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Sybil攻击检测 被引量:7
1
作者 余群 张建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897-2899,2902,共4页
对Sybil攻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检测方法。利用基站和节点间传输的数据包信息检测部分Sybil攻击,构造多条路径,定义查询包,对通过不同路径到达目标节点的查询包中的字段值进行比较,再结合多跳确认机制,检测网络中... 对Sybil攻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检测方法。利用基站和节点间传输的数据包信息检测部分Sybil攻击,构造多条路径,定义查询包,对通过不同路径到达目标节点的查询包中的字段值进行比较,再结合多跳确认机制,检测网络中的Sybil攻击。这种方法避免了传统的加密、身份认证等方法带来的高计算量和通信量,节省了节点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BIL攻击 地理位置 多路径 多跳确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确认机制的车联网中最佳中继节点的选择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海 彭海霞 +1 位作者 朱剑 李大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39,共5页
针对特定位置的车辆用户节点和Sink节点,通过选取最佳中继节点来最大限度提高车联网的端到端吞吐量.将上述问题纳入基于组确认机制的车联网模型中,结合数据重传技术及多跳中继技术,提出了最佳中继节点的选择算法OTNS.并借助非线性优化... 针对特定位置的车辆用户节点和Sink节点,通过选取最佳中继节点来最大限度提高车联网的端到端吞吐量.将上述问题纳入基于组确认机制的车联网模型中,结合数据重传技术及多跳中继技术,提出了最佳中继节点的选择算法OTNS.并借助非线性优化方法来求解,最终确定出车辆用户节点与Sink节点之间的最佳中继的位置,以使得该车辆用户节点与Sink节点间的端到端吞吐量达到最大值.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OTNS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最佳中继节点的选择方案有利于车联网性能的提高,相比于不使用中继节点,该方案使车联网端到端吞吐量的期望值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跳中继技术 组确认机制 吞吐量 车联网 包接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海洋弧菌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晓华 徐怀恕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3期326-332,共7页
研究建立中国对虾病原菌┐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快速检测技术。间接ELISA技术中的副溶血弧菌的特异抗血清由家兔制备,羊抗兔IgG用碱性磷酸酶标记... 研究建立中国对虾病原菌┐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快速检测技术。间接ELISA技术中的副溶血弧菌的特异抗血清由家兔制备,羊抗兔IgG用碱性磷酸酶标记,酶的底物为对磷酸基硝基苯。将该技术标准化后,测定了抗血清与13株其它副溶血弧菌菌株及29株其它弧菌标准菌株的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病原菌 海洋弧菌 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