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汽车用后保险杠本体注塑模具设计及试验验证
1
作者 黄可 邹华杰 +3 位作者 靳敏 许喆 许晨晨 强宇汉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4,共7页
对某型号新能源汽车后保险杠本体进行模具结构分析,在避开塑件侧凹及倒扣结构的前提下,设计组合分型面以满足关键尺寸精度要求。基于Moldflow2024数值模拟软件获得的制品温度场分布及浇口布局分析结果,针对主流道板设计了不同规格的“U... 对某型号新能源汽车后保险杠本体进行模具结构分析,在避开塑件侧凹及倒扣结构的前提下,设计组合分型面以满足关键尺寸精度要求。基于Moldflow2024数值模拟软件获得的制品温度场分布及浇口布局分析结果,针对主流道板设计了不同规格的“U”型截面,以平衡流道长度,确保熔体压力均匀分布,避免滞流或烧焦现象。综合考量结构强度、运动精度及维护便利性,在定模侧设计了三种抽芯机构,顶杆-T型滑槽转向机构、气缸抽芯机构和弹簧延迟开模机构。针对动模侧存在的大量倒扣及侧凹特征,设计了多组二级斜顶抽芯机构。该机构通过二级斜顶的联动运动实现分阶段脱模,有效克服了传统斜顶因行程不足导致的脱模失效问题。此外,设计了由5部分组成的冷却系统,显著减小了因冷却速率差异引起的制品变形。经试验验证,成型制品表面无缩痕等缺陷;各分型线处无飞边溢料,表明模具制造精度符合要求;各扣接特征及孔洞特征成型完整,证实模具设计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杠本体 顶杆-T型滑槽转向机构 气缸抽芯机构 弹簧延迟开模机构 二级斜顶抽芯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六连杆耦合转向机构的优化设计
2
作者 任齐芳 刘晓琳 崔亚辉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3-58,共6页
为使车辆转向机构转向时尽可能满足阿克曼原理,文中在阿克曼原理的基础上求解单轴Watt-Ⅱ六连杆转向机构尺寸,用平面四杆机构进行耦合,文中设计转向机构为四轴转向,其中一轴为定轴。建立单轴Watt-Ⅱ六连杆转向机构数学模型和平面四杆机... 为使车辆转向机构转向时尽可能满足阿克曼原理,文中在阿克曼原理的基础上求解单轴Watt-Ⅱ六连杆转向机构尺寸,用平面四杆机构进行耦合,文中设计转向机构为四轴转向,其中一轴为定轴。建立单轴Watt-Ⅱ六连杆转向机构数学模型和平面四杆机构数学模型,用MATLAB软件求取不同角度间隔求解杆件坐标位置,设计四轴转向系统优化初始尺寸。用ADAMS对四轴转向机构进行仿真优化分析,判断转角误差。优化结果表明:文中优化设计转向机构转向角度误差较小,具有一定转向精度,为设计优化求解多相六连杆耦合机构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t-Ⅱ六连杆转向机构 阿克曼原理 优化 转角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式三七收获机底盘转弯机理与性能试验
3
作者 王法安 冯严艺 +8 位作者 王迪 张兆国 殷国栋 沈成 梁晋豪 卢彦博 蒋仕飞 李治 谭飞扬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2-703,共12页
针对现有履带式三七收获机行驶在丘陵山地时转弯机理不清、行驶稳定性差等问题,探究履带式三七收获机底盘在丘陵山地黏重土壤环境下的转弯机理与田间转向性能,结合丘陵山区中药材三七种植实际情况,对履带式三七收获机底盘转弯半径、沉... 针对现有履带式三七收获机行驶在丘陵山地时转弯机理不清、行驶稳定性差等问题,探究履带式三七收获机底盘在丘陵山地黏重土壤环境下的转弯机理与田间转向性能,结合丘陵山区中药材三七种植实际情况,对履带式三七收获机底盘转弯半径、沉陷量、土壤阻力以及滑移率等性能进行分析。首先,阐述履带底盘转弯基本原理,对同向差速转向、单边制动转向、反向差速转向3种不同转向工况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对履带底盘沉陷量、滑移率、滑转率、行驶阻力、转弯半径等进行理论计算;同时,使用RecurDyn对履带式车辆底盘3种不同工况下转弯半径、沉陷量、土壤阻力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履带底盘在转弯时受力明显大于直线行驶受力,履带板总受力随速度增大而减小,沉陷量无明显变化。最后,通过田间试验对履带底盘实际转弯半径、滑移率、沉陷量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履带底盘在硬质路面最小转弯半径为1010 mm,在硬质土壤最小转弯半径为1150 mm,在松软土壤最小转弯半径为1360 mm,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大致吻合。研究结果可为履带式底盘运载装备结构和参数优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收获机 履带底盘 转弯机理 田间转向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转向角度曲线隧道穿越走滑断层力学行为
4
作者 罗庆斐 袁松 +2 位作者 袁飞云 周道良 王峥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0,共10页
针对不同转向角度曲线隧道穿越走滑断层力学行为不清等问题,以跑马山1号隧道为研究背景,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不同转向角度曲线隧道穿越走滑断层的数值模型,研究曲线隧道穿越走滑断层的力学行为,并引入损伤指标对其破坏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针对不同转向角度曲线隧道穿越走滑断层力学行为不清等问题,以跑马山1号隧道为研究背景,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不同转向角度曲线隧道穿越走滑断层的数值模型,研究曲线隧道穿越走滑断层的力学行为,并引入损伤指标对其破坏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走滑断层作用下,曲线隧道的变形、剪力、轴力以及弯矩分布趋势根据转向角度是否大于90°分为两类:当转向角度小于90°时,曲线隧道的剪力、轴力分布趋势与直线隧道相类似;当转向角度大于90°时,曲线隧道的轴力峰值处于45°~70°.曲线隧道受压损伤主要集中在断层附近,同时随着转向角度增大,其受压损伤程度也增大,并且其左右两侧也会有明显的差距;转向角度180°的曲线隧道为最危险工况,并且随着转向角度增大,隧道进出口附近的损伤状态也会变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隧道 转向角度 走滑断层 力学行为 损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故障容错机制研究
5
作者 王纪为 何德管 吴长水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5-351,共7页
为了实现SAE L3/L4级别的自动驾驶目标,EPS产品应该满足ASIL D级别的功能安全标准,因此EPS需要更加可靠的冗余方案。从硬件冗余的角度设计满足ASIL D功能安全等级要求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架构;基于冗余电动助力转向架构进一步建立EPS系... 为了实现SAE L3/L4级别的自动驾驶目标,EPS产品应该满足ASIL D级别的功能安全标准,因此EPS需要更加可靠的冗余方案。从硬件冗余的角度设计满足ASIL D功能安全等级要求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架构;基于冗余电动助力转向架构进一步建立EPS系统相应的故障等级以及故障容错机制;最后基于EPS台架对关键器件进行故障注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级故障或B级故障发生时,电机仍能提供转向助力;C级故障发生时,转向系统助力被切断。故障发生后,EPS系统均能按照所设计的故障容错机制进行故障处理,验证了故障容错机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错机制 冗余设计 故障等级 转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液压转向系统实训台研制
6
作者 郭鹤 《现代农业装备》 2025年第4期92-97,共6页
拖拉机是农田作业中最重要的运输工具和动力装置,液压转向系统是拖拉机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并了解拖拉机转向系统的原理与组成,是液压与气动课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拖拉机液压转向系统的构成以及液压元... 拖拉机是农田作业中最重要的运输工具和动力装置,液压转向系统是拖拉机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并了解拖拉机转向系统的原理与组成,是液压与气动课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拖拉机液压转向系统的构成以及液压元件的连接方式,设计并制作了拖拉机液压转向系统实训台。首先对轮式拖拉机转向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绘制了实训台转向液压系统原理图,根据转向机构特点和实训台尺寸要求对转向梯形连杆机构进行设计;再根据实训台转向角和负载选择符合要求的液压元件;最后对实训台整体布局进行设计与建模仿真,并制造了实训台样机。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拖拉机液压转向机构实训台运行稳定,能够清晰反映液压转向系统的组成及转向连杆机构运动状态,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系统 等腰梯形机构 实训台 全液压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主缆水平转向角度对锚固区梁段受力影响研究
7
作者 殷涛 周宁杰 +1 位作者 马雪媛 刘聪聪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4,共8页
为研究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主缆水平转向角度变化对锚固区梁段受力的影响,以济南大北环黄河特大桥为背景,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该桥不同主缆水平转向角度的锚固区梁段局部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分析主缆轴力在桥梁纵向上的传... 为研究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主缆水平转向角度变化对锚固区梁段受力的影响,以济南大北环黄河特大桥为背景,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该桥不同主缆水平转向角度的锚固区梁段局部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分析主缆轴力在桥梁纵向上的传递机理及其变化,以及锚固区梁段顶板纵向应力及主应力方向的差异。结果表明:主缆轴力从锚碇附近向外扩散,靠近锚碇的构件承担较大轴力,而远离锚碇的内腹板轴力较小;主缆水平转向角度对整体轴力分布影响有限,在锚碇周围10 m处轴力传递已基本趋于稳定;增大主缆水平转向角度使构件的主应力方向更接近桥梁纵向,提升了轴力传递效率,也造成了一定的应力集中,总体而言,影响是局部的。因此,合理选择主缆水平转向角度可减小梁体宽度、提高设计灵活性和轴力传递效率,同时需对可能出现应力集中的区域进行加强设计,以确保结构安全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主缆水平转向角度 锚固区梁段 受力分析 多尺度模型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拖拉机核心执行机构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卢利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5-268,共4页
以拖拉机转向机构为研究对象,对不确定因素下转向机构的运动精度进行分析,并利用概率学相关理论对转向机构运动误差和可靠性进行建模,同时采用一次二阶矩阵进行可靠性模型求解。结果表明:受转向机构工作过程可靠性不确定因素影响,拖拉... 以拖拉机转向机构为研究对象,对不确定因素下转向机构的运动精度进行分析,并利用概率学相关理论对转向机构运动误差和可靠性进行建模,同时采用一次二阶矩阵进行可靠性模型求解。结果表明:受转向机构工作过程可靠性不确定因素影响,拖拉机转向机构结构件误差最大时,其失效概率并未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转向机构 可靠性分析 均值 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传动装置转向机构可靠性分析与改进
9
作者 马彪 王赫 +1 位作者 郑长松 阳仁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6-379,384,共5页
转向机构是综合传动装置的核心部件之一,其零部件故障将导致车辆转向功率不足,甚至失去转向能力。针对某型综合传动装置转向机构在试验与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可靠性问题,进行故障归纳与诊断,根据使用条件进行转向机构的可靠性建模与分配,... 转向机构是综合传动装置的核心部件之一,其零部件故障将导致车辆转向功率不足,甚至失去转向能力。针对某型综合传动装置转向机构在试验与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可靠性问题,进行故障归纳与诊断,根据使用条件进行转向机构的可靠性建模与分配,并分析其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最大故障影响概率达0.9。基于分析结果,从结构和装配工艺性对转向机构可靠性进行改进,并进行了改进后的转向机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转向机构可靠性已满足要求,改进技术措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传动装置 转向机构 可靠性 故障模式 工艺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闭环算法车辆转向机构最优控制系统分析
10
作者 郝正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9-172,177,共5页
四轮车辆转向时,前后车轮的转向中心为一点时,视为车辆的理论最优转向,也是最优控制的目标。针对常用的多连杆转向系统,根据结构特点和转角关系,对系统控制进行分析;基于闭环控制算法,依据目标路径与参数反馈获取的转向控制量,对转向系... 四轮车辆转向时,前后车轮的转向中心为一点时,视为车辆的理论最优转向,也是最优控制的目标。针对常用的多连杆转向系统,根据结构特点和转角关系,对系统控制进行分析;基于闭环控制算法,依据目标路径与参数反馈获取的转向控制量,对转向系统的最优控制进行设计分析;同时,对系统的状态变量和预测参数进行分析;基于实际车辆和转向最优控制系统,分析车辆在空载工况,以30km/h转向,分析稳态回转工况和双移线工况车辆运行的各参数变化,并与理论最优值进行对比,以验证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结果可知:采用离散分析和半步长积分对控制系统的状态变量进行预测,获取的经过精度较高;稳态回转工况,随着车辆的提升,转向轨迹的半径逐渐增大,车辆表现出明显的不足转向特征;两种工况下,转向控制系统获得的特性曲线与理论值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二者的峰值误差控制在5%以内,表明最优控制算法的可靠性,为此类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转向机构 闭环控制算法 最优控制 实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ID参数优化的双电机耦合驱动履带车辆转向控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欢欢 刘辉 +1 位作者 盖江涛 李训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6-924,共9页
针对电驱动履带车辆转向灵敏度不高、控制精度难的问题进行转向控制策略研究,对双电机耦合驱动履带车辆开展动力学分析,利用数学仿真软件建立转向动力学模型。设计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比例-微分-积分控制器(Proportional-Integral-... 针对电驱动履带车辆转向灵敏度不高、控制精度难的问题进行转向控制策略研究,对双电机耦合驱动履带车辆开展动力学分析,利用数学仿真软件建立转向动力学模型。设计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比例-微分-积分控制器(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 controller,PID)参数优化的转向控制策略,以改进型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指标为粒子群优化算法目标函数,对PID转向控制策略中的控制参数进行实时优化,动态调节控制参数,实现车辆转向控制系统优化输出。利用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和实车试验,对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和实车试验验证,试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动履带车辆 粒子群优化算法 转向控制 耦合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部钻具组合力学性能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纪慧 李军 +2 位作者 杨宏伟 柳贡慧 关立臣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8,共9页
深井段复杂地层倾角大,井斜控制难度大,严重影响了安全钻进。为准确控制井眼轨迹,提高钻具的造斜能力,采用纵横弯曲梁法建立力学计算模型,分析井眼曲率、地层倾角、各跨长度和外径、柔性短节、稳定器外径、翼肋推力、钻压和井斜角等因... 深井段复杂地层倾角大,井斜控制难度大,严重影响了安全钻进。为准确控制井眼轨迹,提高钻具的造斜能力,采用纵横弯曲梁法建立力学计算模型,分析井眼曲率、地层倾角、各跨长度和外径、柔性短节、稳定器外径、翼肋推力、钻压和井斜角等因素对多种底部钻具组合力学性能的影响,优化底部钻具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弯螺杆相比于直螺杆有更好的防斜纠斜能力,更适合在深部造斜力强的地层使用;当方位角在25°与205°时地层侧向力最小;定向井段井眼曲率对2种螺杆钻具组合的导向力影响最大,井斜角次之,钻压影响较小;翼肋推力对弯螺杆推靠式旋转导向钻具组合(RSBHA)的造斜力和造斜性能影响最为显著,钻压次之,井斜角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复杂地层井斜规律的研究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钻井工具的合理组合及优化对减少井斜问题、顺利完钻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部钻具组合 井斜控制 单弯螺杆钻具 旋转导向钻具 力学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电并网的源荷双层机组优化组合模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英量 董志伟 +3 位作者 白博旭 郭飞燕 刘梦溪 李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9-407,共9页
针对系统调峰能力不足,严重限制新能源的消纳问题,提出计及源荷两侧可调节资源的综合市场服务机制与需求响应的双层机组组合模型。上层对荷侧建立计及响应不确定性的以净负荷波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价格型需求响应模型;下层对源侧建立包... 针对系统调峰能力不足,严重限制新能源的消纳问题,提出计及源荷两侧可调节资源的综合市场服务机制与需求响应的双层机组组合模型。上层对荷侧建立计及响应不确定性的以净负荷波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价格型需求响应模型;下层对源侧建立包含电力市场深度调峰辅助服务与碳市场奖惩阶梯式碳交易机制的综合市场交易机制,构建以综合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机组组合模型;最后,将原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通过设置不同场景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型需求响应 深度调峰 阶梯式碳交易机制 响应不确定性 风电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转角快速反射镜柔性机构的优化设计与动态分析
14
作者 张萌 张松林 +2 位作者 吴垚 杨培基 何舟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5-633,共9页
针对压电驱动快速反射镜普遍存在的偏转范围小、扫描频率低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较大偏转角度的压电驱动快速反射镜柔性机构。首先开展了柔性机构嵌套级数、构型方式与固有频率、放大系数的相关性研究,得出了三级混合构型的初步设... 针对压电驱动快速反射镜普遍存在的偏转范围小、扫描频率低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较大偏转角度的压电驱动快速反射镜柔性机构。首先开展了柔性机构嵌套级数、构型方式与固有频率、放大系数的相关性研究,得出了三级混合构型的初步设计方案。进一步将该机构离散为柔性铰链、刚性体和集中质量等基本单元,结合矩阵位移法,构建了柔性机构的通用动力刚度模型,得出柔性机构的结构参数与快速反射镜偏转角度的映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快速反射镜柔性机构关键尺寸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开展了柔性机构的模态分析。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该机构可以在保证较高一阶固有频率的基础上实现100 mrad机械偏转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反射镜 机械偏转角 柔性机构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弹性电动轮驱动车辆横摆稳定性协调控制
15
作者 李田 赵又群 +2 位作者 林棻 徐涛 李丹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3,共9页
针对匹配机械弹性电动轮(MEEW)车辆的横摆稳定性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前轮转向(AFS)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的稳定性协调控制策略。为修正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前轮转角输入,设计了基于微分平坦与RBF神经网络的AFS控制器,从而提高车... 针对匹配机械弹性电动轮(MEEW)车辆的横摆稳定性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前轮转向(AFS)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的稳定性协调控制策略。为修正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前轮转角输入,设计了基于微分平坦与RBF神经网络的AFS控制器,从而提高车辆的转向能力。针对AFS控制器在极限工况下易失效的缺陷,引入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算法,并依照轴荷比分配四轮力矩。最后,依据机械弹性电动轮的质心侧偏角-质心侧偏角速度相平面图划分稳定域,实现AFS与DYC的协调控制。通过Matlab/Simulink和Carsim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AFS控制算法在高速高附着工况下有良好的稳定控制性能,但在高速、低附着极限工况下控制效果受到影响。而AFS/DYC协调控制策略效果较好,跟踪精度优于单一控制器,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的最大跟踪误差仅为3.03°和1.82(°)/s,可保证汽车在极限工况下转向时的横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弹性电动轮 主动前轮转向 RBF神经网络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烟草田间管理一体机底盘优化设计
16
作者 刘园 程玉渊 +5 位作者 牛莉莉 马宇 吴疆 李连豪 朱晨辉 黄会男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4期26-29,共4页
针对现有烟草田间管理机械体积大、质量大、移动不灵活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自走式烟草田间管理一体机底盘,通过对车架、转向机构及底盘液压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以及车架应力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底盘降低了车体质量,使传动更平稳、响应... 针对现有烟草田间管理机械体积大、质量大、移动不灵活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自走式烟草田间管理一体机底盘,通过对车架、转向机构及底盘液压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以及车架应力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底盘降低了车体质量,使传动更平稳、响应更迅速、安装更便捷、移动更灵活、布置更紧凑,为烟草打顶抑芽机械底盘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田间管理机 底盘 液压系统 转向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超长工作面调斜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
17
作者 刘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3,共6页
根据梁北煤矿11071综采工作面瓦斯地质情况和采煤工艺条件,通过对实中心调斜和虚中心调斜方案优缺点的分析比较结果,选择采取围绕虚中心旋转调斜开采的施工方案,并通过精确计算得出调斜开采的技术参数指标,同时确定了调斜开采的工艺流... 根据梁北煤矿11071综采工作面瓦斯地质情况和采煤工艺条件,通过对实中心调斜和虚中心调斜方案优缺点的分析比较结果,选择采取围绕虚中心旋转调斜开采的施工方案,并通过精确计算得出调斜开采的技术参数指标,同时确定了调斜开采的工艺流程和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实践证明,该调斜开采方案简化了机巷运煤系统,解决了调斜期间虚中心控制、支架姿态控制、运输机上窜下滑控制、转载机和运输机搭接控制和超前应力控制等难题,实现了工作面在调斜开采期间不间断推进,给矿井带来了巨大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超长工作面 调斜开采 调斜比例 长短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车辆导航系统中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8
作者 田海清 应义斌 张方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8-152,共5页
农业车辆的自动控制系统是车辆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转向机构和转向控制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农业车辆导航系统中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基于运动学模型、动力学模型、智能控制和PID控制这4种基本转向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 农业车辆的自动控制系统是车辆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转向机构和转向控制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农业车辆导航系统中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基于运动学模型、动力学模型、智能控制和PID控制这4种基本转向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目前农业车辆自动导航控制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车辆 导航 转向机构 转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软地面履带车辆差速转向实际载荷比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迟媛 石丹丹 +1 位作者 王洪涛 张荣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2-39,共8页
为了更好地分析动力差速转向机构的转向性能,对试验样机在松软土壤上进行了试验,得到了实测载荷比与转速比、打滑率、转向半径、转向系数等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小半径差速转向时,低速侧履带的滑转程度大于高速侧履带的滑... 为了更好地分析动力差速转向机构的转向性能,对试验样机在松软土壤上进行了试验,得到了实测载荷比与转速比、打滑率、转向半径、转向系数等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小半径差速转向时,低速侧履带的滑转程度大于高速侧履带的滑转程度,但载荷比和滑转率的变化关系不明显;大半径转向时,载荷比越大,低速侧履带的滑移越大,高速侧履带的滑转越大。转向时的实测载荷比随着实测转向半径的增加而减小,载荷比和转向系数亦满足理论射线关系。该文通过理论与试验研究为履带车辆差速转向机构的设计和转向性能的改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转向 土壤 差速转向机构 载荷比 转向半径 滑转率 转向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态增益的主动转向系统可变传动比模型 被引量:15
20
作者 商高高 洪泽 +2 位作者 张红党 罗石 何仁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8-282,共5页
分析了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双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根据前轮转角的合成机理,分别建立了方向盘转角和叠加转角的运动学模型,通过比较单、双行星齿轮机构输出轴与输入轴的转速差,发现双行星齿轮机构比单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效率高,从而进... 分析了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双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根据前轮转角的合成机理,分别建立了方向盘转角和叠加转角的运动学模型,通过比较单、双行星齿轮机构输出轴与输入轴的转速差,发现双行星齿轮机构比单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效率高,从而进一步推导出基于双行星齿轮机构的电机转角随方向盘转角及传动比的变化关系;为了改善汽车的动态转向特性及其在高速直线行驶时的抗干扰能力,以车速为输入变量,参考车辆系统稳态增益的变化范围,构建了可变传动比计算模型.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该模型计算得到的转向系统角传动比能够随着汽车行驶工况灵活变化,主动调整前轮转角,提高了汽车的操纵轻便性和行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前轮转向 可变传动比 传动机构 稳态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