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耦合物理场CVI制备炭/炭复合材料及其机理 被引量:9
1
作者 谢志勇 黄启忠 +2 位作者 苏哲安 张福勤 黄伯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01-1207,共7页
用液化石油气作碳源、炭毡作增强体,在坯体中埋置导电层诱导产生温度场和电磁场梯度,在自行设计的多元耦合物理场CVI炉中制备C/C复合材料,用偏光显微镜观察热解炭的显微结构,用XRD表征了材料的石墨化度和微晶尺寸等结构参数,所有样品均... 用液化石油气作碳源、炭毡作增强体,在坯体中埋置导电层诱导产生温度场和电磁场梯度,在自行设计的多元耦合物理场CVI炉中制备C/C复合材料,用偏光显微镜观察热解炭的显微结构,用XRD表征了材料的石墨化度和微晶尺寸等结构参数,所有样品均为一次性沉积所得,其增密曲线是采用把坯体密度与在线电阻进行拟合所得.研究了沉积温度、碳源气体分压对增密速度和材料结构的影响;并对物理场的耦合机理和热解炭的沉积机理作了探讨.研究表明,多元耦合物理场CVI工艺增密速度快,沉积20h,试样的密度达到1.71g/cm3;除了能获得中等织构的光滑层(SL)和带状结构的热解炭,还可获得高织构的粗糙层结构(RL)热解炭,在2300℃、2h热处理后,其石墨化度达到7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物理场cvi C/C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快速增密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耦合场CVI法快速致密化炭/炭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明瑜 黄启忠 +3 位作者 谢志勇 苏哲安 尹彩流 黄伯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23-1626,共4页
以液化石油气为碳源气体,采用多元耦合场CVI工艺方法快速制备了炭/炭复合材料。在自制冷壁CVI炉中,使用普通炭毡作为炭纤维预制体,设置特殊的导电发热层,沉积温度为650~1050℃,系统的气氛压力为0.1~30kPa,流量为0.1~0.5m^3... 以液化石油气为碳源气体,采用多元耦合场CVI工艺方法快速制备了炭/炭复合材料。在自制冷壁CVI炉中,使用普通炭毡作为炭纤维预制体,设置特殊的导电发热层,沉积温度为650~1050℃,系统的气氛压力为0.1~30kPa,流量为0.1~0.5m^3/h,沉积时间12h的条件下可将预制体一次性快速增密至1.75g/cm^3。XRD分析表明:该材料经过2300℃,2h高温石墨化处理,其石墨化度(g)可达到61.3%,晶粒尺寸达到16.1nm。PLM分析表明所得材料偏光形貌表现为光滑层(SL)结构,SEM形貌照片测算可知热解炭沉积速率在6.6μm/h以上。分析了炭/炭致密化的过程和热解炭的沉积机理,说明多元耦合场加速了热解炭的沉积,缩短了致密化时间,降低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多元耦合场cvi 快速致密化 沉积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I炭/炭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生长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谢志勇 黄启忠 +1 位作者 梁逸曾 黄伯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96-1100,共5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多元耦合物理场CVI炉增密炭/炭(C/C)复合材料,用炭毡作为纤维增强体,在坯体内部设计特殊的导电发热层,使坯体内部的温度场、气体反应的中间产物浓度场、电磁场等多元物理场实现耦合,实现坯体的快速增密。采用偏光显微镜... 采用自行设计的多元耦合物理场CVI炉增密炭/炭(C/C)复合材料,用炭毡作为纤维增强体,在坯体内部设计特殊的导电发热层,使坯体内部的温度场、气体反应的中间产物浓度场、电磁场等多元物理场实现耦合,实现坯体的快速增密。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沉积热解炭的组织结构;用X射线衍射仪研究C/C复合材料的石墨化度和微晶尺寸;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断口和热解炭沉积表面的形貌;并对CVI热解炭的生长方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获得SL、RL和带状等多种热解炭结构;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形貌特征,其中SL的断口平整,RL的断口呈沟槽构造;并提出前者为小分子平滑生长模型、后者为大分子锥状生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耦合物理场cvi 炭/炭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耦合场CVI法炭/炭复合材料制备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明瑜 黄启忠 +2 位作者 苏哲安 谢志勇 朱建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73-1377,共5页
为了降低成本,以液化石油气作碳源气体,炭毡作增强体,利用多元耦合场CVI方法快速制备了炭/炭复合材料.研究表明,炭纤维预制体在650℃较低温度条件下沉积15h,密度达到了1.71g·cm^(-3);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热解炭的显微结构.结... 为了降低成本,以液化石油气作碳源气体,炭毡作增强体,利用多元耦合场CVI方法快速制备了炭/炭复合材料.研究表明,炭纤维预制体在650℃较低温度条件下沉积15h,密度达到了1.71g·cm^(-3);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热解炭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同一试样中存在粗糙层、光滑层和带状结构的热解炭,并且材料密度均匀性较好.同时分析了致密化的工艺过程并讨论了热解炭沉积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多元耦合场cvi 快速致密化 密度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的舵机温度场测试系统 被引量:8
5
作者 牛振 杨雷 张泓 《航空兵器》 2015年第4期44-46,62,共4页
舵机是空空导弹的一个重要舱段,它在空中恶劣温度环境下的工作性能决定了导弹能否正常工作。因此,搭建了基于Lab Windows/CVI平台的舵机温度场测试系统,该系统能够测试舵机在全温(-50^+75℃)条件下的空载和加载(70 N·m)性能。硬件... 舵机是空空导弹的一个重要舱段,它在空中恶劣温度环境下的工作性能决定了导弹能否正常工作。因此,搭建了基于Lab Windows/CVI平台的舵机温度场测试系统,该系统能够测试舵机在全温(-50^+75℃)条件下的空载和加载(70 N·m)性能。硬件架构基于PXI总线技术,软件设计采用多线程技术,设计了高精度的弓字弹性加载器,通过气动控制装置实现舵机的自动装夹和力矩的自动加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实用性强、精度高,可用于多种型号舵机的研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舵机 LABWINDOWS/cvi 温度场 弓字弹性加载器 多线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耦合场CVI法制备C/C的工艺与结构研究
6
作者 张明瑜 黄启忠 +3 位作者 谢志勇 苏哲安 王秀飞 黄伯云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38,共4页
以丙烯气作为炭源气体,普通炭毡作为增强体,采用多元耦合场CVI方法快速制备了炭/炭复合材料。为了在炭/炭复合材料制备的实验条件和材料质量之间建立相应的关系,设计了一组实验。通过使用偏光显微分析、XRD测定、Raman微区分析等手段对... 以丙烯气作为炭源气体,普通炭毡作为增强体,采用多元耦合场CVI方法快速制备了炭/炭复合材料。为了在炭/炭复合材料制备的实验条件和材料质量之间建立相应的关系,设计了一组实验。通过使用偏光显微分析、XRD测定、Raman微区分析等手段对结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650℃,12kPa实验条件下可以得到密度较高、均匀性较好,并具有较好结构的炭/炭复合材料,这说明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压力适合实验需要。对样品中出现的巨大再生锥结构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实验中出现了一种新形貌的热解炭,其具有最高的可石墨化性能。这种雨点状偏光结构热解炭被命名为点状热解炭,其形成机理可以认为是电磁场吸附和不完全固化粘液层的脱氢炭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多元耦合场cvi 密度和石墨化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I反应器内部气体流场的有限元模拟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晋 徐永东 +2 位作者 曾庆丰 张立同 成来飞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86-90,共5页
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了CVI反应器内部的流场特征。对于形状简单的构件,构件的放置方式和阵列对气体的流动状态具有显著的影响。与横向阵列相比,纵向阵列能充分保证构件沿其长度方向流场均匀性,减小回流现象;在反应器中,随着纵向阵... 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了CVI反应器内部的流场特征。对于形状简单的构件,构件的放置方式和阵列对气体的流动状态具有显著的影响。与横向阵列相比,纵向阵列能充分保证构件沿其长度方向流场均匀性,减小回流现象;在反应器中,随着纵向阵列试样数量的增加和分布均匀性的提高,气体流动速度增大,流场均匀性提高。减少反应器内部的自由空间,是提高流场品质和化学气相沉积效果的关键。基于减少反应器内部的自由空间的原则,针对杯形复杂构件,提出了通过加入与其几何形状相适应的导流板工装,有效避免了在构件内部和外部形成回流区,实现流场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浸渗(cvi) 流场 有限元模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的流场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政 周宣赤 +1 位作者 高维金 崔春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6-41,共6页
针对当前某小型高速风洞信息化程度不高、流场须要通过手动调节方式实现稳定的情况,根据风洞流场控制流程,设计基于LabWindows/CVI的上位机监控系统,并在某小型高速风洞实现部署;系统通信采用基于DataSocket的OPC通信协议,上位机通过接... 针对当前某小型高速风洞信息化程度不高、流场须要通过手动调节方式实现稳定的情况,根据风洞流场控制流程,设计基于LabWindows/CVI的上位机监控系统,并在某小型高速风洞实现部署;系统通信采用基于DataSocket的OPC通信协议,上位机通过接收NI OPC服务器的数据,高效且可靠得实现与下位机PLC的信息交互;上位机软件运用多线程、异步定时器等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显示、历史数据记录及数据存储等功能,并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人机交互,方便操作人员使用。经大量试验分析,新的流场控制系统调节速度快、精度高、稳定可靠,满足某型高速风洞流场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对于降低能源能耗、提高风洞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具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WINDOWS/cvi OPC 流场控制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的低频磁场参数采集及测试系统的设计
9
作者 唐宗华 马西奎 《现代电子技术》 2003年第8期60-63,共4页
简要地介绍了一种基于 L ab Windows/ CVI的磁场参数采集及测试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选用数据采集卡(DAQ)和信号调理电路组成 PC DAQ自动测试系统 ,充分利用 L ab Windows/ CVI强大的软件功能 ,实现“软件即仪器”的设计思想。本系统既... 简要地介绍了一种基于 L ab Windows/ CVI的磁场参数采集及测试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选用数据采集卡(DAQ)和信号调理电路组成 PC DAQ自动测试系统 ,充分利用 L ab Windows/ CVI强大的软件功能 ,实现“软件即仪器”的设计思想。本系统既经济又易于操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WINDOWS/cvi 虚拟仪器 数据采集 信号调理 低频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C/C制动材料的摩擦特性及其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明瑜 黄启忠 +2 位作者 朱建军 王秀飞 杨鑫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5-199,共5页
利用多元耦合场CVI工艺将炭毡增密至1.58 g/cm3,再进行树脂浸渍/炭化增密至1.85 g/cm3制备C/C复合材料。测试由其制成的摩擦实验环的湿式摩擦磨损性能,并利用软件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2 500 r/min及1.5 MPa时摩擦实验环的温度场分布进行... 利用多元耦合场CVI工艺将炭毡增密至1.58 g/cm3,再进行树脂浸渍/炭化增密至1.85 g/cm3制备C/C复合材料。测试由其制成的摩擦实验环的湿式摩擦磨损性能,并利用软件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2 500 r/min及1.5 MPa时摩擦实验环的温度场分布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湿式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在0.07-0.13间波动,当初始转速恒定时,摩擦因数随刹车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当刹车压力恒定时,摩擦因数先增大后减小。建立了C/C复合材料湿式制动过程模型,通过模拟获得了制动盘的各个部位温度场在本模拟研究中呈岛形分布,最高温度出现在0.875 s,这为制动材料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耦合场cvi C/C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232接口I/O卡的设计
11
作者 晏密英 廖迎新 《兵工自动化》 2004年第4期82-83,共2页
含RS-232接口的I/O卡由D/A、I/O、高速光隔、电平转换、RS-232串口和微控制器组成,其测试功能由LabWin/CVI软件实现。调用RS-232函数库完成卡的通讯编程,用LabWin/CVI编辑器创建图形用户界面并自动生成程序框架,打开串口并调用端口配置... 含RS-232接口的I/O卡由D/A、I/O、高速光隔、电平转换、RS-232串口和微控制器组成,其测试功能由LabWin/CVI软件实现。调用RS-232函数库完成卡的通讯编程,用LabWin/CVI编辑器创建图形用户界面并自动生成程序框架,打开串口并调用端口配置函数可实现对卡的控制。通过RS-232接口与PC通讯,可直接构成由计算机控制的小型工业现场测试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卡 RS-232 LabWin/cvi 工业现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三维磁场强度测量仪的设计 被引量:7
12
作者 雪原 石晓晶 崔艳丽 《电子测量技术》 2012年第2期17-19,58,共4页
针对近年来电磁研究的空间性发展的需求,提出一种采用三维传感器探头测量动态磁场强度的方法,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三维磁场测量仪。设计采用基于霍尔传感器的探头检测3个方向的磁场强度,通过单片机和FPGA控制数据采集与存储... 针对近年来电磁研究的空间性发展的需求,提出一种采用三维传感器探头测量动态磁场强度的方法,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三维磁场测量仪。设计采用基于霍尔传感器的探头检测3个方向的磁场强度,通过单片机和FPGA控制数据采集与存储、计算并由LCD实时显示三维磁场峰值,再由USB通讯接口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上位机采用Labwindows/CVI软件开发平台设计的程序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并绘制三维磁场时域波形图。测试结果表明,该仪器各功能均已基本实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传感器 三维磁场 单片机 LABWINDOWS/c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系统内场测试仪方案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满宏权 王厚军 李力 《中国测试》 CAS 2011年第2期46-48,共3页
基于某毫米波系统实际项目,针对将故障隔离至内场可拆卸单元的要求,设计了基于CompactPCI总线的测试平台,具有高速度、高性能、高可靠、高可用、标准化、模块化的内场测试仪测控系统。在阐述内测仪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系统组成和软... 基于某毫米波系统实际项目,针对将故障隔离至内场可拆卸单元的要求,设计了基于CompactPCI总线的测试平台,具有高速度、高性能、高可靠、高可用、标准化、模块化的内场测试仪测控系统。在阐述内测仪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系统组成和软件设计在内的设计方案,并结合内测仪的工作过程,重点阐述了该测控软件中开关切换操作、测试报告管理、多线程技术与超时机制等关键环节的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场测试仪 测控系统 多线程 LabWindows/cvi开发平台 COMPACTPCI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