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Kano-熵权法的轮胎DOT激光雕刻机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苏晨 刘品卓 +1 位作者 王文懿 吴昭仪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133,共7页
目的优化现有轮胎DOT雕刻的工艺流程,解决现存轮胎侧壁激光雕刻设备存在控制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提高轮胎生产效率和控制生产成本的,并满足员工的安全需求。方法采用Kano模型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和提取,得出各需求要素的主观权重,结合熵... 目的优化现有轮胎DOT雕刻的工艺流程,解决现存轮胎侧壁激光雕刻设备存在控制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提高轮胎生产效率和控制生产成本的,并满足员工的安全需求。方法采用Kano模型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和提取,得出各需求要素的主观权重,结合熵权法将影响用户需求的主观因素下降到最低,并进行需求要素的客观权重排序。结果依据Kano-熵权法的集成模型,剔除用户需求的主观因素,指导产出了轮胎DOT激光雕刻智能设备设计方案,最终方案操作合理,安全可靠,基本满足了用户需求。结论基于Kano模型与熵权法的产品开发流程有效提高了设计过程中用户需求要素提取的准确性,突出了用户需求与产品功能之间的耦合关系,为轮胎雕刻设备领域的设计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激光雕刻设备 KANO模型 熵权法 轮胎d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 sensitivity detection of baicalein by N,S co⁃doped carbon do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biofluids 被引量:1
2
作者 FAN Junmei LIU Wei +5 位作者 ZHU Ruitao QIN Chenxi LEI Xiaoling WANG Haotian WANG Jiao HAN Hongfei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09-2020,共12页
In this work,p⁃phenylenediamine and L⁃cysteine were used as raw materials,and water⁃soluble N,S co⁃doped carbon dots(N,S⁃CDs)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were prepared through a one⁃step solvothermal method.The morpholo... In this work,p⁃phenylenediamine and L⁃cysteine were used as raw materials,and water⁃soluble N,S co⁃doped carbon dots(N,S⁃CDs)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were prepared through a one⁃step solvothermal method.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N,S⁃C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X⁃ray diffrac⁃tion,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and the basic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via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Meanwhile,the N,S⁃CDs have excellent luminescence stability with pH,ionic strength,radiation time,and storage time.Experimental results illus⁃trated the present sensor platform exhibited high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in response to baicalein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85 nmol·L-1.The quenching mechanism is proved to be the inner filter effect.In addition,this sensor can also detect baicalein in biofluids(serum and urine)with good accuracy and reproduc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S⁃carbon dots solvothermal method BAICALEIN fluorescent sens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uorescence color tuning of dual-emission carbon quantum dots pro-duced from biomass and their use in Fe3+and Cu2+detection
3
作者 XUE Jia-jia GAN Mei-heng +1 位作者 LU Yong-gen WU Qi-lin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3-1226,共14页
Using simple and eco-friendly ethanol solvothermal treatment,dual-emission biomass carbon quantum dots(D-BCQDs)were synthesized from biomass viburnum awabuki leaves.Under excitation with 413 nm wavelength light two em... Using simple and eco-friendly ethanol solvothermal treatment,dual-emission biomass carbon quantum dots(D-BCQDs)were synthesized from biomass viburnum awabuki leaves.Under excitation with 413 nm wavelength light two emission peaks appeared at 490 and 675 nm and the dots could be tuned to emit crimson,red,purplish red,purple and blue-gray fluorescence by changing the solvothermal temperature from 140℃ to 160,180,200 and 240℃,respectively.XPS and FTIR characteriz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fluorescence color was mainly determined by surface oxidation defects,elemental nitrogen and sp^(2)-C/sp^(3)-C hybrid-ized structural domains.The D-BCQDs could not only detect Fe^(3+)or Cu^(2+),but also quantify the concentration ratio of Fe^(3+)to Cu^(2+)in a solution containing both,demonstrating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Fe^(3+)and Cu^(2+)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emission biomass carbon quantum dots MULTICOLOR Solvothermal method Ion 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InP量子点材料的制备与制氢活性分析综合实验设计
4
作者 于姗 谢江川 +4 位作者 叶嘉乐 陈钇江 王芳 罗玉梅 周莹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219,共6页
该文设计了不同InP量子点的制备、材料表征和制氢活性分析光催化综合性实验,作为“材料分析方法”课程实验。首先通过热注入法设计合成了三类不同的量子点:单独的InP量子点、壳层修饰的InP/ZnS量子点及Ni掺杂ZnS的InP/ZnS(InP/Ni:ZnS)... 该文设计了不同InP量子点的制备、材料表征和制氢活性分析光催化综合性实验,作为“材料分析方法”课程实验。首先通过热注入法设计合成了三类不同的量子点:单独的InP量子点、壳层修饰的InP/ZnS量子点及Ni掺杂ZnS的InP/ZnS(InP/Ni:ZnS)量子点;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能量散射X射线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对其结构组成、元素分布、带隙大小等进行了分析;通过光催化制氢活性研究了ZnS壳层以及Ni掺杂对InP量子点材料催化活性的影响。学生可在整个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了解量子点光催化制氢的基本原理,掌握前沿热点材料量子点的制备,并加强对相关材料分析方法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设计 实验教学 量子点制备 光催化 材料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量子点荧光法测定食品营养强化剂葡萄糖酸亚铁的含量
5
作者 江书庆 信建豪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4-1038,共5页
采用水热反应法制备碳量子点溶液,以此作为荧光探针,建立了一种Fe^(3+)的检测方法,并用来测定食品营养强化剂葡萄糖酸亚铁的含量。结果表明,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甘氨酸为原料,制备得到的碳量子点溶液荧光效率为27.54%。Fe^(3+)溶液在... 采用水热反应法制备碳量子点溶液,以此作为荧光探针,建立了一种Fe^(3+)的检测方法,并用来测定食品营养强化剂葡萄糖酸亚铁的含量。结果表明,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甘氨酸为原料,制备得到的碳量子点溶液荧光效率为27.54%。Fe^(3+)溶液在反应温度20℃、pH 1.00、作用时间4min时对碳量子点溶液的荧光猝灭效果最佳,浓度在1.00×10^(-5)~7.50×10^(-4)mol·L^(-1)范围内,与荧光值ΔF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2),用于测定食品营养强化剂葡萄糖酸亚铁,结果为98.4%,加标回收率在96.08%~102.4%范围内,检出限为6.72μmol·L^(-1)。该方法可实时、实地快速测定葡萄糖酸亚铁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葡萄糖酸亚铁 荧光探针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荧光法检测水中的氨氮含量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佳然 于杰 +2 位作者 赵天驰 岳云涛 王聪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50,共9页
氨氮含量是影响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为解决目前氨氮检测操作复杂、成本较高以及耗时等缺点,该研究构建了一种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水体中氨氮含量的检测,并对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微观结构、光学特性等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 氨氮含量是影响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为解决目前氨氮检测操作复杂、成本较高以及耗时等缺点,该研究构建了一种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水体中氨氮含量的检测,并对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微观结构、光学特性等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氮元素以吡咯氮的形式掺杂到石墨烯量子点中。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在光激发下与氨之间发生光致电子转移,从而引起荧光动态淬灭。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荧光探针在最佳试验条件下(pH值为7,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浓度为0.8 mg/mL)与氨氮(0~9.0 mmol/L)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响应(R^(2)=0.99),检测限为43.8μmol/L,响应时间为2 min。最后,将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荧光探针应用于饮用水、自来水和水产养殖水中氨氮的测定,加标检测的回收率区间为75.03%~128.16%,相对标准偏差(样本数为3)低于13.53%。由此可知,该研究所构建的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荧光探针在水中氨氮检测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荧光法 氨氮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蓝色荧光碳点探针测定替加环素 被引量:1
7
作者 郑丽丽 蔡柔荧 +2 位作者 曹扬远 翁少煌 魏岚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
构建基于N-CDs为荧光探针的简便、有效且灵敏度高的替加环素(TIGE)荧光检测体系,用于注射用TIGE和人血浆样品中TIGE的定量分析。以一水柠檬酸和L-谷胱甘肽为原料,采用熔融法合成了一种氮掺杂的蓝色荧光碳点(N-CDs),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 构建基于N-CDs为荧光探针的简便、有效且灵敏度高的替加环素(TIGE)荧光检测体系,用于注射用TIGE和人血浆样品中TIGE的定量分析。以一水柠檬酸和L-谷胱甘肽为原料,采用熔融法合成了一种氮掺杂的蓝色荧光碳点(N-CDs),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详细表征。以N-CDs为荧光探针,进一步探讨N-CDs与TIGE的相互作用和猝灭机制。并用于注射用替加环素和人血浆样品中TIGE的定量分析。当TIGE浓度在0.1~25μg·mL^(-1)范围内时,体系的荧光猝灭效率(F0-F)/F0与替加环素浓度(CTIGE)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拟合方程为y=0.01923 CTIGE+0.07893,R^(2)=0.993。根据3σ/S计算得出本方法检测TIGE的检测限为0.092μg·mL^(-1)(n=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法 氮掺杂碳点 荧光探针 替加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病毒不同检测技术灵敏度的比较研究
8
作者 陈伟 姚洁 +4 位作者 冯明峰 李帅 蒋西子 蒋磊 江彤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2-1081,共10页
为了明确蔬菜病毒种类,探索快速、灵敏、低成本、高通量的病毒检测方法。将10种蔬菜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 为了明确蔬菜病毒种类,探索快速、灵敏、低成本、高通量的病毒检测方法。将10种蔬菜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和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 virus,TZSV)的cp基因质粒DNA顺次固定在同一张硝酸纤维素膜(NC膜)上,根据10种蔬菜病毒的cp基因序列制备地高辛(DIG)标记的特异性探针,利用dot-Southern blot方法一次性检测10种病毒。再采用dot-Southern blot、dot-Northern blot、PCR和ELISA方法检测TMV,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结果发现,dot-Southern blot方法可在同一张NC膜上一次性检出10种病毒的cp基因质粒DNA。dot-Southern blot检测TMV cp基因质粒DNA和cp基因cDNA的最低浓度分别为5×10^(-2)ng·μL^(-1)和5×10^(-1)ng·μL^(-1),dot-Northern blot检测感染TMV蔬菜样本总RNA的最低浓度为5×10^(-2)ng·μL^(-1),PCR检测TMV cp基因质粒DNA的最低浓度为5×10-3ng·μL^(-1),RT-PCR检测TMV cDNA的最低浓度为5×10^(-2)ng·μL^(-1),dot-ELISA和TAS-ELISA检测感染TMV蔬菜病汁液的最低浓度为9.8 ng·μL^(-1)和78 ng·μL^(-1)。说明dot-Southern blot能够一次性检出多种病毒,可用于蔬菜病毒复合侵染检测。dot-Southern blot、dot-Northern blot、RT-PCR和PCR等核酸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相对较高,而ELISA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病毒 检测方法 灵敏度 dot-South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斑萎病毒外壳蛋白原核表达及Dot-blot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9
作者 于翠 邓凤林 +1 位作者 杨翠云 吴建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7-601,共5页
将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全长外壳蛋白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经限制性酶切分析及测序结果表明插入方向正确且阅读框架无移码突变.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SDS-PAGE分析结果证实IPTG... 将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全长外壳蛋白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经限制性酶切分析及测序结果表明插入方向正确且阅读框架无移码突变.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SDS-PAGE分析结果证实IPTG可诱导1个分子量约为48 kDa的融合蛋白表达.利用6×His标签单抗和TSWV FoPaTs1多抗证实所表达的蛋白为TSWV外壳蛋白.以纯化的重组外壳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单抗,并用杂交瘤细胞培养液上清建立了可靠、有效检测TSWV的Dot-blot ELISA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斑萎病毒 原核表达 dot—blot EL/S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PbBr_(3)@MO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稳定性分析
10
作者 杨宇轩 杨晓华 +3 位作者 陈健壮 沈建华 张建鹏 杨晓玲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08-7014,共7页
钙钛矿材料因具备结构可调、光电特性优异、制备成本较低等优点,在光电探测领域获得广泛关注。针对钙钛矿量子点目前存在的环境稳定性差的关键问题,采用固相模板法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5(Zn)孔隙内实现了钙钛矿量子点的原位合成,成功... 钙钛矿材料因具备结构可调、光电特性优异、制备成本较低等优点,在光电探测领域获得广泛关注。针对钙钛矿量子点目前存在的环境稳定性差的关键问题,采用固相模板法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5(Zn)孔隙内实现了钙钛矿量子点的原位合成,成功制备出具有优异稳定性的CsPbBr_(3)@MOF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证实了CsPbBr_(3)量子点成功合成并填充在MOF孔隙中。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CsPbBr_(3)@MOF的化学组成和表面结构。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和瞬态荧光光谱研究了CsPbBr_(3)@MOF的光学性能。基于荧光光谱强度的变化趋势,证实了复合材料CsPbBr_(3)@MOF的水、光和热稳定性相较于CsPbBr_(3),获得显著提升。该研究为提高钙钛矿量子点的稳定性并拓展其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及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模板法 原位合成 钙钛矿量子点 复合材料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点发光标记材料的制备及在水样中亚硝酸盐专一检测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长莹 张大伟 +5 位作者 陈冠吉 张镇威 萧卫泓 王斌 陈奇丹 杨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153,共7页
以盐酸多巴胺和邻苯二胺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并经提纯分离后得到发射波长为535 nm的黄绿色碳点(λ_(ex)=440 nm),并将其作为污染物标记材料进行了应用探索.产物表征结果表明,该碳点尺寸约为3 nm,分散性良好,具有稳定的发光性能,适... 以盐酸多巴胺和邻苯二胺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并经提纯分离后得到发射波长为535 nm的黄绿色碳点(λ_(ex)=440 nm),并将其作为污染物标记材料进行了应用探索.产物表征结果表明,该碳点尺寸约为3 nm,分散性良好,具有稳定的发光性能,适用pH范围宽且抗盐性强.饮用水中亚硝酸盐超标可导致人类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有潜在的致癌性.应用该碳点对水样中常见污染物进行检测,筛选实验结果表明,该碳点作为标记材料对亚硝酸根具有高选择性专一响应,检出限为0.1166μg/mL(S/N=3,n=3),满足我国国家标准对生活饮用水中NO_(2)^(-)的限定标准(≤1μg/mL)的要求.在0~60μg/mL浓度范围内符合Stern-Volmer方程,其中在0~10μg/mL(y=0.02x+0.000876,R^(2)=0.9868)和12~60μg/mL范围内(y=0.011x+0.198,R^(2)=0.9937),均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此外,通过对3种不同水样进行了加标实验验证,回收率为90.8%~100.8%(RSD=0.03%~0.86%,n=3).该碳点发光标记材料合成方法快速简便、成本低,在微痕量亚硝酸盐污染物检测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可作为水源地水质监测的重要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水热法 碳点 亚硝酸根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掺杂ZnS量子点磷光体系的构建及用于Pb(Ⅱ)的传感识别
12
作者 董一帆 艾秋爽 +4 位作者 俞熙仁 张莉 梁经天 张大文 邱素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4-970,共7页
磷光发光寿命长,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之间有更宽的间距,并能有效避免来自系统和光散射的干扰,因此磷光传感技术在近几年备受关注。采用反应釜水热法合成出水溶性的Mn^(2+)掺杂ZnS量子点,对合成出的量子点进行表征,从XRD衍射结果、高倍透... 磷光发光寿命长,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之间有更宽的间距,并能有效避免来自系统和光散射的干扰,因此磷光传感技术在近几年备受关注。采用反应釜水热法合成出水溶性的Mn^(2+)掺杂ZnS量子点,对合成出的量子点进行表征,从XRD衍射结果、高倍透射电镜形貌图和TEM-mapping图中都可以得出结论,Mn^(2+)成功掺杂进ZnS晶格内部。该量子点在580 nm处出现明显的磷光发射峰,且远远高于420 nm处的荧光峰强度。同时还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该量子点的磷光性质,发现当前驱体溶液pH为11、反应时间为30 min和Mn^(2+)掺杂比例为4%时,其量子点磷光特征峰最高。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该反应釜水热法能够有效将Mn^(2+)掺杂至ZnS量子点内部,而非表面,导致其主要以磷光发射为主,而非荧光,有利于提高传感技术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该研究还发现Pb^(2+)能够选择性猝灭Mn掺杂ZnS量子点的磷光,并考察了缓冲液pH、体系反应时间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建立了一种高灵敏识别Pb^(2+)离子的磷光传感技术,其线性范围为0.02~20μmol·L^(-1),检测限低至6.6 nmol·L^(-1),同时其他常见金属离子对该传感技术无明显干扰作用,对实际样品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1.9%~114.1%,准确率在83.0%~109.8%之间,证实该传感技术可以用于湖水样品中Pb^(2+)的快速识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掺杂硫化锌量子点 水热合成法 磷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碳量子点在水合盐相变材料中对碳钢缓蚀作用研究
13
作者 夏海明 谢德龙 +2 位作者 孟杨 梅毅 谢于辉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50,共7页
以木质素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前驱体,通过水热法分别合成了两种新型碳量子点(CDs-1和CDs-2),将其作为Q235碳钢在熔融十二水磷酸氢二钠水合盐相变材料中的缓蚀剂,并对其微观结构、表面性能和缓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Ds-1和CDs-2的表... 以木质素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前驱体,通过水热法分别合成了两种新型碳量子点(CDs-1和CDs-2),将其作为Q235碳钢在熔融十二水磷酸氢二钠水合盐相变材料中的缓蚀剂,并对其微观结构、表面性能和缓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Ds-1和CDs-2的表面有氮、硫元素基团,平均粒径分别为3.25 nm和4.25 nm,碳量子点的阻抗随浓度增大而增大。在200 mg/L的浓度下浸泡24 h,CDs-1的缓蚀效率为64.92%,CDs-2的缓蚀效率为7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碳钢 水热法 碳量子点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姜纤维素氮掺杂碳量子点制备及其在铁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14
作者 郭露月 杨成宇 +5 位作者 付思莹 周金伟 宋小兵 刘荣生 夏国华 杨欢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84-2189,共6页
目的制备黄姜纤维素氮掺杂碳量子点,并考察其在铁离子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以纤维素为碳源,尿素为氮源,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评估其形态、结构、元素组成、光学特性,并测定不同铁离子浓度下荧光光谱变化。结果碳量子点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3... 目的制备黄姜纤维素氮掺杂碳量子点,并考察其在铁离子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以纤维素为碳源,尿素为氮源,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评估其形态、结构、元素组成、光学特性,并测定不同铁离子浓度下荧光光谱变化。结果碳量子点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3.91 nm,得率为3.31%,荧光量子产率为19.3%,表面富含羟基、羰基、氨基等活性基团,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它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明亮的蓝色荧光,在360 nm激发波长处荧光强度最高,并且与铁离子浓度呈负相关性。结论黄姜纤维素氮掺杂碳量子点对铁离子具有高灵敏度的检测特性和选择性,在其他重金属离子检测领域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姜 纤维素 氮掺杂碳量子点 制备 水热法 铁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碳点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孙甲 衡辉 谷庆阳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05-1410,共6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碳点(CDs)具备了诸多优势,如材料来源丰富、细胞毒性低、生物兼容性好以及可调节的荧光发射波长等。因此,它在离子检测、生物成像、发光材料和光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对荧光碳点的合成方法、性能进行总... 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碳点(CDs)具备了诸多优势,如材料来源丰富、细胞毒性低、生物兼容性好以及可调节的荧光发射波长等。因此,它在离子检测、生物成像、发光材料和光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对荧光碳点的合成方法、性能进行总结,综述荧光碳点在离子检测、细胞成像、发光材料及光催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合成方法 发光性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量子点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多功能应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未然 燕永利 +1 位作者 贺炳成 刘辉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4,共9页
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是一种新颖零维碳纳米材料,表面含有许多反应性官能团(如-OH、-COOH),这些含氧官能团很容易与结垢离子螯合,因此,CQDs具有良好的阻垢能力。此外,CQDs可以通过掺杂氮原子使其与铁的外层(d轨道)形成配... 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是一种新颖零维碳纳米材料,表面含有许多反应性官能团(如-OH、-COOH),这些含氧官能团很容易与结垢离子螯合,因此,CQDs具有良好的阻垢能力。此外,CQDs可以通过掺杂氮原子使其与铁的外层(d轨道)形成配位化合物,从而大量吸附在碳钢表面以达到良好的缓蚀效果。在驱油领域,基于CQDs粒径小、良好的界面活性、分散稳定性好、易于表面功能化、化学稳定性和耐温抗盐性强等特征,面对高温、高盐、超低渗透等恶劣条件,CQDs表现出比现有常规硅基纳米材料更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从CQDs的制备出发,综述了近期合成方法的创新和延伸,讨论了其优劣点以及对所得CQDs在构成、构造和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并基于CQDs卓越的理化性质,重点介绍了CQDs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为拓展CQDs更多领域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制备方法 阻垢 缓蚀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室温磷光碳点进展
17
作者 张思凡 梁亚川 +1 位作者 刘凯凯 单崇新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0-272,共13页
室温磷光材料因其长的发光寿命特性而备受关注,特别适用于非实时激发领域。碳点作为一类新兴的磷光材料,因其易制备、低毒性、成本低及良好的光学稳定性与可调的光学性能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本文总结了当前基于碳点的磷光材料取... 室温磷光材料因其长的发光寿命特性而备受关注,特别适用于非实时激发领域。碳点作为一类新兴的磷光材料,因其易制备、低毒性、成本低及良好的光学稳定性与可调的光学性能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本文总结了当前基于碳点的磷光材料取得的重要进展。首先,详细阐述了室温磷光的发光机制,解析了磷光发射的能级结构。随后,分别阐述了固相和水相室温磷光碳点的合成策略以及调控方法。接着,重点介绍其在信息加密、传感、照明与显示和生物医学方面的潜在应用。最后,讨论了水相室温磷光碳点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室温磷光 磷光机制 合成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源碳点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药与环境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
18
作者 刘轩语 隋磊 +2 位作者 麻明昱 毕毅 宋志花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57-867,共11页
碳点(carbon dots,CDs)是一类应用广泛的新型材料。CDs具有小尺寸效应、显著的光稳定性、较低的细胞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制备、易于表面修饰和表面功能基团(羟基、羧基、氨基等)丰富等优点,在各个领域表现出超高潜力。糖类化合... 碳点(carbon dots,CDs)是一类应用广泛的新型材料。CDs具有小尺寸效应、显著的光稳定性、较低的细胞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制备、易于表面修饰和表面功能基团(羟基、羧基、氨基等)丰富等优点,在各个领域表现出超高潜力。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容易获得的碳水化合物,具有无毒性和低渗透性,为合成具有特殊性质和多功能应用的CDs提供了一种有吸引力且廉价的起始材料。近年来,生物基糖源制备CDs因成本低、原料可再生、绿色环保等优势为CDs合成提供了新思路。已有文献中主要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法合成CDs。本文总结了以糖为碳源通过“自下而上”法(如水热法、微波辅助法、超声法、热解法)合成具有高水溶性、低毒性、光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的CDs。这些CDs在生物成像、生物传感、药物/基因载体、色谱分析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生物成像方面,CDs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低毒性可实现细胞和组织内实时成像。在生物传感方面,CDs表面官能团的相互作用可实现生物分子/离子的高灵敏度检测。在药物/基因递送方面,CDs可作为高效载体并降低副作用。在色谱分析方面,CDs在固定相上负载可实现化合物的高效分离。此外,CDs在核素、抗生素等新污染物以及生物碱、核苷类化合物等药物分离分析方面展现出很好的性能,为环境监测和药物分析提供了新的工具。未来,CDs的开发应聚焦以下几个方面:开发低成本、大规模化的制备方法;优化CDs表面功能化;开发杂原子改性的CDs;拓展色谱和传感应用并深化作用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合成方法 药物 新污染物 分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碳点负载螺吡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9
作者 任安阳 朱亚楠 +1 位作者 张欣宇 刘水平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7-182,共6页
为了在不改变碳点光学性能前提下提高耐高温性能,以三乙烯四胺为氮源,柠檬酸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了蓝色的含氮碳量子点,并选择蓝色荧光的螺吡喃,两者在乙醇与丙酮混合溶液中反应36h,制取了表面负载螺吡喃的含氮碳点。采用X射线衍射仪... 为了在不改变碳点光学性能前提下提高耐高温性能,以三乙烯四胺为氮源,柠檬酸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了蓝色的含氮碳量子点,并选择蓝色荧光的螺吡喃,两者在乙醇与丙酮混合溶液中反应36h,制取了表面负载螺吡喃的含氮碳点。采用X射线衍射仪、荧光光谱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和透射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分析合成物的性质。结果表明:碳量子点与螺吡喃在乙醇与丙酮溶液36h结合;负载螺吡喃的含氮碳点具有荧光特性;负载螺吡喃的含氮碳点相比未负载螺吡喃的含氮碳点提高了其耐高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碳量子点 螺吡喃 耐高温 水热法 荧光性能 熔融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双重点阵DOT图像重建
20
作者 王嵩 上田之雄 +1 位作者 山下丰 刘华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8,共7页
引入无网格方法替代传统有限元方法(FEM),求解弥散光学层析成像(DOT)正问题,避免了FEM需要人工根据实际形状生成和调整网格的繁琐过程.优化形函数及各项参数,得到精确解.在求解逆问题时引入第2重较稀疏自适应点阵,能够根据重建迭代过程... 引入无网格方法替代传统有限元方法(FEM),求解弥散光学层析成像(DOT)正问题,避免了FEM需要人工根据实际形状生成和调整网格的繁琐过程.优化形函数及各项参数,得到精确解.在求解逆问题时引入第2重较稀疏自适应点阵,能够根据重建迭代过程中的结果自适应调整分布和密度,一方面较大限度地减少了计算消耗,提高计算速度,另一方面抑制了问题的病态性,能够得到更鲁棒的结果.逆问题二维仿真实验表明,在噪声抑制、图像分辨率、网格依赖性方面该方法均优于传统方法.三维仿真实验和实物体模实验结果进一步体现了该方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光学层析成像(dot) 图像重建 无网格方法 自适应双重点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