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0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GPointNet++模型的奶牛点云分割与表型自动测定系统设计
1
作者 赵健 周国源 +3 位作者 王智文 李国亮 钟发钢 李嘉位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0-187,共8页
针对奶牛体尺人工测量工作量大、容易引起应激反应等问题,利用奶牛点云的三维重建以及点云分割技术,提出改进的点云分割模型并实现奶牛体尺数据的自动计算。本文以中国华西牛为研究对象,通过奶牛三维点云采集系统,采集115头奶牛的212组... 针对奶牛体尺人工测量工作量大、容易引起应激反应等问题,利用奶牛点云的三维重建以及点云分割技术,提出改进的点云分割模型并实现奶牛体尺数据的自动计算。本文以中国华西牛为研究对象,通过奶牛三维点云采集系统,采集115头奶牛的212组点云数据;采用Super-4pcs算法配准、进行空间直通滤波、基于邻域的离群点滤波完成奶牛点云的三维重建;基于PointNet++点云分割算法,结合SGE空间分组增强模块,提出改进的SGPointNet++模型,用于奶牛点云分割处理,进一步测量了体高、胸围、腹围、十字部高4个体尺数据。实验结果表明,SGPointNet++模型在测试集上分割平均交并比为81.87%,相较于PointNet、ASSANet、PointNeXt、PointNet++模型分别高27.82、1.55、1.19、1.07个百分点;体尺测量对于体高、胸围、腹围、十字部高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2.38%、3.05%、1.32%、1.69%,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奶牛体尺测量,在降低工作量的同时保证了计算精度,为动物表型数据连续测定提供方法支撑,为分割和体尺计算模型改进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点云 三维重建 分割 体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轨道交通主要岩土工程问题研究
2
作者 陈明浩 唐鸥玲 +2 位作者 李东 陈兴海 任云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0,共6页
研究目的:成都地区广泛分布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大,成分复杂,包括黏土、砂土、卵石等多种类型;下伏基岩为四川盆地红层碎屑岩,岩质较软,易于风化。其特殊的地质环境孕育了众多岩土工程问题,制约了成都轨道交通的规划及建设工作。通过多条... 研究目的:成都地区广泛分布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大,成分复杂,包括黏土、砂土、卵石等多种类型;下伏基岩为四川盆地红层碎屑岩,岩质较软,易于风化。其特殊的地质环境孕育了众多岩土工程问题,制约了成都轨道交通的规划及建设工作。通过多条成都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的工程实践,系统分析各类问题的地质特征和形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勘察要点与相应防控对策。研究结论:(1)成都轨道交通主要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属岷江水系,构造形迹主要为龙泉山箱状背斜,地震基本烈度Ⅶ度;(2)成都平原广泛分布深厚第四系全新统(Q4)和上更新统(Q3)黏性土、卵石与砂层,丘陵及低山区第四系覆盖层较薄;下伏基岩为白垩系(K)-侏罗系(J)的红色陆相沉积泥岩、砂岩等,泥岩中普遍夹薄层石膏及钙芒硝;(3)研究区岩土体类型多样,成都轨道交通建设面临大粒径高强度漂卵石、透镜体砂层、雅安砾石层、含石膏地层、浅层天然气、红层泥岩、复合地层、水文地质等岩土工程问题,本文详细阐明了各类问题的工程地质特征、勘察要点及防控对策;(4)本研究成果对成都轨道交通第五期、市域(郊)铁路第二期规划建设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轨道交通 岩土工程问题 勘察要点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语义分割算法的轨道弹条扣件离缝值测量
3
作者 王洪申 赵五刚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160,共9页
现代铁路系统中,需要检测弹条扣件离缝值保证轨道系统的稳定性,传统的离缝值检测方法无法同时保证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线激光扫描点云语义分割算法的轨道弹条扣件离缝值测量方法。利用线激光扫描仪获取轨道上连续... 现代铁路系统中,需要检测弹条扣件离缝值保证轨道系统的稳定性,传统的离缝值检测方法无法同时保证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线激光扫描点云语义分割算法的轨道弹条扣件离缝值测量方法。利用线激光扫描仪获取轨道上连续的弹条扣件点云,通过点云分布规律提出一种滑动框定位扣件的方法,获取单个扣件点云。将其输入至改进的PointNet++点云语义分割算法中,分割到轨距挡板上表面与弹条中部圆弧区域点云。对两区域点云采用不同拟合方法拟合,根据拟合参数计算得到扣件离缝值,保证测量精度与速度,平均误差在0.1 mm内,单个扣件平均测量时间达到0.125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条扣件 激光测量 点云语义分割 点云拟合 离缝值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点相关匹配识别的试样变形测量方法研究
4
作者 邵龙潭 唐孝强 郭晓霞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5-672,共8页
将数字图像测量技术应用于常规土工三轴试验,成功解决了传统变形测量中的诸多难题,显著提升了测量精度与效率。但高像素图像中灰度阶层的多样性和渐变性使得梯度迭代计算变得复杂,角点附近存在多个潜在的角点候选位置,直接影响了亚像素... 将数字图像测量技术应用于常规土工三轴试验,成功解决了传统变形测量中的诸多难题,显著提升了测量精度与效率。但高像素图像中灰度阶层的多样性和渐变性使得梯度迭代计算变得复杂,角点附近存在多个潜在的角点候选位置,直接影响了亚像素角点定位精度。为了解决亚像素角点检测算法的定位偏差问题,针对已研发的土工三轴试验试样全表面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提出了基于角点相关匹配识别的亚像素角点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Harris检测算法从原始图像中提取整像素角点坐标,随后以这些角点为中心构建固定尺寸的灰度子区。通过子区间的相关匹配迭代处理,获取了初始整像素角点在变形后的亚像素级位移。在模拟试样仿射变形试验中,改进后的算法在继承角点特征稳健识别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仿射不变性,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80.5%,大幅度提高了三轴试验试样全表面变形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点相关匹配 数字图像测量 定位偏差 灰度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5-pose的群养生猪体尺自动测量方法
5
作者 刘刚 曾雪婷 +3 位作者 刘晓文 李涛 丁向东 米阳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5-465,共11页
针对群养生猪体尺自动测量中体尺测点难以高效和精确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5-pose的群养生猪体尺自动测量方法。在YOLO v5-pose主干网络中融合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更好地捕捉到... 针对群养生猪体尺自动测量中体尺测点难以高效和精确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5-pose的群养生猪体尺自动测量方法。在YOLO v5-pose主干网络中融合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更好地捕捉到测点相关特征;将Neck层的C3传统模块替换为C3Ghost轻量模块,降低模型参数量和内存占用量;在模型Head层引入DyHead(Dynamic head)目标检测头,提升模型对测点位置的表征能力。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测点检测平均精度均值为92.6%,参数量为6.890×10^(6),内存占用量为14.1 MB,与原始YOLO v5-pose模型相比,平均精度均值增加2.1个百分点,参数量和内存占用量分别减少2.380×10^(5)、0.4 MB。与当前经典模型YOLO v7-pose、YOLO v8-pose、RTMPose(Real-time multi-person pose estimation based on mmpose)和CenterNet相比,该模型的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均值更优且更轻量化。在2400幅群养生猪图像数据集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得体长、体宽、臀宽、体高和臀高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4.61、5.87、6.03、0.49、0.46 cm,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69%、11.53%、12.29%、0.90%和0.76%。综上所述,本文方法提高了体尺测点检测精度,降低了模型复杂度,取得了更精确的体尺测量结果,为群养环境下生猪体尺自动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养生猪 体尺测量 改进YOLO v5-pose 关键点检测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形变轻量化点云扫描装备研制与应用分析
6
作者 陈登红 庞宁 +4 位作者 邱宇 马言 封居强 何阳 聂闻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155,共15页
针对地下工程三维形变监测领域的双重技术瓶颈,围绕轻量化扫描装备高效采集,低重叠点云配准算法优化展开研究。设计一种集成式矿用头盔智能扫描装备,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井下环境的精准定位与快速建模;采用一种分块导向的低重叠... 针对地下工程三维形变监测领域的双重技术瓶颈,围绕轻量化扫描装备高效采集,低重叠点云配准算法优化展开研究。设计一种集成式矿用头盔智能扫描装备,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井下环境的精准定位与快速建模;采用一种分块导向的低重叠点云配准算法,经匹配金字塔网络(Matching Pyramid Network,MPN)提升点对精度,并融合一致性判断模块,维持各层点对关联稳定性,获取高质量的点对集合。以山西省恒昇煤业9303孤岛工作面回风巷为应用场景,开展多维空间的数据采集、配准与形变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60 m复杂巷道环境实践中,装备完成全域数据采集共耗时10.8 min,最大高度和宽度测量误差分别为6、5 mm,数据模型与平面场景的重叠率介于98.1%~99.6%,展现出较强的工况适应性与实时建图性能,可较高精度复现巷道表面形貌特征。含噪声对齐任务中,配准网络有效滤除了非重叠区域的伪匹配点对,均方根误差和运行时长仅分别增加8.09%和0.26 s,可高效处理因点云残缺与动态形变导致的位姿估计漂移问题,在非结构化巷道场景中实现鲁棒匹配。监测技术可快速构建巷道全空间形变量场,且精准识别断面局部位移,全域测量最大标准差和平均相对差分别为1.43、0.42 mm,能够为矿山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智能化精准开采提供有效的监测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矿山 三维扫描装备 点云 巷道形变监测 空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激光的大型圆柱壳体筋板垂直度检测方法
7
作者 王正家 雷卓 +2 位作者 杨晓龙 张成娟 丁聪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3,共5页
针对大型圆柱壳体筋板装配过程中人工测量垂直度步骤复杂、工作强度大且测量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激光传感器的筋板垂直度测量方法,并分析了该测量方法下的主要误差来源。首先,通过机械臂带动线激光传感器对圆柱壳体构件的壳... 针对大型圆柱壳体筋板装配过程中人工测量垂直度步骤复杂、工作强度大且测量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激光传感器的筋板垂直度测量方法,并分析了该测量方法下的主要误差来源。首先,通过机械臂带动线激光传感器对圆柱壳体构件的壳圈和筋板焊接处进行匀速扫描,获取轮廓三维点云数据,并采用动态系数调整阈值的方法对点云进行噪声去除;为了降低圆柱壳体壳圈曲面的影响,对点云数据进行局部分割;最后,为了降低微小倒角或圆角对平面拟合的影响,提高系统测量精度,提出了基于RANSAC点云分割和法向量夹角约束的平面拟合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的重复度误差小于0.012 mm,最大示值误差不超过±0.04 mm,能够满足大型圆柱壳体筋板垂直度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激光 圆柱壳体 点云 垂直度 尺寸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线性嵌入算法的轴承振动测点分析
8
作者 罗丫 葛可可 +3 位作者 袁晓文 王浩 黄怡彬 涂文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56-2363,共8页
为解决轴承信号采集时难以确定最优测点这一问题。以NU306轴承-轴承座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轴承座开展多测点振动测试实验,运用局部线性嵌入算法对轴承多维数据进行线性降维得到测点灵敏度矩阵,研究了内、外圈故障时,载荷与转速变化下最优... 为解决轴承信号采集时难以确定最优测点这一问题。以NU306轴承-轴承座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轴承座开展多测点振动测试实验,运用局部线性嵌入算法对轴承多维数据进行线性降维得到测点灵敏度矩阵,研究了内、外圈故障时,载荷与转速变化下最优测点位置。结果表明,对于外圈故障的轴承,转速或载荷增大时优质测点为距离故障位置最近的测点;对于内圈故障的轴承,载荷或转速增大时优质测点为距离轴承座中心远且载荷较小的测点。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工况下的测点选择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局部线性嵌入 灵敏度 测点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点云分类去噪及三维重建技术
9
作者 陈登红 庞宁 +3 位作者 聂闻 封居强 阚吉亮 张进京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64,共11页
【目的】巷道点云数据的噪声去除与三维重建是实现巷道数字化建模与分析的关键环节,但目前传统单一滤波算法难以有效去除巷道点云不同尺度噪声,现有三维重建算法存在建模精度低、易失真等问题,因此需要研究获取高质量的巷道点云数据方... 【目的】巷道点云数据的噪声去除与三维重建是实现巷道数字化建模与分析的关键环节,但目前传统单一滤波算法难以有效去除巷道点云不同尺度噪声,现有三维重建算法存在建模精度低、易失真等问题,因此需要研究获取高质量的巷道点云数据方法和构建高精确巷道三维模型技术。【方法】通过基于邻域半径R、最小邻域点数Imin、空间阈值σc、特征保持因子σs等参数自适应的分类巷道点云去噪算法,设计基于符号距离函数(signed distance functions,SDF)的深度学习隐式曲面重建方法。集成均值法、改进的基于密度的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算法和改进的双边滤波算法,构建分类处理技术框架,集成算法自动分析巷道点云数据中的噪声类型,并通过自适应机制高效去除不同尺度噪声,实现主体点云数据的深度净化。采用PointNet++提取巷道点云局部区域特征,导入神经隐式网络学习局部上下文信息,生成全局模型SDF,并结合移动立方体算法构建精细化的巷道三维模型。【结果和结论】以安徽省张集煤矿1∶1模拟巷道为实验场景,开展多维空间的巷道点云去噪与三维重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集成算法可根据巷道场景与噪声类别动态调整去噪策略,具备自适应优化性能,产生的Ⅰ类和Ⅱ类误差分别为1.54%和5.37%,可在保留主体点云特征的同时有效去除大、小尺度及重复点三类噪声。(2)重建算法能在保持巷道模型精度与光滑度的同时有效减少孔洞,且精准刻画复杂位置的结构细节,重建巷道的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37、0.040、0.041 m,满足智能化矿山建设高精度要求,为矿山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智能精准开采提供高质量的三维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矿山 三维激光 三维建模 点云去噪 巷道建模 空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发涡轮叶片热障涂层磨削厚度的视觉测量技术研究
10
作者 蔡振华 刘海宪 +3 位作者 陈廷样 邓春明 王超 牛少鹏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8,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点云处理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热障涂层厚度无损检测方法。利用线激光传感器采集叶片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并通过点云剪裁、滤波和配准等步骤,消除点云噪声并减小叶片装夹误差。采用局部法向投影法计算喷涂和磨抛前后...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点云处理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热障涂层厚度无损检测方法。利用线激光传感器采集叶片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并通过点云剪裁、滤波和配准等步骤,消除点云噪声并减小叶片装夹误差。采用局部法向投影法计算喷涂和磨抛前后叶片点云与初始叶片基材点云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涂层厚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热障涂层厚度无损检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精确性。与金相显微镜测量值相比,3个样品喷涂后的涂层厚度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69%、2.54%和2.07%,磨抛后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79%、2.66%和3.08%。此外,还分析了系统误差来源,包括点云采集误差、配准误差和厚度计算误差,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研究表明,该方法适用涂层材料范围广,能够有效提升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热障涂层(TBC) 三维点云处理 涂层厚度测量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并网监测信息的有源配电网μPMU优化配置
11
作者 梁振锋 田雨鑫 +1 位作者 闫俊杰 王晓卫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4,共9页
为提高有源配电网状态估计精度,提出一种考虑并网监测信息的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方法。分析有源配电网数据终端单元、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并网点监测装置、高级量测体系及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等量测信息特征,建立以混合状态... 为提高有源配电网状态估计精度,提出一种考虑并网监测信息的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方法。分析有源配电网数据终端单元、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并网点监测装置、高级量测体系及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等量测信息特征,建立以混合状态估计平均绝对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安装数目和状态估计最大允许误差为约束条件的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算例分析表明,考虑并网点监测数据能有效提升状态估计精度,且可减少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配置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点监测 有源配电网 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 优化配置 状态估计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尖间隙自适应测量的转子振动监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谷昭鹏 王维民 +1 位作者 米珂嘉 李明龙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4,共7页
在变转速工况下,为了实现叶尖间隙的高精度测量,对电涡流传感器进行了多转速动态标定,基于动态灵敏度曲线提出了变转速工况下叶尖间隙的自适应测量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和真实扭转叶片试验台测试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 在变转速工况下,为了实现叶尖间隙的高精度测量,对电涡流传感器进行了多转速动态标定,基于动态灵敏度曲线提出了变转速工况下叶尖间隙的自适应测量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和真实扭转叶片试验台测试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转速动态标定方法的测量偏差小于9μm,有较高的动态叶尖间隙测量精度。针对航空发动机测点少且测点多位于机匣上的情况,初步提出了基于叶尖间隙测量的4传感器均布轴心轨迹监测方法,在少测点的条件下实现了叶尖间隙、转子振动的同步监测。搭建原理性简易转子模型并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根据所监测叶尖间隙信息能准确提取出转子轴心轨迹,验证了该方法在简单转子模型上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间隙 自适应测量 变转速 少测点监测 转子振动 轴心轨迹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堆石坝试坑体积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亚斌 纪鹏 +2 位作者 袁坤 杜涛 姚强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154,共5页
土石坝的填筑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坝的运行安全,目前常用的灌水法密度检测方法,存在费时费力、效率低、精度差和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堆石坝检测坑体积测量方法,能够迅速扫描各种类型检测坑,精确... 土石坝的填筑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坝的运行安全,目前常用的灌水法密度检测方法,存在费时费力、效率低、精度差和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堆石坝检测坑体积测量方法,能够迅速扫描各种类型检测坑,精确计算检测坑体积,有效解决了灌水法中体积测量效率低、误差大的难题。在双江口315 m高坝压实质量检测应用实例中,与传统的灌水法相比,方法得到的6组压实指标检测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仅4.08%,充分证明了本方法在压实质量检测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 堆石坝 灌水法 点云 体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与激光测距融合的遥感卫星大型天线形变测量方法
14
作者 朱子仪 孙鹏 +3 位作者 董明利 燕必希 王君 王磊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4-262,共9页
针对卫星天线在轨展开后的形变自主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相机、激光测距仪融合的卫星面板形变高精度测量方法。首先,建立了相机与扫描式激光测距仪融合测量的数学模型,由一台相机、一个二维转台和一个激光测距仪组成。其次,提出一种基于B... 针对卫星天线在轨展开后的形变自主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相机、激光测距仪融合的卫星面板形变高精度测量方法。首先,建立了相机与扫描式激光测距仪融合测量的数学模型,由一台相机、一个二维转台和一个激光测距仪组成。其次,提出一种基于BSLO-d(Blood-Sucking Leech Optimizer-distance)仿生优化的激光测距仪高精度指向方法,利用BSLO优化算法对旋转角度进行全局寻优,实现激光光轴指向的初步自主瞄准。最终,设计一种相机与扫描式激光测距融合的三维坐标解算方法,利用测距信息和像面坐标信息,以及相机外参数、标定得到的激光出射点和激光光轴方向向量,解算目标点的三维坐标。通过实测实验可知,指向方法中水平转角和竖直转角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435 mrad和0.787 mrad,三维坐标测量误差分别为0.948 mm、0.268 mm和0.127 mm。文中所提出的BSLO-d指向角度解算模型和融合测量模型,实现通过非正交二维转台带动激光测距仪进行视觉引导自主瞄准,并通过测距信息和像面坐标解算目标点的三维坐标。在指向角度解算和三维坐标测量方面速度较快具有较高的精度,且系统结构紧凑、易于搭建和标定。因此,该方法为卫星天线在轨高精度型面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与激光融合测量 摄影测量 激光测距 三维点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部特征点准确定位及形态参数自动测量方法
15
作者 纪冕 林艳萍 +2 位作者 王冬梅 陈立 马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3-710,共8页
为了快速获得足部形态相关的参数信息并量化足部变形程度,提出一种能够准确定位足部特征点并自动计算足部形态特征参数的算法.首先,使用UPOD激光扫描仪获取93名受试者的足部三维模型.然后,采用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模... 为了快速获得足部形态相关的参数信息并量化足部变形程度,提出一种能够准确定位足部特征点并自动计算足部形态特征参数的算法.首先,使用UPOD激光扫描仪获取93名受试者的足部三维模型.然后,采用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模型坐标系进行对齐,结合足部形态特征识别并定位特征点,实现对足部长度、角度和围度形态参数的自动测量.为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和一致性,使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相对误差(MAPE)、组间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足长和足宽的MAE小于2 mm,跖围、跗围和兜跟围的MAE小于4 mm,MAPE小于2%;3次重复测量的ICC均大于0.99,Bland-Altman图显示95%以上的散点位于一致性界限内.结果证明,该算法可以实现站立姿态下足部模型的坐标系自动对齐、特征点准确定位以及参数的精确测量;测量精度满足临床测量需求,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测量结果可为足型分类、智能辅具适配与个性化辅具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部测量 坐标系对齐 特征点定位 三维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聚类与模板匹配的航空铆钉空间定位
16
作者 李峰 许博闻 杨旭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0-355,360,共7页
准确测量出结构件上凸铆钉的空间位置是完成对其自动精准装配密封胶帽的关键,针对已有的视觉方法设定阈值难以适应光照变化、要求图像背景与目标边界明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匹配与密度聚类的航空凸铆钉空间定位方法。通过线激光... 准确测量出结构件上凸铆钉的空间位置是完成对其自动精准装配密封胶帽的关键,针对已有的视觉方法设定阈值难以适应光照变化、要求图像背景与目标边界明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匹配与密度聚类的航空凸铆钉空间定位方法。通过线激光完成对嵌有凸铆钉结构件深度图像的采集,使用零均值归一化互相关模板匹配在原深度图上检测凸铆钉,将匹配到的凸铆钉整体区域线性升维到三维空间后使用无监督的密度聚类算法分割凸铆钉点云,再通过计算出最大Z均值的簇完成凸铆钉端部区域提取,并利用该目标点集计算出凸铆钉端部区域中心的空间位置。相比于已有方法,该方法不需要设定阈值,不受凸铆钉高度和形态影响。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对所测凸铆钉的形态及环境变化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空间三轴坐标及半径测量误差在±0.2mm内,测量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不超过1%,符合装配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装配 模板匹配 密度聚类 点云分割 三维测量 自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AII-DASH中消除莫尔条纹对高层大气测风精度的影响
17
作者 惠宁菊 王彦龙 +5 位作者 李文文 刘洋河 李存霞 章艺珊 符迪迪 唐远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66-2272,共7页
为了提高中高层大气风速的探测精度,研制了Ground Based Airglow Imaging Interferometer-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 Spectroscopy(GBAII-DASH)成像干涉系统,研究了其产生的周期性干涉直条纹与阵列CCD探测器以一定耦合角... 为了提高中高层大气风速的探测精度,研制了Ground Based Airglow Imaging Interferometer-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 Spectroscopy(GBAII-DASH)成像干涉系统,研究了其产生的周期性干涉直条纹与阵列CCD探测器以一定耦合角重叠时所产生的莫尔条纹对系统测风精度的影响,提升了系统的测风精度。分析了GBAII-DASH系统莫尔条纹的成因。利用“四强度法”和“傅里叶变换法”两种方法,从不同耦合角度下产生的包含莫尔条纹的干涉图中提取了正演风速,得到平均测风相对误差分别为3.07%和6.89%,“四强度法”具有更高的测风精度。利用频谱分析方法模拟了莫尔条纹对CCD探测器的像素和GBAII-DASH系统的干涉条纹两者空间频率的差值大小的依赖关系,发现增大两者差值可改善莫尔条纹对测风精度的影响。在实验室内得到了有、无莫尔条纹的两种干涉图,并将室外探测的测风结果与西安上空90~100 km的过境卫星仪器Thermosphere-Ionosphere-Mesosphere Energetics and Dynamics Doppler Interferometer(TIDI)的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GBAII-DASH与TIDI探测西安上空90~100 km的大气风速误差仅为0.3 m·s^(-1)。由此可见,消除莫尔条纹后再利用“四强度法”确实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测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尔条纹 测风精度 “四强度法”测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金属网幕泡破压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林奕霖 王晔 +3 位作者 陈成成 蔡爱峰 杨光 吴静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8-636,共9页
网幕通道式液体获取装置具有稳定、高效等优点,在未来低温推进剂的在轨贮存管理系统中有广阔应用前景.提高网幕的泡破压力以适应低温流体的低表面张力特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单层网幕的泡破压力提升受到材料强度、输运效率等限制,目... 网幕通道式液体获取装置具有稳定、高效等优点,在未来低温推进剂的在轨贮存管理系统中有广阔应用前景.提高网幕的泡破压力以适应低温流体的低表面张力特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单层网幕的泡破压力提升受到材料强度、输运效率等限制,目前面临瓶颈.对此,提出通过真空扩散焊接形成多层网幕以提升网幕泡破压力.以双层网幕为例,开展泡破压力测量实验,并与单层网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泡破压力在双层网幕上平均有10%~20%的提升,最大可达25%.该现象是双层网幕特征孔径的减小和Jamin效应两个因素导致的.针对不同双层网幕层间角度与泡破压力的关系展开实验,结果表明层间角度对泡破压力没有明显影响.这将为网幕通道式液体获取装置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泡破压力 优化设计 分离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转体零件内部误差工业CT图像测量
19
作者 江逸君 刘泽新 +3 位作者 刘学栓 龙超 段黎明 蔡玉芳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7-567,共11页
针对回转体零件内部误差测量难题,利用工业CT无损、可检测内部结构的优势,由工业CT图像实现了回转体零件内部误差的测量。首先,计算回转体轴线参数,并将轴线参数和罗德里格公式引入区域生长法中,提升了三维点云分割精度。然后,建立几何... 针对回转体零件内部误差测量难题,利用工业CT无损、可检测内部结构的优势,由工业CT图像实现了回转体零件内部误差的测量。首先,计算回转体轴线参数,并将轴线参数和罗德里格公式引入区域生长法中,提升了三维点云分割精度。然后,建立几何模型的目标函数,采用最小二乘线性拟合获得几何模型的初始参数,进一步采用Levenberg-Marquart非线性拟合求解几何模型的最优参数。最后,根据建立的几何模型计算零件内部的形位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点云分割方法精度优于其他方法;表面重建方法相比RANSAC算法稳定性更好;形位误差计算精度相比商用VG软件精度更高,圆柱度提高8.5%,同轴度提高21.1%,垂直度提高4.1%,圆锥公差计算结果都在设计值范围内,满足误差测量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成像 点云分割 表面重建 误差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桥梁挠度测量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晓华 王卫国 +2 位作者 范啸 黄正荣 刘立豪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1,共6页
为有效评估桥梁的安全性能,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桥梁挠度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由红外光源标志与加装红外滤光片的相机测站组成桥梁挠度摄像测量系统,在桥墩上安装相机,并在桥梁的多个关键位置设置红外光源标志,通过监测相机图像中... 为有效评估桥梁的安全性能,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桥梁挠度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由红外光源标志与加装红外滤光片的相机测站组成桥梁挠度摄像测量系统,在桥墩上安装相机,并在桥梁的多个关键位置设置红外光源标志,通过监测相机图像中标志点的像素点坐标变化量,实时解算桥梁上各监测点挠度。以湖南省澧水特大桥为背景,使用该方法进行该桥90 m跨主梁挠度的长期结构健康监测。结果表明:该桥梁挠度测量方法具有多点同步和实时监测等优势,采用红外光源标志避免了可见光的影响,实现24 h全天监测,且可有效修正相机运动误差,实现桥梁多点挠度实时同步自校准监测,为桥梁健康监测和安全性能评估提供准确的挠度监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结构健康监测 挠度 计算机视觉 实时测量 多点同步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