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适用于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淑萍 杨莉莉 +2 位作者 武心宇 周晋宇 宋国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6,共10页
针对因结构复杂导致的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变分模态分解算法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故障定位方法(VMD-CNN)。首先,利用PSCAD/EMTDC软件构建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模型,获得故障电流数据,应用克拉... 针对因结构复杂导致的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变分模态分解算法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故障定位方法(VMD-CNN)。首先,利用PSCAD/EMTDC软件构建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模型,获得故障电流数据,应用克拉克变换对其解耦,获取故障电流的线模分量;其次,对得到的线模分量进行变分模态分解(VMD),得到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选取特征信息最丰富的IMF分量作为VMD-CNN模型的输入;然后,利用高效的分类模型支持向量机(SVM)判别故障发生的区域,将提取到的IMF分量作为SVM输入进行训练学习,可以准确判断出故障发生区域;最后,搭建VMD-CNN模型进行故障定位,挖掘出行波信号中蕴藏的故障信息,同时通过麻雀搜索算法优化CNN中的超参数,实现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线路的精确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过渡电阻为100Ω,不同故障位置情况下的定位相对误差均在0.17%以内;故障位置为460 km,不同过渡电阻情况下的定位相对误差均在0.25%以内;过渡电阻为50Ω,不同故障类型情况下的相对误差均在0.3%以内。所提方法能够提升不同故障位置、过渡电阻和故障类型下的定位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三端直流输电 故障定位 变分模态分解 卷积神经网络 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保协同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线路保护 被引量:3
2
作者 戴志辉 牛宝仪 +2 位作者 李铁成 奚潇睿 李杭泽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21,共14页
灵敏可靠的保护原理对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线路保护原理易受过渡电阻、噪声等因素干扰,且多忽略与换流器控制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控制特征量的多端混合直流线路单... 灵敏可靠的保护原理对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线路保护原理易受过渡电阻、噪声等因素干扰,且多忽略与换流器控制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控制特征量的多端混合直流线路单端保护方案。首先,利用故障电流变化方向进行故障区域识别;然后,基于不同故障情况下等效阻抗回路中电感的差异,分析不同位置故障时控制信号积分值的大小差异,以此构造区内、外故障识别判据,并利用正、负极控制信号积分值比值进行故障选极;最后,通过PSCAD/EMTDC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能够可靠、灵敏地识别各种故障,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和抗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混合直流输电 控保协同 积分值 线路保护 拉普拉斯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电压波形相似度的输电线路单端故障定位方法
3
作者 聂德志 刘铠滢 +4 位作者 蔡桂潮 吴添权 谢伟宏 骆政呈 李海锋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2,共10页
针对交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单端法容易受波头识别和过渡电阻的影响,且大多未计及线路频变特性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暂态波形相似度的单端故障定位方法。首先,结合故障边界条件,推导故障点暂态电压方程;接着,建立计及线路频变特性的复频域... 针对交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单端法容易受波头识别和过渡电阻的影响,且大多未计及线路频变特性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暂态波形相似度的单端故障定位方法。首先,结合故障边界条件,推导故障点暂态电压方程;接着,建立计及线路频变特性的复频域暂态解析模型,求解故障首行波传播至测量装置后的暂态电压频域方程,并通过拉普拉斯反变换得到暂态电压时域解;然后,将解析电压波形与实际测量波形作余弦相似度比较,从而求解故障距离;最后,利用PSCAD/EMTDC进行仿真验证,验证该方法在各种故障条件下均能准确定位故障位置,且不受过渡电阻影响,受采样频率影响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输电线路 单端测距 复频域 暂态解析波形 余弦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初始电流行波相位的多端混合直流线路单端保护方案 被引量:4
4
作者 戴志辉 牛宝仪 +3 位作者 邱宏逸 奚潇睿 韩哲宇 韦舒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9-659,I0003-I0010,共19页
为了解决LCC-MMC型多端混合直流系统线路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初始电流行波相位的多端混合直流线路单端保护方案。首先基于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发生不同位置和类型的故障工况,推导直流线路入射电压行波的解析式并计算其高频段... 为了解决LCC-MMC型多端混合直流系统线路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初始电流行波相位的多端混合直流线路单端保护方案。首先基于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发生不同位置和类型的故障工况,推导直流线路入射电压行波的解析式并计算其高频段相位。其次结合线路边界行波折反射原理和测量波阻抗特性,提出利用初始电压行波相位的区内外识别判据,并根据雷击和短路故障的入射行波低频相位特性构建雷击干扰判据。在PSCAD/EMTDC中搭建昆柳龙多端混合直流系统模型进行验证,证明所提方案仅利用单端量信息即可满足故障判断和选线要求,满足速度性的同时具备一定的抗过渡电阻能力(500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混合直流 电流行波相位 线路故障 S变换 单端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区中低频衰减特性构成方向元件的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方向保护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邢超 黄泽 +3 位作者 毕贵红 陈仕龙 王龙 牛元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22-2631,I0110-I0114,共15页
将保护装置安装在T区两侧,基于T区中低频衰减特性构成方向元件,提出一种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方向保护方法。分析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侧、T区以及线路末端逆变侧三端边界频率特性,发现T区边界对故障电流暂态信号... 将保护装置安装在T区两侧,基于T区中低频衰减特性构成方向元件,提出一种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方向保护方法。分析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侧、T区以及线路末端逆变侧三端边界频率特性,发现T区边界对故障电流暂态信号中低频分量有一定的衰减作用、整流侧边界和线路末端逆变侧边界对故障电流暂态信号高频分量有明显衰减作用。利用小波分解,根据T区两侧线路暂态电流中低频能量差判断故障方向,并提出故障方向判据。当T区左侧发生故障时,利用线路L1末端所检测到的高频暂态电流能量与低频暂态电流能量的比值来判别整流侧区内、外故障;当T区右侧发生故障时,利用线路L2首端所检测到的高频暂态电流能量与低频暂态电流能量的比值来判别线路末端逆变侧区内、外故障;T区发生故障时,判定为线路区外故障。给出基于T区中低频衰减特性构成方向元件的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方向保护方案,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昆柳龙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并对所提保护方法进行验证,仿真表明该文所提保护方法能实现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全线速动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 输电线路 T区 暂态电流高低频能量差 方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控制响应的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短路电流近似计算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杭泽 戴志辉 +1 位作者 石旭 杨明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10-2824,共15页
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发展迅速、短路电流水平超标问题严重,换流站高度非线性特征使现有短路电流求解忽略了控制系统的响应过程且多依赖建模仿真结果,无法得到短路电流的具体解析式,实现故障特性的定量分析计算。为此,该文提出三种... 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发展迅速、短路电流水平超标问题严重,换流站高度非线性特征使现有短路电流求解忽略了控制系统的响应过程且多依赖建模仿真结果,无法得到短路电流的具体解析式,实现故障特性的定量分析计算。为此,该文提出三种兼顾准确性与计算复杂程度的系统模型简化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计及控制系统作用的短路电流复频域近似求解方法,利用Pade逼近以及分段线性化法对模型进行降阶处理,通过拉普拉斯逆变换求得短路电流的时域解析式。最后,基于PSCAD/EMTDC对不同故障距离、过渡电阻以及故障类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故障的暂态阶段(10 ms内)对短路电流有较为准确的刻画,能为直流保护定值整定、断路器额定容量选取、直流输电控制策略切换以及系统规划设计等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电流计算 控制系统 网络等值 多端混合直流输电 线路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子制约下的MMC-MTDC功率均衡控制策略
7
作者 蔡赟 江友华 +1 位作者 叶尚兴 胡中鲲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14,共11页
传统下垂控制无法保证系统受到风场功率波动后不平衡功率的准确分配和直流电压的稳定,需要对产生该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解决。针对此现状,首先通过建立换流站的数学模型,分析风场功率波动对下垂特性的影响。然后通过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传统下垂控制无法保证系统受到风场功率波动后不平衡功率的准确分配和直流电压的稳定,需要对产生该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解决。针对此现状,首先通过建立换流站的数学模型,分析风场功率波动对下垂特性的影响。然后通过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等效电路模型,分析线路阻抗对电压波动的影响,并引入功率分配权值系数以稳定直流电压。同时考虑不同风速波动场景下换流站的实时功率裕度,避免换流站满载。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能自适应修正下垂曲线系数,使得换流站在保证电压稳定的前提下将U-P特性曲线向最优功率分配逼近。最后,在PSCAD上搭建了包含风电场在内的三端MMC-MTDC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线路电阻 功率裕度 有功功率优化分配 改进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频双端故障测距算法的鲁棒性问题和新算法研究 被引量:46
8
作者 全玉生 王晓蓉 +7 位作者 杨敏中 严璋 李晓兵 于峥 康林贤 司鲁东 佟科 刘晓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28-32,共5页
在对基于分布参数线路的双端测距算法进行大量仿真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了双端测距算法的鲁棒性问题 ,即算法对各种不同类型故障的适应能力和对综合测量误差的抑制能力。在对其鲁棒性分析的启示下 ,提出了 2种不需要双端 (或多端 )数据同... 在对基于分布参数线路的双端测距算法进行大量仿真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了双端测距算法的鲁棒性问题 ,即算法对各种不同类型故障的适应能力和对综合测量误差的抑制能力。在对其鲁棒性分析的启示下 ,提出了 2种不需要双端 (或多端 )数据同步的分式型工频双端测距新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 ,新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其测距综合性能指标明显高于现有同类工频双端测距算法 ;在一定的双端 (或多端 )电压、电流测量误差范围内 ,也优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 故障测距 算法 鲁棒性 新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igBee技术的导线接头温度集群监测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财宝 盛戈皞 +3 位作者 曾奕 刘亚东 韩蓓 唐艳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5-49,共5页
在ZigBee技术原理和协议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输电线路导线接头温度在线监测的性能需要,研制了基于ZigBee技术的输电线路导线接头温度集群监测系统。采用分布式测量系统架构,设计了温度监测终端协调器节点和子节点的硬件平台和应用软件,实... 在ZigBee技术原理和协议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输电线路导线接头温度在线监测的性能需要,研制了基于ZigBee技术的输电线路导线接头温度集群监测系统。采用分布式测量系统架构,设计了温度监测终端协调器节点和子节点的硬件平台和应用软件,实现了导线及其接头温度的多点采集和数据整合传输。重点说明了利用ZigBee协议进行测温节点无线集群网络建立、子节点动态增减的原理和方法,给出了不同类型应用层数据帧实现网络化传输的详细流程。通过升流器模拟输电线路的不同导线负荷进行试验测试的结果表明,设计开发的系统软硬件运行正常,组网和传输性能良好,具有ZigBee技术特有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GBEE 输电线路 导线接头温度 在线监测 协调器 子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单端行波测距法和双端行波测距法的对比 被引量:116
10
作者 覃剑 葛维春 +1 位作者 邱金辉 郑心广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95,共4页
介绍了单端行波法和双端行波法的原理,研究和分析了实际应用过程中单端法和双端法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对单端法和双端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为实现行波法准确故障定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故障测距 输电线路 单端行波测距法 双端行波测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研制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38
11
作者 周华良 宋斌 +3 位作者 安林 饶丹 刁东宇 夏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15-122,共8页
分布式线路故障诊断系统作为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位置定位服务的关键产品,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与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实际系统的研制与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安装的线路监测终端、监测运维中心站和移动终端应用服务于一体... 分布式线路故障诊断系统作为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位置定位服务的关键产品,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与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实际系统的研制与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安装的线路监测终端、监测运维中心站和移动终端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新型故障诊断服务系统。阐述了产品与系统的关键实现方案,并提出了基于监测终端的供能及其管理、高速采样及同步、时间同步及坐标定位、行波启动及识别处理技术,基于监测运维中心站的双机冗余和数据安全隔离、测距和故障识别、GIS信息与微气象服务技术以及移动终端App安全服务等自主关键技术。所述系统产品顺利通过国家权威检测机构组织的测试与认证并在西部特高压交流1 000 kV输电线路上挂网运行,取得了稳定可靠运行的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线路 故障诊断系统 故障定位 线路监测终端 在线监测运维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端测距中的自适应线路参数在线估计 被引量:24
12
作者 全玉生 杨敏中 +7 位作者 王晓蓉 严璋 李晓兵 于峥 康林贤 佟科 刘晓峰 侯成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26-30,共5页
提出了一种线路参数在线 (自适应 )估计方法 ,取线路长度为线路杆塔间的水平距离 ,而把各种因素对线路参数的影响统一归入线路参数的变化 ,借助双端 (或多端 )通信工具 ,自适应半实时在线估计线路参数。在双端测距中 ,利用已有的硬件设... 提出了一种线路参数在线 (自适应 )估计方法 ,取线路长度为线路杆塔间的水平距离 ,而把各种因素对线路参数的影响统一归入线路参数的变化 ,借助双端 (或多端 )通信工具 ,自适应半实时在线估计线路参数。在双端测距中 ,利用已有的硬件设备 ,可以有效地削弱线路参数变化对测距精度的影响。该方法对于各种架空输电线路 ,尤其是对于穿越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地区 (如高寒覆冰地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 双端测距 在线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用的高压输电线路双端电气量故障测距新算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蔡华嵘 范春菊 +2 位作者 郁惟镛 高翔 聂宇本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1-34,共4页
提出一种新的利用输电线路的双端电气量进行故障测距的精确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数字技术和故障录波器的特点,不要求双端数据同步,不受线路两端系统阻抗、故障类型和过渡电阻的影响,原理简单,不需解长线方程,也不存在伪根判别问题,易... 提出一种新的利用输电线路的双端电气量进行故障测距的精确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数字技术和故障录波器的特点,不要求双端数据同步,不受线路两端系统阻抗、故障类型和过渡电阻的影响,原理简单,不需解长线方程,也不存在伪根判别问题,易于实现。用该算法编制的测距软件已成功应用于实际的故障录波器分析装置。仿真结果和现场实际测距结果表明,算法的精度完全满足现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路 双端电气量 故障测距算法 故障录波器 光纤测距法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高压输电线路双端故障测距新算法 被引量:45
14
作者 陈铮 董新洲 罗承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5,共5页
快速准确地得到输电线路故障距离对电力系统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带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输电线路(串补线路),由于串联电容的存在以及串联电容并联保护元件MOVs的非线性,现有的故障测距算法并不能直接应用到串补线路的故障测距中。因... 快速准确地得到输电线路故障距离对电力系统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带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输电线路(串补线路),由于串联电容的存在以及串联电容并联保护元件MOVs的非线性,现有的故障测距算法并不能直接应用到串补线路的故障测距中。因此,提出了一种采用双端电气量的串补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该算法对MOVs采用指数模型模拟,MOVs上的电压降通过拟牛顿法求解,线路采用分布参数模型。 EMTP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 准确性和鲁棒性,且不受过渡电阻、故障类型、故障位置、故障发生角等的影响,其算例的测距精度均在0.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路 故障测距 串联电容补偿装置 电力系统 运行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回线环流的时域法故障定位 被引量:59
15
作者 宋国兵 索南加乐 +1 位作者 许庆强 张健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29,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双端电流量实现双回线故障定位的时域测距算法。该算法利用双回线环流网与两侧系统无关且两端电压为零的特点,只用线路两端的电流量,就可计算出环流网的沿线电压分布,并根据从两端计算得到的电压分布差值在故障点处... 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双端电流量实现双回线故障定位的时域测距算法。该算法利用双回线环流网与两侧系统无关且两端电压为零的特点,只用线路两端的电流量,就可计算出环流网的沿线电压分布,并根据从两端计算得到的电压分布差值在故障点处最小的原理实现测距。由于避免了使用电压量,故该测距原理不受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档缪乖萏藕诺南拗?该算法能够利用故障全过程的任何一段数据实现测距,且该算法所需数据窗短,只要略大于被测线路传输时间的 2 倍即可。该算法采用分布参数线模,克服了忽略线路电容带来的误差,适用于高压长距离输电线。仿真结果表明:测距误差将小于 0.15km,且测距精度不受故障类型和过渡电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时域法 故障定位 时域测距算法 双回线环流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新原理 被引量:78
16
作者 宋国兵 周德生 +2 位作者 焦在滨 索南加乐 贠保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57-61,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直流输电线路双端故障测距方法。该方法建立在分布参数模型基础上,利用两端电压、电流量分别从两端计算沿线电压分布,并根据所计算的沿线电压分布在故障点处相等进行故障定位。该定位方法在时域中进行,所需数据窗短,计算... 提出了一种新的直流输电线路双端故障测距方法。该方法建立在分布参数模型基础上,利用两端电压、电流量分别从两端计算沿线电压分布,并根据所计算的沿线电压分布在故障点处相等进行故障定位。该定位方法在时域中进行,所需数据窗短,计算简单,定位精度高。在输电线路仿真模型的选择上考虑了线路参数的频变特性,PSCAD和换流站录波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直流输电线路实现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线路 故障定位 分布参数 时域 双端电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单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 被引量:39
17
作者 束洪春 邬乾晋 +2 位作者 张广斌 孙士云 刘可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5-92,共8页
单端行波故障测距的关键是正确辨识量测到的第2个行波波头的性质。当母线上最短健全线路的长度大于故障线路全长的四分之一且次短健全线路长度大于故障线路全长的二分之一时,保护安装处检测到的前3个波头一定含有至少2个来自故障线路的... 单端行波故障测距的关键是正确辨识量测到的第2个行波波头的性质。当母线上最短健全线路的长度大于故障线路全长的四分之一且次短健全线路长度大于故障线路全长的二分之一时,保护安装处检测到的前3个波头一定含有至少2个来自故障线路的行波。当健全线路不满足上述条件时,用方向行波识别行波是否来自故障线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tral network,ANN)的非线性函数逼近拟合能力,选取保护安装处检测到的后2个波头与首波头的时间差及其波头极性作为样本属性,训练、测试ANN建立其故障测距的ANN并模型来实现初步的故障测距,然后应用故障距离与波速、传输时间的关系正确辨识第2个行波波头性质,继而求得精确的故障距离。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测距 单端法 行波辨识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组合行波测距方法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王奎鑫 祝成 +1 位作者 孙佳佳 陈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82-86,共5页
分析了输电线路故障后行波的传播过程以及行波折、反射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种行波原理相组合的故障测距方法。用单端原理进行初步故障测距,结合故障初始行波到达线路两侧的时间差由单端原理给出准确结果。该方法的优点... 分析了输电线路故障后行波的传播过程以及行波折、反射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种行波原理相组合的故障测距方法。用单端原理进行初步故障测距,结合故障初始行波到达线路两侧的时间差由单端原理给出准确结果。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得到的测距结果是单端原理的结果,消除了双端原理测距中线路长度误差及线路两侧准确时间同步问题对测距精度的影响,进而提高了测距准确性与可靠性。ATP仿真表明,所提出的输电线路组合行波故障测距方法是可行的,并且故障测距的精度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行波 单端原理 双端原理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压输电线电压沿线分布规律的故障双端测距算法 被引量:34
19
作者 桂勋 刘志刚 +1 位作者 韩旭东 钱清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63-69,共7页
针对以往双端数据不同步的测距算法中存在的伪根判断、收敛性、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精确的双端测距算法。该算法采用分布参数模型,通过分析线电压沿线分布变化规律,得到了线电压沿线变化周期公式,并得出了在实际长度线路上,... 针对以往双端数据不同步的测距算法中存在的伪根判断、收敛性、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精确的双端测距算法。该算法采用分布参数模型,通过分析线电压沿线分布变化规律,得到了线电压沿线变化周期公式,并得出了在实际长度线路上,线电压幅值沿线分布曲线最多由2条单调方向不同的曲线段组成的结论。利用此结论,采用斜率逼近的二分区间法确定曲线单调方向改变点,并以这些点为界将两端线电压曲线划分为多个求解区间,而后采用线段相交原理确定根区间。采用二分区间求根法或弦截求根法确定故障点。最后以故障处线电压幅值最低原理,给出了伪根判断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克服了以往算法的不足,程序实现简单,计算速度快、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路 故障测距 双端不同步 二分区间法 弦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L模型的双回线单端时域法故障定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宋国兵 穆国强 +3 位作者 崔琪 孙金凤 高莉 刘志良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4-38,4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回线单端电气量的RL模型时域法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是建立在集中参数模型基础上,利用单端电压电流通过微分方程计算故障相的沿线电压,根据故障边界条件,用环流电流来计算故障电流,再根据故障支路的电压电流关系进行故...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回线单端电气量的RL模型时域法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是建立在集中参数模型基础上,利用单端电压电流通过微分方程计算故障相的沿线电压,根据故障边界条件,用环流电流来计算故障电流,再根据故障支路的电压电流关系进行故障定位。由于该定位方法在时域中进行,所需数据窗短,计算量小。利用分布参数模型的故障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具有实用价值,并给出了提高定位精度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定位 双回线 RL模型 时域法 单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