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齿苋多酚的半纤维素酶提取工艺优化及在蛋鸡中应用研究
1
作者 李清筱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70-77,共8页
研究旨在优化马齿苋多酚的提取工艺并探讨马齿苋多酚在蛋鸡上的应用效果,以半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并按照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然后将提取的多酚化合物分别按0.1%、0.2%、0.3%、0.4%添加在... 研究旨在优化马齿苋多酚的提取工艺并探讨马齿苋多酚在蛋鸡上的应用效果,以半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并按照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然后将提取的多酚化合物分别按0.1%、0.2%、0.3%、0.4%添加在蛋鸡基础日粮中,研究马齿苋多酚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马齿苋多酚的半纤维素酶提取工艺响应面法优化后最优提取工艺为: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6 h、酶添加量1.7%,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8.77%;随马齿苋多酚化合物添加比例的增加,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蛋黄的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加,而料蛋比逐渐减小。结果表明,用半纤维素酶优化提取马齿苋中的多酚化合物,多酚得率为8.77%;将提取的多酚化合物添加到蛋鸡日粮中,可节省饲料,改善蛋鸡的生产性能和鸡蛋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多酚 半纤维素酶 多酚化合物得率 蛋鸡生产性能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降解菌制剂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世敏 汪伦记 +3 位作者 贾新成 赵柏叶 胡渝 吴坤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59-261,共3页
以 5 2个霉菌菌株产生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能力高低作为评价指标 ,经初筛、复筛和降解配方筛选 ,得到了比较好的秸秆降解菌制剂配方M1M15M19,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酶活性分别达到 390 8μmol·min-1·g-1和 2 875 μmol·... 以 5 2个霉菌菌株产生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能力高低作为评价指标 ,经初筛、复筛和降解配方筛选 ,得到了比较好的秸秆降解菌制剂配方M1M15M19,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酶活性分别达到 390 8μmol·min-1·g-1和 2 875 μmol·min-1·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降解菌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菌致病性与酶活力的关系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兵 王坤元 +2 位作者 董国强 袁康培 林开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8-14,共7页
对不同地理区域的119株水稻纹枯病菌进行了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产酶测定,并对其中30株不同产酶量的菌进行了生长速度和在盆栽稻苗上的致病性检测。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菌的产酶量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菌株生长速度... 对不同地理区域的119株水稻纹枯病菌进行了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产酶测定,并对其中30株不同产酶量的菌进行了生长速度和在盆栽稻苗上的致病性检测。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菌的产酶量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菌株生长速度无关。病菌致病性与上述三种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与致病性关系密切。对于早稻,二者的相关系数值r分别为0.546、0.388,检验相关显著性P值小于0.01和小于0.05;对于晚稻,二者r值分别为0.608、0.411,P值小于0.01和近似等于0.05。果胶酶在致病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酶 纤维素酶 水稻 纹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纤维素酶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同军 张玉臻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8-61,共4页
综述了半纤维素酶(主要是木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在食品、饲料和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重点讨论了木聚糖酶在酶法制浆和纸浆漂白中的新应用进展。
关键词 纸浆漂白 半纤维素酶 木聚糖酶 酶法制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对纤维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爱萍 秦梦华 徐清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60,共4页
对近年来酶改性纸浆纤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酶对纤维改性,可以改善纸浆性能,如提高纸浆的强度性能、改善纸浆的滤水性能、抑制机械浆返黄等。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漆酶 纤维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挂壁”法筛选常温稻秆腐解菌及其降解能力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韦中 徐春淼 +4 位作者 郑海平 廖汉鹏 王世梅 沈其荣 徐阳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27-2031,共5页
采用"挂壁"法对稻秆高效腐解菌群进行富集,并以稻秆粉为唯一碳源筛选到生长能力强的腐解菌12株,进一步复筛从中获得腐解能力较强的细菌2株和真菌2株,通过16S r DNA、ITS序列分析及菌株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菌株GS2-3、ZJA-6分... 采用"挂壁"法对稻秆高效腐解菌群进行富集,并以稻秆粉为唯一碳源筛选到生长能力强的腐解菌12株,进一步复筛从中获得腐解能力较强的细菌2株和真菌2株,通过16S r DNA、ITS序列分析及菌株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菌株GS2-3、ZJA-6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abuli),菌株ZJB-5、ZJC-1分别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和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细菌GS2-3、ZJA-6和真菌ZJB-5、ZJC-1均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纤维素酶活力分别达到21.85、13.20、106.48、187.13 U·m L-1,半纤维素酶活力分别达到960.70、1 879.67、100.64、6 727.30 U·m L-1;液体培养7 d后,菌株GS2-3、ZJA-6、ZJB-5和ZJC-1对稻秆的相对降解率分别为22.78%、34.25%、33.32%和27.99%,显著高于其他降解菌;土培降解试验表明,4株腐解菌均有较强的腐解稻秆能力,处理28 d后菌株ZJC-1、GS2-3、ZJA-6、ZJB-5的腐解率分别达到23.2%、19.2%、17.8%、14.7%。这表明采用"挂壁"法进行优势菌群的富集,为针对性地获得稻秆还田腐解菌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解菌 稻秆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菇半纤维素酶系统的诱导、分布及初步定性 被引量:12
7
作者 裴建军 胡沂淮 邵蔚蓝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64,共4页
以蔗糖、果胶、羧甲基纤维素或木聚糖为碳源培养草菇 (Volvariellavolvacea) ,对所产生的半纤维素酶进行初步研究发现 ,半纤维素酶系主要是由木聚糖诱导 .半纤维素酶中的木聚糖酶分布在胞外 ,木糖糖苷酶分布在胞内 ,阿拉伯糖苷酶胞内胞... 以蔗糖、果胶、羧甲基纤维素或木聚糖为碳源培养草菇 (Volvariellavolvacea) ,对所产生的半纤维素酶进行初步研究发现 ,半纤维素酶系主要是由木聚糖诱导 .半纤维素酶中的木聚糖酶分布在胞外 ,木糖糖苷酶分布在胞内 ,阿拉伯糖苷酶胞内胞外都有分布 .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 6 0℃ ,最适反应 pH为 5 .8,在pH 5 .4~ 7.0时比较稳定 ,保温 1h酶活的半衰温度是 5 5℃ .木糖糖苷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 5 5℃ ,最适反应 pH为 6 .6 ,在 pH 6 .6~ 7.4时比较稳定 ,保温 1h酶活的半衰温度是 5 2℃ .阿拉伯糖苷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 6 0℃ ,最适反应pH为 5 .0 ,在 pH 4 .6~ 6 .2时比较稳定 ,保温 1h酶活的半衰温度为 6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半纤维素酶 诱导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基因重组技术开发木聚糖类半纤维素资源 被引量:38
8
作者 邵蔚蓝 薛业敏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8-93,共6页
木聚糖类半纤维素是一类取之不尽而又亟待开发利用的碳水化合物 ,经生物降解后所产生的木糖和少量其它单糖 ,可以用作基本碳源生产各种发酵产品 ,包括有机酸、氨基酸、单细胞蛋白、糖醇、工业酶类、溶剂或燃料醇 .有关半纤维素酶及其基... 木聚糖类半纤维素是一类取之不尽而又亟待开发利用的碳水化合物 ,经生物降解后所产生的木糖和少量其它单糖 ,可以用作基本碳源生产各种发酵产品 ,包括有机酸、氨基酸、单细胞蛋白、糖醇、工业酶类、溶剂或燃料醇 .有关半纤维素酶及其基因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很多资料 ,其中包括木聚糖酶、木糖苷酶、阿拉伯糖苷酶、葡萄糖醛酸酶、木聚糖乙酰酯酶以及它们的基因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可以使发酵工程菌获得降解半纤维素的能力 ,或者把能有效降解半纤维素的微生物构建成发酵工程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资源 半纤维素酶 基因重组技术 发酵工程菌 木聚糖类半纤维素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改性胡萝卜纤维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欢 贺连斌 +1 位作者 魏静 马中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8-81,共4页
以胡萝卜渣中的纤维为原材料,研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酶对胡萝卜纤维的长度、宽度以及还原糖浓度和聚合度的影响,并对在胡萝卜纤维改性过程中纤维素酶和半纤维酶协同作用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复合使用比单一酶... 以胡萝卜渣中的纤维为原材料,研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酶对胡萝卜纤维的长度、宽度以及还原糖浓度和聚合度的影响,并对在胡萝卜纤维改性过程中纤维素酶和半纤维酶协同作用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复合使用比单一酶对胡萝卜纤维改性效果明显。在两者的协同作用下,可以改善纤维表面的细纤维化,提高纤维的酶解产率,降低纤维的聚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胡萝卜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庆芳 马菁玲 +3 位作者 孔秀琴 贾小宁 陈吉祥 赵霞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5,共5页
实验采用木聚糖为唯一碳源,利用平板透明圈筛选和摇瓶培养基发酵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得到一株具有木聚糖降解效果的菌株,记为2a1,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通过液体摇瓶发酵对该株菌发酵产木聚糖酶所需的碳源、氮... 实验采用木聚糖为唯一碳源,利用平板透明圈筛选和摇瓶培养基发酵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得到一株具有木聚糖降解效果的菌株,记为2a1,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通过液体摇瓶发酵对该株菌发酵产木聚糖酶所需的碳源、氮源、起始p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条件进行研究,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到上述因素均对产酶量有一定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一个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根据证交试验结果确定这株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产酶培养基中木聚糖添加量为6g·L-1,起始pH值为4.5,30℃,150r·min-1恒温振荡箱培养84h;其中起始pH值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 木聚糖酶 液体发酵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培养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的降解及其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1
11
作者 贾新成 李喜梅 +1 位作者 李磊 张桂莲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92-95,共4页
在平菇菌丝长满期、菇蕾期、一茬菇和二茬菇时,分别测定培养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酶活性及其底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从接种起到一茬菇期间,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酶活性逐步升高,一茬菇时达到高峰,此后迅速降低。培养料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 在平菇菌丝长满期、菇蕾期、一茬菇和二茬菇时,分别测定培养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酶活性及其底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从接种起到一茬菇期间,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酶活性逐步升高,一茬菇时达到高峰,此后迅速降低。培养料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从接种起即开始降低。其中菇蕾期之前半纤维素降解较快,一茬菇后纤维素降解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纤维素 半纤维素 酶活性 培养料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半纤维素酶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孟兰 赵妍 +1 位作者 陈明杰 汪虹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64-67,共4页
半纤维素是一类取之不尽而又亟待开发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对食用菌半纤维素酶系的研究已经积累了诸多资料,主要包括β-1,4-内切木聚糖酶、β-木糖苷酶、α-阿拉伯呋喃糖苷酶、乙酰木聚糖酯酶、α-葡萄糖醛酸酶的研究。主要对半纤维素酶系... 半纤维素是一类取之不尽而又亟待开发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对食用菌半纤维素酶系的研究已经积累了诸多资料,主要包括β-1,4-内切木聚糖酶、β-木糖苷酶、α-阿拉伯呋喃糖苷酶、乙酰木聚糖酯酶、α-葡萄糖醛酸酶的研究。主要对半纤维素酶系,尤其是木聚糖酶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行了简要概括,包括结构、酶学性质、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等,并综述了在食用菌生产中半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最后展望了食用菌半纤维素酶系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半纤维素酶 木聚糖酶 基因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纤维素酶在制浆造纸工业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3
作者 赵玉林 陈中豪 王福君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简述了近年来半纤维素酶在制浆造纸工业中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包括半纤维素酶法废纸脱墨、酶法漂白。
关键词 半纤维素酶 制浆造纸工业 纸浆性能 酶法漂白 废纸脱墨 应用研究 改善 最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新闻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与漆酶/介体协同脱墨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清华 秦梦华 傅英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152-3157,共6页
利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与漆酶/介体协同对废新闻纸脱墨,对脱墨浆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漆酶的脱墨浆相比,协同脱墨浆的残余油墨浓度降低,强度性能提高,经H2O2漂白后的白度提高,说明纤维素酶、半纤维... 利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与漆酶/介体协同对废新闻纸脱墨,对脱墨浆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漆酶的脱墨浆相比,协同脱墨浆的残余油墨浓度降低,强度性能提高,经H2O2漂白后的白度提高,说明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与漆酶具有协同脱墨作用,脱墨后纸浆纤维性能有所改善。测定纤维平均长度、粗度、比容和比表面积,并利用环境扫描电境(ESEM)对脱墨过程中脱墨浆纤维的表面性能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与对照浆相比,协同脱墨浆纤维的平均长度和粗度有所降低,而比容和比表面积均提高;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与漆酶/介体处理后,纤维表面出现细小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新闻纸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漆酶/介体 脱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酶酶解法提取姜油树脂工艺优化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琛 石太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0-63,共4页
研究采用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共同酶解姜粉提取姜油树脂的最优提取工艺。以姜辣素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姜油树脂的最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质量比5:3,混合酶用量2.8mg/100mL,酶解时间2.5h、酶... 研究采用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共同酶解姜粉提取姜油树脂的最优提取工艺。以姜辣素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姜油树脂的最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质量比5:3,混合酶用量2.8mg/100mL,酶解时间2.5h、酶解温度45℃。验证实验表明该方法所得姜辣素提取率3.711%,比乙醇溶剂浸提法的姜辣素提取率提高了30%。采用酶综合调控技术可以较高程度地提高姜辣素的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油树脂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纤维素酶添加对碱处理甘蔗渣结构及酶解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月淑 许敬亮 +2 位作者 袁振宏 张宁 蒋剑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70-275,共6页
半纤维素作为木质纤维素的重要组分之一,通过氢键与纤维素的微纤丝结合,严重阻碍了纤维素表面与纤维素酶的接触,降低了酶解的效率。该试验以碱处理甘蔗渣作为底物,通过添加不同量的半纤维素酶去除不同比例的半纤维素。通过成分分析、X... 半纤维素作为木质纤维素的重要组分之一,通过氢键与纤维素的微纤丝结合,严重阻碍了纤维素表面与纤维素酶的接触,降低了酶解的效率。该试验以碱处理甘蔗渣作为底物,通过添加不同量的半纤维素酶去除不同比例的半纤维素。通过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分析添加半纤维素酶前后残渣的结构和酶解特性变化,发现随着半纤维素酶添加量的增大,残渣中木质素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结晶指数逐渐增大,电镜表面沟壑逐渐加深,纤维束之间结构变得疏松。以半纤维素酶处理过的甘蔗渣作为底物,按照5FPU/g底物加入纤维素酶水解72h,与不添加半纤维素酶对照组相比,添加1600U/g半纤维素酶处理的试验组木聚糖的转化率提高了74.24%,葡聚糖转化率提高了35.30%。通过半纤维素酶添加可以有效促进纤维素酶解过程的进行,节约反应时间提高酶解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半纤维素酶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纤维素酶法对苹果肉渣膳食纤维的提取 被引量:8
17
作者 薛战锋 郭玉蓉 +3 位作者 付成程 霍天博 严迈 孙迪迪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74-1479,共6页
以苹果肉渣为原料,研究半纤维素酶法提取苹果肉渣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及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pH4.6,温度50℃条件下,半纤维素酶最适酶加量90 U/g,最适酶作用时间5 h,提取率达18.97%。酶解后水溶性膳食... 以苹果肉渣为原料,研究半纤维素酶法提取苹果肉渣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及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pH4.6,温度50℃条件下,半纤维素酶最适酶加量90 U/g,最适酶作用时间5 h,提取率达18.97%。酶解后水溶性膳食纤维有较高的溶解性,表观粘度有所降低,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与膨胀力均提高。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水溶性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酶解后与对照组有相似的糖类的特征吸收峰和化学键,微观结构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酶解 半纤维素酶 苹果肉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半纤维素酶处理对杨木表面胶合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洋 江华 +1 位作者 袁少飞 安兴祥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6,共3页
研究了速生杨木单元经过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处理后的表面润湿性能、化学基团和胶合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用量的增加,杨木的表面自由能和胶合强度逐渐上升。在试验区间内,酶处理时间越长,杨木的胶合性能改善... 研究了速生杨木单元经过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处理后的表面润湿性能、化学基团和胶合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用量的增加,杨木的表面自由能和胶合强度逐渐上升。在试验区间内,酶处理时间越长,杨木的胶合性能改善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杨木 胶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纤维素辅助提取黄姜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合 李世玉 +1 位作者 舒国伟 温振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6-108,共3页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了半纤维素酶对黄姜色素提取的影响。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加量为7.0 mg/gp、H 4.3、酶处理时间4.0 h、酶处理温度45℃。
关键词 黄姜 色素 提取 半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报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与漆酶协同脱墨工艺 被引量:13
20
作者 徐清华 秦梦华 +2 位作者 石淑兰 张爱萍 徐谦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9,共4页
对旧报纸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和漆酶协同脱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使用纤维素酶与漆酶进行脱墨 ,脱墨浆漂白后白度较单独使用纤维素酶和漆酶分别提高了 2 4%ISO和 3 8%ISO ,裂断长较单独使用纤维素酶提高了约 30 % ;使用半纤维... 对旧报纸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和漆酶协同脱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使用纤维素酶与漆酶进行脱墨 ,脱墨浆漂白后白度较单独使用纤维素酶和漆酶分别提高了 2 4%ISO和 3 8%ISO ,裂断长较单独使用纤维素酶提高了约 30 % ;使用半纤维素酶与漆酶进行脱墨 ,脱墨浆漂白后白度比单独使用半纤维素酶和漆酶分别提高了 2 7%ISO和 8 3 %ISO ,裂断长较单独使用半纤维素酶提高了 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报纸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漆酶 协同脱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