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nsor management of LEO constellation based on covariance control 被引量:4
1
作者 QIN Zheng LIANG Yan'g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2期393-401,共9页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ulti-sensor management problem for low earth orbit(LEO) infrared warning constellation used to track a midcourse missile. A covariance control approach, which selects sensor combinations or sub...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ulti-sensor management problem for low earth orbit(LEO) infrared warning constellation used to track a midcourse missile. A covariance control approach, which selects sensor combinations or subset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sired covariance matrix and the actual covariance of each target, is used for sensor management, including some matrix metrics to measure the differentia between two covariance matrices. Beside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pace based warning system, the original covariance control approach is improved.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ovariance control approach is able to provide a better tracking performance by providing a well-designed desired covariance and balance tracking performance goals with system dem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sor management COVARIANCE control TARGET TRACKING ACCURACY LEO CONSTEL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via access control and mobility prediction in two-tie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被引量:1
2
作者 肖竹 陈杰 +2 位作者 王东 李仁发 易克初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169-3177,共9页
Abstract: Two-tie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HetNets), where the current cellular networks, i.e., macrocells, are overlapp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randomly distributed femtocells, can potentially bring significant b... Abstract: Two-tie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HetNets), where the current cellular networks, i.e., macrocells, are overlapp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randomly distributed femtocells, can potentially bring significant benefits to spectral utilization and system capacity. Th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access control for open and closed femtocells in two-tier HetNets were focused. The contributions consist of two parts. Firstl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uplink interference caused by MUEs (macrocell user equipments) at closed femtocells, an incentive mechanism to implement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was proposed. It encourages femtoeells that work with closed-subscriber-group (CSG) to allow the interfering MUEs access in but only via uplink, which can reduce the interference significantly and also benefit the marco-tier. The interference issue was then studied in open-subscriber-group (OSG) femtocel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andover and mobility prediction. Inbound handover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solution for open femtocells when interference turns up, while this accompanies with PCI (physical cell identity) confusion during inbound handover. To reduce the PCI confusion, a dynamic PCI allocation scheme was proposed, by which the high handin femtocells have the dedicated PCI while the others share the reuse PCIs. A Markov chain based mobility prediction algorithm was designed to decide whether the femtoeell status is with high handover requests. Numerical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UL interference is managed well for the CSG femtocell and the PCI confusion issue is mitigated greatly in OSG femtocell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TOCELL MACROCEL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heterogeneous networks access control HANDOVER mobility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Outsourcing in Dispersed Network Manufacturing Systems
3
作者 Rob Dekkers Luping Wang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49-,共1页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sation and advances in i 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dispersed manufacturing system s as a form of the virtual organisation. New manufacturing strategy pays more at t...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sation and advances in i 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dispersed manufacturing system s as a form of the virtual organisation. New manufacturing strategy pays more at 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of the total value chain and therefore puts emphasis o n outsourcing. In fact, outsourcing is an efficient way of utilizing available r esources and has become one key aspect of the manufacturing strategy. Improved d ecision and organization on outsourcing will result in cost production and short er lead-times. However, most concepts and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outsourcing do not adapt to t he changing environment and meet increasing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n the oth er hand, virtual organisations might display instability between pure outsourcin g and establishing alliance. Balance and trade-off between independent agents a nd creating alliance are thus required.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a model to support decision-making,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n outsou rcing in a dispersed network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to discuss several key iss ues that are relevant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gents of the network. Dev elopment of the model will deploy Applied System Theory and will be built on fou ndations of earlier research on industrial management such the theories of Outso urcing, Order Entry Points, Design of Organisations and Logistic Control. The is sues that will be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are: · The selection of suppliers and co-makers; · Communication between suppliers and clients; · The mechanisms for profit-sharing between agents; · The product data management to integrate the knowledge of the different agent s into product design. Industrial companies will benefit from this research by the practical methods an d implementation extending their business models beyond concepts for outsourcing and alliances. Additionally, the exploration will lead to proactive contributio n of manufacturing during engineering, which would improve management and contro l of dispers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Outsourcing in Dispersed Network Manufacturing SYST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mature senescence in Bt Cotton: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and control measures
4
作者 CHEN Yizhen DONG Hezhong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2025年第2期314-318,共5页
Premature senescence in Bacillus thuringiensis(Bt)cotton has emerged a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to the form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fiber yield and quality since its commercialization in 1997.Initially,premature senes... Premature senescence in Bacillus thuringiensis(Bt)cotton has emerged a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to the form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fiber yield and quality since its commercialization in 1997.Initially,premature senescence was thought to be an inherent trait associated with the Bt gene.However,subsequ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it is not directly linked to the Bt gene but rather results from a physiological imbalance between the sink and source,as well as between the root and shoot in Bt cotton.This short review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causes,mechanisms,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premature senescence in Bt cotton.It offers valuable insight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the sustainable application of transgenic cro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 cotton Premature senescence MECHANISMS control measures Agronomic manag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optimal energy management development for various configuration of plug-in and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被引量:8
5
作者 Morteza Montazeri-Gh Mehdi Mahmoodi-K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1737-1747,共11页
Due to soaring fuel prices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 technology attracts more attentions in last decad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onfiguration of HEV and traffic conditions are the mai... Due to soaring fuel prices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 technology attracts more attentions in last decad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onfiguration of HEV and traffic conditions are the main factors which affect HEV's fuel consumption, emission and performance. Therefore, optimal management of the energy components is a key element for the success of a HEV. An optim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is developed for HEV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Then, different powertrain system component combinations effects are investigated in various driving cycles. HEV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for default rule-based, fuzzy and GA-fuzzy controllers by using ADVISO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posed optimal controller over real world driving cycles. Also, an optimal powertrain configuration to improve fuel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 efficiency is proposed for each driving condition. Finally, the effects of batteries in initial state of charge and hybridization factor are investigated on HEV performance to evaluate fuel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s. Fuel consumption average reduction of about 14% is obtained for optimal configuration data in contrast to default configuration. Also results indicate that proposed controller has reduced emission of about 10% in various traffic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g-in and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energy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genetic fuzzy controller fuel consumption EMI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int Rate Allocation and Buffer Management for Robust Transmission of VBR Video
6
作者 ZHANG Yuan-Hai LI Kai-Hui +1 位作者 XU Chang-Qiao SUN Li-Mi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7-343,共7页
在这份报纸我们在场在接收装置与播放调整机制在来源集成率分配和缓冲区控制的一个适应录像传播框架。传播率被使用在录像流嵌入以一个精制方法调整传播率的程序钟引用(PCR ) 的一个率分配算法决定。服务者方面也维持多重缓冲区让一些... 在这份报纸我们在场在接收装置与播放调整机制在来源集成率分配和缓冲区控制的一个适应录像传播框架。传播率被使用在录像流嵌入以一个精制方法调整传播率的程序钟引用(PCR ) 的一个率分配算法决定。服务者方面也维持多重缓冲区让一些不同重要性层次根据来源缓冲区尺寸,视觉影响,和播放截止时间为控制损失做贸易离开随机的损失。在边界上播放调整机制基于 proportional-integra (PI ) ,控制器在接收装置被采用根据全面损失和接收装置缓冲区占有最大化显示的录像的视觉质量。我们的建议框架的表演在模拟以山峰 signal-to-noise 比率(PSNR ) 被评估,并且模拟结果象译码的框架的更好的质量一样表明平均 PSNR 价值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比特率 视频传输 节目时间参考 缓冲管理 比例完整控制器 比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风险“三道防线”系统防控模型研究——基于安全管理体系的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江田汉 姜传胜 +7 位作者 高东风 曾明荣 郑丽君 张玉冰 刘志强 郑博艺 郭焘 周福宝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5,共8页
为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以其背后的安全理论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系统思维,在阐述安全管理体系本质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相关理论或模型的研究与实践情况,研究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内的安全风险“三道防线”系统防控模型... 为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以其背后的安全理论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系统思维,在阐述安全管理体系本质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相关理论或模型的研究与实践情况,研究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内的安全风险“三道防线”系统防控模型。该模型基于系统理论的事故模型,以损失最小化为目标,以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处置与救援三道防线为主干,以人员管理和生产管理为安全管理重点,以信息沟通作为系统的重要支撑,是1种新颖的系统防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可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 安全风险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体系 系统防控模型 三道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混合动力拖拉机能量管理及动态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尹必峰 恽龙 +3 位作者 解玄 王建 黄幼林 朱亚辉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0-260,共11页
针对串联式混合动力拖拉机作业工况多变、发电系统响应滞后所导致的混合动力系统功率分配难及功率损失大等问题,提出一种适宜实际应用的结合发电系统动态协调的多功率点控制策略。首先综合发动机及发电机效率求得发电系统效率最优工作... 针对串联式混合动力拖拉机作业工况多变、发电系统响应滞后所导致的混合动力系统功率分配难及功率损失大等问题,提出一种适宜实际应用的结合发电系统动态协调的多功率点控制策略。首先综合发动机及发电机效率求得发电系统效率最优工作曲线并基于拖拉机功率需求选定多个工作点;其次制定工作点切换逻辑以实时调整发电系统目标输出功率;最后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优化发电系统的实际响应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大幅提升动力电池的利用程度,稳定发动机长时间工作在高效率点;发电系统的响应特性得以优化,转速超调量减小至20 r/min以内,目标功率响应时间平均降低12.5%。同时,与功率跟随策略相比,在犁耕和转场2种典型工况下,该策略下综合燃油消耗分别降低6.67%、5.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拖拉机 能量管理 协调控制 模糊PID控制 多功率点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NS-Ⅱ加速器控制网络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9
作者 薛康佳 张玉亮 +6 位作者 朱鹏 吴煊 王林 李明涛 何泳成 程司农 彭娜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91,共10页
随着基于粒子加速器的大科学装置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提升,其控制网络面临着设备数量激增、安全管控困难、维护效率低下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并开发了一套面向大型加速器的控制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控制网络IP地址统一管理、... 随着基于粒子加速器的大科学装置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提升,其控制网络面临着设备数量激增、安全管控困难、维护效率低下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并开发了一套面向大型加速器的控制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控制网络IP地址统一管理、网络动态信息自动采集以及网络接入控制的三个主要功能。通过集中申请与审批机制避免IP冲突问题;基于交换机运行数据实现设备在线状态实时监控和物理位置精确定位功能;采用IP与端口绑定方案确保控制网络的安全接入。该系统采用web架构进行设计和实现,前端基于Vue.js框架开发,后端采用Node.js与Python混合技术栈,数据存储选用MongoDB数据库。该系统已在CSNS加速器控制网络中成功部署并稳定运行,有效解决了网络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和维护难题,为CSNS-II网络管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网络 控制系统 加速器 网络管理 中国散裂中子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友兰 蓝彦琦 +3 位作者 吴阿华 张海霞 黄健康 郭志南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2769-2775,共7页
背景厦门市自2014年开始以高血压等慢性病为切入口创新性地开展了“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防、筛、治、管、教、康”一体的连续服务,提升了服务质量,促进了医患和谐,提升了患者获得感,但目前关于该模式应用效果... 背景厦门市自2014年开始以高血压等慢性病为切入口创新性地开展了“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防、筛、治、管、教、康”一体的连续服务,提升了服务质量,促进了医患和谐,提升了患者获得感,但目前关于该模式应用效果的研究较为缺乏。目的了解“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并分析影响患者血压控制的因素,为持续提升该服务模式的健康管理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于2024年3月,选取厦门市下辖6个行政区2021年首次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且连续2年接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65岁高血压患者为签约组(n=15154),选取从未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65岁高血压患者为未签约组(n=8838)。通过厦门市基本公共卫生云平台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信息、患病和用药情况等,通过“厦门i健康”平台匹配患者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况,通过厦门市老年人健康体检数据平台收集患者体检结果。对比分析2021年(基线)和2023年签约组与未签约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体检结果、生活方式及用药依从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结果签约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从2021年的60.10%(9108/15154)提高到2023年的76.78%(11635/15154),两年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未签约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从2021年的62.24%(5501/8838)提高到2023年的68.61%(6064/8838),两年份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8)。签约组患者2023年左侧舒张压、右侧收缩压较2021年的下降幅度大于未签约组(P<0.05)。签约组患者2023年的BMI分布及中心性肥胖、空腹血糖偏高、心电图检查异常发生率较2021年改善(P<0.05),运动情况和服药依从性较2021年亦有改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签约家庭医生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率是未签约者的1.625倍(95%CI=1.536~1.719)。结论“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起积极作用,患者在家庭医生团队的干预下,开展更精细化、个体化的全程健康管理,生活方式得到改善,服务依从性更高,高血压控制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高血压 健康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血压控制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筑牢医院感染防控——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为例
11
作者 顾李琴 肖俊 +4 位作者 周小娣 张海峰 陈红 徐晓耘 章艳菊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2-285,304,共5页
目的:探索基于网格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5~12月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及2023年同期住院患者分别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通过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比较改进前后医院感染率... 目的:探索基于网格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5~12月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及2023年同期住院患者分别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通过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比较改进前后医院感染率(例次率)、器械相关感染率、多重耐药检出率及感染率、手术监测指标、抗菌药物相关指标、职业暴露及网格员考核成绩等。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例次率)、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与手术相关医院感染率、职业暴露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体送检率、联合用药前送检率及网格员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有效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能力,提高认知行为能力,优化多项感染控制指标及医院感染管理环境。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单元网格医院感染管理模式,以求做到全面分层管理,避免感控死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网格化管理 医院质量管理 感染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管理的直流微电网集群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晓荣 杜雯菲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0,共8页
为实现微电网间的协调控制及功率互济,提高能量使用效率,提出了基于能量管理的直流微电网集群协同控制策略。其采用分层式控制结构,下层为功率-电压下垂控制,中层为分布式一致性电压控制,上层为集中式控制协调各个微电网的控制策略。多... 为实现微电网间的协调控制及功率互济,提高能量使用效率,提出了基于能量管理的直流微电网集群协同控制策略。其采用分层式控制结构,下层为功率-电压下垂控制,中层为分布式一致性电压控制,上层为集中式控制协调各个微电网的控制策略。多层协同的控制策略使得集群中各微电网既可以独立运行又可以相互间提供功率支撑,还可以与主电网进行互联,参与电力市场,利用不同地点的资源,最大化能量利用效率,保证整个集群电压质量。在微电网间通信故障或线路断开情况下所提控制策略基本不受影响,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在MATLAB/Simulink中模拟多种工况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在保证集群电压水平的同时,可以实现整个微电网集群的能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集群 独立性 功率互济 协同控制 能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集成设计及多级模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常清 孙嘉豪 +1 位作者 李文浩 任卫群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5,共9页
基于热泵技术,设计了一种充分利用电机余热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采用换热器将各独立回路联系起来,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针对热管理系统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抗饱和积分模糊控制以及多级模糊控制两种优化型模糊控制。基于AMESim搭建了... 基于热泵技术,设计了一种充分利用电机余热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采用换热器将各独立回路联系起来,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针对热管理系统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抗饱和积分模糊控制以及多级模糊控制两种优化型模糊控制。基于AMESim搭建了集成式热管理系统模型,并建立了工作模式切换及各关键部件的Simulink控制策略模型,对整车的热管理控制效果进行联合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0℃下,集成式热管理系统与各回路相互独立的热管理系统相比驾驶室加热时间缩短约27.8%,能效比平均提升约31.3%,冬季续驶里程提升约9.57%。优化型模糊控制的控制效果显著提升,冬季驾驶室加热时间缩短约18.4%;夏季驾驶室温度的波动与超调减小,电池冷却时间缩短约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集成式热管理 余热利用 热泵空调系统 多级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谭丕强 刘晓扬 +2 位作者 杨晓美 胡志远 楼狄明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0-398,共9页
基于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原理、产热、散热、水热管理问题的研究背景,介绍车用燃料电池电堆的冷却方式及热管理系统关键部件,并结合动力电池、电机电控、乘员舱等多热源的热管理,总结燃料电池整车集成式热管理技术及控制策略。最... 基于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原理、产热、散热、水热管理问题的研究背景,介绍车用燃料电池电堆的冷却方式及热管理系统关键部件,并结合动力电池、电机电控、乘员舱等多热源的热管理,总结燃料电池整车集成式热管理技术及控制策略。最后,从建模仿真和试验研究两方面介绍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车用燃料电池当下的研究重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总结展望,旨在为车用燃料电池高效热管理技术的研究和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汽车 热管理 集成式回路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资源的基于能力的访问控制扩展方法
15
作者 杨晓 李茹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97-1505,共9页
基于能力的物联网访问控制系统主要围绕设备服务接口展开权限控制,却忽视了对接口内部资源的精细化管理,这增加了资源被非法访问的风险.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资源的基于能力的访问控制扩展方法,该方法将资源从逻辑上划分,并使用访问控制... 基于能力的物联网访问控制系统主要围绕设备服务接口展开权限控制,却忽视了对接口内部资源的精细化管理,这增加了资源被非法访问的风险.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资源的基于能力的访问控制扩展方法,该方法将资源从逻辑上划分,并使用访问控制策略表示划分依据,从而构建出代表精细资源范围的资源对象.通过将资源对象与受限权限绑定,确保了权限只能访问服务接口中对应范围的资源,解决了服务接口内资源难以被精细访问控制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施对资源的细粒度访问控制,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同时,该方法所采用的验证算法表现出稳定的性能和良好的可预测性.与现有模型相比,该方法显著提升了基于区块链的验证流程的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能力的访问控制 物联网 资源管理 细粒度访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性导控视角的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对杭州市主城区的案例探索
16
作者 吴一洲 任彬彬 +2 位作者 姚申益 杨俊宴 张雍雍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7883-7904,共22页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构建国土空间利用的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底线要求。以杭州主城区为例,依托景观生态学的“格局⁃过程”的原理,利用景观指数法、遥感生态指数法等方法,分析国土空间利用演变及其生态响应的特征与机制,基于...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构建国土空间利用的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底线要求。以杭州主城区为例,依托景观生态学的“格局⁃过程”的原理,利用景观指数法、遥感生态指数法等方法,分析国土空间利用演变及其生态响应的特征与机制,基于“网络”模式和“千层饼”模式构建多维集成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并通过识别空间冲突,提出生态空间结构优化与差异化管控的策略。结果表明:1)杭州主城区表现出生境质量变化与“耕转建”的国土空间转移模式高度相关,景观破碎化与分散化、生境质量持续下降等特征;2)研究区共有36个生态源地,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6.41%,空间分布与规模大小差异明显;近源低阻的生态缓冲区对核心区域保护效果较好;识别生态廊道53条,长度达366.14m,长度长但分布不均;识别生态战略点33处且分布集中,是生态修复的优先参考点;3)构建了“底线⁃缓冲⁃理想”三级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其中底线安全格局占全域的31.01%,是各类生态过程的核心区域;缓冲安全格局占24.06%,是底线格局的保护区域;理想安全格局占23.13%,是城市建设的潜力区;4)空间冲突识别中,生态源地、一级缓冲区、底线安全格局与现状建设用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冲突,依据冲突类型划分为城镇用地型、农居点及基础设施型等3类;5)构建“一轴一环、三屏四区、六廊多点”的生态空间优化结构,划分出6类重点分区,并提出相应的差异化管控策略。研究结果旨在为国土空间规划及其生态空间的结构性导控途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国土空间利用 结构性导控 空间冲突 差异化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的进展、难点及对策分析
17
作者 卢萍 檀满枝 +2 位作者 倪妮 李书唱 王娜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0,共5页
系统梳理了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进展,指出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中尚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科技支撑力度不够、资源配置不足等难点,提出了加快推动新污染物治理立法工作、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协调管理机制、强化新污染... 系统梳理了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进展,指出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中尚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科技支撑力度不够、资源配置不足等难点,提出了加快推动新污染物治理立法工作、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协调管理机制、强化新污染物治理科技支撑、加强新污染物领域资源配置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风险防控 污染治理 环境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烟草病害绿色防控科技创新与实践
18
作者 韩非 梁金昌 +4 位作者 汪汉成 李江舟 郭建 姜宁 杨金广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7,共9页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烟草病害是影响烟草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种类繁多、发生范围广、爆发突然、危害严重等特点。为解决我国烟草病害偏重、烟叶农药残留现实问题,2016年以来国家烟草专卖局启动实施了“烟草病虫害绿色防...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烟草病害是影响烟草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种类繁多、发生范围广、爆发突然、危害严重等特点。为解决我国烟草病害偏重、烟叶农药残留现实问题,2016年以来国家烟草专卖局启动实施了“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重大专项”等一系列科技项目,旨在通过体制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制等举措,揭示烟草主要病害发生灾变规律,创新病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和产品,构建病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体系,为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烟草主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与应用现状,梳理了我国烟草绿色防控专项实施以来烟草病害防控的阶段性进展,探讨了绿色防控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作用,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病害 绿色防控 管理实施 技术研究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温度情况下汽车动力锂电池热特性
19
作者 金涛 郑子锋 +1 位作者 闵雪 关欣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2-403,共12页
动力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显著受环境温度影响。在高、低温极端条件下,电池不仅存在效率衰减问题,更面临严重的热安全与寿命挑战。针对动力锂电池的极端温域适应性难题展开研究,讨论了影响电池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的因... 动力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显著受环境温度影响。在高、低温极端条件下,电池不仅存在效率衰减问题,更面临严重的热安全与寿命挑战。针对动力锂电池的极端温域适应性难题展开研究,讨论了影响电池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对于高温环境,通过改变流体雷诺数,使得电池最高温度及最大温差都在合理范围内,并尽可能降低其冷却液压降;对于低温环境,提出了变雷诺数策略及延迟加热策略,有效减少电池预热时间,并优化电池温度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温度环境 液体冷却 控制策略 电池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企业自主性来源与差异化管控模式匹配——基于竞争性国有企业集团的多案例研究
20
作者 徐宁 李昱潼 徐向艺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0-112,共13页
差异化管控是提升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效的必要路径,但如何探索与企业自身相匹配的管控模式尚未得到充分的理论阐释。本文基于三家竞争性国有企业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混合所有制企业自主性来源与差异化管控模... 差异化管控是提升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效的必要路径,但如何探索与企业自身相匹配的管控模式尚未得到充分的理论阐释。本文基于三家竞争性国有企业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混合所有制企业自主性来源与差异化管控模式之间的匹配逻辑。研究发现:差异化管控是健全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的有效路径,董事会治理型、职业经理人赋能型与中长期激励驱动型三种管控模式可以实现适度放权,促进各类资本的优势互补与价值共创;核心资源归属、企业家精神配置、商业模式创新是决定混合所有制企业自主性程度的关键要素,上述三种差异化管控模式分别与之相匹配;公司治理是支撑差异化管控实现的基本制度基础,应积极健全以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为核心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机制设计。本文试图弥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微观路径的研究缺口,并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企业 自主性来源 差异化管控 多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