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拖延的认知神经机制与基因:行为-脑-基因的多角度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顺民 冯廷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3-403,共11页
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具有跨时间和跨情景稳定性的问题行为,严重的拖延甚至会危害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及身心健康。鉴于目前对于拖延的认知神经机制仍不清楚,研究模态较为单一,本研究拟从行为-脑-基因的系统研究思路出发,以多模态MRI(Task... 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具有跨时间和跨情景稳定性的问题行为,严重的拖延甚至会危害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及身心健康。鉴于目前对于拖延的认知神经机制仍不清楚,研究模态较为单一,本研究拟从行为-脑-基因的系统研究思路出发,以多模态MRI(Task、Resting、VBM和DTI)为主要技术手段,将HTR2B基因多态性作为突破口,系统考察拖延的认知机制、神经基础和遗传基础,并试图制定拖延的应对与干预方案。研究分为4个部分:(1)从行为上,结合预期恐惧范式和跨期选择范式探索其拖延决策的机制;(2)在神经层面上,采用MRI多模态技术系统考察拖延行为的神经基础;(3)在基因层面上,采用分子遗传学方法,将HTR2B设定为靶基因以深入研究拖延的遗传基础,并考察脑结构和脑功能在基因与行为间的中介作用;(4)最后从行为干预与脑的可塑性的角度,设计拖延的干预方法来改善拖延行为并验证拖延的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延行为 多模态技术 HTR2B 基因 跨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反应的评估
2
作者 周燕飞 李雪萌 +4 位作者 凡健 王璜 孙秋艳 高飞 董江宁 《安徽医学》 2024年第6期680-686,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态MRI的术前磁共振肿瘤退缩分级(mrTRG)联合基线MRI形态学参数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反应的诊断能效。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3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安...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态MRI的术前磁共振肿瘤退缩分级(mrTRG)联合基线MRI形态学参数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反应的诊断能效。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3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接受NCRT后进行手术治疗的48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T3~T4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肿瘤病理退缩分级(pTRG)分为反应好组(n=19)和反应差组(n=29)。所有患者在NCRT前后均进行多模态高分辨直肠磁共振检查(MRI),以pTRG为金标准,采用Kappa检验分析mrTRG的诊断效能,比较两组患者基线MRI形态学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mrTRG联合MRI形态学参数评估NCRT反应的诊断效能。结果采用改良的二分法肿瘤退缩分级方案,mrTRG与pTRG诊断一致性提高,Kappa值为0.698(95%CI:0.492~0.904,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NCRT反应的形态学参数包括基线T3a期及环周切缘(CRM)(P<0.05)。mrTRG、基线T3a期、CRM评估NCRT反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2、0.693、0.721,联合评估的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82.8%,AUC为0.907,显著优于基线形态学参数(P<0.05),但与mrTRG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mrTRG联合基线形态学参数对评估直肠癌NCRT反应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磁共振肿瘤退缩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3
作者 吴津民 王海宝 +4 位作者 徐丽艳 李仁民 刘灿 马宁 鲁学婷 《安徽医学》 2017年第8期963-965,共3页
目的应用多模态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对乳腺癌患者的检测,分析其MRI相关影像特征,探讨其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术前行MRI检查和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证... 目的应用多模态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对乳腺癌患者的检测,分析其MRI相关影像特征,探讨其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术前行MRI检查和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6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多模态MRI数据资料,统计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DC)、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 ADC)值及动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像(TIC)。结果 16例患者MRI显示病灶多见分叶(75.00%)、毛刺(75.00%),边界不清(81.25%)。ADC值为(0.92±0.19)×10^(-3)mm^2/s,r ADC为(0.56±0.13)×10^(-3)mm^2/s。TIC:Ⅱ型4例(25.00%),Ⅲ型12例(75.00%),无符合Ⅰ型的病例。结论多模态MRI用于乳腺癌的检查,结合病变形态学改变、DCE-MRI的TIC曲线形态和ADC值,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弥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模态空间匹配的多模态肺部肿块分割网络
4
作者 李家忻 陈后金 +1 位作者 彭亚辉 李艳凤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7,共7页
现有多模态分割方法通常先对图像进行配准,再对配准后的图像进行分割。对于成像特点差异较大的不同模态,两阶段的结构匹配与分割算法下的分割精度较低。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跨模态空间匹配的多模态肺部肿块分割网络(MMSASegNet)... 现有多模态分割方法通常先对图像进行配准,再对配准后的图像进行分割。对于成像特点差异较大的不同模态,两阶段的结构匹配与分割算法下的分割精度较低。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跨模态空间匹配的多模态肺部肿块分割网络(MMSASegNet),其具有模型复杂度低和分割精度高的特点。该模型采用双路残差U型分割网络作为骨干分割网络,以充分提取不同模态输入特征,利用可学习的空间变换网络对其输出的多模态分割掩膜进行空间结构匹配;为实现空间匹配后的多模态特征图融合,形变掩膜和参考掩膜分别与各自模态相同分辨率的特征图进行矩阵相乘,并经特征融合模块,最终实现多模态肺部肿块分割。为提高端到端多模态分割网络的分割性能,采用深度监督学习策略,联合损失函数约束肿块分割、肿块空间匹配和特征融合模块,同时采用多阶段训练以提高不同功能模块的训练效率。实验数据采用T2权重(T2W)磁共振图像和扩散权重磁共振图像(DWI)肺部肿块分割数据集,该方法与其他多模态分割网络相比,DSC(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和HD(Hausdorff Distance)等评价指标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肿块分割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空间变换网络 联合训练 深度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医学磁共振影像的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 被引量:4
5
作者 孟宪福 刘艳颜 步文博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91,共23页
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是一类遵循反斯托克斯原理的新型发光材料,具有发光强度高、发光稳定、无组织背景荧光、无光漂白、低毒性以及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其激发光为红外或者近红外光,活体组织穿透深度高,在生物医学检测、诊断以及疾病... 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是一类遵循反斯托克斯原理的新型发光材料,具有发光强度高、发光稳定、无组织背景荧光、无光漂白、低毒性以及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其激发光为红外或者近红外光,活体组织穿透深度高,在生物医学检测、诊断以及疾病治疗等方面均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磁共振成像是目前医学临床常用的影像检测手段之一,具有软组织成像质量高、空间分辨率高、无辐射、无损伤等优点,在心脑血管、肿瘤等疾病的影像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聚焦于近年来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在磁共振影像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介绍磁共振成像机理、磁共振造影剂的构建、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设计及在磁共振医学影像、疾病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并结合我们课题组基于UCNP医学磁共振多模态影像的相关研究进展,对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在磁共振成像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 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影像 疾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检查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于梦尧 钱伟军 +1 位作者 李立 顾腾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5期15-19,共5页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自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经病理确诊的64例前列腺癌和1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80例前列腺患者术前均行多模态3.0T MRI检...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自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经病理确诊的64例前列腺癌和1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80例前列腺患者术前均行多模态3.0T MRI检查(A模态为MRI常规平扫;B模态为MRI常规平扫+弥散加权成像;C模态为MRI常规平扫+弥散加权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比较三种模态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诊断的价值并计算出三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MRI预测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三种模态MRI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及诊断效能。结果三种模态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诊断都有价值(P<0.05)。三种模态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MRI预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A模态,敏感性78.1%、特异性50.0%、准确度72.5%、阳性预测值0.862、阴性预测值0.364、AUC(95%CI)为0.641(0.504~0.777);B模态,敏感性87.5%、特异性62.7%、准确度为82.5%、阳性预测值为0.903、阴性预测值为0.556、AUC(95%CI)为0.750(0.621~0.879);C模态,敏感性96.8%,特异性93.7%,准确度为96.3%、阳性预测值为0.984、阴性预测值为0.882、AUC(95%CI)为0.953(0.888~1.000),C模态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最高。结论多模态MRI(C模态)检查在前列腺癌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mri 前列腺癌 诊断价值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类器和多模态特征的AD患者鉴别研究
7
作者 徐鑫秀 《现代信息科技》 2020年第13期1-4,共4页
已有很多成果利用结构功能磁共振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成像数据研究机器学习判别分析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经进一步分析发现,如果能够综合利用多种模态成像特征数据将为分类器提供更丰富、全面的信息,有利于最终的... 已有很多成果利用结构功能磁共振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成像数据研究机器学习判别分析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经进一步分析发现,如果能够综合利用多种模态成像特征数据将为分类器提供更丰富、全面的信息,有利于最终的判别分析。在这项研究中,提出一种将结构功能磁共振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两种成像模态提取的特征结合的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鉴别的方法,相比利用单一模态数据的鉴别模型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疾病辅助诊断 多模态 多分类器 MLDA SVM mri R-f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