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走丝线切割加工对Ti(C,N)基金属陶瓷抗弯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曾守富 王晓灵 易健宏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48,共7页
采用液压万能试验机研究了慢走丝线切割加工对Ti(C,N)基金属陶瓷——Ti(C,N)-7%WC-20%Ni-7%Mo的抗弯强度影响。采用SEM、EDS对切割表面形貌和成分,以及变质层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慢走丝线切割加工造成了明显的电蚀变... 采用液压万能试验机研究了慢走丝线切割加工对Ti(C,N)基金属陶瓷——Ti(C,N)-7%WC-20%Ni-7%Mo的抗弯强度影响。采用SEM、EDS对切割表面形貌和成分,以及变质层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慢走丝线切割加工造成了明显的电蚀变质层,显著降低了试样的抗弯强度,增大了强度散差。变质层的组织中存在大量微裂纹、孔洞、晶粒脱落等显微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走丝线切割 Ti(c n)基金属陶瓷 抗弯强度 变质层 磨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机插杂交籼稻碳氮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吕腾飞 谌洁 +4 位作者 代邹 马鹏 杨志远 郑传刚 马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66-1977,共12页
为探究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我国西南地区机插杂交籼稻碳氮积累的影响,2016—2017年,本研究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机插方式和4种不同的氮肥缓、速配施方法,调查了杂交稻植株碳氮含量和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为探究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我国西南地区机插杂交籼稻碳氮积累的影响,2016—2017年,本研究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机插方式和4种不同的氮肥缓、速配施方法,调查了杂交稻植株碳氮含量和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毯苗机插相比,在水稻生育中后期,钵苗机插提高了杂交稻幼穗和剑叶中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增加了植株抽穗期和成熟期碳氮积累、拔节期植株碳素含量和C/N、抽穗期和成熟期穗部C/N,有利于提高杂交稻产量。与缓释肥一次基施相比,缓释氮肥基施配合尿素穗肥追施(N_(3)),显著提高了幼穗和剑叶中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拔节期植株的碳氮比、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碳素积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机插杂交稻产量。另外,机插杂交籼稻高产群体植株碳氮比在拔节期应控制在1.85~2.12,抽穗期2.47~2.82,成熟期3.34~3.53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钵苗机插 缓速配施 碳氮代谢 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淬硬磨削复合加工表面粗糙度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雨时 宋建伟 +1 位作者 邢韵 修世超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78-1282,共5页
以预应力淬硬磨削条件下试件表面粗糙度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45钢试件进行预应力淬硬磨削试验并进行表面粗糙度测量,分析了预应力淬硬磨削工艺参数(预应力、磨削深度、进给速度等)对试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粗糙度在试... 以预应力淬硬磨削条件下试件表面粗糙度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45钢试件进行预应力淬硬磨削试验并进行表面粗糙度测量,分析了预应力淬硬磨削工艺参数(预应力、磨削深度、进给速度等)对试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粗糙度在试件表面分布并不均匀,其数值基本上都是从切入区到切出区逐渐增大的;适当增加预拉应力数值可以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有效抑制试件表面微观裂纹的扩展,降低磨削温度,改善试件表面质量;预应力淬硬磨削中磨削深度和进给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与普通磨削一致,即随着磨削深度和进给速度增加表面粗糙度数值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淬硬磨削 表面粗糙度 微观形貌 复合加工 磨削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安装前后有变形量的一组过定位销孔的数控加工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斌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9-110,共2页
在加工内齿圈上的四销过定位孔时,热处理后,已加工好的定位大孔及未加工的3-25H7圆柱定位销孔的分布圆均变成了椭圆形,安装时,又将它们撑起恢复成圆形。在没有将变形的定位大孔及3-25H7圆柱定位销孔分布圆恢复成圆形的情况下,在NUM系统... 在加工内齿圈上的四销过定位孔时,热处理后,已加工好的定位大孔及未加工的3-25H7圆柱定位销孔的分布圆均变成了椭圆形,安装时,又将它们撑起恢复成圆形。在没有将变形的定位大孔及3-25H7圆柱定位销孔分布圆恢复成圆形的情况下,在NUM系统的加工中心加工,对其进行的工艺分析和保证高加工精度的编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量 数控加工 参数编程 四销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冠层高光谱特征的油茶叶片碳氮比估算模型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傅根深 吕海燕 +6 位作者 燕李鹏 黄庆丰 程海峰 王新文 钱文祺 高祥 唐雪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04-3411,共8页
叶片碳氮比是反映油茶个体养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基于冠层高光谱特征估算碳氮比可为油茶养分监测及精准施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当前,利用高光谱开展经济林理化性质的研究较少,特别是面向具有花果同期生物学特性的油茶,其高光谱数据... 叶片碳氮比是反映油茶个体养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基于冠层高光谱特征估算碳氮比可为油茶养分监测及精准施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当前,利用高光谱开展经济林理化性质的研究较少,特别是面向具有花果同期生物学特性的油茶,其高光谱数据除面临共线性问题外,复杂的理化性质也对敏感光谱特征的响应及估算模型构建带来极大挑战。以安徽黄山区域的油茶长林系列品种为研究对象,在野外环境下采集了120株油茶的冠层光谱,选取可见光与近红外谱区400~1000 nm波长范围的高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多元散射校正(MSC)和一阶导数(FD)变换对原始高光谱进行处理,并各自构建三种两波段指数(差值指数-DI、比值指数-RI和归一化指数-NDI)。采用相关分析观察不同处理方法下光谱响应特征区域的变化,使用变量组合集群分析(VCPA)提取响应变量并去除共线性得到最优特征变量子集,进一步构建三种机器学习模型(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和BP神经网络-BPNN)。最后,比较不同处理下光谱参数对模型估算精度的影响,根据模型评价指标得到最优油茶叶片碳氮比估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MSC或FD特征变换的原始光谱协同VCPA能够挖掘更多潜在变量。(2)两波段光谱指数组合扩展了敏感波段的响应区域,进一步增强了VCPA筛选特征变量的能力,FD-RI与FD-NDI处理效果最好。(3)三种机器学习模型整体精度由大到小排序为BPNN>RF>SVM。所有模型中,经过FD-NDI处理的光谱参数构建的BPNN模型预测能力表现最好,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决定系数(R 2)分别为0.71和0.66,其相对分析误差(RPD)达到1.74。该研究建立了一种收获期油茶叶片碳氮比的最优BPNN估算模型,拓展了油茶高光谱应用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高光谱 碳氮比 变量组合集群分析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式整体导叶轮的多轴联动高效数控加工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家奎 段昌德 +2 位作者 吴勤 吴伟 丁国富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0-273,共4页
针对开式整体导叶轮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套高效的多轴联动数控加工工艺技术。该技术将导叶轮的加工规划为粗加工和精加工两个阶段:首先利用型腔铣高效去除毛坯的大余量,然后利用基于加工过程中的工件的3+2轴的加工方式进行半精加工,该... 针对开式整体导叶轮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套高效的多轴联动数控加工工艺技术。该技术将导叶轮的加工规划为粗加工和精加工两个阶段:首先利用型腔铣高效去除毛坯的大余量,然后利用基于加工过程中的工件的3+2轴的加工方式进行半精加工,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曲面局部余量分布不均的现象;重新规整驱动参数面的u、v参数,结合参数线加工路径规划方法的特点,利用边界点插补来控制刀轴矢量的方式进行精加工。实践表明:该工艺技术除了提高加工质量外,还能有效缩短导叶轮生产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导叶轮 多轴联动数控加工 型腔铣 加工过程中的工件 重新参数化 刀轴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