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判断高压直流系统换相失败的方法 被引量:135
1
作者 邵瑶 汤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8-114,11,共7页
目前对多馈入交直流受端系统的交流故障是否会导致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的问题主要是借助于仿真工具进行分析,这种方法计算量大,并且耗时长。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快速判断直流系统换相失败的方法。基于节点阻抗矩阵对... 目前对多馈入交直流受端系统的交流故障是否会导致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的问题主要是借助于仿真工具进行分析,这种方法计算量大,并且耗时长。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快速判断直流系统换相失败的方法。基于节点阻抗矩阵对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进行定义,通过最小熄弧角判断标准推导出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通用表达式,提出了基于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换相失败判断方法:某一回直流逆变侧换流母线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如果另一回直流与该直流间的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大于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则认为另一回直流系统也会同时发生换相失败。小算例系统和实际电网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指标和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换相失败 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 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功潮流分析的多馈入直流输电耦合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济豪 郭春义 +3 位作者 刘羽超 许韦华 阳岳希 赵成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53-159,共7页
为深入分析多馈入直流输电耦合作用机理,提出了无功潮流耦合作用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无功潮流的变化,分析了当某子系统受到无功扰动之后,各子系统电压变化的机理。为定量分析多馈入直流输电各子系统之间的无功潮流支撑作用,提出了无功... 为深入分析多馈入直流输电耦合作用机理,提出了无功潮流耦合作用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无功潮流的变化,分析了当某子系统受到无功扰动之后,各子系统电压变化的机理。为定量分析多馈入直流输电各子系统之间的无功潮流支撑作用,提出了无功潮流支撑系数这一稳态指标,同时推导了该指标的表达式。基于无功潮流耦合作用分析方法,推导了双馈入系统中多馈入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的表达式。该表达式揭示了无功潮流支撑系数、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与多馈入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之间的关系,结合表达式对无功潮流支撑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在PSCAD环境下的双馈入直流输电模型中进行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直流输电 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 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 无功潮流支撑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入直流系统交互作用因子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6
3
作者 邵瑶 汤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4-799,共6页
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multi-feed interaction factor,MIIF)是一种能有效衡量多馈入交直流系统中直流系统间相互作用大小的指标。理论分析了直流落点间电气距离、受端交流系统等值阻抗对MIIF的影响,详细研究了MIIF与受端交流系统强弱评... 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multi-feed interaction factor,MIIF)是一种能有效衡量多馈入交直流系统中直流系统间相互作用大小的指标。理论分析了直流落点间电气距离、受端交流系统等值阻抗对MIIF的影响,详细研究了MIIF与受端交流系统强弱评估指标—多馈入短路比(multi-infeed shortcircuit ratio,MISCR)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MIIF随直流落点间电气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其他回直流对某一回直流的MIIF随该回直流逆变侧交流系统等值阻抗的增大而增大;保持直流落点距离不变,MIIF与MISCR成反比关系;保持交流系统等值阻抗不变,直流i、j间的MIIF与第i回直流的MISCR成反比关系,与第j回直流的MISCR成正比关系。两馈入交直流算例系统的分析结果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 多馈入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的同步调相机布点方法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强 李天然 +3 位作者 唐小波 刘福锁 雷杰 袁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2-227,共6页
特高压直流输电网受端交流故障诱发的直流换相失败会造成系统短时大量功率短缺,对系统安全稳定性带来巨大威胁。同步调相机因其强大的动态无功支撑能力,在应对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及加快系统暂态恢复过程方面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多... 特高压直流输电网受端交流故障诱发的直流换相失败会造成系统短时大量功率短缺,对系统安全稳定性带来巨大威胁。同步调相机因其强大的动态无功支撑能力,在应对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及加快系统暂态恢复过程方面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多馈入直流间相互作用角度出发,分析了调相机应对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的优势,结合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多馈入有效短路比及相对暂态电压跌落面积指标,逐层确定最佳的动态无功补偿站点,提出一种可运用于工程实际的调相机应对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的布点方法,并在华东电网数据典型运行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相失败 同步调相机 交互作用因子 多馈入有效短路比 暂态电压跌落面积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并联电容器补偿的多馈入交直流系统改进有效短路比指标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青 廖诗武 +3 位作者 姚伟 刘明松 文劲宇 张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5,共9页
多馈入有效短路比能够同时反映交流系统强弱和直流系统间相互作用,是进行多馈入交直流系统分析和评估的重要指标,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仍出现了指标计算结果与系统实际电压稳定不相符的情况。在推导并联电容器补偿对短路电流影响的数学... 多馈入有效短路比能够同时反映交流系统强弱和直流系统间相互作用,是进行多馈入交直流系统分析和评估的重要指标,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仍出现了指标计算结果与系统实际电压稳定不相符的情况。在推导并联电容器补偿对短路电流影响的数学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现有的多馈入有效短路比指标由于未考虑并联电容器补偿时存在不足而具有局限性。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能够计及并联电容器补偿的改进多馈入有效短路比指标,该指标通过将系统并联电容器容量折算到直流落点处来进一步计及其给系统电压稳定带来的影响,并给出所提改进短路比指标的计算公式。以修改的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为例,研究了并联电容器补偿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现有多馈入短路比和所提改进指标与并联电容器补偿的容量和补偿位置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改进有效短路比指标比现有多馈入有效短路指标更能够准确地反映交流系统的强弱程度。最后通过浙江电网仿真验证了所提改进有效短路比在描述多馈入交直流系统强度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交直流系统 多馈入有效短路比 短路电流 多馈入交互因子 并联电容器补偿 改进多馈入有效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入直流系统的量化分析指标及其应用 被引量:46
6
作者 洪潮 饶宏 《南方电网技术》 2008年第4期37-41,共5页
在MIIF和MIESCR指标的基础上,对MIIF的概念进行了推广,使针对多馈入直流系统的量化分析指标能够适用于交直流系统不同运行方式分析的需要。解决了长期以来对多馈入直流系统中各直流落点间电气距离、交流系统相对强弱缺乏量化指标和分析... 在MIIF和MIESCR指标的基础上,对MIIF的概念进行了推广,使针对多馈入直流系统的量化分析指标能够适用于交直流系统不同运行方式分析的需要。解决了长期以来对多馈入直流系统中各直流落点间电气距离、交流系统相对强弱缺乏量化指标和分析方法问题,并结合南方电网2008年丰大运行方式,介绍了MIIF和MIESCR指标的计算和应用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多馈入直流 多馈入相互作用因子(miif) 多馈入有效短路比(MIESCR) 多馈入运行有效短路比(MIOES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