基站与用户的配对方式,第2步为分配基站的发射功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NOMA的传输调度方案与传统的传输调度方案相比,用户需求的平均卡顿时间有明显的下降,相对于在不采用NOMA机制时,在2-SIC接收机情况下,用户平均卡顿时间减少了55.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顿时间 非正交多址接入 视频传输 叠加编码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BVTH算法的军用窄带信道视频传输研究
17
作者 王超 马驰 +2 位作者 刘荣 汪磊 李东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3,150,共6页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音视频传输广泛应用在军民用领域。针对军用环境通信传输带宽窄、电磁干扰强、网络稳定性低等特点,迫切需要对军用窄带信道下音视传输频编码进行优化。介绍了适应军用窄带信道传输的视频编码框架和最新技术,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音视频传输广泛应用在军民用领域。针对军用环境通信传输带宽窄、电磁干扰强、网络稳定性低等特点,迫切需要对军用窄带信道下音视传输频编码进行优化。介绍了适应军用窄带信道传输的视频编码框架和最新技术,提出了基于HEVC标准优化的窄带视频传输(NBVTH)算法,并在压缩比、压缩图像质量、编码时延等关键技术指标方面,将NBVTH算法与常用的H.264/AVC编码进行了性能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NBVTH算法明显提升了编码性能,更加适用于军用窄带信道的视频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窄带信道传输 音视频编码 性能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HEVC编码复杂度优化方法
18
作者 沈玉志 金雪莹 李天一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1-358,共8页
为降低高效率视频编码(HEVC)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度优化方法。构建大规模编码单元(CU)划分数据库,为算法设计和神经网络训练提供数据基础;设计一种适用于HEVC的CU划分图模型,高效表征多个邻近CU的划分模式;在此基础... 为降低高效率视频编码(HEVC)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度优化方法。构建大规模编码单元(CU)划分数据库,为算法设计和神经网络训练提供数据基础;设计一种适用于HEVC的CU划分图模型,高效表征多个邻近CU的划分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稠密网络的分层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准确预测HEVC中的三级CU划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保证编码效率前提下,平均节省57%的编码时间,有效解决了HEVC编码复杂度过高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率视频编码 复杂度优化 编码单元 深度学习 稠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特征差异的VVC帧内快速划分算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燕辉 李强 +1 位作者 董阳 明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9-943,共5页
针对通用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在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划分中引入了多类型树划分结构导致编码复杂度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U子块方向特性与空间复杂度的快速划分算法。首先利用CU整体的纹理复杂度对当前CU进... 针对通用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在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划分中引入了多类型树划分结构导致编码复杂度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U子块方向特性与空间复杂度的快速划分算法。首先利用CU整体的纹理复杂度对当前CU进行分类,筛选出不划分CU;然后利用子块不同划分方向的特性差异提前决策CU划分方向;最后利用CU中间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复杂度差异特征判断是否跳过三叉树(ternary tree,TT)划分,进一步减少候选列表划分模式数量。实验结果表明,与官方测试平台VTM10.0相比,编码器在平均输出比特率增加1.12%的代价下,编码时间减少了40.25%,说明该算法在通用视频编码中能以较小的质量损失实现更短的编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视频编码 编码单元划分 纹理特征 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度域亮度域信息融合的监控视频重压缩取证 被引量:1
20
作者 公衍超 王子琳 +3 位作者 杨楷芳 刘颖 林庆帆 王富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5,共10页
为解决当前视频重压缩取证方法没有考虑色度域信息、取证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最新多用途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标准色度域亮度域信息融合的监控视频重压缩取证方法(CLF-SVRF)。基于VVC标准的编码原理,从监控视... 为解决当前视频重压缩取证方法没有考虑色度域信息、取证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最新多用途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标准色度域亮度域信息融合的监控视频重压缩取证方法(CLF-SVRF)。基于VVC标准的编码原理,从监控视频的色度域和亮度域维度分析并确定VVC视频码流中与压缩次数密切相关的基础码流特征;基础码流特征包括色度域和亮度域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的划分类型及预测模式;结合拉格朗日率失真优化技术分析随着压缩次数的增加,色度域亮度域CU划分类型和预测模式的变化;进一步确定色度域亮度域CU划分类型和预测模式可以作为检测视频压缩次数的基础码流特征;接着考虑视频监控应用对重压缩取证方法低复杂度的需求,基于色度域亮度域CU划分类型和预测模式构建低复杂度高级码流特征;将高级码流特征输入支持向量机完成监控视频的重压缩取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先进方法相比,CLF-SVRF方法的监控视频重压缩取证准确度平均提升了13.53%,同时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重压缩取证耗时,重压缩取证时间平均减少了47.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通用视频编码 重压缩取证 监控视频 色度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