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VSC-HVDC改善LCC-HVDC直流侧暂态特性的无功协调控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佳 夏勇军 +3 位作者 姚伟 严才 吴子良 文劲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为了抑制常规直流输电换相失败引起的整流侧直流过电流和交流暂态电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柔性直流输电和常规直流输电整流侧并联情况下的混合多馈入直流系统的暂态无功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换相失败后混合多馈入直流系统的暂态特性,... 为了抑制常规直流输电换相失败引起的整流侧直流过电流和交流暂态电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柔性直流输电和常规直流输电整流侧并联情况下的混合多馈入直流系统的暂态无功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换相失败后混合多馈入直流系统的暂态特性,然后基于常规直流输电的定直流电流控制和柔性直流输电的定交流电压控制的控制特点,设计了混合多馈入直流系统的暂态无功协调控制模块,包括故障判断模块、快速触发角响应模块和快速无功响应模块,抑制换相失败引起的过电流和暂态电压。在PSCAD/EMTDC中搭建混合多馈入直流系统的模型并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暂态无功协调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优于柔性直流输电采用定无功功率控制和定交流电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多馈入直流系统 换相失败 直流过电流 交流暂态电压 无功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异步分区电网频率稳定性的VSC-HVDC控制策略 被引量:6
2
作者 付聪 卞志鹏 +2 位作者 王钤 唐景星 徐政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9-144,共6页
为了缓解同步换相失败问题,广东电网规划采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VSC-HVDC)输电系统的电网分区技术,将东、西2个电网异步相连。但在分区后,电网的调频容量变小,频率稳定性变差,此时VSC-HVDC系统有必要参与分区系统的频率控制。... 为了缓解同步换相失败问题,广东电网规划采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VSC-HVDC)输电系统的电网分区技术,将东、西2个电网异步相连。但在分区后,电网的调频容量变小,频率稳定性变差,此时VSC-HVDC系统有必要参与分区系统的频率控制。设计了一种VSC-HVDC输电系统的频率控制策略:VSC换流站的d轴频率控制策略使得VSC换流站自动调节自身输出的有功功率;q轴辅助频率控制进一步稳定系统频率。使用PSS/E在广东电网中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VSC频率控制策略有效提升了分区电网的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hvdc输电系统 频率稳定性 分区电网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频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功率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虎 张英敏 +3 位作者 贺洋 李兴源 赵睿 王鹏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4,共5页
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输送能力主要受所联交流系统强度的限制,单条直流系统的功率输送能力和功率稳定已有较多的研究。随着多馈入直流系统的出现,直流系统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使得多馈入直流系统的功率稳定性更为复杂。以两馈入直流系统为基... 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输送能力主要受所联交流系统强度的限制,单条直流系统的功率输送能力和功率稳定已有较多的研究。随着多馈入直流系统的出现,直流系统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使得多馈入直流系统的功率稳定性更为复杂。以两馈入直流系统为基础,研究多馈入直流系统运行状态变化、直流间耦合程度以及多馈入短路比大小对多馈入直流系统功率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多馈入直流系统中,减小所联直流系统电流、减小直流系统间电气距离、增大所联系统多馈入短路比均能有效增大直流系统的功率稳定裕度、提高功率输送能力和最大直流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高压直流输电 功率稳定 输送能力 最大直流功率 多馈入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直流馈入华东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9
4
作者 邵瑶 汤涌 +1 位作者 郭小江 周勤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0-55,共6页
基于2015年"三华"特高压规划电网的丰大运行方式,利用短路比和多馈入短路比指标分析了华东受端电网的强度,并讨论了受端系统网架调整和直流系统落点位置对短路比/多馈入短路比的影响。采用PSD-BPA暂态稳定程序,分析了华东受... 基于2015年"三华"特高压规划电网的丰大运行方式,利用短路比和多馈入短路比指标分析了华东受端电网的强度,并讨论了受端系统网架调整和直流系统落点位置对短路比/多馈入短路比的影响。采用PSD-BPA暂态稳定程序,分析了华东受端电网在各种故障下的暂态电压稳定性。结果表明:直流系统落点位置对华东受端电网强度的影响较大;交直流系统单一故障、受端特高压交流通道和逆变站换流母线附近线路发生三相永久性短路跳双回故障,大部分直流系统双极闭锁均不会导致华东受端电网暂态电压失稳;锦屏—同里、锡盟—金坛、复龙—奉贤和溪洛渡—浙西特高压直流发生双极闭锁故障后,送端电网需采取切机措施才能保持系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直流馈入 受端电网 短路比 多馈入短路比 暂态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入交直流输电系统的模糊控制器协调优化算法 被引量:21
5
作者 朱浩骏 蔡泽祥 +3 位作者 刘皓明 贾庆山 倪以信 吴复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7-13,共7页
设计了一套阻尼区域间功率振荡的模糊控制器。在多馈入交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功率控制系统和发电机励磁系统中同时采用了该模糊控制器,并对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协调优化。为了解决优化结果容易限于局部最优的问题,采用了遗传算法... 设计了一套阻尼区域间功率振荡的模糊控制器。在多馈入交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功率控制系统和发电机励磁系统中同时采用了该模糊控制器,并对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协调优化。为了解决优化结果容易限于局部最优的问题,采用了遗传算法进行全局并行寻优,同时引入序优化理论在概率意义上保证优化解的质量。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阻尼控制器相比,模糊控制器能更好地提高交直流互联系统的动态稳定性且具有鲁棒性。序优化遗传算法比传统遗传算法具有更稳定的性能,可作为多馈入交直流输电系统的模糊控制器参数协调优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直流输电 电力系统稳定 模糊控制 遗传算法 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9
6
作者 林伟芳 汤涌 卜广全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12,共6页
将交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压稳定分析分为静态电压稳定和动态电压稳定两类,并对现有的电压稳定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多馈入交直流系统在电压稳定方面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认为制定适用于多馈入交... 将交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压稳定分析分为静态电压稳定和动态电压稳定两类,并对现有的电压稳定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多馈入交直流系统在电压稳定方面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认为制定适用于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的短路比指标,以及建立适合大扰动分析的系统动态模型将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多馈入系统 电压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多馈入直流系统电压无功特性的直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妮 李兴源 +2 位作者 冯明 肖俊 洪潮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31,共7页
为了改善多馈入直流系统受端交流系统的电压无功综合特性,在直流系统逆变侧引入了定交流电压控制;然后,使用新型指标——电压稳定耦合因子来衡量直流输电子系统换流母线间的影响,并指导该控制方式在多馈入系统中的设置方案;同时,提出了... 为了改善多馈入直流系统受端交流系统的电压无功综合特性,在直流系统逆变侧引入了定交流电压控制;然后,使用新型指标——电压稳定耦合因子来衡量直流输电子系统换流母线间的影响,并指导该控制方式在多馈入系统中的设置方案;同时,提出了一种平滑切换逻辑控制器,以实现直流系统在定交流电压控制和其他控制策略之间的平滑切换。针对三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结果说明,当受端交流系统发生严重故障时,该控制策略相比常规的定熄弧角控制,能够有效改善弱交流系统电压稳定性及直流系统间的不利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直流系统 无功补偿 定交流电压控制 电压稳定耦合因子 直流输电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提高多馈入直流恢复的布点方法 被引量:49
8
作者 张红丽 刘福锁 李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3-138,共6页
交直流混联系统中交流系统短路故障发生后,由于交流系统电压不能恢复或持续降低而引起多回直流输电系统连续发生多次换相失败甚至闭锁,采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提高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过程中电压恢复。分析了不同地点及程度交流故障下不同... 交直流混联系统中交流系统短路故障发生后,由于交流系统电压不能恢复或持续降低而引起多回直流输电系统连续发生多次换相失败甚至闭锁,采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提高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过程中电压恢复。分析了不同地点及程度交流故障下不同补偿装置直流恢复速度,从多馈入直流间相互影响的交互作用因子出发,计及不同直流传输功率故障后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定义了多馈入直流交互影响权重系数,确定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补偿区域边界,考虑动态无功—电压灵敏度以确定动态无功最佳补偿地点,制定了工程实用的多馈入直流系统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布点方案。大电网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容量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下,推荐方案能有效减少交流故障引起的多馈入直流同时换相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高压直流系统 动态无功补偿 换相失败 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短路比指标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42
9
作者 黄弘扬 徐政 许烽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6-50,共5页
从多馈入直流系统功率稳定性角度出发,基于两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简化模型,研究了多馈入直流系统功率稳定性与多馈入有效短路比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多馈入有效短路比不能完全反映直流系统的功率稳定性,两者之间难以建立明确的定... 从多馈入直流系统功率稳定性角度出发,基于两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简化模型,研究了多馈入直流系统功率稳定性与多馈入有效短路比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多馈入有效短路比不能完全反映直流系统的功率稳定性,两者之间难以建立明确的定量关系;当受端电网直流馈入数较多时,各回直流系统的临界多馈入有效短路比将可能远小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多馈入 有效短路比 功率稳定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特高压规划电网华北和华东地区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换相失败分析 被引量:73
10
作者 邵瑶 汤涌 +1 位作者 郭小江 周勤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5,共7页
基于2015年"三华"特高压规划电网的丰大运行方式,采用机电暂态仿真软件PSD-BPA,对华北、华东地区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华东地区任一直流发生单/双极闭锁故障时,均不会引起其他直... 基于2015年"三华"特高压规划电网的丰大运行方式,采用机电暂态仿真软件PSD-BPA,对华北、华东地区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华东地区任一直流发生单/双极闭锁故障时,均不会引起其他直流发生换相失败;华北地区大部分直流逆变站换流母线附近三永故障,不会导致其他直流换相失败;华东地区重要交流通道和逆变站换流母线附近三永故障会导致多回直流同时发生换相失败,但这些换相失败持续时间较短,直流系统能快速恢复正常运行,系统能在不采取任何措施下保持稳定;采用静止无功补偿器进行无功补偿,可有效抑制华东地区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华”电网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换相失败 无功补偿 静止无功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直流权重的多直流馈入落点选择方法 被引量:26
11
作者 周勤勇 刘玉田 汤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336-3341,共6页
多直流馈入情况下,需要对电网规划的多个直流落点进行决策。基于直流落点间的等效阻抗和直流额定功率,给出了反映直流在系统内影响力的的权重系数定义。基于多馈入短路比,提出计及直流权重的多直流馈入落点方案评价指标的定义及其计算... 多直流馈入情况下,需要对电网规划的多个直流落点进行决策。基于直流落点间的等效阻抗和直流额定功率,给出了反映直流在系统内影响力的的权重系数定义。基于多馈入短路比,提出计及直流权重的多直流馈入落点方案评价指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根据直流间的相互影响因子,给出了纳入评价指标计算的直流的筛选策略。提出了涵盖初选、评估排序、安全稳定校核步骤的直流落点选择方法和流程。该方法体现了多直流相互影响的特点,为电网规划方案多回直流落点的选取提供了快速、直接的计算分析工具。方法应用于华东2020年规划电网,计算得到的规划直流落点方案优劣排序与时域仿真计算结果高度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直流馈入 电网规划 多馈入短路比 权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后续换相失败措施研究 被引量:45
12
作者 郭利娜 刘天琪 李兴源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5-99,共5页
针对多馈入直流系统中发生的后续换相失败问题,以换相失败的本质为理论依据,在搭建仿真模型的基础上验证了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在抑制后续换相失败中的作用,同时提出一种有效抑制后续换相失败的变熄弧角控制方式。通过分析变熄弧角控制... 针对多馈入直流系统中发生的后续换相失败问题,以换相失败的本质为理论依据,在搭建仿真模型的基础上验证了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在抑制后续换相失败中的作用,同时提出一种有效抑制后续换相失败的变熄弧角控制方式。通过分析变熄弧角控制方式的应用缺陷,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渐变恢复理论的新型动态低压限流环节(VDCOL)控制方式。该控制通过动态VDCOL延缓单条直流功率恢复速率,可降低故障期间直流系统对交流系统的无功需求,同时其延时环节也可消除暂态过程中各条直流线路间的不良交互影响,以达到多条直流交替恢复、有效抑制后续换相失败的目的。仿真算例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直流 高压直流输电 后续换相失败 熄弧角控制 渐变恢复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谐波交互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光亮 邰能灵 +1 位作者 郑晓冬 于仲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各换流站交流侧谐波存在交互影响现象。分别给出了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交流侧谐波吸收、谐波放大的定义,描述了其发生现象,提出了基于谐波阻抗分析方法的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谐波交互影响分析模型,揭示了谐波交互...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各换流站交流侧谐波存在交互影响现象。分别给出了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交流侧谐波吸收、谐波放大的定义,描述了其发生现象,提出了基于谐波阻抗分析方法的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谐波交互影响分析模型,揭示了谐波交互影响的机理。以华东电网为例,利用EMTDC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建立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模型。通过各条直流输电工程交流滤波器组合投切、交流侧故障的仿真以及实际录波数据分析,验证了谐波交互影响现象和其发生机理,并分析比较了非特征谐波、特征谐波放大倍数的差异。对各换流站交流侧谐波自阻抗进行了扫描分析,结果表明两换流站交流侧等效谐波自阻抗幅值差值较大或相位差值较大是发生明显谐波吸收、放大现象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直流 直流输电 谐波分析 谐波阻抗 谐波传递 谐波吸收 谐波放大 谐波交互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功潮流分析的多馈入直流输电耦合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济豪 郭春义 +3 位作者 刘羽超 许韦华 阳岳希 赵成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53-159,共7页
为深入分析多馈入直流输电耦合作用机理,提出了无功潮流耦合作用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无功潮流的变化,分析了当某子系统受到无功扰动之后,各子系统电压变化的机理。为定量分析多馈入直流输电各子系统之间的无功潮流支撑作用,提出了无功... 为深入分析多馈入直流输电耦合作用机理,提出了无功潮流耦合作用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无功潮流的变化,分析了当某子系统受到无功扰动之后,各子系统电压变化的机理。为定量分析多馈入直流输电各子系统之间的无功潮流支撑作用,提出了无功潮流支撑系数这一稳态指标,同时推导了该指标的表达式。基于无功潮流耦合作用分析方法,推导了双馈入系统中多馈入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的表达式。该表达式揭示了无功潮流支撑系数、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与多馈入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之间的关系,结合表达式对无功潮流支撑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在PSCAD环境下的双馈入直流输电模型中进行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直流输电 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 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 无功潮流支撑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入直流受端电网动态无功补偿选址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育权 杜兆斌 +3 位作者 陈海涛 张尧 钟庆 李欣 《南方电网技术》 2013年第5期32-36,共5页
随着大容量直流输电的广泛应用,若动态无功功率储备不足,当发生直流闭锁等严重故障时,系统面临暂态电压失稳风险。提出综合电压涨幅指标法研究多馈入直流受端电网的动态无功补偿选址问题。通过系统电压弱区域分析和时域仿真,结合静止无... 随着大容量直流输电的广泛应用,若动态无功功率储备不足,当发生直流闭锁等严重故障时,系统面临暂态电压失稳风险。提出综合电压涨幅指标法研究多馈入直流受端电网的动态无功补偿选址问题。通过系统电压弱区域分析和时域仿真,结合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响应指标和容量等参数确定SVC的最优安装地点。对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直流 受端电网 暂态电压稳定 动态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故障下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相继换相失败机理与特性 被引量:15
16
作者 欧阳金鑫 叶俊君 +1 位作者 张真 肖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93-102,共10页
在多馈入的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LCC-HVDC)输电系统中,交直流系统以及不同LCC-HVDC之间的复杂耦合作用造成换相失败形态产生变化,使得LCC-HVDC的控制保护系统面临挑战。目前,由电网故障直接引发的多回LCC-HVDC同时换相失败现象受... 在多馈入的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LCC-HVDC)输电系统中,交直流系统以及不同LCC-HVDC之间的复杂耦合作用造成换相失败形态产生变化,使得LCC-HVDC的控制保护系统面临挑战。目前,由电网故障直接引发的多回LCC-HVDC同时换相失败现象受到关注,但是换相失败过程中LCC-HVDC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却被忽视。LCC-HVDC换相失败后的状态和输出特性急剧变化,通过交流系统的耦合势必对相邻LCC-HVDC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文中研究了LCC-HVDC换相失败对相邻健全LCC-HVDC的影响,分析了受端弱电网故障下多馈入LCCHVDC系统中相继换相失败的产生机理和换相失败期间控制系统作用下逆变站的动态无功特性;推导了计及控制系统响应的逆变站无功功率表达式,解析了相邻LCC-HVDC无功交换特性,分析了相继换相失败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最后,通过标准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换相失败 多馈入有效短路比 无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回直流功率转移的受端电网节假日期间电压控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缪源诚 程浩忠 庄侃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45-3051,共7页
节假日期间,电网负荷大幅下降,潮流轻载导致容性无功过剩,电压显著升高。对于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受直流换流站内绝对最小滤波器投入组数的制约,密集落点的多个直流换流站在直流低功率运行方式下会同时向交流电网注入大量容性无功,导致... 节假日期间,电网负荷大幅下降,潮流轻载导致容性无功过剩,电压显著升高。对于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受直流换流站内绝对最小滤波器投入组数的制约,密集落点的多个直流换流站在直流低功率运行方式下会同时向交流电网注入大量容性无功,导致电网电压大幅升高且难以通过常规电压调整手段控制。提出了考虑多回直流功率转移的电压控制策略,在不改变直流总送电计划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分配多回直流的功率来改变直流与交流电网的无功交换数量,进而有效降低电网电压。华东电网实际案例和仿真计算均显示,在多回直流之间进行有功功率转移能有效地改善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的无功潮流分布,合理控制系统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假日 多回直流功率转移 多直流馈入系统 无功交换 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和异步联网系统直流受端电网电压支撑能力评估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一荻 苏悦平 管霖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5,共6页
在异步互联电网和交直流并联电网中研究了短路比系列指标与直流故障引起的受端交流电网稳态电压跌落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在异步联网系统中,直流短路比指标能有效地定量指示出直流故障下交流电网的电压支撑能力,而在交直流并联电网... 在异步互联电网和交直流并联电网中研究了短路比系列指标与直流故障引起的受端交流电网稳态电压跌落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在异步联网系统中,直流短路比指标能有效地定量指示出直流故障下交流电网的电压支撑能力,而在交直流并联电网中则不能。针对交直流并联电网,提出了改进短路比指标的思路和新指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短路比指标能够有效地定量指示出交直流并联电网中直流闭锁引起的交流母线稳态电压跌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并联电网 多馈入直流受端系统 直流短路比 电压支撑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技术在负荷中心分网运行的应用 被引量:22
19
作者 刘嘉超 袁志昌 +1 位作者 李岩 李巍巍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83-688,共6页
特高压直流广泛用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越来越多的直流落点集中于我国的负荷中心,给系统运行带来了短路电流超标、多直流间相互影响及大面积停电风险增加等问题。调整系统运行方式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短路电流超标带来的压力,但要全面有... 特高压直流广泛用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越来越多的直流落点集中于我国的负荷中心,给系统运行带来了短路电流超标、多直流间相互影响及大面积停电风险增加等问题。调整系统运行方式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短路电流超标带来的压力,但要全面有效解决我国负荷中心目前面临的问题需要优化网架结构。基于对负荷中心电网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网架优化方案——对负荷中心大型同步网进行分区,并利用柔性直流进行区间互联;对该柔直分网方案的功能要求、系统级控制原理及控制架构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总结了柔性直流技术用于负荷中心分区互联的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直流馈入系统 短路电流超标 柔性直流技术 分区异步互联 有功的精确控制 动态无功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直流馈入系统功率调控与机组出力恢复协调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洪涛 蔺呈倩 +3 位作者 杨冬 赵艳军 龙霏 王钤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6-143,共8页
含多直流馈入的受端电网发生大停电后,充分发挥直流系统启动后的调控能力是加快负荷恢复进程的重要手段,同时对系统恢复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多直流馈入系统功率调控与受端系统机组出力恢复协调优化方法。首先,... 含多直流馈入的受端电网发生大停电后,充分发挥直流系统启动后的调控能力是加快负荷恢复进程的重要手段,同时对系统恢复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多直流馈入系统功率调控与受端系统机组出力恢复协调优化方法。首先,从直流系统逆变站的功率调控特性和多直流馈入系统与送/受端交流系统的交互作用这2个层面分析多直流馈入系统的功率调控特性,并建立相应的功率调控约束模型;然后,以机组爬坡时间和直流系统功率调控时间最短为目标,综合考虑直流系统、送/受端系统的约束条件以及常规发电机组的恢复运行约束等因素,建立直流馈入量调整模型,计及系统功率平衡、电压和频率安全、旋转备用等约束,构建多直流馈入受端系统的机组出力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将该问题建模为双层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实现传统机组出力和各直流传输量的协调优化,最小化机组出力调整时间,并达到避免直流传输量小幅调整的调度目标。最后,以含多直流馈入的IEEE 30节点、IEEE 118节点系统以及含多风电场的IEEE 30节点系统为算例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多直流馈入 电力系统恢复 网架重构 黑启动 负荷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