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B20071-2006的侧面碰撞MDB数值模型设计开发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丽娟 范子杰 +1 位作者 桂良进 王青春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21,共4页
基于GB20071—2006法规对移动变形壁障(MDB)的性能要求,建立了MDB数字化模型。基于渐进式吸能块结构,采用弹塑性与可压溃泡沫材料组合模型模拟吸能块的变形行为,根据法规规定的碰撞块力-变形曲线,进行吸能块各层材料刚度特性分配并构造... 基于GB20071—2006法规对移动变形壁障(MDB)的性能要求,建立了MDB数字化模型。基于渐进式吸能块结构,采用弹塑性与可压溃泡沫材料组合模型模拟吸能块的变形行为,根据法规规定的碰撞块力-变形曲线,进行吸能块各层材料刚度特性分配并构造了满足法规要求的碰撞块材料参数。进行了碰撞性能校核,在保证计算结果符合法规要求的同时获得了很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面碰撞 移动变形壁障 有限元 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侧面碰撞规程下轿车变形侵入仿真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唐友名 黄红武 梅丽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34,共6页
为更好地分析汽车侧面碰撞过程中驾乘人员安全,根据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FMVSS214碰撞要求,采用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详细建立了某公司轿车有限元整车模型和可变形移动壁障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美国侧面碰撞规程下可变形移动壁障以5... 为更好地分析汽车侧面碰撞过程中驾乘人员安全,根据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FMVSS214碰撞要求,采用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详细建立了某公司轿车有限元整车模型和可变形移动壁障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美国侧面碰撞规程下可变形移动壁障以54 km/h速度撞击轿车侧面的变形侵入过程仿真模拟和轿车侧面车门不同水平级的变形侵入对乘员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实车碰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模型可信;轿车车门中部位置对驾乘人员损伤影响最大,乘员损伤AIS值接近3(严重损伤);参数加权平均变形侵入量能较好的反映车辆侧面碰撞下车身侧围的变形侵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面碰撞 美国联邦机动车侧面碰撞安全法规(FMVSS214) 仿真 变形侵入 可变形移动壁障(mdb) 汽车安全 轿车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侧碰移动变形壁障有限元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乌秀春 邵晓科 +1 位作者 裴洋 赵洪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7-119,共3页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标准(GB20071-2006)中明确规定,所有M1类车型和N1类车型,都必须满足侧碰的强制性规定。汽车侧面碰撞计算机仿真分析是汽车碰撞安全性研究的重要试验方法之一,而移动变形壁障模型是开展该试验的基本工具。按...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标准(GB20071-2006)中明确规定,所有M1类车型和N1类车型,都必须满足侧碰的强制性规定。汽车侧面碰撞计算机仿真分析是汽车碰撞安全性研究的重要试验方法之一,而移动变形壁障模型是开展该试验的基本工具。按照法规中对移动变形壁障性能的要求及验证试验的方法,建立了移动变形壁障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验证试验的仿真,确定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面碰撞 移动变形壁障 有限元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面碰撞远端老年乘员损伤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武和全 张凯 胡林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36,共9页
为探究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侧面碰撞条件下远端老年乘员的运动学响应和损伤机理,首先利用老年人体模型CHARM-70建立台车模型,然后建立整车AE-MDB侧面碰撞和侧面斜柱碰撞有限元模型,进行整车碰撞仿真并提取非碰撞侧B柱底部加速... 为探究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侧面碰撞条件下远端老年乘员的运动学响应和损伤机理,首先利用老年人体模型CHARM-70建立台车模型,然后建立整车AE-MDB侧面碰撞和侧面斜柱碰撞有限元模型,进行整车碰撞仿真并提取非碰撞侧B柱底部加速度脉冲,最后,基于THUMS_AM50_V4.0人体模型和老年人体模型CHARM-70建立单乘员和双乘员台车仿真模型,进行AE-MDB侧面碰撞和侧面斜柱碰撞仿真。结果表明:在侧面碰撞中,安全带无法有效限制远端乘员因惯性而导致的侧向偏移;在单乘员台车仿真中,远端老年乘员头部和颈部损伤值远小于阈值,但胸部出现大面积严重肋骨骨折;在双乘员台车仿真中,远端老年乘员的头部和胸部出现严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乘员损伤 有限元方法 老年乘员 欧洲新车评价规程 AE-mdb 侧面斜柱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侧面碰撞仿真工具的验证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陆善彬 管欣 张君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9期2513-2517,共5页
为了给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仿真提供必备的工具,按照GB20071-2006法规对侧碰假人和移动变形壁障性能的要求,对某非商业EUROSID-Ⅱ假人进行了全面的验证并进行了修正,同时建立了汽车侧碰移动变形壁障CAD模型和相应的有限元模型。以某轿车... 为了给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仿真提供必备的工具,按照GB20071-2006法规对侧碰假人和移动变形壁障性能的要求,对某非商业EUROSID-Ⅱ假人进行了全面的验证并进行了修正,同时建立了汽车侧碰移动变形壁障CAD模型和相应的有限元模型。以某轿车为研究对象,将假人及移动壁障模型引入整车,建立了整车-乘员-约束系统侧面碰撞仿真模型,按照GB20071-2006试验要求,利用LS-dyna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显示,与试验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一致,表明所建的整车-乘员-约束系统侧面碰撞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同时也更真实、完整地模拟出碰撞时乘员的运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面碰撞 仿真工具 EUROSID-Ⅱ假人 移动变形壁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生产年份和乘员乘坐位置对侧面碰撞下乘员伤害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洋 赖兴华 马春生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13-318,共6页
研究了不同年份生产的四门轿车对不同乘坐位置乘员在侧面碰撞中的保护效果。碰撞数据来源于 NHTSA NCAP的可移动变形壁障碰撞试验 (MDB) 数据库。分析了被测试车辆的几何特征和碰撞后的压溃变形。用头部伤害指标 HIC、胸部伤害指标TTI ... 研究了不同年份生产的四门轿车对不同乘坐位置乘员在侧面碰撞中的保护效果。碰撞数据来源于 NHTSA NCAP的可移动变形壁障碰撞试验 (MDB) 数据库。分析了被测试车辆的几何特征和碰撞后的压溃变形。用头部伤害指标 HIC、胸部伤害指标TTI 和骨盆横向加速度峰值 PPLA 等损伤参数,评估碰撞过程中乘员不同身体部位遭受严重伤害风险。结果表明:不同乘坐位置乘员的所有伤害指标均随着汽车生产年份的增加而降低;新车型中后排乘员的胸部和头部伤害风险比前排乘员高;乘员约束系统的有效性和乘员的乘坐位置紧密相关。因此,应加强汽车后排乘员的伤害机理的研究和保护胸部和头部安防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安全 侧面碰撞 后排座椅 头部伤害指标(HIC) 胸部伤害指标(TTI) 骨盆横向加速度峰值(PPLA) 可移动变形壁(mdb) 新车评价规程(NC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