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3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uilding structures located in mountainous areas
1
作者 Yuping Sun Takashi Takeuchi Yingmin Li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A01期17-23,共7页
关键词 multi-segment beam element Seismic performance Construction topography Mountainous are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terogeneou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new model of CFAR detectors for partially-correlated χ~2-targets
2
作者 EL_MASHADE Mohamed Bakry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1期1-17,共17页
To mitigate the deleterious effects of clutter and jammer, modern radars have adopted adaptiv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uch as 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 detectors which are widely used to prevent clutter and noise... To mitigate the deleterious effects of clutter and jammer, modern radars have adopted adaptiv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uch as 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 detectors which are widely used to prevent clutter and noise interference from saturating the radar’s display and preventing targets from being obscured.This paper concerns with the detection analysis of the novel version of CFAR schemes(cell-averaging generalized trimmed-mean,CATM) in the presence of additional outlying targets other than the target under research. The spurious targets as well as the tested one are assumed to be fluctuat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χ~2-model with two-degrees of freedom. In this situation, the processor performance is enclosed by the swerling models(SWI and SWII). Between these bounds, there is an important class of target fluctuation which is known as moderately fluctuating targets. The detection of this class has m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s. Structure of the CATM detector is described briefly. Detection performances for optimal, CAM, CA, trimmed-mean(TM) and ordered-statistic(OS) CFAR strategies have been analyzed and compared for desired probability of false alarm and determined size of the reference window. False alarm rate performance of these processors has been evaluated for different strengths of interfering signal and the effect of correlation among the target returns on the detection and false alarm performances has also been studied. Our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with a proper choice of trimming parameters,the novel model CAM presents an ideal detection performance outweighing that of the Neyman-Pearson detector on condition that the tested target obeys the SWII model in its fluctuation. Although the new models CAS and CAM can be treated as special cases of the CATM algorithm, their multi-target performance is modest even it has an enhancement relative to that of the classical CAcheme. Additionally, they fail to maintain the false alarm rate constant when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is of type target multiplicity. Moreover, the non-coherent integration of M pulses ameliorates the processor performance either it operates in homogeneous or multi-target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target detection multi-pulse performance noise and interference partially-correlated χ~2-targets SWI & SWII target fluctuation models target multiplicity environm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参数优化迭代设计
3
作者 姜杰 丁国富 +4 位作者 邹益胜 张海柱 黄海于 黎荣 张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9-687,697,共10页
针对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参数优化求解问题,首先,搭建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优化迭代设计框架,提取动力学属性设计参数并建立动力学性能分析模型;其次,基于设计参数重要度分析和自组织映射缩减设计空间维度,通过多学科领域耦合仿真计算生成... 针对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参数优化求解问题,首先,搭建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优化迭代设计框架,提取动力学属性设计参数并建立动力学性能分析模型;其次,基于设计参数重要度分析和自组织映射缩减设计空间维度,通过多学科领域耦合仿真计算生成性能参数试验样本集;最后,构建多工况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贝叶斯优化随机森林的高速列车多工况代理模型,通过改进NSGA-Ⅱ算法找出满意的设计参数集.以某工况为例,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横向平稳性、垂向平稳性、轮轨垂向力、轮轴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和倾覆系数性能分别提升1.14%、3.19%、2.86%、2.30%、8.33%、2.77%、8.11%,验证了所提迭代设计方法有效可行,对复杂装备正向创新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动力学性能参数 多领域耦合仿真 优化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氢储罐真空多层绝热结构的连续变密度优化及性能分析
4
作者 李科 谢昊琳 +1 位作者 冯莉 文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6,共10页
为实现液氢储罐中真空多层绝热结构更优异的绝热性能,在以往三密度区或四密度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绝热结构逐层连续变密度优化方法,对其辐射屏层间距布置进行优化。确定了耦合蒸气冷却屏(VCS)和VCS内引入仲正转化后的最优层间距布置,... 为实现液氢储罐中真空多层绝热结构更优异的绝热性能,在以往三密度区或四密度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绝热结构逐层连续变密度优化方法,对其辐射屏层间距布置进行优化。确定了耦合蒸气冷却屏(VCS)和VCS内引入仲正转化后的最优层间距布置,分析了连续变密度优化对温度和热流密度分布的影响,并与采用分段变密度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绝热结构总厚度一定的情况下,优化后冷边界附近的屏间距显著增加,从而降低了冷边界附近的固体导热和热边界附近的辐射换热。对于仅耦合VCS的绝热结构,当VCS设置在第3层辐射屏时,优化效果最显著,最小热流密度从0.2492 W·m^(-2)降至0.2088 W·m^(-2),降幅达16.2%;优化后VCS最佳安装位置从第18层调整至第14层,相对位置从0.51移至0.56。当VCS内引入仲正转化时,VCS在第2层辐射屏时优化效果最为显著,热流密度较优化前降低了22.0%。研究了连续变密度优化方法对绝热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多层绝热结构的变密度优化设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性能 多层绝热结构 蒸气冷却屏 仲正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多联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3E综合性能研究
5
作者 翟璇 杨志 +3 位作者 罗方 张文挺 王楠 王江峰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5-224,共10页
以分布式多联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储能系统各部件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系统热力学特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等的3E评价指标;分析了储气罐压力、储热水罐温度和季节温度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储热水罐温度的变化对系统热力学特... 以分布式多联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储能系统各部件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系统热力学特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等的3E评价指标;分析了储气罐压力、储热水罐温度和季节温度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储热水罐温度的变化对系统热力学特性参数的影响相对较大,系统热力性能整体上冬季较好,春秋季居中,夏季最后;利用遗传算法对系统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分析,获得系统最优储能密度为50.68MJ/m 3,系统往返效率为54.56%,系统度电成本为1.045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联产 压缩空气储能 系统3E性能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触发下多移动机器人抗干扰固定时间预定性能编队
6
作者 王健安 闫慧娴 +3 位作者 张君如 张捷 李明杰 赵志诚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03-1714,共12页
考虑多移动机器人编队系统存在模型参数不确定、未知扰动和有限通信资源问题,提出一种固定时间预定性能的事件触发编队控制方法.首先,设计新的固定时间干扰观测器以精确估计系统的复合扰动.其次,基于干扰观测器、预定性能函数、反步法... 考虑多移动机器人编队系统存在模型参数不确定、未知扰动和有限通信资源问题,提出一种固定时间预定性能的事件触发编队控制方法.首先,设计新的固定时间干扰观测器以精确估计系统的复合扰动.其次,基于干扰观测器、预定性能函数、反步法和固定时间理论,并考虑通信资源受限问题,设计时变阈值事件触发的固定时间预定性能编队控制器,使得编队误差在固定时间内收敛且满足预定性能要求.所提出的触发机制可减少因控制器和执行器频繁通信造成的网络资源浪费,且无Zeno行为发生.最后,通过对三个移动机器人进行编队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移动机器人 编队控制 干扰观测器 预定性能 固定时间 事件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设性能控制的多永磁同步电机速度一致性控制
7
作者 李逃昌 丛树源 侯利民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522-4533,共12页
为了提高多永磁同步电机(PMSM)速度调节系统的一致性控制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预设性能控制(PPC)的多PMSM速度一致性控制方法。首先,将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思想引入到多电机速度调节系统中,将每个PMSM调速系统看成一个智能体,利用多智... 为了提高多永磁同步电机(PMSM)速度调节系统的一致性控制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预设性能控制(PPC)的多PMSM速度一致性控制方法。首先,将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思想引入到多电机速度调节系统中,将每个PMSM调速系统看成一个智能体,利用多智能体系统自组织协同特性来解决多PMSM的速度一致性协同控制问题。其次,设计基于PPC的PMSM多智能体系统速度一致性控制协议,通过预先设置系统的动态和稳态过程,增强多PMSM速度一致性控制系统的同步控制性能。同时,引入超扭扩张状态观测器(STESO)来观测系统中的扰动,并在速度一致性控制协议中进行实时补偿,进而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最后,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永磁同步电机 多智能体 预设性能控制 超扭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园林工程挖掘机驾驶室轻量化设计
8
作者 洪婷婷 冯辰 朱立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0-293,300,共5页
挖掘机驾驶室是保护驾驶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机构,其轻量化设计的前提是必须满足对驾驶员的安全保护,因此,论文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对驾驶室的侧翻与落物保护机构(ROPS&FOPS)的安全性能进行了模拟,利用安全性能测试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挖掘机驾驶室是保护驾驶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机构,其轻量化设计的前提是必须满足对驾驶员的安全保护,因此,论文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对驾驶室的侧翻与落物保护机构(ROPS&FOPS)的安全性能进行了模拟,利用安全性能测试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其次,对驾驶室的ROPS&FOPS结构进行试验设计,基于仿真结果建立了近似模型,并以驾驶室的ROPS&FOPS结构厚度为变量,最小质量和最大扭转刚度为目标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安全性能的条件下,可以将驾驶室的质量减轻11.7%,轻量化效果显著,为驾驶室的轻量化设计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室 安全性能 轻量化设计 近似模型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翼离心浴室暖风机气动声学特性分析和优化
9
作者 袁建平 高荃林 +1 位作者 王龙滟 王子路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5-802,共8页
通过结合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和FW-H方程建立了一种多翼离心浴室暖风机噪声的数值计算方法,并用该方法分析了多翼离心浴室暖风机的气动性能、压力脉动特性和气动噪声特性.以改善风机气动性能和降低噪声为目的优化了暖风机结构,在叶轮... 通过结合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和FW-H方程建立了一种多翼离心浴室暖风机噪声的数值计算方法,并用该方法分析了多翼离心浴室暖风机的气动性能、压力脉动特性和气动噪声特性.以改善风机气动性能和降低噪声为目的优化了暖风机结构,在叶轮方面通过改进叶轮叶片的进口角、出口角和叶片的总数目优化叶轮流道结构;在静止域方面消除了蜗壳及出口段的弯折段,增加了出口段内部隔板的长度,并增大了蜗舌间隙.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模型无论是流场特性还是叶轮做功范围都表现出更优异的性能,同时降低了全频段的噪声声压级.试验证实,优化模型相较原始模型在远场噪声的平均声压级降低了3.11 dB,这进一步证明了优化方案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翼离心风机 降低噪声 气动性能 气动噪声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具用圆形纸管嵌套式夹芯板承载性能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与分析
10
作者 姜夏旺 张诗浩 +1 位作者 俞明功 孙德林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65,共11页
本研究设计开发了一种家具用圆形纸管嵌套式夹芯板,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SGA-Ⅱ)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有效提升了其综合承载性能。通过Box-Behnken设计RSM构建的二阶响应面方程,明确了纸管壁厚、内径和高度与各... 本研究设计开发了一种家具用圆形纸管嵌套式夹芯板,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SGA-Ⅱ)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有效提升了其综合承载性能。通过Box-Behnken设计RSM构建的二阶响应面方程,明确了纸管壁厚、内径和高度与各承载性能指标之间的复杂耦合效应和非线性特征,并借助NSGA-Ⅱ获得了各承载性能间折中平衡的帕累托最优解集。研究结果验证了该优化方法在提升纸管夹芯板承载性能方面的优越性和可靠性,同时揭示了结构参数对面外压缩强度、面内压缩强度及抗弯强度的非线性影响。通过优化设计,该新型圆形纸管嵌套式夹芯板展现了优良的综合承载性能和轻量化优势,为其在家具制造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研究不仅展示了新型材料设计的创新性,同时也证实了RSM结合NSGA-Ⅱ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在复杂材料性能优化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管夹芯板 承载性能 多目标优化 响应曲面法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勒让德-二分迭代的实际导航性能评估方法
11
作者 钟伦珑 袁旭 +1 位作者 董巧丽 王崇赓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4,212,共10页
针对传统实际导航性能(ANP)迭代评估方法准确性和快速性难以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勒让德-二分迭代的ANP评估方法。首先,建立了ANP评估的数学模型,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滤波理论,在位置估计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基础上,建立位置估计... 针对传统实际导航性能(ANP)迭代评估方法准确性和快速性难以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勒让德-二分迭代的ANP评估方法。首先,建立了ANP评估的数学模型,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滤波理论,在位置估计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基础上,建立位置估计误差的二维概率密度函数,将组合导航的ANP评估建模成置信域表征参数求解问题。然后,应用高斯勒让德数值积分法减小每次迭代的运算量,同时结合二分迭代快速收缩搜索区间,减小方法迭代次数,避免动态积分区间带来的求积节点数选取困难问题,在保障准确性的同时提高快速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复化Simpson公式的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在相同准确性要求下,将平均计算时间由15.69 ms减少到1.09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融合 组合导航 实际导航性能 高斯勒让德 二分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金属可溶桥塞卡瓦结构锚定性能优化
12
作者 崔璐 常文权 +4 位作者 王澎 邹方 赵景辉 王航 程嘉瑞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7,共10页
全金属可溶桥塞由于具有良好的可控自溶解性,逐渐被用于储层压裂改造作业中。桥塞卡瓦结构锚定过程中,卡瓦牙与套管的不均匀咬合所引起的桥塞承载能力不足,是影响压裂效率的关键。为提升桥塞卡瓦结构的锚定性能,以影响套管咬合深度和接... 全金属可溶桥塞由于具有良好的可控自溶解性,逐渐被用于储层压裂改造作业中。桥塞卡瓦结构锚定过程中,卡瓦牙与套管的不均匀咬合所引起的桥塞承载能力不足,是影响压裂效率的关键。为提升桥塞卡瓦结构的锚定性能,以影响套管咬合深度和接触应力的4个主要参数齿槽轴心角、齿槽深度、齿端距和齿槽倾角为对象,分析不同参数下前后排卡瓦牙对套管的咬合深度及接触应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齿槽轴心角增大,套管咬合深度差值先减小后增大,套管接触应力差值逐渐减小,齿槽轴心角为28°时咬合较为均匀;随着齿槽深度的增大,套管咬合深度差值逐渐增大,套管接触应力差值出现上下波动,齿槽深度为6.7 mm时咬合较为均匀;随着齿端距的增大,套管咬合深度差值不断增加,套管接触应力差值先逐渐增大最后保持稳定,齿端距为13 mm时咬合较为均匀;随着齿槽倾角的增加,套管咬合深度差值和套管接触应力差值逐渐增大,齿槽倾角为65°或67°时咬合较为均匀。以齿槽轴心角、齿槽深度、齿端距和齿槽倾角的变化作为输入层,以套管接触应力和咬合深度作为输出层,应用多目标优化方法确定出卡瓦基座最优结构参数为:齿槽轴心角为27.9°,齿槽深度为6.7 mm,齿端距为13 mm,齿槽倾角66°。在最优参数下套管的接触应力和咬合深度在轴向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金属可溶桥塞 卡瓦结构 锚定性能 多目标优化 井下压裂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中计算CoMAC架构的不同计算场景叠加符号判决算法
13
作者 秦晓卫 周子涵 陈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0,共10页
本文研究不同场景下基于空中计算的多址信道计算(CoMAC)架构的覆盖符号决策算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XOR、ADD、MOD三种场景中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多址接入信道下叠加符号的概率密度分布,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概率的最优门限判决策略。... 本文研究不同场景下基于空中计算的多址信道计算(CoMAC)架构的覆盖符号决策算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XOR、ADD、MOD三种场景中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多址接入信道下叠加符号的概率密度分布,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概率的最优门限判决策略。其次,推导了系统最优门限及对应误码率的理论表达式。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不同信噪比、传感器节点个数及先验概率对于该门限判决方案的鲁棒性和可靠性的影响。与通信计算相分离的传统方案相比,空中计算判决方案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为多址接入信道下的信号识别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计算 多址接入信道 最优门限判决 检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石墨烯薄膜结构优化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14
作者 钟厉 廖声朝 +1 位作者 康俊 韩西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1-232,共12页
目的解决多孔石墨烯薄膜作为电极时离子传输受阻碍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先将石墨烯前驱体预碳化处理,随后利用多步激光刻蚀方法来优化所制备的多孔石墨烯薄膜结构的方法,对石墨烯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质量、湿润性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 目的解决多孔石墨烯薄膜作为电极时离子传输受阻碍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先将石墨烯前驱体预碳化处理,随后利用多步激光刻蚀方法来优化所制备的多孔石墨烯薄膜结构的方法,对石墨烯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质量、湿润性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并探索其在电化学储能器件中的应用。结果将石墨烯前驱体在300℃的温度下预碳化处理2 h后,可以使其在后续的激光刻蚀处理中形成具有稳定结构的石墨烯薄膜材料,这与预碳化导致前驱体中的有机小分子分解,使内部交联程度更高有关,从而在CO_(2)激光的重复作用下保持良好的基底稳定性。拉曼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预碳化处理后的样品在激光重复刻蚀的过程中可以对石墨烯结构优化过程进行直接观测,且在温度300℃下处理后具有更宽的演化范围。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表征结果显示,300℃预碳化后前驱体衍生的石墨烯薄膜具有典型的三维网络多孔结构,形成天然的离子传输通道。此外,电阻行为分析结果表明石墨烯薄膜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缺陷能获得更优异的离子传输能力,促进电化学反应的发生,在1 mol/L的H2SO4电解质中面积比电容为124.6 mF/cm^(2),将其组装成微型电化学储能器件后也保持了优异的储电能力和循环稳定性。结论通过优化多孔石墨烯薄膜的结构来解决离子传输问题,进而获得显著提高的电化学性能,为制备兼具高储电能力和优异稳定性的电极材料提供了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石墨烯薄膜 结构优化 预碳化处理 多步激光刻蚀 电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FM-YOLOv8的学生课堂表现检测
15
作者 莫建文 姜贵昀 +1 位作者 袁华 梁豪昌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5-1831,共7页
针对智慧教室场景中学生课堂表现检测遇到的目标尺度大小不一、容易出现遮挡、目标密集度高、重叠以及小目标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AFM-YOLOv8的学生课堂表现检测模型。提出一个多尺度自适应特征提取模块,增强模型对不同尺度特征信息的... 针对智慧教室场景中学生课堂表现检测遇到的目标尺度大小不一、容易出现遮挡、目标密集度高、重叠以及小目标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AFM-YOLOv8的学生课堂表现检测模型。提出一个多尺度自适应特征提取模块,增强模型对不同尺度特征信息的自适应特征提取能力,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代替普通卷积,减少模块中卷积的计算量;采用高效多尺度注意力模块,增强模型对小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采用WIOU损失函数来增强模型在类别不均衡数据集上的训练效果,提升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进YOLOv8算法在学生课堂表现检测中mAP50达到了87.2%,相比原模型提升了3.2%,验证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室 学生课堂表现检测 MAFM-YOLOv8 多尺度自适应特征提取模块 深度可分离卷积 高效多尺度注意力 WIOU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机器数量增加的多处理机工件调度优化
16
作者 孙涛 王军强 黄永兴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4-938,共15页
多处理机工件是在同一时刻由多台处理机并行加工的工件。面向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为目标的多处理机工件调度,分析了机器数量增加对最大完工时间的影响,证明了最优调度方案和所提近似调度方案的最好情形影响比,揭示了最大完工时间随着... 多处理机工件是在同一时刻由多台处理机并行加工的工件。面向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为目标的多处理机工件调度,分析了机器数量增加对最大完工时间的影响,证明了最优调度方案和所提近似调度方案的最好情形影响比,揭示了最大完工时间随着机器数量增加而减少并趋于稳定的规律。分析了机器数量增加的影响,一方面改善了调度目标,另一方面增加了机器投入成本。权衡最大完工时间减少和机器成本增加两方面影响,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与机器成本加权和为目标决策机器数量。基于降序首次适应算法设计了近似算法,给出了调度优化方案,并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最差性能比不超过2。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最好情形影响比及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处理机工件调度 资源扩充 最好情形影响比 近似算法 最差性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测定花椒及相关产品中4个酰胺类物质的含量
17
作者 张雪梅 舒晓 +4 位作者 张伟 谢蔓莉 杨晓霞 杨丰庆 杨俊英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1-138,共8页
为了对花椒及相关产品中酰胺类化合物准确定量,以羟基-α-山椒素为内参物,建立了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花椒及相关产品中羟基-α-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羟基-γ-山椒素和羟基-ε-山椒素4个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外标法)... 为了对花椒及相关产品中酰胺类化合物准确定量,以羟基-α-山椒素为内参物,建立了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花椒及相关产品中羟基-α-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羟基-γ-山椒素和羟基-ε-山椒素4个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外标法)建立了4个成分的标准曲线,并对外标法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在外标法的基础上,以羟基-α-山椒素为内参物,获得其他3个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和相对保留时间,以相对保留时间对样品峰进行定性,以相对校正因子和外标法获得的样品中羟基-α-山椒素含量计算花椒及相关产品中其他3个成分的含量。对一测多评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考察,并以35个实际样品(干花椒、鲜花椒、花椒粉、花椒油、花椒叶)为例,对比了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外标法4个成分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线性关系良好,具有较好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准确性;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羟基-α-山椒素与羟基-β-山椒素、羟基-γ-山椒素和羟基-ε-山椒素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539、0.245和0.541;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色谱柱对羟基-β-山椒素、羟基-γ-山椒素和羟基-ε-山椒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和相对保留时间影响很小,柱温及流动相组成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也很小;采用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得实际样品中4个成分的含量值接近,相对误差绝对值在0~5.56%之间。综上,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花椒及相关产品中4个酰胺类物质含量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及花椒制品 花椒酰胺 高效液相色谱 一测多评法 相对校正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光伏/热一体化路面能效仿真评估
18
作者 王超 崔奥 周波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5-714,共10页
为了提高光伏路面综合能效并为电池散热,引入光伏/热一体化技术,形成由钢化玻璃面板、光伏电池、蛇形铜管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塑料底座组成的光伏/热一体化路面(pavement integrated photovolt... 为了提高光伏路面综合能效并为电池散热,引入光伏/热一体化技术,形成由钢化玻璃面板、光伏电池、蛇形铜管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塑料底座组成的光伏/热一体化路面(pavement integrated photovoltaic/thermal,PIPVT)。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进行仿真,将光模块、电模块和固态模块中的热传导和热对流同步耦合,构建PIPVT多物理场仿真模块并展开研究。以2022年北京市的气象数据为基础,选取每个月的第15日代表该月气候情况进行发电性能与集热性能预测。结果表明,太阳能辐照强度与光伏模块发电效率呈正相关,但过高的辐照强度引起的高温会使其对模块发电效率的促进效果降低,冬季的发电效率和集热效率均较低。此外,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预测其校园路面全部采用PIPVT覆盖,一年可获得电量约170万kW·h,满足校本部超3个月的办公用电量,同时,可将约3.4万t的20℃水加热超过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光伏/热一体化路面(pavement integrated photovoltaic/thermal PIPVT) 多物理场仿真 集热性能 发电性能 一次能源节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选−冶−化固废基充填材料制备及综合性能研究综述
19
作者 张钦礼 陶云波 +4 位作者 冯岩 陈秋松 高凌志 张芋杰 王道林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81,共17页
固废基胶结充填技术作为实现绿色矿山建设与工业固废协同处置的核心载体,其材料设计与性能调控已成为矿业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采−选−冶−化多源工业固废(采掘废石、选矿尾砂、冶金炉渣、化工废料等)物化特性差异显著导致的充填体性... 固废基胶结充填技术作为实现绿色矿山建设与工业固废协同处置的核心载体,其材料设计与性能调控已成为矿业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采−选−冶−化多源工业固废(采掘废石、选矿尾砂、冶金炉渣、化工废料等)物化特性差异显著导致的充填体性能离散化问题,系统综述了多源固废在充填材料中的角色差异,以及不同固废基充填材料在流变、强度、环境方面的综合性能。主要包括:系统综述了不同工业固废基充填材料的来源、性能及用途,发现典型工业固废(尾砂、钢渣、粉煤灰等)的化学组分呈现显著互补性,SiO_(2)、CaO和Al_(2)O_(3)的梯度分布为协同胶凝提供了物质基础;总结了不同工业固废基充填材料的流变性能、管输阻力计算方式、强度分布及优化手段,分析了固废基充填材料的屈服应力、黏度及抗压强度的分布范围及规律,发现粒径级配优化与聚羧酸减水剂的复合调控可有效降低管道输送阻力,选用恰当的激发剂和辅助胶凝材配比可有效提高充填体强度;评价了固废基充填材料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环境污染风险,系统梳理了固废基充填材料中有害元素的浸出机制和固化机制,总结了矿山充填污染治理现状,发现提高固废基充填材料的水化反应进程和添加多孔物质可有效控制污染元素的扩散。研究成果对于推动采−选−冶−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缓解固废处置压力、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以及促进绿色矿山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工业固废 固废基充填材料 流变与管输 强度性能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多层感知机的挤压铸件性能预测研究
20
作者 邓建新 农张华 +1 位作者 尹政 戴博林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0-383,共14页
为了基于更少的试验样本数据来更准确地预测铸件性能,提出基于已有数据和迁移多层感知机的挤压铸件性能预测方法。首先基于预测的铸件性能,从材料、工艺参数、铸件性能等方面设计数据迁移规则,筛选出最适合迁移的历史铸件数据,在此基础... 为了基于更少的试验样本数据来更准确地预测铸件性能,提出基于已有数据和迁移多层感知机的挤压铸件性能预测方法。首先基于预测的铸件性能,从材料、工艺参数、铸件性能等方面设计数据迁移规则,筛选出最适合迁移的历史铸件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工艺参数与性能间的贝叶斯优化的预训练多层感知机模型,然后引入少量目标铸件试验数据,通过冻结-微调隐藏层参数的迁移策略,最终建立面向新铸件的性能预测模型。应用实例表明,迁移模型的平均预测误差相对基模型最大可降低80.46%。与现有基于单一铸件数据的预测模型相比,所提方法运用历史案例,实现了工艺参数与铸件性能间的知识迁移,进一步降低了对训练样本的需求,从而减少新铸件的试验次数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铸件 性能预测 迁移学习 多层感知机 贝叶斯优化 少样本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