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lity monitoring and biases estimation of BOC navigation signals
1
作者 ZHAO Hongwei ZHANG Zichun +1 位作者 LUO Xianzhi WANG Qiup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3期474-484,共11页
Many safety-critical applications that utilize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demand highly accurate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as well as highly integrity and reliability. Due to GNSS signals are easily ... Many safety-critical applications that utilize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demand highly accurate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as well as highly integrity and reliability. Due to GNSS signals are easily distorted by the interferences or disturbances, the signal quality monitoring (SQM) is necessary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dangerous signal distortions.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ed an SQM software for binary offset carrier (BOC) modulated navigation signals. Firstly, the models of BOC signal with ideal and distortion are presented respectively. Then the architecture of SQM software is proposed. Moreover, the effect of the white gaussian noise (WGN) and the front-end filter on the correlation peak of the receiver is analyzed. Finally, the biases induced by the signal distortion are evaluated. The experiments simul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ode phase shift and the normalized correlation value in the case of the signal digital distortion and the analog distor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SQM method can effectively monitor the signal distortion and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correlation peak deviation caused by the distor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NAL quality monitoring (SQM) binary OFFSET carrier (BOC) modulation biases estimation SIGNAL distortion correlation PEA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通延时变化的多芯片IGBT模块部分芯片失效监测方法
2
作者 罗丹 陈民铀 +2 位作者 赖伟 李涵锐 夏宏鉴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6,共13页
多芯片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模块被广泛应用于大功率变换器中,对其进行状态监测可以有效提高电力设备可靠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开通延时变化的多芯片IGBT模块部分芯片故障检测方法,分析了芯... 多芯片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模块被广泛应用于大功率变换器中,对其进行状态监测可以有效提高电力设备可靠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开通延时变化的多芯片IGBT模块部分芯片故障检测方法,分析了芯片失效对开通过程的影响,指出了芯片失效与开通延时的关系,基于开通延时与失效芯片数的映射关系提出了对应的故障监测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可用于多芯片模块的健康状态监测,对提高变流器的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IGBT 多芯片模块 开通延时 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复杂度自注意力机制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
3
作者 廖耀华 常艳平 +3 位作者 王恩 魏龄 潘国兵 王海鹏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7-205,共9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技术对于实现智慧用电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在高噪声环境下对特征相似电器以及微小负荷变化监测精度不足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位力操作视觉变...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技术对于实现智慧用电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在高噪声环境下对特征相似电器以及微小负荷变化监测精度不足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位力操作视觉变换器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 based on unit force operated vision transformer,UFONILM)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深度学习框架。UFONILM模型的单位力操作(unit force operated,UFO)模块通过层归一化和一系列卷积层有效地提取和利用了多尺度的时间序列数据,特征。在标准的UK-DALE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显示,UFONILM模型在准确性和F1得分上均优于现有方法,特别是在细粒度的负荷监测场景中。研制了基于UFONILM模型的嵌入式系统,实现了边缘计算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可实时监测和响应电网中的异常用电行为,如违规充电事件。实验检测证明,UFONILM模型嵌入式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在监测效率方面具有显著的提升,具有高效、便捷安装、可扩展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边缘侧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深度学习 UFO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阵列波导光栅的IGBT功率模块结温监测
4
作者 高礼玉 栾洪洲 +2 位作者 李天琦 黄欣欣 张锦龙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96-1804,共9页
高压、大功率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是柔性直流输电网实现电能转换的核心组件,而高温是导致工程中IGBT模块的实际运行寿命远低于设计指标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实时监测IGBT模块内部温度是提高IGBT模块寿命、保证电网柔性直流输电正常... 高压、大功率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是柔性直流输电网实现电能转换的核心组件,而高温是导致工程中IGBT模块的实际运行寿命远低于设计指标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实时监测IGBT模块内部温度是提高IGBT模块寿命、保证电网柔性直流输电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阵列波导光栅(AWG)的IGBT温度监测系统,首先进行IGBT模块热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得到的IGBT模块运行时的温度分布规律来探究传感器部署位置。其次利用AWG通道的波分特性对传感器反射波长进行解调,多通道、高精度的AWG解调可以大幅度降低IGBT结温监测成本,提高系统精度,利用波导布拉格光栅(WBG)传感器反射波长与被测芯片表面之间的温度关系推导出芯片的结温信息。最后通过对照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实验数据表明,该结温在线监测方法能准确获取IGBT内部芯片的动态结温,且温度动态波动幅度小于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模块 结温监测 波导布拉格光栅 阵列波导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电流饱和压降法的结温在线监测电路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丰野 邓二平 +2 位作者 吴立信 郭祥彬 丁立健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1-213,共13页
结温在线监测对功率器件的高可靠性运行至关重要。在众多测量方法中,大电流饱和压降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在线结温测量方法。以理论推导为基础,阐述了大电流饱和压降法的结温计算原理,并总结了现有温度校准方法及数学模型的构建过程。接... 结温在线监测对功率器件的高可靠性运行至关重要。在众多测量方法中,大电流饱和压降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在线结温测量方法。以理论推导为基础,阐述了大电流饱和压降法的结温计算原理,并总结了现有温度校准方法及数学模型的构建过程。接着,讨论了实际测试中饱和压降提取所面临的挑战,详细介绍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饱和压降提取电路,并对各电路进行了比较和评价。最后,基于以上讨论,对未来利用大电流饱和压降法进行结温在线监测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温监测 IGBT模块 导通压降监测 温度校准 高压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Ra技术的电力检修作业挂接地线智能监测系统
6
作者 黄光斌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61,共6页
针对接触网检修作业中人工监测挂接地线状态弊端,设计基于长距离(long range,LoRa)技术的接触网检修作业挂接地线智能监测系统。通过监测层、传输层、控制层和应用层设计智能监测系统总体结构,在该结构下通过接地监测模块、LoRa无线通... 针对接触网检修作业中人工监测挂接地线状态弊端,设计基于长距离(long range,LoRa)技术的接触网检修作业挂接地线智能监测系统。通过监测层、传输层、控制层和应用层设计智能监测系统总体结构,在该结构下通过接地监测模块、LoRa无线通信模块和ARM控制芯片设计系统硬件结构;构建三自由度数学模型,计算不同方向挂接地线的输电线路自由度;利用线路自由度判断线路舞动幅度,并依据线路载流量大小判断接地线中电流情况,根据判断结果查看是否符合挂接线路安全运行条件,并通过LoRa无线通信模块对监测数据进行传输,发送至系统应用层调度中心与检修人员手持终端。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准确监测挂接地线状态,且具备较好的远距离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Ra技术 接触网检修作业 挂接地线 智能监测系统 无线通信模块 监测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Ra网络的实验室多节点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
7
作者 秦海亭 金传双 +2 位作者 刘东升 王博伟 周塔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7-221,233,共6页
为了提升实验室安全监测与预警能力,开发了一套基于LoRa网络的多节点实验室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该系统由1个主控节点和3个子节点组成。主控节点负责火焰检测和门禁识别,而子节点则配置了温湿度、火焰和一氧化碳等传感器。子节点通过LoR... 为了提升实验室安全监测与预警能力,开发了一套基于LoRa网络的多节点实验室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该系统由1个主控节点和3个子节点组成。主控节点负责火焰检测和门禁识别,而子节点则配置了温湿度、火焰和一氧化碳等传感器。子节点通过LoRa网络将各类传感器的实时数据传输至主控节点,主控节点利用NB-LoT和WiFi模块,通过MQTT协议将数据上传至云端。云端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评估安全状况。一旦发现火灾隐患,系统将立即发出预警信息。通过开发的阿里云Web端和机智云手机端APP,以便用户调整传感器的阈值,实现对实验室环境的远程监测和控制。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感知实验室的复杂环境数据,适用于面向不同类型的实验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各节点独立运行,安装简便,显著提升了系统的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无线电模块 实验室安全监控 云端协同 信息感知 多节点通信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距离抽头重构的生理雷达动态解调算法
8
作者 刘畅宇 张浩 +6 位作者 耿芳琳 白忠瑞 王鹏 李振锋 杜利东 陈贤祥 方震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50,共16页
在无感雷达体征监测中,与连续波(CW)雷达相比,调频式雷达(如FMCW和UWB)能实现对目标与杂波在距离上的有效区分。通过距离傅里叶变换,可以从不同距离区间提取出准静态目标的心跳和呼吸信号,从而提高监测精度。在已有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的... 在无感雷达体征监测中,与连续波(CW)雷达相比,调频式雷达(如FMCW和UWB)能实现对目标与杂波在距离上的有效区分。通过距离傅里叶变换,可以从不同距离区间提取出准静态目标的心跳和呼吸信号,从而提高监测精度。在已有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的距离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当受试者的呼吸幅度过大,胸腔反射面可能会跨越距离仓的边界,从而影响信号的完整性。其次,受试者的呼吸运动会对生理信号造成幅度上的调制,不利于体征信号的波形恢复。基于上述原因该文提出了基于距离抽头重构和动态解调的算法架构,针对上述两种情况,在仿真和实验中对算法性能进行了评估。仿真分析表明发生跨距离仓的信号经过所提出算法处理后,信噪比(SNR)提升了17±5 dB。此外,实验通过获取8名受试者的多普勒心跳图(DHD)信号,定量分析了DHD信号与心冲击图(BCG)的一致性,DHD信号中心跳间隔相对于BCG信号的心跳间隔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21.58±13.26 ms(3.40%±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无线电 无线传感 心率监测 非接触式传感 调频连续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速传感器功能验证集中监控系统
9
作者 郭箤 田锦明 +5 位作者 谢春旭 张军 纪林海 何胜 田昊东 霍冠臣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5-51,共7页
在工业环境中对轮速传感器进行功能验证时,由于验证设备过多、排布分散且在工业复杂环境中轮速传感器信号长距离传输时会出现信号失真,导致设备管理成本高、利用率低、功能验证效率及准确率不高等问题。为此,设计一种轮速传感器功能验... 在工业环境中对轮速传感器进行功能验证时,由于验证设备过多、排布分散且在工业复杂环境中轮速传感器信号长距离传输时会出现信号失真,导致设备管理成本高、利用率低、功能验证效率及准确率不高等问题。为此,设计一种轮速传感器功能验证集中监控系统。基于对工业生产中轮速传感器功能验证集中监控功能的需求分析,对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硬件模块、监控软件结构和功能进行设计,且提出一种针对轮速传感器信号处理的硬件模块,利用该模块可将轮速传感器信号的传输距离从10 m提高到100 m。最后通过对轮速传感器功能验证集中监控系统的各功能应用效果进行测试,证明了该系统不仅能够对冷热冲击试验箱的温湿度进行监测,还可以集中控制轮速传感器信号监控设备。由此说明所设计的系统能够提高功能验证效率及准确率,降低设备管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速传感器 功能验证设备 集中监控 信号处理 信号滤波模块 冷热冲击试验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两步式SAR ADC架构的智能温度传感器
10
作者 曹亦栋 陈雷 +3 位作者 初飞 李建成 张健 李全利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3-611,共9页
针对高速接口芯片的局部结温监测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两步式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的片上智能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可配合上位机实现对全芯片温度的实时监测,并输出数字温度码。电路对横向pnp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进行采样,设计... 针对高速接口芯片的局部结温监测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两步式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的片上智能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可配合上位机实现对全芯片温度的实时监测,并输出数字温度码。电路对横向pnp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进行采样,设计了温度监测模块进行量化比较。电路采用了两步式SAR ADC进行10 bit数字温度码的转换输出,两步式SAR ADC通过调节电阻阵列实现粗量化,调节比较器输入管阵列进行细量化。电路基于28 nm CMOS工艺设计,模块面积为0.049 mm^(2)。仿真结果表明,27℃、1.8 V电源电压下温度传感器的最大动态功耗为379μW,在10 MHz参考时钟下的输出响应时间为37.1μs。测试结果表明,芯片温度为62.8~124.5℃时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的误差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接口芯片 温度传感器 横向pnp管 温度监测模块 两步式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IGBT模块温度观测的3-D降阶混合型热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野 卜凯阳 +2 位作者 李楚杉 李武华 何湘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104-5120,共17页
IGBT模块温度在线监测是提高大容量变流器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在IGBT模块在线温度监测方法中,热阻模型法可对IGBT模块内部的温度分布进行估计,因而受到关注。结合了传感器数据的温度观测器可基于热阻模型,实时修正材料老化、参数温度依... IGBT模块温度在线监测是提高大容量变流器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在IGBT模块在线温度监测方法中,热阻模型法可对IGBT模块内部的温度分布进行估计,因而受到关注。结合了传感器数据的温度观测器可基于热阻模型,实时修正材料老化、参数温度依赖性和功率损耗计算误差等不确定因素对温度估计造成的影响。然而现有热模型无法同时兼顾系统可观性和建模准确性,且阶数相对较高,难以应用于温度观测器的在线运行。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风冷散热多芯片IGBT模块3-D温度观测器,同时满足可观性、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的混合型降阶热模型。首先,分析了热阻模型的拓扑结构及其参数辨识的方法,并探究了模型的状态空间生成规律;然后,基于非线性优化算法对该模型的参数进行修正,以减小因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模型参数与实际参数不一致所引入的热阻模型与实验物理对象间的误差;随后,使用平衡截断法对热阻模型降阶,相对于现有集总参数热阻模型,进一步提高了实时求解效率;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模块 温度监测 热网络模型 温度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Ra通信的无线发射台信号智能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志刚 王磊 王兰忠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4-18,共5页
为实现大面积无线发射台信号覆盖监测,有效地抵御监测过程中多径干扰和频率选择性衰减等干扰因素的影响,研究基于LoRa通信的无线发射台信号智能监测技术。在无线发射台发出信号后,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对比,识别出有效发射台信号后,通过... 为实现大面积无线发射台信号覆盖监测,有效地抵御监测过程中多径干扰和频率选择性衰减等干扰因素的影响,研究基于LoRa通信的无线发射台信号智能监测技术。在无线发射台发出信号后,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对比,识别出有效发射台信号后,通过级联型LoRa组网方式以及LoRa通信技术,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中存储,实现无线发射台信号的传输。利用循环位移因子对基带产生的Chirp信号完成调频扩频调制,扩展信号频谱,增强信号抗干扰能力以及传输可靠性,增强信号监测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距离LoRa终端设备2.5 km处依旧接收到发射台信号,丢包率为12%,能够准确地监测到无线发射台是否存在发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Ra通信 无线信号 发射台 智能监测 调频扩频 数字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花生覆膜播种机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长勇 秦鹏博 +3 位作者 卢登明 陆亮阳 廖应良 张颖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2-170,共9页
针对花生覆膜播种机在作业过程中薄膜和滴灌带容易发生断膜、断带及卡带等问题,而驾驶员无法及时获取对应的故障信息,导致花生覆膜播种机作业完成之后出现大面积的无效作业,这加大了后续人员的工作量。为此,提出一种花生覆膜播种机关键... 针对花生覆膜播种机在作业过程中薄膜和滴灌带容易发生断膜、断带及卡带等问题,而驾驶员无法及时获取对应的故障信息,导致花生覆膜播种机作业完成之后出现大面积的无效作业,这加大了后续人员的工作量。为此,提出一种花生覆膜播种机关键作业参数监测系统。该系统以单片机为监测系统的核心,通过角度传感器测量角度来反映滴灌带和薄膜的铺设距离和铺设速度;采用GPS-北斗模块测量花生覆膜播种机的经纬度数据,以反映播种机的速度和位置变化。通过实验建立相关的速度数学模型和距离数学模型,并且编写了相对应的上位机软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系统能对播种过程中薄膜和滴灌带断膜、断带及卡带等问题进行有效监测,准确率达到90%,可有效提升花生覆膜播种机的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覆膜播种机 单片机 参数监测 传感器 滴灌带 GPS-北斗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莓派移动菇房智慧监控系统设计
14
作者 何惠彬 廖希彦 陈小宇 《农业装备与智能技术》 2024年第4期9-12,23,共5页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树莓派的移动菇房智慧监控系统设计,该系统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和通信模块,实现对菇房内部环境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文章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整体设计、硬件选型、软件开发以及功能实现,并进行了系统测试与验证。
关键词 树莓派 移动菇房 监控系统 传感器 通信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机制的轻量级火灾检测模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康壮 焦双健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8-383,共6页
基于视觉信息的火灾检测对消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相关研究提出的方法大多是基于高性能的硬件设备开展,这限制了相关成果的实际应用。在YOLOv5目标检测算法基础上使用ShuffleNetv2网络为主干构造轻量化模型,并引入SIoU损失函数... 基于视觉信息的火灾检测对消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相关研究提出的方法大多是基于高性能的硬件设备开展,这限制了相关成果的实际应用。在YOLOv5目标检测算法基础上使用ShuffleNetv2网络为主干构造轻量化模型,并引入SIoU损失函数提高模型目标框的定位精度,同时在模型中添加Shuffle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提高在复杂环境下对目标火焰的识别精度。试验证明,与YOLOv5原模型相比,改进后的模型在实现更好识别效果的同时,参数量减少了54.2%,检测速度提升了40.5%。将模型部署嵌入式设备验证其应用效率,结果显示,模型在实现32帧/s检测速度的同时维持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火灾检测 YOLOv5 注意力机制 JetsonNa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igBee的工厂化堆沤有机肥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维东 张九通 +2 位作者 廖明亮 吴达科 蒋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6-228,共13页
针对工厂化堆沤有机肥过程中相关数据实时监测与废物安全排放的要求,利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的工厂化堆沤有机肥监控系统,主要分为硬件电路设计与软件设计.硬件部分采用模块化方法对CC2530F256最小单元进行规划,扩展数据输... 针对工厂化堆沤有机肥过程中相关数据实时监测与废物安全排放的要求,利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的工厂化堆沤有机肥监控系统,主要分为硬件电路设计与软件设计.硬件部分采用模块化方法对CC2530F256最小单元进行规划,扩展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两大功能板块相应接口,设计了数据采集与数据执行节点.软件部分采用C语言进行编程,对组网、数据传输等环节进行程序设计,并依托ETL工具对数据进行清洗,采用自适应加权平均融合算法对数据进行融合.为检验系统的功能,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储存、远程监控功能完备,数据丢包率为1.2%,机构平均响应时间为1.25 s,误动作次数为0,温度误差范围为±1.8℃,EC(电导率)值偏差极值为0.02 mS/cm,pH值误差范围为±0.1,氨气浓度偏差极值为0.02 mg/L,系统运行情况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沤有机肥 ZIGBEE技术 模块设计 监控系统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锅炉高温腐蚀气体激光在线监测设备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龙 师帅 +5 位作者 宫廷 田亚莉 郭古青 邱选兵 熊小鹤 李传亮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0-1067,共8页
燃煤锅炉燃烧场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对于智慧电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H2S和CO是燃煤锅炉燃烧场的两种主要高温腐蚀气体,它们不仅腐蚀锅炉近壁面,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危害也极其严重。基于近红外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结合波长... 燃煤锅炉燃烧场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对于智慧电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H2S和CO是燃煤锅炉燃烧场的两种主要高温腐蚀气体,它们不仅腐蚀锅炉近壁面,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危害也极其严重。基于近红外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结合波长调制光谱技术和频分复用技术,研制了一款无人值守的燃煤锅炉主燃区的H_(2)S和CO气体浓度实时在线监测设备。仿真模拟了6335~6341 cm^(-1)范围内的气体吸收光谱,并选定1.5μm附近的近红外激光器作为激光光源。研制了一套耐高温耐腐蚀的Herriott型多光程池,使激光与气体相互作用的有效光程达15 m;开发了硬件电路及相应的固件程序,实现了H2S和CO吸收光谱信号的二次解调与浓度反演。线性度和Allan方差实验表明,其线性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和0.9995,在73 s和53 s的积分时间下,H_(2)S和CO的最低检测极限分别为0.2×10^(-6) mol/mol和0.344×10^(-6) mol/mol。最后,将研制的设备在某300 MW电负荷的四角切圆燃煤锅炉主燃区燃烧气氛场进行应用示范,对水冷壁附近的H2S和CO进行同步测量。结果表明,锅炉中H2S和CO的浓度呈正相关,厌氧燃烧会导致两种气体的含量增加,造成对水冷壁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水冷壁腐蚀 波长调制光谱 频分复用 高温多光程吸收池 长期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过滤材料的传感性能及其在口罩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晨 赫伟东 +1 位作者 毛宁 柳静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17-3024,共8页
在劳动保护领域,实时监测劳动者的生理健康状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呼吸中包含大量生理学信息,开发具有传感功能的可穿戴设备用于监测佩戴者呼吸状态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的商用呼吸监测装置价格昂贵、体积大、不易携带,限制了其在一... 在劳动保护领域,实时监测劳动者的生理健康状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呼吸中包含大量生理学信息,开发具有传感功能的可穿戴设备用于监测佩戴者呼吸状态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的商用呼吸监测装置价格昂贵、体积大、不易携带,限制了其在一线生产场所的使用,例如高粉尘质量浓度的矿山作业环境。为此,基于聚偏氟乙烯(PVDF)的压电性能,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具有传感性能的柔性PVDF纳米纤维膜,将高透气性碳纤维毡与PVDF纳米纤维膜设计为具有三明治结构的传感模块并嵌入到口罩中。传感模块将呼吸气流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对电信号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完成对呼吸强度和呼吸频率的实时监测。结果表明:嵌有传感模块的口罩在不同呼吸状态下产生的压电信号有明显差异,在低强度(15 L/min)、中强度(50 L/min)和高强度(85 L/min)3种呼吸状态下,输出压电电压峰值分别为300、700、1100 mV,电压峰值出现频率分别为18、16、14次/min。因此,基于压电信号电压峰值及其出现频率的分析,可以实现佩戴者呼吸强度和呼吸频率等呼吸参数的实时监测。此外,研究通过XRD、FT-IR、TG等分析方法确定了PVDF纳米纤维膜的压电性与其β相晶体含量有关,为进一步改善PVDF纳米纤维膜的压电性能提供了依据。研发的具有传感功能的口罩可用于矿山工人劳作状态的实时呼吸监测,在工人工作状态异常时反馈给管理人员以便于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传感模块 呼吸信号 监测 口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开通栅极电压的新型IGBT键合线老化监测方法
19
作者 柴育恒 葛兴来 +3 位作者 张林林 王惠民 张艺驰 邓清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4-254,I0020,共12页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s,IGBT)的可靠运行是牵引变流器安全和性能的重要保障。键合线老化作为IGBT的一种常见失效模式,对其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开通栅极电压ugem的键合线老化监测方...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s,IGBT)的可靠运行是牵引变流器安全和性能的重要保障。键合线老化作为IGBT的一种常见失效模式,对其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开通栅极电压ugem的键合线老化监测方法,该方法可有效避免温度和负载电流带来的影响。首先,基于IGBT等效电路模型,系统分析ugem受键合线断裂影响的原因;其次,利用双脉冲测试进行验证,同时对温度和负载电流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使用ugem局部特征将受到温度和电流的干扰,提出将开通栅极电压整体波形用于键合线老化的监测,并进一步利用有监督的线性判别分析进行数据降维以及采用支持向量机实现键合线断裂根数的检测。最后,通过实验对所提监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 键合线老化 开通栅极电压 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R模块的数字孪生系统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彦秋 吴天豪 +3 位作者 刘彦 彭俊 倪铭 刘禹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59,共9页
为解决废气再循环(EGR)模块研发周期长、数字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EGR模块的数字孪生系统构建方法。首先,基于数字孪生模型构建理论,从物理模型、数字模型、虚实连接、状态映射及孪生服务等5个方面设计EGR模块数字孪生框架。其次,通... 为解决废气再循环(EGR)模块研发周期长、数字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EGR模块的数字孪生系统构建方法。首先,基于数字孪生模型构建理论,从物理模型、数字模型、虚实连接、状态映射及孪生服务等5个方面设计EGR模块数字孪生框架。其次,通过实体三维建模、前端场景搭建及物理脚本挂载等3个步骤来完成数字孪生模型的搭建。针对孪生数据的多源异构特性,提出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法并实现可视化映射。最后,以Unity3D虚拟引擎为平台,集成上述功能,开发EGR模块的数字孪生系统。通过实验证明系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EGR模块的数字化辅助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EGR模块 监控系统 状态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