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mproved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at multi-layered rock interface
1
作者 WEN Min-jie XIE Jia-hao +4 位作者 LI Li-chen TIAN Yi EL NAGGAR M.Hesham MEI Guo-xiong WU Wen-b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1期229-243,共15页
This study proposes a general imperfect thermal contact model to predict the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at the interface among multi-layered composite structures.Based on the Green-Lindsay(GL)thermoelastic theory,semi... This study proposes a general imperfect thermal contact model to predict the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at the interface among multi-layered composite structures.Based on the Green-Lindsay(GL)thermoelastic theory,semi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temperature increment and displacement of multi-layered composite structures a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Laplace transform method,upon which the effects of thermal resistance coefficient,partition coefficient,thermal conductivity ratio and heat capacity ratio on the responses a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neralized imperfect thermal contact model can realistically describe the imperfect thermal contact problem.Accordingly,it may degenerate into other thermal contact models by adjusting the thermal resistance coefficient and partition co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layered structures general thermal contact model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GL thermoelastic theory Laplace trans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deep autoencoder model for structural condition monitoring
2
作者 PATHIRAGE Chathurdara Sri Nadith LI Jun +2 位作者 LI Ling HAO Hong LIU Wanqu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4期873-880,共8页
Damage detection in structures is performed via vibra-tion based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Modal information, such as fre-quencies and mode shapes, are widely used for structural dama-ge detection to indicate the hea... Damage detection in structures is performed via vibra-tion based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Modal information, such as fre-quencies and mode shapes, are widely used for structural dama-ge detection to indicate the health conditions of civil structures.The deep learning algorithm that works on a multiple layer neuralnetwork model termed as deep autoencoder is proposed to lear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al information and structural stiff-ness parameters. This is achieved via dimension reduction of themodal information feature and a non-linear regression against thestructural stiffness parameters. Numerical tests on a symmetri-cal steel frame model are conducted to generate the data for th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and to demonstr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proposed approach for vibration based structural damage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 encoder non-linear regression deep auto en-coder model damage identification VIBRATIO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mproved Method of Linear Encoding Representation-A Cell Linear Quadtree
3
作者 He Yu Zhang Qianren Ye Yizheng Li Zhongro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8-31,共4页
The linear encoding of a quadtree is an efficient way to represent the quadtree. In this paper, an improved linear quadtree, a cell linear quadtree, is proposed, in which its redundant storage is eliminated and the co... The linear encoding of a quadtree is an efficient way to represent the quadtree. In this paper, an improved linear quadtree, a cell linear quadtree, is proposed, in which its redundant storage is eliminated and the concept of a cell is introduced. Therefore, it has higher storage efficiency than a conventional linear quadtr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树 图像处理 图像编码 层状数据结构 编码表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模态级联扩散模型的图像描述方法
4
作者 陈巧红 郭孟浩 +1 位作者 方贤 孙麒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7-794,共8页
现有文本扩散模型方法无法有效根据语义条件控制扩散过程,扩散模型训练过程的收敛较为困难,为此提出基于跨模态级联扩散模型的非自回归图像描述方法.引入跨模态语义对齐模块用于对齐视觉模态和文本模态之间的语义关系,将对齐后的语义特... 现有文本扩散模型方法无法有效根据语义条件控制扩散过程,扩散模型训练过程的收敛较为困难,为此提出基于跨模态级联扩散模型的非自回归图像描述方法.引入跨模态语义对齐模块用于对齐视觉模态和文本模态之间的语义关系,将对齐后的语义特征向量作为后续扩散模型的语义条件.通过设计级联式的扩散模型逐步引入丰富的语义信息,确保生成的图像描述贴近整体语境.增强文本扩散过程中的噪声计划以提升模型对文本信息的敏感性,充分训练模型以增强模型的整体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生成比传统图像描述生成方法更准确和丰富的文本描述.所提方法在各项评价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其他非自回归文本生成方法,展现了在图像描述任务中使用扩散模型的有效性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图像描述 扩散模型 多模态编码器 级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EP-RTDETR小目标PCB表面缺陷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斌斌 张礼华 +1 位作者 刘军伟 董俊俊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9-148,共10页
针对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缺陷检测过程中,因包含丰富的小目标缺陷,易出现漏检、误检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增强金字塔实时检测变换器(enhance pyramid real time detection transformer,EP-RTDETR)小目标PCB表面缺陷... 针对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缺陷检测过程中,因包含丰富的小目标缺陷,易出现漏检、误检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增强金字塔实时检测变换器(enhance pyramid real time detection transformer,EP-RTDETR)小目标PCB表面缺陷检测算法。首先,使用CSPDarknet替代原始骨干网络,以增强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其次,设空间移动卷积门控线性单元(spatial moving point convolutional gated linear unit,SMPCGLU)模块改造C2f中的Bottleneck,增强了特征的门控调制能力和空间自适应性;再次,引入可学习位置编码,改进尺度交互机制,增强对不同位置信息的响应能力;然后,基于跨尺度特征融合模块(cross-scale feature-fusion module,CCFM)模块设计小目标增强金字塔结构(small object enhance pyramid,SOEP),增强的特征层和精细的特征融合使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定位和识别小目标;最后,设计MPDIoU(minimum point distance-based intersection over union)+NWD(normalized wasserstein distance)loss,在加快模型收敛速度的同时更加关注小目标缺陷,回归结果更加准确。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准模型,准确率P提高了4.6%,召回率R提高了5.1%,平均精度均值mAP50提高了4.6%,参数量减少了16.38 M,浮点数减少了48.3,FPS提高了8.51 s,能够更好地进行小目标PCB表面缺陷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 缺陷检测 金字塔结构 小目标 位置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和Efficient Transformer的多尺度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振利 胡新凯 +2 位作者 李凡 冯志成 陈智超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786,共9页
针对现有方法存在遥感图像的多尺度地物特征提取困难和目标边缘分割不准确的问题,提出新的语义分割算法.利用CNN和Efficient Transformer构建双编码器,解耦上下文信息和空间信息.提出特征融合模块加强编码器间的信息交互,有效融合全局... 针对现有方法存在遥感图像的多尺度地物特征提取困难和目标边缘分割不准确的问题,提出新的语义分割算法.利用CNN和Efficient Transformer构建双编码器,解耦上下文信息和空间信息.提出特征融合模块加强编码器间的信息交互,有效融合全局上下文信息和局部细节信息.构建分层Transformer结构提取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使编码器有效专注不同尺度的物体.提出边缘细化损失函数,缓解遥感图像目标边缘分割不准确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ISPRS Vaihingen和ISPRS Potsdam数据集上,所提算法的平均交并比(MIoU)分别为72.45%和82.29%.在SAMRS数据集中的SOTA、SIOR和FAST子集上,所提算法的MIoU分别为88.81%、97.29%和86.65%,总体精度和平均交并比指标均优于对比模型.所提算法在各类不同尺度的目标上有较好的分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语义分割 双编码器结构 特征融合 Efficient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位置和结构信息的图神经网络的节点学习研究
7
作者 郝佳辉 万源 张宇航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118,共9页
图神经网络是一种强大的学习图数据的模型,通过节点信息嵌入和图卷积运算实现图结构数据的表示。图数据中节点的结构信息和节点的位置信息对获取图特征至关重要,但现有的图神经网络同时捕获位置信息和结构信息的表达能力有限。对此,提... 图神经网络是一种强大的学习图数据的模型,通过节点信息嵌入和图卷积运算实现图结构数据的表示。图数据中节点的结构信息和节点的位置信息对获取图特征至关重要,但现有的图神经网络同时捕获位置信息和结构信息的表达能力有限。对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图神经网络——融合位置和结构信息的图神经网络(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Information with Graph Neural Networks, PSI-GNN)。PSI-GNN的核心思想在于利用编码器获取节点的位置和结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特征嵌入到网络中。通过在网络中更新和传递这两种信息,PSI-GNN实现了对位置和结构信息的有效融合与利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为应对不同类型的图学习任务,PSI-GNN给予位置和结构信息以不同的权重来应对不同的下游任务。为了验证PSI-GNN的有效性,在多个基准图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PSI-GNN在节点级任务上最高提升了约14%,在图级任务上最高提升了约35%,验证了PSI-GNN在同时捕获位置和结构信息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位置信息 结构信息 拉普拉斯位置编码 Adamic-Adar结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刀具磨损状态预测研究
8
作者 刘本刚 吴文江 +2 位作者 赵丹 王裴岩 彭春杨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30-1536,共7页
针对航空钛合金加工中刀具磨损状态监测难题,提出了面向刀具磨损状态预测的编码器-解码器网络结构,构建了Transformer、BiLSTM、BiGRU等72种组合模型,通过在航空钛合金高效加工实测数据样本集上验证发现:以Transformer为编码器的模型性... 针对航空钛合金加工中刀具磨损状态监测难题,提出了面向刀具磨损状态预测的编码器-解码器网络结构,构建了Transformer、BiLSTM、BiGRU等72种组合模型,通过在航空钛合金高效加工实测数据样本集上验证发现:以Transformer为编码器的模型性能最优,其中Transformer-BiGRU组合模型F1值达69.61%,显著优于GS-XGBoost(58.01%)、Attention-CNN(57.65%)等方法,研究表明基于编码器-解码器的刀具状态预测模型在航空钛合金复杂切削工况下具有显著优势,未来可通过模型优化和扩充样本数据进一步提升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器-解码器结构 刀具磨损状态预测 TRANSFORMER 双向循环神经网络 航空钛合金高效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CAE的无监督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9
作者 王梦倩 康帅 +1 位作者 李传飞 董正方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09-320,共12页
为了进一步扩展深度学习方法在基于振动信号的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卷积自编码(convolutional auto-encoder,CAE)相结合的无监督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利用VMD对... 为了进一步扩展深度学习方法在基于振动信号的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卷积自编码(convolutional auto-encoder,CAE)相结合的无监督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利用VMD对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去除噪声和一些无关成分的影响,选取与结构自振特性相关的成分作为有效分量;然后通过叠加有效分量作为CAE模型的输入,进而重构信号,通过学习健康样本数据的特征,得到最大重构误差作为判断结构是否损坏的阈值。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IASC-ASCE SHM Benchmark结构试验数据和卡塔尔大学看台试验数据,并将结果与其他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两个数据集上的识别结果都更加准确。即使当样本中含有噪声时,也能显著提高噪声样本的识别精度,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结构损伤识别 无监督 变分模态分解(VMD) 卷积自编码(C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图网络驱动的核电系统多级异常检测方法
10
作者 张乐 成玮 +5 位作者 张硕 陈雪峰 常丰田 洪郡滢 马颖菲 彭将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4,202,共8页
针对深度学习方法未明确学习变量间关系结构、系统异常难以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深度图网络驱动的核电系统多级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无监督图对比学习方法挖掘系统变量时间序列间相关性,构建与核电系统物理结构匹配的可解释性图结... 针对深度学习方法未明确学习变量间关系结构、系统异常难以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深度图网络驱动的核电系统多级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无监督图对比学习方法挖掘系统变量时间序列间相关性,构建与核电系统物理结构匹配的可解释性图结构;其次,基于变分图自编码器重构系统图结构,以重构误差来表征系统运行状态,从系统层面防止非线性突发行为带来的安全性问题;然后,通过半监督图卷积节点分类模型识别系统内部各变量运行状态,实现测点级异常检测;最后,以PCTranACP100仿真机2种基准事故工况数据、国内某核电机组循环水系统监测数据来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系统级异常检测准确率达到93%,86%和90%,证明所提出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出系统异常情况,可降低电厂单一仪表异常触发的非计划停机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系统 无监督深度图学习 可解释性图结构 多级异常检测 变分图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编码结构的遥感影像滑坡识别方法
11
作者 邵进科 何荣 +1 位作者 方志刚 朱光辉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28,共7页
针对目前深度学习算法在遥感影像的语义分割中识别滑坡体存在精度较差、模型单一的问题,基于UNet网络结构提出了使用Swin Transformer和ResNet双编码结构的特征提取网络SR_UNet。网络通过融合两种不同尺度的语义信息构建兼顾全局-局部... 针对目前深度学习算法在遥感影像的语义分割中识别滑坡体存在精度较差、模型单一的问题,基于UNet网络结构提出了使用Swin Transformer和ResNet双编码结构的特征提取网络SR_UNet。网络通过融合两种不同尺度的语义信息构建兼顾全局-局部的特征,通过解码器还原特征层,并将网络应用于毕节滑坡数据集进行滑坡体识别工作。将模型识别结果与UNet、DeeplabV3+、Swin Transformer和Swin_UNet模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相较于4种单一网络模型,SR_UNet在MIoU上分别提升了4.34、3.42、7.45、2.15个百分点,且SR_UNert在训练过程中拥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好的收敛效果。实验证明该模型在滑坡体识别中各方面都具有优于单一模型的性能,可以作为从遥感影像中识别滑坡体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双编码结构 Swin Transformer 语义分割 滑坡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作物种植种类解析技术
12
作者 郭佳希 姚竟发 滕桂法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2-360,共9页
实时精准获取田间土地信息是农业管理部门有效落实种植计划与监管的重要手段与关键环节。为克服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农田分类中面临的精度不足、边缘模糊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融合无人机图像处理及深度学习技术,改进DeepLabV3+网络模型。首... 实时精准获取田间土地信息是农业管理部门有效落实种植计划与监管的重要手段与关键环节。为克服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农田分类中面临的精度不足、边缘模糊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融合无人机图像处理及深度学习技术,改进DeepLabV3+网络模型。首先引入轻量级网络MS—MobileNetV2替代原有主干,显著提升识别效率;其次集成ECANet模块,有效抑制背景干扰因素,使模型专注于作物信息的提取;最后调整ASPP的膨胀率,级联不同尺度的信息,增强特征抓取能力。选取蠡县周边农田作为研究区域,利用无人机正射影像构建数据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玉米、山药、荒地、乔木、菜地的分类精度上分别提高0.7%、1.15%、5.04%、2.59%、0.95%,并且减少87.8%的参数量和50.5%的训练用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作物 无人机 深度分离卷积 编解码结构 特征融合 高效通道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阶门控聚合网络的光学化学结构识别
13
作者 林帆 李建华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64-372,共9页
在光学化学结构识别(OCSR)领域,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通常依赖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或视觉Transformer进行视觉特征提取,并采用Transformer进行序列解码。这些模型虽然有效,但仍受限于图像特征提取能力和解码时位置编码的精确性,从而... 在光学化学结构识别(OCSR)领域,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通常依赖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或视觉Transformer进行视觉特征提取,并采用Transformer进行序列解码。这些模型虽然有效,但仍受限于图像特征提取能力和解码时位置编码的精确性,从而影响识别效率。针对这些限制,将多阶门控聚合网络(MogaNet)和引入相对位置编码的Transformer构成的编码解码架构用于OCSR领域,提出一种基于多阶门控聚合网络的光学化学结构识别模型。该模型首先在图像特征提取时通过MogaNet空间聚合模块,捕获多尺度特征并减少特征冗余,并且通过MogaNet通道聚合模块改善通道维度的多样性;其次在序列解码时采用引入相对位置编码的Transformer作为解码器,精准捕捉序列单词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了训练和验证该模型,构建一个包含40万个分子的化学结构数据集,其中包含Markush结构与非Markush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准确率达到了92.36%,优于其他现有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化学结构识别 编码解码架构 深度学习 SMILES表达式 多阶门控聚合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调制与空间协作的水下图像增强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伟 王欣哲 +1 位作者 王江达 王春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0-318,共9页
针对光线在水中的散射和吸收效应造成水下图像纹理和结构不清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调制(CM)与空间协作(SC)的水下图像增强算法。以编码器-解码器作为基础网络,使用RepVGG的浅层和深层网络分别提取水下图像的纹理和结构特征。首先,... 针对光线在水中的散射和吸收效应造成水下图像纹理和结构不清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调制(CM)与空间协作(SC)的水下图像增强算法。以编码器-解码器作为基础网络,使用RepVGG的浅层和深层网络分别提取水下图像的纹理和结构特征。首先,特征主导网络将RepVGG中提取到的水下图像特征转化成具有不同尺度的纹理和结构特征,使其与解码器中的特征图进行拼接融合。其次,在编码器中使用卷积调制模块,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DSConv)模拟自注意力机制的方式减少图像细节信息的丢失,提高编码器特征提取的能力。最后,在解码器中使用空间协作卷积(SCConv),在空间维度上处理水下特征保留更多的位置信息,以提高解码器对融合后特征的增强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视觉感知与性能指标上优于对比算法,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SSIM)指标最高达到23.4465 dB和0.8946,水下彩色图像质量评价(UCIQE)和水下图像质量测量(UIQM)指标最高达到0.5826和3.0689,进一步证明了该算法能够有效增强水下图像的纹理和结构特征,具有较好的视觉感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水下图像增强 卷积调制 空间协作 编解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尺度密集卷积U型网络的视网膜血管分割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平 何志豪 +2 位作者 雷帮军 彭程 王雨蝶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6-873,共8页
针对视网膜图像中血管尺度跨度大、细小血管与背景高度相似导致误分割和未分割等问题,提出一种全尺度密集卷积U型网络的视网膜血管分割方法。为提取更复杂的特征信息,构建级联卷积融合密集块(cascade convolutional fusion dense blocks... 针对视网膜图像中血管尺度跨度大、细小血管与背景高度相似导致误分割和未分割等问题,提出一种全尺度密集卷积U型网络的视网膜血管分割方法。为提取更复杂的特征信息,构建级联卷积融合密集块(cascade convolutional fusion dense blocks, CCF-DB)作为U型网络的编解码器用以提取视网膜血管的特征信息;在网络最底端嵌入混合注意力级联卷积密集块(mixed attention cascaded convolutional dense block, MACC-DB),进一步提升感受野,获取更高维的语义特征信息;在模型的解码部分采用全尺度的跳跃连接,捕获不同尺度下的血管特征信息,提升模型的分割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DRIVE数据集上,相比于U-Net、U-Net3+、SA-Unet、FR-Unet等算法,此算法的AUC值达到了98.26%,准确率为95.82%;在CHASE-DB1数据集上,此算法的AUC值达98.84%,准确率达96.66%。采用此算法进行视网膜血管分割,分割的精度和鲁棒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对细小血管分割达到了优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分割 深度学习 视网膜血管分割 全尺度密集卷积 编解码结构 混合注意力 级联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egNet的鸡只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吉训生 孙贝贝 夏圣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9,共8页
为实现智能化检测出鸡场中死亡鸡只,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语义分割模型AT-SegNet的鸡只检测算法。基于对称编码解码结构SegNet,利用空洞卷积在解码前聚合不同感受野的上下文信息,设计一种三尺度注意力级联融合模块,以并联方式嵌入编、解码器... 为实现智能化检测出鸡场中死亡鸡只,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语义分割模型AT-SegNet的鸡只检测算法。基于对称编码解码结构SegNet,利用空洞卷积在解码前聚合不同感受野的上下文信息,设计一种三尺度注意力级联融合模块,以并联方式嵌入编、解码器间,丰富解码器信息。利用多层深度可分离卷积替代标准卷积,提取深层次语义信息,减少计算量提高实时性。将鸡群图像分割结果交并比与阈值对比判别鸡只状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AT-SegNet较原算法的检测精度提高了25.17%,能够在复杂鸡群环境中准确、高效地发现死亡鸡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鸡只检测 语义分割 编码解码结构 注意力机制 软池化 深度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Transformer和双解码器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代少升 刘科生 +3 位作者 黄炼 贺自强 毛兴华 任汶皓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0-1080,共11页
当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在编码器阶段受限于感受野,且解码器在多尺度特征融合中缺乏有效的特征交互。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新方法,针对现有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中的问题进行改进。该方法使用视觉Tran... 当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在编码器阶段受限于感受野,且解码器在多尺度特征融合中缺乏有效的特征交互。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新方法,针对现有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中的问题进行改进。该方法使用视觉Transformer作为编码器,能够有效地提取红外小目标图像的多尺度特征。视觉Transformer是一种新兴的深度学习架构,其通过自注意力机制捕捉图像中像素之间的全局关系,以处理长程依赖性和上下文信息。此外,本文还设计了一个由交互式解码器和辅助解码器组成的双解码器模块,旨在提高解码器对红外小目标的重构能力。该双解码器模块能够充分利用不同特征之间的互补信息,促进深层特征和浅层特征之间的交互,并通过将两个解码器的结果进行叠加,以更好地重构红外小目标。在广泛使用的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F1和mIoU两个评价指标上的性能优于其他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小目标检测 视觉Transformer 多尺度特征融合 编解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传递比与栈式自编码器的结构损伤识别
18
作者 方圣恩 刘洋 张笑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0-1467,共8页
如何从土木结构响应数据中挖掘损伤特征并有效分类,是实现损伤模式识别的关键。为此,以框架结构为分析对象,搭建设有自编码器隐藏层和Softmax分类层的栈式自编码器网络,采用无监督联合有监督的混合学习机制;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框架不同... 如何从土木结构响应数据中挖掘损伤特征并有效分类,是实现损伤模式识别的关键。为此,以框架结构为分析对象,搭建设有自编码器隐藏层和Softmax分类层的栈式自编码器网络,采用无监督联合有监督的混合学习机制;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框架不同工况下的传递比函数值,构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样本;通过预训练确定自编码器隐藏层的参数值如权重和偏置值,避免网络出现过拟合;采用微调方式进一步调整预训练后的网络参数值,再结合验证集实现对网络超参数的调整;将实测传递比数据输入网络,实现对框架节点损伤的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进行损伤特征的提取和分类,准确识别框架节点的单、双损伤工况,相较于传统浅层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度和更好的抗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栈式自编码器 混合学习机制 传递比函数 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词汇边界信息的合同实体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浩畅 和婷婷 郑冠彧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7-1763,共7页
针对合同中实体表达形式复杂多变、识别粒度细的特点,及合同文本中实体较长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词汇边界信息的合同实体识别方法。利用预训练语言模型动态生成语义向量作为模型输入;运用相对位置编码对Transformer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在编... 针对合同中实体表达形式复杂多变、识别粒度细的特点,及合同文本中实体较长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词汇边界信息的合同实体识别方法。利用预训练语言模型动态生成语义向量作为模型输入;运用相对位置编码对Transformer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在编码过程中融合词汇信息,进一步丰富语义特征;通过条件随机场(CRF)结构进行解码,得到输入序列的标签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确定合同文本中的实体边界,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识别 合同文本 预训练语言模型 相对位置编码 转换器结构 词汇边界信息 条件随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注意力的生成式信息隐藏算法
20
作者 刘丽 侯海金 +1 位作者 王安红 张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02-2109,共8页
针对现有生成式信息隐藏算法嵌入容量低且提取的秘密图像视觉质量欠佳的问题,提出基于多尺度注意力的生成式信息隐藏算法。首先,设计基于多尺度注意力的双编码-单解码生成器,载体图像与秘密图像的特征在编码端分两个支路独立提取,在解... 针对现有生成式信息隐藏算法嵌入容量低且提取的秘密图像视觉质量欠佳的问题,提出基于多尺度注意力的生成式信息隐藏算法。首先,设计基于多尺度注意力的双编码-单解码生成器,载体图像与秘密图像的特征在编码端分两个支路独立提取,在解码端通过多尺度注意力模块进行融合,并利用跳跃连接为解码端提供不同尺度的细节特征,从而获得高质量的载密图像。其次,在U-Net结构的提取器中引入自注意力模块,以弱化载体图像特征、增强秘密图像深层特征,并利用跳跃连接弥补秘密图像细节特征,提高秘密信息提取的准确率;同时,多尺度判决器与生成器的对抗训练可以有效提升载密图像的视觉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嵌入容量为24 bpp的情况下,生成的载密图像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SSIM)平均可达到40.93 dB和0.9883,且提取的秘密图像PSNR和SSIM平均可达到30.47 dB和0.95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隐藏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 编码-解码结构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