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2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洛阳盾构隧道地表沉降Peck公式参数修正 被引量:1
1
作者 郜新军 魏文宇 +1 位作者 李珊珊 苏庆辉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1,共7页
为准确预测洛阳粉质黏土与砂卵石复合地层中的盾构隧道地表沉降量,采用线性回归拟合方法,对洛阳地铁某区间隧道盾构掘进时的地表沉降监测数据进行拟合,引入地表最大沉降修正系数α和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β对单线Peck公式进行修正。结果表... 为准确预测洛阳粉质黏土与砂卵石复合地层中的盾构隧道地表沉降量,采用线性回归拟合方法,对洛阳地铁某区间隧道盾构掘进时的地表沉降监测数据进行拟合,引入地表最大沉降修正系数α和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β对单线Peck公式进行修正。结果表明:针对单线隧道,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拟合隧道横断面地表沉降得到的曲线与实际监测数据吻合度高,当修正系数α为0.4~0.9、β为0.5~0.7时得到的修正Peck公式精度最高;针对双线隧道,该地层下的地表沉降基本呈双峰“W”形,双线隧道的土体损失率η和沉降槽宽度系数K的分布区间分别为0.2%~0.8%和0.2~0.5,平均值分别为0.45%和0.37,且先行线的土体损失率均值、沉降槽宽度系数均值分别为后行线的1.4倍、1.3倍。研究成果可为洛阳典型粉质黏土与砂卵石复合地层中盾构隧道后续施工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盾构 粉质黏土与砂卵石复合地层 PECK公式 线性拟合 地表沉降 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治疗不同程度中青年PDR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石蕊 秦静 +2 位作者 龚小羽 李卓明 刘丹丹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中青年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10月1日就诊于陕西省人民医院眼科的糖尿病视...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中青年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10月1日就诊于陕西省人民医院眼科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依据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22年),将患者分为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增生早期PDR组(E-PDR组)和纤维增生期DR组(F-PDR组),共纳入DR患者53例94眼,年龄(41.66±10.24)岁;其中,NPDR组17例31眼,E-PDR组18例33眼,F-PDR组18例30眼。所有患者均接受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0.5 mg)玻璃体内注射,注射部位统一为颞下方角膜缘后3.5 mm,每月1次,连续3次,第1次注射后1周常规行PRP治疗,分别于第一次注射治疗后1个月、3个月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眼压监测以及裂隙灯检查、裂隙灯下眼底检查、欧堡照相及OCT检查,分别记录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及平均厚度(AMT),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前膜形成的发生率。结果与NPDR组和E-PDR组相比,F-PDR组患者年龄更小(均为P<0.05)。治疗后3个月,三组患眼BCVA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均为P<0.05);治疗后3个月,与NPDR组及E-PDR组相比,F-PDR组患眼的视力预后更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3个月,三组患眼CMT及AM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为P<0.05),但三组患眼同时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3个月,与NPDR组和E-PDR组相比,F-PDR组发生玻璃体积血及视网膜前膜的风险更高(均为P<0.05)。结论对于中青年PDR患者而言,玻璃体内抗VEGF药物注射联合PRP是早期控制病情进展的有效手段,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伴有纤维增殖的PDR患者进行抗VEGF药物注射联合PRP治疗时发生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前膜的风险更高,需要严密随访,必要时需及时行玻璃体切割术解除视网膜牵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全视网膜光凝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最佳矫正视力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内标校正因子法在乙酸乙酯含量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张越华 李思靖 +3 位作者 王英 黄炜艺 陈庆 杨娟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8-282,共5页
针对传统阿贝折射仪在测定高含量乙酸乙酯时的局限性以及气相色谱标准曲线法操作复杂的问题,采用乙酸正丙酯作为内标,建立一种检测乙酸乙酯含量的气相色谱(GC)内标校正因子法。同时与标准曲线法进行对比,并对方法的专属性、重复性、稳... 针对传统阿贝折射仪在测定高含量乙酸乙酯时的局限性以及气相色谱标准曲线法操作复杂的问题,采用乙酸正丙酯作为内标,建立一种检测乙酸乙酯含量的气相色谱(GC)内标校正因子法。同时与标准曲线法进行对比,并对方法的专属性、重复性、稳定性及加标回收率等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GC内标校正因子法能准确测定质量浓度为0.093~45.018 g/L和质量分数为10.262%~97.930%范围内的乙酸乙酯,该方法的检出限为7.55 mg/L,定量限为24.46 mg/L,重复性、稳定性实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12%、0.25%,白酒样品和合成样品中乙酸乙酯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96%和100.46%,加标回收率实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6%和0.31%,说明该方法重复性好,稳定性高,适用于检测乙酸乙酯含量,操作简便快捷,可显著提高食品分析和质量控制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乙酯 校正因子 标准曲线 气相色谱 内标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节点协同一致性算法的源-荷调度策略
4
作者 李青 李红 +1 位作者 董海鹰 王浩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113,共7页
针对多分布式电源优化调度中存在的计算量与通信量大、难以实现整体完全分布式调控等问题,结合调频控制对一致性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超节点协同一致性算法的源-荷协同调度方法。首先,基于单跳采样法对原分布式电源网络结构进行拓... 针对多分布式电源优化调度中存在的计算量与通信量大、难以实现整体完全分布式调控等问题,结合调频控制对一致性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超节点协同一致性算法的源-荷协同调度方法。首先,基于单跳采样法对原分布式电源网络结构进行拓扑重构,选取超节点并对决策变量进行求解,划分的局部集内的普通节点只与超节点进行通信;其次,对离散型一致性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自适应全局修正系数的调频控制方法,通过采集系统频率偏差大小决策全局修正系数参与功率调节,来更好地适应主动配电网实时调度和完全分布式控制,并用所提控制方法求解系统运行成本最小调度模型;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所提调度方法在应对拓扑切换和源-荷突变场景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发生突变时,所提调度算法能够实现一致性增量成本的快速收敛,并有效控制各分布式电源的增量成本在8.95元以下;在系统无突变情况下,算法仅需197次迭代便可实现调度分配,可主动为调度部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一致性算法 调频控制 超节点 优化调度 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低氧环境施工作业效率测量及修正研究
5
作者 周勇 马佳瑶 +2 位作者 李翔 侯兴隆 陶昌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7-45,共9页
为探究高原低氧环境对建筑工人作业效率的影响,基于可穿戴设备和SVM模型,构建工作状态识别模型对高原与平原地区建筑工人进行作业效率测量,分析高原作业效率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不同个体特征下高原不同工种作业效率修正系数及综合预测模... 为探究高原低氧环境对建筑工人作业效率的影响,基于可穿戴设备和SVM模型,构建工作状态识别模型对高原与平原地区建筑工人进行作业效率测量,分析高原作业效率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不同个体特征下高原不同工种作业效率修正系数及综合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低氧环境增加了施工人员的间接工作与空闲时间,导致作业效率平均下降约为26%,平均作业效率修正系数约为0.60~0.85;劳动强度较大的泥工等工种适应能力较弱,修正系数约为0.60~0.65;技术性高的门窗工等工种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修正系数约为0.80~0.85。研究结果可为高原施工进度优化与职业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环境 施工作业效率 多穿戴设备 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区间最优带遗忘因子迭代学习控制算法
6
作者 戴宝林 罗雨霜 厚亚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12-117,共6页
针对传统时变遗忘因子迭代学习控制(ILCFF)算法中遗忘因子需依靠经验确定且缺乏取值依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优控制增益与可变修正区间的最优ILCFF算法。该算法在已有最优ILCFF算法基础上,引入矩阵范数构建涵盖迭代轴和时间轴的遗忘... 针对传统时变遗忘因子迭代学习控制(ILCFF)算法中遗忘因子需依靠经验确定且缺乏取值依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优控制增益与可变修正区间的最优ILCFF算法。该算法在已有最优ILCFF算法基础上,引入矩阵范数构建涵盖迭代轴和时间轴的遗忘因子二维修正区间,通过在该区间单独设置遗忘因子值,实现局部干扰抑制。该算法突破了传统时变遗忘因子必须在多次迭代后趋近于1的设计思路,理论推导证明了算法收敛性,并给出了算法收敛条件。同时,证明了系统输出跟踪误差趋于稳定后,局部增大遗忘因子可以进一步减小系统输出跟踪误差。该算法结构简单,计算量小,在保证系统收敛速度的同时进一步减小了系统输出跟踪误差,抑制系统干扰效果较好。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学习控制 最优控制增益 可变修正区间 遗忘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遥相关因子的月降水数据偏差校正方法
7
作者 闫宝伟 常建波 +3 位作者 孙明博 古东霖 周学叡 杨东旭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1,共12页
多源降水数据校正对于缺资料地区水文规律的分析及模拟至关重要,当前校正方法对气候要素考虑不足。为此,基于ERA5、ERA5-Land、MSWEP-V2和PERSIANN-CDR多源降水数据集与遥相关因子集,结合XGBoost-SHAP模型进行特征筛选与成因分析,构建基... 多源降水数据校正对于缺资料地区水文规律的分析及模拟至关重要,当前校正方法对气候要素考虑不足。为此,基于ERA5、ERA5-Land、MSWEP-V2和PERSIANN-CDR多源降水数据集与遥相关因子集,结合XGBoost-SHAP模型进行特征筛选与成因分析,构建基于BiLSTM的降水数据偏差校正模型,采用贝叶斯优化(BO)策略寻求模型的最优超参数组合,以进一步提高校正精度。选取汉江上游为研究对象,对多源降水数据进行偏差校正。结果表明:①大气环流类因子是汉江上游降水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北半球副高脊线位置指数的影响最大;②与传统的统计类方法相比,BO-BiLSTM略逊色于表现最优的参数转换法,但可以更加灵活地考虑多个因子的影响;③考虑遥相关因子后,多源降水数据校正的测试期纳什效率系数平均提升了5.4%,均方误差平均降低了24.6%,Kling-Gupta效率系数平均提升了10.5%。研究成果可为数据匮乏地区月降水的高精度估算与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降水 偏差校正 遥相关因子 多源降水数据集 BiLST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地形校正研究进展及展望
8
作者 张菲菲 王林 +4 位作者 马静 王万银 李建国 周新鹏 李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4-273,共20页
重力地形校正的目的是消除地形质量对观测重力的影响,包括传统地形校正和中间层校正,是重力勘探外部校正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影响重力勘探精度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研究人员对地形校正计算模型、计算方法、计算精度的影响因素等开展了... 重力地形校正的目的是消除地形质量对观测重力的影响,包括传统地形校正和中间层校正,是重力勘探外部校正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影响重力勘探精度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研究人员对地形校正计算模型、计算方法、计算精度的影响因素等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忽视了不同测量方式(陆、海、空、井)过程中地形校正方法的统一,以及不同影响因素变化规律及选取原则的讨论。本文详细介绍了不同测量方式地形校正的原理、计算方法及精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及展望,指出地形校正方法中存在不同重力测量方式地形校正方法不统一、重力异常意义不统一、精度影响因素研究程度不同的问题。针对不同重力测量方式地形校正方法的基本原理,制定统一的地形校正规范成为重力数据统筹使用的必然。通过讨论分析地形网格间距、地形校正半径及地层密度对地形校正精度的影响,提出需要开展地形网格间距、地形校正半径与计算精度之间规律性关系的研究,实现地形网格间距和地形校正半径在实际工作中的灵活选取,提高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地形校正 地形质量 计算模型 计算方法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及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hree Factor+C模型改进的地形辐射校正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伟阁 杨辽 +1 位作者 曹良中 贾洋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43,共8页
地形辐射校正(简称"地形校正")是复杂地形遥感定量化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传统的经验地形校正模型存在的不同坡度采用同一校正系数的缺陷,基于简化的Three Factor+C模型,借鉴改进型Minnaert模型中坡度分级的思想,提出了基... 地形辐射校正(简称"地形校正")是复杂地形遥感定量化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传统的经验地形校正模型存在的不同坡度采用同一校正系数的缺陷,基于简化的Three Factor+C模型,借鉴改进型Minnaert模型中坡度分级的思想,提出了基于Three Factor+C+坡度的地形校正方法。结果表明,使用Three Factor+C+坡度模型进行地形校正后的遥感图像,其均值、标准差、像元值与光照系数的相关性、阴阳坡光谱辐亮度值、离散指数和同质系数等6个指标均优于参与比较的C模型、SCS模型、Three Factor模型和Three Factor+C模型的对应指标。Three Factor+C+坡度模型有比较完善的物理机制,并较好地消除地形对光谱辐亮度的影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校正 THREE factor+C模型 坡度分级 离散系数 同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件复用的单相无桥倍压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10
作者 丁明远 李浩昱 +2 位作者 赵雷 贲洪奇 王志亮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40-1852,共13页
该文提出一类元件复用型单相无桥倍压式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拓扑,在Sepic、Cuk、Zeta型双变换单元无桥PFC拓扑的基础上,通过重构电流路径以实现双变换单元的合并,使元件利用率得以提高,同时交流侧的高功率因数特性以及相同输出电压下... 该文提出一类元件复用型单相无桥倍压式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拓扑,在Sepic、Cuk、Zeta型双变换单元无桥PFC拓扑的基础上,通过重构电流路径以实现双变换单元的合并,使元件利用率得以提高,同时交流侧的高功率因数特性以及相同输出电压下开关管的低电压应力优势被完全保留。该文详尽分析中间储能单元的换流过程以及电路结构的推衍过程,并进行拓扑的性能比较。考虑到电路工作原理分析过程的类似性,以Sepic型单相无桥倍压式PFC变换器为例,对其进行开关周期的模态分析,推导变换器的输入电流特性、稳态电压增益以及器件应力,并对相关电路参数进行设计。最后,搭建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拓扑推衍方案的可行性以及理论分析与参数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桥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 拓扑推衍 元件复用 倍压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影响下复杂激励对软磁复合材料损耗研究
11
作者 孙铭鑫 刘成成 +2 位作者 汪友华 赵磊 武仕朴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63,共9页
电力设备通常工作在含有谐波的情况下,散热不充分和谐波产生的额外损耗都会造成设备温度的升高,导致损耗的计算更为复杂,因此对SMC在温度影响下的复杂激励磁芯损耗研究非常有必要。该文在建立的三维SMC颗粒和环形样件损耗模型的基础上,... 电力设备通常工作在含有谐波的情况下,散热不充分和谐波产生的额外损耗都会造成设备温度的升高,导致损耗的计算更为复杂,因此对SMC在温度影响下的复杂激励磁芯损耗研究非常有必要。该文在建立的三维SMC颗粒和环形样件损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校正因子和分析温度对软磁复合材料的影响因素设计能够考虑温度和复杂激励的三维SMC颗粒和环形样件模型,搭建能够测量不同温度和不同谐波激励下SMC环形样件磁芯损耗的实验平台。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对比温度变化与谐波含量,谐波阶次和谐波相位对磁芯损耗的影响情况,最后根据搭建的实验平台测量温度范围为20~100℃下复杂激励磁芯损耗情况,并与考虑温度的仿真模型计算值进行对比,验证改进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磁复合材料 校正因子 温度 复杂激励 三维模型 磁芯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无创矫治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周昕阳 于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评估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经耳廓模型无创矫治后的疗效及反弹情况,分析可能影响此病发生的因素。方法①选取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患儿86例123耳作为治疗组,应用爱韦尔无创耳模矫正器治疗,比较不同日龄组... 目的评估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经耳廓模型无创矫治后的疗效及反弹情况,分析可能影响此病发生的因素。方法①选取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患儿86例123耳作为治疗组,应用爱韦尔无创耳模矫正器治疗,比较不同日龄组间[A组(3~7 d)31耳,B组(8~42 d)59耳,C组(>42 d)33耳]治疗后的反弹情况。②选取相似年龄分布的耳廓形态正常小儿77例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两组小儿的相关情况,分析可能影响此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①123耳中治疗成功107耳(87.0%),16耳(13.0%)发生反弹,其中11耳(81.3%)发生在治疗结束后三个月内;C组较A、B组反弹率高(P<0.001),A、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单因素分析结果示治疗组较对照组小儿双亲生育时年龄较大、父亲吸烟史、母亲流产史、妊娠合并高血压史、孕期贫血史发生率较高,母亲补充叶酸及剖宫产发生率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示父亲年龄大(OR=1.58,P=0.003)、母亲妊娠合并高血压史(OR=4.39,P=0.004)、孕期贫血史(OR=3.72,P=0.005)为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亲补充叶酸(OR=0.44,P=0.049)、剖宫产(OR=0.35,P=0.008)为其保护性因素。结论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经无创矫治后畸形的反弹大多发生在治疗结束后三个月内,治疗时日龄大于42 d者反弹率较高。此病的发生可能与父亲年龄、母亲是否规律补充叶酸、生产方式、是否患妊娠合并高血压或孕期贫血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耳廓形态畸形 无创矫正 反弹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老化下电缆绝缘介损特征及在线监测修正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刚 李瑞 +5 位作者 张圆明 王秀茹 张鹏飞 陈晨 叶桐珲 张东东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4-280,共7页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在电网中的投入,以及越来越多的非线性负荷的使用,使得系统中的高次谐波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高次谐波不仅对设备和材料的行为有负面影响,且对绝缘参数的在线测试结果也存在影响。为此,该文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的方式,...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在电网中的投入,以及越来越多的非线性负荷的使用,使得系统中的高次谐波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高次谐波不仅对设备和材料的行为有负面影响,且对绝缘参数的在线测试结果也存在影响。为此,该文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的方式,进行循环老化下电缆绝缘介损特征(tan δ)及在线监测修正方法研究,试验测试不同电压下工频1~8倍频率范围内交联聚乙烯电缆老化后的介质损耗因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增加tan δ增大,20次老化处理前期增幅最大,对于50 Hz情况,tan δ从0.009 4增加为0.021 9;tan δ增大程度受到谐波频率和谐波电压的影响,且谐波频率的影响不可忽略。最后根据试验结果,提出电缆绝缘介质损耗因数修正方法,给出50~400 Hz高频下的修正系数。研究成果可用于工频条件下在线介损监测的修正,从而提升电缆老化在线评估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老化 介质损耗因数 高次谐波 修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非均质性碳酸盐岩气藏产能试井异常资料校正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珺君 张连进 +5 位作者 刘微 张飞 毛正林 胡怡 周芳芳 唐洪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8-314,共7页
针对四川盆地灯影组四段气藏产能试井测试异常问题,开展现场实测数据与岩心衰竭实验、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实践经验以及气井动态分析综合对比,判定测试资料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储层的强非均质性。其机理为:强非均质性地质特征引起气井孔-洞-... 针对四川盆地灯影组四段气藏产能试井测试异常问题,开展现场实测数据与岩心衰竭实验、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实践经验以及气井动态分析综合对比,判定测试资料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储层的强非均质性。其机理为:强非均质性地质特征引起气井孔-洞-缝系统渗流不同步。渗流越同步,气井产能试井不同生产制度下的动态储量差异越小,测试数据和解释质量越高,反之亦然。通过引入生产压差流动因子α,建立了考虑α的气井产能方程校正方法,α能够表征强非均质性气藏孔-洞-缝系统小压差下渗流不同步、大压差下同步渗流的典型特征。应用文中方法对灯四段气藏11口测试异常井进行校正,建立了更加符合地质特征的产能方程。实例分析证实:文中方法对正确分析强非均质性气藏产能具有一定的矿场应用价值,可靠的产能评价结果将为正确认识气井动态、支撑气藏井网开发及开发规模、生产组织决策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压差流动因子 机理 强非均质性 异常 校正 矿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京津冀地区短时降水预报订正
15
作者 王玉虹 孔德璇 +4 位作者 朱寿鹏 张南 季焱 张珊 徐焕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7-267,共11页
基于2022-2024年汛期综合分析与短时临近预报系统(Integrated Nowcasting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ystem,INCA)降水预报以及京津冀降水观测数据,采用U-Net深度学习模型,结合TS评分和均方误差的加权函数作为损失函数,对3~12 h... 基于2022-2024年汛期综合分析与短时临近预报系统(Integrated Nowcasting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ystem,INCA)降水预报以及京津冀降水观测数据,采用U-Net深度学习模型,结合TS评分和均方误差的加权函数作为损失函数,对3~12 h短时降水预报进行订正,开展包含降水季节特征、日变化特征、区域特征以及影响短时强降水的热力条件、动力条件在内的多种因子影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考虑多种因子影响的深度学习模型比单一因子深度学习模型对原始预报改进更明显,可提高所有量级降水的TS评分;3~12 h预报中,各量级降水的TS评分最大提升幅度分别为0.07、0.06、0.06、0.03;预报技巧改进明显的空间范围随降水强度(R)增大而减小,对于R≥0.1 mm·h^(-1)和R≥5 mm·h^(-1)量级降水,京津冀大部分地区TS评分得到提升,对于R≥10 mm·h^(-1)和R≥20 mm·h^(-1)量级降水,京津冀东部地区TS评分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U-Net模型 损失函数 影响因子 预报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馈谐波解耦控制的Boost PFC变换器
16
作者 张荣飞 刘雪山 +1 位作者 王春涛 周群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3-224,共12页
电力电子设备在本地配电网的高渗透趋势导致谐波源密集化、分散化、广域化,传统点对点的谐波治理方式存在弊端。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和典型的本地配电网模型,研究了非线性负荷与Boost PFC变换器之间的... 电力电子设备在本地配电网的高渗透趋势导致谐波源密集化、分散化、广域化,传统点对点的谐波治理方式存在弊端。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和典型的本地配电网模型,研究了非线性负荷与Boost PFC变换器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峰值电流控制Boost PFC变换器具有一定的谐波补偿能力,但其谐波补偿效果较差;基于此,提出了一种与临界连续峰值电流控制Boost PFC变换器相匹配的前馈谐波解耦控制方法,以实现对本地配电网中非线性负载谐波的自适应补偿;同时,考虑不同的本地配电网工况,阐述了单台Boost PFC变换器的谐波补偿控制环路设计及其谐波补偿能力。最后,搭建了一台基于前馈谐波解耦控制的160 W Boost PFC样机对理论分析进行实验验证,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 谐波补偿 本地配电网 分布式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M模式下单相Boost APFC效率优化设计
17
作者 徐恒山 王地康 +1 位作者 张旭军 马丽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0,共10页
针对单相Boost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APFC)难以在低成本下优化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拉格朗日乘数法的单相Boost APFC效率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根据连续导通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CCM)下Boost... 针对单相Boost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APFC)难以在低成本下优化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拉格朗日乘数法的单相Boost APFC效率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根据连续导通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CCM)下Boost APFC的工作原理,提出一种用于精确计算单相Boost APFC在CCM模式下各元件电流的解析法以评估理论与仿真误差;然后,推导出单相Boost APFC效率和无源元件总体积的解析表达式;最后,考虑最大磁通密度、电流纹波率约束,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单相Boost APFC最优效率和功率密度所需的开关频率和升压电感值。实验证明,满载下样机峰值效率可达96.81%且设计误差小于0.1%,所提方法可有效提高单相Boost APFC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 单相 升压变换器 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心双管射流泵流量修正系数的优化研究
18
作者 乔倩瑜 罗懿 +2 位作者 赵润冬 周瑞立 周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4,共6页
射流泵排水采气工艺是释放高产水气井产能的重要排采工艺,但在实际应用中射流泵理论方程存在气井适应性差、计算结果误差大、无法精准指导工艺参数设计的问题。基于射流泵理论排量方程,分析造成理论计算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误差的原因,... 射流泵排水采气工艺是释放高产水气井产能的重要排采工艺,但在实际应用中射流泵理论方程存在气井适应性差、计算结果误差大、无法精准指导工艺参数设计的问题。基于射流泵理论排量方程,分析造成理论计算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误差的原因,明确流量修正系数优化对射流泵工艺设计的重要作用,并依托Q1井同心双管射流泵工艺+井下智能监测技术,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流量修正系数计算方法,拟合出一个六元参数流量修正系数经验方程,准确率达98%;相较于常规计算方法误差减小了48.2%,提升了吸入口压力的计算精度。采用该方程对另外3口同心双管射流泵进行参数优化,优化后的平均日产气量增加1542 m^(3),平均日产液量增加2.5 m^(3)。所得结论对于进一步指导射流泵工艺在排水采气中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采气 同心双管射流泵 理论排量方程 流量修正系数 吸入口压力 多因素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测多评法的不同药材中6个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申凤霞 马云 +5 位作者 李倩 李蔚群 孙艳 沈素芹 姜佳峰 范建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0,64,共10页
基于一测多评法建立同时测定栀子、山茱萸、胡黄连、玄参4种药材中莫诺苷、栀子苷、马钱苷、胡黄连苷Ⅱ、胡黄连苷Ⅰ和哈巴俄苷6个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 基于一测多评法建立同时测定栀子、山茱萸、胡黄连、玄参4种药材中莫诺苷、栀子苷、马钱苷、胡黄连苷Ⅱ、胡黄连苷Ⅰ和哈巴俄苷6个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确定栀子等4种药材中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专属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栀子苷为内参照物,采用多点校正法,计算得莫诺苷、马钱苷、胡黄连苷Ⅱ、胡黄连苷Ⅰ、哈巴俄苷5个待测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建立一测多评(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QAMS)含量测定方法,并与外标法(external standard method,ESM)实测值进行比较。通过多点校正法计算得到莫诺苷、马钱苷、胡黄连苷Ⅱ、胡黄连苷Ⅰ、哈巴俄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8948、1.0968、1.2849、1.7008、1.4051,QAMS与ESM测定值无显著差异,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基于一测多评法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栀子中栀子苷、山茱萸中莫诺苷和马钱苷、胡黄连中胡黄连苷Ⅱ和胡黄连苷Ⅰ以及玄参中哈巴俄苷6个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准确、可行,可用于栀子、山茱萸、胡黄连、玄参药材的质量评价,并为其他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烯醚萜 一测多评 相对校正因子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基于噪声协方差自适应的强跟踪滤波方法
20
作者 王远亮 李云育 +2 位作者 王亚飞 葛泉波 李宏 《指挥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0,共12页
强跟踪滤波是一种能有效应对状态突变和模型不精准系统的自适应估计方法。传统强跟踪滤波是利用渐消因子来调整预测估计误差协方差公式的状态转移矩阵相关部分,导致对滤波模型修正和模型参数估计的可解释性较弱,估计性能也有待于进一步... 强跟踪滤波是一种能有效应对状态突变和模型不精准系统的自适应估计方法。传统强跟踪滤波是利用渐消因子来调整预测估计误差协方差公式的状态转移矩阵相关部分,导致对滤波模型修正和模型参数估计的可解释性较弱,估计性能也有待于进一步改进。针对上述问题,在现有强跟踪渐消因子调整效果等价于调节过程噪声协方差的深度分析基础上,提出直接将渐消因子用来自适应动态调整预测估计误差协方差计算公式中过程噪声方差部分的强跟踪滤波思想,并给出了两种能有效保证协方差矩阵对称性的多重次优渐消因子计算方法。与传统的强跟踪滤波方法相比,新方法在现有滤波框架下直接实现了对系统模型参数的实时动态反馈修正,不仅避免因非对称而导致的滤波发散现象,同时具有非常清晰的原理和效果可解释性。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具有跟踪估计性能上的明显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跟踪滤波 预测误差协方差 系统模型修正 渐消因子 矩阵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