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SiO_(2)宽谱带减反射涂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1
作者 赵昊森 肖志葳 +2 位作者 王逸翔 贾红宝 朱世海 《大学物理实验》 2024年第3期27-32,共6页
采用无模板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高透射率和良好疏水性的宽谱带减反射双层SiO_(2)涂层。采用提拉法在石英基底上沉积SiO_(2)双层涂层,底层和顶层的折射率分别为1.34和1.15。其中,底层由酸催化和碱催化混合SiO_(2)溶... 采用无模板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高透射率和良好疏水性的宽谱带减反射双层SiO_(2)涂层。采用提拉法在石英基底上沉积SiO_(2)双层涂层,底层和顶层的折射率分别为1.34和1.15。其中,底层由酸催化和碱催化混合SiO_(2)溶胶制备得到,顶层薄膜的溶胶是使用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作为改性剂,制备得到三甲基硅烷化的SiO_(2)纳米粒子体系。根据优化膜系设计要求,选择合适工艺参数镀制双层涂层,测试结果显示,SiO_(2)双层涂层在可见光区的平均透射率为98.64%,静态水接触角可达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酸碱混合SiO_(2)溶胶 减反射薄膜 表面有机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菌发酵紫山药酒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研究
2
作者 谢晶晶 王水兴 +1 位作者 吴凌伟 吴佳琪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5-220,共6页
为改善紫山药酒风味,该研究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与德尔布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混和发酵制备紫山药酒。以感官评分与酒精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分析德尔布有孢... 为改善紫山药酒风味,该研究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与德尔布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混和发酵制备紫山药酒。以感官评分与酒精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分析德尔布有孢圆酵母的加入对紫山药酒抗氧化性、有机酸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山药酒最优发酵工艺为:酿酒酵母接种量8%,德尔布有孢圆酵母接种量4.8%,蔗糖添加量20%,发酵温度23℃,发酵时间10d。在此条件下酿造的紫山药酒,感官评分为92分,酒精度为10.3%vol,总酚含量为508mg/L,花青素含量为185mg/L。德尔布有孢圆酵母的加入显著增加了紫山药酒的抗氧化能力、有机酸含量和挥发性香气成分,与酿酒酵母单菌发酵酒相比,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超氧阴离子与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提高了11.2%、4.9%与2.8%;有机酸总量增加了0.52g/L;香气成分由11种升高到28种,酯类和醛类的种类和含量有所提升。综上,德尔布有孢圆酵母赋予了紫山药酒更多风味物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紫山药酒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山药酒 混菌发酵 工艺优化 抗氧化 有机酸 挥发性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降压增注酸液性能评价
3
作者 周恩甲 袁海娜 +2 位作者 王雪芝 雷海 罗志飞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32-36,I0002,I0003,共7页
针对定边采油厂某注水项目区域内主采层位为三叠系长8层酸化常规土酸酸化反应速度很快、作业距离短、二次、三次伤害严重、过度溶蚀、腐蚀严重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包含盐酸、氢氟酸、有机酸、氟硼酸以及多种添加剂,具有低腐蚀、低伤害、... 针对定边采油厂某注水项目区域内主采层位为三叠系长8层酸化常规土酸酸化反应速度很快、作业距离短、二次、三次伤害严重、过度溶蚀、腐蚀严重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包含盐酸、氢氟酸、有机酸、氟硼酸以及多种添加剂,具有低腐蚀、低伤害、低反应速度、配伍性良好的新型酸液。对新型酸液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相比常规土酸,新型酸液酸岩反应速度较慢,持续反应时间长,反应产物无明显沉淀物,对地层伤害较小;新型酸液的酸度变化较缓和,酸性持续时间长,具有缓冲性,是一种低酸度,低反应速度,适合深度酸化的酸液;新型酸液具有较强的抑碳酸盐、硅酸盐沉淀能力,但随着浓度的增加,新型酸液抑碳酸盐、硅酸盐沉淀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压增注 深度酸化 有机酸 氟硼酸 常规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软弱地层常压开仓综合施工技术
4
作者 关丽娟 陈思捷 +1 位作者 李昕 黄钰超 《广州建筑》 2024年第6期54-59,共6页
本文依托广州市某轨道交通工程,为避免双仓式泥水盾构在富水软弱地层盾构掘进作业中出现堵管、堵仓现象和影响掌子面稳定的不理想现象,提出针对富水软弱地层条件下盾构掘进常压开仓的新施工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加固及开仓位置地质分析与... 本文依托广州市某轨道交通工程,为避免双仓式泥水盾构在富水软弱地层盾构掘进作业中出现堵管、堵仓现象和影响掌子面稳定的不理想现象,提出针对富水软弱地层条件下盾构掘进常压开仓的新施工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加固及开仓位置地质分析与泥水平衡的压力控制,采用惰性注浆+丙烯酸盐化学注浆双重加固,实时控制注浆压力、配方、粘度以及混合比,分析地面沉降数据,通过抽芯取样等方式检测浆液的稳定性和可挖性,增强其支护性能以保证人员安全开仓换刀,加装新型搅拌棒,充分搅拌处理堆渣堆积的问题。研究表明:(1)新技术可使掌子面更为稳定,地面沉降值与速率远优于传统做法;(2)形成了新的高强度骨架网格固结体,提高土体加固、砂层堵水性能及稳定作用,保障开仓过程中的安全稳定;(3)新型搅拌棒可极大解决浮渣漂浮导致的堵管堵仓现象,研究成果可为盾构富水砂层提供有效的施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软弱地层 泥水平衡 惰性注浆 丙烯酸盐地面注浆 搅拌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伤害有机土酸体系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宝峰 蒋卫东 +2 位作者 朱桂林 张士学 马增海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0-52,共3页
为解决滨南油田部分注水井欠注严重的问题 ,研制了一种新型低伤害有机土酸液体系LDA - 2。该体系避免了HF反应中氟化铝沉淀造成的伤害 ,能解除地层深部堵塞 ,提高酸化现场施工的有效性。使用LDA - 2酸液体系酸化施工后 ,滨南油田低渗透... 为解决滨南油田部分注水井欠注严重的问题 ,研制了一种新型低伤害有机土酸液体系LDA - 2。该体系避免了HF反应中氟化铝沉淀造成的伤害 ,能解除地层深部堵塞 ,提高酸化现场施工的有效性。使用LDA - 2酸液体系酸化施工后 ,滨南油田低渗透注水井的吸水量大幅度上升。滨A井的现场施工实时监测表明 ,该井的表皮系数由酸化处理前的 13降到 - 0 .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南油田 注水井 地层伤害 酸化增注 欠注井 储集层 有机土酸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英与有机物料连续还田在黄泥田水稻稳产提质增效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飞 王利民 +6 位作者 何春梅 刘彩玲 李清华 张辉 游燕玲 黄毅斌 黄建诚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5-463,共9页
为明确紫云英与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在黄泥田改土培肥与水稻化肥减量增效中的作用,基于连续11 a定位试验,研究了不施肥(T_(0),CK)、单施化肥(T_(1))、仅翻压紫云英(T_(2))、紫云英与水稻秸秆联合还田(T_(3))、紫云英与牛粪配施还田(T_(4))... 为明确紫云英与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在黄泥田改土培肥与水稻化肥减量增效中的作用,基于连续11 a定位试验,研究了不施肥(T_(0),CK)、单施化肥(T_(1))、仅翻压紫云英(T_(2))、紫云英与水稻秸秆联合还田(T_(3))、紫云英与牛粪配施还田(T_(4)),以及紫云英与水稻秸秆联合还田+40%化肥(T_(5))处理对水稻产量、籽粒营养品质及稻田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籽粒历年平均产量增幅11.4%~21.0%,秸秆平均产量增幅17.1%~40.2%,差异均显著;其中以T_(5)提升尤为明显,其籽粒产量与秸秆产量较T_(1)分别提高3.4%和6.6%;有效穗是产量差异的重要性状因子。各施肥处理成熟期植株地上部氮、磷、钾吸收量较CK分别增幅14.3%~30.6%、8.9%~32.7%、2.9%~47.2%,其中氮、磷吸收量以T_(4)最高,钾吸收量以T_(5)最高。与CK相比,第10年施肥处理籽粒氨基酸总量增幅11.5%~20.6%,必需氨基酸增幅11.1%~19.8%;与T_(1)相比,T_(5)处理的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分别提高5.7%和6.5%,差异显著。水稻分蘖盛期T_(5)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比T_(1)增加15.2%,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增加42.3%,差异均显著。在水稻成熟期,与T_(1)相比,翻压紫云英或与有机物料组合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幅9.7%~16.7%,全氮含量增幅10.9%~14.8%,同样以T_(5)增幅最为明显,T_(4)、T_(5)处理的速效钾含量也显著高于T_(1)。相关分析表明,水稻产量、籽粒氨基酸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呈显著正相关。综上,翻压紫云英或与有机物料联合还田均不同程度提高了黄泥田土壤养分库容,促进了植株养分吸收与产量提升,连续11 a紫云英与秸秆或牛粪联合还田可全部替代黄泥田水稻化肥施用,T_(5)处理在提高产量、改善土壤肥力和籽粒氨基酸品质方面作用尤为明显。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是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氨基酸品质的重要肥力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有机物料 黄泥田 籽粒氨基酸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酸菌、液体窖泥的发酵罐混合培养及应用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杜礼泉 古加强 +1 位作者 康聪 刘玲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3,共3页
对己酸菌、液体窖泥的混合培养进行了工艺调整以及应用的研究 ,其结果表明了 :采用优质老窖泥一次性获得大量液体窖泥菌种的工艺调整是可行的 ;采用己酸菌、液体窖泥混合培养液进行窖泥养护的用量是有一定限制的 ;采用己酸菌、液体窖泥... 对己酸菌、液体窖泥的混合培养进行了工艺调整以及应用的研究 ,其结果表明了 :采用优质老窖泥一次性获得大量液体窖泥菌种的工艺调整是可行的 ;采用己酸菌、液体窖泥混合培养液进行窖泥养护的用量是有一定限制的 ;采用己酸菌、液体窖泥混合培养液进行退化窖泥的养护具有一定的效果 ,但要彻底改善退化窖泥有一定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酸菌 液体窖泥 发酵罐 混合培养 工艺调整 窖泥养护 酿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缓速土酸的性能研究和现场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蒋卫东 王振铎 舒玉华 《钻采工艺》 CAS 1998年第5期30-32,共3页
文中主要介绍有机缓速土酸在轮南油田注水井重复酸化中的应用。通过对注水井储层分析,注水井损害因素分析,岩心流动试验以及酸化现场实施效果分析,证明有机缓速土酸能够较好地解除轮南注水井堵塞,有效地提高注水能力。
关键词 有机酸 土酸 现场试验 注水井 油田 油层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油田水平井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德铭 刘亚元 +4 位作者 杨钢铁 刘焕玉 马国民 汪琳 郭玉凤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73,89-90,共6页
二连油田砂岩油层薄,产状变化较大,水平井段钻进存在携砂困难、摩阻控制难度大、易产生岩屑床等技术难点,优选出了有机黑色正电胶聚合物混油钻井液,以期利用其较强的抑制性、悬浮携屑能力、稳定性和低摩阻的特点,达到实现安全快速钻井... 二连油田砂岩油层薄,产状变化较大,水平井段钻进存在携砂困难、摩阻控制难度大、易产生岩屑床等技术难点,优选出了有机黑色正电胶聚合物混油钻井液,以期利用其较强的抑制性、悬浮携屑能力、稳定性和低摩阻的特点,达到实现安全快速钻井的目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钻井液携砂效果好,抑制能力和润滑防卡性能强,钻井液性能稳定,维护处理简单;蒙平1、林4平1和林4平2三口水平井都没有发生与钻井液有关的井下复杂事故;林4平2井地层产状变化较大,整个水平段为波浪型,但水平段井身质量和固井质量均达到了设计要求;蒙平1井钻井周期为35d,同时伴有水侵发生,施工中未出现垮塌现象,表明该钻井液能满足二连油田水平钻井施工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黑色正电胶 聚合物混油钻井液 井眼净化 防卡 防止地层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酸菌纯种培养与混合培养技术在窖泥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0
作者 陈翔 王亚庆 邵海燕 《酿酒》 CAS 2009年第3期35-37,共3页
采用己酸菌纯种培养与混合培养相结合的技术培养己酸菌,己酸菌种子培养与一级培养采用无氧罐厌氧培养,并将一级厌氧培养的己酸菌液以30%的接种量应用于二级混合培养中,培养好的混合己酸菌液应用于窖泥制作中,发酵成熟的窖泥中己酸菌数... 采用己酸菌纯种培养与混合培养相结合的技术培养己酸菌,己酸菌种子培养与一级培养采用无氧罐厌氧培养,并将一级厌氧培养的己酸菌液以30%的接种量应用于二级混合培养中,培养好的混合己酸菌液应用于窖泥制作中,发酵成熟的窖泥中己酸菌数经检测能达到克泥每106个以上,将窖泥运用于生产实践中,我公司在生产第一排即能产优级酒,平均优级酒率达15.21%,解决了以往改造后的窖池第一排无优级酒的状况,另外出酒率达35%,产质量均达到了理想的试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酸菌 纯种培养 混合培养 窖泥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二氨基(4-氨基)吡啶的二硝化反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成健 刘祖亮 +2 位作者 姚其正 周新利 杜扬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1,共3页
为考察氨基吡啶硝化反应产物收率和硝化副产物的影响因素,研究了4-氨基吡啶和2,6-二氨基吡啶在混酸和超酸硝化体系中的二硝化反应。结果表明,采用超酸硝化体系可以降低副产物比例并显著提高硝化产物收率。在混酸硝化体系中,硝化产... 为考察氨基吡啶硝化反应产物收率和硝化副产物的影响因素,研究了4-氨基吡啶和2,6-二氨基吡啶在混酸和超酸硝化体系中的二硝化反应。结果表明,采用超酸硝化体系可以降低副产物比例并显著提高硝化产物收率。在混酸硝化体系中,硝化产物4-氨基-3,5-二硝基吡啶和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的收率分别为55%和66.4%,副产物的含量为5%~8%;在超酸硝化体系中,目标化合物的收率分别可达到85.5%和92%,而副产物的含量降到0.5%以下。采用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对目标化合物及副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合成 4-氨基吡啶 2 6-二氨基吡啶 硝化反应 混酸 超酸硝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复合固化剂作用下有机质土的渗透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畅帅 徐日庆 +1 位作者 李雪刚 徐丽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21-2028,共8页
为研究复合固化剂GX07与XGL2005的降渗效果以及有机质对水泥土固化反应的影响,对这2种固化剂作用下的人工有机质土进行渗透试验。结果表明:腐植酸掺量为6%且水泥掺入比wc≤15%时,GX07的降渗效果比XGL2005发挥得更为迅速,XGL2005的... 为研究复合固化剂GX07与XGL2005的降渗效果以及有机质对水泥土固化反应的影响,对这2种固化剂作用下的人工有机质土进行渗透试验。结果表明:腐植酸掺量为6%且水泥掺入比wc≤15%时,GX07的降渗效果比XGL2005发挥得更为迅速,XGL2005的降渗效果完全发挥需要比60 d更长的龄期。通过分析龄期与水泥掺入比对土体固化的影响,提出水泥最优掺入比wco与固化土极限渗透系数ku的概念,并得出当腐植酸掺量为6%时,GX07和XGL2005固化土样的wco分别约为10%和12%。对GX07加固的试验土样,ku约为4×10-9 cm/s。进一步研究发现:当wc为10%~15%且T为3~28 d时,2种复合加固土渗透系数随龄期的变化在单对数坐标系下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这2种复合加固土的渗透系数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土 腐植酸 最优掺入比 极限渗透系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A型解堵剂在曙光油田大凌河油层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义祥 张喜瑞 +2 位作者 郎宝山 杨国利 郝建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2-223,共2页
辽河曙光采油厂曙二区大凌河油藏在开采过程中 ,原油中的重质组分 (胶质、沥青质、石蜡 )和地层水中易结垢物质在近井地带沉积 ,造成油井频繁堵塞。为此研制了解堵剂DLA ,它是表面活性剂、无机和有机酸、分散剂、络合剂、缓蚀剂及其他... 辽河曙光采油厂曙二区大凌河油藏在开采过程中 ,原油中的重质组分 (胶质、沥青质、石蜡 )和地层水中易结垢物质在近井地带沉积 ,造成油井频繁堵塞。为此研制了解堵剂DLA ,它是表面活性剂、无机和有机酸、分散剂、络合剂、缓蚀剂及其他助剂的水溶液 ,注入地层后可以剥离岩石表面的有机沉积物 ,溶蚀碳酸盐岩和无机沉积物 ,吸附在岩石上的某些组分缓慢释放 ,起阻垢作用。在大凌河油藏的 15口油井用DLA进行了 2 2井次解堵作业 ,全部成功 ,解堵作业后油井产油量和产液量增加 ,经济效益良好。通过一个典型井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A型 解堵剂 曙光油田 大凌河油层 应用 油井堵塞 近井地带 有机/无机混合沉积 混合酸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耐高温耐盐泡沫酸起泡剂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建华 唐长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8,共4页
根据120℃下对代表性中原砂岩油藏岩心的静态溶蚀性能,选出由12%盐酸、2%氢氟酸、3%有机酸、0.5%辅剂组成的混合酸液为酸化液的主体酸,为该酸液筛选了起泡剂。实验研究的起泡剂共6种,代号分别为:QP-1,阳离子型的1227;QP-2,... 根据120℃下对代表性中原砂岩油藏岩心的静态溶蚀性能,选出由12%盐酸、2%氢氟酸、3%有机酸、0.5%辅剂组成的混合酸液为酸化液的主体酸,为该酸液筛选了起泡剂。实验研究的起泡剂共6种,代号分别为:QP-1,阳离子型的1227;QP-2,非离子型的OP-10;QP-3,非离子型的ACl210;QP-4,两性离子的BSl2;QP-5,自制复合型;QP-6,阴离子型的K12。在水中,6种起泡剂起泡能力相差不大,1%溶液的起泡倍数在7~10之间.QP-5最大,QP-6次之。在混合酸液中QP.6不起泡,其余5种起泡剂的起泡倍数略有差别,QP-5最大.QP-4次之。QP-6除外的含1%起泡剂的混合酸液在不同温度下保持4小时,温度≥90℃时QP-2起泡能力大降.其余4种在120℃均可用。用质量比8:1的NaCl+CaCl2调节含1%起泡剂的混合酸液的矿化度,矿化度≥1.6×10^5mg/L时QP-1失效,QP-5、QP-4、QP-3的起泡倍数分别为6.1、6.0、4.1。当含油量由0%增至30%时,1%QP-5在混合酸液中的起泡倍数仅由7.0降至4.9,QP-4、QP-3、QP-1均迅速失去起泡能力。代号QP-5的复合起泡剂可用于制备中原高温高盐砂岩油藏用的泡沫混合酸.用量0.8%~1.2%。图6表1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泡剂 泡沫酸 土酸有机酸混合酸 高温高盐油藏 中原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基吡啶在不同有机物/水混合溶剂中的电氧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斐 曹学静 +2 位作者 张恒彬 张玉敏 李克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4-708,共5页
通过循环伏安、线性扫描伏安测量和恒电位电解实验,在以质子交换膜为隔膜的电解槽内,分别以丙酮、乙腈和2-丁酮3种有机物与水作混合溶剂,研究了2-甲基吡啶在PbO2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与纯水溶剂比较发现,在丙酮与水混合溶剂中,2-甲基吡... 通过循环伏安、线性扫描伏安测量和恒电位电解实验,在以质子交换膜为隔膜的电解槽内,分别以丙酮、乙腈和2-丁酮3种有机物与水作混合溶剂,研究了2-甲基吡啶在PbO2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与纯水溶剂比较发现,在丙酮与水混合溶剂中,2-甲基吡啶电氧化生成2-吡啶甲酸的选择性和电流效率最高,阳极氧化电流密度也明显提高,完全可以替代在纯水溶液中进行2-甲基吡啶电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吡啶 2-吡啶甲酸 有机物/水混合溶剂 电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高温解堵技术研究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冀秋 李海营 +1 位作者 杨斌 刘晓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2,共3页
中原文东油田砂岩油藏渗透率低(6.03×10-3~131×10-3μm2),地层水矿化度高(2.75×105~3.47×105mg/L),温度高(130~149℃),井深(3100~3800m)。为了解除油水井的堵塞,开发了缓速酸液YH 01并在现场试用成功。YH 01酸... 中原文东油田砂岩油藏渗透率低(6.03×10-3~131×10-3μm2),地层水矿化度高(2.75×105~3.47×105mg/L),温度高(130~149℃),井深(3100~3800m)。为了解除油水井的堵塞,开发了缓速酸液YH 01并在现场试用成功。YH 01酸液的主剂由5%~15%一元和二元弱有机酸、3%~5%氢氟酸、增稠剂、表面活性剂等组成,在120℃和150℃时与油藏岩心的反应可持续3h。研制了由咪唑啉季铵盐、含氮杂环季铵盐和炔醇组成的特种缓蚀剂,可使酸液主剂的腐蚀速率降至要求值,120℃时加量2%,腐蚀速率18.76g/m2·h,150℃时加量2.5%,腐蚀速率37.41g/m2·h。缓速酸液YH 01由主剂、缓蚀剂、互溶剂、粘土稳定剂、铁离子稳定剂等组成,配方经优化,可有效解除钙质、硅质、铁质、蜡质、沥青质及细菌腐蚀产物等堵塞物造成的堵塞。在岩心流动实验中,注入10PVYH 01并在150℃保持不同时间,水相渗透率逐渐增大,保持180min时渗透率增加至原值的3倍。对14口油井和12口注水井试用YH 01进行酸化解堵,在施工和生产上都获得成功。以一口井为例介绍了施工情况和效果。表4参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高温解堵技术 研究 现场应用 缓速酸 有机酸 氢氟酸混合酸 高温砂岩油藏 配方 酸化处理 中原文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土酸缓速酸体系在塔里木砂岩储层酸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敏杰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1996年第5期13-18,共6页
分析了东河油田注水井及牙哈油田勘探目的层的特征,研制出有机酸-土酸缓速酸体系,并应用于这两个油田的砂岩储层酸化中,岩心酸化流动实验和酸化前后岩心结构及孔喉的变化表明。有机酸-土酸缓速酸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岩心的渗透率和解除... 分析了东河油田注水井及牙哈油田勘探目的层的特征,研制出有机酸-土酸缓速酸体系,并应用于这两个油田的砂岩储层酸化中,岩心酸化流动实验和酸化前后岩心结构及孔喉的变化表明。有机酸-土酸缓速酸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岩心的渗透率和解除泥浆对岩心的损害,其有效改造距离长达20cm。现场4口井的施工结果证明该酸液体系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堵 酸化 缓速酸 土酸 油田 有机酸 砂岩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果蔬发酵汁有机酸动态分析及体外模拟消化抗氧化活性和功能成分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树俊 郑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0-97,共8页
以复合果蔬汁为原料,分别采用乳酸菌混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开菲尔粒发酵后,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模型对果蔬汁发酵前后多酚质量浓度、黄酮质量浓度、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 以复合果蔬汁为原料,分别采用乳酸菌混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开菲尔粒发酵后,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模型对果蔬汁发酵前后多酚质量浓度、黄酮质量浓度、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OH)清除率进行分析,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发酵期间有机酸种类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消化过程中,与未发酵样品相比,发酵果蔬汁多酚、黄酮质量浓度显著升高(P<0.05),各样品对DPPH自由基、·OH、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较消化前增强,且在模拟胃消化阶段升高更明显。消化结束时,开菲尔粒发酵组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OH清除率分别比乳酸菌发酵组高10.1%、13.3%、6.5%,比未发酵组分别高12.8%、14.7%、16.7%;多酚、黄酮质量浓度比乳酸菌发酵组分别高1.07、0.016 mg/mL,比未发酵组分别高3.16、0.022 mg/mL。乳酸菌发酵组和开菲尔粒发酵组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变化规律较为一致:苹果酸、琥珀酸和草酸经发酵后质量浓度极显著下降(P<0.01),乳酸、酒石酸和乙酸质量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柠檬酸质量浓度变化不显著(P>0.05)。实验结果可为丰富或替代部分乳酸菌发酵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果蔬汁 发酵 体外消化 抗氧化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水井增注液岩心流动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建方 廉静怡 +3 位作者 王晓东 张矿生 刘顺 王文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107,共5页
通过岩心驱替装置模拟了低质量分数有机土酸、洗油剂和活性水及组合对长庆长8储层岩心渗透性的改善。结果显示:单纯采用低质量分数有机土酸体系可以提高岩心渗透率20%左右,效果不理想;采用合适的洗油剂组合低质量分数有机土酸体系... 通过岩心驱替装置模拟了低质量分数有机土酸、洗油剂和活性水及组合对长庆长8储层岩心渗透性的改善。结果显示:单纯采用低质量分数有机土酸体系可以提高岩心渗透率20%左右,效果不理想;采用合适的洗油剂组合低质量分数有机土酸体系可以明显提高岩心的渗透性,渗透率最大可以提高到36%;而对于超低渗透岩心,采用合适的洗油剂8PV和活性水10PV可以提高岩心渗透性30%左右。不同物性储层应该采用合适的液体体系进行增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岩心流动 水井 有机土酸 活性水 洗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铝配合型鞣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子龙 张辉 +1 位作者 强西怀 李朦 《中国皮革》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3-26,34,共5页
以九水合硅酸钠和六水合氯化铝为原料,有机混酸为稳定剂,硅酸根为配体,铝离子为中心离子,通过络合反应制备出一种新型硅铝配合物鞣剂。探讨了有机酸种类对鞣剂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有机混酸、硅酸钠、三氯化铝的用量对鞣革后坯革收缩温... 以九水合硅酸钠和六水合氯化铝为原料,有机混酸为稳定剂,硅酸根为配体,铝离子为中心离子,通过络合反应制备出一种新型硅铝配合物鞣剂。探讨了有机酸种类对鞣剂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有机混酸、硅酸钠、三氯化铝的用量对鞣革后坯革收缩温度的影响。确定优化合成方案为:温度20~25℃,有机酸为柠檬酸、酒石酸和乳酸,m(有机混酸):m(硅酸钠):m(Al^(3+))=2:5:6。对优化合成工艺下的产品进行激光粒度分析和FT-IR表征,结果表明:产品粒径变化符合传统鞣剂粒径变化规律。将该鞣剂应用于皮革鞣制,成革粒面细致,革身丰满,成革收缩温度(Ts)为85.5℃,撕裂强度为20.85N/mm,断裂伸长率为83.73%,抗张强度为18.59N/mm^2,增厚率为23.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铬鞣剂 硅铝配合物 收缩温度 有机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