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3篇文章
< 1 2 1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lity Assessment by Evaluation of Network-based Teaching Environments
1
作者 Wolfram Laaser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5年第2期59-64,共6页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objectives,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for the evaluation firstly, Then the paper exemplified the criteria to evaluate the learnt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online courses. At the end, the author c...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objectives,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for the evaluation firstly, Then the paper exemplified the criteria to evaluate the learnt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online courses. At the end, the author came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results of evaluation should be implemented continuously to implore the systems services and submitted to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o check their rigidity and valid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环境 教学质量 教学评估 远程开放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主导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袁慧慧 王炜 +6 位作者 张须龙 崔烨 窦云鹏 陈彦 吕喆 刘杰 孙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446,450,共4页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应贯穿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但目前研究生课程思政和创新能力培养仍需深度融合。在创新能力培养的...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应贯穿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但目前研究生课程思政和创新能力培养仍需深度融合。在创新能力培养的科研活动全过程积极融入课程思政对学生成长和科研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以呼吸免疫研究团队研究生培养为例,重点探讨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成长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案,这将为今后优化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学 课程思政 创新能力 研究生培养 高素质专业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赋能实验教学高质量发展:内涵、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后雄 马善恒 胡天娇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1,共6页
实验教学高质量发展是应对创新人才培养诉求的优选路径,是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数字化转型赋能实验教学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实验教学数字化转型具有深化探究实践、创设可视情境、促进方法外显、突... 实验教学高质量发展是应对创新人才培养诉求的优选路径,是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数字化转型赋能实验教学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实验教学数字化转型具有深化探究实践、创设可视情境、促进方法外显、突破学习场域、构建共享资源的内涵特征。数字化转型赋能实验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主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塑实验教学的生态体系;彰显人文指向,形成互惠共生的人机关系;指向未来教育,有效发挥数据的价值效能;体现主体意识,全面提升师生的数字素养。依据智能时代科学教育的创新趋势,必须通过构建数字化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优化实验教学数字化的支持环境、打造数字化支持的科学实验教学样态、探索智能时代科学教师数字化培养模式、建立数字化实验质量评价全息性系统、推进数字化实验教学应用示范工程等实践路径,发挥数字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赋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数字化转型 高质量发展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价值·实践: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三重向度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先亮 廖粤生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5,共7页
教育家精神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精神写照,是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指引与动力源泉。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以“是何-为何-如何”为主线,提出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认识向度、价值向度与实践向度。研... 教育家精神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精神写照,是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指引与动力源泉。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以“是何-为何-如何”为主线,提出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认识向度、价值向度与实践向度。研究认为,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进而塑造教育家型体育教师,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造性相衔接、特殊性与普遍性相协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相呼应的特征。研究发现,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价值在于为体育教师自我师德修养提供目标指引,为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提供路径支撑,为社会公众认同体育教师提供正面符号。据此,提出以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中国特色实践路径: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深化体育教师专业认同;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培育体育教师专业道德;以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拓展体育教师专业知识;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提升体育教师专业能力;以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革新体育教师专业理念;以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明确体育教师专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体育教师 教师队伍 教育强国 高质量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制度逻辑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全国 张赵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9,共9页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调,以提高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支撑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是落实这一战略目标、保障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和培养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在制度逻辑视域下,我国高校师范...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调,以提高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支撑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是落实这一战略目标、保障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和培养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在制度逻辑视域下,我国高校师范类专业的认证理念蕴含以师范生专业能力发展为本位的专业逻辑,以师范生、用人单位等多元主体诉求反拨培养体系的市场逻辑,以高校、教育行政机构为主体,发挥专业逻辑与国家逻辑的互为效应,构建动态质量监控体系。在认证理念指导下,高校师范类专业的认证标准可强化专业逻辑的实践性,彰显教师教育的核心旨趣;突出专业逻辑的动态性,推动教师教育者与师范生的专业发展;通过不同制度逻辑之间的协调,构建多元共生的培养目标认证体系以及内外联动的认证评价体系,从而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完善以国家为主导、高校和学生为主体、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专业认证生态,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师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制度逻辑 教师教育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问题的热点与突破点
6
作者 黄贵懿 牟芷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27,共8页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使命,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着我国本科人才培养主力军的重任。为探寻提升地方本科院校质量治理能力的对策,以高校披露的质量问题为切入点,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558份2021—2023年地方本科院校本科教...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使命,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着我国本科人才培养主力军的重任。为探寻提升地方本科院校质量治理能力的对策,以高校披露的质量问题为切入点,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558份2021—2023年地方本科院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存在问题”部分进行分析,从质量目标、质量对象、质量制度和保障资源4个方面归纳了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问题。高校教学质量问题信息具有对标教育行政部门的质量保障要求,回应社会发展对高校质量的期望,适应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以及聚焦内部教学质量保障能力建设等特点,源自组织场域环境的资源与合法性是推动院校提升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力量。需要以制度变革和技术创新作为解决地方本科院校质量问题的突破点,即要营造以质取胜的资源竞争环境,构建多主体协同的质量文化,探索结构相适的质量保障体系,塑造开放合作的数字教育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教学质量 质量突破 数字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国价值、内容体系与实践方略 被引量:1
7
作者 罗生全 董照星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9-168,共10页
引导教师队伍走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塑造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遵循“全面质量管理... 引导教师队伍走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塑造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逻辑,以“高质量”为核心,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形成系统,夯实教师综合管理改革的质量监测系统,形成支持教师队伍发展的质量保证系统。从“教师队伍建设质量”到“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要经过“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这一动态交互过程。为此,要依托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以优化治理效能为杠杆提升数字化能力服务教师队伍发展,以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为根本捍卫教师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强国 教师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卫生法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8
作者 赵敏 张宇清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2-669,共8页
新质生产力是积极应对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背景下提出的时代性命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人才引领、人才支撑。课程与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以支撑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旨归。本文以卫生健康法... 新质生产力是积极应对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背景下提出的时代性命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人才引领、人才支撑。课程与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以支撑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旨归。本文以卫生健康法学的核心特色课程——卫生法学为切入点,全面探究指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卫生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根本路径,介绍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实践案例,旨在为卫生健康法学新质人才培养提供创新性的思路与可借鉴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质人才 卫生法学 课程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督导体系的构建
9
作者 王文磊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43,共4页
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督导体系数智化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通过对教学全过程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智能反馈,为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从构筑数智化基础环境、重塑教学评价体系、以数据驱动决策支持、搭建开放共享督导体系... 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督导体系数智化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通过对教学全过程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智能反馈,为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从构筑数智化基础环境、重塑教学评价体系、以数据驱动决策支持、搭建开放共享督导体系等方面,探究了数智赋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督导体系的构建和具体实施过程,同时探讨了数智驱动下高等院校教学督导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挑战。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督导体系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生态化发展,进一步促进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高等院校 教学督导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构想教学--兼论“新质教学”的价值导向与实操办法
10
作者 宗锦莲 李韦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2,共10页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新构想教学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传统教学存在过度推崇知识、过度遵从学科逻辑、过度依赖训练等三大困境。在“新质生产力”先进思想的启发下,“新质教学”概念应运而生,人们开始致力于用新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新构想教学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传统教学存在过度推崇知识、过度遵从学科逻辑、过度依赖训练等三大困境。在“新质生产力”先进思想的启发下,“新质教学”概念应运而生,人们开始致力于用新的方法解决传统教学的顽固性问题,以教学彰显素养为本,实现关注生活逻辑与复杂问题解决的价值转向。本文认为,具体的教学过程应围绕“锚定素养-内容整合-创新方式一优化评价”这一线索,加强对表现性任务关联、多模态大单元设计、真实生活情境嵌入以及进阶性测试伴随等操作路径的设计与实施,让新质教学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理念在课堂中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教学 价值导向 实操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目标与路径
11
作者 李社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1,共7页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改革的主体力量。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是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教育报国理想抱负的精神坐标,也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范导。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新时代教...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改革的主体力量。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是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教育报国理想抱负的精神坐标,也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范导。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具有价值的参照性、理念的精准性和时代的适切性。打造教育家型教师队伍,要围绕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等三维目标,通过加强制度设计、优化资源整合、建立协同机制、推动数字转型的一体推进,走好新时代重师、严师、强师、优师之路,以教师队伍之强厚植教育强国之本,以教育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育家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食品酶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研究与实践
12
作者 杨梅 曹雪妍 +7 位作者 李墨翰 安悦嘉 孙婧 李东泽 吕春茂 皮钰珍 岳喜庆 邵俊花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9期119-121,共3页
“食品酶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专业性最强的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应用最为广泛的课程。学习“食品酶学”课程需要重点掌握酶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且能够熟练应用、操作相关实验技能,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学... “食品酶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专业性最强的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应用最为广泛的课程。学习“食品酶学”课程需要重点掌握酶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且能够熟练应用、操作相关实验技能,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重点分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食品酶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探讨了提高“食品酶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其他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酶学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3
作者 唐鑫华 董守坤 +4 位作者 刘丹 王丹丹 张林 刘鑫 陈庆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78-82,共5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农科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高等院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农学专业的特点决定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背景下构建高等院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使其适应新形势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是高等...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农科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高等院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农学专业的特点决定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背景下构建高等院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使其适应新形势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根据新农科建设和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从实践教学根本任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践教学大纲完善、实践教学资源保障、生产实习模式建立、实践教学方式拓展、实践教学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和评估体制完善等方面阐述新时代背景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旨在全面提升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农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目标,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型农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新质生产力 农学专业 实践教学 农业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主线两主体三阶段五过程的农产品安全性检测课程教学改革
14
作者 王文光 李劼 +2 位作者 刘伟 时静 戚飞 《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154-158,共5页
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完成某个指标的检测为主线,在农产品安全性检测课程教学中,秉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探究、课中导学和课后拓展3个教学阶段,课中教学采用习旧知、析意义、知方法、学... 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完成某个指标的检测为主线,在农产品安全性检测课程教学中,秉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探究、课中导学和课后拓展3个教学阶段,课中教学采用习旧知、析意义、知方法、学技能和评效果5步高效互动,解决传统教学中学生学困率高、学习兴趣低的痛点。实现良好的育人效果,是一个可复制、可推广,学科知识内化,师生互动充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改革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安全性检测 学困率 学习兴趣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取向”视域下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15
作者 马萨日娜 董同力嘎 张美莉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2期130-132,136,共4页
基于行业、产业发展及职场需要,实践教学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特定的内在价值。然而,现阶段“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实践教学供给与学生实践需求存在结构性脱嵌,单一的考核... 基于行业、产业发展及职场需要,实践教学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特定的内在价值。然而,现阶段“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实践教学供给与学生实践需求存在结构性脱嵌,单一的考核方式遮蔽和冲淡实践教学价值,教师的有限参与和学生的策略性回应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探寻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生专业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实现形式。具体而言,应着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晰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实践教学供给的适配性;规范实践过程中主体间的互动及评价,提高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效能。有效整合资源,打造“两个课堂”联动平台,为研究生职前成长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 实践取向 实践教学 研究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策略研究
16
作者 薛冬雪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体育院校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体育院校课程思政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趋势研判,并分析其现实困囿:教师思政素... 体育院校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体育院校课程思政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趋势研判,并分析其现实困囿:教师思政素养有待提升,课程思政执行动力受阻;教学过程现实观照缺失,课堂教学亲和力不足;协同育人联结不够,体系建设联动合力有限;教学评价互动机制欠缺,课程思政整体效能弱化。据此,提出基于调查研究的教学准备、基于靶向定位的教学探索、基于提质升效的教学反思是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策略 体育院校 课程思政 体育教学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OBE理念在“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17
作者 申婷婷 翟晓东 +4 位作者 黄晓玮 张柔佳 李志华 石吉勇 邹小波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6期133-135,139,共4页
食品无损检测是保证食品品质与安全检测重要的技术支撑,该技术方面的人才培养对于食品行业质量监督、新型装备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是新工科建设与发展背景下高校食品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以明确的... 食品无损检测是保证食品品质与安全检测重要的技术支撑,该技术方面的人才培养对于食品行业质量监督、新型装备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是新工科建设与发展背景下高校食品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以明确的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持续评估和反馈,促使学生通过课程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取得实质性积累。基于此,提出将OBE理念应用于“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具体涉及课程目标、教学过程、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实施和改进,以期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无损检测技术 OBE理念 新工科背景 教学改革 食品品质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探索
18
作者 潘珩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12-119,共8页
高职院校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需要在精准理解国家关于高职院校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本校实际的高职院校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当前高职院校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缺少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规划、对高... 高职院校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需要在精准理解国家关于高职院校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本校实际的高职院校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当前高职院校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缺少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规划、对高素质“双师型”教师缺乏正确解读、高素质教师量少质低且年龄结构失衡、高素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强、缺乏科学的师资评价方法等问题,应通过科学制定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明确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标准、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培训体系、打造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多维满足教师发展需要等措施,培养能够充分满足职业教育需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素质 师资队伍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支教志愿服务提升乡村中小学生体育教育质量的机制研究
19
作者 柳鸣毅 龚海培 +4 位作者 孔年欣 蔡静洁 尹子康 杜志伟 彭李奥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共14页
促进乡村中小学生体育教育质量提升作为教育部门的职能,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内容,可探索与建立新机制。研究基于全国8个省(自治区)218所乡村学校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体育支教志愿服务的整体政策效应,并引入两步回归法识... 促进乡村中小学生体育教育质量提升作为教育部门的职能,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内容,可探索与建立新机制。研究基于全国8个省(自治区)218所乡村学校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体育支教志愿服务的整体政策效应,并引入两步回归法识别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体育支教志愿服务显著提升了学生在体育课程参与、体育课外活动频率、体育支教志愿者认可、体育技能掌握与体能水平等多个维度的表现,验证了其在改善乡村学校体育教学供给与激发学生体育参与方面的积极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效果在少数民族与初中学段的学生中更为显著,特别是在体育技能掌握和体能水平提升方面,边际效应明显高于其他群体。机制分析进一步表明,体育支教志愿服务主要通过资源支持、师生互动、能力提升3类机制,构建了从体育支教志愿服务供给改善到促进学生体育教育质量提升的完整作用路径。研究建议: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多元并举改善乡村学校体育教育基础条件;二是实施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提高乡村体育支教志愿服务教学水平;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协同联动促进乡村体育支教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支教志愿服务 乡村教育质量 中小学体育教育 教育公平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成效评估——基于职业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报告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陆宇正 邱白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7-88,共12页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活动中存在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意蕴冲突,两者在价值上的对冲驱动了职业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过程中主体结构、保障行动、运行逻辑与优化路径等方面的实践逻辑。通过对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发现,...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活动中存在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意蕴冲突,两者在价值上的对冲驱动了职业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过程中主体结构、保障行动、运行逻辑与优化路径等方面的实践逻辑。通过对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发现,职业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存在主体积极性不足、行动界定不清、运行逻辑含糊、偏向终结性评价等现实症结。为此,应促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闭环,在理念上激活体系构建渗透意识,在手段上提高保障体系供给效率,在行动上增强保障活动实践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成效 文本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