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MD和Multi-fractal spectrum的BP水机故障诊断 被引量:5
1
作者 薛延刚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5-460,共6页
为了准确判断水轮机组的故障,提高水轮机组诊断的精确性,建立了EMD-Multi-fractal spectrum和改进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机组振动故障诊断模型.选取水轮发电机组不同工况下的轴系正常、轴承油膜涡动、转子部件不平衡、转子不对中等状态,采... 为了准确判断水轮机组的故障,提高水轮机组诊断的精确性,建立了EMD-Multi-fractal spectrum和改进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机组振动故障诊断模型.选取水轮发电机组不同工况下的轴系正常、轴承油膜涡动、转子部件不平衡、转子不对中等状态,采集各状态下的振动信号.经过经验模态分解得到振动信号波各种故障信号的EMD分量,根据信号波形趋势图由EMD系数提取出波形样本,再由多重分形谱算法提取波形样本的特征值alpha(q),f(q),将该特征向量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分类识别.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应用于全部样本,得到测试正确率为100%.该模型用波形提取信号特征代替了传统的频谱特性,并结合先进的多重分形谱进行诊断识别,为水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应用信号采集于水电厂运行的水轮机,根据诊断的结果对轴系各个部件进行局部校正,通过检测发现振动和摆度都大大减弱.该方法提高了检测精度,增强了人机交互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组 故障诊断 经验模态分解 多重分形谱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allogenic mechanism of Pingguo bauxite deposit,western Guangxi,China:Constraints from REE geochemistry and multi-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major elements in bauxite ore 被引量:9
2
作者 CAO Jing-ya WU Qian-hong +3 位作者 LI Huan OUYANG Cheng-xin KONG Hua XI Xiao-shu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7期1627-1636,共10页
Major and REE geochemistry and multi-fractal analysis of two types of bauxite(primary bauxite and accumulated bauxite) ores were studied in Pingguo bauxite orefield in western Guangxi,China.The results of geochemical ... Major and REE geochemistry and multi-fractal analysis of two types of bauxite(primary bauxite and accumulated bauxite) ores were studied in Pingguo bauxite orefield in western Guangxi,China.The results of geochemical data show that the accumulated bauxite has a feature of high Al_2O_3 whereas relative low Fe_2O_3 and SiO_2 contents compared to the primary bauxite.The similar chondrite-normalized rare earth element(REE) patterns illustrate that they have a cognate relationship.However,the negative Ce anomalies of primary bauxite and positive Ce anomalies of accumulated bauxite indicate that the ore-forming system changed from reducing environment to oxidation environment.The results of multi-fractal spectrum and parameters of Al_2O_3,Fe_2O_3 and SiO_2 between primary bauxite and accumulated bauxite show that the distinct multi-fractal spectrum parameters reflect the different grade distribution between accumulated and primary bauxite ores.Metallogenic process from primary bauxite to accumulated bauxite is accompanied by the loss of diffluent elements(e.g.,Si and S) and enrichment of stable elements(e.g.,Al and Fe) in the surface environment.Among the rest,the migration mechanism of iron during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from primary ore to accumulated ore can be described as combined leaching and chemical weathering action with participation of sulf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chemistry multi-fractality boxing-counting method METALLOGENIC mechanism Pingguo BAUXI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inction of self-synchronous scrambled linear blockcodes based on multi-fractal spectrum 被引量:2
3
作者 xinhao li min zhang +1 位作者 shu'nan han quan yu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5期968-978,共11页
This study proposes a novel multi-fractal spectrumbasedapproach to distinguish linear block codes from its selfsynchronousscrambled codes. Given that the linear block codeand self-synchronous scrambled linear block co... This study proposes a novel multi-fractal spectrumbasedapproach to distinguish linear block codes from its selfsynchronousscrambled codes. Given that the linear block codeand self-synchronous scrambled linear block code share the propertyof linear correlation, the existing linear correlation-basedidentification method is invalid for this case. This drawback can becircumvented by introducing a novel multi-fractal spectrum-basedmetho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method has highrobustness an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of bit error, the lowerthe code rate, the higher the recognition rate. Thus, the methodhas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future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block code self-synchronous scrambled code multi-fractal spectrum statistical physics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Multi-Fractal Singularity Value Decomposi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xtraction of Gravity Anomaly Associated with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ongshi Gold Field
4
作者 Binbin Zhao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76-176,共1页
Because of the complication of geological procedures,the recorded data have the feature of nonlinear.The multi-fractal singularity value decomposition (MSVD) was used to decomposed the gravity data.In this paper,the M... Because of the complication of geological procedures,the recorded data have the feature of nonlinear.The multi-fractal singularity value decomposition (MSVD) was used to decomposed the gravity data.In this paper,the MSVD was utilized to extract the gravity anomaly associated with the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ongshi gold field in the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ngshi complex with negative circular gravity anomaly is an important ore-controlling factor.And the positive ring gravity anomaly distribu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fractal SINGULARITY VALUE decomposition(MSVD) gold deposits the TONGSHI complex SHANDONG provi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MULTI-RANGE FRACTALS IN FRACTURED SURFACE OF ROCK
5
作者 Zhitie Zhang Zheng Xi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9年第1期49-51,共3页
Some profile of a rock section and some isopleth of a fractured surface of the rock were divided each into three parts. Then three parts were measured by dividers method and lattice method. 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 Some profile of a rock section and some isopleth of a fractured surface of the rock were divided each into three parts. Then three parts were measured by dividers method and lattice method. 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 fractal dimensions of the three parts were remarkably different, so the fractured surface of rock was not simple fractal but multi range frac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al multi range fractals SURFACE of ROCK dividers METHOD LATTICE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裂缝智能提取与缝网复杂度定量表征
6
作者 王飞 黄露逸 +1 位作者 边会媛 程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8-839,共12页
页岩气已成为中国油气资源的重要战略接替领域,页岩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只有经过大规模体积压裂才能获得工业产能,页岩压裂后的裂缝参数精细刻画及定量表征是压裂效果评价和开发参数优化的关键。为此,以页岩岩心压裂后三维CT图像为研究... 页岩气已成为中国油气资源的重要战略接替领域,页岩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只有经过大规模体积压裂才能获得工业产能,页岩压裂后的裂缝参数精细刻画及定量表征是压裂效果评价和开发参数优化的关键。为此,以页岩岩心压裂后三维CT图像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模型的裂缝智能提取。首先,构建融合金字塔卷积与注意力机制的U-Net深度学习模型,减轻图像类别失衡的影响,提升裂缝提取的精确度;其次,基于语义分割结果建立数字岩心模型,结合孔隙度、倾斜指数等参数实现裂缝空间分布的定量表征;最后,通过多重分形谱中的谱峰及谱宽表征缝网复杂度。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图像分割模型,改进后模型的灵敏度提升了6.69%,交并比提升了0.48%。通过图像分割算法优化、数字岩心建模及多重分形分析,系统刻画了三维裂缝特征,适用于页岩等非常规储层缝网表征方法可为水力压裂后储层改造效果评估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 裂缝分割 U-Net 数字岩心 多重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页岩CT裂缝智能提取算法
7
作者 王飞 董金峰 +3 位作者 俞军 聂鑫 黄露逸 程茜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7-76,共10页
缝网压裂效果评价是判断页岩气储层压裂施工成功与否、优化后续开发方案的关键环节,其中对缝网形态的有效提取及定量表征是评价的主要手段,但常用的传统图像分割方法无法满足复杂形态裂缝网络的高精度识别要求。为提高缝网的识别精度,... 缝网压裂效果评价是判断页岩气储层压裂施工成功与否、优化后续开发方案的关键环节,其中对缝网形态的有效提取及定量表征是评价的主要手段,但常用的传统图像分割方法无法满足复杂形态裂缝网络的高精度识别要求。为提高缝网的识别精度,引入深度学习的方法,以分辨率为13.844μm的页岩CT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基于PyTorch框架,搭建了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基于经典的语义分割网络U-net,结合互惠仿射卷积并添加scSE模块,提出了一种新的语义分割模型MAC-Unet,以轻量化的模型结构实现了对裂缝形态信息的提取,最后结合分形理论,对三维裂缝信息进行了定量表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提出的MAC-Unet网络模型,引入MAConv和scSE模块,在不显著增加计算量的前提下,增强了图像特征的表达能力,在相对较少数据集的前提下,增强了模型的特征学习能力;②与经典深度学习算法U-net++、DeepLab V3+相比,MAC-Unet模型平均交并比更高,裂缝信息提取能力更强,能够较好地反映裂缝的真实形态和粗糙程度;③多重分形的方法能有效表征三维裂缝的复杂程度及空间非均质性等特征。结论认为,MAC-Unet模型提高了页岩CT图像裂缝的提取精度,为三维数字岩心模型的准确构建奠定了基础,该研究成果可为基于压裂后缝网形态的页岩数值模拟、压裂效果评价等工作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缝网 CT图像 裂缝智能提取 深度学习 多重分形 三维数字岩心 MAC-Unet模型 压裂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分形的钢渣高速路面纹理演化研究
8
作者 戚智勇 王云 +5 位作者 尹光朝 杨德飞 郭世平 王晰嘉 李俊杰 颜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24-427,共4页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下降迅速,且其下降规律难以精准把握,因此,对高速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变的预测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工作采用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和多重分形方法对高速长下坡段钢渣-石灰岩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衰变和纹理演化...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下降迅速,且其下降规律难以精准把握,因此,对高速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变的预测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工作采用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和多重分形方法对高速长下坡段钢渣-石灰岩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衰变和纹理演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280万次磨耗时,钢渣路面的BPN下降了47.69%,而石灰岩路面的BPN下降了48.7%。钢渣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明显优于石灰岩沥青路面。Δα、Δf(α)、BPN和MTD拟合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9、0.74、0.87和0.72。两个评价指标Δα、Δf(α)表现出路面纹理一般不规则性、平坦部分和陡峭部分的陡度差异,以及平坦部分和陡峭部分的总面积差异的变化过程;结合Δα、Δf(α)、BPN和MTD四个参数的变化,全面综合地对路面的纹理磨损和抗滑性能衰减进行分析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三维扫描 纹理演化 多重分形 抗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放电形态和发光特性的变压器油中流注传播模式分类
9
作者 彭志燕 贾成龙 +2 位作者 王哲铭 赵文彬 卢武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5,共11页
强电场作用下变压器油中流注会在特定阈值电压处获得阶跃式发展,并诱发变压器实际运行中大间距油隙的绝缘失效。然而目前常用的“4类模式”分类方法仅能够反映流注放电发生突变时平均发展速度的改变程度,无法对具有不同理化特性的变压... 强电场作用下变压器油中流注会在特定阈值电压处获得阶跃式发展,并诱发变压器实际运行中大间距油隙的绝缘失效。然而目前常用的“4类模式”分类方法仅能够反映流注放电发生突变时平均发展速度的改变程度,无法对具有不同理化特性的变压器油中流注突变规律与机理做出有效区分。文中以变压器中常见的气制石蜡基油和天然酯为研究对象,在标准雷电冲击电压下对25 mm针—板电极结构中的流注放电形态和伴生光电信号进行了测量。在考虑流注放电平均发展速度这一传统参数的基础上,引入放电分形维数和光电信号幅值两类特征分量,对流注放电发展进行三维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4类模式”分类方法,改进后的流注传播模式分类对同为慢流注的1、2类流注放电,以及同为快流注的3、4类流注放电具有更明显的区分效果。并且加深理解了电压改变时流注放电形态的变化规律和变化诱因的影响机制以及流注模式跃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油 流注放电 多重分形 光电特性 传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步给料技术及其对絮凝过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冲 杨义红 +2 位作者 沈政昌 张建辉 闫金磊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8-274,共7页
浓密机的运行效果与给料井内的絮凝过程直接相关,为进一步提高给料井的絮凝效果,本研究创新性提出了分步给料技术,通过实验研究,从宏观和细观两个角度对这一技术进行了验证和优化。设计并搭建了一套絮体在线检测系统研究分步给料技术对... 浓密机的运行效果与给料井内的絮凝过程直接相关,为进一步提高给料井的絮凝效果,本研究创新性提出了分步给料技术,通过实验研究,从宏观和细观两个角度对这一技术进行了验证和优化。设计并搭建了一套絮体在线检测系统研究分步给料技术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步给料技术可以获得更优的絮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步给料技术 絮凝 絮体沉降 絮体等效粒径 絮体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孔裂隙多尺度表征及其对渗透率的影响分析——以中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刚 陈雪畅 +1 位作者 程卫民 陈昊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50,共17页
为探究煤体不同尺度孔裂隙特征及其对渗透率的影响,从我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分别取样,进行氮气吸附、压汞和CT实验,并将CT扫描后的煤样进行渗流实验。结果表明,各煤样中微孔和过渡孔多为封闭孔,连通性差,不利于渗流的进行。r=10 nm和r=10... 为探究煤体不同尺度孔裂隙特征及其对渗透率的影响,从我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分别取样,进行氮气吸附、压汞和CT实验,并将CT扫描后的煤样进行渗流实验。结果表明,各煤样中微孔和过渡孔多为封闭孔,连通性差,不利于渗流的进行。r=10 nm和r=100μm的孔裂隙体积占比相对较大,贡献了煤体大部分孔隙率,S2和S3中的大尺度平行板孔隙为渗流提供了充足的空间。通过划分3种实验表征的优势孔径段,提出了综合表征孔隙率和分形维数的方法,得到各煤样的孔隙率范围为1.62%~11.60%,分形维数范围为2.29~2.78。煤样渗透率在0.0002×10^(-15)~0.6525×10^(-15)m^(2)之间,以中低渗为主。r<50 nm、50 nm≤r≤8.5μm和r>8.5μm的孔隙率分量与渗透率的关系分别为y=0.2741x-0.0781、y=0.0674x+0.0237和y=0.0039x^(2.5986),其中r>8.5μm的孔隙率分量与渗透率的相关性最强。相对于氮气吸附和压汞实验,CT实验更适用于分析孔裂隙结构对水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表征 分形维数 孔隙率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urst指数的严重段塞流多尺度分形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乃良 刘常松 +2 位作者 杜雪平 张一帆 韩东太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4-492,F0001,共10页
基于多尺度方法和Hurst分析方法,分析了严重段塞流的多尺度结构及其非线性特征。以空气、水两相混合物作为实验介质,利用高速数据采集板获得了集输立管内气液两相严重段塞流的压差波动信号。使用db4小波在1~8尺度下对压差信号进行分解... 基于多尺度方法和Hurst分析方法,分析了严重段塞流的多尺度结构及其非线性特征。以空气、水两相混合物作为实验介质,利用高速数据采集板获得了集输立管内气液两相严重段塞流的压差波动信号。使用db4小波在1~8尺度下对压差信号进行分解和重构,提取不同尺度的系统动力学特征,发现严重段塞流气液喷发和液体回落的瞬态过程主要体现在d5~d8尺度的细节信号上。通过对压差波动信号不同尺度下的分解信号进行Hurst指数分析,发现严重段塞流存在显著的双分形特征,同时受正持久性和反持久性两种动力学因素的制约,但概貌分量和细节分量表现出截然相反的分形结构,概貌分量具有正持久性,而细节分量具有反持久性。d1尺度下的细节分量描述了微尺度的气泡与气泡之间的相互作用;d2~d5尺度下的细节分量描述了微尺度的液体与气泡之间的相互作用;d6~d8尺度下的细节分量描述了宏尺度的气液两相与管壁之间的相互作用。压差波动信号的能量主要分布于宏尺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段塞流 压差 多尺度 分形 气液两相流 HUR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季相分形特征的Landsat 8 OLI影像耕地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凤 朱庆伟 +3 位作者 董士伟 刘玉 张欣欣 潘瑜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8-177,共10页
利用遥感技术快速准确地提取耕地信息是耕地保护的关键环节。以山东省商河县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季相分形特征的Landsat 8 OLI影像耕地信息提取方法。首先采用毯子覆盖法计算多季相遥感影像每个像元的上分形信号和下分形信号,对比分... 利用遥感技术快速准确地提取耕地信息是耕地保护的关键环节。以山东省商河县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季相分形特征的Landsat 8 OLI影像耕地信息提取方法。首先采用毯子覆盖法计算多季相遥感影像每个像元的上分形信号和下分形信号,对比分析耕地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形特征,选取上分形信号的第3尺度作为特征尺度,提取商河县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其次采用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矢量数据、Esri land cover数据和统计数据进行耕地信息提取精度评价;最后分别设置多季相分形提取与单季相分形提取、现有土地利用数据产品的对比实验,并基于点位匹配度和面积匹配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多季相数据更能反映农作物生长的复杂性,有助于提高耕地信息的提取精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分形尺度的信号值各不相同,分形特征可以在不同尺度上清晰地刻画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异性;基于矢量数据和Esri land cover数据评价的多季相分形特征耕地提取点位匹配度为87.13%和89.83%,面积匹配度为99.73%和97.91%,均比单季相分形提取结果精度高;综合考虑点位匹配度、面积匹配度和空间分布特征,研发方法能有效区分耕地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提取结果更优,且与统计数据有更高的一致性。该方法可准确提取耕地信息,为耕地的动态监测和损害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信息提取 多季相 遥感影像 分形特征 毯子覆盖法 Landsat 8 OL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压汞、N_(2)和CO_(2)吸附的中−高阶煤多重分形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苗 刘钦节 +1 位作者 王兴阵 董志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94-2404,共11页
煤储层孔隙结构多重分形特征控制着煤层气的运移和可持续产出,直接决定了煤层气的开采效率,对煤层气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中−高阶煤孔隙结构多重分形特征及其在煤化作用过程中的演化趋势,针对取自沁水煤田生产矿井的中−高阶煤样,... 煤储层孔隙结构多重分形特征控制着煤层气的运移和可持续产出,直接决定了煤层气的开采效率,对煤层气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中−高阶煤孔隙结构多重分形特征及其在煤化作用过程中的演化趋势,针对取自沁水煤田生产矿井的中−高阶煤样,整合高压压汞、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和二氧化碳吸附实验,结合多重分形理论,表征并探究了中−高阶煤储层宏孔(>50 nm)、介孔(2~50 nm)和微孔(<2 nm)的多重分形特征在煤化作用过程中的演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高阶煤宏孔、介孔和微孔的广义维数谱(D_(q)−q)和多重分形奇异谱(f(α)−α)均满足多重分形特征,这意味着中−高阶煤宏孔、介孔和微孔均表现出多重分形行为。相对于宏孔和介孔,微孔表现出更大的奇异性指数α_(0)和谱宽(ΔD)与较小的赫斯特指数(Hurst,H),即微孔具有更强的非均质性和更差的孔隙连通性。煤化作用促进了煤中大分子的聚合,使煤储层由宏孔优势型和宏孔−微孔并存型储层转变为更为致密的微孔优势型储层,煤中不同尺度孔隙孔径分布趋于均质化,导致中−高阶煤储层孔隙结构均质性的增强和孔隙连通性的改善。宏孔和微孔体积分数对其相应孔径范围内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分别存在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而介孔体积分数并不是介孔孔隙孔径分布非均质性的有效约束。镜质组和惰质组对孔隙孔径分布非均质性表现出相反的影响,镜惰比(V/I)与H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与α_(0)之间呈负相关性,富镜质组煤发育更多的微孔从而表现出更强的孔隙结构均质性和较好的孔隙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阶煤 煤化作用 多尺度孔隙 多重分形 沁水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露头的多尺度裂缝模型建立及其对地下裂缝预测指导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翔 冯建伟 +1 位作者 渠继航 杜赫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5,共13页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发育大面积的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构造裂缝是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重要的储层渗流通道和储集空间,但受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其分布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目前无一套有效的技术方法解决储层多尺度裂缝定量化表征的难题。利用...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发育大面积的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构造裂缝是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重要的储层渗流通道和储集空间,但受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其分布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目前无一套有效的技术方法解决储层多尺度裂缝定量化表征的难题。利用数字露头技术,建立露头区三维数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露头裂缝识别及裂缝参数的定量描述。基于露头裂缝研究成果,对于不同尺度裂缝的发育特点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针对大、中尺度裂缝,分别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和基于分维理论的优化融合建模方法;面对小尺度裂缝建模复杂的难题,利用多元信息融合方法融合断层走向模型、距断层距离模型以及地层构造曲率模型建立小尺度裂缝综合发育概率体,以裂缝综合发育概率体为约束,多元数据协同模拟构建小尺度裂缝网络模型。结果表明:在同一网格体系下,将多尺度裂缝模型及构造模型叠加获得露头原型地质模型。将露头原型地质模型研究成果应用于塔里木盆地跃满地区地下储层裂缝建模中,分尺度描述了裂缝产状、密度等主要建模参数,确定了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并结合井点裂缝分析成果,构建了储层多尺度裂缝网络模型,与单井裂缝解释、生产资料吻合度较好。实例研究表明露头原型地质模型研究成果可以为地下储层裂缝建模提供重要的研究思路和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露头 原型地质模型 深层碳酸盐岩储层 裂缝建模 分形分维 多尺度 地下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公园景观绿化演变视觉模拟方法
16
作者 武嬿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81-86,共6页
由于森林公园景观人为干预较少,其绿化演变过程的随机性较强,视觉模拟过程中缺少对森林景观中细节细分的过程,导致森林层次区域的模拟失真。为解决这种问题,提高森林公园景观绿化演变视觉模拟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算法的模拟方法,即运... 由于森林公园景观人为干预较少,其绿化演变过程的随机性较强,视觉模拟过程中缺少对森林景观中细节细分的过程,导致森林层次区域的模拟失真。为解决这种问题,提高森林公园景观绿化演变视觉模拟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算法的模拟方法,即运用中点位移法与连续随机增加法对森林景观图像去褶皱,利用多细节层次法生成原始森林景观三角形网格,利用分形技术递归细分该森林景观的三角形网格,视觉过渡不同细节层次区域,经视觉渲染后最终获得景观绿化演变视觉模拟结果。测试实验表明,该方法模拟的森林公园景观绿化演变图像较为清晰、逼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景观绿化演变 视觉模拟仿真 三维分形 多细节层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函数分形表征的地铁钢轨波磨评价方法
17
作者 赵炎南 魏志恒 +2 位作者 朱彬 张胜龙 杨起帆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1-172,194,共13页
钢轨波磨问题出现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在现有钢轨打磨标准中提出的钢轨波磨评价指标普遍存在无法从多尺度对钢轨波磨粗糙情况进行评价的问题,难以与波磨对列车运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标。通过对钢轨波磨轨面不平顺数... 钢轨波磨问题出现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在现有钢轨打磨标准中提出的钢轨波磨评价指标普遍存在无法从多尺度对钢轨波磨粗糙情况进行评价的问题,难以与波磨对列车运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标。通过对钢轨波磨轨面不平顺数据进行分形分析,改进并提出适用于钢轨波磨轨面不平顺的分形指标,以此来量化评估钢轨波磨对列车运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与轮轨力波动指标拟合效果最优的钢轨波磨评价指标为修正后的分形维数+尺度系数,并建立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经验公式,可用于指导基于钢轨波磨的钢轨打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钢轨波磨 分形理论 结构函数法 分形维数 特征粗糙度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移式滑坡演化过程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3
18
作者 雍睿 胡新丽 +3 位作者 唐辉明 李长冬 马俊伟 宋友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18-3027,共10页
利用MTS电液伺服加载与控制系统对推移式滑坡物理模型后缘进行了分级推力加载,完成了推移式滑坡演化全过程的模拟。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滑体表面的位移和变形进行了高精度、全方位、非连续性监测。采用多重分形基本理论对监测点云数... 利用MTS电液伺服加载与控制系统对推移式滑坡物理模型后缘进行了分级推力加载,完成了推移式滑坡演化全过程的模拟。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滑体表面的位移和变形进行了高精度、全方位、非连续性监测。采用多重分形基本理论对监测点云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试验的角度探讨了推移式滑坡演化过程中位移多重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推移式滑坡变形破坏以沿滑带发生的整体滑移为主,并表现出明显的演化阶段性特征,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1)后缘压缩阶段:滑坡模型表面变形体现为后缘土体的局部前移与隆起,整体变形小,多重分形维数成降维的特征,降维过程中未发生突变、有序性好;(2)匀速变形阶段:滑坡模型表面产生了明显的位移,变形不断向前和向两侧发展,前缘、中部滑体发生隆起现象,多重分形维数表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3)加速变形阶段:滑坡模型表面体现出持续、快速、变化鲜明的整体变形特征,伴随出现滑坡模型中前部隆起带及横向、纵向的隆胀裂缝,多重分形维数成增维趋势。基于模型试验,利用FLAC3D进行了推移式滑坡演化过程的动态数值模拟,验证了滑坡演化的阶段性特征,揭示了推移式滑坡演化过程中稳定性系数非线性递减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模型试验 演化 多重分维数 三维激光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重构土壤颗粒组成的多重分形特征 被引量:66
19
作者 王金满 张萌 +2 位作者 白中科 杨睿璇 郭凌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0-238,共9页
排土场复垦土壤是由人为方式通过不同重构工艺构成的复杂整体,其由不同颗粒组成、具有不规则形状的特性,其核心工作是重构一个适合植被生长的土壤结构。为了更好地对排土场重构土壤结构进行定量表征,该文通过引入土壤多重分形理论,对山... 排土场复垦土壤是由人为方式通过不同重构工艺构成的复杂整体,其由不同颗粒组成、具有不规则形状的特性,其核心工作是重构一个适合植被生长的土壤结构。为了更好地对排土场重构土壤结构进行定量表征,该文通过引入土壤多重分形理论,对山西平朔矿区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4种重构土壤方案(含砾石黄土母质覆盖、含煤矸石黄土覆盖、全黄土母质覆盖、含料姜土黄土覆盖)的2 mm以下土壤粒径分布进行了多重分形参数计算,计算参数包括广义维数谱D(q)、多重分形奇异性指数α(q)以及多重分形谱函数f(α(q))等,并对不同分形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算。通过研究发现:该研究区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重构土壤颗粒组成具有明显的多重分形特征,D(0)、D(1)、D(1)/D(0)、Δα和Δf反映了土壤颗粒分布的非均匀质特征;该研究区黄土重构剖面的土壤粒径分布范围较小、测度集中程度较高、离散程度较小,土壤粒径组成非均匀性低;多重分形参数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简化选择D(0)、D(1)/D(0)和Δα或D(0)、D(1)和Δf 3个参数实现对黄土区重构土壤颗粒组成分布的定量表征;黄土重构剖面0~90 cm内土壤多重分形参数变化明显,黄土区表层土壤覆盖厚度应在90 cm以上,煤矸石和砾石对重构土壤颗粒的离散程度有一定的影响,应排弃在90 cm以下土层。该研究可为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以及重构土壤质量的量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土壤 重构 露天煤矿 多重分形特征 黄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分形在铁磁谐振过电压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20
作者 刘凡 司马文霞 +2 位作者 孙才新 代姚 杨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38-142,共5页
针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的铁磁谐振过电压类型的多样性,系统阐述了多重分形和多重分形谱的小波局部极大模计算方法,讨论了多重分形谱在过电压信号诊断领域的应用途径,并运用多重分形谱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常见的几种铁磁谐振... 针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的铁磁谐振过电压类型的多样性,系统阐述了多重分形和多重分形谱的小波局部极大模计算方法,讨论了多重分形谱在过电压信号诊断领域的应用途径,并运用多重分形谱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常见的几种铁磁谐振过电压信号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重分形谱可以很好地反映铁磁谐振过电压信号的几何结构特征和奇异性,这为进一步从过电压信号中提取故障特征,展开类型诊断、识别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铁磁谐振过电压 多重分形 小波局部极大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