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轴向压及径向旋流风幕的形成与隔尘仿真
被引量:
7
1
作者
聂文
魏文乐
+3 位作者
刘阳昊
马骁
彭慧天
刘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30-1737,共8页
为了提高掘进面的风幕隔尘效果并降低粉尘体积质量,设计轴向压风幕及径向旋流风幕形成与隔尘仿真实验,确定2种风幕的形成规律与隔尘规律.1)形成规律:压风量越大,越不利于2种风幕的形成,但对轴向压风幕的影响更大;压抽比越大,越利于形成...
为了提高掘进面的风幕隔尘效果并降低粉尘体积质量,设计轴向压风幕及径向旋流风幕形成与隔尘仿真实验,确定2种风幕的形成规律与隔尘规律.1)形成规律:压风量越大,越不利于2种风幕的形成,但对轴向压风幕的影响更大;压抽比越大,越利于形成轴向压风幕,对径向旋流风幕的影响相反.2)隔尘规律:压风量越大,2种风幕的隔尘效果越优;当压风量增至300m3/min后,轴向压风幕消失,该条件下,压风量越大,迎头粉尘向外运移能力越强;压抽比越小,2种风幕的隔尘效果越优,且径向旋流风幕的效果提高更大;当压抽比为0.75时,2种风幕的隔尘效果均已接近最优值.径向旋流风幕的形成受通风条件影响较小,隔尘效果也更优,更适用于掘进面现场隔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面
轴向压风幕
径向旋流风幕
隔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向涡流风幕阻隔粉尘弥散的模拟实验
被引量:
7
2
作者
聂文
刘阳昊
+3 位作者
程卫民
周刚
薛娇
马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0-358,共9页
针对掘进面迎头粉尘弥散难以控制的难题,设计新型多向涡流风幕发生装置,并基于自行设计的模拟实验平台得出多向涡流风幕风流运移及阻隔粉尘弥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风流运移规律为多向涡流风幕与迎头距离L_c越大,压抽比Y、压风量Q_f及...
针对掘进面迎头粉尘弥散难以控制的难题,设计新型多向涡流风幕发生装置,并基于自行设计的模拟实验平台得出多向涡流风幕风流运移及阻隔粉尘弥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风流运移规律为多向涡流风幕与迎头距离L_c越大,压抽比Y、压风量Q_f及轴径比Z越小,越利于形成风流均指向迎头运移的阻尘风流场。阻隔粉尘弥散规律为粉尘质量浓度基本随巷道断面与迎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或波动减小;随着L_c的增大,阻隔粉尘弥散能力先减小后增大;Y、Z越小,Q_f越大,越利于阻隔粉尘弥散。通风参数变至一定值后,形成阻尘风流场的均匀程度及阻隔粉尘弥散能力基本稳定,并确定了实验掘进面较优通风参数为:L_c=20 m,Y=5:4,Q_f=300 m^3/min,Z=1:9;该参数时全尘、呼吸性粉尘的降尘率平均值分别为95.85%和94.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面
多向涡流风幕
阻尘风流场
粉尘弥散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轴向压及径向旋流风幕的形成与隔尘仿真
被引量:
7
1
作者
聂文
魏文乐
刘阳昊
马骁
彭慧天
刘强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30-173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炭联合重点支持资助项目(U1261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40414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一等资助项目(2015M570601)
文摘
为了提高掘进面的风幕隔尘效果并降低粉尘体积质量,设计轴向压风幕及径向旋流风幕形成与隔尘仿真实验,确定2种风幕的形成规律与隔尘规律.1)形成规律:压风量越大,越不利于2种风幕的形成,但对轴向压风幕的影响更大;压抽比越大,越利于形成轴向压风幕,对径向旋流风幕的影响相反.2)隔尘规律:压风量越大,2种风幕的隔尘效果越优;当压风量增至300m3/min后,轴向压风幕消失,该条件下,压风量越大,迎头粉尘向外运移能力越强;压抽比越小,2种风幕的隔尘效果越优,且径向旋流风幕的效果提高更大;当压抽比为0.75时,2种风幕的隔尘效果均已接近最优值.径向旋流风幕的形成受通风条件影响较小,隔尘效果也更优,更适用于掘进面现场隔尘.
关键词
掘进面
轴向压风幕
径向旋流风幕
隔尘
Keywords
heading face axial pressure wind
curtain
radial
whirl
air
curtain
dust separation
分类号
TD714.3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向涡流风幕阻隔粉尘弥散的模拟实验
被引量:
7
2
作者
聂文
刘阳昊
程卫民
周刚
薛娇
马骁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0-35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炭联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U1261205)
国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404147)
+1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M570601)
山东科技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4RCJJ029)~~
文摘
针对掘进面迎头粉尘弥散难以控制的难题,设计新型多向涡流风幕发生装置,并基于自行设计的模拟实验平台得出多向涡流风幕风流运移及阻隔粉尘弥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风流运移规律为多向涡流风幕与迎头距离L_c越大,压抽比Y、压风量Q_f及轴径比Z越小,越利于形成风流均指向迎头运移的阻尘风流场。阻隔粉尘弥散规律为粉尘质量浓度基本随巷道断面与迎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或波动减小;随着L_c的增大,阻隔粉尘弥散能力先减小后增大;Y、Z越小,Q_f越大,越利于阻隔粉尘弥散。通风参数变至一定值后,形成阻尘风流场的均匀程度及阻隔粉尘弥散能力基本稳定,并确定了实验掘进面较优通风参数为:L_c=20 m,Y=5:4,Q_f=300 m^3/min,Z=1:9;该参数时全尘、呼吸性粉尘的降尘率平均值分别为95.85%和94.32%。
关键词
掘进面
多向涡流风幕
阻尘风流场
粉尘弥散
模拟实验
Keywords
heading face
multi-direction whirling air curtain
dust separation wind flow field
dust diffusion
simulation experiment
分类号
TD714.41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轴向压及径向旋流风幕的形成与隔尘仿真
聂文
魏文乐
刘阳昊
马骁
彭慧天
刘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向涡流风幕阻隔粉尘弥散的模拟实验
聂文
刘阳昊
程卫民
周刚
薛娇
马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