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Multi-variables Decoupled Fuzzy Controller for Confined Pig House in Norther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Shen Wei-zheng Zhang Si-yuan +4 位作者 Yin Yan-ling Zhang Yu Wang Run-tao Yu Hai-jiao Nagi Eltieb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9年第1期73-85,共13页
In winter, the confined pig house of northern China is severe. The environment variables are nonlinear, time-varying and coupled, 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 health of pigs and the qualities of the meat. In order to so... In winter, the confined pig house of northern China is severe. The environment variables are nonlinear, time-varying and coupled, 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 health of pigs and the qualities of the mea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multi-variables coupling, a multi-variables decoupled fuzzy logic control method was proposed. Two fuzzy logic controllers were designed based on fuzzy logic theory. The fans, heaters and humidifiers were used to control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ammonia. The reduction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aused by ventilating were compensated by heaters and humidifiers respectively which realized the multivariables decoupling. The proposed methods were validated through theoretical,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methods were able to regulate the confined pig house environment effectively. In addition, comparing to the manual regul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s could reduce 19% power consumption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 house environment fuzzy CONTROL variable decoupling environmental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bilization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for Singular Decoupling Motor System
2
作者 Zou, Wenxun Liu, Yongq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7年第1期65-72,共8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portant application of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VSC) theory on induction motor (IM) decoupling control system. A design scheme using singular system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method for ...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portant application of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VSC) theory on induction motor (IM) decoupling control system. A design scheme using singular system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method for a decoupling IM system is presented. The scheme is shown to be robust to parametric variations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st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ular system Sliding mod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decoupling control Switch- ing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体阻塞的可变刚度柔性机械手指研究
3
作者 魏杨珂 岳龙旺 +1 位作者 李莎 刘冲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81,共9页
柔性夹持器的形状可变特性使其在抓取不规则形状和软性物体时,相较于纯刚性夹持器具有巨大的优势。然而,传统的柔性夹持器由于材料和结构的限制,负载能力较弱,难以满足作业要求。介绍了一种基于颗粒体阻塞原理的可变刚度柔性机械手指设... 柔性夹持器的形状可变特性使其在抓取不规则形状和软性物体时,相较于纯刚性夹持器具有巨大的优势。然而,传统的柔性夹持器由于材料和结构的限制,负载能力较弱,难以满足作业要求。介绍了一种基于颗粒体阻塞原理的可变刚度柔性机械手指设计。与传统的气动柔性夹持器相比,该柔性手指增加了颗粒体阻塞层,通过主动的粒子阻塞,大幅度提高了手指的刚度和负载能力。柔性手指通过调节气压来控制手指的弯曲程度,从而最大限度地贴合不规则物体。同时,通过控制颗粒体阻塞层内的真空压力,可以调节机械手指的刚度。随着颗粒体舱真空压力的增加,舱壁在气体压力作用下对其内部的颗粒进行挤压,导致更加紧密的粒子阻塞,从而获得更大的刚度和负载能力。与被动粒子阻塞相比,这种设计的优势在于手指的刚度可以随意改变,不受柔性手指弯曲角度的影响。同时,手指弯曲角度越大,刚度的可调节范围越大。理论研究和实验表明,基于真空颗粒体阻塞的可变刚度柔性手指能够有效改变手指刚度,实现手指弯曲角度和刚度的独立控制,使得柔性夹持器可以执行更多机器人的抓取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手指 可变刚度 真空颗粒体阻塞 纤维增强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o Second-Order Ecient Numerical Schemes for the Boussinesq Equations
4
作者 LIU Fang WANG Danxia ZHANG Jianwen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9,共16页
In this paper,we construct two fully decoupled,second-order semi-discrete numerical schemes for the Boussinesq equations based on the scalar auxiliary variable(SAV)approach.By introducing a scalar auxiliary variable,t... In this paper,we construct two fully decoupled,second-order semi-discrete numerical schemes for the Boussinesq equations based on the scalar auxiliary variable(SAV)approach.By introducing a scalar auxiliary variable,the original Boussinesq system is transformed into an equivalent one.Then we discretize it using the second-order backward di erentiation formula(BDF2)and Crank-Nicolson(CN)to obtain two second-order time-advanced schemes.In both numerical schemes,a pressure-correction method is employed to decouple the velocity and pressure.These two schemes possess the desired property that they can be fully decoupled with satisfying unconditional stability.We rigorously prove both the unconditional stability and unique solvability of the discrete schemes.Furthermore,we provide detailed implementations of the decoupling procedures.Finally,various 2D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verify the accuracy and energy s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sche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lar auxiliary variable approach Pressure-correction method Fully decoupled Unconditional stability Boussinesq equ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空台喷雾供水系统建模与水压控制研究
5
作者 彭炬 唐炜 +4 位作者 侯龙飞 杨东 王文 王睿 谷云凤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6,共9页
喷雾系统作为某高空台关键设施之一,用于模拟发动机结冰云雾环境,其喷嘴前端水压控制精度和快速稳定性对提高云雾品质和结冰试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空台喷雾供水系统组成复杂、控制回路多、控制难度大等特点,开展仿真建模和水压... 喷雾系统作为某高空台关键设施之一,用于模拟发动机结冰云雾环境,其喷嘴前端水压控制精度和快速稳定性对提高云雾品质和结冰试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空台喷雾供水系统组成复杂、控制回路多、控制难度大等特点,开展仿真建模和水压控制算法研究。在喷嘴元件建模方面,结合仿真阀门元件特性和试验数据,得到压力、流量和阀门开度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作为控制函数作用于节流阀上,以“受控节流阀”的方式模拟系统喷嘴的流量特性,其模拟精度可达99.96%以上。通过分析供水压力控制流程,设计前馈解耦补偿器,解决了不同喷雾耙之间的耦合问题,并通过变参数PID减弱了控制超调。最后,在AMESim/Simulink环境中对系统水压控制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喷雾耙之间的耦合性显著减弱,超调明显降低,说明该控制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台喷雾供水系统 AMESim建模 压力控制 解耦变参数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密度MHD方程完全解耦且无条件能量稳定的数值算法
6
作者 王兆伟 王旦霞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206,共14页
本文致力于对变密度不可压缩磁流体动力学方程建立全解耦且无条件能量稳定的数值算法。首先,引入辅助中间速度变量,分别与Gauge-Uzawa方法的对流形式和守恒形式相结合,建立2个一阶半离散数值算法。2个算法成功地解耦所有耦合项,使得只... 本文致力于对变密度不可压缩磁流体动力学方程建立全解耦且无条件能量稳定的数值算法。首先,引入辅助中间速度变量,分别与Gauge-Uzawa方法的对流形式和守恒形式相结合,建立2个一阶半离散数值算法。2个算法成功地解耦所有耦合项,使得只需在离散级求解线性化子问题,所以大大提高计算效率。其次,证明2个算法都是无条件能量稳定的,并且对流形式的有限元全离散化算法也是无条件能量稳定的。最后,用数值实验验证解耦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动力学 全解耦 无条件能量稳定 变密度 Gauge-Uzaw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长分段直线感应电机数学建模 被引量:2
7
作者 徐飞 李子欣 +2 位作者 孔甘霖 史黎明 李耀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338-5347,I0027,共11页
变长分段直线感应电机参数具有不连续、快速时变及强耦合特性,这给电磁暂态建模带来挑战。该文引入3种时变因子推导出具有参数时变特性的变长分段直线感应电机数学表达式。通过分析变长分段直线感应电机定子与动子的电磁耦合特性及时变... 变长分段直线感应电机参数具有不连续、快速时变及强耦合特性,这给电磁暂态建模带来挑战。该文引入3种时变因子推导出具有参数时变特性的变长分段直线感应电机数学表达式。通过分析变长分段直线感应电机定子与动子的电磁耦合特性及时变因子与状态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定子、动子及时变因子相互解耦的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计算的电压、电流和速度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差别小于6%,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硬件在环实验结果表明,在高速工况下数学模型可以准确模拟系统的电磁暂态特性,验证了数学模型的解耦能力及数值运算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长分段 直线电机 时变因子 解耦 数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变极性电流源的交叉耦合电弧焊摆动行为抑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红雁 吕涛 +3 位作者 余悦 张景璋 张国凯 陈树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29,41,共8页
交叉耦合电弧焊工艺理论上可以实现焊接过程中传热、传质解耦和独立控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然而,传统的交叉耦合电弧工艺中旁路电弧电流一般由低频交流焊接热源提供,工作过程中会出现主电弧随着旁路电弧的极性改变而发生电弧摆动现象... 交叉耦合电弧焊工艺理论上可以实现焊接过程中传热、传质解耦和独立控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然而,传统的交叉耦合电弧工艺中旁路电弧电流一般由低频交流焊接热源提供,工作过程中会出现主电弧随着旁路电弧的极性改变而发生电弧摆动现象,使各个电弧之间的热力分配不平衡,传热、传质解耦不彻底.在增材制造应用中,会面临熔滴落点位置不可控、成型精度低等问题,为了解决主电弧的摆动问题,设计开发了旁路电弧为高频变极性电弧的交叉耦合电弧焊接热源.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焊接热源可以通过提高旁路电弧的变极性频率,有效地抑制主电弧的摆动行为,进一步实现交叉电弧中填充焊丝熔化速率与工件热输入之间的传热解耦,同时,抑制主电弧摆动后的现象表现为主电弧高频小幅度振动,理论上可以实现对熔池的搅拌作用,利于枝晶破碎、促进焊缝晶粒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耦合电弧 电弧摆动 高频变极性电弧 传热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实际灌溉面积变化及其对陆地水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冉 郝震 +3 位作者 赵红莉 马佳丽 贺君彦 王镕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2-622,共11页
塔里木河(简称塔河)流域是典型的干旱绿洲农业区,明晰农业灌溉面积增长对流域水储量的影响,对于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基于作物长势的实际灌溉面积遥感监测方法,采用Landsat卫星影像解译了塔河流域2003... 塔里木河(简称塔河)流域是典型的干旱绿洲农业区,明晰农业灌溉面积增长对流域水储量的影响,对于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基于作物长势的实际灌溉面积遥感监测方法,采用Landsat卫星影像解译了塔河流域2003—2022年实际灌溉面积,利用相关系数及脱钩指数评价了流域实际灌溉面积变化与水储量的相关和依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干旱区灌溉与非灌溉植被长势差异显著,以卫星遥感影像计算的作物生育期内最大植被指数(NDVI)为分类指标,采用随机森林分类器辅以一定数量的样本,可实现大范围年实际灌溉面积的快速提取;(2)塔河流域2003—2022年间实际灌溉面积由2989万亩增加到5420万亩,增长比例为81.33%。5个地州中增长量最大的是阿克苏地区,共增了926万亩,增长比例为87.94%;其次是喀什地区,共增长了668万亩,增长比例为77.44%;(3)从相关系数上看,塔河流域2003—2022年间实际灌溉面积与陆地水储量的相关系数为-0.74,5个地州中阿克苏相关性最高,为-0.96,克州最小,为-0.56;(4)从脱钩指数上看,整个流域灌溉面积的增长强依赖于水储量消耗,虽然依赖度近年来有所降低,但未达脱钩状态。从空间上看,喀什、克州、巴州、阿克苏均为强依赖状态,和田为脱钩状态。上述结果表明,对塔河流域大部分地区而言,如果灌溉效率没有显著提升,灌溉面积已不宜继续扩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流域 实际灌溉面积 时空变化 陆地水储量 脱钩指数 随机森林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压缩机三点式橡胶隔振脚垫刚度优化与实验验证
10
作者 曾小山 陈昌垚 陈俊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1-266,314,共7页
针对某变频空调压缩机隔振系统性能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三点式隔振脚垫布置法搭建空调压缩机隔振系统模型,以橡胶隔振脚垫的刚度为关键优化参量,隔振系统固有频率及能量解耦率为优化目标,获取隔振脚垫刚度对隔振系统振动特性... 针对某变频空调压缩机隔振系统性能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三点式隔振脚垫布置法搭建空调压缩机隔振系统模型,以橡胶隔振脚垫的刚度为关键优化参量,隔振系统固有频率及能量解耦率为优化目标,获取隔振脚垫刚度对隔振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及关键参量的最佳匹配方案,并通过隔振脚垫-压缩机系统振动特性测试验证方案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压缩机橡胶隔振系统性能有较大提高,能够满足实际隔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变频空调 隔振系统 能量解耦 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CSO-BP-PID的SMB组分纯度模糊解耦控制方法研究
11
作者 李凌 陈玉环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0-43,共14页
针对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系统中存在的强耦合、多变量、非线性和时滞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沙猫群优化算法的BP神经网络自调整PID参数的模拟移动床组分纯度模糊解耦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模糊解耦消除了A、B组分纯度控制回路之间... 针对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系统中存在的强耦合、多变量、非线性和时滞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沙猫群优化算法的BP神经网络自调整PID参数的模拟移动床组分纯度模糊解耦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模糊解耦消除了A、B组分纯度控制回路之间的耦合,然后结合改进的沙猫群优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实现了PID参数的自适应调整,从而有效控制A、B组分的纯度。在改进的沙猫群优化算法中,引入了Cubic混沌映射来初始化沙猫种群,以提高种群分布的均匀性;在搜索猎物阶段加入了可变螺旋搜索策略,使沙猫群拥有更多的搜索路径来调整自身位置;同时,融合了麻雀搜索算法的警戒机制,以加速算法的收敛速度。通过对12个CEC2022测试函数进行验证,证明了改进沙猫群优化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消除A、B组分纯度控制回路间的耦合效应,而且在各个实际应用场景中均展现出卓越的性能。与传统的PID控制方法相比,在流量突变情况下,调节时间分别缩短了75.40%和77.57%,超调量分别减少了91.84%和81.96%。该方法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良好的鲁棒性,显著改善了整个系统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移动床 模糊解耦 沙猫群优化算法 Cubic混沌映射 可变螺旋搜索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T导弹的变结构解耦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8
12
作者 童春霞 王正杰 张天桥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0,80,共5页
倾斜转弯(Bank-to-Tum,BTT)导弹由于气动外形不对称,以及存在较大的滚动速率,其各个通道之间存在强烈的耦合。本文在变结构控制理论对外界扰动的不变性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BTT导弹的输出解耦控制律。仿真结果验证了... 倾斜转弯(Bank-to-Tum,BTT)导弹由于气动外形不对称,以及存在较大的滚动速率,其各个通道之间存在强烈的耦合。本文在变结构控制理论对外界扰动的不变性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BTT导弹的输出解耦控制律。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设计的变结构解耦控制器对于导弹这类参数快速时变,通道间耦合严重,有不确定因素的系统能够实现解耦控制,并具有动态响应快,超调小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结构控制 解耦 BTT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活套多变量系统的建模及积分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28
13
作者 童朝南 武延坤 +1 位作者 刘磊明 李江昀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05-1311,共7页
为了实现热连轧中活套高度与张力系统的解耦控制,需对具有非线性、强耦合、不确定、多约束特性的活套系统建立工程上适用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活套系统动态耦合过程的分析,在工作点附件,结合伺服阀和液压缸的模型,建立起液压活套系统的动... 为了实现热连轧中活套高度与张力系统的解耦控制,需对具有非线性、强耦合、不确定、多约束特性的活套系统建立工程上适用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活套系统动态耦合过程的分析,在工作点附件,结合伺服阀和液压缸的模型,建立起液压活套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采用积分滑模变结构多变量解耦控制策略以减弱系统的耦合影响,提高控制效果.仿真结果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表明解耦后的活套控制系统可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套系统 解耗电 建模 数学模型 滑模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电动机系统的变结构反推控制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家军 王建中 马国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38,共4页
感应电动机系统的矢量控制为了进行电流(或电压)的3/2(或2/3)坐标变换需要进行转子转差或磁链角的计算,转子转差的计算容易受转子电阻变化的影响,而磁链角的直接计算容易受定子电阻变化的影响,因此避免转子转差或磁链角的计算对于感应... 感应电动机系统的矢量控制为了进行电流(或电压)的3/2(或2/3)坐标变换需要进行转子转差或磁链角的计算,转子转差的计算容易受转子电阻变化的影响,而磁链角的直接计算容易受定子电阻变化的影响,因此避免转子转差或磁链角的计算对于感应电动机系统的控制是非常有意义的。文中把变结构反推控制运用于感应电动机系统的转矩和磁链控制,设计方法避开了转子转差或转子磁链角的计算,通过一定的坐标变换,基于定子侧的静止坐标系实现转矩和磁链的解耦控制。变结构反推控制设计能够实现快速的速度、转矩和磁链的渐近跟踪,同时系统控制器能够保证系统性能在电动机参数和外部负载变化时具有强的鲁棒性,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动机 解耦 鲁棒 变结构控制 反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最大风能追踪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24
15
作者 郑雪梅 李琳 徐殿国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23-926,共4页
针对如何实现双馈风力发电机最大风能追踪(MPPT)问题,本文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和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原理,提出了滑模控制的最大风能追踪方案.为此首先简要的介绍了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的原理,然后根据风机模型的非线性提出了滑模... 针对如何实现双馈风力发电机最大风能追踪(MPPT)问题,本文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和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原理,提出了滑模控制的最大风能追踪方案.为此首先简要的介绍了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的原理,然后根据风机模型的非线性提出了滑模控制最大风能追踪方案.此方法实现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有功,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提高风力发电系统转速控制的抗干扰性,实现了变速恒频控制和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快速和稳定控制,从而捕获更多的风能.最后仿真结果验证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功率解耦 最大风能追踪 滑模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解耦内模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6
16
作者 靳其兵 孙晓天 +2 位作者 张瑶 王再富 任士兵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1-574,共4页
针对一般多变量解耦控制器将解耦与控制器分别设计所造成的误差问题,提出将内模解耦与控制器一起设计的多变量解耦内膜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让控制器同时扮演解耦补偿器和内模控制器的角色。首先通过解耦分析和稳态误差分析,使得控制... 针对一般多变量解耦控制器将解耦与控制器分别设计所造成的误差问题,提出将内模解耦与控制器一起设计的多变量解耦内膜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让控制器同时扮演解耦补偿器和内模控制器的角色。首先通过解耦分析和稳态误差分析,使得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不需要对模型进行降阶就可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再详细推导控制器的设计,得到控制器设计的一般通式,保证了控制器的物理实现,同时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较一般的解耦控制器鲁棒性好,设计简单,是消除多变量系统的解耦过程与控制器设计之间误差的一种可行方法,且该方法已在燕山石化常减压项目得到应用,效果非常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 内模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耦合偏心装药结构爆破损伤破坏的分形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杨仁树 肖成龙 +4 位作者 李永亮 许鹏 丁晨曦 郑昌达 康一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9-134,共6页
为研究不耦合偏心装药结构的爆后损伤范围与损伤程度,以有机玻璃(PMMA)为实验材料,设计爆破二维模型实验,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计算炮孔周围不同区域的损伤变量,并基于计盒维数理论,编写MATLAB程序计算不同区域爆生裂纹的分形维数。研... 为研究不耦合偏心装药结构的爆后损伤范围与损伤程度,以有机玻璃(PMMA)为实验材料,设计爆破二维模型实验,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计算炮孔周围不同区域的损伤变量,并基于计盒维数理论,编写MATLAB程序计算不同区域爆生裂纹的分形维数。研究表明:①不耦合偏心装药结构的爆后损伤分布呈现显著的非对称性,损伤变量的数值关系:偏心装药耦合侧>中心不耦合装药结构>偏心装药不耦合侧。②爆生裂纹分布符合分形规律,分形维数的相对大小与损伤变量具有一致性,分形维数可准确表征爆后介质的损伤破坏。③通过回归分析与线性拟合,得到损伤变量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幂函数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损伤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面爆破 不耦合偏心装药结构 非对称效应 损伤变量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机耦合驱动履带车辆自适应滑模转向控制 被引量:20
18
作者 盖江涛 黄守道 +2 位作者 周广明 刘翼 马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5-411,共7页
针对双电机耦合驱动履带车辆转向动力学模型具有多输入多输出(MIMO)、非线性且参数不确定的特点,对系统进行解耦,分解为车速控制系统和转向角速度控制系统。在车速控制系统中为实现车速跟踪误差的收敛,根据期望车速与当前速度信息,提出... 针对双电机耦合驱动履带车辆转向动力学模型具有多输入多输出(MIMO)、非线性且参数不确定的特点,对系统进行解耦,分解为车速控制系统和转向角速度控制系统。在车速控制系统中为实现车速跟踪误差的收敛,根据期望车速与当前速度信息,提出了鲁棒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在转向角速度控制系统中,提出了针对转向角速度的模糊滑模自适应控制算法。通过"驾驶员—控制器"在环的双电机耦合驱动履带车辆实时仿真系统,对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证明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履带车辆 转向 解耦控制 滑模变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纵向阻抗的双端量故障测距新算法 被引量:16
19
作者 夏经德 张向聪 +3 位作者 黄新波 康小宁 邵文权 刘毅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3-139,共7页
针对高压输电线路解耦后的Π型等值电路,以纵向阻抗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利用双端量进行故障测距的新算法。该算法能够在线计算出系统阻抗和线路参数,并根据在忽略线路分布电容影响的集中参数线路模型中故障距离的计算值对计算后的线路参... 针对高压输电线路解耦后的Π型等值电路,以纵向阻抗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利用双端量进行故障测距的新算法。该算法能够在线计算出系统阻抗和线路参数,并根据在忽略线路分布电容影响的集中参数线路模型中故障距离的计算值对计算后的线路参数进行修正,克服了传统故障测距算法线路参数和系统阻抗在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也提高了测距精度。该算法原理简单,适用于长线路,也不受故障类型、故障电阻和故障距离的影响。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平均测距误差小于0.3%,能够满足工程上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端量 等值电路 解耦 纵向阻抗 故障测距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nworks技术在变风量中央空调解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军 任庆昌 +1 位作者 郑庆红 刘咸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1期219-222,256,共5页
该文采用现场总线技术中的Lonworks技术建立变风量空调解耦控制系统,并对该变风量空调解耦控制系统作了较为细致的描述,提出了用LonManagerDDEServer和VisualBasic建立变风量空调解耦控制系统的LONWORKS网络监控系统的方法。认为用Lonwo... 该文采用现场总线技术中的Lonworks技术建立变风量空调解耦控制系统,并对该变风量空调解耦控制系统作了较为细致的描述,提出了用LonManagerDDEServer和VisualBasic建立变风量空调解耦控制系统的LONWORKS网络监控系统的方法。认为用Lonworks技术中的网络变量来处理各个控制回路之间的解耦补偿系数是很合适的。该系统具有现场总线技术的优点,包括实现了系统控制的彻底分散化,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用Lonworks技术对变风量空调系统进行控制,可以极大地改善变风量空调控制系统的品质并提高控制系统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WORKS技术 变风量中央空调 解耦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 控制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