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0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ion Approach to Risk Quantification While Resources Estimation on Seismic and Log Data
1
作者 A. G. Averbukh N. L. Ivanova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F07期109-112,共4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平台的高效k-bisimulation计算算法
2
作者 阚忠良 李建中 +1 位作者 徐俊 王宏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3-184,共12页
计算图的互模划分在许多应用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中两个点是互模的当且仅当这两点具有相同的特征.随着图数据规模的增大,传统的运行在单机上的互模划分算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分布式算法以及并行算法则成为提高图计算可扩展... 计算图的互模划分在许多应用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中两个点是互模的当且仅当这两点具有相同的特征.随着图数据规模的增大,传统的运行在单机上的互模划分算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分布式算法以及并行算法则成为提高图计算可扩展性的重要途径.最近研究人员提出两种基于MapReduce计算模型的分布式互模划分算法,算法均计算图的局部互模划分.采用MapReduce计算模型的分布式互模划分算法具有网络通讯代价高昂的问题,每次MapReduce迭代操作均会将整个图中所有点边的状态通过网络传输,重新为点边分配计算节点,但实际上计算点的局部互模划分特征仅需要局部信息.以此为研究出发点,本文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图数据处理平台的互模划分算法,仅使用点的局部信息来计算其特征,进而提升计算效率.经过实验验证,本文算法可以大幅度减少算法执行过程中的网络数据传输量.在包含数亿边大图上的实验表明,在未经图的预处理的情况下,本文算法的时间效率提升了7~16倍,有效的解决了MapReduce计算模型带来的网络通讯代价高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模划分 k-互模划分 图处理系统 分布式算法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inuous FEM simulation of multi-pass plate hot rolling suitable for plate shape analysis 被引量:9
3
作者 张金玲 崔振山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1期16-22,共7页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simulate multi-pass plate rolling process,a 3-D elastic hollow-roll model was proposed and an auto mesh-refining module with data passing was developed and integrated with FE software,Marc.The...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simulate multi-pass plate rolling process,a 3-D elastic hollow-roll model was proposed and an auto mesh-refining module with data passing was developed and integrated with FE software,Marc.The hollow-roll model has equivalent stiffness of bending resistance and deformation to the real solid and much less meshes,so the computational time is greatly reduced.Based on these,the factors influencing plate profile,such as the roll-bending force,initial crown,thermal crown and heat transfer during rolling and inter-pass cooling can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simulation.The auto mesh-refining module with data passing can automatically refine and re-number elements and transfer the nodal and elemental results to the new meshes.Furthermore,the 3-D modeling routine is parametrically developed and can be run independently of Marc pre-processing program.A seven-pass industrial hot rolling process was continuously simulated to validate the accuracy of model.By comparison of the calculated results with the industrial measured data,the rolling force,temperature and plate profile are in good accordance with the measured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ass rolling continuous simulation equivalent hollow roll mesh refinement data passing plate sha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of Guidance System
4
作者 Shan, Jiayuan Li, Zhongw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4年第3期41-48,共8页
In this paper, the composition of the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system of missile guidance system and the characteristic and function of every equipment in this simulation system are discussed. Then the principl... In this paper, the composition of the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system of missile guidance system and the characteristic and function of every equipment in this simulation system are discussed. Then the principle of this system is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ory, and the resemblance of prototype system with simulation system is analyzed. Also, many key problems such as equipment interface, equipment installation, modelling and software design are dealt with. At the end, the error source of simulation system is analyzed, and a strong base is built for the study of simulation system prec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MATION Computer simulation Computer software data acquisition Error analysis INSTALLATION Interfaces (computer) Missi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s of Wavelets in 3-D Audio Simulation
5
作者 Zhu, Xiaoguang Hong, Bingrong Wang, Dongm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0年第3期74-81,共8页
Wavelet has been used as a powerful tool in the signal processing and function approximation recently.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of wavelets for solving two key problems in 3-D audio simulation. First, we em... Wavelet has been used as a powerful tool in the signal processing and function approximation recently.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of wavelets for solving two key problems in 3-D audio simulation. First, we employ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WT) combined with vector quantization (VQ) to compress audio data in order to reduce tremendous redundant data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times. Secondly, we use wavelets as the activation functions in neural networks called feed-forward wavelet networks to approach auditory localization information cues (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s (HRTFs) are used her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wavelets is more efficient and useful in 3-D audio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roximation theory Computer simulation data structures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 Wavelet transfor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rifying Stacks and Queues Using Symbolic Simulation Techniques
6
作者 Yoshifumi MORIHIRO Tomohiro YONEDA Graduate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12-l Ookayama Meguro-ku Tokyo 152, Japan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S2期119-128,共10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formal ver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logic simulation. In our method, using symbolic values even circuits which include data paths can be verified without abstraction of data paths. Our verifier e... This paper presents a formal ver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logic simulation. In our method, using symbolic values even circuits which include data paths can be verified without abstraction of data paths. Our verifier extracts a transition relation from the state graph (given as a specification) which is expressed using symbolic values, and verifies based on simulation using those symbolic values if the circuit behaves correctly with respect to each transition of the specification. If the verifier terminates with "correct", then we can guarantee that for any applicable input vector sequences, the circuit and the specification behaves identically. We have implemented the proposed method on a Unix workstation and verified some FIFO and LIFO circuits by using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MAL Verification simulation State Graph data--Path ABST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暴雨条件下城市内涝模拟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添红 唐佐槐 +3 位作者 褚俊英 周祖昊 李孟泽 唐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2,30,共10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极端暴雨事件频发,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峻,威胁城市安全。为减轻内涝威胁和提高极端暴雨事件的应急管理水平,借助模拟手段分析极端暴雨条件下城市内涝过程已成为重要研究趋势。在极端暴雨基本特征分析的...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极端暴雨事件频发,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峻,威胁城市安全。为减轻内涝威胁和提高极端暴雨事件的应急管理水平,借助模拟手段分析极端暴雨条件下城市内涝过程已成为重要研究趋势。在极端暴雨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识别了城市内涝积水的主要影响因素;系统总结了极端暴雨条件下城市内涝模拟的两大主流方法,即机理驱动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前者物理过程明确,但计算用时长,后者计算效率满足快速模拟预测的要求,但缺乏物理机理。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内涝模拟结果的多指标动态分析、模拟精度和效率的提升、城市尺度模型与流域尺度模型的深度融合、机理模型和数值天气预报的动态结合、机理驱动模拟和数据驱动模拟的实时耦合5个方面展望了极端暴雨条件下城市内涝模拟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成果可为极端暴雨条件下城市内涝过程识别与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 城市内涝模拟 数据驱动模型 机理驱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数据分析驱动的虚拟仿真“教-学”一体化路径建设
8
作者 郑艳秋 赵利梅 +2 位作者 付立忠 张丹妮 刘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97,共6页
针对目前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教学数据分析不足及欠缺师生反馈等问题,通过强化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以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为导向,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拆分重组为可定性或定量评估的综合能力指标,构建深度数据分析驱动的虚拟仿真“教-学”一体化... 针对目前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教学数据分析不足及欠缺师生反馈等问题,通过强化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以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为导向,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拆分重组为可定性或定量评估的综合能力指标,构建深度数据分析驱动的虚拟仿真“教-学”一体化路径。以多维度的数据分析优化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利用数据反馈同步驱动教师适应性教学,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加科学的反馈建议,旨在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打造成为一个能实现“教”与“学”双向反馈同步提升的新型教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深度数据分析 虚拟仿真 “教-学”一体化 双向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数据双驱动的感潮河网水动力智能模拟方法
9
作者 袁赛瑜 陈逸鸿 +2 位作者 罗霄 张汇明 唐洪武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8,共11页
感潮河网地区大量水闸、泵站智慧高效的联合调度是实现河网活水提质的重要保障,但以往的智能模拟方法缺乏物理可解释性,难以准确描述感潮河网复杂的水动力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知识数据双驱动的感潮河网水动力智能模拟方法,应用于概化... 感潮河网地区大量水闸、泵站智慧高效的联合调度是实现河网活水提质的重要保障,但以往的智能模拟方法缺乏物理可解释性,难以准确描述感潮河网复杂的水动力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知识数据双驱动的感潮河网水动力智能模拟方法,应用于概化感潮河网和上海蕰南片感潮河网的水动力模拟。结果表明:以人工神经网络为主干、以河网水流控制方程作为物理约束,构建包含控制方程残差的人工神经网络损失函数,不断迭代优化神经网络权重集直至损失函数满足要求,从而实现同时具备物理可解释性和高效计算效率的感潮河网水动力智能模拟;该方法区别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表现在所需的训练数据大幅度减少,还可以得到没有训练数据断面的水动力过程;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模拟精度、计算效率以及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模拟 感潮河网 智能模拟 知识驱动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景理论下农业绿色转型的演化博弈研究
10
作者 邱泽国 吴绒 王天宇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40,共11页
农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也是缓解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前景理论构建由政府、农户和消费者等三方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政府政策和市场环境在农业绿色转型中的作用机制,分析各主体的策略... 农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也是缓解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前景理论构建由政府、农户和消费者等三方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政府政策和市场环境在农业绿色转型中的作用机制,分析各主体的策略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相互影响,形成了多种演化稳定策略,博弈系统的理想状态是政府积极推进、农户绿色生产转型、消费者购买绿色农产品;农业绿色转型的顺利推进需要政策约束和市场机制的协同作用,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对农户的策略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农业绿色转型的各参与主体具有损失规避的特征,即倾向于规避潜在的风险和损失,感知价值函数中的风险偏好系数与损失规避系数均对农业绿色转型过程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转型 前景理论 演化博弈 数据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芳烃运移模拟中数据驱动方法的应用
11
作者 曾献奎 田靖龙 +1 位作者 王瑾彤 吴吉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共9页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地下水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之一,地下水中多环芳烃运移数值模拟在开展地下水污染高效修复中起重要作用。在实际地下水污染条件下,由于难以准确刻画含水介质中的胶体类型及其分布,通常...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地下水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之一,地下水中多环芳烃运移数值模拟在开展地下水污染高效修复中起重要作用。在实际地下水污染条件下,由于难以准确刻画含水介质中的胶体类型及其分布,通常忽略污染物-胶体共运移机制,建立的模型存在结构误差,导致模型预测具有显著偏差。本研究以荧蒽和菲为研究对象,针对忽略的PAHs-胶体的共运移机制,使用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修正模型结构误差,建立耦合数据驱动和物理机制的多环芳烃运移模型。通过饱和砂柱PAHs运移室内试验,对比分析了未耦合和耦合数据驱动方法的模型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忽略PAHs-胶体的共运移机制的地下水多环芳烃运移模型具有显著的模型结构误差,直接进行参数识别不能弥补忽略的共运移机制,预测结果存在显著偏差。使用GPR模型可以有效补偿PAHs-胶体的共运移机制,修正地下水模型的结构误差。验证期荧蒽、菲预测结果的95%置信区间对观测数据的覆盖率分别提升了56.84%和19.04%,纳什系数分别提升了40.09%和21.73%,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33.10%和55.38%,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32.00%和46.34%,地下水多环芳烃运移模型的预测性能显著提高。本研究提出的耦合数据驱动和物理机制方法为场地地下水多环芳烃运移精准模拟提供了可行思路,有助于实现地下水污染的精准高效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高斯过程回归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 数值模拟 多环芳烃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背景下工业软件云化转型策略研究——基于数据驱动的演化博弈分析
12
作者 章瑞 王乔松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0-160,共11页
为促进工业软件从单机运行向云化服务转型,助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本文采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智能制造背景下工业软件云化转型中多主体决策问题。基于工业软件的数据驱动升级、用户可定制性、参与主体行为的交互影响以及有限理性的假设... 为促进工业软件从单机运行向云化服务转型,助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本文采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智能制造背景下工业软件云化转型中多主体决策问题。基于工业软件的数据驱动升级、用户可定制性、参与主体行为的交互影响以及有限理性的假设条件,构建包含工业软件提供商-第三方开发者-制造企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提高云化工业软件的可定制性、降低云端潜在风险有助于推动工业软件云化转型发展;相对于订阅费用的价格优势,数据安全性提升更能促进制造企业选择云化工业软件;相对于销售抽佣比例,第三方开发者则更易受云化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的影响而选择与工业软件提供商展开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软件云化 演化博弈 数据驱动 可定制性 仿真分析 参与主体行为 智能制造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弯型钢构件几何缺陷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俊峰 张江川 +1 位作者 韩东光 任立群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共15页
为完善冷弯型钢(CFS)构件设计体系中的几何缺陷部分,通过缺陷分类、测量技术、模拟理论等方法对各国的相关试验与理论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中国规范缺乏畸变缺陷的相关规定,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测量技术方面,接触式测量法和非接触... 为完善冷弯型钢(CFS)构件设计体系中的几何缺陷部分,通过缺陷分类、测量技术、模拟理论等方法对各国的相关试验与理论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中国规范缺乏畸变缺陷的相关规定,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测量技术方面,接触式测量法和非接触式测量法在成本、测量精度和数据后处理等多个方面存在不同的优势和缺点;在数值模拟方法中,有限条法在分解屈曲模态、求解半波长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目前的几何缺陷模拟理论中,一致缺陷模态法最为简便,但理论依据不足,预测结果不够准确;传统组合模态法对整体缺陷的模拟不够准确,对于中长柱和长柱的预测结果偏于安全;一维频谱模态法将几何缺陷由时域变换至频域,缺陷幅值表现出一定周期性,预测结果较为准确;二维频谱法理论复杂,对畸变缺陷和整体缺陷的模拟存在局限性;机器学习为随机概率法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但需要大量的实测几何缺陷数据用以训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弯型钢 几何缺陷 数据分析 测量技术 模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TM和EnKF在农业土壤降雨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14
作者 林琳 高肇天 +2 位作者 丁一家 胡小龙 张中彬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70-79,共10页
降雨量与径流的关系对农业地区的水资源调配及水土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小流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降雨径流过程难以预测。基于LSTM模型、新安江模型以及EnKF技术,探讨数据驱动机器学习模型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径流过... 降雨量与径流的关系对农业地区的水资源调配及水土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小流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降雨径流过程难以预测。基于LSTM模型、新安江模型以及EnKF技术,探讨数据驱动机器学习模型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径流过程的模拟效果,并与SWAT水文模型模拟效果进行对比;研究EnKF对新安江模型不同水文参数集合的估计效果和滤波估计参数的规律,并基于率定的参数对不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径流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径流在土面坡度略小时的高径流情况以及在土面坡度较大时的低径流过程更易被学习到;SWAT模型模拟精度及稳定性比LSTM模型差,但其可以在一定程度反映当地土壤水文条件,便于进行成因分析;EnKF技术具有参数更新和参数估计功能,能够优化新安江水文模型的径流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模拟 数据驱动 数据同化 LSTM ENKF 新安江模型 土地利用方式 优化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物理数据驱动的油藏地质体CO_(2)利用与封存代理模型研究
15
作者 芮振华 邓海洋 胡婷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198,共9页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已成为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CO_(2)利用与封存协同优化通常依赖大量的组分正演模拟,但三维高分辨率模型计算成本高昂,限制其广泛应用。基于混合物理数据驱动的GPSNe...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已成为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CO_(2)利用与封存协同优化通常依赖大量的组分正演模拟,但三维高分辨率模型计算成本高昂,限制其广泛应用。基于混合物理数据驱动的GPSNet模型以其高效的计算效率已成为一种理想的代理模型,然而现有的GPSNet模型难以准确捕获复杂的相行为和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专用于组分模拟的comp-GPSNet模型,通过标准失配最小化方法和基于伴随的梯度优化算法对comp-GPSNet模型进行训练,以拟合从高分辨率模拟中获取的井响应数据。将训练后的模型应用到PUNQ-S3油藏中,全面评估复杂条件下comp-GPSNet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comp-GPSNet模型在单井和区块范围内均表现出良好的预测精度,CO_(2)利用率和封存率的预测误差分别为0.16%和3.13%。该模型为CO_(2)利用与封存协同优化提供了一个稳健的代理框架,以推动油田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comp-GPSNet 混合物理数据驱动 代理模型 组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特性约束的SAR仿真数据优化
16
作者 张慧 牟立强 +1 位作者 李沂蔚 崔宗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68-3279,共12页
基于深度网络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目标识别方法,需要大量训练数据,而实际应用中SAR成像系统获取数量充足、分布均匀的目标数据难度极高。解决SAR目标识别小样本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采用电磁仿真技术生成大量SA... 基于深度网络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目标识别方法,需要大量训练数据,而实际应用中SAR成像系统获取数量充足、分布均匀的目标数据难度极高。解决SAR目标识别小样本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采用电磁仿真技术生成大量SAR仿真数据。然而仿真图像与实测SAR图像仍存在较大差异,直接使用仿真数据并不能带来目标识别性能的显著提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AR目标特性约束的仿真数据优化方法。该方法在分析SAR目标特性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纹理结构-循环一致性的生成对抗网络(texture structure cycle-consistent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TS-CycleGAN),采用结构相似度衡量指标约束CycleGAN的生成过程,降低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之间的差异,提高仿真数据的可用性。针对SAR SAMPLE数据集的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相较于其他仿真数据优化方法,在图像质量评估和分类性能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仿真数据 目标特性 生成对抗网络(G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试验仿真模型验证方法验证分辨率研究
17
作者 宁小磊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1-842,共12页
针对现有模型验证方法性能评价缺少量化技术指标、方法适应性分析缺少理论支持、模型验证结果应用缺乏技术支撑等基础问题,首次提出并定义了数字化试验仿真模型验证方法验证分辨率(model validation resolution, MVR)概念和内涵,基于模... 针对现有模型验证方法性能评价缺少量化技术指标、方法适应性分析缺少理论支持、模型验证结果应用缺乏技术支撑等基础问题,首次提出并定义了数字化试验仿真模型验证方法验证分辨率(model validation resolution, MVR)概念和内涵,基于模型验证分辨率建立了模型验证方法性能评价技术和适应性分析方法,确定了根据具体应用背景选择合适模型验证方法的操作流程,为数字化试验仿真模型验证方法的针对性选择应用提供技术支持。给出了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模型验证分辨率计算步骤,证明了模型验证分辨率的基本性质。通过数值测试和激光驾束制导反坦克导弹虚实混合仿真系统模型验证应用实例,检验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试验 仿真模型验证 模型验证分辨率 多维随机过程 动态数据一致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乏强震动数据地区的地震动模型建立方法研究综述
18
作者 胡进军 夏逸凡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7,共13页
强震动数据是建立地震动模型的基础,对于缺乏足够强震动数据的地区,建立地震动模型存在困难。该文综述了缺乏强震动数据地区建立地震动模型的几种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混合经验方法和参考经验方法。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基于随机方法和确... 强震动数据是建立地震动模型的基础,对于缺乏足够强震动数据的地区,建立地震动模型存在困难。该文综述了缺乏强震动数据地区建立地震动模型的几种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混合经验方法和参考经验方法。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基于随机方法和确定性方法分别模拟高、低频地震动建立地震动模型;混合经验方法通过将数值模拟与实际观测数据结合,利用调整因子将参考地区的经验地震动模型应用于目标地区,可有效解决数据缺乏问题;参考经验方法基于研究区域的小震记录,调整经验地震动模型,以适应特定地区情况,具有简约性和有效性。这三类方法各有特点,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考虑震源特性、复杂的地质和场地条件,计算结果依赖于震源模型和地下速度结构的精度和准确度;混合经验方法结合了数值模拟方法的灵活性和实测数据的统计特征,能在数据不足时建立相对可靠的模型;参考经验方法则更为快速简单,但对小震数据具有依赖性。最后,该文建议可通过人工智能和多源数据融合等方法,以提升缺乏强震动数据地区建立地震动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动数据缺乏 地震动模型 数值模拟 混合经验法 参考经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大数据的交通系统布局实验教学设计
19
作者 赵航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240,共8页
针对地理类交通地理课程缺乏与实践的联系、课程理论知识繁杂、分析模型复杂等问题,依托山地城市真实场景,设计了“点-线-面-环境”立体化知识结构体系,构建了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优化布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对实际问... 针对地理类交通地理课程缺乏与实践的联系、课程理论知识繁杂、分析模型复杂等问题,依托山地城市真实场景,设计了“点-线-面-环境”立体化知识结构体系,构建了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优化布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延伸探索。通过加强多层面交通地理空间要素的立体化知识结构体系与交通规划实践问题实验动手操作的关联,强化了学生对交通地理空间要素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提升了研究探索的创新能力,为高校面向地理类城乡规划方向人才培养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系统布局 立体化知识结构体系 山地城市 仿真实验 时空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麒玉 荀磊 +3 位作者 崔哲思 周瑞鸿 陈大颉 刘刚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3-387,共15页
三维地质建模是一种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理论、科学可视化、数理统计等前沿技术方法,对地质现象及过程进行三维数字化描述、表征和重建的技术。其目的是为地球科学家及地质工作者提供一个集科学研究、辅助设计和决策支持为一... 三维地质建模是一种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理论、科学可视化、数理统计等前沿技术方法,对地质现象及过程进行三维数字化描述、表征和重建的技术。其目的是为地球科学家及地质工作者提供一个集科学研究、辅助设计和决策支持为一体的可视化平台,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利用隐藏在地质现象和过程背后的本质涵义和规律。基于野外地质数据构建研究区域的三维地质模型已经成为涉及基础地质调查、自然资源勘查开发、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等地质研究及调查工作的必备任务。深入探讨了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对象、数据源、空间数据模型,以及3个不同视角理解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全面总结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最新进展。提供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矿产预测、地质灾害预警、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油气藏储层表征等领域的实践案例。最后结合当前研究现状给出了三维地质建模及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空间数据模型 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 显式建模与隐式建模 地质统计模拟 智能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