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疆”与“中国”的交融--理解和诠释中国疆域形成与发展的路径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大龙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44,共10页
在中国的传统话语体系中,“边疆”与“中国”是两个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的词语,今人从不同的角度又赋予了更多不同的含义,但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有具体的指称对象。历代王朝虽然自称“中国”,但也应该动态地认识“边疆”和“中国”含义... 在中国的传统话语体系中,“边疆”与“中国”是两个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的词语,今人从不同的角度又赋予了更多不同的含义,但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有具体的指称对象。历代王朝虽然自称“中国”,但也应该动态地认识“边疆”和“中国”含义的变化,同时即便在全球的视野下审视“边疆”与“中国”的交融也需要有一个基点,这是“历史上中国”大讨论出现的价值所在。这一基点应该是将“中国边疆”的“中国”界定为以1689年中俄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为开端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的清代中国,其疆域属性由传统王朝国家开始转变为主权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 “中国” 交融 多民族国家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传播与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0,共6页
有效的政治传播是有效治理的基础,无效的政治传播则是无效治理产生的根源,其中,相对无效的政治传播引致相对无效的治理,绝对无效的政治传播则导致绝对无效的治理。在边疆多民族地区的治理实践中,政治传播的失效引发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 有效的政治传播是有效治理的基础,无效的政治传播则是无效治理产生的根源,其中,相对无效的政治传播引致相对无效的治理,绝对无效的政治传播则导致绝对无效的治理。在边疆多民族地区的治理实践中,政治传播的失效引发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任赤字,并成为引起部分边疆地区社会治理失序的重要原因。信息通道的缺失是导致政治传播在部分边疆地区相对失效的原因,也是通过改进政治传播来改善边疆多民族地区治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传播 政治互信 边疆多民族地区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民族国家构建视野下的土司制度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大龙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24,共8页
土司制度是多民族国家中国构建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政治体制,也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重要内容,尽管以往学者们从历代王朝边疆治理或不同土司的个体层面已经有过很多研究,但笔者认为在宏观理论层面还是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土司制度是多民族国家中国构建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政治体制,也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重要内容,尽管以往学者们从历代王朝边疆治理或不同土司的个体层面已经有过很多研究,但笔者认为在宏观理论层面还是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从郡县制下的特殊统治方式、土司制度也是羁縻统治方式的一种、改土归流是多民族国家建构的必然趋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制度 国家建构 多民族国家 边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参与的治理成本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贺琳凯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96-100,共5页
边疆多民族地区,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这里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了解构,新的利益群体不断涌现,因此激发了这些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争夺和利益表达。对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而言,面对日益旺盛的政治参与现象,甚至是群体性... 边疆多民族地区,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这里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了解构,新的利益群体不断涌现,因此激发了这些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争夺和利益表达。对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而言,面对日益旺盛的政治参与现象,甚至是群体性事件,进行有效治理的成本包含诸多要素,研究治理的方法和技巧,有利于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多民族地区 政治参与 治理成本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寿彝先生对中国边疆研究的理论贡献
5
作者 王东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3,共8页
20世纪50年代,白寿彝先生主张突破皇朝史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为范围,由此上溯,研求中国各民族活动的历史,引发学术界关于中国历史疆域问题的讨论。他强调少数民族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整体进步的重要意义,指出广大边疆地区封建化是中... 20世纪50年代,白寿彝先生主张突破皇朝史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为范围,由此上溯,研求中国各民族活动的历史,引发学术界关于中国历史疆域问题的讨论。他强调少数民族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整体进步的重要意义,指出广大边疆地区封建化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表征,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关系,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探讨。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国边疆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寿彝 边疆学 历史疆域理论 统一多民族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