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servation scheduling problem for AEOS with a comprehensive task clustering 被引量:4
1
作者 CHANG Zhongxiang ZHOU Zhongbao +1 位作者 YAO Feng LIU Xiaol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2期347-364,共18页
Considering the flexible attitude maneuver and the narrow field of view of agile 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AEOS)together,a comprehensive task clustering(CTC)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observation scheduling problem ... Considering the flexible attitude maneuver and the narrow field of view of agile 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AEOS)together,a comprehensive task clustering(CTC)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observation scheduling problem for AEOS(OSPFAS).Since the observation scheduling problem for AEOS with comprehensive task clustering(OSWCTC)is a dynamic combination optimization problem,two optimization objectives,the loss rate(LR)of the image quality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EC),are proposed to format OSWCTC as a b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Harnessing the power of an adaptive large neighborhood search(ALNS)algorithm with a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NSGA-II),a b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lgorithm,ALNS+NSGA-II,is developed to solve OSWCTC.Based on the existing instances,the efficiency of ALNS+NSGA-II is analyzed from several aspects,meanwhile,results of extensive 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 are presented which disclose that OSPFAS considering CTC produces superior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servation scheduling comprehensive task clustering(CTC) bi-objective optimization image quality energy consumption(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多功能并网逆变器潜力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肖白 赵雪纯 +3 位作者 高宁远 杨士伟 吕会森 董光德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3-140,共8页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发电并网带来的电能质量问题和逆变器容量利用率低的情况,提出一种挖掘多功能并网逆变器(MFGCI)潜力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策略。采用Louvain社团发现算法对目标电网进行分区,并按照无功灵敏度最大原则确定各区域...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发电并网带来的电能质量问题和逆变器容量利用率低的情况,提出一种挖掘多功能并网逆变器(MFGCI)潜力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策略。采用Louvain社团发现算法对目标电网进行分区,并按照无功灵敏度最大原则确定各区域主导治理节点。建立基于G1-改进拉开档次法(ISD)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模型。构建考虑MFGCI不同剩余容量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以新能源并网有功功率削减量最小为目标,下层模型以治理后的电能质量最优为目标。利用遗传算法和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双层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发电并网 电能质量 多功能并网逆变器 综合治理 双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CLPSO的水量水质模型参数反演方法研究
3
作者 朱沈涛 杨帆 +3 位作者 柳杨 范子武 乌景秀 李子祥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66,共13页
【目的】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型中参数多、维数高,模型参数反演难度大,优化目标函数选取、单参数和多参数不同反演方式等对参数反演精度影响需开展深入分析。【方法】提出基于快速综合粒子群优化算法(Fast Comprehensive Learning Partic... 【目的】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型中参数多、维数高,模型参数反演难度大,优化目标函数选取、单参数和多参数不同反演方式等对参数反演精度影响需开展深入分析。【方法】提出基于快速综合粒子群优化算法(Fast Comprehensive Learn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FCLPSO)的水量水质模型参数反演方法,设计参数反演数值试验,采用LH-OAT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对7种模型性能评价指标进行目标函数优选,并分析模型单参数和多参数反演结果并分析不同反演方式的差异性。【结果】结果显示:NSE∗作为目标函数敏感度最高;不同类型参数均具有较高精度,单参数反演平均相对误差(MRE)为5.2%、变差系数(CV)为7.2%,多参数反演结果MRE为13.5%、CV为14%;多参数反演中水动力指标反演结果优于水质指标反演结果,多参数“分层反演”方式优于“同时反演”方式。【结论】结果表明:该模型参数反演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有助于提升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参数估计时效性与准确性,为复杂河网数值模拟精度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水质模型 参数反演 快速综合粒子群优化算法 目标函数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保供电需求的光储微电网优化配置及电能质量评估 被引量:8
4
作者 欧阳森 辛曦 +1 位作者 王凤学 曹华珍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9,151,共15页
针对用户日益迫切的保供电需求以及光伏出力与负荷用电的随机性、波动性引发的电能质量的问题,建立了考虑保供电需求的光储微电网双层优化模型,并对规划配置的微电网电能质量进行评估。该模型以等效净负荷标准差和弃光率最小为上层优化... 针对用户日益迫切的保供电需求以及光伏出力与负荷用电的随机性、波动性引发的电能质量的问题,建立了考虑保供电需求的光储微电网双层优化模型,并对规划配置的微电网电能质量进行评估。该模型以等效净负荷标准差和弃光率最小为上层优化目标,以微电网有功功率损耗最小为下层优化目标,以储能满足保供电负荷的保供电需求作为附加约束条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然后设计源、网、荷三类指标,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实现对微电网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最后以改进的IEEE-33系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考虑保供电需求后能够提高微电网电能质量,并在一定范围内保供电负荷越大时越能提高微电网电能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供电需求 光储微电网 双层优化 电能质量 组合赋权法 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高频隔离型混合配电变压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秀云 高硕 +3 位作者 裴忠晨 刘闯 李瑞峰 杨卫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3,87,共8页
配电台区新型源/荷占比逐年提升,使得高/低电压、谐波放大、三相不平衡等配电终端电能质量问题凸显。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高频隔离型混合配电变压器,具备电能质量综合治理、交/直流混合配电等功能,可以满足配电终端用户高品质供... 配电台区新型源/荷占比逐年提升,使得高/低电压、谐波放大、三相不平衡等配电终端电能质量问题凸显。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高频隔离型混合配电变压器,具备电能质量综合治理、交/直流混合配电等功能,可以满足配电终端用户高品质供用电以及新型源/荷友好接入需求。介绍了高频隔离型混合配电变压器的拓扑结构并推导了数学模型。结合拓扑结构特点,设计了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CCS-MPC)策略和延时模型预测控制策略,CCS-MPC通过计算最优化占空比,实现前端变换器输出具有固定的开关频率和开关序列,减小寻优计算量。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一套10 kV/0.4 kV电压等级的高频隔离型混合配电变压器系统,验证了所提拓扑结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能力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台区 高频隔离型混合配电变压器 模型预测控制 最优占空比 电能质量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能质量影响的主动配电网光储容量优化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子辉 贾燕冰 +1 位作者 李彦晨 韩肖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7-617,共11页
“双碳”目标的提出,配电网新能源接入已成必然,光储并网配置将成为影响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建立一种计及电能质量影响的主动配电网光储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下层调度模型采用基于二阶锥规划的最优潮流模型,以系统网损最低... “双碳”目标的提出,配电网新能源接入已成必然,光储并网配置将成为影响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建立一种计及电能质量影响的主动配电网光储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下层调度模型采用基于二阶锥规划的最优潮流模型,以系统网损最低为目标对各主动管理措施和分布式电源出力进行调度;上层配置模型以发电系统年投资运行成本、各光伏并网点电能质量评估值、系统总弃光率和储能收益为目标进行优化,采用向量序优化理论进行求解,保证计算结果的快速性和准确性。采用IEEE-33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计及电能质量影响开展主动配电网光储容量优化,可以保证电网运行经济性的同时尽可能提升电网的电能质量,对于新型主动配电网规划建设可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电能质量 综合评估 光储系统 双层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可再生能源的微电网电能质量特点分析与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曾君 徐冬冬 +2 位作者 郭华芳 李晨迪 刘俊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0-16,共7页
微电网已成为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再生能源等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有效方式。微电网电能质量客观科学的综合评价对于微电网的运营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基于微电网中电能质量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 微电网已成为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再生能源等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有效方式。微电网电能质量客观科学的综合评价对于微电网的运营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基于微电网中电能质量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于微电网电能质量的评价方法。首先,从电压指标、电流指标和频率指标,结合对比大电网,对微电网电能质量各单项指标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其特点,并根据相关标准,确定电能质量各单项指标阈值。进一步,借鉴模糊评价思想,根据电能质量指标特点,采用柯西分布,提出了一种最优隶属度方法,并结合G1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主观权重,结合客观权重得到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后进行综合评价,得到量化的微电网电能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最后,采用一组数据进行测试,并和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电能质量 综合评价 最优隶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思想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 被引量:24
8
作者 蒋德珑 王克文 +1 位作者 杨平 崔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5-111,共7页
针对目前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中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和评估模型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聚类思想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进行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以电能质量的各项评估指标作为特征值,将具有已知电能质量等级的数... 针对目前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中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和评估模型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聚类思想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进行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以电能质量的各项评估指标作为特征值,将具有已知电能质量等级的数据源加入样本数据集进行动态聚类,根据'物以类聚'的原则,通过选取最佳阈值,得到包含各个电能质量等级的聚类结果,实现对样本数据的综合评估。通过对两组实例数据的计算,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该评估过程无人为因素干扰,且模型简单、扩展性好,适应区域电网电能质量的统一评估,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综合评估 聚类分析 模糊等价关系 最佳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耕地综合质量的基本农田布局优化——以河南省温县为例 被引量:40
9
作者 刘霈珈 吴克宁 +1 位作者 赵华甫 高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4-59,F0002,共7页
研究目的:有效整合农用地分等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两项成果,补充完善区域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法。研究方法:运用GIS空间分析法整合农用地分等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两项成果,对研究区基本农田进行耕地综合质量评价。运用名特优农产... 研究目的:有效整合农用地分等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两项成果,补充完善区域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法。研究方法:运用GIS空间分析法整合农用地分等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两项成果,对研究区基本农田进行耕地综合质量评价。运用名特优农产品喜嗜典型元素分析法,确定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案。研究结果:温县基本农田布局优化后不仅面积增加了37 hm2,调入的基本农田利用等、肥力、环境健康、地化综合质量都大幅提高,有益元素N、P富集区面积大幅增加59.30 hm2和185.61 hm2,有害重金属元素Pb的2—3级富集区面积大幅减少195.45 hm2。研究结论: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是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重要工作;整合成果丰富了耕地综合质量的内涵,为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基本农田 农用地分等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耕地综合质量 布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雷达图法在烤烟上部叶外观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杜薇 王昌全 +3 位作者 李冰 李斌 张宗锦 雷彬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29,共6页
本研究通过采用权重法计算夹角大小、运用平均三角形法提取雷达图唯一特征量、消除短板效应系数λ来构造周长评价向量、简化综合评价函数对传统雷达图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后的雷达图法应用于攀枝花不同氮施用量的烤烟上部叶... 本研究通过采用权重法计算夹角大小、运用平均三角形法提取雷达图唯一特征量、消除短板效应系数λ来构造周长评价向量、简化综合评价函数对传统雷达图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后的雷达图法应用于攀枝花不同氮施用量的烤烟上部叶外观质量综合评价中。结果表明,优化雷达图法较传统雷达图法能得到唯一的评价结果,优化雷达图法综合评价出的样本外观质量优劣排序与指数和法的一致,而优化雷达图法反映信息更丰富更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优化雷达图法 上部叶 外观质量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多指标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丰 曹春平 +1 位作者 张蔚 孙宇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2,共6页
针对长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LFR-RIM)工艺过程的复杂性、影响制品质量因素的多样性及制品质量评价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应用正交试验及模糊加权综合评价法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LFR-RIM制品综合质量(包括弯曲弹性模量、冲击韧性和翘曲变形... 针对长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LFR-RIM)工艺过程的复杂性、影响制品质量因素的多样性及制品质量评价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应用正交试验及模糊加权综合评价法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LFR-RIM制品综合质量(包括弯曲弹性模量、冲击韧性和翘曲变形量等)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成型工艺参数,即纤维含量30%、纤维长度25 mm、模具温度45℃、混合料温50℃、在模时间12 min、A料与B料配比1∶1.85,并进行了实际生产验证,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方案明显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 正交试验 综合质量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注塑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0
12
作者 赵果 辛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4,共4页
针对注射成型过程的复杂性、影响制品质量因素的多样性及制品质量评价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应用正交实验法及注塑模拟分析软件Moldflow分析了注塑工艺参数(模具温度、注射时间、保压压力、保压时间等)对手机外壳注塑件综合质量(最大变形量... 针对注射成型过程的复杂性、影响制品质量因素的多样性及制品质量评价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应用正交实验法及注塑模拟分析软件Moldflow分析了注塑工艺参数(模具温度、注射时间、保压压力、保压时间等)对手机外壳注塑件综合质量(最大变形量、体积收缩率和沉降指数)的影响。在正交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模糊加权综合评价法对制品的综合质量进行评判,得出最佳的成型工艺方案并进行了模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成型 正交实验 综合质量 参数优化 模糊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岩质量综合评判模型和大坝建基面优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志坚 朱代洪 张雄文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8-91,共4页
阐述了岩体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考虑岩石单轴抗压强度、RQD、裂隙间距、裂隙面粗糙度系数、裂隙水压力与最大应力比值的 5因素洞室围岩综合评判模型 ,以及考虑岩体纵波波速、完整性系数、变形... 阐述了岩体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考虑岩石单轴抗压强度、RQD、裂隙间距、裂隙面粗糙度系数、裂隙水压力与最大应力比值的 5因素洞室围岩综合评判模型 ,以及考虑岩体纵波波速、完整性系数、变形模量、均一性系数、RQD、裂隙间距、承压水顶板岩体自重应力与承压水头比值的 7因素大坝建基面模糊优选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 大坝 优选模型 模糊综合评判 模糊优选 建基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投影的可见/近红外光谱猪肉综合品质分类 被引量:21
14
作者 刘媛媛 彭彦昆 +1 位作者 王文秀 张雷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06-313,共8页
针对全波段光谱技术的生鲜猪肉综合品质快速无损分类存在光谱数据量大、样本数量较少时分类准确率较低等缺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投影分析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生鲜猪肉综合品质分类器。利用基于... 针对全波段光谱技术的生鲜猪肉综合品质快速无损分类存在光谱数据量大、样本数量较少时分类准确率较低等缺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投影分析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生鲜猪肉综合品质分类器。利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投影分析算法对全波段光谱数据进行数据降维,选取了13个特征波长。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惩罚参数和径向基核函数参数,优化后二者最优为4.939和0.01。利用选取的特征波长和优化后的参数建立了生鲜猪肉综合品质支持向量分类器。研究结果表明,分类器对训练集中白肌肉(pale,soft and exudative,PSE)、正常肉(reddish-pink,firm and non-exudative,RFN)和黑干肉(dark,firm and dry,DFD)的回判识别率分别为为88.46%、94.11%和92.31%;测试集中PSE、RFN和DFD预测正确率分别为84.62%、94.11%和84.62%。该分类器满足模型简单、预测准确率高等优点,为生鲜猪肉综合品质在线分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光谱学 综合品质 偏最小二乘投影分析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分层聚类的水质监测断面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连晓峰 彭森 +1 位作者 王小艺 刘载文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63-1569,共7页
为合理、有效地进行湖库、流域水质断面监测的优化布设,提出一种基于综合分层聚类(CHC)算法的水质监测断面优化设置方法。根据原始采集的水质监测数据建立归一化矩阵,通过5种距离算法计算监测数据变量之间的相似性以获得变量之间的亲疏... 为合理、有效地进行湖库、流域水质断面监测的优化布设,提出一种基于综合分层聚类(CHC)算法的水质监测断面优化设置方法。根据原始采集的水质监测数据建立归一化矩阵,通过5种距离算法计算监测数据变量之间的相似性以获得变量之间的亲疏关系,接着通过4种连接算法以实现对数据集合的自动聚类;以相关系数为评价准则来选择最优分层聚类算法,通过生成的相应最优聚类树矩阵,来优化设置断面监测站点,可获得反映水域整体水质的监测数据,以提高水环境的监测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性强、集成度高,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断面优化 综合分层聚类 相关系数评价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优选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丽萍 于洋 +1 位作者 张宇 黄丽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2,共6页
在研究2000—2014年滇池流域水污染排放的时空变化、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和生态环境时空演替基础上,结合滇池目前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要求,采用模型计算、指标特性分析、专家调查等方法,筛选出36个评价指标,分别表征滇池水环境质量的物理... 在研究2000—2014年滇池流域水污染排放的时空变化、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和生态环境时空演替基础上,结合滇池目前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要求,采用模型计算、指标特性分析、专家调查等方法,筛选出36个评价指标,分别表征滇池水环境质量的物理、化学、生物、营养、重金属、有机污染等特性,将滇池湖体4个监测点位优选出的评价指标监测数据输入水生态健康评价系统。结果表明,优选指标和评价体系能全面、准确、宏观地反映滇池水环境质量状况。将滇池评价指标由现有的94个压缩至36个,极大节省人力、物力,且更符合滇池水环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指标优选 滇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oS-PSO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敏 徐世军 +1 位作者 孙思毅 严隽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46-1850,共5页
过去,大部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应用局限于数据的采集,比较少地关注网络中各节点的协同合作,现有的WSN路由算法对于网络的动态性的支持力度非常弱,不能满足分布式的无线网络和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对于网络服务质量的需求,路由优化... 过去,大部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应用局限于数据的采集,比较少地关注网络中各节点的协同合作,现有的WSN路由算法对于网络的动态性的支持力度非常弱,不能满足分布式的无线网络和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对于网络服务质量的需求,路由优化能力不足.通过综合考虑多个服务质量指标,然后基于智能遗传算法微粒群算法进行路由寻优,为路由寻优提供了很好的搜索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微粒群优化算法,以综合服务质量(QoS)指标为目标的路由很好地改善了其服务质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群算法 无线传感器网络 综合服务质量 智能Agent路由 仿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辅产品质量的多指标模糊综合评判决策及优选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光明 殷国富 +2 位作者 余玲 邓志滔 马有良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32,共4页
针对影响气辅产品质量的因素多的难题,应用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并结合正交实验方法,提出了将模糊综合评判和效应工程方法相结合的优选策略,结合气辅技术的具体特点和专家意见来确定权重向量,设计了基于多指标评判的模糊优选算法模型。通过... 针对影响气辅产品质量的因素多的难题,应用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并结合正交实验方法,提出了将模糊综合评判和效应工程方法相结合的优选策略,结合气辅技术的具体特点和专家意见来确定权重向量,设计了基于多指标评判的模糊优选算法模型。通过对气辅产品工艺方案的分析和实验方案的设计,结合具体实例验证了这种算法是可行的,可以较快、较准确地找出最优的气辅产品及相应的工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辅产品 质量 多指标 模糊综合评判 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纺纱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书林 王恩清 郭会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5-38,共4页
利用因子分析法对纺纱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对4种不同工艺所纺纱线进行因子分析,从纱线的7项质量指标中提取了2个公因子(细度不匀因子、强力水平因子),这2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可达91.813%,较高程度地反映了纱线质量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通过... 利用因子分析法对纺纱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对4种不同工艺所纺纱线进行因子分析,从纱线的7项质量指标中提取了2个公因子(细度不匀因子、强力水平因子),这2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可达91.813%,较高程度地反映了纱线质量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通过对纱线所对应的公因子进行得分计算,根据综合得分对纱线质量进行综合评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工艺进行优选,所得结论与纺纱实践有很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利用因子分析法对纺纱工艺进行优化的可行性和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工艺优化 纱线质量 综合评定 因子得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页岩油水平井压裂施工参数智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曾凡辉 胡大淦 +3 位作者 张宇 郭建春 田福春 郑彬涛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87,共10页
针对目前数智化压裂施工参数设计针对性不足、流程不畅通等问题,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压裂施工参数智能优化方法。以CD区块32口页岩油井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处理代表储层地质特征、工程品质和施工参数的15项产量影响因素,使之... 针对目前数智化压裂施工参数设计针对性不足、流程不畅通等问题,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压裂施工参数智能优化方法。以CD区块32口页岩油井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处理代表储层地质特征、工程品质和施工参数的15项产量影响因素,使之降低维度,引入高斯隶属函数和熵权法进行储层压裂非均质性模糊综合评价,结合支持向量回归和粒子群优化算法,以产量最高为目标,推荐射孔位置、段长、簇间距、单位长度液量、单位长度砂量和排量。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率、孔隙度、热解游离烃含量、单位长度液量和单位长度砂量为研究区块的产量主控因素。应用实例井采用优化的参数施工后,第一压裂段8簇均成功起裂,裂缝半长59.50~154.80 m,产量预测符合率为94.86%。研究表明,该方法可实现有效储层质量评价、产量预测和匹配储层地质条件施工参数的快速优化,推动页岩油等非常规储层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水平井 数据驱动 储层质量综合评价 产量预测 水力压裂 压裂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