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嵩山”平台供水管网仿真计算的移植优化研究
1
作者 郭恒亮 李冰洋 +3 位作者 杨周凡 韩璞 胥博文 商建东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0,共7页
供水管网仿真系统拓扑结构复杂,元件数据密集,系统的高效仿真对实施平台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嵩山”超级计算机系统采用CPU+DCU异构架构,为实现仿真计算在该架构上的高效运行。根据HIP异构编程模型将计算热点映射至DCU加速器上实... 供水管网仿真系统拓扑结构复杂,元件数据密集,系统的高效仿真对实施平台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嵩山”超级计算机系统采用CPU+DCU异构架构,为实现仿真计算在该架构上的高效运行。根据HIP异构编程模型将计算热点映射至DCU加速器上实现,使用MULTPARA多级并行优化方法实现不同元件计算在DCU加速器上的并发,解决线程块间不能充分并行的问题,利用跨线程访问方法解决部分元件计算中存在的线程束分化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相较过往实施平台取得了8.537的加速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并行 管网仿真计算 DCU加速器 MULTPARA方法 跨线程访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波移相调制级联全桥NPC逆变器的并行开路故障诊断方法
2
作者 魏新伟 杨玉岗 +4 位作者 张扬 王磊 任春光 陶万宇 郭新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38-3654,I0031,共18页
针对串行方法易造成算法复杂度和诊断时间的累积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载波移相调制级联全桥中点钳位逆变器的并行开路故障诊断方法,可实现不同子模块内多个故障器件的独立在线诊断,其复杂度与诊断时间随子模块数增加维持不变。分析并对... 针对串行方法易造成算法复杂度和诊断时间的累积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载波移相调制级联全桥中点钳位逆变器的并行开路故障诊断方法,可实现不同子模块内多个故障器件的独立在线诊断,其复杂度与诊断时间随子模块数增加维持不变。分析并对比正常与故障工况下子模块电容电压变化与发散趋势,总结电压异常偏差与故障器件的对应关系,根据输出电流与电压偏差实现故障检测,同时缩小故障定位范围。考虑容值差异与直流电压低频波动,推导电压异常变化高精度提取,采用假设、验证方法计算待定器件引起的电压偏差,与提取结果对比后实现故障定位。最后,在包含3个子模块的实验样机上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逆变器 开路故障诊断 载波移相调制 中点钳位逆变器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有源桥串并联潮流控制器的双极直流配电网主动限流策略
3
作者 刘洋涛 廖建权 +3 位作者 郭春生 谭子鹏 王渝红 王强钢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352,I0105-I0111,共17页
直流潮流控制器是解决环网式直流配电网的线路潮流不完全可控的有效技术手段。然而,现有方法未能充分发掘其在故障限流中的潜力。该文建立了三有源桥串并联潮流控制器(triple active bridge power flow controller,TAB-PFC)的故障模量... 直流潮流控制器是解决环网式直流配电网的线路潮流不完全可控的有效技术手段。然而,现有方法未能充分发掘其在故障限流中的潜力。该文建立了三有源桥串并联潮流控制器(triple active bridge power flow controller,TAB-PFC)的故障模量分析模型,提出一种基于TAB-PFC的双极直流配电网主动限流策略。首先阐述了TAB-PFC的限流原理,提出基于TAB-PFC的主动限流控制策略。然后对TAB-PFC不同故障阶段进行建模,并计及极间互感构建含TAB-PFC的双极直流配电网故障模量等效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参数对TAB-PFC的限流能力的影响,为其参数选取提供依据。在MATLAB/Simulink搭建了含TAB-PFC的双极直流配电网模型,验证了所提主动限流策略的有效性及故障等效电路模型和参数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直流配电网 串并联潮流控制器 短路电流计算 故障电流抑制 极间互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不对中度对中介圆柱滚子轴承动态性能影响分析
4
作者 范新强 邓四二 +2 位作者 崔永存 高利霞 晏军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3-1023,共11页
针对转子不对中导致航空发动机双转子轴承-轴系统中介轴承失效的问题,对中介轴承性能受转子不对中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和转子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滚动轴承-双转子系统不对中动力学模型,并采用了预估-校正Gea... 针对转子不对中导致航空发动机双转子轴承-轴系统中介轴承失效的问题,对中介轴承性能受转子不对中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和转子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滚动轴承-双转子系统不对中动力学模型,并采用了预估-校正Gear刚性积分器(GSTIFF)变步长积分算法求解了动力学微分方程组;然后,分析了转子平行不对中度与偏角不对中度对中介轴承滚子与滚道间接触应力、保持架打滑率、质心轨迹、振动特性以及轴承寿命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滚动轴承-双转子系统试验台转子不对中试验,对动力学仿真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平行不对中度与偏角不对中度的增大均会导致滚子与滚道间接触应力增加,使保持架打滑率降低;转子不对中会影响中介轴承的稳定性,不对中度的增加会导致轴承内圈频率谐波次数及对应幅值增加,并使轴承内圈质心轨迹发生改变,使轴承寿命减小;偏角不对中对滚子与滚道间的接触应力以及轴承寿命的影响远大于平行不对中,偏角不对中度超过12′时,轴承寿命低于4000 h,为满足航空发动机轴承寿命需求,该圆柱滚子轴承偏角不对中度应小于12′。该研究为探寻转子不对中度对中介轴承动态性能的影响规律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轴系统动力学模型 中介轴承失效 平行不对中度与偏角不对中度 振动特性 轴承疲劳寿命计算模型 Gear刚性积分器 动力学微分方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层运动并行计算系统StrataKing的岩层运动模拟
5
作者 王学滨 余保健 +2 位作者 李小帅 张钦杰 郑一方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5,共12页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岩层运动模拟主要靠国外通用商业软件,存在计算效率低、计算规模小、矿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基于自主开发的岩层运动并行计算系统StrataKing,通过GPU并行提升计算效率和计算规模,单元数为国外通用商业软件的10倍。Stra...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岩层运动模拟主要靠国外通用商业软件,存在计算效率低、计算规模小、矿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基于自主开发的岩层运动并行计算系统StrataKing,通过GPU并行提升计算效率和计算规模,单元数为国外通用商业软件的10倍。StrataKing的新突破包括垮落岩石的膨胀、煤层和巷道开挖后的逐渐卸荷及支护作用下的随采随充等,分别用于探究110工法、长壁开采和充填开采的岩层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对于110工法,得以保留的左巷的最大下沉量为0.103 m,与现场结果基本相符;对于长壁开采,工作面两侧一定范围内的煤体开裂,应力向远处转移,在此掘巷有利于巷道维护,弯曲下沉带下边界与煤层下表面的距离和相似模拟结果基本相符;对于充填开采,模型上表面最大下沉量比未充填模型减少56.52%,占采高的比例降低55.55%,若干岩层裂而未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岩层运动 并行计算 云计算 采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rk的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方法研究
6
作者 宋闯 韩伟 +1 位作者 杜兴伟 王敬军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8,共9页
为使电网适应智能化以及调控云技术路线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并行计算的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研究方法。首先,介绍Spark分布式计算平台的集群架构,并对分布式并行计算的关键问题,如负载的平衡问题、系统的容错问题等进行分析,基于... 为使电网适应智能化以及调控云技术路线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并行计算的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研究方法。首先,介绍Spark分布式计算平台的集群架构,并对分布式并行计算的关键问题,如负载的平衡问题、系统的容错问题等进行分析,基于此设计基于Spark的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系统;其次,对计算系统中的超高压电网整定计算进行分析,并对保护的原则以及整定计算的原则进行总结;再次,为实现对输入系统的电网初始数据实现预处理操作,通过改进帝王蝶优化算法实现对数据特征选择;最后,对某地区具体实例的整定计算进行仿真分析,以此验证系统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证明,该计算系统能够使电网的整定计算适应智能化以及调控云的发展,能够有效增加计算速度,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电网 分布式并行计算 整定计算 帝王蝶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Steady-state Performances for a Novel Line-start Single-phas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With Three Parallel-connected Windings 被引量:2
7
作者 PEI Ying WANG Xiuhe TANG Xu ZHAO Junwe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I0012-I0012,共1页
对于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学者们已经提出了多种实用的接线方式,比如Smith接法、SEMIHEX接法。然而,对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很少有合适的接法提出。将并联式接法应用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 对于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学者们已经提出了多种实用的接线方式,比如Smith接法、SEMIHEX接法。然而,对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很少有合适的接法提出。将并联式接法应用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绕组并联式异步起动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分析了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同步运行时以及起动瞬间的正序、负序阻抗,基于对称分量法,对该接法电机的对称运行条件进行分析,得出了电容的确定方法,并利用遗传算法对电容值进行优化。提出了该新型电机稳态性能的计算方法;设计了一台高功率因数和一台低功率因数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作为样机,并分别将其改接为三绕组高效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低功率因数的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更适合改接成新型三绕组并联式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由低功率因数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改接成的单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时,具有与同容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相近的效率和更高的功率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 并联连接 稳态性能 绕组 型线 永磁同步电机 对称操作 三相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rk Streaming的海量GPS数据实时地图匹配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艳艳 李四洋 张云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8-1342,共5页
浮动车GPS数据作为交通信息处理的基础,随着被监控车辆数量的高速增长,产生了海量GPS数据,对地图匹配提出了挑战。为了解决传统匹配方法难以满足匹配效率和精度的不足,提出一种针对海量GPS数据的实时并行地图匹配算法,能够同时保证较高... 浮动车GPS数据作为交通信息处理的基础,随着被监控车辆数量的高速增长,产生了海量GPS数据,对地图匹配提出了挑战。为了解决传统匹配方法难以满足匹配效率和精度的不足,提出一种针对海量GPS数据的实时并行地图匹配算法,能够同时保证较高匹配精度和运算效率。为构建一种面向实时数据流的高效、准确实时地图匹配算法,首先通过引入速度、方向综合权重因子对依赖历史轨迹的离线地图匹配算法进行重构,进而引入Spark Streaming分布式计算框架,实现地图匹配算法的实时、并行运算,大幅提升实时地图匹配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复杂路段的匹配准确率较常规拓扑匹配算法提高10%以上,整体匹配准确率达到95%以上;在匹配效率方面,较同等数量的单机服务器效率可提高4倍左右。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由11台机器组成的计算集群上实现8000万个GPS数据点的实时地图匹配,证明了该算法可以完成城市地区的实时车辆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量 GPS 并行计算 地图匹配 实时计算 SPA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3-DOF 1T2R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与尺度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兴瑞 龙有强 姜峰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06-1815,共10页
移动和转动混合运动的并联机构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基于转移混合输出运动的机构适用范围广,但该类机构的设计比较困难。为了研发和推广转移混合运动的1T2R并联机构,基于平面五杆机构和一条无约束支链,设计了一种一平移两转动(1T... 移动和转动混合运动的并联机构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基于转移混合输出运动的机构适用范围广,但该类机构的设计比较困难。为了研发和推广转移混合运动的1T2R并联机构,基于平面五杆机构和一条无约束支链,设计了一种一平移两转动(1T2R)的并联机构。首先,根据方位特征(POC)方程对机构进行了拓扑结构分析,并计算了该机构的自由度;然后,对该并联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建模,推导了其位置正反解的解析表达式,并基于雅可比矩阵分析了机构的奇异性,利用三维离散搜索法计算了机构的工作空间,给出了机构在工作空间中的灵巧度分布情况;最后,利用粒子群算法(PSO)对机构的工作空间和灵巧度进行了双重优化,同时探讨了无约束支链的布置角φ对机构工作空间和灵巧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1T2R并联机构结构简单,具有位置解析解;优化后的机构的工作空间和灵巧度分别提升了93.47%,203.42%;当无约束支链的驱动方向与平面(2P-3R)机构垂直布置时,能够获得更好的运动性能。该结果为3-DOF 1T2R机构的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杆机构 自由度验算 并联机构 运动学位置分析 奇异性分析 工作空间 灵巧度分析 机构尺度综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PD效率的粒子对方法及信息传递接口并行方法
10
作者 韩康 张媛 +2 位作者 王超 叶礼裕 郭春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1-1459,共9页
为了避免近场动力方法中粒子间物理信息重复求解消耗的计算成本和占据的额外内存,克服近场动力学低效率计算过程对其工程应用的制约,本文提出一种提升PD计算效率的粒子对方法并建立了该方法的信息传递接口并行方法。利用粒子对方法的信... 为了避免近场动力方法中粒子间物理信息重复求解消耗的计算成本和占据的额外内存,克服近场动力学低效率计算过程对其工程应用的制约,本文提出一种提升PD计算效率的粒子对方法并建立了该方法的信息传递接口并行方法。利用粒子对方法的信息传递接口并行策略并分析其计算效率的优越性,通过大型的工程应用实例给出了本文方法的工程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粒子对方法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计算效率,也优化了邻域粒子信息储存数组占据的内存和计算时间,粒子对方法可与信息传递接口并行编程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提升其计算效率,并且在较多线程并行时,计算效率高于OpenMP并行方法,而在实际计算中,加速效果也会受到不同线程间的通信任务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对方法 近场动力学 计算效率 信息传递接口并行 工程应用 数值计算 并行计算 粒子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钢丝斜拉索更换施工新索无应力长度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忠儒 邓力文 +1 位作者 蒋建军 单德山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155,共8页
为准确确定平行钢丝斜拉索更换施工新索无应力长度,基于悬链线法和无应力状态法,并结合斜拉索索力、锚点间距、斜拉索原始加工长度和实际锚固位置等数据,综合提出5种针对不同数据场景下的平行钢丝斜拉索新索无应力长度快速计算方法。以... 为准确确定平行钢丝斜拉索更换施工新索无应力长度,基于悬链线法和无应力状态法,并结合斜拉索索力、锚点间距、斜拉索原始加工长度和实际锚固位置等数据,综合提出5种针对不同数据场景下的平行钢丝斜拉索新索无应力长度快速计算方法。以攀枝花炳草岗大桥为背景,采用5种方法计算该桥新索无应力长度,分析其合理性,并进一步提出6项新索无应力长度复核计算准则。结果表明:在充分研判炳草岗大桥基础资料并对照6项复核计算准则的合理性后,基于无应力状态法,并结合旧索加工总长和实测锚具伸出量,准确给出了新索无应力长度。该桥新索张拉锚固完成后,塔、梁端实际锚固位置合理、可控,成功解决了其基础资料混乱、斜拉索锚固位置不当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平行钢丝斜拉索 斜拉索更换 无应力长度 悬链线法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台风动态过程的电网故障路径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汤耀景 林雅 +4 位作者 张彩友 潘福荣 王星洁 郑杨 陆旭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6,共8页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台风等极端自然灾害频发,电力系统难以承受大停电事故带来的后果,研究台风灾害下电网故障路径的准确推演方法,对降低停电损失、提高灾后恢复能力有重要意义。该文选取台风导致的高故障概率元件作为初始故障集,综合...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台风等极端自然灾害频发,电力系统难以承受大停电事故带来的后果,研究台风灾害下电网故障路径的准确推演方法,对降低停电损失、提高灾后恢复能力有重要意义。该文选取台风导致的高故障概率元件作为初始故障集,综合考虑台风动态路径导致的线路故障概率指标和交流潮流分析得到的潮流波动关联性指标,判断出下级故障元件;若该过程中不满足风险约束条件,还需采用GPU并行加速最优潮流计算,进行下级故障的最小切负荷计算,最后可以得到台风动态路径影响下的树状故障演变路径。通过IEEE39节点系统算例进行分析和验证,说明了电力系统的故障路径与强台风的动态路径之间的强相关性,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加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路径树 事故链 风场模型 元件脆弱性 并行潮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参数条件下并联多通道间汽-水两相流密度波不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佳伦 张永海 陈勇强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4,共10页
建立了适用于并联任意多通道间汽液两相流密度波不稳定性分析的时域法计算模型,将并联通道内流动区域划分为一系列网格,建立质量、动量、能量守恒离散方程,考虑沿程两相工质物性变化。参考深度调峰低负荷条件下锅炉水冷壁相关参数,对低... 建立了适用于并联任意多通道间汽液两相流密度波不稳定性分析的时域法计算模型,将并联通道内流动区域划分为一系列网格,建立质量、动量、能量守恒离散方程,考虑沿程两相工质物性变化。参考深度调峰低负荷条件下锅炉水冷壁相关参数,对低压力(p=8~10 MPa)、低质量流速(G=300~500 kg/(m^(2)·s))下并联多通道间密度波脉动特性开展计算分析。采用先增大后减小的线性分布规律近似模拟水冷壁管道壁面的轴向热流密度分布。结果表明:随着系统压力、入口工质质量流量的降低,系统稳定性逐渐降低;随着轴向热流密度分布不均匀度的增大,系统密度波脉动趋于发散,系统临界热负荷逐渐降低,系统趋于不稳定;系统临界热负荷随轴向热流密度分布不均匀度的变化趋势是非线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低负荷 不均匀热负荷分布 并联多通道 密度波不稳定性 时域法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计算的馈线自动化仿真测试环境 被引量:31
14
作者 翁之浩 刘东 +3 位作者 柳劲松 黄玉辉 陆融 周识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3-46,51,共5页
馈线自动化的动作逻辑正确与否是保证馈线自动化动作可靠性的关键,由于馈线自动化实施的复杂性,在现场对其动作逻辑进行测试验证非常困难。文中研究并建立了馈线自动化仿真测试环境,试图在现场投运之前对馈线自动化的动作逻辑进行正确... 馈线自动化的动作逻辑正确与否是保证馈线自动化动作可靠性的关键,由于馈线自动化实施的复杂性,在现场对其动作逻辑进行测试验证非常困难。文中研究并建立了馈线自动化仿真测试环境,试图在现场投运之前对馈线自动化的动作逻辑进行正确性验证,在并行计算环境下实现对配电系统的仿真和馈线终端单元通信的仿真,而且可以仿真不同类型馈线自动化在不同故障下的运行过程。最后,以某地区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工程为例进行了仿真测试,实现了对于故障区域定位、隔离、恢复供电过程的分析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馈线自动化 并行计算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模式的关联输电断面极限功率计算 被引量:15
15
作者 徐泰山 彭慧敏 +3 位作者 苏寅生 刘洪涛 马明 姚海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70,共5页
针对关联输电断面极限功率计算方法缺乏、枚举组合计算量巨大且难以在线应用的问题,基于大规模分布式并行处理技术,提出了先计算静态极限功率,再计算暂态和动态极限功率的分步计算策略,以及分挡迭代的并行安全校核搜索策略。所述策略不... 针对关联输电断面极限功率计算方法缺乏、枚举组合计算量巨大且难以在线应用的问题,基于大规模分布式并行处理技术,提出了先计算静态极限功率,再计算暂态和动态极限功率的分步计算策略,以及分挡迭代的并行安全校核搜索策略。所述策略不仅对下一步极限功率计算的考核故障集进行了筛选,提高了极限功率搜索速度,而且给出了关联断面极限功率之间相互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为调度运行控制提供了决策支持。南方电网的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快速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分布式计算 并行计算 关联输电断面 极限功率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储能型FACTS装置的PSASP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步涵 马智泉 +4 位作者 谢光龙 曾杰 李小平 毛承雄 程时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36,共6页
利用储能技术可以有效缓解、抑制电力系统的功率不平衡问题,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水平。首先研究了结合储能设备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并联储能型柔性交流输电(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s,FACTS)装置的潮流和暂态数学模型;然后在电力系统... 利用储能技术可以有效缓解、抑制电力系统的功率不平衡问题,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水平。首先研究了结合储能设备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并联储能型柔性交流输电(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s,FACTS)装置的潮流和暂态数学模型;然后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中基于注入功率法建立了潮流的用户自定义模型,暂态建模则采用节点注入电流法;最后在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7节点实验系统中加入并联储能型FACTS装置,进行潮流和暂态稳定计算。结果表明,潮流计算的收敛性良好,自定义模型通过调节无功功率较好地控制了母线电压。暂态稳定计算中并联储能型FACTS装置较好地抑制了发电机的功角摆动,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储能型FACTS装置 潮流计算 暂态稳定计算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C查询表及其并行矩阵生成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梁海华 盘丽娜 +1 位作者 赵秀兰 李克清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6期154-158,共5页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直接按位计算CRC校验值的方法难以满足高速链路要求,查询表方法与并行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突破处理速度上的瓶颈。对查询表与并行处理矩阵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给出任意阶次生成多项式及任意...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直接按位计算CRC校验值的方法难以满足高速链路要求,查询表方法与并行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突破处理速度上的瓶颈。对查询表与并行处理矩阵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给出任意阶次生成多项式及任意处理位宽的查询表并行矩阵生成方法,并衍生出块处理方法。对表查询方法、并行矩阵查询方法及块处理方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并行处理位宽w增加,处理时间减少,并行矩阵方法在存储空间上表现更优;块处理通过减小校验序列长度,运算速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冗余校验码 位计算 查询表 并行处理矩阵 并行处理位宽 块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角块加边模型的并行潮流计算 被引量:26
18
作者 苏新民 毛承雄 陆继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5,共4页
电力系统网络具有很强的稀疏性 ,基于分割理论而形成的对角块加边网络模型 (bordered block diagonal form—BBDF)在电力系统并行计算中应用广泛。本文研究了 BBDF的各种并行潮流算法 ,提出了一种异步并行算法——异步块牛顿迭代法 ,并... 电力系统网络具有很强的稀疏性 ,基于分割理论而形成的对角块加边网络模型 (bordered block diagonal form—BBDF)在电力系统并行计算中应用广泛。本文研究了 BBDF的各种并行潮流算法 ,提出了一种异步并行算法——异步块牛顿迭代法 ,并在 PC机上以多线程模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并行潮流计算 对角块加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分解协调法的电力系统故障计算方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曹国臣 武晓梅 +1 位作者 宋家骅 柳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18,共5页
基于分解协调法,采用相序参数变换技术和补偿法,提出了一种无需形成故障后子系统群数学模型,能充分利用对称元件在对称分量坐标系中可解耦的特性,并行或串行快速计算三相参数对称或不对称电力系统任意复杂故障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 基于分解协调法,采用相序参数变换技术和补偿法,提出了一种无需形成故障后子系统群数学模型,能充分利用对称元件在对称分量坐标系中可解耦的特性,并行或串行快速计算三相参数对称或不对称电力系统任意复杂故障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但能适应因故障造成的网络拓扑结构变化,而且取消了对故障类型和元件参数三相是否对称的限制,并进一步扩大了解题规模,提高了故障计算的速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系统故障 计算方法 分解协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回并联电缆线路参数的不对称性分析 被引量:31
20
作者 邓星 蒙绍新 +4 位作者 尹项根 张哲 赵健康 王育学 孔祥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19-3124,共6页
输电线路参数的不对称性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影响。为分析并联电缆线路参数的不对称性,首先以卡松线路模型为基础,建立电缆序阻抗参数的计算模型,将高压单芯电缆的金属护套视作普通线路,与大地构成"护套-大地"回路,进而... 输电线路参数的不对称性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影响。为分析并联电缆线路参数的不对称性,首先以卡松线路模型为基础,建立电缆序阻抗参数的计算模型,将高压单芯电缆的金属护套视作普通线路,与大地构成"护套-大地"回路,进而推广到多回并联运行的电缆线路,并阐述了多回电缆序阻抗参数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引入线路参数不平衡度的概念,重点对比分析了几种典型相序排列方式下并联双回电缆线路序阻抗参数的不对称性。分析结果表明:双回并联电缆导线"品"字型排列的对称性优于垂直排列和水平排列,其中又以"品"字型垂直排列的对称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电缆 参数计算 金属护套 不平衡度 不对称 相序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