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6篇文章
< 1 2 1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空智能网联体系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学军 刘法旺 +1 位作者 张祖耀 田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93-1815,共23页
近日,低空产业联盟对外发布《低空智能网联体系参考架构(2024版)》报告,该报告作为框架性的文件,旨在用最精确简短的内容体现低空智能网联体系的关键构成,但缺乏对体系背后隐含的科学方法、理论基础、实现途径等内容的详细描述。基于此... 近日,低空产业联盟对外发布《低空智能网联体系参考架构(2024版)》报告,该报告作为框架性的文件,旨在用最精确简短的内容体现低空智能网联体系的关键构成,但缺乏对体系背后隐含的科学方法、理论基础、实现途径等内容的详细描述。基于此,围绕该报告的内容,对低空智能网联体系发展现状、架构设计思路、关键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旨在对报告涉及的内容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为后续围绕低空智能网联体系的开发和建设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智能网联体系运行概念 低空智能网联体系架构设计 低空智能网联应用服务系统 低空智能网联数据与服务支撑网络 低空智能网联机载终端与基础设施 低空智能网联体系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通运营下市域铁路与地铁列车开行方案协同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彭其渊 刘思源 +3 位作者 江山 冯涛 陈垚 张永祥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7,共12页
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贯通运营下列车开行方案的协同优化对于提升线网的整体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贯通运营下市域铁路与地铁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和客流分配一体化优化模型,以最小化乘客出行费用与企业运营费用之和为目标,考虑通过... 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贯通运营下列车开行方案的协同优化对于提升线网的整体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贯通运营下市域铁路与地铁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和客流分配一体化优化模型,以最小化乘客出行费用与企业运营费用之和为目标,考虑通过能力和列车载客能力、车底资源以及列车服务数量等实际约束,同时设计改进的自适应大规模邻域搜索算法进行求解,确定全线的列车开行交路,以及各交路上的列车开行频率、编组类型和停站方案,并验证算法在不同客流需求水平案例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两阶段法,改进的自适应大规模邻域搜索算法能以平均234 s的计算时间得到满意解,目标函数值平均下降3.6%;与独立运营相比,贯通运营后,企业运营费用平均降低了11.3%,全线乘客和跨线乘客出行费用分别平均降低了3.9%和10.7%,跨线乘客换乘次数平均减少了18.7%,车底使用数量平均减少了14.4%;与站站停模式相比,市域铁路本线和贯通列车采用灵活停站的运营模式后,全线乘客出行费用平均降低了4.2%。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为市域铁路与地铁贯通运营开行方案编制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贯通运营 改进自适应大规模邻域搜索 列车开行方案 市域铁路 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配电台区移动柔性互联:可行性分析、应用场景及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璐 陈雪寒 +1 位作者 唐巍 张博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共12页
基于智能软开关的低压柔性互联技术可以实现台区间的功率互济与灵活转移,从而提升负荷承载与分布式发电消纳能力。然而,受功率周期性变化影响,当前固定式柔性互联方案仅在部分时段作用效果明显,导致台区柔性互联设备利用率较低。为解决... 基于智能软开关的低压柔性互联技术可以实现台区间的功率互济与灵活转移,从而提升负荷承载与分布式发电消纳能力。然而,受功率周期性变化影响,当前固定式柔性互联方案仅在部分时段作用效果明显,导致台区柔性互联设备利用率较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移动式智能软开关(MSOP)柔性互联理念。首先,根据工程经验,总结现有低压柔性互联技术面临的挑战,从施工条件和MSOP的体积、重量及合解环策略等方面分析了低压台区移动柔性互联的可行性。其次,建立了低压移动柔性互联的成本-效益模型,分析了移动距离、移动次数对移动柔性互联效果的影响,探讨了移动柔性互联的临界条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移动柔性互联的应用场景。最后,对MSOP在低压配电网柔性互联领域的潜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 低压配电台区 智能软开关 优化调度 成本效益分析 电力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典型应急场景的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建佳 孙锦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7-1489,共13页
为促进应急产业快速发展,从产业层面为应急管理提供场景化数据支撑,同时提高信息检索效率,提出面向典型应急场景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首先,以应急管理领域规范性文件、案例、学术资料为依据,整合场景要素,设计本体模型;其次,应用深度学... 为促进应急产业快速发展,从产业层面为应急管理提供场景化数据支撑,同时提高信息检索效率,提出面向典型应急场景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首先,以应急管理领域规范性文件、案例、学术资料为依据,整合场景要素,设计本体模型;其次,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实施知识抽取,并借助Neo4j图数据库实现知识存储;最后,对知识图谱构建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并从信息检索与基于python Web的QA系统等维度验证所构建的应急场景知识图谱在信息组织和应急产业互联领域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知识表示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各类应急场景多主体协作与资源供应关系。该成果可为推动我国应急管理从“事件-应对”到“场景-应对”的范式转变提供实践参考,同时为促进智慧应急建设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应急场景 产业互联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河互连的并行文件系统网络驱动
5
作者 董勇 邬会军 +3 位作者 杨梨花 张伟 王睿伯 周恩强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2-399,共8页
并行文件系统是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软件栈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高速网络的驱动是并行文件系统提供高效数据访问的关键环节。设计实现了基于天河高速互连网络TH-Express的并行文件网络驱动GLND,在并行化、通信协议以及容错3方面进行了有针... 并行文件系统是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软件栈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高速网络的驱动是并行文件系统提供高效数据访问的关键环节。设计实现了基于天河高速互连网络TH-Express的并行文件网络驱动GLND,在并行化、通信协议以及容错3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优化,采用VP粒度并行,配合适度均衡的流水线划分,实现了高吞吐率;根据消息大小差异等因素自适应地选择底层通信协议,实现NUMA感知的内存管理机制;通过自适应调节的超时机制来避免软件异常超时对通信操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硬件条件下,GLND相比于TCP的写带宽平均提升了23.69%,读带宽平均提升了7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文件系统 互连网络 网络编程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自卸车互联油气悬架参数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开启 胡智强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1,140,共9页
为了提高矿用自卸车在恶劣路况下的侧倾稳定性和平顺性,以互联式油气悬架为对象,利用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建立了矿用自卸车的互联油气悬架-路面-车身模型。通过分析悬架系统的结构参数对刚度和阻尼的影响,选择了5个优化设计变... 为了提高矿用自卸车在恶劣路况下的侧倾稳定性和平顺性,以互联式油气悬架为对象,利用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建立了矿用自卸车的互联油气悬架-路面-车身模型。通过分析悬架系统的结构参数对刚度和阻尼的影响,选择了5个优化设计变量。为了提升初始种群和后代种群的多样性,提出一种基于正交实验设计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并将其应用于互联油气悬架系统的多目标优化。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的NSGA-Ⅱ算法具有更好的Pareto解,在D级随机路面输入下,矿用自卸车的侧倾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分别提升了26.69%和24.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自卸车 互联油气悬架 多目标优化 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非线性互联系统鲁棒控制问题的求解方法
7
作者 孙延修 黎虹 刘业峰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5,共7页
含扰动的非线性互联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针对此问题,构建了一种非线性互联系统状态观测器,并基于观测器的状态估计值设计了一种状态反馈控制器。对状态估计误差与状态反馈闭环互联系统进行增广联合设计,构造了一种增... 含扰动的非线性互联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针对此问题,构建了一种非线性互联系统状态观测器,并基于观测器的状态估计值设计了一种状态反馈控制器。对状态估计误差与状态反馈闭环互联系统进行增广联合设计,构造了一种增广李雅普诺夫函数,给出了增广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保证了状态估计误差趋于零,状态反馈闭环互联系统鲁棒镇定。最后,选取两类互联系统算例对所提控制方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构建的状态观测器的可行性和基于估计状态的状态反馈控制器的有效性,所提控制方法为含扰动的非线性互联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求解提供了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器 非线性互联系统 控制器 线性矩阵不等式 鲁棒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算互联综述
8
作者 张云勇 闫硕 +1 位作者 陈永铭 张启明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32,共11页
随着大模型参数量突破万亿规模,智算互联面临超大规模组网、低时延通信、高带宽同步等技术挑战。研究构建了包含吞吐量、时延、扩展比等指标的多维评价体系,分析了大模型训练、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推理和边缘计算三大... 随着大模型参数量突破万亿规模,智算互联面临超大规模组网、低时延通信、高带宽同步等技术挑战。研究构建了包含吞吐量、时延、扩展比等指标的多维评价体系,分析了大模型训练、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推理和边缘计算三大应用场景的需求特点。通过对比主流科技企业的解决方案,总结了CLOS架构、Fat-Tree拓扑等创新实践,重点探讨了互联协议、网络拓扑、拥塞控制等关键技术,并展望了开放协议、光电融合等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表明,智算互联技术的持续创新将为AI发展提供关键基础设施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算互联 大模型训练 网络拓扑 光电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测试序列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锐 司鑫悦 王成志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6,共7页
针对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现场工程验收测试方法单一、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任务重和工作量大等问题,研究一种适用于现场工程验收测试序列自动生成的方法。首先分析城轨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测试案例集约束条件,将线路划分成若... 针对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现场工程验收测试方法单一、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任务重和工作量大等问题,研究一种适用于现场工程验收测试序列自动生成的方法。首先分析城轨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测试案例集约束条件,将线路划分成若干独立测试区段;其次将线路特征量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形式化语言,提高编辑效率和人机交互体验;然后应用辅助生成工具自动生成若干条现场可执行的工程验收测试序列;最后选取真实线路作为测试对象,验证工程验收测试效率。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的人工设计测试序列的方法,通过形式化语言设计的测试序列,满足工程验收要求,覆盖互联互通测试案例,能够缩短现场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 CBTC 互联互通 工程测试 形式化语言 测试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贯通运行条件下的列车运行图编制策略研究
10
作者 何必胜 石宇航 +2 位作者 黄永龙 张光远 王蔚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96,共11页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程度的不断加深,贯通运行已成为提升运输效率的重要方向。针对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在功能定位与系统架构上的差异所带来的运行图编制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介观路网的列车运行图编制策略,通过构建介观路...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程度的不断加深,贯通运行已成为提升运输效率的重要方向。针对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在功能定位与系统架构上的差异所带来的运行图编制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介观路网的列车运行图编制策略,通过构建介观路网模型,精准描述列车的运行过程及其对轨道资源的占用与释放关系,结合列车子路径策略,实现列车越行、折返、停站、过轨等操作,并引入车底运用策略,提高车底资源调度效率。在此基础上,以重庆江跳线与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贯通运行为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列车运行组织与资源协调中的适用性与可行性。研究表明,该策略可有效协调多制式系统在运行图编制中的冲突,为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效衔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轨道交通 互联互通 多网融合 列车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高集成可压缩电缆组件设计制造及互联阵列实施
11
作者 周三三 朱建军 +1 位作者 曹志伟 苏扬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1,共4页
机载雷达综合层的层间空间狭小,层内器件布局密集,实现有限空间各模块、元器件间的互联互通结构复杂,装配工艺难度高。常规的导线对接方式如分线环转接、焊锡环对接、U型搭接等的对接区域约30 mm,无法满足高集成空间内电信号的多点互联... 机载雷达综合层的层间空间狭小,层内器件布局密集,实现有限空间各模块、元器件间的互联互通结构复杂,装配工艺难度高。常规的导线对接方式如分线环转接、焊锡环对接、U型搭接等的对接区域约30 mm,无法满足高集成空间内电信号的多点互联。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微型电路板的微型高集成可压缩、互联阵列的电缆组件的转接方式,创新性地将微型电路板引入电缆组件中,由微型电路板作为转接媒介实现电缆组件的多孔位转接,同时将电缆组件的导线束预成型使电连接器头部可浮动伸缩,实现了可压缩功能,通过多个电缆组件组合可实现互联阵列,解决了低矮空间内的高可靠性电信号转接与机载雷达综合层间的高密度、高集成的电缆互联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电缆组件 高集成 可压缩 微型电路板 互联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道均衡和多普勒因子的短距光互连网络损耗控制
12
作者 王继钢 刘仁山 佟晓妍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187,共7页
高频率、高功率的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常遭遇自相位调制等非线性效应,严重限制了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导致信号质量显著下降,为了优化信号传输过程中的非线性效应管理,减少信号间的相互干扰,提出基于信道均衡和多普勒因子的短距光互连... 高频率、高功率的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常遭遇自相位调制等非线性效应,严重限制了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导致信号质量显著下降,为了优化信号传输过程中的非线性效应管理,减少信号间的相互干扰,提出基于信道均衡和多普勒因子的短距光互连网络损耗控制方法。根据网络信道的复包络变化特性,展开信道均衡设计。通过计算短距光互连网络中的传输行为,构建短距光互连网络的信道模型,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结合单频光信号部分传输能量,对网络损耗值展开频率细化和校正,获取频率偏移量。引入多普勒因子并应用Hanning窗函数,对自相位调制的非线性效应展开补偿,实现短距光互连网络损耗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后,损耗一直控制在600 dB以下,通信中断概率大幅度降低,维持在0.02%~0.30%之间,有效缓解了非线性效应,提升了短距光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均衡 短矩光互连网络 Hanning窗函数 耦合损耗 多普勒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微电网和配电网灵活潮流调节的电流源型多端口互联变流器控制技术
13
作者 李树鹏 李振斌 +3 位作者 刘亚丽 梁海深 王坤放 何晋伟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241,共9页
为了实现多个微电网之间的功率互济、电压频率支撑和储能电池荷电状态SOC(state-of-charge)的协同控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网群互联的多端口电流源型互联变流器。通过将微网群的平均SOC引入中央控制器的有功指令控制环路,并在环路中加... 为了实现多个微电网之间的功率互济、电压频率支撑和储能电池荷电状态SOC(state-of-charge)的协同控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网群互联的多端口电流源型互联变流器。通过将微网群的平均SOC引入中央控制器的有功指令控制环路,并在环路中加入容量权重因子,实现了多种工况下3个微电网储能SOC的动态均衡。此外,考虑到SOC调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微电网频率越限情况,提出了一种兼顾微电网频率性能的SOC-频率协同控制策略,在实现微网群SOC均衡的基础上,保证频率运行在规定范围内。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源型变流器 多端口互联变流器 SOC均衡控制 微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间联动融合发展的难点挑战与路径选择
14
作者 鲍家伟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3,共7页
探索区域间联动融合发展,破除区域壁垒和市场分割,推动资源要素高效流动集聚,促进区域间科创产业对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实现互融、互促、互利、共赢,有利于更好释放区域战略多重叠加效应,推... 探索区域间联动融合发展,破除区域壁垒和市场分割,推动资源要素高效流动集聚,促进区域间科创产业对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实现互融、互促、互利、共赢,有利于更好释放区域战略多重叠加效应,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现阶段,我国推动区域间联动融合发展面临若干难点和挑战,要进一步明确主要思路和重点领域,统筹推进四大板块发展,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推动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发展,深化区域间合作机制,健全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完善区域间合作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 区域合作 联动融合 一体化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成果转化“分权异构”模式——基于校企协同孵化与风险投资互联的多案例研究
15
作者 郭庆磊 李宇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9,共17页
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与企业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在创新生态系统中深度融合,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的关键。以四所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为案例,系统地探索了... 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与企业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在创新生态系统中深度融合,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的关键。以四所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为案例,系统地探索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与过程机制。研究发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分权异构”模式存在科学边界、边界融合和市场边界三种构型,以应对科技成果转化制度逻辑的复杂性;校企协同孵化和风险投资互联构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环境,校企协同孵化是指高校与企业在同一创新平台直接交互与协同,高校的知识创新向后延伸至孵化阶段,企业的技术创新向前延伸至成果研发阶段;风险投资互联作为知识中介,以多种形式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包括内部风投、外部风投和联合风投三种形式。研究结论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分权异构”模式 校企协同孵化 风险投资互联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微电网柔性多状态开关统一下垂控制策略
16
作者 杨新华 王彤 +2 位作者 谢兴峰 张宇航 全相军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为解决孤岛模式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稳定运行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柔性多状态开关(soft normally open point, SNOP)统一下垂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系统功率平衡关系,通过归一化方法将2条馈线的频率下垂特性和直流电... 为解决孤岛模式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稳定运行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柔性多状态开关(soft normally open point, SNOP)统一下垂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系统功率平衡关系,通过归一化方法将2条馈线的频率下垂特性和直流电压下垂特性相结合,根据交流频率和直流电压的变化情况,判断系统的运行状态,并通过SNOP统一调节交流子网频率和直流子网电压,使交、直流微电网能够均衡承担系统总功率变化量,从而确保交流频率和直流电压稳定在系统允许范围内。同时,为了优先确保分布式电源的就近消纳,避免SNOP的非必要动作,设计了SNOP的调节死区,使得交、直流微电网能够优先利用各子网内分布式电源,从而减少SNOP交、直流侧功率的频繁交互。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统一下垂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柔性互联 柔性多状态开关(SNOP) 统一下垂控制 交流频率调节 直流电压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PPP模式建构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的收益调节方法研究
17
作者 蔡晓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2-1314,共13页
交通PPP模式是建设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的主要方式。为保障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的建构效果,需要有明确交通PPP模式在建构过程的责任、督促社会资本提供符合合同承诺成效服务的方法。为此,提出基于交通PPP模式建构城市群互联互通成效评价... 交通PPP模式是建设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的主要方式。为保障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的建构效果,需要有明确交通PPP模式在建构过程的责任、督促社会资本提供符合合同承诺成效服务的方法。为此,提出基于交通PPP模式建构城市群互联互通成效评价的收益调节方法。首先,建立交通PPP模式建构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的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建立成效评价模型;然后,应用演化博弈提出基于成效评价的社会资本收益调节方法,模拟分析能够影响社会资本在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建设中提供符合承诺的成效服务的参数、确定收益调节影响社会资本提供服务质量的方式;最后,模拟基于成效评价的交通PPP模式建构城市群互联互通收益调节的应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交通PPP模式建构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的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明确社会资本提供服务的成效质量提供参考标准;基于成效评价的收益调节方法能够有效督促社会资本完成合同承诺成效服务,其中,相邻评价等级差的收益调节比例对促进社会资本提供合同承诺服务质量有明显影响,社会资本主观判断对收益预测影响比例能够影响社会资本摒弃利益最大化的决策立场、提供服务合同承诺的服务,政府施行收益调节方式花费成本对社会资本提供服务质量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能够为建立促进社会资本提供符合交通互联互通构建成效的服务行为的措施提供参考,以此助力交通PPP模式高效发挥建构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PPP模式 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 成效评价 演化博弈 收益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水电直流外送柔直同频控制与常直FLC协同控制策略
18
作者 束洪春 邵宗学 +1 位作者 赵伟 何廷一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9-196,共8页
云南电网与主网经直流异步联网后,难以实现全网调频资源实时、自动共享,系统频率稳定性问题突显,频率调控难题突出。柔性直流同频控制可实现频率无差调节,响应速度快,无调频死区,频率调节期间可以主动提供电压支撑。与柔性直流同频控制... 云南电网与主网经直流异步联网后,难以实现全网调频资源实时、自动共享,系统频率稳定性问题突显,频率调控难题突出。柔性直流同频控制可实现频率无差调节,响应速度快,无调频死区,频率调节期间可以主动提供电压支撑。与柔性直流同频控制相比,常规直流频率限制器(FLC)的功率调节量大,备用充足,但常规直流FLC存在调频死区,调频期间易引发电压波动问题。结合两者优势,文中提出基于柔性直流同频控制与常规直流FLC的协同控制策略。系统发生扰动时,柔性直流同频控制优先启动,当柔性直流同频控制输出超过限幅后,常规直流FLC启动。此外,常规直流FLC动作期间,柔性直流无功支援控制投入。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中搭建背靠背直流测试系统与直流异步大电网系统,验证了所提协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异步联网 柔性直流 常规直流 同频控制 频率限制器 无功支援 电压支撑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互联式创新模式如何驱动颠覆性创新——来自中关村海淀科技园的微观证据
19
作者 王康 高誉源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30,共15页
数智时代,发挥互联式创新优势,实现颠覆性创新,突破技术壁垒,对赶超背景下实现技术弯道超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运用Infomap算法和HITS算法构建复杂网络模型,测度了企业颠覆性创新。在此基础上,利用2013—2019年中关村海淀科技园企业... 数智时代,发挥互联式创新优势,实现颠覆性创新,突破技术壁垒,对赶超背景下实现技术弯道超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运用Infomap算法和HITS算法构建复杂网络模型,测度了企业颠覆性创新。在此基础上,利用2013—2019年中关村海淀科技园企业数据和专利数据,辅以2014—2022年A股ICT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和专利数据,研究了互联式创新模式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互联式创新模式促进了企业颠覆性创新;“感知—捕捉—重组转型”是上述影响发生的核心机制,具体表现在分散创新风险、促进知识共享、增强专业化分工以及提升创新合作效率四个方面;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式创新模式对跨界创新和非协同创新头部企业及无基础研究行为企业的颠覆性创新促进作用更大,因此,积极融入互联式创新模式,培育数智时代的企业动态能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有效路径,也是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关键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互联式创新模式 颠覆性创新 复杂网络 新质生产力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贯通供电对电网的影响与解决方案
20
作者 李群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3-540,549,共9页
实现电气化铁路贯通供电,不仅需要解决铁路内部2个或者多个牵引变电所之间牵引网的双边供电,更重要的是解决铁路贯通供电给电网带来的影响.本文研究对比单边供电系统与贯通供电系统对电网影响及其区别,结合电网合环规程,探讨双边供电的... 实现电气化铁路贯通供电,不仅需要解决铁路内部2个或者多个牵引变电所之间牵引网的双边供电,更重要的是解决铁路贯通供电给电网带来的影响.本文研究对比单边供电系统与贯通供电系统对电网影响及其区别,结合电网合环规程,探讨双边供电的可实施性;构建贯通供电穿越功率计算模型,提出穿越功率监测方法以及树形供电、合建所和穿越功率利用3类穿越功率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综合负序治理和再生发电功率利用,提出多功能的智能牵引变电所方案,以消除对电网的不利影响,推动铁路更大范围实现贯通供电,取消电分相、消除无电区.研究表明:在电网专用线供电情况下,若牵引变电所间距不超过80 km,双边供电时分区所的合环电压差不大于16.00%,相角差不大于12.00°,低于合环规程的规定值,符合要求,可以合环;与同相单边供电相比,贯通供电对电网产生的穿越功率问题可以得到很好解决,并且再生发电功率也能得到更好利用,技术指标优于单边供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贯通供电系统 电磁合环 穿越功率 智能牵引变电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