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DT-GrowCut的MSTAR SAR图像自动分割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崔艳鹏 胡建伟 +1 位作者 杨绍全 朱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0-154,共5页
结合Delaunay三角剖分理论,提出了一种DT-Growcut全自动SAR雷达图像分割技术.首先将MSTAR数据图像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由于背景噪声是随机相干斑噪声,所以选择两个最大的连通域,引导设置GrowCut种子函数,依据自动细胞机竞争机制,对SA... 结合Delaunay三角剖分理论,提出了一种DT-Growcut全自动SAR雷达图像分割技术.首先将MSTAR数据图像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由于背景噪声是随机相干斑噪声,所以选择两个最大的连通域,引导设置GrowCut种子函数,依据自动细胞机竞争机制,对SAR图像进行分割处理.该方法不需要预先设置类别,能够消除相干斑噪声,能有效地提取SAR图像边沿,大大降低图像的边缘模糊.通过对MSTAR数据库进行仿真实验,并对分割结果进行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图像分割 DELAUNAY三角剖分 GrowCut m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TAR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郑宗贵 毛士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2-95,120,共5页
由于SAR图像中具有极其严重的乘性斑点噪声 ,不可能用纯粹的传统的基于强度的分割方法来获取目标。分析了马尔可夫随机场在各向同性的连续模型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割方法 ,采用该方法不仅分割出了目标而且较好地保持了其空间结构。通过... 由于SAR图像中具有极其严重的乘性斑点噪声 ,不可能用纯粹的传统的基于强度的分割方法来获取目标。分析了马尔可夫随机场在各向同性的连续模型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割方法 ,采用该方法不仅分割出了目标而且较好地保持了其空间结构。通过形态学中的膨胀和腐蚀运算得到了感兴趣的目标区域 ,并给出了它的轮廓图。利用实际的运动和静止目标获取与识别 (movingandstationarytargetacquisitionandrecognition ,MSTAR)合成孔径雷达 (syntheticapertureradar,SAR) ,图像数据得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tar 图像分割 算法 静止目标 获取 识别 模拟退火 腐蚀 膨胀 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法向前边界响应的SAR目标方位角估计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思 杨健 宋小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1-514,共4页
为了提高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自动目标识别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SAR目标方位角估计方法。利用简单的自适应阈值处理提取目标区强散射点,通过对强散射点在不同方向上投影分布的分析,定义法向前边界响应强度... 为了提高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自动目标识别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SAR目标方位角估计方法。利用简单的自适应阈值处理提取目标区强散射点,通过对强散射点在不同方向上投影分布的分析,定义法向前边界响应强度作为方位角估计的依据,最后对个别不可信结果进行90°校正。在运动和静止目标获取与识别(moving and stationary target acquisition and recognition,MSTAR)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采用该方法99%的样本估计误差小于10°。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达到与主导边界拟合法相当的最优性能,而且处理流程简单,计算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方位角估计 目标识别 法向前边界响应 运动和静止目标获取与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2DPCA的SAR目标特征提取与识别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利平 刘宏伟 +1 位作者 尹奎英 吴顺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22-2327,共6页
给出了基于广义二维主分量分析(G2DPCA)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目标特征提取方法。与主分量分析(PCA)相比,在寻求最优投影方向时,它直接基于二维图像矩阵而不是一维向量,在特征提取前不必将2维图像矩阵转换成1维向量。与二维主分量分析... 给出了基于广义二维主分量分析(G2DPCA)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目标特征提取方法。与主分量分析(PCA)相比,在寻求最优投影方向时,它直接基于二维图像矩阵而不是一维向量,在特征提取前不必将2维图像矩阵转换成1维向量。与二维主分量分析(2DPCA)相比,它可以同时去除图像行和列像素间的相关性。基于美国运动和静止目标获取与识别(MSTAR)计划录取的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结合预处理,G2DPCA在大大降低了特征维数的同时,又改善了识别性能,并且正确识别率在97%以上,且对目标方位变化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和静止目标获取与识别 主分量分析 二维主分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栈式自编码器特征融合的SAR图像车辆目标识别 被引量:19
5
作者 康妙 计科峰 +2 位作者 冷祥光 邢相薇 邹焕新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7年第2期167-176,共10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栈式自编码器(Stacked Auto Encoder,SAE)特征融合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er,SAR)图像车辆目标识别算法。首先,该算法提取了SAR图像的25种基线特征(baseline features)和局部纹理特征(Three-Patch Loc...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栈式自编码器(Stacked Auto Encoder,SAE)特征融合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er,SAR)图像车辆目标识别算法。首先,该算法提取了SAR图像的25种基线特征(baseline features)和局部纹理特征(Three-Patch Local Binary Patterns,TPLBP)。然后将特征串联输入SAE网络中进行融合,采用逐层贪婪训练法对网络进行预训练。最后利用softmax分类器微调网络,提高网络融合性能。另外,该文提取了SAR图像的Gabor纹理特征,进行了不同特征之间的融合实验。结果表明基线特征与TPLBP特征冗余性小,互补性好,融合后的特征区分性大。与直接利用SAE,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进行目标识别的算法相比,基于SAE的特征融合算法简化了网络结构,提高了识别精度与识别效率。基于MSTAR数据集的10类目标分类精度达95.88%,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目标识别 特征融合 栈式自编码器 m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etson TX2的老人跌倒监护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晓华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20期45-48,共4页
为减少“空巢老人”因发生跌倒而遭受的后继伤害,助力人工智能在居家环境中的应用落地,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通用边缘智能平台的老人跌倒监护设计。该设计以边缘智能平台为核心,实时采集高清摄像头的视频数据,并对视频帧进行运动目标提取和... 为减少“空巢老人”因发生跌倒而遭受的后继伤害,助力人工智能在居家环境中的应用落地,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通用边缘智能平台的老人跌倒监护设计。该设计以边缘智能平台为核心,实时采集高清摄像头的视频数据,并对视频帧进行运动目标提取和人体跌倒姿态识别,在跌倒发生时能实时给监护人发送告警信息,以便获得及时救助。同时,在Jetson TX2平台上构建机器视觉开发环境,利用Darknet深度学习框架和预训练权重模型实现人体识别和跌倒监测,基于OpenCV和腾讯云短信技术分别实现本地端图形方式和远程端短信方式的报警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文中的设计方案能够实时、精确地监测跌倒异常,无需佩戴,适合老人的使用习惯,且具有实现简单、易于部署的优点,可为跌倒监护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监护 Jetson TX2 视频数据采集 机器视觉 运动目标提取 人体识别 告警信息发送 系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