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流变液制动器系统区间动态可靠性分析
1
作者 杨恒 张宇鹏 +3 位作者 杨鹏凯 李淑君 董青 王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08,319,共9页
针对磁流变液制动器结构冗余、失效数据少且动态失效等问题,本文引入动态故障树和区间理论,提出一种区间动态故障树的磁流变液制动器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融合区间理论和动态故障树,提出区间动态故障树方法,并推导了区间动态故障门和区... 针对磁流变液制动器结构冗余、失效数据少且动态失效等问题,本文引入动态故障树和区间理论,提出一种区间动态故障树的磁流变液制动器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融合区间理论和动态故障树,提出区间动态故障树方法,并推导了区间动态故障门和区间动态故障树重要度求解方法;分析和定义了磁流变液制动器的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和严酷度等级,同时,建立了磁流变液制动器的系统动态故障树;以某新型多槽式磁流变液制动器为例开展了可靠性和重要度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与产品失效的一致性。研究为磁流变液制动器的推广应用和优化和改进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制动器 区间理论 动态故障树 MARKOV链 二元决策图(BDD) 模块化分解 系统可靠性 重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Tree的模式分解算法 被引量:6
2
作者 丛丹 王俊普 +1 位作者 杨文 张劭一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77-79,88,共4页
提出了基于FP-Tree的PD算法。该算法将模式分解焦点从原始数据集转移到数据相对集中的FP-Tree上,从而进一步提高了PD算法挖掘频繁模式集的效率。文中以实例说明了该算法的工作过程。
关键词 数据挖掘 频繁模式树 模式分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木质凋落物分解调控因素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徐佳文 李婷 +4 位作者 常梦琦 肖胜生 况小宝 余林 毛瑢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2,共8页
针对森林木质凋落物分解,从生物和非生物调控因素2个方面综述研究现状。对于生物因素,阐明土壤微生物、无脊椎动物对木质凋落物的分解过程,重点分析木质凋落物自身理化性质对其分解的调控机制。对于非生物因素,阐述淋溶和破碎化等木质... 针对森林木质凋落物分解,从生物和非生物调控因素2个方面综述研究现状。对于生物因素,阐明土壤微生物、无脊椎动物对木质凋落物的分解过程,重点分析木质凋落物自身理化性质对其分解的调控机制。对于非生物因素,阐述淋溶和破碎化等木质凋落物的物理分解途径,揭示环境因子影响木质凋落物分解的作用机制。基于木质凋落物分解途径的多样性、理化性质的复杂性、分解周期的长期性,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1)明确木质凋落物分解途径及其相互作用;(2)揭示树皮影响木质凋落物分解的生物学机制;(3)加强对木质凋落物分解中后期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残体 凋落物分解 树皮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4种低洼滩地绿化树种凋落叶分解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王心童 赵天雅 +3 位作者 陶洪波 刘昱辉 於朝广 华建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52,共18页
采用凋落袋法,研究了亚热带低洼滩地绿化树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中山杉302’(Taxodium‘Zhongshanshan 302’)、垂柳(Salix babylonica Linn.)和乌桕〔Triadica sebifera(Linn.)Small〕凋落叶在3种水位〔水位位于土壤... 采用凋落袋法,研究了亚热带低洼滩地绿化树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中山杉302’(Taxodium‘Zhongshanshan 302’)、垂柳(Salix babylonica Linn.)和乌桕〔Triadica sebifera(Linn.)Small〕凋落叶在3种水位〔水位位于土壤界面之上5 cm(T_(f))、水位与土壤界面持平(T_(w))及水位位于土壤界面之下5 cm(T_(d))〕下180 d内的分解规律,分析了不同凋落叶分解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凋落叶种类和水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凋落叶分解及土壤有机碳含量。凋落叶C/N比和纤维素含量越低,其分解速率越快。垂柳和乌桕凋落叶分解较快,湿地松凋落叶分解最慢,‘中山杉302’凋落叶分解居中。T_(f)、T_(w)和T_(d)处理中,凋落叶分解180 d时乌桕凋落叶干质量损失率均最高,分别为94.14%、69.80%和79.67%,对应土壤有机碳含量也最高,分别为11.99、11.97和12.38 g·kg^(-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M/P比(土壤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与颗粒态有机碳含量的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此外,水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较大,T_(d)处理中纤维素、木质素分解性细菌和真菌富集,而T_(w)和T_(f)处理中厌氧细菌及水生真菌的相对丰度较大。综上所述,乌桕凋落叶分解较快,其通过短期内输入大量不稳定碳组分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凋落叶种类相比,水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塑造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涝树种 凋落叶分解 土壤有机碳 土壤碳稳定性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落物来源差异与混合比例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
5
作者 李玥灵 黄向华 《福建林业》 2025年第2期37-41,共5页
采用尼龙分解袋法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格氏栲(Castanopsis fargesii)凋落叶进行为期90 d的分解试验,探究针阔叶凋落物的单一分解及不同比例混合分解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和格氏栲单一凋落叶分解与混合分解质量损失均主... 采用尼龙分解袋法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格氏栲(Castanopsis fargesii)凋落叶进行为期90 d的分解试验,探究针阔叶凋落物的单一分解及不同比例混合分解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和格氏栲单一凋落叶分解与混合分解质量损失均主要发生在前45 d,马尾松和格氏栲单一凋落叶分解失重率均为22%左右,马尾松与格氏栲凋落叶混合比例为1∶1和1∶4时凋落物分解失重率分别为10.5%和21.8%,相对分解速率在后期均呈下降趋势;分解90 d后,不同树种单一凋落物分解、凋落物不同比例混合分解的凋落物质量残留与分解45 d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从高到低依次为:纯格氏栲凋落叶>马尾松凋落叶+格氏栲凋落叶(1∶1)>马尾松凋落叶+格氏栲凋落叶(1∶4)>纯马尾松凋落叶。综上,不同树种单一凋落物分解及不同比例混合分解均存在前期快速分解和后期缓慢分解2个阶段,凋落物混合分解效应受其混合比例差异的影响,提高阔叶树种在生态系统所占比例会促进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分解 针叶树种 阔叶树种 混合比例 Ols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足迹矩阵的分解模型挖掘方法
6
作者 刘鑫 王路 +2 位作者 王康 刘聪 杜玉越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17-1828,共12页
模型挖掘是流程挖掘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其目标是通过分析事件日志生成业务流程模型。然而,现有模型挖掘方法在处理大规模日志时效率较低。为更好地分析模型并提高效率,分解模型挖掘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旨在将复杂流程模型分解为更小、... 模型挖掘是流程挖掘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其目标是通过分析事件日志生成业务流程模型。然而,现有模型挖掘方法在处理大规模日志时效率较低。为更好地分析模型并提高效率,分解模型挖掘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旨在将复杂流程模型分解为更小、更简单的子模型。精简流程结构树(RPST)是一种以有向图为输入,以单入单出片段构成的层次树状结构为输出的图分解技术。但应用RPST挖掘模型在质量上有所欠缺,为克服现有方法的不足并提高模型质量,提出基于足迹矩阵的分解模型挖掘方法。根据日志间次序关系得到足迹矩阵,提出关系精简流程结构树(R-RPST)的概念,用于分解活动间因果依赖图。根据分解后的图片段生成子日志,利用已有挖掘方法得到子模型,最后基于足迹矩阵判断边界活动的分支结构合并子模型。所提方法已基于ProM平台实现,利用BPI Challenge、ETM等公开真实日志及仿真日志与已有模型挖掘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时间效率较高,得到的模型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挖掘 分解 精简流程结构树 足迹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分解的故障树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7
作者 缪广宇 神策 方博杨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35-340,共6页
随着现代航空工业领域的发展,航空模拟器在飞行员训练、系统测试和故障排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故障树分析作为提升飞行员应对非正常工况能力的关键工具,对模拟器设计的合理性至关重要。针对航空系统中存在的余度备份设计,提出了一种... 随着现代航空工业领域的发展,航空模拟器在飞行员训练、系统测试和故障排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故障树分析作为提升飞行员应对非正常工况能力的关键工具,对模拟器设计的合理性至关重要。针对航空系统中存在的余度备份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分解的故障树生成方法。该方法以系统结构图和目标节点为输入,通过分析网络的连通路径,生成直观清晰的故障树,同时使用常见的与或门作为逻辑门以方便阅读和其他程序调用结果。该算法不仅减少了人工工作量,还提高了模拟器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此外,引入了一种加权的选点规则以及常见拓扑的简化规则,优化了网络分解的效率。最后,通过飞机系统部分网络图的实例验证,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树 航空模拟器 复杂网络 网络分解 飞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分解的时序最短路径计数查询算法
8
作者 李源 林秋兰 +3 位作者 陈安之 杨国利 宋威 王国仁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46-2454,共9页
最短路径计数是图计算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旨在查询顶点间的最短路径数,在路径规划与推荐、社交网络分析、介数中心性计算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目前越来越多的网络可以建模为时序图,但少有针对时序图最短路径计数查询问题的研究工... 最短路径计数是图计算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旨在查询顶点间的最短路径数,在路径规划与推荐、社交网络分析、介数中心性计算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目前越来越多的网络可以建模为时序图,但少有针对时序图最短路径计数查询问题的研究工作。与静态图相比,时序图增加了时间信息,结构更复杂,在查询顶点间的路径数时必须考虑边的激活时间,因此静态图中最短路径计数方法不再适用于时序图,并且在大规模时序图上查询更具有挑战性。针对时序图最短路径计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树分解构建TG-TL(Temporal Graph-Tree Label)索引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构建索引和在线查询两个阶段,构建索引阶段根据时序图的属性设计时序树分解算法,将时序图转化为树结构;然后根据树分解的结构信息以及凸路径定义提出高效构建索引算法;在线查询阶段基于TG-TL索引提出了高效的时序最短路径计数查询算法。在4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TG-base(Temporal Graph-base)索引的查询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查询效率上至少提升了61%,因此所提算法在时序图最短路径计数问题上具有高效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图 树分解 索引 最短路径 最短路径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程模型分解的分布式合规性检查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沈晓林 刘聪 +3 位作者 李会玲 郑凯 程龙 曾庆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84-2896,共13页
合规性检查是流程挖掘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发现业务流程日志行为和模型行为之间的差异和共性。对齐(Alignment)是当前合规性检查的标准技术之一,能精确定位日志行为和模型行为之间的偏差。然而,随着事件日志规模和复杂程度的增长,... 合规性检查是流程挖掘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发现业务流程日志行为和模型行为之间的差异和共性。对齐(Alignment)是当前合规性检查的标准技术之一,能精确定位日志行为和模型行为之间的偏差。然而,随着事件日志规模和复杂程度的增长,对齐通常非常耗时且难以在合理的时间内返回结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流程模型分解的分布式合规性检查方法,首先,将各类流程模型统一转换为流程树模型,并利用流程树的结构特性将流程树分解为子树,以减少对齐方法的搜索空间;其次,在分布式平台Spark上计算轨迹和子模型的最优对齐,从而加快对齐的计算;最后,通过多个日志进行实验对比。所提方法均已在PM4PY和Spark分布式环境中实现,并且可以作为一种框架与其他合规性检查方法结合使用。通过公开日志数据集将所提方法与已有基于A*的对齐方法和托肯重演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提高业务流程合规性检查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规性检查 流程树 对齐 分解 分布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机会不平等——来自机器学习的新证据 被引量:1
10
作者 聂鹏 徐泊阳 +1 位作者 周博 赵方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6,共14页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健康不平等问题变得越发突出。基于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使用线性回归、条件推断树和条件森林三种估计方法,对我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居民健康(适应负荷和自评健康)的机会不平...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健康不平等问题变得越发突出。基于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使用线性回归、条件推断树和条件森林三种估计方法,对我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居民健康(适应负荷和自评健康)的机会不平等进行测度,并对各变量在健康机会不平等的相对贡献大小进行度量。结果表明,适应负荷与自评健康的机会不平等相对值分别介于3.21%—7.76%与5.15%—10.44%之间,人口学特征(年龄和性别)和儿时社会经济条件均为造成适应负荷和自评健康机会不平等的主要因素。与线性回归结果中出生地区/省份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两种机器学习的估计结果表明,人口学特征与儿时社会经济条件是造成适应负荷机会不平等的两大诱因。研究证实基于条件森林的健康机会不平等测度效果优于传统的线性回归,这一研究结果对于使用单个客观健康指标、调整可观测的环境变量之后依然是稳健的。健康的机会不平等是隐藏于健康不平等背后的深层原因,而针对我国中老年人健康机会不平等的综合评估对于帮助老年人有效减少健康不平等的公共政策的出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机会不平等 Shapley值分解 条件推断树 条件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种多样性对森林死木微生物分解及碳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
11
作者 胡振宏 赵杼祺 +2 位作者 何鲜 原梦凡 成蕾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共9页
探讨森林树种多样性关联的生态系统过程及其在气候变化情景下的稳定性,是回答森林生态学基础问题和构建基本理论的关键。死木作为森林的重要碳库和养分库,其分解过程对森林碳和养分循环及地力维持起着重要作用。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 探讨森林树种多样性关联的生态系统过程及其在气候变化情景下的稳定性,是回答森林生态学基础问题和构建基本理论的关键。死木作为森林的重要碳库和养分库,其分解过程对森林碳和养分循环及地力维持起着重要作用。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导致森林死亡持续增加,同时,随着天然林保护、人工林采伐和林分结构调整等森林管理的推进,森林死木储量将进一步增加,对碳循环的影响也将加剧。目前,为了提高森林生态质量,各地在林业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同时针对人工林大力开展林分结构改造,这些措施都将显著提高树种多样性。然而,关于树种多样性如何影响森林死木的分解及碳循环,尤其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如何调控死木微生物定殖和分解,这些关键过程的研究仍然不足。基于此,本文综述了树种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在死木中的定殖过程、群落组成、多样性和群落演替的影响,讨论了不同微生物群落对死木分解的代谢过程以及它们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并探讨了死木微生物分解模型的发展,以预测我国森林死木碳库变化特征。文章最后提出,未来应加强研究树种多样性对死木微生物分解机制和碳汇效应的影响,以提高森林碳汇能力。同时,针对我国森林树种结构现状和未来变化,应重视树种多样性对森林碳循环的影响,这将为提升森林生态服务质量和“碳库”功能挖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多样性 分解 碳循环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各植被带主要树种凋落物分解速率及模型模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9
12
作者 郭忠玲 郑金萍 +5 位作者 马元丹 李庆康 于贵瑞 韩士杰 范春楠 刘万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37-1046,共10页
2001~2003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3个垂直植被带的典型群落红松阔叶林、云冷杉林和岳桦林内,利用网袋埋藏法对群落内的6个主要优势乔木树种凋落物进行埋藏分解试验,研究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其变化动态;同时利用分解模型,模拟预测凋落物的... 2001~2003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3个垂直植被带的典型群落红松阔叶林、云冷杉林和岳桦林内,利用网袋埋藏法对群落内的6个主要优势乔木树种凋落物进行埋藏分解试验,研究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其变化动态;同时利用分解模型,模拟预测凋落物的分解进展,为深入研究这6个树种的营养策略、群落养分循环等奠定基础,也为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6个树种凋落物都表现出随时间进程失重率增大的现象,但失重率并不与时间呈线性相关。在分解的638d(1.75a)后,6种叶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明显升高。到分解实验结止时(699d),叶凋落物干重剩余率从小至大依次为白桦(24.56%)、紫椴(24.81%)、红松(38.48%)、鱼鳞云杉(41.15%)、岳桦(41.53%)和臭冷杉(42.62%)。枝凋落物分解速率明显低于叶,枝干重剩余率从小至大依次为紫椴(44.98%)、臭冷杉(64.62%)、红松(72.07%)、鱼鳞云杉(73.51%)、白桦(77.37%)和岳桦(80.35%)。在同一海拔高度,阔叶树种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大于针叶树种。并且随着海拔的升高,叶凋落物分解速率逐渐减慢。模型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长白山北坡各垂直植被带的优势树种叶凋落物分解95%需4.5~8.0a;年分解系数为紫椴(0.686)>白桦(0.624)>红松(0.441)>鱼鳞云杉(0.406)>臭冷杉(0.397)>岳桦(0.385);枝凋落物分解95%需7.8~29.3a,不同树种间的差异明显。枝年分解系数为紫椴(0.391)>臭冷杉(0.204)>红松(0.176)>鱼鳞云杉(0.157)>白桦(0.148)>岳桦(0.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树种 凋落物 分解速率 分解模型 长白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和混合像元分解的江苏省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 被引量:42
13
作者 王连喜 徐胜男 +2 位作者 李琪 薛红喜 吴建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2-187,共6页
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时间序列曲线能提供作物生长动态变化信息,将其应用于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具有一定优势。该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采用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19日46景250 m空间分辨率的MO... 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时间序列曲线能提供作物生长动态变化信息,将其应用于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具有一定优势。该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采用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19日46景250 m空间分辨率的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2014年4月23日的MOD09A1反射率影像及Landsat数据,开展冬小麦种植面积的遥感识别,首先利用MODIS数据建立作物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曲线,再采用Savitzky-Golay滤波方法对ND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重构,并基于农作物物候历、种植结构和种植模式等信息,提取研究区域典型地物物候生长期的关键值,在分析冬小麦、林地、水稻物候期(生长期开始时间、生长期结束时间、生长期幅度、生长期长度及生长期的NDVI最大值)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综合比较分析不同地物平滑重构后的NDVI时间序列曲线特征,界定作物种类,确定训练规则,利用快速、高效的决策树方法,通过多阈值限定进行分类,初步提取冬小麦的空间分布范围;但是由于存在混合像元,阈值范围的设定会影响冬小麦种植面积的提取精度,针对此类问题,运用地表反射率影像数据提取冬小麦端元波谱曲线,结合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进行混合像元分解,进而根据冬小麦丰度比例精确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最后利用统计数据和空间分辨率较高的Landsat TM 8影像数据对提取结果进行县域级验证。精度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精度达到90%,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研究区域冬小麦的分布情况,表明运用中高分辨率遥感时间序列影像数据可以准确提取作物种植面积,为农作物种植面积信息提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 滤波 分类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混合像元 分解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像元信息分解和决策树相结合的影像分类方法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小平 彭晓鹃 艾彬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39,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像元信息分解和决策树相结合的遥感自动分类方法。选择广州市番禺区作为研究区,用像元信息分解和多变量决策树法把TM影像分为水体、植被、水泥地、土壤4种基本组分,分离成4类树枝;分别以4种基本地物组分作为分类掩膜...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像元信息分解和决策树相结合的遥感自动分类方法。选择广州市番禺区作为研究区,用像元信息分解和多变量决策树法把TM影像分为水体、植被、水泥地、土壤4种基本组分,分离成4类树枝;分别以4种基本地物组分作为分类掩膜,采用BP神经网络分类、形状指数提取、光谱特征提取等复合方法进行分枝,并开展野外遥感调查,以提高和验证分类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保证了分枝时地物的纯洁度,有效地避免了地物提取时多余信息的干扰和影响,提高了分类精度。结合实地调查数据与最大似然分类算法进行对比实验,表明该模型比最大似然总体分类精度高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信息 决策树 分类精度 地物 影像分类 分类算法 自动分类 像元 TM影像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解的决策树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宏伟 赵明华 +1 位作者 孙娟 王熙照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108-110,175,共4页
目前人们经常使用决策树推理技术进行知识挖掘。以Quinlan1986年提出的ID3为代表的传统的决策树能较好地解决分类问题,但当类的个数增多时,所产生的单一决策树就会变得复杂,同时概括能力降低。该文采用基于层次分解的方法通过产生多层... 目前人们经常使用决策树推理技术进行知识挖掘。以Quinlan1986年提出的ID3为代表的传统的决策树能较好地解决分类问题,但当类的个数增多时,所产生的单一决策树就会变得复杂,同时概括能力降低。该文采用基于层次分解的方法通过产生多层决策树来处理多类问题。与传统的单一决策树比较,基于层次分解的决策树在处理多类问题时有许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纳学习 决策树 ID3 层次分解 知识挖掘 分类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包分解树结点与信号子空间频带的对应关系及其应用 被引量:28
16
作者 曾宪伟 赵卫明 盛菊琴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6,共7页
小波包变换的Mallat分解算法可以把较宽的信号频带划分成相等带宽且互不重叠的窄频带,但由于信号子空间频带的频率大小并非按照分解树结点(node)编号的大小顺序排列,各个结点重构信号的频率范围不易判定.本文通过分析小波包变换的Malla... 小波包变换的Mallat分解算法可以把较宽的信号频带划分成相等带宽且互不重叠的窄频带,但由于信号子空间频带的频率大小并非按照分解树结点(node)编号的大小顺序排列,各个结点重构信号的频率范围不易判定.本文通过分析小波包变换的Mallat分解算法与分解滤波器的关系,设定频带编号与结点编号间进行二进制转化的运算规则,得到了小波包分解树结点与信号子空间频带的对应关系,然后通过模拟信号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小波包信号子空间频带的排列规则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解树 结点 信号子空间 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果园白三叶与黑麦草不同配比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 被引量:17
17
作者 吕丽霞 廖超英 +7 位作者 张立新 高梅 王维 王锴 赵永桂 张林森 李丙智 韩明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2-169,共8页
利用网袋法研究白三叶与黑麦草不同配比处理[白三叶100%+黑麦草0%(B)、白三叶75%+黑麦草25%(B3H1)、白三叶50%+黑麦草50%(B1H1)、白三叶25%+黑麦草75%(B1H3)、白三叶0%+黑麦草100%(H)]在果树行间10cm土层215d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结... 利用网袋法研究白三叶与黑麦草不同配比处理[白三叶100%+黑麦草0%(B)、白三叶75%+黑麦草25%(B3H1)、白三叶50%+黑麦草50%(B1H1)、白三叶25%+黑麦草75%(B1H3)、白三叶0%+黑麦草100%(H)]在果树行间10cm土层215d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绿肥翻压35d内干物质腐解和碳释放较快(腐解率均达40%以上),氮、磷、钾分别在前21、35和50d内释放较快,随后逐渐减慢。翻压215d后,干物质腐解率,碳、氮、磷、钾释放率和干物质腐解量,碳和氮释放量均表现为B>B3H1>B1H1>B1H3>H,磷和钾释放量表现为B<B3H1<B1H1<B1H3<H;5种种理绿肥养分累积释放率均表现为K>P>N,养分释放量均表现为K>N>P。综合分析试验期果树养分需求和5种处理养分释放规律,B3H1处理可作为渭北果园生草混播翻压的最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叶 黑麦草 腐解 养分释放特性 果树需肥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分解特性与有机碳动态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金龙 吴志祥 +2 位作者 杨川 管利民 赖华英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8-705,共8页
通过网袋法,研究一年内6 a、12 a、20 a、28 a共4组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分解及有机碳动态变化的过程。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均表现为慢-快-慢的分解趋势,经1 a的分解,4组林龄组橡胶凋落叶残留率分别为28.33%、30.53%、3... 通过网袋法,研究一年内6 a、12 a、20 a、28 a共4组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分解及有机碳动态变化的过程。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均表现为慢-快-慢的分解趋势,经1 a的分解,4组林龄组橡胶凋落叶残留率分别为28.33%、30.53%、31.59%和33.89%。(2)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分解系数为1.376 2~1.608 8,平均值为1.498 2,大小顺序为6 a〉12 a〉18 a〉28 a,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分别为0.43、0.45、0.47、0.50 a和1.86、1.96、2.03、2.18 a。(3)林龄显著影响橡胶凋落物叶初始N含量、P含量、木质素/N比、C/P比与木质素/P比,但对C含量、木质素含量及C/N比影响不明显。(4)初始C/N比极显著影响橡胶凋落物叶分解速率,而初始P含量对凋落物分解影响不显著(5)4组林龄组橡胶凋落物叶有机碳浓度是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研究结束时,4组林龄橡胶凋落物叶有机碳分别释放了77.58%、79.41%、75.89%和75.02%,其动态变化过程显著符合一元多项式模型,决定系数(R2)在0.8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不同林龄 凋落物 分解速率 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海湿地流域优势树种凋落物叶分解与水文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建利 吴华 +3 位作者 喻理飞 周传艳 严令斌 蔡国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8-103,共6页
采用凋落物分解网袋法对草海湿地流域森林优势植物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白栎(Quercus fabri)、桤木(Alnus cremastogyne)、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采用凋落物分解网袋法对草海湿地流域森林优势植物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白栎(Quercus fabri)、桤木(Alnus cremastogyne)、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凋落物叶分解残留率、分解率、分解模型及凋落物叶分解过程中的水文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分解12个月后,凋落物叶累积分解率分别为青冈(24.0±1.4)%,白栎(24.1±2.0)%,桤木(26.6±2.6)%,滇杨(26.0±0.7)%,云南松(13.8±2.6)%,杉木(13.8±0.9)%,凋落物叶累积分解率差异极显著(F=10.28,P〈0.01)。(2)凋落物叶分解方程符合Olson指数衰减模型Lr=ae-kt。阔叶植物凋落物叶分解常数在0.019~0.024之间,而针叶植物凋落物叶分解常数在0.011~0.012之间。凋落物叶的分解率受叶形态影响较大,阔叶凋落物分解率明显高于针叶。阔叶植物凋落物叶分解半衰期和分解95%所需时间在2.27~3.06年和10.46~13.16年,针叶植物叶凋落物半衰期和分解95%所需时间在4.61~5.20年和20.60~20.64年。(3)凋落物叶持水率(Rl)与分解残留率(Lr)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l=aLr+b(P〈0.05)。(4)土壤含水率(Rs)与凋落物叶持水率(Rl)呈显著反函数相关关系Rs=a/Rl+b(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流域 优势树种 凋落物叶分解 水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BDD算法的导弹安控系统故障树仿真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袁静 胡昌华 +1 位作者 徐瑞 龙勇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2,共4页
针对传统的应用于导弹安控系统故障树二元决策图(BDD)算法的不足,介绍了一种基于改进BDD的快速故障树(CBDD)算法。CBDD算法在传统算法的基础上发展了一套新的公式来处理关联系统的If-Then-Else(ITE)的连接运算,减化了BDD结构,通过每一... 针对传统的应用于导弹安控系统故障树二元决策图(BDD)算法的不足,介绍了一种基于改进BDD的快速故障树(CBDD)算法。CBDD算法在传统算法的基础上发展了一套新的公式来处理关联系统的If-Then-Else(ITE)的连接运算,减化了BDD结构,通过每一步中的截断和蕴涵操作使得关联系统的大型故障树可以在少量内存和短时间内高效的完成。仿真实例证明了采用CBDD算法较传统BDD算法在应用范围和算法效率上有一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决策图 故障树 Shannon分解 关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