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7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网格空腹夹层板结构创新与实践最新进展
1
作者 陈红鸟 杨瑛 +4 位作者 田鹏刚 周正荣 陈靖 魏艳辉 马克俭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共20页
为了解决大跨度空腹网架结构抗剪刚度不足的问题,贵州大学马克俭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创新地提出了空腹夹层板结构。通过减小竖杆的高宽比,使之形成“超短柱”,即剪力键,利用剪力键连接上、下肋协同受力,从而使空腹夹层板结构具有较大的... 为了解决大跨度空腹网架结构抗剪刚度不足的问题,贵州大学马克俭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创新地提出了空腹夹层板结构。通过减小竖杆的高宽比,使之形成“超短柱”,即剪力键,利用剪力键连接上、下肋协同受力,从而使空腹夹层板结构具有较大的剪切刚度,其整体力学特性介于密肋井字楼盖与空腹网架之间。系统回顾了空腹夹层板结构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该结构的组成和分类,总结了该结构的几何和力学特点,归纳了现有的理论分析方法与技术规程、结构优势及工程应用案例,尤其是2010年以后的工程实践进展;最后,对空腹夹层板结构体系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空腹夹层板结构具有大跨度灵活划分空间、节约层高、降低结构自重、节省建筑用材、空腹可穿越管线等诸多优势,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实际工程应用面积已达300余万平方米,节约建设资金超过2亿元。空腹夹层板结构体系的理论及实践创新体现了新时代的科技自立自强,采用多高层大跨度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可节约土地资源,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空腹夹层板 大跨度结构 多高层建筑 网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转子发动机散热翅片结构优化设计及仿真研究
2
作者 韩宾 刘志鹏 +2 位作者 王一诺 张兆星 张琦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2-50,共9页
在工作过程中,转子发动机的缸体内部温度高、分布不均匀,易引起热应力、热疲劳等问题,影响发动机使用寿命。为了提高转子发动机工作时的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针对高温区温度过高的主要问题,基于转子发动机换热理论提出了加长翅片、栅... 在工作过程中,转子发动机的缸体内部温度高、分布不均匀,易引起热应力、热疲劳等问题,影响发动机使用寿命。为了提高转子发动机工作时的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针对高温区温度过高的主要问题,基于转子发动机换热理论提出了加长翅片、栅格结构、铜铝一体化3种优化方法。在验证仿真正确性的前提下,使用Fluent模拟了不同模型的换热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3种方案均能提高转子发动机散热性能,相比于未优化模型,加长翅片模型的表面积提高124.4%,散热效果提升4.9%,栅格模型的表面积提高158.5%,散热效果提升8.3%,铜铝一体化模型在结构和材料的协同作用下,散热能力提升15.2%。试验表明,合理优化翅片结构及材料能够提高转子发动机的散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发动机 栅格结构 有限元仿真 结构设计 铜铝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交多直混联网架运行特性分析与构建方法
3
作者 黄莹 王国腾 +3 位作者 蔡晖 晏铭新 徐政 韩杏宁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45-1653,共9页
我国负荷中心地区电网交流线路密集,存在潮流控制困难、短路电流超标等问题,交流电网的规模效应趋于饱和,亟需发展交直流混联新形态电网结构。为提高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可控性、安全性和稳定性,首先分析了3种典型交直流输电方式的技... 我国负荷中心地区电网交流线路密集,存在潮流控制困难、短路电流超标等问题,交流电网的规模效应趋于饱和,亟需发展交直流混联新形态电网结构。为提高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可控性、安全性和稳定性,首先分析了3种典型交直流输电方式的技术特点,包括全直流异步互联方式、全交流同步互联方式和常规交直流混联方式;然后,针对单交多直混联这一特殊网架结构,从潮流控制能力、N-1过载、短路电流、频率稳定性、电压稳定性、同步稳定性等方面分析该网架的运行特性,并给出单交多直混联网架的构建方法;最后,在一个单交多直典型算例中开展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单交多直混联网架可以兼顾交直流电力系统可控性、安全性和稳定性需求,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网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交多直 交直流混联 网架结构 运行特性 构建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叠网格技术柔性旗帜与流体耦合运动数值模拟
4
作者 杜小振 郭东兴 +3 位作者 王文秀 韩艺 刘晓彤 王淑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3-483,共11页
为研究分析自然界与风能采集领域中柔性旗帜与空气流固耦合运动特性,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和二维柔性板轴向不可拉伸假设推导旗帜颤振非线性理论模型,研究了旗帜与空气之间的耦合运动,分析长度、质量比和风速对其运动特性影响。利用双向... 为研究分析自然界与风能采集领域中柔性旗帜与空气流固耦合运动特性,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和二维柔性板轴向不可拉伸假设推导旗帜颤振非线性理论模型,研究了旗帜与空气之间的耦合运动,分析长度、质量比和风速对其运动特性影响。利用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及重叠网格技术对旗帜随风摆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流场中旗帜运动行为及周围流场特性。结果表明:临界颤振风速随旗长增加而减小,摆动位移随风速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质量比越大,颤振频率越小,斯特劳哈尔数受其影响较小;旗帜尺寸一定时,风速较小,摆动位移、频率较小,风速超过临界颤振风速发生大幅度颤振现象;旗帜周围漩涡会经历产生、脱落和消失过程,周围压力及速度会随漩涡运动过程发生变化。可见采用基于重叠网格技术的数值模拟方法可有效解决柔性旗帜大变形问题,实现理论与数值仿真验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旗帜 流固耦合 重叠网格 流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峰值加速度和最大层间位移角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以成都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
5
作者 昌毅 杨仁镪 +1 位作者 杨子健 李革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9043-9051,共9页
以往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一般是针对结构自身特性进行分析,很少结合研究区域的工程场地的差异性,忽略了城市内不同工程场地的位置差异性,因此,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以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提出基于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 以往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一般是针对结构自身特性进行分析,很少结合研究区域的工程场地的差异性,忽略了城市内不同工程场地的位置差异性,因此,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以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提出基于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和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θ_(max)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针对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方法利用层间剪切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求得各地震响应下的θ_(max),再对θ_(max)及其相对应的地震动进行对数线性拟合得到两者的关系式;针对成都市区域,该方法以成都市历史地震动资料为数据基础,结合PGA计算公式,得到成都市各个工程场地位置的PGA。进而,以最大层间位移角为结构损伤指标,以PGA为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结构在充分运行、基本运行、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4个不同性能水准下的结构失效概率最高分别为94.1%、89.1%、74.7%和40.8%,且结构各性能水准的结构失效概率的总体变化趋势都是由西部向东部递减,因此可以适当加强西部地区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适当放宽东部地区的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以便节约经济成本。所提出的方法对降低地震灾害损失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值加速度 最大层间位移角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结构失效概率 网格化 地震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履式草方格铺设机器人的设计及分析
6
作者 刘林 孙守义 +1 位作者 刘源远 邓钢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2期75-79,85,共6页
荒漠化严重影响土地生产力和农业发展,我国作为荒漠化严重的国家,急需高效治理手段。传统的草方格沙障铺设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难以满足大规模治理需求。因此,开发自动化草方格铺设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铺设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荒漠化严重影响土地生产力和农业发展,我国作为荒漠化严重的国家,急需高效治理手段。传统的草方格沙障铺设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难以满足大规模治理需求。因此,开发自动化草方格铺设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铺设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推动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发展。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设计了轮履式草方格铺设机器人。通过对比不同运动结构,选择轮履式底盘,结合轮式和履带式优点,提高越障能力和地形适应性。铺设机构通过电机驱动实现草帘铺设和剪切,电推杆完成压紧作业。硬件采用TC264D核心板,构建了完整的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作业。实验在不同地形条件下验证了机器人的性能。实验表明,机器人在砾石地上的平均通过速度为0.125 m/s,展现出良好的越障能力。在沙地、粘土和砾石地上,自动播撒种子成功率均达92%,自动化功能可靠。尽管粘土地上铺设成功率略低(88%),但整体性能出色。未来将优化在复杂地形上的铺设效率和播撒功能,推动草沙障铺设机械向功能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为荒漠化治理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农业用地 轮履式草方格铺设机器人 越障能力 减速电机 横向铺设结构 纵向铺设结构 自动化 嵌入式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雄岭深层高陡构造及断层下盘精细成像解决方案
7
作者 吴迪 章多荣 +3 位作者 赵邦六 王绪本 吴永国 王海立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0-521,共12页
英雄岭构造带地震波场复杂、散射噪声发育、有效信号弱,其特殊的低降速层和强各向异性给深层盐下构造的精细成像带来巨大挑战。常规地震数据的多期攻关处理仍无法克服巨厚膏盐层和4套大断裂带的影响,高陡构造成像失真,断层难以准确刻画... 英雄岭构造带地震波场复杂、散射噪声发育、有效信号弱,其特殊的低降速层和强各向异性给深层盐下构造的精细成像带来巨大挑战。常规地震数据的多期攻关处理仍无法克服巨厚膏盐层和4套大断裂带的影响,高陡构造成像失真,断层难以准确刻画。为此,提出了基于深层高陡构造及断层下盘成像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一体化方案,该方案包括:①利用模型正演和实际数据成像的对比分析技术,明确影响高陡构造和断层下盘成像的观测系统关键参数;②利用浅层速度对深层构造成像的定量影响分析,形成针对性的表层调查方案与表层建模技术;③以“真”地表速度建模为导向,利用分偏移距层析反演和多方位网格层析等技术手段,最终获得满足断层下盘构造精细成像需求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研究认为:①利用宽方位、大炮检距观测数据能够提升研究区深层断层和基底成像的可靠性和成像精度;②分偏移距约束层析反演可以较好地解决山地巨厚表层建模精度低的难题;③利用宽方位地震数据的多方位网格层析技术可获得膏盐层和断层下盘各向异性介质的合理速度场,从而提高复杂高陡构造和断层下盘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岭构造带 高陡构造 断层下盘 宽方位 表层建模 网格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压气体轴承双向流-固耦合温度特性分析
8
作者 杜羽茜 倪艳光 +1 位作者 崔永存 牛荣军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102,共10页
动静压气体轴承在长时间运行后,气膜的温升使转轴出现热膨胀,严重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转。为此,建立三维非稳态动静压气体轴承-转轴数值模型,采用双向流-固耦合分析方法,结合动网格技术,分析偏心、转速等对气膜压力、承载力、气动热、变形... 动静压气体轴承在长时间运行后,气膜的温升使转轴出现热膨胀,严重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转。为此,建立三维非稳态动静压气体轴承-转轴数值模型,采用双向流-固耦合分析方法,结合动网格技术,分析偏心、转速等对气膜压力、承载力、气动热、变形等参数的影响规律,并开展主轴系统温度场试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气膜温升与转速和偏心率呈正相关关系,当偏心率大于0.2时,与供气压力呈负相关关系;在偏心率不变的情况下,转速对承载力的影响显著高于供气压力的影响,随着偏心率的增大,供气压力和转速的增加均能显著提升承载力;在大偏心率高转速下,转轴膨胀变形量飞速增长,此时因转轴膨胀带来的问题也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压气体轴承 流-固耦合 热变形 气膜温度 动网格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重力坝整体温控仿真有限元模型参数化前处理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崔旖璇 柴革红 +2 位作者 朱旭华 程宏远 强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36,共5页
结构化网格在抗畸变性和数值稳定性等方面更具优势,但其生成过程复杂耗时,如何快速生成高质量结构化网格是数值模拟领域的难点之一。针对考虑浇筑分块的重力坝混凝土结构网格生成,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化分割的模型分块方法。在BIM软件CA... 结构化网格在抗畸变性和数值稳定性等方面更具优势,但其生成过程复杂耗时,如何快速生成高质量结构化网格是数值模拟领域的难点之一。针对考虑浇筑分块的重力坝混凝土结构网格生成,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化分割的模型分块方法。在BIM软件CATIA中建立重力坝的参数化模型和曲面,利用宏脚本简化分割命令,通过参数化曲面将模型分割为可自动生成结构化网格的子块;通过有限元前处理软件HyperMesh将子块划分为结构化网格,从而实现参数化建模与结构化网格自动生成的协同工作。以某重力坝工程为例,用该方法进行结构化网格生成,并通过雅可比比率等指标评估单元质量。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仅需修改部分模型结构并输入关键参数,即可快速生成分解为子块的重力坝模型,并划分适用于施工期温度场应力场计算的结构化网格,使得重力坝整体温控仿真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时间缩短了80%以上。这种参数化前处理方法有望在数值模拟领域广泛应用,为其提供更快捷、更精确的结构化网格生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CATIA 参数化建模 模型分解 结构化网格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BGA封装的低损耗毫米波前端模组设计
10
作者 蒲星明 赵怡 +3 位作者 董刚 韩世宏 范齐升 余怀强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针对小型化、低成本化、集成化T/R组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工作在30~40 GHz的毫米波前端模组。该模组采用高温共烧陶瓷(HTCC)基板和球栅阵列(BGA)封装,实现了4个收发通道的高密度集成,具备信号放大、功率分配和幅相控制等功能。通过对该... 针对小型化、低成本化、集成化T/R组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工作在30~40 GHz的毫米波前端模组。该模组采用高温共烧陶瓷(HTCC)基板和球栅阵列(BGA)封装,实现了4个收发通道的高密度集成,具备信号放大、功率分配和幅相控制等功能。通过对该模组毫米波信号垂直互连结构的仿真优化,实现了该结构在毫米波频段的低损耗信号传输。设计制作PCB测试板对该垂直互连结构进行测试验证,经计算得到该垂直互连结构最高插入损耗为0.78 dB。采用该毫米波信号垂直互连结构制作了一款Ka波段四通道毫米波前端模组。测试结果表明,该模组在30~40 GHz时单通道发射功率大于20 dBm,接收增益大于21.33 dB,驻波比优于1.51,满足射频系统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栅阵列(BGA)封装 毫米波 前端模组 垂直互连结构 高温共烧陶瓷(HT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多直流馈入受端网架优化方法
11
作者 田宝烨 郭知非 +5 位作者 周保荣 樊丽娟 邓卓明 尤作为 李凤娇 林凌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9-556,共8页
负荷密度的增加和外电馈入比例的提高使得受端输电网络的短路电流水平不断攀升,影响了受端电网的安全运行,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多直流馈入受端网架优化方法.研究并提出改进的复杂网络理论社团发现算法,搜索受端电网关... 负荷密度的增加和外电馈入比例的提高使得受端输电网络的短路电流水平不断攀升,影响了受端电网的安全运行,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多直流馈入受端网架优化方法.研究并提出改进的复杂网络理论社团发现算法,搜索受端电网关键联络线,形成预开断线路集.以短路电流改善程度、多馈入短路比指标及网络有功损耗作为目标函数,建立受端电网网架多目标优化模型.为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在电网运行方式中,考虑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影响,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Frank-Copula函数生成风光出力场景并聚类得到典型场景集.利用NSGA-Ⅱ算法求解模型,得到Pareto最优解集,选取满足N-1校核的最优决策方案.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端电网 短路电流 多直流馈入 复杂网络理论 网架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拖曳系统弱流固耦合方法
12
作者 王志博 黄帅瑜 +2 位作者 顾津菁 赵淼 姚惠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0-417,共8页
为了解决拖曳缆系统采用常系数估算流体载荷造成缆索动力学响应模拟不准确的问题,本文将有限差分法与雷诺平均方程相结合,依托初始缆形采用网格生成器脚本功能生成计算域,设计拓扑源面,并填充结构化网格,以高质量黏性网格为基础,采用计... 为了解决拖曳缆系统采用常系数估算流体载荷造成缆索动力学响应模拟不准确的问题,本文将有限差分法与雷诺平均方程相结合,依托初始缆形采用网格生成器脚本功能生成计算域,设计拓扑源面,并填充结构化网格,以高质量黏性网格为基础,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求解器结合湍流模型计算得到沿缆分布的水动力,采用插值方法将水动力载荷插值到离散缆段几何中心处,利用有限差分方法更新拖曳系统动力学计算结果获得新的缆形,循环迭代地建立了单向耦合的弱流固耦合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耦合方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计算结果与实测缆形更加吻合。该方法也获得了拖曳缆的绕流场流动分离特点和流体载荷沿着缆的分布的一般规律,证实了沿缆的阻力系数取固定的经验系数会产生较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曳系统 流固耦合 计算流体力学 有限差分方法 雷诺平均方程 插值 粘性网格 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化学镀锡工艺的研究
13
作者 赵晓霞 陈立强 田宏波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4,共6页
以电镀有铜栅线的高效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结构为基底,采用化学镀锡的方法在铜栅线表面沉积金属锡层,研究了去铜时间以及化锡时间等化学镀锡工艺参数对铜栅线表面形貌及其内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刻蚀时间的加长,铜栅线表面形貌... 以电镀有铜栅线的高效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结构为基底,采用化学镀锡的方法在铜栅线表面沉积金属锡层,研究了去铜时间以及化锡时间等化学镀锡工艺参数对铜栅线表面形貌及其内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刻蚀时间的加长,铜栅线表面形貌平整程度呈增强趋势,当时间达到240 s时会产生过刻蚀现象。当化锡时间从1min增加至12 min时,锡镀层的微观形貌发生变化,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化学侧蚀程度加重,当化锡时间超过6min时,锡层与铜栅线的结合力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锡 铜栅线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沉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IR改进型的频率自适应重复控制
14
作者 易映萍 张英伟 +3 位作者 王聪 刘普 常忠廷 韩坤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7-326,共10页
重复控制为电力系统与清洁能源之间完成低谐波含量电能交互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因重复控制固有的谐振峰特性,重复控制器的有效增益带宽较窄,跟踪精度受电网频率波动影响较大。新能源发电接入电力系统的工作频率一般在49.5~50.... 重复控制为电力系统与清洁能源之间完成低谐波含量电能交互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因重复控制固有的谐振峰特性,重复控制器的有效增益带宽较窄,跟踪精度受电网频率波动影响较大。新能源发电接入电力系统的工作频率一般在49.5~50.5Hz之间波动,使得基于重复控制算法的并网逆变器的稳态性能大幅下降。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子形结构的Thiran滤波器分数阶重复控制策略,通过更新滤波器系数,动态改变重复控制内模延时来适应电网频率波动。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频率自适应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控制 并网逆变器 Thiran滤波器 分数阶延迟 梯子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蚀空间网架结构力学性能分析和失效概率评估
15
作者 李治 喻贺云 +4 位作者 褚怡璇 陈明哲 于晓辉 何羽 钱凯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10,共10页
复杂环境荷载作用下,空间网架结构的性能退化严重,导致其安全服役寿命期内的风险急剧增加。该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设计参数下空间网架结构力学响应规律,开展基于可靠度的结构概率安全评估。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两向正交正放平板空间网架... 复杂环境荷载作用下,空间网架结构的性能退化严重,导致其安全服役寿命期内的风险急剧增加。该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设计参数下空间网架结构力学响应规律,开展基于可靠度的结构概率安全评估。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两向正交正放平板空间网架结构模型,研究了不同高跨比、柱距及锈蚀率下空间网架结构应力和位移变化规律。通过模拟发现:随着高跨比的增加,最大拉应力和位移逐渐减小(减速渐缓),最大压应力先减后微增;空间网架结构高度从3.5 m升至6.3 m,最大位移减少53.66%;柱距增大导致杆件最大应力和位移增加(增速渐缓);在3.5 m空间网架结构高度下,柱距从4.5 m增至13.5 m,最大位移增加22.63%;锈蚀率上升导致最大应力和位移缓慢增长,锈蚀对空间网架结构应力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累积过程,不会导致空间网架结构性能突然的急剧下降。在此基础上,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以JGJ 7—2010《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容许挠度为判据,开展了多维不确定参数影响下的空间网架结构失效概率评估,结果表明:在H1L2工况下(空间网架结构高度3.5 m、柱距9.0 m),无锈蚀失效概率为0.27%,当锈蚀率为40.00%时失效概率增至22.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架结构 锈蚀 有限元分析 拉丁超立方抽样 失效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刚度法的运载火箭网格加筋贮箱结构仿真与优化
16
作者 顾秀聪 周遇仁 +2 位作者 冀宾 刘冠华 刘建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1,共7页
贮箱是液体火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轻量化设计的有限元模型包含大量筋条细节,网格数量多,难以实现快速设计。首先,基于细长型筋条的承力特点,将周期性排布的筋条等效为包含轴向刚度和剪切刚度的各向异性光筒壳,使用等效刚度法,将各... 贮箱是液体火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轻量化设计的有限元模型包含大量筋条细节,网格数量多,难以实现快速设计。首先,基于细长型筋条的承力特点,将周期性排布的筋条等效为包含轴向刚度和剪切刚度的各向异性光筒壳,使用等效刚度法,将各层壳与蒙皮通过刚性连接实现刚度叠加,降低模型规模;其次,依据贮箱壁板设计准则,在其结构参数优化中,通过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现有结构进行减重设计,在面对新的设计需求时,采用多岛遗传算法在一轮优化中给出了多种结构形式的较优解;最后,经验证贮箱重量可减小15%~20%。通过与整箱精细模型对比,两者误差在5%以内,表明文章结构仿真与优化建模方法在未来火箭贮箱设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加筋 等效刚度法 结构设计 轴压稳定性 优化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大跨度钢网架结构体育场馆安全性评定
17
作者 贾丽欣 吕文浩 +2 位作者 裴兴旺 孙成 李文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3-180,共8页
为提升既有大跨度钢网架结构体育场馆安全性,从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围护结构等3个角度出发,构建24个因素影响层指标,并采用博弈论综合主客观赋权法对安全性评定指标体系进行赋权;通过荷载传力路径划分构件重要性等级,并严格界定不同指... 为提升既有大跨度钢网架结构体育场馆安全性,从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围护结构等3个角度出发,构建24个因素影响层指标,并采用博弈论综合主客观赋权法对安全性评定指标体系进行赋权;通过荷载传力路径划分构件重要性等级,并严格界定不同指标安全性等级临界值,确立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基于物元可拓模型,对5个既有大跨度钢网架结构体育场馆进行数据采集与模型应用,并以甲体育馆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甲体育馆在常规荷载(工况1、工况2)下安全性等级为Ⅱ级,但在极限荷载(工况3)下安全性等级为Ⅲ级,需重点监测构件锈蚀与变形问题;5个既有大跨度钢网架结构体育场馆模型评定结果与专家现场勘验结果吻合度达91.35%。研究证实,该模型能有效量化复杂工况下的既有大跨度钢网架结构体育场馆结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有大跨度 钢网架结构 体育场馆 安全性评定 物元可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形差异性的缝洞体内部结构预测方法
18
作者 杨赟昊 朱博华 +6 位作者 冉琦 李晶晶 卢志强 常健强 张胜寒 梁舒瑗 赵军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碳酸盐岩缝洞体油气藏内部结构的精细描述是该类储集体高效井位部署和效益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区缝洞体地震响应为串珠状,内部多为小尺度栅状结构,横向上具有分隔性。文中基于波形差异,改进了互相关相干算法的地震道组合方式,减小... 碳酸盐岩缝洞体油气藏内部结构的精细描述是该类储集体高效井位部署和效益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区缝洞体地震响应为串珠状,内部多为小尺度栅状结构,横向上具有分隔性。文中基于波形差异,改进了互相关相干算法的地震道组合方式,减小横向分析窗口,进行缝洞体内部结构分析;设计理论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并偏移成像,揭示小尺度缝洞储集体内部栅状结构地震响应特征;统计研究区实钻井储层段,并与预测结果进行吻合度比对;减小地震资料处理面元,预测的串珠状缝洞体内部栅状结构有效刻画储层段和边界;在井轨迹上标定储层段,进行三维刻画,吻合精度较高。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地震资料,显著提高预测精度,降低了地震资料解释的多解性。这一方法为有利油气靶区优选和井轨迹设计优化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地震解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相关相干算法 缝洞体油气藏 栅状结构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3D打印正十九烷/SEBS/PP/BN柔性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人体热管理应用研究
19
作者 周帅 许少村 +2 位作者 胡文韬 吴吉进 冯昌平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94,150,共7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热舒适性的要求日益增加。本研究基于“交联高分子溶胀”策略,利用高分子熔融共混加工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可3D打印、柔性且防泄露的正十九烷/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聚...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热舒适性的要求日益增加。本研究基于“交联高分子溶胀”策略,利用高分子熔融共混加工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可3D打印、柔性且防泄露的正十九烷/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聚丙烯(PP)/氮化硼(BN)复合相变材料。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表现出优异的3D打印性能和形状稳定性,在90℃下,该复合相变材料未出现明显的泄露。通过3D打印技术,将柔性复合相变材料加工成网格结构和连指手套结构,分别应用于人体冷敷和热防护。冷敷实验表明,使用该材料冷敷在手臂上,能在短时间内实现10℃降温效果,可以达到局部冷敷的效果。热防护实验表明,使用相变手套抓取热物体时,与未添加该复合相变材料的手套相比,最大温度差达到6℃;将网格结构贴敷在热源上时,添加该复合相变材料与未添加该复合相变材料的温差可达20℃,实现热防护的目的。本研究创造性将相变材料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可实现人体热管理器件的定制化制备,为实现人体高效热管理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3D打印 热管理 网格结构 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网格上时间分数阶扩散-波动方程的BDF2型有限元方法
20
作者 祝鹏 陈艳萍 徐先宇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8-1290,共23页
众所周知,非均匀网格的研究可以有效地解决分数阶Caputo型导数的初值奇异现象.在非均匀网格的理论分析中,经常采用分数阶离散Grönwall不等式进行误差分析,缺乏对误差结构的具体研究.设计了一种非均匀网格上的误差卷积结构,用于分... 众所周知,非均匀网格的研究可以有效地解决分数阶Caputo型导数的初值奇异现象.在非均匀网格的理论分析中,经常采用分数阶离散Grönwall不等式进行误差分析,缺乏对误差结构的具体研究.设计了一种非均匀网格上的误差卷积结构,用于分析时间分数阶扩散-波动方程.将二次插值近似应用于Caputo型导数,通过使用降阶法和离散互补卷积核对Caputo型导数进行离散,得到了非均匀网格上的BDF2型有限元方法.离散互补卷积核在算法的收敛性分析中至关重要,因为它简化有限元理论分析的过程,并基于卷积核和插值估计的性质构建了全局一致性误差估计.详细估计了非均匀网格上BDF2有限元格式的L^(2)-范数误差和H^(1)-范数误差,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有限元格式与理论收敛阶之间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数阶扩散-波动方程 离散卷积核 BDF2 型有限元格式 误差卷积结构 非均匀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