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8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厌氧反应器的酸化及其恢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
16
1
作者
于雷
彭剑峰
+1 位作者
宋永会
徐东耀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34,共5页
随着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内循环反应器(IC)等厌氧反应器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其启动及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酸化现象日益受到关注,酸化问题一定程度地抑制了厌氧反应器的推广。针对厌氧酸化问题的产...
随着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内循环反应器(IC)等厌氧反应器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其启动及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酸化现象日益受到关注,酸化问题一定程度地抑制了厌氧反应器的推广。针对厌氧酸化问题的产生及危害,着重讨论了厌氧酸化后物理、化学和生物恢复方法,以期为高效厌氧反应器的稳定化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厌氧消化
酸化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内循环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C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启动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杰
成庆利
+2 位作者
李海华
应一梅
韦道领
《可再生能源》
CAS
2007年第3期57-60,共4页
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反应器)在(33±0.5)℃下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启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经过59 d启动成功;当进水COD浓度为411.6 mg/L,HRT为0.8 h,相应的有机负荷COD为12.3 kg/(m3.d)时,其COD去除率能稳定在87...
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反应器)在(33±0.5)℃下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启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经过59 d启动成功;当进水COD浓度为411.6 mg/L,HRT为0.8 h,相应的有机负荷COD为12.3 kg/(m3.d)时,其COD去除率能稳定在87%左右,日产气率15 m3/(m3.d)左右,出水VFA浓度HAc为41.2~43.6 mg/L;污泥床反应区COD去除量占总COD去除量的77%以上,远大于精细处理区;启动完成后,反应器底部形成了颗粒污泥,镜检发现颗粒污泥表面分布着丝状菌,内部则以杆菌和球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厌氧处理
低浓度有机废水
厌氧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C反应器水力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杨世关
张百良
+2 位作者
张杰
岳建芝
李刚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21,共4页
利用模拟实验的方法,从水力学的角度对压力、沼气产率以及温度与反应器内循环水流量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压力变化是影响内循环水流量的最主要因素;反应器产气率对循环水流量的作用也非常显著,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反应器的循...
利用模拟实验的方法,从水力学的角度对压力、沼气产率以及温度与反应器内循环水流量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压力变化是影响内循环水流量的最主要因素;反应器产气率对循环水流量的作用也非常显著,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反应器的循环水流量随产气率成线性关系变化;温度对反应器循环水流量的影响相对比较复杂,且与产气速率有很大关系;摩擦力对内循环水流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反应器设计过程中不能忽略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反应器
水力特性
压力
产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废水厌氧处理工艺——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被引量:
6
4
作者
甘树福
徐文彬
+1 位作者
王国胜
刘玲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8-51,共4页
介绍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基本结构、运行机理。分析该反应器的工艺过程,指出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针对IC反应器存在的缺陷,人们对该反应器进行技术改进:通过提高它的内循环的气量进行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
介绍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基本结构、运行机理。分析该反应器的工艺过程,指出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针对IC反应器存在的缺陷,人们对该反应器进行技术改进:通过提高它的内循环的气量进行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增加外循环装置缩短IC反应器的启动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厌氧生物处理
水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葡萄糖配水的启动研究
被引量:
12
5
作者
吴静
陆正禹
+2 位作者
胡纪萃
冯亮
顾夏声
《中国沼气》
2000年第4期16-19,共4页
内循环 (InternalCirculation)厌氧反应器是一种具有容积负荷高、占地少、投资省等突出优点的新型厌氧生物反应器。作者以葡萄糖配水为水样进行了小试试验 ,探索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1 当反应器的容积负荷达到 ...
内循环 (InternalCirculation)厌氧反应器是一种具有容积负荷高、占地少、投资省等突出优点的新型厌氧生物反应器。作者以葡萄糖配水为水样进行了小试试验 ,探索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1 当反应器的容积负荷达到 6kgCOD·m-3d-1时 ,能够形成不连续内循环 ,随着容积负荷的提高 ,循环之间的间隔越来越短 ,然后为零 ,此时容积负荷约为 15kgCOD·m-3d-1;2 当进水溶解性COD为 80 0 0~ 110 0 0mg·L-1时 ,出水溶解性COD为 4 80~ 160 0mg·L-1,水力停留时间约为 5 4h ,容积负荷达到 31 4~ 4 5 0kgCOD·m-3d-1,内循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
厌氧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C厌氧反应器在外循环状态下启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辜清
罗海霞
+1 位作者
张悦
刘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27,共3页
为提高IC厌氧反应器在启动初期的上升流速,改善其传质作用,在回流比3∶1的条件下,启动运行IC反应器。结果显示,反应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COD去除率。在COD为8 000 mg/L时,反应器产气效率和产甲烷效率达到最大,分别为0.43、0.2...
为提高IC厌氧反应器在启动初期的上升流速,改善其传质作用,在回流比3∶1的条件下,启动运行IC反应器。结果显示,反应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COD去除率。在COD为8 000 mg/L时,反应器产气效率和产甲烷效率达到最大,分别为0.43、0.21 m3/(kg.d);出水pH在6.0~7.5,出水ORP在-300 mV左右,出水碱度大于进水碱度,成功培育出了颗粒污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厌氧反应器
外循环
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酸化及其恢复
被引量:
8
7
作者
王娟
买文宁
沈小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3,共4页
对安徽某制药厂实际废水处理工程中的生产性IC反应器产生酸化的原因及恢复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负荷冲击发生后,首先是反应器底部向上3 m处污泥含水率发生较小变化,其次为出水挥发酸(VFA)的急剧升高,再次是出水COD的变化,出水pH...
对安徽某制药厂实际废水处理工程中的生产性IC反应器产生酸化的原因及恢复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负荷冲击发生后,首先是反应器底部向上3 m处污泥含水率发生较小变化,其次为出水挥发酸(VFA)的急剧升高,再次是出水COD的变化,出水pH反应滞后且变化细微;出水VFA中各酸含量发生变化,污泥颜色没有明显变化。采用循环水冲洗、出水回流、逐步提高负荷的方法成功地使反应器恢复正常运行,历时近1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酸化
恢复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厌氧内循环工艺在废纸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
9
8
作者
蒋健翔
次新波
+2 位作者
万先凯
叶宽伟
史惠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9-92,共4页
采用厌氧内循环工艺(IC工艺)对废纸造纸废水处理工程进行改造,并研究了其1年内的工程运行情况。结果表明:IC工艺能较好适应进水水质水量的波动,处理效果好且运行稳定,COD去除率达到80%,沼气产气率约为0.38 m3/kg。所产沼气发电量约为8 0...
采用厌氧内循环工艺(IC工艺)对废纸造纸废水处理工程进行改造,并研究了其1年内的工程运行情况。结果表明:IC工艺能较好适应进水水质水量的波动,处理效果好且运行稳定,COD去除率达到80%,沼气产气率约为0.38 m3/kg。所产沼气发电量约为8 000 kW.h/d,实现了整个废水处理系统的收支平衡。进水Ca2+浓度严重超标,IC系统运行10个月后出现了污泥钙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内循环反应器
废纸造纸废水
沼气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C厌氧反应器的内循环装置
被引量:
11
9
作者
龚钢明
邵希豪
蔡宝国
《中国沼气》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通过模拟实验 ,对IC厌氧反应器中内循环装置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IC厌氧反应器
内循环装置
厌氧消化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相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特性分析
被引量:
3
10
作者
郑心愿
董黎明
+3 位作者
汪苹
张艳萍
李影影
唐文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77,共5页
该文对处理柠檬酸废水的多相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和微生物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扫描电镜下厌氧颗粒污泥呈黑色、球形、表面光滑且有空隙;筛分法得到90%的污泥粒径分布在0.45~2.0 mm范围内;重力沉降法得到90%以上颗粒...
该文对处理柠檬酸废水的多相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和微生物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扫描电镜下厌氧颗粒污泥呈黑色、球形、表面光滑且有空隙;筛分法得到90%的污泥粒径分布在0.45~2.0 mm范围内;重力沉降法得到90%以上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大于50 m/h,沉降性能良好;高温灼烧法测得颗粒污泥的挥发分占总固体的64.56%,有机物含量高。采用454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厌氧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进行鉴别,细菌中共有约30个菌门和100个菌属,其中Anaerofustis、Anaerolineae、Spirochaeta和Longilinea是优势菌属,分别占细菌总量的4.91%、4.78%、4.41%、3.98%。这些细菌的共同特征是可以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并转化成酸。古生菌中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占92.48%,其中甲烷鬃菌属(Methanosaeta)占7.81%,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占49.35%,主要作用是产甲烷。微生物的多样性指数较高,表明厌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种类丰富,有利于厌氧反应器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废水
多相内循环反应器
厌氧颗粒污泥
理化特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常温下启动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
8
11
作者
高志永
陈鸿汉
韦道领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66,共4页
为在常温启动运行条件下,探索简便、实用、可靠的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IC)颗粒污泥的培养途径,缩短IC反应器启动时间,以葡萄糖模拟废水作为IC进水,逐渐增大进水有机物含量和流量,研究了启动过程的运行参数、影响因素及颗粒污泥的形成效...
为在常温启动运行条件下,探索简便、实用、可靠的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IC)颗粒污泥的培养途径,缩短IC反应器启动时间,以葡萄糖模拟废水作为IC进水,逐渐增大进水有机物含量和流量,研究了启动过程的运行参数、影响因素及颗粒污泥的形成效果。结果表明,IC在70d内完成启动,在30d的时间内可实现了污泥的颗粒化。启动试验结束时颗粒污泥直径多在1~3mm,部分粒径能够达到4~5mm。因此,通过调整运行条件可以实现IC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启动和实现污泥的颗粒化,并且IC对污水中有机物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
颗粒污泥
厌氧
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氨氮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菌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
21
12
作者
于芳芳
伍健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4期75-78,共4页
在中温(35±1)℃厌氧条件下,以葡萄糖为有机碳源,采用间歇实验方法研究了氨氮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菌的毒性。结果表明,当COD为6000 mg.L-1时,氨氮对产甲烷菌产生毒害作用的浓度为1500 mg.L-1,IC50为4000mg.L-1,毒性周期的最大产甲...
在中温(35±1)℃厌氧条件下,以葡萄糖为有机碳源,采用间歇实验方法研究了氨氮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菌的毒性。结果表明,当COD为6000 mg.L-1时,氨氮对产甲烷菌产生毒害作用的浓度为1500 mg.L-1,IC50为4000mg.L-1,毒性周期的最大产甲烷速率为92 mL.h-1,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13.17%;去除高浓度氨氮废水后,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在毒性实验中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小,产甲烷活性恢复得就越快、越完全。此外,研究表明,适当提高系统的碱度和污泥浓度可以降低氨氮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菌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IC反应器
厌氧颗粒污泥
产甲烷菌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级厌氧+AO处理高硫酸根有机废水启动研究
被引量:
2
13
作者
欧阳二明
王乐乐
+1 位作者
宋甜甜
王白杨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0-103,共4页
江西某生化公司以生物发酵法生产赤霉素,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SO42-有机废水,该公司采用IC+两级UASB+AO的组合工艺处理该有机废水。运行实践表明,在系统稳定运行条件下,当工艺进水萃余液COD、NH3-N、SO42-分别为25 100~27 350、165...
江西某生化公司以生物发酵法生产赤霉素,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SO42-有机废水,该公司采用IC+两级UASB+AO的组合工艺处理该有机废水。运行实践表明,在系统稳定运行条件下,当工艺进水萃余液COD、NH3-N、SO42-分别为25 100~27 350、165~199.7、12 020~22 225 mg/L时,处理出水COD、NH3-N、SO42-分别为78.2~87、2.2~3.5、75.5~85.2 mg/L,出水水质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水
硫酸盐废水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CAR-BF组合工艺处理猪粪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4
作者
张杰
岳建芝
+1 位作者
李海华
杨世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0-92,共3页
采用有效容积为18L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AR)和7.5L的生物滤池(BF)组合工艺处理猪粪废水,首先通过实验确定ICAR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并使BF挂膜成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组合工艺处理猪粪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33±2℃I、CAR水...
采用有效容积为18L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AR)和7.5L的生物滤池(BF)组合工艺处理猪粪废水,首先通过实验确定ICAR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并使BF挂膜成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组合工艺处理猪粪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33±2℃I、CAR水力停留时间为6h、进水COD浓度为7000~8000mg/L时,组合工艺运行稳定;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在95%和93%左右,悬浮固体(SS)去除率在99%以上,是适于养殖场废水处理的一项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生物滤池
猪粪废水
有机负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C反应器厌氧处理MTO废水
被引量:
2
15
作者
程学文
莫馗
+2 位作者
王珺
张宾
侯秀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1-645,共5页
以初步驯化后的絮状污泥作为内循环(IC)反应器的接种污泥,厌氧处理甲醇制烯烃(MTO)废水(COD大于50 000 mg/L、TOC大于10 000 mg/L),以高负荷、高进水浓度方式培养颗粒污泥,考察了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废水处理效果及污泥性状的变化情况。实...
以初步驯化后的絮状污泥作为内循环(IC)反应器的接种污泥,厌氧处理甲醇制烯烃(MTO)废水(COD大于50 000 mg/L、TOC大于10 000 mg/L),以高负荷、高进水浓度方式培养颗粒污泥,考察了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废水处理效果及污泥性状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IC反应器的进水COD容积负荷可达29.0 kg/(m^3·d),COD和TOC去除率可稳定在96%以上;在污泥培养阶段,废水升流速率宜采用0.4~0.6 m/h;在颗粒污泥未成熟时废水升流速率不宜提高过快,而在颗粒污泥成熟后,废水升流速率可在一定范围内快速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反应器
甲醇制烯烃废水
颗粒污泥
升流速率
厌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禽畜废水厌氧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3
16
作者
盖希坤
张良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5-251,共7页
为开发禽畜废水厌氧处理技术,利用外循环反应装置开展了畜禽废水厌氧反应动力学研究,以温度、基质COD值以及p H值为因素,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引入温度参数,改进了Monod方程,建立了基质消耗、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经线性、非线性...
为开发禽畜废水厌氧处理技术,利用外循环反应装置开展了畜禽废水厌氧反应动力学研究,以温度、基质COD值以及p H值为因素,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引入温度参数,改进了Monod方程,建立了基质消耗、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经线性、非线性回归,获得了模型参数,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方程,揭示了反应温度、基质COD值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对基质消耗速率而言,反应活化能很低,可以忽略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产物CH_4和CO_2的生成反应速率有影响,温度越高,越有利于CO_2的生成。建立的禽畜废水厌氧反应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试验数据,对厌氧反应器的开发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畜废水
厌氧反应
动力学模型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被引量:
78
17
作者
胡纪萃
《中国沼气》
1999年第2期3-6,共4页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的构造特点与工作原理,并提供了IC厌氧反应器液体内循环的简化计算方法。
关键词
厌氧
IC反应器
液体循环
沼气提升管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C工艺处理猪场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
72
18
作者
邓良伟
陈铬铭
《中国沼气》
2001年第2期12-15,共4页
用容积为 12 0L的IC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 ,水力停留时间 0 8~ 2d ,负荷 3~ 7kgCOD·m- 3d- 1。经过近半年的运行 ,结果表明 ,试验期间沼气产率达到 1 5~ 3m3·m- 3d- 1,COD平均去除率80 3% ,BOD5去除 95 8% ,SS去除 78 5%。...
用容积为 12 0L的IC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 ,水力停留时间 0 8~ 2d ,负荷 3~ 7kgCOD·m- 3d- 1。经过近半年的运行 ,结果表明 ,试验期间沼气产率达到 1 5~ 3m3·m- 3d- 1,COD平均去除率80 3% ,BOD5去除 95 8% ,SS去除 78 5%。COD出水随进水COD增加有增加的趋势 ,与容积负荷的增加关系不大。出水NH4 N浓度比进水高 2 82 % ,由于沉淀作用 ,IC对总氮 (TN)、总磷 (TP)都有一定的去除 ,去除率分别为 2 1 7% ,53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猪场废水
厌氧处理
产气性能
污染物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水葫芦汁液为基质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高负荷启动试验及效率分析
被引量:
2
19
作者
刘健峰
王强
+7 位作者
田光亮
赵兴玲
柳静
王昌梅
刘士清
杨红
尹芳
张无敌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50,共5页
为探究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高负荷启动试验,在常温条件下,文章对自行设计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进行了以水葫芦汁液为模拟废水的高负荷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启动运行55 d后,进水有机负荷可以达到5 kg·m^(-3)d^(-1)以上,COD去除率达到了9...
为探究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高负荷启动试验,在常温条件下,文章对自行设计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进行了以水葫芦汁液为模拟废水的高负荷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启动运行55 d后,进水有机负荷可以达到5 kg·m^(-3)d^(-1)以上,COD去除率达到了93%,池容产气率达到了1.39 L·L^(-1)d^(-1),甲烷含量达到了69%,颗粒污泥粒径达到了4~5mm。通过对比分析,高负荷启动方式较传统的低负荷启动方式效率要高,因此,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高负荷启动方式是可行的、高效的,为以后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工程应用提供一种新的启动参考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水葫芦汁液
高负荷启动
厌氧消化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C-A/O工艺处理谷物蛋白废水
被引量:
2
20
作者
谢立群
孙强
+2 位作者
代宁辉
严凯
马三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4-96,共3页
针对苏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谷物蛋白废水有机物浓度较高、可生化性能好的特点,选择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A/O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经调试运行,出水COD、氨氮、SS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该组合工艺运行稳...
针对苏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谷物蛋白废水有机物浓度较高、可生化性能好的特点,选择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A/O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经调试运行,出水COD、氨氮、SS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该组合工艺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蛋白废水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
厌氧
A/O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厌氧反应器的酸化及其恢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
16
1
作者
于雷
彭剑峰
宋永会
徐东耀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研究室
出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3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08101/E080402)
国家十二五重大水专项(2008ZX07208-003)
文摘
随着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内循环反应器(IC)等厌氧反应器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其启动及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酸化现象日益受到关注,酸化问题一定程度地抑制了厌氧反应器的推广。针对厌氧酸化问题的产生及危害,着重讨论了厌氧酸化后物理、化学和生物恢复方法,以期为高效厌氧反应器的稳定化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高效厌氧消化
酸化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内循环反应器
Keywords
highly efficient
anaerobic
digestion
excessive acidification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
internal
circul
ation
reactor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C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启动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杰
成庆利
李海华
应一梅
韦道领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2007年第3期57-60,共4页
基金
河南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610004)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
文摘
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反应器)在(33±0.5)℃下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启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经过59 d启动成功;当进水COD浓度为411.6 mg/L,HRT为0.8 h,相应的有机负荷COD为12.3 kg/(m3.d)时,其COD去除率能稳定在87%左右,日产气率15 m3/(m3.d)左右,出水VFA浓度HAc为41.2~43.6 mg/L;污泥床反应区COD去除量占总COD去除量的77%以上,远大于精细处理区;启动完成后,反应器底部形成了颗粒污泥,镜检发现颗粒污泥表面分布着丝状菌,内部则以杆菌和球菌为主。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厌氧处理
低浓度有机废水
厌氧颗粒污泥
Keywords
internal
circul
ation
anaerobic
reactor
anaerobic
treatment
low concentration organic wastewater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S216.4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C反应器水力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杨世关
张百良
张杰
岳建芝
李刚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21,共4页
文摘
利用模拟实验的方法,从水力学的角度对压力、沼气产率以及温度与反应器内循环水流量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压力变化是影响内循环水流量的最主要因素;反应器产气率对循环水流量的作用也非常显著,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反应器的循环水流量随产气率成线性关系变化;温度对反应器循环水流量的影响相对比较复杂,且与产气速率有很大关系;摩擦力对内循环水流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反应器设计过程中不能忽略该因素。
关键词
IC反应器
水力特性
压力
产气率
Keywords
internal
circul
ation
anaerobic
reactor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
pressure
biogas productivity
分类号
S216.4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S-3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废水厌氧处理工艺——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被引量:
6
4
作者
甘树福
徐文彬
王国胜
刘玲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8-51,共4页
文摘
介绍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基本结构、运行机理。分析该反应器的工艺过程,指出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针对IC反应器存在的缺陷,人们对该反应器进行技术改进:通过提高它的内循环的气量进行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增加外循环装置缩短IC反应器的启动周期。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厌氧生物处理
水力模型
Keywords
internal
circul
ation
anaerobic
reactor
anaerobic
biological treatment
hydraulic model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葡萄糖配水的启动研究
被引量:
12
5
作者
吴静
陆正禹
胡纪萃
冯亮
顾夏声
机构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出处
《中国沼气》
2000年第4期16-1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937850
文摘
内循环 (InternalCirculation)厌氧反应器是一种具有容积负荷高、占地少、投资省等突出优点的新型厌氧生物反应器。作者以葡萄糖配水为水样进行了小试试验 ,探索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1 当反应器的容积负荷达到 6kgCOD·m-3d-1时 ,能够形成不连续内循环 ,随着容积负荷的提高 ,循环之间的间隔越来越短 ,然后为零 ,此时容积负荷约为 15kgCOD·m-3d-1;2 当进水溶解性COD为 80 0 0~ 110 0 0mg·L-1时 ,出水溶解性COD为 4 80~ 160 0mg·L-1,水力停留时间约为 5 4h ,容积负荷达到 31 4~ 4 5 0kgCOD·m-3d-1,内循环良好。
关键词
内循环
厌氧反应器
Keywords
internal
circul
ation
anaerobic
reactor
分类号
X703.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C厌氧反应器在外循环状态下启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辜清
罗海霞
张悦
刘敏
机构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出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27,共3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060905-4)
文摘
为提高IC厌氧反应器在启动初期的上升流速,改善其传质作用,在回流比3∶1的条件下,启动运行IC反应器。结果显示,反应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COD去除率。在COD为8 000 mg/L时,反应器产气效率和产甲烷效率达到最大,分别为0.43、0.21 m3/(kg.d);出水pH在6.0~7.5,出水ORP在-300 mV左右,出水碱度大于进水碱度,成功培育出了颗粒污泥。
关键词
IC厌氧反应器
外循环
回流比
Keywords
internal
circul
ation
anaerobic
reactor
external
circul
ation
reflux ratio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酸化及其恢复
被引量:
8
7
作者
王娟
买文宁
沈小华
机构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3,共4页
文摘
对安徽某制药厂实际废水处理工程中的生产性IC反应器产生酸化的原因及恢复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负荷冲击发生后,首先是反应器底部向上3 m处污泥含水率发生较小变化,其次为出水挥发酸(VFA)的急剧升高,再次是出水COD的变化,出水pH反应滞后且变化细微;出水VFA中各酸含量发生变化,污泥颜色没有明显变化。采用循环水冲洗、出水回流、逐步提高负荷的方法成功地使反应器恢复正常运行,历时近1个月。
关键词
制药废水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酸化
恢复措施
Keywords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internal
circul
ation
anaerobic
reactor
(IC)
acidification
recovery measures
分类号
X78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厌氧内循环工艺在废纸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
9
8
作者
蒋健翔
次新波
万先凯
叶宽伟
史惠祥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
出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9-92,共4页
基金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2007C13033
2008C01014)
文摘
采用厌氧内循环工艺(IC工艺)对废纸造纸废水处理工程进行改造,并研究了其1年内的工程运行情况。结果表明:IC工艺能较好适应进水水质水量的波动,处理效果好且运行稳定,COD去除率达到80%,沼气产气率约为0.38 m3/kg。所产沼气发电量约为8 000 kW.h/d,实现了整个废水处理系统的收支平衡。进水Ca2+浓度严重超标,IC系统运行10个月后出现了污泥钙化问题。
关键词
厌氧内循环反应器
废纸造纸废水
沼气发电
Keywords
internal
circul
ation
anaerobic
reactor
regenerated papermaking wastewater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from marsh gas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C厌氧反应器的内循环装置
被引量:
11
9
作者
龚钢明
邵希豪
蔡宝国
机构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系
出处
《中国沼气》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文摘
通过模拟实验 ,对IC厌氧反应器中内循环装置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IC厌氧反应器
内循环装置
厌氧消化
沼气
Keywords
IC
anaerobic
reactor
internal
circul
ation device
分类号
S216.4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相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特性分析
被引量:
3
10
作者
郑心愿
董黎明
汪苹
张艳萍
李影影
唐文涛
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77,共5页
基金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C28B01)
2016年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资助
文摘
该文对处理柠檬酸废水的多相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和微生物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扫描电镜下厌氧颗粒污泥呈黑色、球形、表面光滑且有空隙;筛分法得到90%的污泥粒径分布在0.45~2.0 mm范围内;重力沉降法得到90%以上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大于50 m/h,沉降性能良好;高温灼烧法测得颗粒污泥的挥发分占总固体的64.56%,有机物含量高。采用454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厌氧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进行鉴别,细菌中共有约30个菌门和100个菌属,其中Anaerofustis、Anaerolineae、Spirochaeta和Longilinea是优势菌属,分别占细菌总量的4.91%、4.78%、4.41%、3.98%。这些细菌的共同特征是可以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并转化成酸。古生菌中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占92.48%,其中甲烷鬃菌属(Methanosaeta)占7.81%,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占49.35%,主要作用是产甲烷。微生物的多样性指数较高,表明厌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种类丰富,有利于厌氧反应器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
柠檬酸废水
多相内循环反应器
厌氧颗粒污泥
理化特性
微生物
Keywords
citric acid wastewater
multi -phase internal circulating anaerobic reactor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microbial properties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常温下启动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
8
11
作者
高志永
陈鸿汉
韦道领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郑州市郑汴水务有限公司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66,共4页
文摘
为在常温启动运行条件下,探索简便、实用、可靠的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IC)颗粒污泥的培养途径,缩短IC反应器启动时间,以葡萄糖模拟废水作为IC进水,逐渐增大进水有机物含量和流量,研究了启动过程的运行参数、影响因素及颗粒污泥的形成效果。结果表明,IC在70d内完成启动,在30d的时间内可实现了污泥的颗粒化。启动试验结束时颗粒污泥直径多在1~3mm,部分粒径能够达到4~5mm。因此,通过调整运行条件可以实现IC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启动和实现污泥的颗粒化,并且IC对污水中有机物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关键词
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
颗粒污泥
厌氧
启动
Keywords
internal
circul
ation
anaerobic
reactor
granular Sludge
anaerobic
treatment
start-up test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氨氮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菌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
21
12
作者
于芳芳
伍健东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4期75-78,共4页
文摘
在中温(35±1)℃厌氧条件下,以葡萄糖为有机碳源,采用间歇实验方法研究了氨氮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菌的毒性。结果表明,当COD为6000 mg.L-1时,氨氮对产甲烷菌产生毒害作用的浓度为1500 mg.L-1,IC50为4000mg.L-1,毒性周期的最大产甲烷速率为92 mL.h-1,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13.17%;去除高浓度氨氮废水后,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在毒性实验中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小,产甲烷活性恢复得就越快、越完全。此外,研究表明,适当提高系统的碱度和污泥浓度可以降低氨氮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菌的毒性。
关键词
氨氮
IC反应器
厌氧颗粒污泥
产甲烷菌
毒性
Keywords
ammonium
internal
circul
ation
reactor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methnogenic bacterium
toxicity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级厌氧+AO处理高硫酸根有机废水启动研究
被引量:
2
13
作者
欧阳二明
王乐乐
宋甜甜
王白杨
机构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
出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0-103,共4页
基金
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落地计划项目(KJLD13007)
江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133BBG70010)
文摘
江西某生化公司以生物发酵法生产赤霉素,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SO42-有机废水,该公司采用IC+两级UASB+AO的组合工艺处理该有机废水。运行实践表明,在系统稳定运行条件下,当工艺进水萃余液COD、NH3-N、SO42-分别为25 100~27 350、165~199.7、12 020~22 225 mg/L时,处理出水COD、NH3-N、SO42-分别为78.2~87、2.2~3.5、75.5~85.2 mg/L,出水水质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关键词
有机废水
硫酸盐废水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Keywords
organic wastewater
sulfate wastewater
internal
circul
ation
anaerobic
reactor
up-flow
anaerobic
sludgebed
reactor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CAR-BF组合工艺处理猪粪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4
作者
张杰
岳建芝
李海华
杨世关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0-92,共3页
基金
河南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610004)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有效容积为18L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AR)和7.5L的生物滤池(BF)组合工艺处理猪粪废水,首先通过实验确定ICAR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并使BF挂膜成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组合工艺处理猪粪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33±2℃I、CAR水力停留时间为6h、进水COD浓度为7000~8000mg/L时,组合工艺运行稳定;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在95%和93%左右,悬浮固体(SS)去除率在99%以上,是适于养殖场废水处理的一项新工艺。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生物滤池
猪粪废水
有机负荷率
Keywords
internal
circul
ation
anaerobic
reactor
(ICAR)
biological filter (BF)
piggery wastewater
organic load rate (OLR)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C反应器厌氧处理MTO废水
被引量:
2
15
作者
程学文
莫馗
王珺
张宾
侯秀华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环保所
出处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1-645,共5页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G601-15-09ZS0404)
文摘
以初步驯化后的絮状污泥作为内循环(IC)反应器的接种污泥,厌氧处理甲醇制烯烃(MTO)废水(COD大于50 000 mg/L、TOC大于10 000 mg/L),以高负荷、高进水浓度方式培养颗粒污泥,考察了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废水处理效果及污泥性状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IC反应器的进水COD容积负荷可达29.0 kg/(m^3·d),COD和TOC去除率可稳定在96%以上;在污泥培养阶段,废水升流速率宜采用0.4~0.6 m/h;在颗粒污泥未成熟时废水升流速率不宜提高过快,而在颗粒污泥成熟后,废水升流速率可在一定范围内快速提高。
关键词
内循环反应器
甲醇制烯烃废水
颗粒污泥
升流速率
厌氧处理
Keywords
internal
circul
ation
reactor
methanol-to-olefin wastewater
granular sludge
up-flow rate
anaerobic
treatment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禽畜废水厌氧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3
16
作者
盖希坤
张良佺
机构
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浙江省废弃生物质循环利用与生态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5-251,共7页
基金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4DFE90040)
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015C32019
+2 种基金
2015C33006)
浙江省废弃生物质循环利用与生态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6REWB13)
浙江科技学院交叉预研项目(2015JC05Y)
文摘
为开发禽畜废水厌氧处理技术,利用外循环反应装置开展了畜禽废水厌氧反应动力学研究,以温度、基质COD值以及p H值为因素,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引入温度参数,改进了Monod方程,建立了基质消耗、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经线性、非线性回归,获得了模型参数,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方程,揭示了反应温度、基质COD值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对基质消耗速率而言,反应活化能很低,可以忽略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产物CH_4和CO_2的生成反应速率有影响,温度越高,越有利于CO_2的生成。建立的禽畜废水厌氧反应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试验数据,对厌氧反应器的开发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禽畜废水
厌氧反应
动力学模型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Keywords
livestock wastewater
anaerobic
reaction
kinetic model
internal
circul
ation
anaerobic
reactor
分类号
X7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被引量:
78
17
作者
胡纪萃
机构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出处
《中国沼气》
1999年第2期3-6,共4页
文摘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的构造特点与工作原理,并提供了IC厌氧反应器液体内循环的简化计算方法。
关键词
厌氧
IC反应器
液体循环
沼气提升管
废水处理
Keywords
anaerobic
digestion
internal
circul
ation
reactor
liquid
circul
ation
airlift
reactor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S216.4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C工艺处理猪场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
72
18
作者
邓良伟
陈铬铭
机构
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杭州能源环境技术公司
出处
《中国沼气》
2001年第2期12-15,共4页
文摘
用容积为 12 0L的IC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 ,水力停留时间 0 8~ 2d ,负荷 3~ 7kgCOD·m- 3d- 1。经过近半年的运行 ,结果表明 ,试验期间沼气产率达到 1 5~ 3m3·m- 3d- 1,COD平均去除率80 3% ,BOD5去除 95 8% ,SS去除 78 5%。COD出水随进水COD增加有增加的趋势 ,与容积负荷的增加关系不大。出水NH4 N浓度比进水高 2 82 % ,由于沉淀作用 ,IC对总氮 (TN)、总磷 (TP)都有一定的去除 ,去除率分别为 2 1 7% ,53 8%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猪场废水
厌氧处理
产气性能
污染物去除率
Keywords
internal
circul
ation
reactor
(IC)
pig wastewater
anaerobic
treatment
分类号
S216.4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X713.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水葫芦汁液为基质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高负荷启动试验及效率分析
被引量:
2
19
作者
刘健峰
王强
田光亮
赵兴玲
柳静
王昌梅
刘士清
杨红
尹芳
张无敌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50,共5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35303110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66015)
+1 种基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重点项目(2014FA030)
云南省科技创新提升计划(2013DH041)
文摘
为探究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高负荷启动试验,在常温条件下,文章对自行设计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进行了以水葫芦汁液为模拟废水的高负荷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启动运行55 d后,进水有机负荷可以达到5 kg·m^(-3)d^(-1)以上,COD去除率达到了93%,池容产气率达到了1.39 L·L^(-1)d^(-1),甲烷含量达到了69%,颗粒污泥粒径达到了4~5mm。通过对比分析,高负荷启动方式较传统的低负荷启动方式效率要高,因此,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高负荷启动方式是可行的、高效的,为以后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工程应用提供一种新的启动参考方式。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水葫芦汁液
高负荷启动
厌氧消化
颗粒污泥
Keywords
internal
circul
ation
anaerobic
reactor
the juice of water hyacinth
high organic loading rate start-up
anaero- bic digestion
granular sludge
分类号
S216.4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C-A/O工艺处理谷物蛋白废水
被引量:
2
20
作者
谢立群
孙强
代宁辉
严凯
马三剑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环保应用技术研究所
苏州苏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4-96,共3页
文摘
针对苏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谷物蛋白废水有机物浓度较高、可生化性能好的特点,选择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A/O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经调试运行,出水COD、氨氮、SS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该组合工艺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
关键词
谷物蛋白废水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
厌氧
A/O工艺
Keywords
cereal protein wastewater
internal
circul
ation
anaerobic
reactor
anaerobic
A/O process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厌氧反应器的酸化及其恢复研究进展
于雷
彭剑峰
宋永会
徐东耀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IC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启动实验研究
张杰
成庆利
李海华
应一梅
韦道领
《可再生能源》
CAS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IC反应器水力特性实验研究
杨世关
张百良
张杰
岳建芝
李刚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型废水厌氧处理工艺——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甘树福
徐文彬
王国胜
刘玲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葡萄糖配水的启动研究
吴静
陆正禹
胡纪萃
冯亮
顾夏声
《中国沼气》
200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IC厌氧反应器在外循环状态下启动的试验研究
辜清
罗海霞
张悦
刘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酸化及其恢复
王娟
买文宁
沈小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厌氧内循环工艺在废纸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蒋健翔
次新波
万先凯
叶宽伟
史惠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IC厌氧反应器的内循环装置
龚钢明
邵希豪
蔡宝国
《中国沼气》
200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多相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特性分析
郑心愿
董黎明
汪苹
张艳萍
李影影
唐文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常温下启动过程试验研究
高志永
陈鸿汉
韦道领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氨氮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菌的毒性研究
于芳芳
伍健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多级厌氧+AO处理高硫酸根有机废水启动研究
欧阳二明
王乐乐
宋甜甜
王白杨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ICAR-BF组合工艺处理猪粪废水的实验研究
张杰
岳建芝
李海华
杨世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IC反应器厌氧处理MTO废水
程学文
莫馗
王珺
张宾
侯秀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禽畜废水厌氧反应动力学研究
盖希坤
张良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试论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胡纪萃
《中国沼气》
1999
7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IC工艺处理猪场废水试验研究
邓良伟
陈铬铭
《中国沼气》
2001
7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以水葫芦汁液为基质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高负荷启动试验及效率分析
刘健峰
王强
田光亮
赵兴玲
柳静
王昌梅
刘士清
杨红
尹芳
张无敌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IC-A/O工艺处理谷物蛋白废水
谢立群
孙强
代宁辉
严凯
马三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