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9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multi-outputs LSSVR by PSO to the aero-engine model 被引量:5
1
作者 Lu Feng Huang Jinquan Qiu Xiaoji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5期1153-1158,共6页
Considering the modeling errors of on-board self-tuning model in the fault diagnosis of aero-engine, a new mechanism for compensating the model outputs is proposed. A discrete series predictor based on multi-outputs l... Considering the modeling errors of on-board self-tuning model in the fault diagnosis of aero-engine, a new mechanism for compensating the model outputs is proposed. A discrete series predictor based on multi-outputs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LSSVR) is applied to the compensation of on-board self-tuning model of aero-engine,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is used to the kernels selection of multi-outputs LSSVR. The method need not reconstruct the model of aero-engine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individuals of the same type engines and engine degradation after use. The concrete step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are given,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ENGINE on-board self-tuning model multi-outputs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ud removal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based on multi-output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被引量:3
2
作者 Gensheng Hu Xiaoqi Sun +1 位作者 Dong Liang Yingying Su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6期1082-1088,共7页
Removal of cloud cover on th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vailability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For thin cloud cover, support vector value contourlet transform is used to achieve multi-... Removal of cloud cover on th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vailability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For thin cloud cover, support vector value contourlet transform is used to achieve multi-scale decomposition of the area of thin cloud cover 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Through enhancing coefficients of high frequency and suppressing coefficients of low frequency, the thin cloud is removed. For thick cloud cover, if the areas of thick cloud cover on multi-source or multi-tempor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do not overlap, the multi-output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learning method is used to remove this kind of thick clouds. If the thick cloud cover areas overlap, by using the multi-output learning of the surrounding areas to predict the surface features of the overlapped thick cloud cover areas, this kind of thick cloud is remov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loud removal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cloud overlapping and radiation difference among multi-source images. The cloud removal image is clear and smoo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 sensing image cloud removal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multi-outpu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ulti-input and multi-output design on automotive engine management system
3
作者 翟禹嘉 孙研 +1 位作者 钱科军 LEE Sang-hyuk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4687-4692,共6页
Lookup table is widely used in automotive industry for the design of engine control units(ECU).Together with a proportional-integral controller,a feed-forward and feedback control scheme is often adopted for automotiv... Lookup table is widely used in automotive industry for the design of engine control units(ECU).Together with a proportional-integral controller,a feed-forward and feedback control scheme is often adopted for automotive engine management system(EMS).Usually,an ECU has a structure of multi-input and single-output(MISO).Therefore,if there are multiple objectives proposed in EMS,there would be corresponding numbers of ECUs that need to be designed.In this situation,huge efforts and time were spent on calibration.In this work,a multi-input and multi-out(MIMO) approach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 was presented for the automatic cruise system of automotive engin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cking of engine speed command and the regulation of air/fuel ratio(AFR) can be achieved simultaneously under the new scheme.The mean absolute error(MAE) for engine speed control is 0.037,and the MAE for air fuel ratio is 0.0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network spark-ignition engine dynamical system modeling system identification multi-input and mult-output(MIMO) control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采矿业隐含碳流动时空演变格局及减排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玮 郭嫚雨 +2 位作者 龙涛 邓莎 王茜茜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4-292,共9页
追踪贸易隐含碳排放对于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至关重要。然而,跨区域与部门间隐含碳流动特征及路径的识别面临诸多挑战,阻碍了减排进程。采矿业作为高碳排放密集型行业,其在跨省贸易中的隐含碳流动趋势及关键减排路径仍待进一步研究。... 追踪贸易隐含碳排放对于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至关重要。然而,跨区域与部门间隐含碳流动特征及路径的识别面临诸多挑战,阻碍了减排进程。采矿业作为高碳排放密集型行业,其在跨省贸易中的隐含碳流动趋势及关键减排路径仍待进一步研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基于时空视角,利用中国2012、2015及2017年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MRIO),构建了中国采矿业隐含碳转移网络分析框架,系统考察了采矿业隐含碳流动的演变趋势、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减排路径。结果表明:(1)中国采矿业因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原煤燃烧贡献的排放量最高;(2)采矿业的直接与隐含碳排放虽呈现收敛态势,但行业整体处于隐含碳净流出状态,其主要上游部门依次为S8(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S11(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S2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及S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江苏、广东、河南、陕西、山东、河北、山西等省份具有较高的网络中心性,是采矿业减排的关键区域。隐含碳流动量最大的路径为陕西至浙江,达357.06万t;本研究旨在为采矿业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参考,助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矿业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业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 复杂网络 隐含碳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站点预测模型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智能选址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宋玲 常隆涛 +3 位作者 吕舜铭 杨朝晖 刘新锋 陈关忠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6,134,共9页
为了提升光伏电站运营效率,针对多站点选址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站点预测模型(MSFM),通过时空相关性、事件数据和气象因素来预测多站点的电力输出。引入三维张量来表示时空数据,采用张量分解技术恢复零条目,并利用三维张量和ResNet模型模拟... 为了提升光伏电站运营效率,针对多站点选址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站点预测模型(MSFM),通过时空相关性、事件数据和气象因素来预测多站点的电力输出。引入三维张量来表示时空数据,采用张量分解技术恢复零条目,并利用三维张量和ResNet模型模拟时空邻接性、趋势、事件文本数据及气象影响。根据山东省济南市的1 155个光伏发电站运行数据和气象数据建立实验数据集,通过平均绝对误差、相对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相对均方根误差来验证所提方法的效果,4个评价指标分别至少降低了2.3%、0.9%、2.6%、2.5%。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应用于多站点选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选址 多站点电力输出预测 深度残差网络 模型融合 时空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节点系统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性研究
6
作者 楼旭阳 倪艳婷 贾佳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11,共10页
针对由多输入多输出(MIMO)异构节点系统构成的结构化网络,研究了其强结构能控性.首先,从节点系统角度,给出了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的必要条件.其次,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和结构化互连法则没有直接联系,通过从结构化互连法则中提取底层... 针对由多输入多输出(MIMO)异构节点系统构成的结构化网络,研究了其强结构能控性.首先,从节点系统角度,给出了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的必要条件.其次,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和结构化互连法则没有直接联系,通过从结构化互连法则中提取底层网络拓扑信息,给出了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的必要条件,并以实例进一步说明结论.最后,严格证明了节点系统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性依赖于底层网络拓扑的强结构能控性,并给出了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的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网络 强结构能控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异构节点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发电潜力及生态环境效益预估
7
作者 黄强 章杰 +5 位作者 方伟 明波 张亮博 贾升策 蒋祥祥 许鑫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54,共12页
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是践行低碳、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气候变化加剧,导致清洁能源波动性增大、未来发电潜力不确定性升高、一体化基地的生态环境效益难以准确预估,给流域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造成诸多挑战。为此,... 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是践行低碳、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气候变化加剧,导致清洁能源波动性增大、未来发电潜力不确定性升高、一体化基地的生态环境效益难以准确预估,给流域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造成诸多挑战。为此,以黄河上游茨哈峡水风光一体化基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分位数映射法、CNN-LSTM-Attention深度学习预测模型和改进的风光电理论出力计算方法,筛选研究区适用的高精度未来气候模式数据,预测一体化基地规划运行期(2035—2065年)的水风光电逐日平均出力及其多时间尺度互补性,预估一体化基地的生态环境效益。研究结果发现:1)2035—2065年,预测水电、风电、光伏年均发电量分别为101.30亿、11.87亿、437.85亿kW·h。4种SSP情景下,茨哈峡水电站日均入库流量分别增加0.97、1.74、1.25、1.99m^(3)/s,水电日均理论出力平均上升2.23MW,风电、光伏日均理论出力平均下降0.29、0.80MW。2)水风、水光、风光、水风光组合的年发电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22、0.18、-0.10、-0.03,水风组合的年际互补性更强,年内冬季互补性显著。3)水风光电年均可替代551.02亿kW·h燃煤发电,减碳0.48亿t/a,风光发电替代燃煤发电可实现节水1.08亿m^(3)/a。此外,预计一体化基地下垫面的潜在蒸散发量年均减少284.56mm,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年均增加97.04g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风光一体化开发 理论出力 多尺度互补性 生态环境效益 黄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否提高了农业产出水平? 被引量:2
8
作者 孔祥智 程泽南 张怡铭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8,共12页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积极探索和重要举措。原农业部先后于2010年、2012年和2015年,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示范带动策略,分三批认定了...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积极探索和重要举措。原农业部先后于2010年、2012年和2015年,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示范带动策略,分三批认定了28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旨在引领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在经典政府激励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示范创建与农业生产效率的理论模型分析框架,并运用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在提升农业产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示范创建能够激励地方政府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示范区创建后,相关地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提高了2.8%,且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和Bacon分解。稳健性检验发现,县级示范区、大中城市郊区示范区和优势农产品区域示范区的示范创建效果明显,但创建地市级示范区的效果不显著。机制分析发现,示范创建实施后,政府财政支农投入、农业技术推广投入水平以及农业产出水平均有所提升。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对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政策的实施应当更加精准,合理优化空间布局,控制创建范围,并提升对财政、科技的投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范创建 政策评估 多期DID模型 农业产出 Bacon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O模型的中国省际虚拟水流动公平性评估
9
作者 孙才志 曹杰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0-76,共7页
在全球水资源短缺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中国省际虚拟水流动中“资源输出地承担环境成本、经济输入地获取发展红利”的非公平现象显著。基于2017年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构建“虚拟水强度-增加值率”关联模型,结合象限分析与公... 在全球水资源短缺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中国省际虚拟水流动中“资源输出地承担环境成本、经济输入地获取发展红利”的非公平现象显著。基于2017年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构建“虚拟水强度-增加值率”关联模型,结合象限分析与公平性指数,量化31个省份19个行业的虚拟水流动的公平性失衡问题。研究发现:东部沿海形成“虚拟水输入-高附加值输出”的高效模式,中西部资源型产业面临“高耗水-低回报”困境,新疆农业等案例证明节水技术与高附加值产业可破解公平性矛盾。本研究可作为跨区域生态补偿与产业结构优化的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流动 公平性评估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工业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网络结构及影响机制
10
作者 周晓艳 张雪莹 +2 位作者 吴炫匡 何依依 迪力阿热·塔依尔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72-3483,共12页
本文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核算中国城市工业贸易隐含碳排放,刻画城市工业贸易隐含碳转移网络结构特征,通过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揭示了该隐含碳转移网络的内生和外生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市工业贸易隐含碳转移网络连接稠密但无标度性... 本文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核算中国城市工业贸易隐含碳排放,刻画城市工业贸易隐含碳转移网络结构特征,通过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揭示了该隐含碳转移网络的内生和外生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市工业贸易隐含碳转移网络连接稠密但无标度性显著,具有小世界结构和异配性.资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工业贸易贡献90%以上的隐含碳转移量.隐含碳流出量和净流出量较高的城市主要为黄河流域和环渤海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和工业型城市,隐含碳流入量和净流入量较高的城市主要为胡焕庸线以东的全国和区域中心城市.较大规模的隐含碳转移主要发生在省域内城市间,反映出城市工业贸易隐含碳转移网络具有一定的省界效应.省内城市隐含碳转移网络呈现围绕省域中心城市的“核心-边缘”结构.跨省城市隐含碳转移网络呈现由黄河流域和环渤海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和工业型城市向北京、沪杭甬苏、重庆、广深等中心城市流出隐含碳的放射状空间格局.城市工业贸易隐含碳转移网络影响机制中,互惠性和偏好依附效应是重要的内生机制.节点属性方面,经济发达、人口规模大、人均消费水平高、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高的城市倾向流入更多的隐含碳;资源型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能源效率较低的城市倾向流出更多的隐含碳;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人均消费、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的差异均正向影响城市间隐含碳净转移量.外生网络方面,政策邻近和地理邻近对城市隐含碳转移网络具有正向影响,技术邻近具有负向影响.最后,对区域协同减排和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贸易 隐含碳排放转移 多区域投入产出 网络结构 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电量执行率的短期多目标优化模型
11
作者 覃晖 胡淼 +5 位作者 侯栋凯 汪涛 徐杨 许筱乐 李永祥 黎江桥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2-211,共10页
梯级水库群短期优化调度受电站水力联系、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其调度决策具有高度复杂性。围绕梯级水库群短期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问题,首先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水电站历史数据进行聚类数量分析,提取基于最优聚类数的典型出力。进一步考... 梯级水库群短期优化调度受电站水力联系、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其调度决策具有高度复杂性。围绕梯级水库群短期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问题,首先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水电站历史数据进行聚类数量分析,提取基于最优聚类数的典型出力。进一步考虑电站的电量执行率,以发电量最大与计划执行完成率最高为目标,使用电站的特征相似度综合衡量偏差程度与调度目标满足程度,建立水库群短期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利用NSGA-Ⅱ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基于熵权法与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优选调度方案作为梯级水库运行的最终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兼顾发电效益与出力过程偏差,量化不同计划执行完成率下的发电优化效果,优选梯级调度计划,为调度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优化 多目标调度 数据挖掘 典型出力提取 计划执行完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压输电杆塔在线监测设备的多级无线供电系统设计与一体化绝缘子装置研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民 张鑫 +3 位作者 刘野然 李勇 何正友 吴宁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4-843,I0115,共11页
感应取电+多中继无线供电为高压输电杆塔在线监测设备提供了一种不受天气影响且安全稳定的新型供电方式。然而,目前多中继无线供电技术还缺少完整的系统设计和高压环境下的运行验证。为此,该文提出了一套面向35kV电压等级的多中继无线... 感应取电+多中继无线供电为高压输电杆塔在线监测设备提供了一种不受天气影响且安全稳定的新型供电方式。然而,目前多中继无线供电技术还缺少完整的系统设计和高压环境下的运行验证。为此,该文提出了一套面向35kV电压等级的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方案,并研制了具有无线电能传输功能的一体化绝缘子装置。首先,基于系统电路模型,以实现恒压输出和零相角输入为目标,设计了五线圈-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的补偿电容参数,并给出了功率变换电路设计方案;其次,给出了多中继线圈与环氧树脂绝缘子的一体化封装方案和封装流程,并制作了一套一体化绝缘子装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的恒压特性,并且通过高压实验验证了融合多中继线圈的一体化绝缘子的绝缘性能以及在高压环境下实现无线能量传输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整套设备输出功率达到44.38W,传输效率达84.5%,一体化绝缘子装置满足35kV电压等级绝缘耐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杆塔在线监测设备 多中继无线供电 一体化绝缘子 恒压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影响下乡村生物质能发电系统跨周期滚动优化运行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睿 袁乐童 +5 位作者 黄宏旭 顾晨 李嘉翔 卢巍 徐青平 吴金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67-3078,I0018,共13页
为助力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双碳目标,提高乡村生物质能产出效率及用能清洁化水平,该文提出变温影响下乡村生物质能发电系统跨周期滚动优化运行方法。首先,精确建模生物质物料预处理、厌氧消化产沼、沼气净化与贮存、沼气发电及余热... 为助力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双碳目标,提高乡村生物质能产出效率及用能清洁化水平,该文提出变温影响下乡村生物质能发电系统跨周期滚动优化运行方法。首先,精确建模生物质物料预处理、厌氧消化产沼、沼气净化与贮存、沼气发电及余热回收、增温助产等环节,提出精准量化助产能耗与发电增量的乡村生物质能产沼及发电优化模型;其次,考虑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对厌氧消化产沼效率的影响,针对跨多个水力停留周期下的助增方式及运行变量难以决策的问题,提出一种跨周期的滚动优化运行方法,以最近一个水力停留周期为控制域,滚动时窗后移更新环境温度、太阳辐射等变量数据,以年运行总发电量最大为目标,生成跨周期乡村生物质能发电系统滚动优化运行方案;最后,以我国北方某大型农场乡村生物质能发电系统为例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方案能有效减小系统能耗,使全周期发电总量较仅采用余热回收提高14.6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发电 厌氧消化产沼 跨周期滚动优化 能源产出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扩展移相调制的双有源桥变换器参数优化
14
作者 孙伟翔 王新征 +3 位作者 石磊磊 李嘉琪 林江 刘世超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8-117,共10页
随着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发展,相控阵雷达对发送接收(TR)电源的需求不断提高,宽输入电压范围、高频化和高效率的TR电源成为当今的主流研究方向。双有源桥(DAB)变换器能够实现宽输入电压范围,并且控制方式多样化,在TR电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 随着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发展,相控阵雷达对发送接收(TR)电源的需求不断提高,宽输入电压范围、高频化和高效率的TR电源成为当今的主流研究方向。双有源桥(DAB)变换器能够实现宽输入电压范围,并且控制方式多样化,在TR电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DAB变换器的电感量和开关频率等系统参数对TR电源的传输功率和功率MOS管的通态电流影响很大。基于DAB变换器中的扩展移相(EPS)调制方法,推导了其功率传输特性和电感电流大小等表达式,并以考虑过载需求的最大传输功率、MOS器件最大通态电流降额设计、最小输出电压纹波频率为限制指标,提出一种基于EPS调制下的DAB电路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基于参数限制规划了可靠运行区ROA,为设计相应的电感值、开关频率,优化DAB参数提供参考依据。最后通过对两路输出的DAB变换器进行相应的MATLAB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输出电压纹波、MOS管通态电流大小、输出功率符合预期需求指标,验证上述理论推导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 参数规划 扩展相移调制 可靠运行区 多路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的量化通信下协同最优输出调节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冰洁 徐磊 +2 位作者 林宗利 施阳 杨涛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3-823,共11页
考虑了量化通信下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最优输出调节问题.为降低通信负担,利用取整量化器将智能体之间传输的浮点数数据转化为整数,从而减少通信信道中传输数据的比特数.通过将量化器引入编码−解码方案中,设计分布式量化观测器,保证在量... 考虑了量化通信下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最优输出调节问题.为降低通信负担,利用取整量化器将智能体之间传输的浮点数数据转化为整数,从而减少通信信道中传输数据的比特数.通过将量化器引入编码−解码方案中,设计分布式量化观测器,保证在量化通信下,每个跟随者对外部系统状态的估计误差渐近收敛至零.在此基础上,在多智能体系统动态未知的情况下,提出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的数据驱动算法,在线学习次优控制策略,解决协同最优输出调节问题,保证每个跟随者的输出信号渐近跟踪参考信号,并抑制由外部系统产生的干扰信号.最后,在智能车联网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上进行仿真实验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精确通信相比,量化通信下比特数降低了5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动态规划 多智能体系统 输出调节 量化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输出机器学习模型的深大圆井变形预测
16
作者 林华生 唐欣薇 +2 位作者 聂鼎 黄文敏 宋丹青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13-124,共12页
为了快速高效地确定深大圆井的变形值,提高设计效率,首先建立表征其空间力学效应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数值模型进行验证。随后基于该数值模型,建立典型地层条件和结构尺寸对圆井变形影响的数据库,选取随机森林和... 为了快速高效地确定深大圆井的变形值,提高设计效率,首先建立表征其空间力学效应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数值模型进行验证。随后基于该数值模型,建立典型地层条件和结构尺寸对圆井变形影响的数据库,选取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树2种算法,采用单目标模型组合、链式回归组合和多输出组合3种组合方式,构建6组预测施工过程圆井整体位移的多输出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多目标-梯度提升(MO-GB)模型可以同时考虑多个预测指标,对应的最大位移值均方根误差(ERMS)为0.457,相比其他模型最小,且最大位移值和出现位置的决定系数(R2)均超过0.98,预测效果最佳。2)随着圆井开挖深度的增加,采用MO-GB模型预测得到的最大位移值和出现位置与三维有限元模型数值仿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不同开挖深度预测位移点构成的折线可包络住相应阶段数值仿真变形曲线,预测值可为圆井结构设计提供参考,指导圆井结构选型,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大圆井 空间地基板模型 梯度提升算法 多目标输出 变形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能源消费PM_(2.5)足迹评估——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莹莹 王赵明 +4 位作者 沈瑞华 姚磊 王旭 杨毅 李博雨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141-4154,共14页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PM_(2.5)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能源消费密集型产业的扩展显著加剧了PM_(2.5)的排放。尽管已有大量研究关注PM_(2.5)的来源和治理,但如何量化各省份的PM_(2.5)足迹,并系统分析其跨区域转移的路径,仍然是一...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PM_(2.5)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能源消费密集型产业的扩展显著加剧了PM_(2.5)的排放。尽管已有大量研究关注PM_(2.5)的来源和治理,但如何量化各省份的PM_(2.5)足迹,并系统分析其跨区域转移的路径,仍然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量化了2007—2017年中国生产PM_(2.5)足迹(PF_(P)),消费PM_(2.5)足迹(PF_(C))以及省际间隐含PM_(2.5)足迹(EP_(F))的转移量。结果显示,PF_(P)和PF_(C)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PF_(P)始终大于PF_(C)。各省份对PF的贡献差异显著,多数省份EP_(F)出口量超过本省PF_(P)总量的一半,三分之一省份需通过进口EP_(F)的方式来满足发展需求。同时,中国向海外EP_(F)的转移重心正在由沿海向内陆迁移。从部门贡献来看,在研究期间,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与供应业始终是PF_(P)的主要来源。由此可见,根据不同省份的特点对大气污染治理政策进行不断优化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足迹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省际转移 能源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欧盟贸易中的隐含碳测算及对策研究——基于欧盟碳关税(CBAM)法案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晨晨 徐升艳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7,共14页
欧盟将于2026年1月试运行碳关税,而中国作为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碳密集产品的出口国,必定会受到不小的冲击。为准确核算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将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隐含碳排放数据计算到了2020年,以... 欧盟将于2026年1月试运行碳关税,而中国作为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碳密集产品的出口国,必定会受到不小的冲击。为准确核算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将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隐含碳排放数据计算到了2020年,以此分析2011—2020年各行业的贸易隐含碳排放量情况,预测行业未来贸易隐含碳排放量的变动趋势。为更好应对欧盟碳关税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采用GTAP-E模型,设置了12种情景,从中国出口到欧盟的贸易量、贸易条件、居民福利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等4个方面分析了碳关税对中国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欧盟征收碳关税一定程度上能达到阻止中国部分产品出口的目的;关于碳关税对减排的作用,首先,与欧盟对内征收碳税的政策相比,对提升欧盟的减排作用不大;其次,碳关税对中国的减排作用微乎其微。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扩大内需,创新低碳技术;制定碳税,完善国内碳排放交易体系;加强中欧沟通,促进多边贸易合作;参与国际气候相关政策制定,提升国际话语权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碳关税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隐含碳测算 GTAP-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泵故障PSO-BP诊断层与D-S决策层融合诊断
19
作者 刘源 李建国 王飞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154,共4页
为了解决用单一(振动,压力,温度)传感器对液压泵故障诊断时效率低的问题,采用粒子群(PSO)与BP神经网络相融合的方式使BP网络获得更强全局寻优性能,利用D-S证据理论来完成多传感器信号的融合处理,从而获得更优的诊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解决用单一(振动,压力,温度)传感器对液压泵故障诊断时效率低的问题,采用粒子群(PSO)与BP神经网络相融合的方式使BP网络获得更强全局寻优性能,利用D-S证据理论来完成多传感器信号的融合处理,从而获得更优的诊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选择融合算法联合诊断时柱塞磨损达到99.12%的准确率。采用优化处理的融合算法测定磨损故障时获得了几乎为100%的支持度,通过对比可以排除其它故障。单一(振动,压力,温度)传感器诊断精度基本没有超多90%,通过DS决策层把数据进行融合后精度都在98%以上,因此充分证明了PSO-BP诊断层与D-S决策层融合模型的可行性。本研究具有很高的液压泵故障诊断效率,尤其适用于一些微弱的故障信息,对提前侦测故障危险具有很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塞泵 故障诊断 多源传感器 神经网络 数据融合 诊断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多输出灵敏度分析
20
作者 黄晓婷 张海标 +2 位作者 李长玉 吕辉 上官文斌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6-754,共9页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powertrain mounting system,PMS)研究参数较多且涉及多项性能设计,针对传统单输出灵敏度分析难以准确度量参数对系统综合性能影响的问题,开展了考虑系统参数不确定性的电动汽车PMS多输出灵敏度分析研究。首先...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powertrain mounting system,PMS)研究参数较多且涉及多项性能设计,针对传统单输出灵敏度分析难以准确度量参数对系统综合性能影响的问题,开展了考虑系统参数不确定性的电动汽车PMS多输出灵敏度分析研究。首先,建立了PMS的13自由度分析模型,并采用随机变量描述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然后,基于协方差分解求和推导了系统多输出全局灵敏度分析的1阶指标和总体指标;进一步地,结合蒙特卡洛分析提出了一种求解多输出灵敏度指标的计算方法;最后,结合某电动汽车悬置系统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单输出灵敏度分析可能无法准确地评估参数对系统响应的综合影响,且有可能得到矛盾结果;所提出的多输出灵敏度分析方法则能有效地评估系统参数对系统响应的综合影响,获得更为准确的参数敏感度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不确定性 灵敏度分析 多输出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